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 玅境老和尚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 玅境老和尚

二、前輯.正釋經文.五

[日期:2011-02-2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玅境老和尚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庚二、修無相行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 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 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 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這「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以下,就是回答「云何降伏其心」。

前 面廣大心、第一心、常心、不顛倒心,這是菩薩發無上菩提心的願。現在「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指修行六波羅蜜,是行──由願而行,發無上菩提心以 後,由於菩提心的推動,行菩薩道救護眾生,所以是行。後面「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那一段是果。這三段文就是願、行、果,願行果,實在也 就是金剛般若!

菩薩發了無上菩提心,而能夠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我,所以能大慈悲救護眾生;不能只發願而不行,還要有實際的行動去救護眾生的。應該怎麼樣救護眾生呢?就是修行六波羅蜜,第一個就是布施波羅蜜,怎麼樣做法呢?

「復次,須菩提」:佛又招呼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發無上菩提心的人就是菩薩了,他修行布施的時候,「無所住」就是無所執著,應該心不執著修行布施。用無執著來降伏有執著的心,這樣回答降伏其心。

「執 著」這件事,沒有修行的人,由思想活動表現出來顯著的相貌──不是貪就是瞋,再不然就是愚癡。而執著是微細的煩惱,就是在顯著煩惱的後邊最微細的煩惱。如 果不常修止觀,就不能察覺微細的煩惱,動了貪心、動了瞋心,才知道有煩惱;實在在貪瞋之前還有個「執著」的煩惱,我們不覺知。現在佛告訴我們:把那個微細 的煩惱調伏、消滅了,自然也沒有貪瞋癡。

如果說我們只是把貪、瞋的煩惱除掉了,這只是暫時的, 因為那微細的煩惱還在,總有一天還是要貪、還是要瞋。若把微細的煩惱消滅了,就永久不會有貪瞋的問題,所以斷煩惱應該要斷微細的煩惱。所以佛說:「菩薩於 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佛說法就是能說到重要的部分!只是說「不要貪、不要瞋。」這是無效的。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法」就是這些色聲香味觸法,也就是一般因緣所生的虛妄境界;「住」是愛著、執著的意思;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應該心不要對法有所執著、不執著修行布施的這件事,而修行布施來救護眾生。

我 曾經說過煩惱粗、細的問題。譬如說我歡喜吃餃子,當別人說:「這餃子包得好,餡調得好、皮也(手+幹)得好,或者是蒸餃,或者是煮餃……」就這麼談著,我 就流口水了;但是我自己反省,並不是明顯的想吃餃子。從這裡就看出來:執著心很微細。若明顯的想吃餃子,貪心就已經出來了,在貪心之前,實在還有微細的貪 心,這個執著就是微細的貪心。又譬如別人若是毀謗我,雖然我不是明顯的憤怒,但是心裡有一點不高興──明白地說,這就是我們平常不覺知的微細煩惱。

現 在說「無所住」就是不要有微細的執著。怎麼樣辦法呢?就是要觀一切法空。觀一切法空時,這微細的煩惱就不存在了。當然,如果沒得禪定時,觀一切法空,思惟 這個身體是空的、思惟色聲香味觸法都是空的,照樣還是起煩惱。若是得了禪定,在禪定裡面思惟一切法空,那就容易有作用,這個力量強大起來,能斷煩惱,就成 為聖人了。

修行這件事──我們學習《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觀一切法空,也是要依據經論上說的修 行次第,認真地修行才能成就!一天就念一遍楞嚴咒、念一遍大悲咒、十小咒,念幾十年也不行;若像蕅益大師他連續念十萬遍大悲咒,那就不同了。不管修什麼法 門,像蜻蜓點水那樣子是不行的,而是要用全部的時間、精神,才可能有成就的。只是上早晚殿,這樣子想有成就啊?善根也能栽培多少,但是想現在有成就,不行 的。譬如我們就是這麼讀讀《金剛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這樣讀一遍也有功德,但是想得聖道是不行的。這道理是一樣的,非要深入的學習, 前方便也要注意,然後用功的修行,才有希望成就。

「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主要還是說行布施應該不要執著;這是總說。

「所 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就是把前面的內容詳細的說出來;這是別說。假設我們買了麵包布施給饑餓的人,麵包就是色聲香味觸法;或者買一棟房 子、造醫院,救護眾生、為眾生治病,這也是色聲香味觸法。做這些善事時,對這些法都要不執著。怎麼不執著呢?「不住」!也就是要觀一切法空。觀察色聲香味 觸法,都是因緣有、畢竟空;當然還要修禪定,修奢摩他的止,然後修毘缽舍那的觀:觀色聲香味觸法是無常、是無我、是畢竟空的。這樣觀,經過一段時間,然後 才能調伏煩惱。

