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星雲大師論文選 星雲法師著

星雲大師論文選 星雲法師著

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 (2002.3普門學報第八期)

[日期:2010-07-31]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星雲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一.對經濟的復甦,企業要大小共存
二.對社會的治安,全民要同心協力
三、對族群的融和,大眾要互相尊重
四、對國家的未來,眼光要瞭望全球

在五十六年前,時當民國三十五年(一九四六),中華民國政府正式宣布結束訓政時期,全民共同迎接憲政的到來。其時星雲正在南京,直覺是:中國五千年的專制 體制政權結束了,國家從此自由民主了!但是之後的數十年間,時局一直動盪不安,各種的紛紜擾攘,紛至沓來。時至今日,星雲於行憲五十六年後來此談「我們未 來努力的方向」,一面感到榮幸,一面也不禁感慨萬千。茲以「經濟的復甦」、「社會的治安」、「族群的融和」、「國家的未來」四點,略表意見,請各位指教。

一、對經濟的復甦,企業要大小共存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經濟史,舉凡日常的食衣住行育樂,沒有一項可以離開經濟。經濟與民生息息相關,一個國家如果不能厚實經濟,富國裕民,則仁義道德也難 以獲得推行。管仲曾說:「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孔子也說:「富而好禮。」佛教也曾以實際行動,幫助社會的經濟發展,例如北魏的僧祇粟與 僧祇戶,協助當時政府解決人民的飢饉;南北朝的寺庫、唐代三階教的無盡藏院,以及歷代所從事的油坊、當舖、旅店、碾磑業等,都是繁榮經濟、便民利國。現代 的佛教,則以幫助政府改良社會風氣、淨化世道人心,以教化來輔助經濟的發展。

經濟可以改變世界,經濟也可以改變人生!在經濟繁榮的地方,文化、道德必然提昇;無知貧窮,就會造成許多的罪惡。目前經濟衰退,一些公司行號關門歇業,許 多人賦閒在家,所以如何復甦社會經濟,成為當務之急,否則長此以往,社會的治安必然更加惡化,人心更加難以端正,國家自是難以安定。

經濟,不只是金錢而已,如果擴大財富的內容,諸如我們的智慧、健康、道德、思想、觀念、禮貌,甚至我們的平安、技能、明理、善緣、信仰、滿足、慚愧、勤 勞、節儉、計畫、開源、節流、教育等,在在都是有形與無形的經濟。遺憾的是,人類只把錢財、物質規範到經濟的內容,沒有把道德仁義也看成是經濟的價值。

說到「經濟」,全世界的經濟早已走向全球化了。像紐約的道瓊股市、華爾街的股票漲跌,都影響及於全世界。我們台灣往日的經濟成長,也提高了在國際間的地位。

經濟,它像海水的波浪一樣,起起伏伏,有的地方衰退,有的地方繁榮,具有週期性,並不足為慮。反而目前最為大家所關心的是,因為經濟全球化,影響所及,過 去一些小型企業,漸漸受到大財團所吞併,甚至國家和國家的連線,幾乎壟斷了經濟。尤其現在的中小企業,又紛紛地出走大陸,企業集團過份膨脹的結果,沒有中 小企業的基礎,一旦經營不善,造成骨牌效應,連帶地許多僅存的小型企業都會跟著遭殃,這時受害的人何止千千萬萬。所以,對於大企業、大集團過份的發展,政 府應該加以約束制衡,否則「富可敵國」,也不是好現象。對於小型企業,也要靠國家和大型企業的輔助,讓他有成長的空間。如果大集團跟小企業能相互依存,大 小互助,才能讓全民都有發展的機會,讓財富平均如活水一樣流通,繼而創造均富的社會。

說到均富的社會,經濟、財富要像活水一樣,流動的活水才不會發臭。錢財也要讓它流動,富人的錢財,要造福平民;平民的努力,也可以換取富人的財富,貧富要 相互支應。佛教所講的布施、喜捨,就是要讓錢財互相回饋,不只是買賣的貿易而已,也不只是股票的交換,財富應該成為人間愛心的交流。

現在新政府陳水扁總統,對於企業界的重視,對於社會福利的加強,目的就是要讓經濟平衡發展。如果政府能夠更進一步在教育、道德、公益、愛心方面,喚起全民普遍的覺醒,隨著經濟的成長而提昇道德的精神生活,必然有益於國家社會的全面發展。

