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自立法師講述

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自立法師講述

丁、解釋經文—正宗分—知足守道覺

[日期:2010-10-0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自立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3、知足守道覺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

本段經文,前三句說凡夫的不知足,後四句說菩薩是知足的,所以主要是說明知足與不知足的道理。

「心無厭足」,心,指凡夫的貪欲心。凡夫欲望的心,是永遠沒有討厭,沒有滿足的時候,因此說心無厭足。有句成語叫「欲壑難填」,是形容我們的欲望心,好像無底的山谷,怎樣填都填不滿的,人的欲望也是這樣,對外境的追求,總覺得這樣不夠,那樣也不足,希望一切為我所有,而且越多越好,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

有一首「不知足歌」,形容人生無厭足的心理狀態,真是入木三分,現在,我把它介紹給大家共同欣賞︰

終日忙忙只為饑,才得飽來又思衣;

衣食兩般皆充足,房中又少美貌妻;

娶得嬌妻並美妾,出入無轎少馬騎。

騾馬成群轎已備,田地不廣用度虛。

買得良田千百頃,又無官職被人欺。

七品五品猶嫌小,四品三品仍嫌低。

一品當朝為宰相,又羨稱王作帝時。

心滿意足為天子,更望萬世無死期。

總總妄想無終止,一棺長蓋抱恨歸。

人生在世,衣食在生活中是首要的問題,一天到晚忙碌不休,還不是為了吃飯,既然饑餓的問題解決了,就在衣服方面作思考。本來,三餐能夠吃飽,有衣服可以遮蔽身體和禦寒就好了,可是,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豐衣足食以後,就要講究飲食的滋味,穿著也要在質料和款式上加以選擇。這時候,感覺一個人孤零零的,太寂寞了,就想要娶太太,而且希望討個非常美貌的太太。在中國過去舊社會,有錢人家除了正室而外,都是三房四妾的,所以,除了有個美麗的太太,同時還要娶小老婆(妾),妻妾都是年輕貌美的,算是心理上得到了滿足。家室固然有了,但是想到出門不能步行呀,應該有頂轎子,或者有馬代步,出門才會方便,也才能顯出氣派,於是,向交通工具這方面去打主意。不久,給人騎的騾子和馬不但都有了,而且數量很多,是成群的,轎子也準備好了,出門的交通工具,絕對不成問題了。可是,有了家庭和侍候的人,生活費用也隨著增加了,難免不感到入不敷出,必須安置不動產,多買田地才能增加入息,於是,就在這方面動腦筋,終於辛辛苦苦地一買就買了千百頃的田地,作為解決日常的開支。

照說,生活中的一切要求都已經達到了,應該可以過著很舒適的日子,但是想到有了巨大的一片產業,如果沒有權勢,還是會被人家看不起,被人家欺負的,要是有功名,在朝廷謀得一官半職,威風凜凜的,誰還敢來欺負呢?所以,進一步就想要做官了。古時候做官,從宰相下來,共計分為九個等次,稱為九品,一品宰相是最高的,最低的是九品。要做官的話,七品、五品的小官我不當,就是四品、三品,官職還是嫌低一點,最好能當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一品宰相。果然有朝一日當了宰相,這下該滿足了吧!可是,人的欲望心,哪裏有滿足的時候!希望有一天成為一國之君(好像現在都希望當總統)哩,因此,千方百計去爭取,費盡了心思,總算當上了帝王,這時,天下一切盡歸我所有,眾人都要聽從我的命令,真是躊躇滿志。再想想,人生苦短,不久老之將至,接著,死神就來招手,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豈不是轉眼成空?不行,帝王至尊的美景,我還沒有過癮哩,如果能夠長生不死,永遠把持江山,千秋萬世,該多好呀!人得寸進尺的妄想,實在是沒有終止的時候,但事實上,有生必有死的定律,誰也逃不了的,縱然天下一切都歸你所有了,最後無常一到,眼睛一閉,棺材一蓋,萬事皆休,長生不死的欲望,永遠也沒有辦法達到,只有懷恨回老家了。

