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法概要 明暘法師著

佛法概要 明暘法師著

第九章 佛教各宗概況

[日期:2010-07-20] 來源:轉載  作者:明暘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九章  佛教各宗概況

佛教傳入我國,先後形成十宗,流傳在不同的朝代和地區。十宗有俱舍、成實、三論、天台、華嚴、法相、律、淨土、禪、密等宗。本書對禪、淨土、律三宗已有專章敘述,這裏不談。其他七宗概況,現分述如下:

第一節  俱舍宗

佛滅後九百年,犍陀羅國有世親尊者,取「經藏中有義」造《俱舍論》。發揚諸法的有諦。陳代真諦三藏,即將此論傳入中土,其本人並著有論疏五十卷,闡釋弘揚,惟後漸次亡失,迨至唐代玄奘大師,在慈恩寺內譯成三十卷,傳於門人普光、法寶二師,普光並有《論記》三十卷,法寶亦著有《論疏》三十卷,析理分類,頗帶科學的色彩。六朝時有專弘此宗,唐後失傳,典論亡失,近始由日本取回。現為唯識學者所研究,以明破立的妙用。本宗的成立,全在一部《俱舍論》,但《俱舍論》有二種譯本:陳真諦三藏所譯的,稱為舊譯。唐玄奘三藏所譯的,稱為新譯。《俱舍論》的組織分為九品,前八品說明一切萬法的有漏、無漏的因果。後一品闡明無我的理論,這是本宗立論的要旨。因為宇宙的業力不滅,所有萬法皆是實有、有漏的我,亦無非由諸法的和合而成,故我體亦是虛妄,這即是「我空法有」,一部《俱舍論》的內容。本宗對於宇宙間一切萬有的認識,別為五位,即:一、色法。二、心法。三、心所法。四、心不相應行法。五、無為法。

《阿毗達摩俱舍論》,意譯為「對法藏論」。對法是指「發智本論」而言,這有二種意義:一、是對向涅槃義,二、是對觀四諦義。現先述「本論」的組織如下:

【《阿毗達磨俱舍論》組織】

古人為了容易記憶品名,造有一偈:「界二根五世間五,業六隨三賢聖四,智二定二破我一,是名俱舍三十卷」。

第二節  成實宗

佛滅後九百年間,有訶梨跋摩,智慧深遠,採取諸部中所長,而造《成實論》,明一切法空義。鳩摩羅什東來長安,於姚秦弘始年中,譯成此論,傳門人僧睿、曇影等,闡揚講習,遂成一宗。至六朝時,道亮、曇度、智藏、洪偃諸大師,各造疏釋,弘揚最力。唐以後日形沉寂,不再振作。現為研究三論宗者所修習,是為大乘空有二宗的前茅,本宗所依的經典,僅一《成實論》,本論的教義,即是建立在無常、無我、寂靜涅槃三法印上。而說示一切萬法,皆是因緣假有和合相,無有實體,顯示我法二空的義理,而以涅槃的空寂為所歸趣。

《成實論》是一部以四聖諦的組織來解釋一切佛教的論書。成實就是釋「成」如來所說之三藏中的「實義」的意思。所謂實義,即是指四聖諦。其組織如下:

【《成實論》組織】

如上表成實一論的組織,分為五聚二百二品。發聚是解釋三寶,而其次的十論是說明作論的目的。本論對於苦諦聚即以五陰來說明,集諦是詳述業和煩惱的部分,由此可知苦、集二諦聚不外是闡明世界的現實和原因的了。滅諦聚是涅槃的說明,其中所立之「假名心」、「法心」、「空心」為成實論特殊的教理。最後的道諦聚和滅諦聚同樣,由大體上分為「智」和「定」二種,這是說明證果的原因的部分。