可惜目前社會上富有的窮人很多,因為不知足,不懂得回饋國家大眾,雖有財富,也只是貧者。我們希望社會上多一些經濟上雖貧乏,但人格高尚的富豪,讓人不只 是貪求,全民大眾不要只是向「錢」看,人人都應該具有道德、和諧、責任、包容,彼此互相尊重。不投機取巧,不貪贓枉法,不要藉勢苟得,不要非法經營,大家 都做一個誠信的國民,如此,無論大集團、小企業,那才是國家真正的經濟復甦。 

二、對社會的治安,全民要同心協力

目前台灣經濟復甦,要讓外國人前來投資,更要想方法讓赴大陸的台商回流,讓富有的人民放下身段,可以從事小本經營,提高士農工商的尊嚴,讓大家感到台灣居 民「人窮志不窮」的氣節。經濟復甦、工商起飛,固然重要,但是台灣社會的治安,更是刻不容緩,應該加強。社會的治安,不只是法律的制裁,也不只是警察的責 任,應該要全民同心協力。我們的社會需要道德、良知來規範,像現在社會上貪贓枉法,假公濟私,怎麼能讓普通小民心悅誠服呢?一些工商企業,偷工減料,仿冒 造假,又如何取信社會大眾呢?更有的人朋友之間互相猜疑嫉妒,中傷誹謗,能欺則欺,能騙則騙;每一個政黨、團體,幾乎內鬥內行,外鬥外行,如何能模範整個 社會呢?甚至鄰里之間,搬是弄非,挑撥離間;我們的社會充滿了愚昧邪見、頑強固執、自私自利的人,彼此你爭我奪,經常做出損人又不利己的事,這樣的社會怎 麼會可愛呢?

我們知道,國家要從上層社會和大眾傳播媒體,以及各種教育機構,共同負起「強國強民」的示範。如從政者應知自己是公僕,不要官僚;從事教育者,要知道身教 重於言教;醫護人員要「視病如親」,工人要「除私從公」,商人要「童叟無欺」……;如果整個社會民眾都能公而忘私,講信修誠,慚愧感恩,相互愛語讚歎,彼 此有情有義,則必能促進社會的和諧,必然能增加國家的動力。

吾人如果希望建立一個道德公義的社會,必須要能「人人作警察」。警察執行任務,除暴安良,維護公共秩序;但社會之大,不是靠警察就能保衛國家的安全,欲得 維護社會秩序,還需要全體國民,人人都有從事公平、公義,除邪安正的觀念,個個都要有「捨我其誰」的精神。

在美國,東方的兒童不懂得遵守公共秩序,不懂得維護社區的環境,喝完汽水後,任意把空罐子隨手丟棄,後面的老婆婆看了非常不以為然,命令兒童撿起來,兒童 以東方人的口氣說:「關你什麼事?」老婆婆說:「怎麼不關我事,你亂丟東西,製造垃圾,污染環境,我們社區的房地產會因此跌價,這就跟我有關係!」這位老 婆婆就是人人作警察的模範。

在西德,東方的青年住在公寓裡,任何時刻都是開著電燈,另外的房客看不過去,叫他不用時關掉。東方青年說:「關你何事?」房客說:「你浪費能源,使國家陷於貧窮,怎麼不關我事?」

中國人的民族性,凡是自己的利益受到別人的侵犯,就會不惜一切地訴訟、打鬥、遊行、示威,這表示自力救助;但是換成別人的利益受損,就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不肯奉行公義,盡力保護,所以樹葉子掉下來也怕打破了頭,這就是懦弱。

其實,人在世間,人人都應該負有化導社會風氣的責任,有道德的生活,社會才能和諧、家庭才能安樂、朋友才能守信、人我才能互助。現在的社區,也喊出「守望 相助」的口號,過去我們的社會也尊重一些俠義之士,因為他們維護公理正義,所以能受到社會大眾的尊重。社會是我們的大家庭,我是這個家庭裡的一份子,愛護 家庭,人人有責,豈可製造家庭的紛亂。所以,人人作警察,人人維護公理正義,這是現代人應該建立的共識。

三、對族群的融和,大眾要互相尊重

人,常因彼此之間的差異不同,產生許多情結,例如國家情結、民族情結、種族情結、省籍情結、世代情結、內外情結等,其中以族群情結最為嚴重。

說到族群情結,南方人與北方人互有情結,中國人與外國人互有情結,外省人和本省人互有情結,原住民與平地人互有情結;不同的地域,就會產生許多的隔閡與成見,造成許多的糾紛與排斥。