這首不知足的警世歌,把每個人生在世界上,得隴望蜀,貪而無厭的心理,描述得淋漓盡致。不正是這樣嗎?每個人辛辛苦苦地勞碌了一輩子,也苦苦惱惱地度過一生,到最後嗚呼哀哉,懷著未完成的心願,遺憾地離開世間。

下面,我再引一首知足歌給諸位看看︰

思量饑寒苦,飽暖便是福。

思量疾病苦,康健便是福。

思量危難苦,平安便是福。

思量死來苦,活著便是福。

也不必高官厚祿,也不必堆金積玉。

看來一日之間,許多自然之福。

只因看不破,終日自蹙蹙。

本是強健人,弄得病拘束。

本是平安人,惹得危險辱。

本是長壽人,作得死催促。

世間有幾人,會享自然福?

我勸世間人,不要不知足!

衣食是人生的先決條件,因此,很多人對於飲食衣著都非常講究,欲望無窮而產生了無量的苦惱。我們應該想想,既然有了吃的,有了穿的,能夠食飽穿暖,就很幸福了。看看現在非洲的人民,正受著饑荒的煎熬,每天三餐不繼,我們不是比他們有福報嗎?因此,在飲食上,我們要是能夠填飽肚皮,在衣著方面,只要整齊清潔,有幾套可以更換,就該知足了。

俗語說︰「沒有吃了五穀不生災的。」人,難免不會生病的,當我們身體健康的時候,能夠想到「英雄也怕病來磨」,生病的那一種苦楚。眼下自己生活起居,可以自由行動,不必依賴人家,這就是我的福報了。

我們知道,很多危險的災難,隨時可以發生,好像地震等自然災害,或者意外的災難,往往會造成我們生命財產的損害,所以我們如果能夠平平安安地過日子,就是我們的福了,我們必須珍惜它,千萬不要「人在福中不知福」呀!

說到生死,貪生怕死本來是人的常情,因此,很多人都忌諱談死。死,的確是很痛苦的,佛經中說到,人死的時候,好像螃蟹掉入沸湯那樣痛苦,真是叫人害怕,因此,當我們身體強壯健康的時候,就要知道自己是多麼有福呀,我可以利用這個因緣,多準備一點資糧,將來回老家,才不會太痛苦。換句話說,能夠趁著身體還好的時候,多學習佛法,多體會佛法,精進修持,將來臨終,能夠放得下,自在安詳地離開人間,不是很好嗎?

我們能夠吃飽穿暖,身體健康,沒有疾病,平平安安地過日子就好了,不需要做大官,也不必有高待遇,更不必要擁有好多的黃金和美玉,萬貫家財,只要生活過得去就好了。仔細想想,我們在一天當中,就有很多自然而然的福氣,可是它被我們忽略了,主要是我們看不破,放不下,整天愁眉苦臉的,好多問題放在心裏,自己把自己束縛住,心情不能開朗,這樣一來,本來身體非常健康的人,為了要找刺激,反而惹來全身都是病,真是自尋苦惱。本來生活過得很平靜,自己往往無事生事,好像現在,很多人放著家裏平安的日子不過,卻要去參加示威,被人家打傷了、被催淚彈打昏了,自討其辱,這種危險,是自己找來的呀!

古德說︰「人生七十古來稀。」一個人能夠活到七十歲,是很長壽的,但台灣的黨國元老張群先生說︰「人生七十才開始。」現代的醫藥發達,營養也豐富,如果養生有道,七十歲的人看起來只有四、五十歲,要是能夠把身體保養好,活到九十、一百歲是不成問題的。佛教裏面有位虛雲老和尚,圓寂時一百二十歲。前天報上有一則消息,報告現在中國大陸一百歲以上的,有三千七百六十多人,其中新疆還有一位一百三十歲的呢!我們本來每個人都可以長壽,但是自己不能自愛、不能攝心,不滿現實,心理上永遠感覺到有所缺陷,不滿足,這樣就促成我們短命。

上面所講的這許多道理,大家都很了解,也都會講,但是說歸說,做歸做,究竟有幾個人真正會享受自然而然的福氣呢?太少了!所以作者奉勸世間所有的人,要能夠得少為足,不要不知足,不然就會苦惱無邊!