第三節  三論宗

佛滅後七百年間,龍樹菩薩依佛說的般若經造《中論》、《十二門論》、《大智度淪》,是為本宗的鼻祖。繼承龍樹系統而弘傳本宗的,為提婆菩薩,造《百論》,廣破外道小乘。故般若真空,在佛滅後七百年,成為有力的學說。至東晉、姚秦弘始三年十二月,羅什師東來,翻譯《中論》、《百論》、《十二門論》、以及《智度論》等,是為我國三論宗的起源。隋吉藏大師,專弘此三論。並造疏解釋,一時大江南北,風起雲湧,學者景從,故號三論宗。或加《大智度論》名曰四論宗。惟自從天台宗興起後,不啻淪為天台的附庸,未有專論本宗的了。本宗以《中論》、《百論》、《十二門論》三部論藏為所依的經典,故稱三論宗。這三部論的大綱:為破邪顯正,滅除眾生一切迷執,而歸於中道實相的空義。在三部論中,《中論》是正破小乘的法執,旁破外道而顯大乘實相的法義。《百論》是正破外道我執,旁破小乘而顯大乘實相的法義。《十二門論》顯大乘正道,並破小乘外道。又《中論》以二諦為宗,《百論》以智為宗,《十二門論》以智境為宗,這即是三部論不同的概況。本宗所明的教義,在畢竟空理。而所謂空,即是無相、無得的空,諸法實相。在無所得空上,要破除一切有所得的迷執,實相的本體,自然亦就顯現。所以本宗為要顯正,必先破邪,而破邪即所以顯正,這是本宗最高的綱要。要破邪顯正,依三論的話來說:「破邪則下拯沉淪,顯正則上弘大法,振領提綱,理唯斯二。」所謂破邪,即是總破一切有所得的見執,概括言之,見執有四種:即一、外道——實我的邪見。二、毗曇——實有的執見。三、成實——偏空的情見。四、大乘人 ——一切有所得的見解。以上四種的迷惑,悉皆破滅,大小的見執,亦皆斥除,以達無我的境界。因為破邪已盡,無有所得,既無迷執,即此中道實相的真理,便可顯現出來。《金剛般若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是本宗破邪的大意,開示諸法實相的教義。但諸迷妄無量無數,如何破法,可依《中觀》建立八不要義。即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這即是說明宇宙萬事萬物,沒有固定的自性,是隨關係而變演的。能明白這八不的理論,一念觀空,無相安樂,即可破除迷妄,顯現真體,確是本宗覺心不生的根本法門。《中論疏》說:「八不者,蓋是正觀之止歸,方等之心髓,諸佛法之知見,示得失之根源。迷之即八萬法藏,冥若夜遊,悟之即十二部經,如對白日」。總之,本宗以自性本空,空即不執著、不實在的意思。明不生滅排遣一切妄執,斷除一切意欲。主張從理解佛理,使內心解脫流轉,證入真空本性。從智慧入手,以求大智慧而履行中道救世,故本宗又名空宗,或稱空慧宗。

第四節  天台宗

天台宗以龍樹為初祖,北齊慧文為二祖。慧文禪師學行精嚴,讀《大智度論》:「三智實在一心中得」一語,和《中論》:「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一偈。於是朗然頓悟一心三觀的哲學,口傳弟子南嶽慧思。思受心觀後,在禪定中悟得法華三昧,後入南嶽,廣開法門,教化群眾。時有智者大師前來學禪,師徒二人,一見甚契合,思師曰:「昔在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遂,今後來矣!」智者看到《法華經藥王本事品》:「是真精進,是名真供養如來」的文句,即悟法華三昧,在定中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提示宗師,慧思曰:「非爾弗知,非我莫識。」住大蘇山潛修七年,三十二歲始下山,在南京瓦官闡說定慧雙修的教化凡八年,又立止觀四教,攝盡大乘的教義。後移住天台山,天台大師的稱呼,由此而起。隋煬帝晉王廣,迎至揚州,授菩薩戒,賜號智者大師。開皇十七年,享壽六十七歲,逝世於石城寺。著有《摩訶止觀》、《法華玄義》、《法華文句》,世稱天台三大部。又著有《觀音義疏》、《觀音玄義》、《觀經疏》、《金光明經義疏》、《金光明經文句》等,稱為天台五小部。又荊溪大師說:「本宗以《法華》為宗髓,以《智論》為指南,以《大經》為扶疏,以《大品》為觀法」。故此外加《大智度論》、《大般涅槃經》、《大品般若經》亦為本宗旁依之經論。