天台智者大師說:從空出假的菩薩有三個階段,可以度化眾生。

第一個階段,就是內凡位,止觀有力量使令煩惱不生起,這時候可以行菩薩道。行菩薩道時,能運用智慧,而不會用貪瞋癡處理事情。為什麼呢?因為止觀把貪瞋癡調伏了,所以不用貪瞋癡做事情。現在的佛教徒,著急的就要行菩薩道,也是好。

第二個階段,指得無生法忍,就是入聖道的時候。由煖、頂、忍、世第一進入到初歡喜地,斷了分別我執,也斷了很多煩惱,這時候的止觀更有力量,是聖人行菩薩道了,不是凡夫。

第三個階段,八地菩薩。如《普門品》說的:在十方世界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乃至水災、火災、刀兵劫難,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都能救護。到第八地菩薩就有這種力量,這時候從空出假,發大悲心,廣度眾生。

如果不是在這三個階段,而是在外凡位,煩惱還隨時活動,想行菩薩道很困難很困難的;因為貪瞋癡還會活動,處理事情不能完全用般若的智慧,而用貪瞋癡處理事情,這樣難免大家會衝突,這菩薩道就變質,就不是菩薩道了,所以佛法就逐漸地衰微下去了。

現在這裡說「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是要經過一個時期的修四念處,最低限度要能調伏煩惱,到那時候才能做到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的。

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中,天親菩薩解釋這地方時,比較詳細:

布施,第一要「不著自身」,對自己的生命愛著心輕,才肯布施。不然,「這些都是滋養我生命的東西,若布施了,對我的生命有影響,我不能布施!」這樣愛著自身,布施波羅蜜就不能做了,所以非要修無我觀才可以。

第二「不著報恩」,我布施是無條件的利益你,對於你的生命有所滋養,令你有智慧、生活安樂一點、能學習佛法、能得聖道。完全是無條件的利益對方,並不希望對方回報於我;這樣子才叫做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布施。

第三「不著果報」,布施的時候,沒有希望將來得大富貴的想法。如果是「希望你回報、希望我將來得富貴」,那不是利益對方,是利益自己;這樣的心情不是大悲心的行動,那是一般的善法,而不是菩薩道了。

所 以若能不住、不執著上述三項,純是用大悲心和般若波羅蜜修布施波羅蜜,而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這是菩薩道。不住,就是有般若的智慧力量,也就 是所謂三輪體空的意思。三輪體空是什麼呢?菩薩是布施者,眾生是接受菩薩布施的,中間還有個財物,觀察這三方面都是畢竟空的。

菩薩是布施者,還有受布施者,觀察這兩方面畢竟空,是我空;觀察財物也是畢竟空,這就是法空。我空、法空是二空,從三方面說就是三輪體空。這樣子能符合「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也符合「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那麼這才是菩薩道。

前面發無上菩提心那一科,只說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空,還沒有提到法空,這裡提到我空、也提到法空,這是第一點不同。前面那段文只是發無上菩提願,而這裡有無上菩提願又有菩薩道,有願、有行,是第二點不同。所以,這時候能有這種力量「降伏其心」。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這是結束前面這一段。

「菩薩應如是布施」:菩薩應該用般若的智慧與慈悲心和合,這樣子布施利益眾生。「不住於相」:不要愛著一切法,不執著一切法有真實性,不執著有我,也不執著有法,觀一切法空,令心無所住;這樣的布施,就是菩薩道了。

這裡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六波羅蜜中,這裡只說到布施、般若(不住是般若波羅蜜),布施與般若波羅蜜和合;沒有說戒波羅蜜、忍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波羅蜜。為什麼沒有講呢?天親菩薩解釋:布施波羅蜜能包括六波羅蜜在內。

布施波羅蜜有三種:

第一、財布施:布施錢財,救護眾生的苦難,這是財布施。這就是六波羅蜜裡面,第一布施波羅蜜。

第 二、無畏的布施:你和我來往,心裡面感覺到安全,沒有恐怖,那就是無畏的布施。這是什麼呢?就是這個人一定有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這個人受了戒──不殺 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或者受持出家人的戒是更多了;和持戒的人來往時,會感覺到安全,因為他不會隨便傷害人。忍辱波羅蜜,就是被別人傷 害,心裡不動,也不會報復;若能這樣做,對方心安,也是屬於無恐怖的布施。所以,無畏的布施包括戒波羅蜜和忍波羅蜜在內。