我引這兩首歌,就是解釋人心貪而無厭,不知足,希望大家聽了以後,能夠多加留意自己的心性,不要自尋煩惱。

「惟得多求」,惟,思惟,常常在想,希望能夠多得、多求一點。比如說錢吧!我們窮苦,沒有錢,一旦有了五元,希望能有十元;有了十元,希望有一百元;有了一百,希望有一千;有了一千,要有一萬、十萬、百萬、千萬、萬萬……永遠認為錢不夠,這就是惟得多求。

「增長罪惡」,增,增加;長,生長。我們的心理,貪念太大,為了達到目的,往往不擇手段,這樣就會增加我們的罪過。為什麼?我們這個世界是娑婆世界,是個不圓滿,痛苦叢生的地方,要是我們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裏是黃金為地,到處都是七寶,你要什麼,隨時伸手可得,你還會貪求嗎?可是我們這個世界不是這樣,就拿錢財這方面來說,為了滿足貪心,我們要投機、要取巧,或者欺詐、搶劫、綁票、強佔、暗奪,……許多社會的罪惡事件,就隨著發生了。

《梵網經》說︰「自為飲食、錢物、利養、名譽故,親近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恃作形勢,乞索打拍牽挽,橫取財物,一切求利,名為惡求多求。」我們一個人,為了要有飲食、錢財,以及名聞利養,就想種種辦法,去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和百官,與一切顯貴、有地位的人交往,造成自己的聲望、地位,藉以謀取財物,這種種追逐利益的行為,以佛法看來,都是不正當的,都叫惡求多求。

前面,我曾經解釋過有關「錢」字的意思,這裏,我再引一首形容錢的偈子︰

兩戈真金殺氣高,人人為它發嘮叨。

若會用者超三界,不會用者孽難逃。

錢字一邊是兩個戈,一邊是個金,兩個戈(武器)在爭金(財產),就動武,殺氣騰騰的。人與人之間,不論是親兄弟,或者是要好的朋友,往往為了錢財而傷感情,互不來往,就發生麻煩,這是我們常常看見的事實。錢本來是給人生活上的一種方便,給我們利用的,它本身無所謂罪過不罪過,主要在於我們如何運用,比如,我們拿錢供養三寶,雕塑佛像,建佛寺佛塔,或者印佛經、修橋造路,就有功德,這樣下去,能夠超出三界,也就是能夠了生死。要是你把錢亂花一場,又想辦法找錢,殺人放火,無所不為,就會造出許多罪孽。

因此,古人說︰「財也大,勢也大,後世子孫膽也大,不傷身家不肯罷!」意思是︰一般人的心理,都希望錢越多越好,錢多家產多,有錢就有勢,大家都來奉承他。由於上一代有錢有勢,下一輩難免不作威作福、仗勢凌人,可以說膽量也比人家大,到最後花得光光的,一敗塗地,不可收拾,這就是沒有好好利用錢財,不會有好的下場。

我們也經常聽到人家說︰「養子強如父,留財做什麼?」做父母的,都希望把豐裕的家產留給下一代,其實,對下一代,最好是把他栽培好,讓他有一技之長,自己去發展事業,才是根本,否則的話,祖上有餘蔭,留下金山銀庫,下一代沒有出息,也會花光的,這就是錢的罪孽了。

以上「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三句,是凡夫不知足的心理狀態,包括你、我、他,都是這樣,我們不可不認真去了解它,也不可不在身口意三方面多加注意呀!

接著,講到菩薩的心態是怎樣的呢?

