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觀音靈感錄續編 毛凌雲述

觀音靈感錄續編 毛凌雲述

第九章 禮念方法

[日期:2010-07-27]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毛凌雲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九章 禮念方法

早晚功課,為平時修持之常行,儀式繁簡,可因人制宜。如初學淺識,由簡易入,公冗私忙,亦簡而易行,茲舉三例,隨各方便,擇一行持,只可由簡而繁,不可先繁後簡。若初發心,請先念觀音聖號,以求消災免難,卻病延年。待信心已生,便以念佛為主,念觀音為助,如專念觀音,求生西方,亦可如願耳。若遇災禍患難危急存亡之際,心慌意亂,尤宜專念觀音,惟在心誠,不拘儀式,經咒讚偈,皆不適宜,惟一心專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或「觀音菩薩」四字聖號,因觀音菩薩悲願甚切,與此方眾生宿緣深故,較易得力,而速邀靈感也。終日雖忙,豈無片刻之暇,何不挪一茶一飯之頃,不費一錢,而投萬全之保險耶?

第一節  簡易念法

一、早晚專念  每日早晚,向西正立,合掌問訊,或對觀音聖像焚香頂禮三拜,恭念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摩訶薩一聲

南無觀世音菩薩百聲或千聲,坐念或繞念均可    觀音菩薩數百聲或數千聲,越多越好

二、回向發願  念畢仍面西正立,或對像長跪,合掌念: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增福慧與壽考  普願災病悉消除    往生圓成菩薩道

問訊(即作揖)或頂禮三拜而退。專念聖號,初少定數,隨後漸增,但須持之以恆,不可忽多忽少,或作或輟。聲須不高不低,不緩不急,如因環境關係,不便出聲,默念或低聲亦可。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明明白白。記數須用數珠,或用香,或用鐘錶記時亦可。繞念須由東而南,自西至北,順繞有功德,不可逆繞,有罪過。發願須至誠懇切,依文發心,句句從心中發出,方符發願本旨,最忌視為具文,心求速了,但具形式,難得實效。平時亦須忙裏偷閒,有暇即念,或作事時亦念,惟沐浴睡眠,及大小便利,或至不潔淨處,只可默念,出聲便不恭敬。念久純熟,如遇急難或重病時,方會提起正念,專持聖號,立蒙救護,確保安全,不致因驚惶失措,而遺忘自誤也。

第二節  專念課儀

一、設像供養  家中掃一靜室為佛堂,或在客廳,供西方三聖像,或惟供觀音菩薩聖像,像前供香花燈果水等,倘力不足,供水一杯,上香三枝或一枝,燈花聽便。如無靜室客廳,或服務店廠學校、機關部隊,可請一小三聖像或小觀音像,配小鏡框,修課時,攤淨布或淨紙於桌上,供像展經,課畢,即以淨布或淨紙將經像數珠包好,或用一盒裝盛,放在淨處。此法如仍不能做到,可在室內或室外任何淨處,面西恭修,無須焚香供水,敲魚擊磬。

二、禮拜念誦  對像三拜,或向西三問訊,應虔誠默念或朗念: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摩訶薩三稱三拜或三問訊

拜畢,對像或向西端坐恭念: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一卷或心經一卷

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即大悲咒一遍或三遍,接念讚偈

觀音菩薩妙難酬  清淨莊嚴累劫修  三十二應遍塵剎  百千萬劫化閻浮

瓶中甘露常遍灑  手內楊枝不計秋  千處祈求千處應  苦海常作度人舟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一稱,起坐繞念或坐念

南無觀世音菩薩數百聲或數千聲,合掌轉念    觀音菩薩百聲或千聲,或仍繞念,或止靜默念

三、發願回向  對像拜念或向西合掌立念: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三拜或一問訊

南無阿彌陀佛同上

南無觀世音菩薩同上

南無大勢至菩薩同上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同上,接拜念或立念:

弟子某甲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至誠懺悔:願我及眾生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一拜或一問訊

弟子某甲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誠發大願:願我及眾生

共消三障諸煩惱  共增福慧與壽考  普願災病悉消除  往生圓成菩薩道一拜或一問訊

如求父母康寧,家宅平安。或求消災免難,驅邪癒病。或求福壽名利,孝子賢孫。或男求賢妻,女求貴夫。或求干戈早息,國運昌隆,眾生安樂,世界和平。隨意祈禱,接跪念祈禱願文:

南無過去正法明如來,現前觀世音菩薩,成妙功德,具大慈悲,於一身心,現千手眼,照見法界,護持眾生,令發廣大道心,教持圓滿神咒,永離惡道,得生佛前。無間重愆,纏身惡疾,莫能救濟,悉使消除。三昧辯才,現生求願,皆令果遂,決定無疑。能使速獲三乘,早登佛地,威神之力,嘆莫能窮,故我一心,求哀護持。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四、三歸依  起立合掌恭念

