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講義附親聞記 諦閑大師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講義附親聞記 諦閑大師

普賢章

[日期:2010-09-03]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諦閑大師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甲二正宗分

乙一為上根人示真修

【講】正宗分乃出本經之正義,明當教之宗源也。文有十章。大科分五:初為上根人示真修。以首章真性澈顯,上根人已得領悟,故首科便示真修也。真修有二:一頓,二漸。

丙一示頓修

丁一普賢啟請——普賢章

於是普賢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淨境界。云何修行。

【講】從首句至云何修行,是具儀總請。此中圓覺清淨境界,即前文圓照清淨覺相。足見前章是顯性,故圭峰判入正宗。此章是示修,故請云何修行。足證性修二門,俱不得偏廢也。意謂佛前所說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是約最上根人,一念頓悟,當下即了者可然。至若無如是人,又且如何?想必不假修行,定難了脫。若必修行,宜云何能修也?故總問云何修行。

【記】圭峰自前章於是文殊師利以下,即判為正宗分。山僧則判為發起序,而以普賢以下十章為正宗分者,各有用意不同。蓋圭峰因佛告文殊,皆無修無證最上法門,乃徹底顯性之談,亦即當經之宗要,故判為正宗分。山僧則念似此徹底顯性最上法門,佛是在定中說,法侶是在定中聽,若非文殊法身大士,何能發起,故判為發起序。且徹底顯性之談,吾人若能直下徹悟,何勞修證?但恐未能承當,必須漸次修行,方克證道。故斷自普賢以下十章,為正宗分。以此十章,是上中下三根修行法門故。亦令學人,知悟修不可偏廢。徒悟不足以證道。且悟不過開其眼界,如見鏡中之相,並非真頭。若不精勤修證,永無受用也,圓覺一部經,只有悟修二字。文字不多,乃全部大藏之指南。文殊是大智,所謂理觀。普賢是大行,所謂事修。頂禮佛足,乃至而白佛言。是不起於定,現諸威儀,所謂東方入定西方起。以表全理即事,全事即理,事理並無分別。身口意三,在佛謂之三輪。在眾生謂之三業。不曰根而曰業者,以此三根,能造種種業也。如不行十惡而行十善,為世間業。禮拜觀想看經參禪等等,為出世間業。無論何業,不離此三。故今普賢為大眾啟請,亦不離此三業。頂禮佛足,身業也。右繞三匝,意業也。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口業也。即此威儀,便是修,便是三業清淨。大悲者,同體大悲也。現會菩薩,變易生死未了。眾生,分段生死未了。非大悲不能救之,故稱大悲。正法千年,像法千年,已成過去。如今之世,正當末法萬年之初分,故曰末世。非凡夫初心,非二乘初心,乃初發菩提心之人,故曰修大乘者。聞者,從四依弘法之人而聞也。比丘,居士,皆包在內。自利而不利他,不能謂之弘法。是故諸居士,欲弘大教,當發大悲。圓覺清淨境界,即是圓照清淨覺相。覺相,是無相之相,即是真境。真境,是無境之境,即是性也。譬如青黃赤白長短方圓諸色,初與眼合,尚未分別,乃眼識之現量境迨知此青也,此黃也,乃至此方此圓也。墮於名言,已落到意識上,了了分別,便非真境。修大乘者,雖聞覺體圓滿,境界清淨,然為無明蓋覆,所以要修。八識田中,無明業相,時時流動,變現成識,所謂現業流識。不修,則習氣難除也。

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云何復說修行如幻?若諸眾生,本不修行。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脫?

【講】此持難別問也。問意有三:一謂若彼眾生,知一切無明身心,皆如空華,即是知如幻者。如是則四大假合之身,六塵緣影之心,皆如幻不實也。既皆如幻不實,又如何以如幻不實之身心,而還修治於如幻不實之無明耶?譬如以水洗水,水益增多。豈非反資無明,有何益哉!此一問也。二謂縱若無明幻性,一切盡滅,則亦無有身心,以身心從無明有故。無明既無,則身心亦無。既無身心,設有頓悟,教誰修行。云何如來尋常復說,必要歷事造修,淨治如幻之無明,以成正果耶?譬如以空合空,空無益而合無功。徒勞努力,修奚補乎?此二問也。三謂若諸眾生,聞說如幻,即知不實,本來不用修行。謂理觀事修,均可不用也。果爾,則一切眾生,常在生死,而起惑造業,業必招報。乘善業則升天上人間,隨惡業則墮地獄鬼畜。惑業不絕,果報常淪,塵沙劫波,莫之能返。謂不假理觀,無由頓悟,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不歷事修,無明宛爾,令妄想心,云何解脫?心尚不能,何況於身?但益繫縛,終無解脫之期。如是則舉世皆成夢漢,誰為大覺人耶?此三問也。三執既陳,二修必要。鉤深索隱,無以加矣。非普賢孰能與於此也。