「菩薩不爾」,爾,就是這個樣子。菩薩不是凡夫這樣子的心態。菩薩是印度話「菩提薩埵」的簡稱,中譯為覺有情。菩提是覺的意思,薩埵是有情的意思。覺,可從自他兩方面來解說,稱為自覺、覺他。作為一個菩薩,他本身是覺悟的有情,而且具有大悲心,面對不覺不悟的凡夫,他要做覺他的有情,就是要度化眾生,將自己覺悟的道理,再去覺悟其他一切眾生,使一切眾生能夠跟他一樣的覺悟,所以菩薩的任務是︰上求下化,對上講,他還要上求佛道,對下講,他要下化眾生,這是自覺、覺他的意思。

「常念知足」,常常思念知足,不過分去希求。「常念知足」正好跟凡夫的「心無厭足」是相對待的。行菩薩道,所修的法門是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是捨己為人的,把利益給了別人,幫助人家解決痛苦,所以菩薩不會貪求無厭。再說,菩薩已經去掉貪、瞋、癡三毒,沒有煩惱,不再去追求生活方面的一切享受了。

「安貧守道」安是安分;貧,是貧窮;守道,是持守佛道。菩薩因常想念到知足,雖然處於貧窮的境界當中,仍然能夠安分守己,循著佛道去修持的。這裏,我必須說明一下,我們所講的菩薩,並不是供奉在佛龕裏面,高高在上,泥塑木雕的菩薩。我們學佛的人,發了菩提心,就是(凡夫)菩薩了。在座諸位,能夠發菩提心,就是初發心的菩薩。做一個菩薩,要常修知足法門,安貧守道。

我再介紹兩首歌詞,說明怎麼樣安貧守道。

1、永嘉大師證道歌︰

窮釋子,口稱貧,實是身貧道不貧。

貧則身常披縷葛,道則心藏無價珍。

記得清和姑在世的時候,也常說「出家人,守得窮,實是身窮道不窮」這樣的話。永嘉大師說︰窮釋子,窮,就是貧窮;釋子,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窮釋子,簡單地說,就是窮和尚(出家人)。貧窮的出家人,口頭上說起來,好像都是一貧如洗,實實在在,他是「身貧道不貧」,做一個出家人,是不怕窮的,而且要窮得有骨氣,有人格的尊嚴。生活起居方面,雖然窮苦一點,但是在修持,道念方面,絕對不能放鬆,所以,我們的生活看起來是很貧窮的,但我們的道業是不窮困的。

出家人因為生活貧窮,身上穿的是縷葛(普通的麻布)做成的衣服,稱為衲衣,並不美觀,只不過比叫化子好一點,但是在道方面,他的道心很堅固,很有修持,在他心裏面藏了好多的寶貝──他能夠持清淨戒,修持禪定,發掘智慧,修學佛道的戒定慧三學都具備了,這是無價之寶,最珍貴的,所以說起來,出家人的物質生活雖然差一點,而在他的道業(心靈)方面是很富裕的。

2、安貧歌︰

黃虀飯,白鹽炒,只要撐得肚皮飽。

若因滋味妄貪求,幾多俯仰增煩惱。

破布衣,無價寶,補上又補年年好。

盈箱滿籠替人藏,何曾件件穿到老。

硬木床,鋪軟草,高枕無憂起得早。

錦衾繡褥不成眠,翻來覆去天已曉。

舊房屋,只要掃,及時修理便不倒。

近來多少好樓台,半成瓦礫生青草。

先從飲食方面來說吧!虀是一種野菜,吃飯的時候,採一些來切得很細,用一點鹽把它炒一下,佐飯吞下,只要把肚皮填飽就好了。

講到虀,我想起了「斷虀畫粥」這個成語故事。話說宋朝有一個大官叫范仲淹,年輕的時候非常窮苦,住在寺廟裏面,三餐都吃不飽,每天只是煮了一鍋小米粥,放在盆裏面等冷了凝固以後,就畫成四塊,早晚各吃兩塊,隨便把從外面採來的野菜,切細了煮一煮,當作是佐料,這樣的生活是非常清苦的,但是范仲淹有志向,肯吃苦,後來不但做了大官,還成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文學家。可見讀書人能夠守得貧困,就有出頭的日子。

假如我們不能安分,過不了窮日子,在飲食上還要妄求可口、有滋味的,為了滿足口欲,往往要向有錢人家拍馬屁,俯仰人家的鼻息,巴結人家,這樣人家就看不起你了,本來活得很痛快的,為了吃而奔波化緣,自己給自己增添了不少煩惱,實在不值得,反而是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不討好人家,不向人家鞠躬而棄官歸故園的風骨,令人敬佩。