第 三、法布施:就是佛法的布施。佛法的布施就包括精進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布施佛法的時候,不怕辛苦,就是精進波羅蜜。要有禪定才有他心通乃至五 種神通,這樣子能觀察眾生的根性:「他有沒有什麼業障?他有什麼樣的善根?什麼樣的法才合適?」這都是由禪波羅蜜產生出來的,所以要有禪波羅蜜才能法布 施。所以佛教徒:「我學習了多少佛法,我可以講經了!」其實在法布施這方面還不及格的,要有禪波羅蜜才能法布施。最後,般若波羅蜜那正是法布施,有般若波 羅蜜,才能法布施。所以一定要修奢摩他、也要修毘缽舍那,達到聖道的時候──得禪定而有神通的聖人,才可以修布施波羅蜜。

這也可以看出來,並不是學一學,我會講了,就可以法布施。當然,這樣是說得太高了,但事實上就是這麼回事情!

「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應該這樣子去度化眾生,弘揚佛法的。

前面說不求果報的布施,但是另一方面,布施波羅蜜,將來能得大富的果報;戒波羅蜜能得尊貴身,將來在人間、天上得到的身體很高貴,持戒就是有這種功德;忍波羅蜜能得三十二相、能令人莊嚴。

買 花供佛,也能使令相貌莊嚴,當然這也是一個很好的事情,但是也有問題。有什麼問題?我們說漢高祖的戚夫人。漢高祖最後身體不太好,他知道自己可能不久人 世,就想到戚夫人的安全。因為呂后的兒子惠帝,已經被封為太子,要繼承王位。漢高祖劉邦想:兒子做皇帝,母親當然是有權力了,那麼戚夫人就危險了!所以他 想把太子的位子撤銷,要封戚夫人的兒子趙王如意為太子。但是這件事沒做成功,劉邦就死了。劉邦死後,呂后殺了趙王如意,再把戚夫人的眼睛弄盲,耳朵、鼻 子、兩隻手、兩隻腿都割掉,放在鹽缸裡醃起來;然後叫兒子惠帝來看,惠帝一看,受到驚嚇就有病,不久也死掉了。那麼呂后做了皇帝掌權十年。

這件事我想:戚夫人也可能以前買花供佛,在廟裡面修過這種功德,所以是有福報的人,相貌一定也是特別的莊嚴,不然漢高祖不會歡喜她;但是她連自己的安全都保不住,這可以知道戚夫人的智慧不夠。

修 忍辱波羅蜜是包含智慧的,修福也要修慧才圓滿,所以不可以只修福而不修慧。只修福而不修慧,雖然將來福報很大,但是遇見困難的時候,就沒有辦法解脫苦難。 所以買花供佛雖也很好,但忍辱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也要修,要有智慧,功德才圓滿。修忍辱波羅蜜,就是用智慧化解煩惱,無論什麼境界心不動!自然就能不動心 嗎?不是的!要有智慧才可以。修忍辱波羅蜜還有一個好處──有朋友!常常發脾氣的人,朋友都會遠離你而去;常常容忍,不要隨便發脾氣得罪人,朋友會很多。 若能夠有智慧教導朋友,大家學習佛法增長智慧,將來會和很多很多大智慧人做朋友。所以忍辱波羅蜜有很多很多的好處,要修忍辱波羅蜜。

精進,就是這個功德有始有終做圓滿,第二樣功德也是有始有終地圓滿,一直不斷的做功德。將來得果時,就一個福報、一個福報,無窮無盡的接續下去。另外,精進的人多數能做領導人,所以精進波羅蜜也是很重要!

禪波羅蜜:修禪波羅蜜的人,將來得的生命不可破壞。我們現在的生命是很容易破壞的,用小小的刀一刺,就能把它結束,還不如一棵大樹的堅固,這就是我們以前栽培的不是太好。

般若波羅蜜,更是不得了!般若波羅蜜將來的功德是什麼呢?在大智慧人中得自在!前五波羅蜜如盲,般若波羅蜜如導,領導前五波羅蜜到無上菩提,般若波羅蜜是更重要了。

現在這位菩薩完全是為了利益眾生,不是為自己的利益,而修學六波羅蜜,所以不貪著果報。不貪著歸不貪著,功德還是有的,若貪著反倒不清淨,使令功德受到影響。所以說「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應該這樣子!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如果認為:我是菩薩、我能夠布施,有眾生接受我的布施,解除了困難──這都是有的,我有如是因,將來有如是果。現在說:我也不可得了、眾生也不可得了、財物也是不可得──修無相、三輪體空的布施──都是空了,那將來是不是不得果報呢?下面解釋這個疑惑。