其實,人性本來是一種,只因地球上的氣候、地理環境、文化背景的不同,產生了許多不同的民族性格,這是非常自然的現象。寒帶的人茹毛飲血才能生活,熱帶的人到處隨遇而安、隨緣生活,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住,這是當然的生活。

其實,現在的移民政策,因為交通便利、文化交流,都不應該再有族群的情結。例如在台灣,外省的公婆擁有本省的兒媳,本省的男士娶了外省的老婆,外省的女性 做了本省人的媳婦,所以應該沒有族群的情結。可是現在台灣的政治人物,經常蠢蠢欲動,想要挑起族群情結,實在是非常的不智。當初陳水扁先生擔任台北市長的 時候,他寧可落選,也不挑起族群情結,實在是令人可敬可佩。

地方,一樣的土地,一樣的山水,一樣的樹木,甚至中華民族同樣的膚色,同樣的語言,同樣的文化,根本就沒有情結。像美國,可以說是世界民族的大熔爐,白種 人、黃種人、黑種人,乃至紅色、棕色的印地安人,大家和平共處,彼此通婚,一律平等。甚至除了美國本土的人民以外,各國的民族:猶太人、墨西哥人、西班牙 人、日本人、韓國人、馬來人等,乃至中國人當中,又有廣東人、閩南人、台灣人、大陸人。儘管種族再多,大家既然移民到美國,就是美國人,誰要挑起種族間的 感情衝突,就會受到法律相當的制裁。偉哉美國,能包容也!

台灣人民的祖先和現在的居民,都從各方聚集而來,至少在台灣都居住半個世紀以上,應該都稱為台灣人,為什麼還要分彼此呢?台灣是二千三百萬人的共同體,不是孤島,眼看造成台灣種種情結的人,令人不禁對台灣的未來感到憂心忡忡!

中國信仰佛教的人士,以淨土宗信徒最多。「淨土三經」之一的《阿彌陀經》說,東方的世界讚美西方的世界,南方的世界讚美北方的世界,甚至人民早晨起來,各 以衣裓,盛眾妙華,遊諸國土,相互供養。台灣人大都信奉媽祖,數百年來,誰又曾經聽說過,有人要把媽祖趕回大陸的嗎?

星雲一生有三分之二的生命,約半個甲子的時間都在台灣度過,我不是台灣人,我是那裡人呢?我在台灣並沒有人承認我是台灣人,我回到大陸,當地人都說我是台灣來的和尚;我到哪裡都不被認同是當地人,後來我自己安慰自己,我是「地球人」。

後來我到美國去,才數年的時間,美國的官員和社會人士都鼓勵我做美國人。其實,創立中華民國的孫中山先生,倡導五族共和,那才是偉大的政治人物。現代台灣 的同文同種,同文化的人,如果彼此還要再自我劃清界線,分成多少的地域、種族情結,實在沒有資格稱為現代的文化人。

一、二十年前,馬來西亞一千多萬的華人,在經濟上有地位,但在政治上並沒有力量。因為他們像一盤散沙,儘管成立了多少宗親會,張王李趙,並不團結;組織了 多少同鄉會,廣東福建的人士也互不往來。後來他們找我去,希望藉助佛教把大家團結在一起,那時華人領袖的苦心,令我深感欽佩。

有人議論中西文化的差異,認為西方人士重視團隊精神,東方人則歡喜單打獨鬥。例如西方人打橋牌,注重的是團隊合作;中國人打麻將,都是各自為主。所以,有 心人說現在是一個「地球村」的時代,大家不要做那一國人,要做「地球人」。如果大家都有地球人的思想,都有地球村的觀念,哪裡還會有地方與種族的情結呢?

四、對國家的未來,眼光要瞭望全球

人,不但是研究過去的歷史、研究現在的社會和科學,而且眼光已經注意到未來,所以現在各個大學都爭取設立未來學的系所。

未來學,是一個未知的學科。現代的社會和世間,都不斷地在變化;未來是還沒有發生的情況,要怎樣研究它呢?只有從人類過去的歷史經驗,以及現時生活的體驗,經過思想、經驗、科學和各種學科的尺度,預設未來的世界會成為什麼情況,未雨綢繆,這就叫做未來學。

上古時代,人類的世界觀只有周遭的親人、宗族,後來集合眾人成為國家的組織之後,促使人類的世界觀擴展為一個國家,但由於交通不發達,大多數的國民僅限於自己的國家,對於自己國家以外的世界,則全然不知。