說到衣服方面,不要以為穿壞衣服被人家瞧不起,不會的!好像出家人的衲衣,本來就是糞掃衣,是一塊一塊的破布縫補起來的,但是沒關係,補了又補,只要清潔就好了!這是件寶貝哩,把它丟了可惜。根據《弘一大師全集》的記載,弘一大師在福建泉州的時候,有一次談到惜福,他說︰「我出家的時候,人家送了一雙鞋,已經穿了好幾年了;送了我一件衣服,破了一補再補,還是穿著;送了一把雨傘,也是用了十幾年。」

弘一大師這種精神,就是「破布衣,無價寶」。

有錢人家,一年要做好幾套新衣服,滿箱滿櫥櫃都是衣服,並不是每件都穿的,在櫥子裏面,都是替別人收藏的。有的人做了那麼多的衣服,到年紀大了,都沒有去穿它,一輩子放在那兒,是不是太浪費了?所以,衣服實在不宜做得太多。

說到睡覺的床和被褥,現在一般都睡彈簧床,躺著是很舒服的,但是真正學道的人,睡在木板床上,冬天寒冷,鋪上一點軟草,那是最衛生最好的。據醫學上說,睡軟墊褥的床,血液不能暢通,反而會腰酸背痛,睡木板是最好的。

出家人白天忙著修持,晚上躺下來就睡著了,真是高枕無憂,一點憂愁煩惱也沒有,每天天還沒亮就起床了。但是一般有錢人家,床褥被單都是繡龍繡鳳,非常華麗的質料,可是太舒服反而睡不著,整個晚上翻來覆去的,直到天亮了還沒有入眠。所以,對於臥具不必太考究。

再談住的問題,我們住的房子,不一定要高樓大廈,房子雖然比較舊了,只要把它打掃乾淨,住著也是很舒適的。反過來說,房子雖然很堂皇,裏面亂七八糟的,沒有人去打掃、整理,也是沒有用的。舊房子你只要保養好,破了漏水的地方及時把它修補好,就不會倒,有的古老的房子,反而涼快。我們看看眼前的富有人家,建了豪華大樓,但是晚輩沒有出息,沒有人去管理,日子久了,房子終於倒塌下來,剩下一堆瓦礫,生長出青草綠苔,所以,我們只要有一座房子可以棲身就好了,不要去計較它的新舊。

這兩首歌,一部分是說出家人,一部分是說在家人,安貧樂道的胸懷、風度是一樣的。

儒家的孔子,在《論語》中,也提到了好多安貧樂道的事。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孔子說一個讀書人,應該時時把精神放在學習、修道上面,要是他感覺衣、食不如人家,是很可恥的,這種不能過淡泊生活的人,不能算是讀書人,根本沒有資格同我談道的,不值得我們跟他來往。

孔子有一個學生叫顏回,是個非常安貧樂道的人,所以孔子很讚歎他。

子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孔子說,我有一個學生叫顏回,真是個很賢慧、了不起的人,他吃的,只是用一個小小的竹籃子裝粗飯,也沒有什麼湯,就是用瓢兒舀一點清水喝,生活可以說很簡單的,他住在一個很簡陋的小巷裏面,別人看到他這種吃、住都不好的生活,都會皺眉頭,感覺太痛苦了,日子簡直過不下去,可是,顏回並不這樣想,他認為他的生活過得很痛快,他能夠安貧守道,也就樂在其中了,所以顏回真是個有賢德,很了不起的人!