「何 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若是三輪體空的布施,功德非常的大,什麼原因呢?若菩薩不住相布施,所得到的福德不是用思量心能知道的;如果 能三輪體空這樣布施,止觀的力量雖然還沒能達到聖境、沒得無生法忍,可是能修這樣的止觀行布施,就可以得欲界人天的福報,若是已經得聖道,那就更不可思 議。

通常說「有福德」這件事,我們一般的意會:富貴的人就是有福德,不富貴的平常人,就是沒有 福德。但是其中有一樣應該注意:心情自在沒有壓力,這就是福報、這就是福德!外在生活所需的衣食住,可能如意,也可能不如意,但內心是清淨自在安樂,那也 是大福報境界。那麼這是誰呢?聖人是這樣子。

如果能修無相布施,達到聖境的時候,不管所受用的 衣食住是怎麼樣的情形,內心是清淨自在,不是世間富貴榮華的人所能及。世間上榮華富貴的人,可能衣食住比一般人好,表面上看起來很快樂,其實不一定,他心 裡可能很苦惱。譬如為國家的事情很辛苦,有時候人事擺不平,心裡面也不見得快樂;另外家裡的事情更難處理,所以不見得真實的安樂住。若是能修學聖道,達到 聖境的時候,一切時一切處都是自在的,所以他的福德不可思量。若是這位菩薩得無生法忍──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入聖境的時候,他可以做國王,這不同於 凡夫做國王,他那大自在的境界,也是「其福德不可思量」。

所以「佛法」被稱為寶的道理就在這裡:因為它能令你安樂自在!即使在世間上做一般人、或者做富貴的人,都是安樂自在,和凡夫完全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現在放棄世間的一切,專心的修學佛法是值得的!因為將來會有很好的成就!不應該為了一件事就被繫縛住,而不能出家修行!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下面用譬喻來表示福德的廣大不可思量。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你的心裡面怎麼想?東方的虛空有多大?有幾高?你能想的上來嗎?「不也,世尊」:是不可思量的。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一方的虛空都不可思量,不可思惟的,十方的虛空更是不可思量了。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佛告訴須菩提,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努力的修我空觀、法空觀,有了成就,而能夠修布施波羅蜜,心無所住,他所得的福德也像虛空似的,廣大無邊際,是不可思量的。

「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這是結束這段文,是勸諫的意思。應該如佛所教導的修三輪體空的布施,不要有所執著,就成功了!

【書籍目錄】
第1頁:一、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冠科 第2頁:一、前輯.前言
第3頁:一、金剛經講記‧釋經題 第4頁:一、金剛經講記‧敘傳譯
第5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一 第6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二
第7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三 第8頁:二、前輯.正釋經文.四
第9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五 第10頁:二、前輯.正釋經文.六
第11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七 第12頁:二、前輯.正釋經文.八
第13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九 第14頁:二、前輯.正釋經文.十
第15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一 第16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二
第17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三 第18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四
第19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五 第20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六
第21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七 第22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八
第23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九 第24頁:三、前輯.正釋經文.二十
第25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一 第26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二
第27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三 第28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四
第29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五 第30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六
第31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七 第32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八
第33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九 第34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三十
第35頁:五、前輯.問答.一 第36頁:五、前輯.問答.二
第37頁:五、前輯.問答.三 第38頁:五、前輯.問答.四
第39頁:五、前輯.問答.五 第40頁:六、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冠科
第41頁:六、後輯.前言 第42頁:六、解釋經題
第43頁:七、後輯.入正文.一 第44頁:七、後輯.入正文.二
第45頁:七、後輯.入正文.三 第46頁:七、後輯.入正文.四
第47頁:七、後輯.入正文.五 第48頁:七、後輯.入正文.六
第49頁:七、後輯.入正文.七 第50頁:七、後輯.入正文.八
第51頁:七、後輯.入正文.九 第52頁:七、後輯.入正文.十
第53頁:八、後輯.入正文.十一 第54頁:八、後輯.入正文.十二
第55頁:八、後輯.入正文.十三 第56頁:八、後輯.入正文.十四
第57頁:八、後輯.入正文.十五 第58頁:八、後輯.入正文.十六
第59頁:八、後輯.入正文.十七 第60頁:九、後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