隨著交通的發達,人們逐漸轉變狹隘的觀念,知道「世界」的意義,包括了此國、彼國,乃至無限的國家。像過去中國人稱中原為天下,把其他國家視為蠻夷之邦, 認為不是同類,直到清末的八國聯軍之役,許多人才醒悟:原來世界上還有許多強大的國家、優秀的民族並存於世;過去歐洲各國也是自視甚高,當馬可波羅將他在 中國等地的遊歷記錄成書之後,西方人士才知道原來在他們的東方,還有民豐物饒的中華民族及其它星羅棋布的國家。

隨著天文科學、太空科學的發達,大家更進一步地瞭解到:除了我們的地球之外,宇宙中還有十方無量的世界。二十世紀末,日新月異的科技帶動了觀光業和傳播媒 體的興盛,人類從各地的旅行遊覽中、從日常的見聞覺知中,漸漸地瞭解到所謂的「世界」,不再是課本上生硬的知識,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擁有的體驗;不再是 有形有相的空間,而是我們的心,我們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不管科技如何發達,人類可以如何無遠弗屆地到達遠方的國度,如果你的心很小,只有一個家 庭,那麼一個家庭就是你的世界;如果你的心裡有國家的存在,國家就是你的世界;如果你的心裡有宇宙虛空,宇宙虛空就是你的世界。

在世界已邁向全球一體的世紀中,我們更應將視野投向其它的國家、其它的人群。如果能夠慢慢的再擴大,將法界都容納在心中,體證到「心性之外,大地無寸 土」,我們的世界就是虛空,虛空就在我們的心裡。所謂的眾生,無非就是我們心裡的眾生;所謂的宇宙,無非就是我們心中的宇宙。佛教云:「心包太虛,量周沙 界。」如果我們能從 「家庭的世界」、「國家的世界」、「宇宙的世界」,提昇到 「心包太虛的世界」,將一切的一切都視為是我的。台灣是我們的,大陸是我們的,世界是我們的,是則我們不但擁有了一個最美好、最富有的世界,而且也無愧於 先人的努力,成為二十一世紀的先進人類,繼續庇蔭後世的子子孫孫。

未來是美麗的;未來學是值得推廣的一門學科。我們只希望未來的文明,能讓大家和平共有,同體共生;能讓大家和平尊重,公正生活。

上來所說「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
第一、對經濟的復甦,企業要大小共存。
第二、對社會的治安,全民要同心協力。
第三、對族群的融和,大眾要互相尊重。
第四、對國家的未來,眼光要瞭望全球。
【書籍目錄】
第1頁:中國佛教階段性的發展芻議 第2頁:從四聖諦到四弘誓願 (2001.3普門學報第二期)
第3頁:論佛教民主自由平等的真義 (2001.5普門學報第三期) 第4頁:六波羅蜜自他兩利之評析 (2001.7普門學報第四期)
第5頁:人間佛教的藍圖(上) (2001.9普門學報第五期) 第6頁:人間佛教的藍圖(下) (2001.11普門學報第六期)
第7頁:宗教立法之芻議 (2002.1普門學報第七期) 第8頁:佛教的慈悲主義 (2002.1普門學報第七期)
第9頁: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 (2002.3普門學報第八期) 第10頁:比丘尼僧團的發展 (2002.5普門學報第九期)
第11頁:發心與發展 (2002.7普門學報第十期) 第12頁:佛教興學的往事與未來 (2002.9普門學報第十一期)
第13頁:佛教與花的因緣 (2002.11普門學報第十二期) 第14頁:佛教與自然生態(上) (2003.1普門學報第十三期)
第15頁:佛教與自然生態(下) (2003.3普門學報第十四期) 第16頁:佛教叢林語言規範 (2003.5普門學報第十五期)
第17頁:山林寺院與都市寺院 (2003.7普門學報第十六期) 第18頁:沒有台灣人 (2004.1普門學報第十九期)
第19頁:我對「世代交替」的看法 (2004.7普門學報第廿二期) 第20頁:自覺與行佛 (2004.9普門學報第廿三期)
第21頁:推動本土化,不是「去」而是「給」 (2005.7普門學報第廿八期) 第22頁:佛教對全球問題概觀 (2006.3普門學報第卅二期)
第23頁:化世與益人 (2006.10 普門學報第三十六期)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