天台宗,五時八教已在上面曾經談及,不再重複。現將其教義的特色略述如下:

(一)一念三千說

此說是根據《華嚴經》:「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蘊,一切諸法中,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一念」屬心,「三千」指法界。三千法界如何是一念心造?天台大師謂:吾人一念貪欲心起即落在地獄法界;一念瞋恨心起,即落在餓鬼法界;一念愚癡心起,即落在畜生法界;一念妒嫉心起,即落在阿修羅法界;一念五戒心起,即落在人法界;一念十善心起,即落在天法界;一念厭離心起,即落在聲聞法界;一念因緣心起,即落在緣覺法界;一念自行化他心起,即落在菩薩法界;一念平等心起,即落在佛法界。此十法界,界界互具,圓融相攝,成百法界。又據《法華經、方便品》的十如是:「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每一法界具此十如是,百法界即成千如是。這千如是中,又分五陰實法一千,眾生假名一千,依報國土一千,便構成一念三千的道理。以上說的是事造三千,事相是從理性本具而起,所以更有理具三千。「兩重三千,同居一念」。

(二)一心三觀與三諦說

「三觀」即空、假、中三觀。有內外三觀之分:內三觀依《智度論》三智一心中得而立。一會無相謂之空,無法不備謂之假,不一不異謂之中。在一念觀心中,法爾具足。外三觀即觀諸法具足三觀,依《中論》:「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空觀),亦名為假名(假觀),亦名中道義(中觀)。」此三觀法,隨觀一法,莫不具三。如觀空時,假、中皆空、觀假、空、中亦然。如葫蘆落水,面面皆泛,水銀落地,顆顆皆圓,是稱一心圓融三觀。

「三諦」即真、假、中三諦。真諦泯一切法,俗諦立一切法,中諦統一切法,一一法中,具此三諦。

三觀為能觀心,三諦為所觀境,能所交融,不可分割。所以古人說:「三諦三觀三非三,三一一三無所寄,諦觀名別體復同,是故能所二非二」。又說:「境為妙假觀為空,境觀雙忘性即中,若能識得佛境界,當下諦觀如虛空」。

(三)六即佛說

1)理即佛:即有情本具之佛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古德有偈:「動靜理全是,行藏事盡非,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

2)名字即佛:聞法得解,明瞭本具之佛性與十方諸佛平等無殊。古德有偈:「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今知當體是,返恨自蹉跎」。

3)觀行即佛:依能起行,時刻迴光返照,推究自性。古德有偈:「念念照常理,心心攝幻塵,遍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

4)相似即佛:由觀行得力,粗垢先落,仿佛見到本真。古德有偈:「四住雖先脫,六塵未盡空,眼中猶有翳,空裏見花紅」。

5)分證即佛:因功夫增進,分破無明,分見法性,為散開一隙雲霧,便見一片青天。古德有偈:「豁爾心開悟,湛然一切通,窮源猶未盡,尚見月朦朧」。

6)究竟即佛:五住究盡,二死永亡,福慧圓明。古德有偈:「從來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復本自性,更無一法新」。

六即佛說的意義,使凡夫明了佛道雖有六類差別而常相即,克服佛道高不可攀的自卑心理。雖相即而又有六類差別,凡聖位次井然,可糾正增上慢人的愚妄驕狂。

(四)性具善惡說

「性」指法界性,即人人本具的真如法性,具有善性和惡性。天台大師認為十法界有情,具有善惡二性,所以到了佛果仍可現起地獄、餓鬼、畜生的惡相而施教化。又如佛現金剛藥叉等忿怒貪瞋癡像,於諸暴惡造罪有情,行諸惡事,這是惡事善用。此間眾生的惡相,是惡業所感,到了佛果也可幻現惡相,來度化眾生。因性具說,天台宗又被人們稱為性具宗。

