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心寬病自去:楊力揭示黃帝內經中的心理養生之秘  作者:楊力

心寬病自去:楊力揭示黃帝內經中的心理養生之秘  作者:楊力

第一部份:《黃帝內經》中的形神共養之秘(4)

[日期:2016-05-27] 來源:  作者:楊力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二,要懂得“於整體之中求和諧”的養生大法。
  
  作為一個人,還要懂法——懂“於整體之中求和 諧”的養生大法,悉心照顧自己的周圍環境,悉心呵護自己的身心狀態與周圍環境的和諧。每天都關注自然,關注環境,讓自己以最舒適的狀態在自然、環境中生 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力求心理與環境的協調統一,心理與軀體功能的協調統一。和風細雨地過好每一天,你就能健康、長壽!
  
  第三,當自己的欲求受挫時,可從實際出發做出選擇。
  
   如果自己的欲求受挫,可從實際出發做出選擇,而不是聽憑負面情緒的驅使。聰明的健康者都能盡量將自己的內在欲求與外在要求相結合,並且有自知之明,能對 自己的能力、性格、優缺點做出恰當評價,不會對自己提出苛刻的、過分的期望與要求,因而能夠悅納自我,對環境中的人、事、物的認知也會客觀、理智、中肯地 評價。如此,既能與現實環境保持良好接觸,又有高於現實的理想,不沉迷於不切實際的幻想和奢望中,也較少有對自己、他人、環境事件的認識的沖突,所以能心 境平和,情緒穩定。這樣的人才有一個完整、協調、和諧的身心狀態,才能與環境和諧統一,定能健康長壽!
  
  楊力啟示:
  
  無論是“天人合一”的和諧理念,還是“於整體之中求和諧”的《黃帝內經》養生觀,對於人們追求身心健康的激勵是積極向上的,也是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的,都是社會需要提倡和弘揚的。尤其對於個人的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七情是五髒六腑健康的“晴雨表”
  
  七情既屬人體七種情志變化的表現,又為致病因素之一,是中醫病因學的重要內容。掌握七情致病的原理,對防病保健及臨床診療均有積極的意義。
  
  生活中,我們常聽見有人這樣說:“氣死我了,氣得我肝疼!”雖然這是很多人在生氣時順嘴說的一句“調侃”,但是從中醫的角度來說,七情絕對與內髒的健康有關,七情也是五髒的健康“晴雨表”。
  
  大家都看過《紅樓夢》,現代人給林妹妹診斷的疾病為肺結核,因為她肺不好,肺主憂,主悲,所以她老是郁郁寡歡,老是哭!哭是肺不好的特點,相反過悲過憂也傷肺。所以悲憂情緒要收斂些,才能養好肺。
  
   我有一位老病號,得的是肺氣腫,來我這兒看了好幾個月的病。每次來總對我說:“大夫,我看見你,我就想哭!”說著說著,眼淚就吧嗒吧嗒往下掉。我說: “沒事,等你的病治好了,就不哭了,因為你肺上有毛病了,肺和悲這個情緒直接相關聯,所以你愛哭,以後病治好了,咱就不哭了!”所以,家裡有肺病患者,愛 哭,家人要能夠理解,多給予包容和開導。
  
  在《黃帝內經》中有:“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憂傷肺”,“(驚)恐傷腎”之說,可見七情對於人體的健康危害有多大,直接傷及內髒。這同樣說明七情與五髒有很大的關聯。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黃帝內經》中所講的七情與五髒六腑相對應的關系。
  
  七情應五髒
  
  第一,怒傷肝。
  
  《素問.本病論》說:“人或恚怒,氣逆上而不下,即傷肝也。”過怒,引起肝氣上逆,肝陽上亢或肝火上炎,耗傷肝的陰血,對健康不利。所以愛發怒的人要多養肝,吃一些舒肝解郁的食物,如香蕉、薏仁、綠色食物等。
  