至於孔夫子本人,也是了不得的,《論語》中說︰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孔夫子所吃的是青菜和很粗糙的飯,喝的是白開水,睡覺的時候,連枕頭都沒有,就是曲著手臂當枕頭,而生活的樂趣在其中了,如果是以不合理的方法取得富貴,他根本看不上眼,當它是天空中的浮雲一樣,那是很快就會消散的,絕對不要它。

在《佛遺教經》中,也談到知足的事︰

「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穩之處。」學佛的人,假如要脫離人生的痛苦,沒有那許多的煩惱,主要是要知足,知足是一種最好、最富貴、快樂、穩當的方法。

該經又說︰「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愍。」

佛告訴我們︰一個人要是知足的話,縱然連床都沒有,睡在地上,也感到很痛快的;假如不知足的話,即使住到天堂裏面,仍然不會滿意。因此,不知足的人,環境雖然很富裕,實際上也是很貧窮的。那末,知足的人,雖然很貧窮,因為他窮得有骨氣,能夠安貧樂道,生活過得很充實,反而是很富有的人。一個不知足的人,常常為財色名食睡,或者色聲香味觸等五欲所牽引,隨著五欲在外奔馳,沒有的,希望擁有它;有了,又怕丟掉,患得患失的,感覺得非常痛苦,反而常常被知足的人憐愍他,同情他。

佛的弟子當中,有一位叫大迦葉尊者的,甘於過淡泊的生活,他專修頭陀苦行,穿糞掃衣,日中一食,每天只吃一餐,不是在露天,就是在樹下或者墳墓旁邊修苦行,這也是位安貧樂道的典型人物。

關於知足或不知足,常常在於人的一念之間,現在,我再引一個小故事來說明。

從前有一個人,騎了一隻騾子正在走著,忽然看見前面有個人騎了一匹駿馬,心中好羨慕哦,馬跑得多快呀!我這騾子,慢吞吞地一步一步走,怎能跟他比呢!不禁一陣惆悵湧上心頭。可是,當他再回過頭向後看一下,有個人正在推車,車上裝滿了東西,他吃力地推著,滿頭大汗,又不停地喘氣,好辛苦呀!這時,騎騾子的人告訴自己︰「我雖然比不上那個騎馬的,但是比起這個苦力,真是好得多了。」

這叫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他心中的不快,頓時化為烏有,於是,他吟了一首詩︰

別人騎馬我騎騾,看看眼前我不如;

回頭一看推車漢,比上不足下有餘。

別人家騎了馬,耀武揚威的,好神氣,我騎騾子實在比不上他;但是我再回過頭向後面看看,還有人很辛苦地推車子,所以我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這裏,我奉勸諸位,不要看人家洋房汽車就感到非常羨慕,也感到非常自卑,在座諸位雖然都不是百萬富翁,但是三餐都能夠吃飽,正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我們能夠想前思後,安於現實,不會有過份的要求,便能達到「知足常樂」的境界。

「惟慧是業」,惟,只有的意思;慧,是智慧;業,指事業。菩薩不像我們在五欲的事業上打滾,菩薩要做的事情很多,不過,最先要建立的,是以求取清淨無上的智慧為事業。因此,龍樹大士說︰「有智慧分,名為菩薩。」一個人很有智慧,就稱為菩薩,反過來說,沒有智慧,就不成為菩薩了。因為菩薩不論是要成佛,或者是度眾生,都離不開智慧。看看,眾生的根機是千差萬別的,他們的好樂也有種種的不同,要是沒有智慧,如何度化他們呢!在自修方面,菩薩還有煩惱習氣、業障,必須以智慧去斷除,可見菩薩不論自修化他,都要以智慧為先導,智慧是菩薩事業的根本。那末,智慧從何而來呢?就是依佛所指示的法門去行,持戒修定──由戒生定,因定發慧,才能夠完成做菩薩的第三覺知。

【書籍目錄】
第1頁:幻生法師序 第2頁:自序
第3頁:甲、緒說 第4頁:乙、解釋經題
第5頁:丙、介紹譯者 第6頁:丁、解釋經文—序分
第7頁:丁、解釋經文—正宗分—無常無我覺 第8頁:丁、解釋經文—正宗分—常修少欲覺
第9頁:丁、解釋經文—正宗分—知足守道覺 第10頁:丁、解釋經文—正宗分—常行精進覺
第11頁:丁、解釋經文—正宗分—多聞智慧覺 第12頁:丁、解釋經文—正宗分—布施平等覺
第13頁:丁、解釋經文—正宗分—出家梵行覺 第14頁:丁、解釋經文—正宗分—大心普濟覺
第15頁:丁、解釋經文—流通分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