天台宗在修持上,以止觀著稱。天台止觀有三種:(一)漸次止觀,(二)不定止觀,(三)圓頓止觀。

漸次止觀:是歷涉深淺法門之次第,始自人天乘,終至菩薩、佛乘,漸次積累修持之功。即《釋禪門波羅密次第法門》是。

不定止觀:或漸或頓,無固定法體達實相妙理。即《六妙門》是。

圓頓止觀:不從諸種法相著眼,而是直觀諸法實相妙理。即《摩訶止觀》是。

第五節  華嚴宗

佛滅後七百年,龍樹菩薩從龍宮傳來《華嚴經》。東晉時,印僧佛陀跋陀羅在揚州道場寺譯《華嚴經》,以及其他諸師的講傳疏解。唐杜順和尚(傳係文殊菩薩轉世)悟入華嚴法界,始倡華嚴宗。著有《法界觀》,《五教止觀》,發揚華嚴法門。初傳智儼,作《華嚴經搜玄記》十卷,發明十重玄門,以六相融會之。次傳至賢首大師,作《探玄記》、《遊心法界記》、《一乘教義分齊章》等,總判釋尊一代教化為五時八教,集華嚴宗之大成。武後時,實叉難陀重譯《華嚴經》四萬五千偈,世人稱為新經。時清涼大師澄觀作《華嚴經大疏鈔》,博大精微,總括小大行相,無倚無偏,大振華嚴宗風。清涼法嗣宗密,原為禪宗學者,改宗華嚴,著有《原人論》,禪教並重。其《圓覺經疏鈔》,與清涼思想一以貫之。本宗所依經典:

一、《大方廣佛華嚴經》 六十卷 晉佛陀跋陀羅譯 又稱舊譯華嚴

二、《大方廣佛華嚴經》 八十卷 唐實叉難陀譯 又稱新譯華嚴

三、《大方廣佛華嚴經》 四十卷 唐般若譯 又稱後譯華嚴。

在三譯華嚴中,賢首以前均依六十《華嚴》而弘教化,宗密則依八十《華嚴》而弘教化。此外,世親造《十地經論》十二卷,為《華嚴經、十地品》的釋論,為本宗所依論典。

賢首大師依《華嚴經如來出現品》制三時五教說,在前面已談過,不再重複,現就華嚴教義主要內容略述如下:

(一)四法界:杜順和尚依《華嚴經》立四法界,相即相容,重重無盡。一、事法界:界是分義,一一事法,有界限故。二、理法界:界是性義,無盡事法,同一性故。三、理事無礙法界:界有性分二義。蓋理因事顯,事依理成,理事交融,相得益彰。四、事事無礙法界:一一事相,大如須彌,小如毫末,得理法界之熔融,皆隨理性而普遍,彼此不相妨礙。

(二)三觀:杜順和尚又於四法界立法界三觀。一、真空絕相觀,觀理法界。萬有事相,一一皆空無自性。萬有既空,而空亦不存。必須泯絕念慮,無所住著。二、理事無礙觀,觀事理無礙法界,真空之理,具不變隨緣二義。以不變故,一理湛寂;以隨緣故,萬象森羅。不變而隨緣,理不礙事;隨緣而不變,事不礙理。即理即事,非理非事,如水與波。三、事事無礙觀,觀事事無礙法界,一一事物,雖有大小精粗之分,而各各皆據全理而成。故一一事物,莫不具真理之全體。且事事隨真理而普遍,真理亦普遍於一一事物中而無所分別。彼此互遍,互不妨礙,成為一大緣起。杜順和尚說:「此理超情離見,非世喻能說」。