  第二,喜傷心。
  
   可能有些人說,喜多好呀,可是過喜、狂喜就成問題了,會傷心。《儒林外史》中范進中舉的故事,就深刻地說明了這一點。范進多次不中舉,生活很清貧,猛然 間得知喜訊——自己中舉了,狂喜,喜狠了,痰湧上來,迷了心竅,所以人就瘋了。《醫碥.氣》說:“喜則氣緩,志氣通暢和緩本無病。然過於喜則心神散蕩不 藏,為笑不休,為氣不收,甚則為狂。”心藏神,心神散蕩,喜笑不休則傷心。所以不要過喜,禁忌狂喜,以養心。
  
  第三,思傷脾。
  
   生活中肯定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在某件事上過於憂慮、思考,或者過於思念某個人。比如情人得相思病時,都不想吃飯。這是典型的思傷脾事件。在《醫 述.卷七》說:“思則氣結,結於心而傷於脾也。”就如《醫學衷中參西錄.資生湯》中所說:“心為神明之府,有時心有隱曲,思想不得自遂,則心神拂郁,心血 亦遂不能濡潤脾土,以成過思傷脾之病。”所以,思慮過多,必定對脾不好,要注意放開胸懷,轉移注意力,忌過思以養脾。
  
  第四,憂(悲)傷肺。
  
  前面的林妹妹事件說得已經很明白了,這裡就不多說了,只奉勸各位,要想肺好,千萬千萬要開心。
  
  第五,恐(驚)傷腎。
  
   腎不好的人,愛恐懼。我有一位朋友,慢性腎功能衰竭。你一看她就感覺她屬於那種膽小如鼠的人。記得有一次她跟我說:“我現在最怕接電話,一接電話,就怕 出事。”可能一般的人聽了這話覺得不可思議。可是對於當醫生的人來說,她的這種現象是情有可原的。因為腎主恐,所以腎不好的人,愛恐懼,而恐懼過度,耗傷 腎的精氣,對健康也不利。
  
  總之,七情內傷是以外界刺激引起情志異常為主因,作用於內髒導致內髒陰陽氣血失調而發病。同樣,七情又是內髒健康與否的“晴雨表”,透過人的情緒可以知道人的內髒健康情況。
  
   不過,還要指出的是,雖然情志異常傷及髒腑有一定的選擇性,但不能機械地認為怒只能傷肝,喜只能傷心等等。因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情志活動又復雜多 變,而總統於心,故《靈樞.素問》說:“心者,五髒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髒六腑皆搖。”所以,七情傷及五髒,也刺激六腑,任何一種壞 情緒,對髒腑的健康都不利,所以一定要保持情緒平穩,這樣對身心才有利。
  
  楊力啟示:
  
  再次提醒大家要遵從《黃帝內經》中“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養生思想,保護身體,不狂喜、不大悲、不嗔怒、不驚、不憂、不恐,以此來修養健康的身心,長命百歲!
【書籍目錄】
第1頁:內容簡介 第2頁:作者簡介
第3頁:編輯推薦 第4頁:序言:百病從心起,養生先養心
第5頁:第一部份:《黃帝內經》中的形神共養之秘 第6頁:第一部份:《黃帝內經》中的形神共養之秘(1)
第7頁:第一部份:《黃帝內經》中的形神共養之秘(2) 第8頁:第一部份:《黃帝內經》中的形神共養之秘(3)
第9頁:第一部份:《黃帝內經》中的形神共養之秘(4) 第10頁:第一部份:百害因於病之秘
第11頁:第一部份:百害因於病之秘(1) 第12頁:第一部份:百害因於病之秘(2)
第13頁:第一部份:百害因於病之秘(3) 第14頁:第一部份:百害因於病之秘(4)
第15頁:第二部份:百病生於心之秘 第16頁:第二部份:百病生於心之秘(1)
第17頁:第二部份:百病生於心之秘(2) 第18頁:第二部份:百病生於心之秘(3)
第19頁:第二部份:百病生於心之秘(4) 第20頁:第二部份:百病生於心之秘(5)
第21頁:第二部份:百病生於心之秘(6) 第22頁:第二部份:百病生於心之秘(7)
第23頁:第二部份:百病生於心之秘(8) 第24頁:第二部份:百病生於心之秘(9)
第25頁:第二部份:百病生於心之秘(10) 第26頁:第二部份:百病生於心之秘(11)
第27頁:第二部份:百病生於心之秘(12) 第28頁:第二部份:百病生於心之秘(12)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