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禪裏禪外悟人生 李叔同

禪裏禪外悟人生 李叔同

佛教之簡易修持法

[日期:2011-04-12]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李叔同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我到永春的因緣,最初發起,在三年之前。性願老法師常常勸我到此地來,又常提起普濟寺是如何如何的好。

  兩年以前的春天,我在南普陀講律圓滿以後,妙慧師便到廈門請我到此地來。那時因為學律的人要隨行的太多,而普濟寺中設備未廣,不能夠收容,不得已而中止。是為第一次欲來未果。

  是年的冬天,有位善興師,他持著永春諸善友一張請帖,到廈門萬石岩去,要接我來永春。那時因為已先應了泉州草庵之請,故不能來永春。是為第二次欲來未果。

  去年的冬天,妙慧師再到草庵來接。本想隨請前來,不意過泉州時,又承諸善友挽留,不得已而延期至今春。是為第三次欲來未果。

  直至今年半個月以前,妙慧師又到泉州勸請,是為第四次。因大眾既然有如此的盛意,故不得不來。其時在泉州各地講經,很是忙碌,因此又延擱了半個多月。今得來到貴處,和諸位善友相見,我心中非常的歡喜。自三年前就想到此地來,屢次受了事情所阻,現在得來,滿其多年的夙願,更可說是十分的歡喜了。

  今天承諸位善友請我演講。我以為談玄說妙,雖然極為高尚,但於現在行持終覺了不相涉。所以今天我所講的,且就常人現在即能實行的,約略說之。

  因為專尚談玄說妙,譬如那饑餓的人,來研究食譜,雖山珍海錯之名,縱橫滿紙,如何能夠充饑。倒不如現在得到幾種普通的食品,即可入口。得充一飽,才於實事有濟。

  以下所講的,分為三段。

  一、深信因果

  因果之法,雖為佛法入門的初步,但是非常的重要,無論何人皆須深信。何謂因果?因者好比種子,下在田中,將來可以長成為果實。果者譬如果實,自種子發芽,漸漸地開花結果。

  我們一生所作所為,有善有惡,將來報應不出下列:

  桃李種 長成為桃李——作善報善

  荊棘種 長成為荊棘——作惡報惡

  所以我們要避凶得吉,消災得福,必須要厚植善因,努力改過遷善,將來才能夠獲得吉祥福德之好果。如果常作惡因,而要想免除凶禍災難,哪裏能夠得到呢?

  所以第一要勸大眾深信因果了知善惡報應,一絲一毫也不會差的。

  二、發菩提心

  “菩提”二字是印度的梵語,翻譯為“覺”,也就是成佛的意思。發者,是發起,故發菩提心者,便是發起成佛的心。為什么要成佛呢?為利益一切眾生。須如何修持乃能成佛呢?須廣修一切善行。以上所說的,要廣修一切善行,利益一切眾生,但須如何才能夠徹底呢?須不著我相。所以發菩提心的人,應發以下之三種心:

  一、大智心:不著我相 此心雖非凡夫所能發,亦應隨分觀察。

  二、大願心:廣修善行

  三、大悲心:救眾生苦

  又發菩提心者,須發以下所記之四弘誓願:

  一、眾生無邊誓願度:菩提心以大悲為體,所以先說度生。

  二、煩惱無盡誓願斷:願一切眾生,皆能斷無盡之煩惱。

  三、法門無量誓願學:願一切眾生,皆能學無量之法門。

  四、佛道無上誓願成:願一切眾生,皆能成無上之佛道。

  或疑煩惱以下之三願,皆為我而發,如何說是願一切眾生?這裏有兩種解釋:一就淺來說,我也就是眾生中的一人,現在所說的眾生,我也在其內。再進一步言,真發菩提心的,必須徹悟法性平等,決不見我與眾生有什么差別,如是才能夠真實和菩提心相應。所以現在發願,說願一切眾生,有何妨耶!

  三、專修淨土

  既然已經發了菩提心,就應該努力地修持。但是佛所說的法門很多,深淺難易,種種不同。若修持的法門與根器不相契合的,用力多而收效少。倘與根器相契合的,用力少而收效多。在這末法之時,大多數眾生的根器,和哪一種法門最相契合呢?說起來只有淨土宗。因為泛泛修其他法門的,在這五濁惡世,無佛應現之時,很是困難。若果專修淨土法門,則依佛大慈大悲之力,往生極樂世界,見佛聞法,速證菩提,比較容易得多。所以龍樹菩薩曾說,前為難行道,後為易行道,前如陸路步行,後如水道乘船。

  關於淨土法門的書籍,可以首先閱覽者,初機淨業指南、印光法師嘉言錄、印光法師文鈔等。依此就可略知淨土法門的門徑。

  近幾個月以來,我在泉州各地方講經,身體和精神都非常的疲勞。這次到貴處來,匆促演講,不及預備,所以本說的未能詳盡。希望大眾原諒。

【書籍目錄】
第1頁:序言一:懷李叔同先生 第2頁:序言二:弘一大師書畫金石音樂展弁言
第3頁:序言三: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第4頁:序言四:弘一法師之出家
第5頁:佛法大意 第6頁:佛法十疑略釋
第7頁:佛法宗派大概 第8頁:佛法學習初步
第9頁:佛教之簡易修持法 第10頁:常隨佛學
第11頁:切莫误解佛教 第12頁:受十善戒法
第13頁:受八關齋戒法 第14頁:授三皈依大意
第15頁:青年佛徒應注意的四項 第16頁:改習慣
第17頁:改過實驗談 第18頁:問答十章
第19頁:盜戒釋相概略問答 第20頁:放生與殺生之果報
第21頁:敬三寶 第22頁:初發心者在家律要
第23頁:佛說無常經敘 第24頁:持非時食戒者應注意日中之時
第25頁:南閩十年之夢影 第26頁:新集受三皈五戒八戒法式凡例
第27頁:征辨學律義八則 第28頁:律學要略
第29頁:泉州開元慈兒院講錄 第30頁:萬壽岩念佛堂開堂演詞
第31頁:淨宗問辨 第32頁:淨土法門大意
第33頁:勸念佛菩薩求生西方 第34頁:勸人聽鍾念佛文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