(三)十玄門:智儼大師據杜順和尚的法界觀,創十玄門,法藏、清涼諸大師詳加發揮,成賢首一家之言。一、同時具足相應門:如一室千燈,為九門之首。二、廣狹自在無礙門:事如理遍故廣,不壞事相故狹,為事事無礙之始。三、一多相容不同門:由於廣狹無礙,故一法遍多法,一多之體並存,但力用交徹故。四、諸法相即自在門:由此容彼,彼便即此;由此遍彼,此便即彼故。五、秘密隱顯俱成門:由彼此互攝,故互有隱顯。六、微細相容安立門:由此攝彼,一切齊攝,無有先後,亦無相妨故。七、因陀羅網境界門:因陀羅者,帝釋天之珠網,珠珠互相輝映。此喻法法互攝,重重無盡。八、托事顯法生解門:即知因陀羅網喻,便解一即一切之理。九、十世隔法異成門:十世,以過去、現在、未來之三世,三三互具成九世,九世不出我人當前之一念,故曰十世。三世似有先後,故曰隔法,而事物實先後相成,故曰異成。十、主伴圓明具德門:由一一事法,皆互遍互融,故隨舉一法,即便為主,餘則為伴。主伴依持,而無障礙,故曰圓明具德。《華嚴經》云:「華嚴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此之十門,隨取一門。即具十門。十十互具則百,百百互具成千,千千互具成萬。無盡重重,重重無盡,法界緣起,法爾如是。

(四)六相:六相見於《華嚴經、十地品》,智儼大師取之以補益十玄,使十玄由繁而簡。謂一真法界之體,而有六種名義之相。然法界同體,本無異相,由法入義,遂有六名,名雖有六,不離一體,交徹融通,一多無礙。一、總相:一即是多為總。謂一真法界之體,能具多種差別,如人身,能具眼等諸根為一體,故云總相。二、別相:多即非一為別,謂理體雖一而有種種差別,為人身雖一,而眼等諸根,各各不同,故云別相。三、同相:義不相違名同。謂義雖有種種差別,而同一法界緣起。如眼等諸根,雖各有不同,而其一身不相違背,故稱同相。四、異相:多義相望為異。謂種種差別之義同一體,而各適其宜,不相混濫。如眼等諸根,其用不雜亂,故云異相。五、成相:一多緣起和合為成。謂種種緣起之義,共成法界總相之體。如眼等諸根共成一身之由,故云成相。六、壞相:諸法各住本位為壞。謂諸法各各自住本位,則總相不成。如一屋,楹、柱、瓦、磚等,各自獨立,即一屋不成,故稱壞相。六相中,總、同、成三相,是無差別門;別、異、壞三相。是差別門,萬物皆有此差別,無差別二義六相,事事之中,有十玄之妙理,六相之圓融,是謂事事無礙。

第六節  法相宗

佛滅八、九百年間,彌勒菩薩應無著菩薩的請求,從兜率天降在中天竺阿瑜遮國內瑜遮那講堂,宣說《瑜伽師地論》等,而樹立唯識、法相的教義。無著菩薩復自造《集論》,明一切法相,授弟子師子覺選擇,故後成為法相系。又造《攝大乘論》,明唯識之理,授其弟世親選擇,故後成為唯識系。然識為能唯,相為所唯,互有因果密切的關係,不可分離,故總名唯識法相宗。世親既為《攝論》造釋,復造《二十唯識論》,以廣破外道小乘,造《三十唯識論》,建立識變因果的真理。後來又得陳那、護法、安慧、難陀、戒賢諸論師繼續興起,故本宗教義乃漸完具。我國南北朝時,真諦三藏及菩提留支,對法相經論雖有翻譯,但未竟全功。迨唐玄奘三藏,以英敏絕倫的才質,堅忍不拔的志向,孤身萬里,周歷五印度,從戒賢論師受學五部大論、十支論等。更通達因明《論理學》、聲明(語言文字學)。至貞觀十九年返回長安,廣譯經論等一千三百卷,唯識法相的奧旨,識變因果的真理,始弘揚於中土,一洗國人思想界的空洞混雜。又得弟子窺基大師,作《成唯識論述記》二十卷,並廣制章疏:如《大乘法苑義林唯識章》七卷,《唯識掌中樞要》四卷,《瑜伽略纂》十六卷,弘揚本宗,近代太虛大師亦盛弘本宗。