自歸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一拜或一問訊

自歸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同上

自歸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三拜或三問訊 課畢

此非定規,可自由增減,普門品可改念心經,或逕從大悲咒起,如不會念經咒,或不識字者,請逕從讚偈起,或照前簡易念法亦可。如修淨土法門者,早晚課仍請照常修持,不必改念;惟請課畢加念大悲咒一至七遍,觀音聖號百至千聲,隨意所求,必滿所願。

第三節  通行功課

一、供養  佛堂供西方三聖像,供香花燈果水等,最少須供水一杯,上香時應念香讚:

願此香華雲  遍滿十方界  供養一切佛  世間難信法

及諸上善人  普熏諸眾生  皆發菩提心  同生極樂國

二、禮拜  拜時應誠懇默念:

一心頂禮南無娑婆世界大慈大悲人天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一拜伏念

弟子某甲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至誠懺悔:願我及眾生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罪從心起將心懺  心若空時罪亦亡  心亡罪滅兩俱空  是則名為真懺悔

一心頂禮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接引導師阿彌陀佛一拜伏念

弟子某甲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誠發四宏誓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一心頂禮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摩軻薩一拜伏念

弟子某甲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誠發大願:願我及眾生

宿世現生諸父母  歷代祖宗及怨親  同仗如來慈願力  接引往生極樂國

一心頂禮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大勢至菩薩摩訶薩一拜伏念

弟子某甲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誠發大願:願我及眾生

曠劫所殺諸冤命  十方被殺諸眾生  悉獲度脫生淨土  願佛慈悲普攝受

一心頂禮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清淨大海眾菩薩摩訶薩一拜伏念

弟子某甲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誠發大願:願我及眾生

共消三障諸煩惱  共增福慧與壽考  普願災病悉消除  往生圓成菩薩道

一心頂禮南無盡虛空遍法界大慈大悲十方常住一切諸佛,十方常住一切尊法,十方常住一切菩薩賢聖僧。一拜伏念

弟子某甲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誠發大願:願我及眾生

以此普賢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

三、念誦  坐念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聲

佛說阿彌陀經一遍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即往生咒三遍,接念讚佛偈一遍

阿彌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  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  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一聲

南無阿彌陀佛坐念及繞念,數百聲或數千聲  阿彌陀佛坐念或止靜默念,百聲或千聲

南無觀世音菩薩以下跪念或拜念,各三聲或十聲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四、回向  跪念蓮池大師西方發願文一遍

稽首西方安樂園  接引眾生大導師  我今發願願往生  惟願慈悲哀攝受

弟子某甲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求於諸佛一乘無上菩提道故,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宏名,期生淨土。又以業重福輕,障深慧淺,染心易熾,淨德難成,今於佛前,翹勤五體,披瀝一心,投誠懺悔。我及眾生曠劫至今,迷本淨心,縱貪瞋痴,染穢三業無量無邊,所作罪垢無量無邊,所集諸業,願悉消滅。從於今日立深誓願,遠離惡法,誓不更造,勤修聖道,誓不退墮,誓成正覺,誓度眾生。阿彌陀佛以慈悲願力,當證知我,當哀愍我,當加被我,願禪觀之中,夢寐之際,得見阿彌陀佛金色之身,得歷阿彌陀佛寶嚴之士,得蒙阿彌陀佛甘露灌頂,光明照身,手摩我頭,衣覆我體。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長,疾空煩惱,頓破無明,圓覺妙心,廓然開悟,寂光真境,常得現前,至於臨欲命終,預知時至,身無一切病苦厄難,心無一切貪戀迷惑,諸根悅豫,正念分明,捨報安詳,如入禪定。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諸聖賢眾,放光接引,垂手提攜。樓閣幢旛,異香天樂,西方聖境,昭示目前,令諸眾生見者聞者,歡喜感歎,發菩提心。我於爾時乘金剛台,隨從佛後,於彈指頃,生極樂國七寶池內,勝蓮華中。華開見佛,見諸菩薩,聞妙法音,獲無生忍。於須臾間承事諸佛,親蒙授記,得授記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無量百千陀羅尼門,一切功德,皆悉成就。然後不違安養,回入娑婆,分身無數,遍十方剎,以不可思議自在神力,種種方便,度脫眾生,咸令離染,還得淨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如是大願,世界無盡,眾生無盡,業及煩惱,一切無盡,我願無盡。願今禮佛發願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總報,三有齊資,法界眾生,同圓種智。

五、三歸依  對佛合掌念:

自歸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一拜

自歸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一拜

自歸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一拜 課畢

六、加念  坐立跪均可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三聲

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即大悲咒一遍或七遍

南無觀世音菩薩繞念百至千聲  接跪念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增福慧與壽考  普願災病悉消除  往生圓成菩薩道

願消浩劫見昇平  世界從茲息戰爭  國運昌隆民安樂  風調雨順慶豐盈

如有所求,隨意祈禱,祗要心誠,有求必應。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章 緒言 第2頁:第二章 救刀兵劫
第3頁:第三章 救災禍難 第4頁:第四章 救疾病苦
第5頁:第五章 救產嬰苦 第6頁:第六章 善惡勸懲
第7頁:第七章 示現接引 第8頁:第八章 結勸流通
第9頁:第九章 禮念方法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