本宗所說宇宙一切萬有,都是識(心)所顯現,故稱為唯識宗,又本宗不詮明宇宙本體,只詳密地把現象分類、故又稱為法相宗。由歷史觀點言之,世親菩薩根據《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製造的《唯識三十頌》《唯識二十論》,是為本宗的根本經典。但是世親以後,賢哲輩出,各有著釋書籍,及至唐玄奘大師,在《成唯識論》裏,引用了《華嚴》、《深密》、《如來出現功德莊嚴》、《阿毗達摩》、《楞伽》、《密嚴》等六經,及《瑜伽》、《顯揚》、《莊嚴》、《集量》、《攝大乘》、《十地》、《分別喻伽》、《觀所緣緣》、《二十唯識》、《辨中邊》、《雜集》等十一論,以證明心識的義理,故後來學者,遂以此六經十一論為本宗所傳的經論。

復次,玄奘大師又綜合世親菩薩的門下,護法、難陀、安慧、親勝、火辨、德慧、淨月、勝友、最勝子、智月等十大論師所著的《唯識三十頌》的解釋,而編纂的《成唯識論》十卷,為本宗樹立的網維,故亦為本宗重要的典籍。

本宗成立唯識義,古德以五重唯識觀括之。

(一)遣虛存實唯識觀:云何遣虛存實?即遣遍計所執之虛妄,而存依他、圓成之實有也。前已云遍計所執,如認夢為實境,如執云為固體,唯是虛妄。依他起性,如心現夢,如雲浮空,幻不離真而無自體。此云遣遍計執之虛,而存依他圓成之實者,以雙觀真俗二諦,而專遣虛妄執耳。就俗諦說、依他起亦為實,就勝義說、圓成實方為實。對虛說實,是為空有相對之唯識觀。復次、二諦又為性相二門,相依性而常顯,性離相而常住。起信論云:「一心生滅門」即是依他起性,「一心真如門」即是圓成實性;二者皆不離乎一心,此唯識所以成立也。

(二)捨濫留純唯識觀:一切諸法皆不離識,識分心、境,境別內外。上云遣虛,僅遣去心外之虛妄執境,此云捨濫,乃將心內之相分境一併捨去,較為更進一層。然心外無本境,凡所緣皆心內相分,能緣皆是見分,悉統於百法之中。今就百法捨去十一色法,二十四不相應法,六變相所緣無為法今所留者,為八識心王及五十一心所。留能緣心,捨所緣境,是為能所相對之唯識觀。

(三)攝末歸本唯識觀:一心所法各分本末,本者、心之自體,末者、自體上所現之相分見分。上雖已捨相分,猶存見分之用,此則攝彼相見二分歸就識心之體。心體云何?即自證分也。謂攝取識心上之相分、見分、而歸於自證分。比較上二重更進一層也。是為體用相對之唯識觀。

(四)隱劣顯勝唯識觀:心王心所勝劣懸殊,心王為勝,心所為劣,以心所原為心王之所管領也。就勝義說,顯主體之心王而隱屬性之心所,亦由博而約、從粗而精之理,以便作觀耳。至此又去五十一心所,僅存八識心王,是為王所相對之唯識觀。

(五)遣相證性唯識觀:心王雖尊,有事有理:事者、差別之相用,必須遣之;理者、無差別之法性,必須證之。是為事理相對,事盡理顯,智無得所,入真唯識之唯識觀。

第七節  真言宗

釋迦牟尼如來成道的初一七日,當自受法樂時,為金剛諸大菩薩,說此真言,即為本宗的起源,金剛薩埵既受法已,遂結集成《大日經》、《金剛頂經》各十萬頌,納於南天鐵塔。後來龍樹菩薩開南天鐵塔,親見金剛薩埵,承受大法,並受兩大部經。其後龍樹授法於龍智菩薩,龍智化行於南天竺及師子(錫蘭)等國,壽七百餘歲,並傳兩部大法於善無畏、金剛智兩三藏大師。

善無畏初學空宗,入密後化行南印度,開元四年前來長安,從事譯經,譯有《大日經》七卷,《蘇悉地羯羅經》等三卷,在華十九年,享壽九十九年而卒。金剛智於開元八年,偕其弟子不空,由海道來華,亦赴長安譯經,譯有《金剛頂經》,年七十一歲,卒於洛陽廣福寺。彌留時囑其弟子不空返印,覓求《大日經》及《金剛頂經》完本,不空乃至廣州返印,至天寶五年(西元746)攜回多數梵本,重來中土譯經,所譯經典,相傳有一百十部一百四十二卷,實為羅什與玄奘以後的一大翻譯家,我國密教的大成,實有賴於不空的功績。不空的弟子為數甚多,其中最重要的為慧果,慧果傳義操,義操傳義真。日僧空海亦係慧果的弟子,為日本密宗的弘始人,至今傳持不絕,稱為「東密」。西藏佛教也屬密宗,直接傳自印度,通稱為「藏密」。本宗以《大日經》、《金剛頂經》、《蘇悉地經》三部為所正依的經典。《大日經》是毗廬遮那佛在法界空的一會,而說示阿字本不生的真理,一切眾生本有的曼荼羅的。《蘇悉地經》是說真言行者的莊嚴作法行持律儀等的。這即是真言三部經的要義。

真言宗注重儀式、觀想、結印、持咒,以使身、語、意三密相應。受三密的加持,即可即身成佛,達到自證的真法真理。修三密的。要身結手印,口唱真言,意住三摩地,創立客觀莊嚴環境,以永留意中。長起滋潤作用,而激發相應行為,以獲相應的果報。修到佛凡一體,生佛一如的境界,即可發揮著無限的威神力量。又真言宗是以曼荼羅為本。在曼荼羅中,能攝盡密教的所有的問題。由曼荼羅的考察,能明白佛身的相狀、佛身的建立、佛身的象徵等等,同時也可以理解本宗的教理與組織大綱,故曼荼羅是本宗的精髓,同時也是表現著佛教藝術的極致。曼荼羅的內容是千差萬別的,但同一表現的東西,卻可以分為四種來觀察:

(一)大曼荼羅:是表示宇宙全體的形象,是指萬有的普遍相,從六大所成的現象,諸法的全體,叫做大曼。即就佛菩薩而言,諸尊相好,亦名大曼荼羅。

(二)三摩耶曼陀羅:——是指現象的特殊相,宇宙中的每一現象,都有他各自的特相,事事物物,並不是無意義的存在。一切的東西,都有很深奧的各自的生命和價值。一一東西,都有表示著各自的本誓。三摩耶有平等、本誓、除障、驚覺等四義。其中以本誓為最近原意,乃一種作用的理想,如諸佛菩薩,所持的刀、劍、輪寶、蓮花等器具和手印,都是象徵著諸佛菩薩的誓願。

(三)法曼荼羅:——是指一切的語言、音聲、文字、名稱等意思。一切的東西,既有其特殊意義和理想。其表現在聲音或名稱的時候,當亦發生特種的意義。十種法界,悉具語言,六塵諸法,皆是文字。一切的語言,所有的文字,即是如來的語言文字。例如把頭一個字用梵字表現出來的真言,以代表諸尊的記號,「阿」字表示大日如來,「用」字表示阿彌陀佛,均係此意。

(四)羯摩曼陀羅:——是表示著宇宙事物活動作用。羯摩是作業的意思,一切的事物是實在的象徵。所有一切的作用活動,均是實在本身的活動,四大的運行,日月星辰的異動,皆是從實在所發的有意義的活動。從密教上言,諸佛的威儀事業,即在鑄塑雕刻上所表現的威儀活動都是羯曼;從廣義上看,眾生界的行住坐臥,一切的活動行為,也都是羯摩曼荼羅。

結束語

本書以淺顯的語言來談一談我對佛教的一些體會。真是大海一滴、虛空一塵。正如先師圓瑛大師遺著《楞嚴經講義》的自序後面說「聊籍管窺之見,而論性天,但憑蠡測之才,而探義海」。因此本篇《佛法概要》,只能作為佛學院同學們和有志佛學者的入門方便。

學佛從何處下手,怎樣才能成佛呢?這是佛教理論所要回答的內容。概括地說,可以歸納為四個字:「智慧、慈悲」。而智慧與慈悲的具體表現,即是福慧兩足,唯有修福修慧,積極利他,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功行圓滿,才能成佛。

修福即是廣修菩薩大行,要求在人的本位上,從事有益的事業,促進人類幸福,社會進步,國家繁榮。佛教徒要誠誠懇懇做到面向群眾,面向社會,開創大乘入世利人的精神。要深深認識到不但釋迦牟尼佛是在人間成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在人間成佛。值得一提的,佛陀還給人間留下一個民主的僧伽制度,規定僧伽中一切事務,一定要由僧伽大眾會議來決定辦理,不許個人或少數人獨斷獨行。關於會議的程式、日期、工作檢查、個人行為的批判等等,都有詳細的規定。英國塞德蘭侯爵在《印度的遺產》一書中寫道:「我們今天的議會制度,竟可以從兩千多年前的印度佛教會議中見到,真是令人驚奇的事。」

修慧即是學習,增長知識,尊重知識。佛者,覺也。即具有高度覺悟、高度文化修養和道德修養。例如悉達多太子青少年時代,完成了各種語言、文化、哲學、數學、天文、科學等學科的學習,成績優異。但對人生為什麼會有生老病死,人生和宇宙的真理是什麼?這些主要課題,常常縈回在他的腦際,百思不得其解,強烈的追求真理願望,驅使著他,毅然離開王宮,到雪山去剃髮出家。以自己本具的天然智慧,洞沏宇宙人生的實際真理。是一系列無有窮盡的緣起現象,豁然開悟。如生理現象有生、老、病、死的變遷過程;心理現象有生、住、異、滅的變遷過程;物理現象有成、住、壞、空的變遷過程;一切都是剎那剎那永不停息地急速變遷。「變化密移」是物質與精神存在的唯一形式。「諸行無常」的法則,能使人奮發向上,以變化和發展的觀點看待一切事物,愚者經過學習,可以成為智者,我們眾生經過修福修慧,一定可以成佛。諸佛有宏深誓願,可以示現同類身為眾生破除疑網,開大智慧。

菩薩本著利他大乘佛教精神,能與眾生休戚相關,「興無緣大慈」「運同體大悲」的心念,就會油然而生,積極地來進行「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偉大宏誓,《華嚴經》說:「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從根本上說,有了眾生,才有菩薩。《華嚴經》說:「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花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花果。」以此為據,每個學佛者,在對待眾生上,都應具足五心:

(一)不捨心:時時處處不捨一切眾生,不捨菩薩行,菩薩的一切言論、行為、生活、學習,都是為了尊重眾生的幸福,助成眾生的幸福以眾生的利益作為自己的第一生命,永遠為眾生的利益而工作、奮鬥、無有止息。

(二)平等心,菩薩將眾生當成父母和諸佛一樣看待,「以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

(三)無畏心:「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堅持這樣的志願,所以菩薩是難行能行,難捨能捨,難忍能忍。

(四)同事心:佛經上說的同事,是指共同生活,共同工作,共同思想,共同奮鬥而言,菩薩在心理上和實踐上與眾生同事,不分彼此,打成一片,救度一切眾生,而無一眾生得救度者,不著度生之相。

(五)學習心:菩薩為了服務眾生,助成眾生幸福,要「悲心懇切,學處廣大」。「難學能學,盡一切學」。作到學習一切知識,向一切人學習,像《華嚴經》寫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那樣,不知疲倦地學習。菩薩於一切時,一切處都去學習,增長道種智,一切種智。

佛的智慧即是緣起和因果論。這是佛教對於宇宙人生探索的根本教義。在佛教的發展史上雖然有了許多變化,但都不能離開緣起和因果的根本教義。我們能夠掌握這種甚深教義,即是瞭解佛法的核心,攀登智慧的頂峰。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章 釋迦牟尼佛的一生 第2頁:第二章 佛陀教導的修證法門
第3頁:第三章 常隨佛學十大弟子 第4頁:第四章 五大菩薩
第5頁:第五章 佛滅後的印度佛教和東傳中國 第6頁:第六章 禪宗史話
第7頁:第七章 淨土法門在中國的流傳 第8頁:第八章 律宗初探
第9頁:第九章 佛教各宗概況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