【記】上章,知是空華,即無輪轉。夫身心世界,既皆空華。然則作惡亦空華耶?習氣亦空華耶?修亦空華耶?最易誤會,所以普賢特特啟請。眾生,即聞空華之眾生。知如幻者,如幻字,指無明。身心因無明而有,無明既幻,身心亦幻。今以如幻之觀,如幻之熏而修。仍不離四大假合之身,仍須用六塵緣影之心。然則所修之無明,幻也。能修之身心,亦幻也。如以淨水洗濁水,濁水愈增。以幻修幻,豈非增長無明耶?故曰云何以幻還修於幻。此初請之意也。幻性即無明。既無無明,即無身心,故曰盡滅則無有心。無明盡滅,空也。無有心,亦空也。一切皆空,誰為修行。然而復說修行如幻,豈非以空合空,修亦徒勞。此二請之意也。夫以幻修幻,增長無明。以空合空,修又無補。是修行二字,可以不言矣。然而若諸眾生,本不修行,則必常居生死幻化之中。曾不了知境界如幻,而因惑造業,因業招苦,輪轉無窮。令妄想心,云何解脫耶?然則欲出生死,仍非修行不可矣,此三請之意也。請雖三番,其意重在修上。蓋普賢因文殊章,談性未言修。本會及末世眾生,未必皆上根人。得意者,固是醍醐。不得意者,即是毒藥。何則?聽法之時,雖知一切空華,迨遇境緣,不知不覺,被境所轉,不能轉境。非用琢磨功夫,無明不斷,永流生死。細觀普賢請詞,可知悟修並重。夫悟者,悟心為一切法之體耳。但能了此,並非真悟。必須或即理觀而修,或即事相而修。修之勤久,一時觸著關捩,大徹大悟。了得世界眾生,皆我本來面目,種種之性,皆是一性,方為真悟。若但云,悟得本來清淨,尚非本來面目。何以故?本來面目,範圍極大故。一切即一,一即一切,豈僅清淨二字,足以當之。不但此也,尤須現量見,不是比量見。且就令悟到如此境界,然多生習氣,尚難永除。修之一字,顧不重哉!

願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

【講】此結請方便也。前總請,通於現未。此結請,偏為未來,良以現會有疑是權,末世誤修堪悲故。方便者,以理事二修皆為方便。二者不知所明,故以作何問之。漸次修者,意謂先以理觀,次依事修。由理觀故,一念頓悟,當下了知如幻境界。由事修故,漸次琢磨,令妄想心,歷位解脫。永離諸幻,端在是矣。足見是過來人也。為憐末世眾生,故推不知而備悉問之。

【記】最上根人之修,是理觀而修。非同中下根對治而修。無論理觀對治,其必不可無修則一。且理觀而修之後,仍須不廢事相,所謂與眾生結緣也。何以故?無眾生,無佛可成故。理觀事相,皆是方便。然不知先理觀乎,抑先事相乎?故結請漸次修習之方便。觀願為句,可知普賢意在為此末世,因末世眾生,甚可憐憫故。非同本會菩薩,常得聞法故。須知三請,非普賢有此執情,特為末世作方便耳。故結請,單提末世眾生。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講】如上例知。

丁二師資緣合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普賢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講】當場一問,現未俱益,故重言善哉以讚之。非他人所能,惟普賢能之,故又以乃能而美之。修習句上,應加問於如來四字,其文方足。菩薩如幻三昧,宜如何習,始得身心自在,幻境永離耶?良以菩薩和光六道,垂手入廛,凡歷一切境界,無論逆順,皆以如幻二字印之。遇順境也,識得如幻,則不生喜心。逢逆境也,識得如幻,則不起瞋心。空也如幻。有也如幻。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皆如幻也。乃至生死,涅槃,二邊,中道,亦如幻也。如是則在在皆為解脫之場。無處不是安樂之地。終日度生,不見度相。如斯修習,乃名如幻三昧。初學菩薩,宜漸次而修習,故曰方便。即以此之三昧,令眾生而得離諸幻也。汝今二句,誡許。時普賢下三句如上。

【記】菩薩者,自利利他之人也。即是修大乘者。發大願,悟大理,修大行,證大果,弘大教,方謂之大。即我輩專修淨土,亦必先發大心,是為普度眾生而修,方能上與阿彌陀佛本願相應。至要至要!三昧,此曰正受,亦曰正定。了得一切境界如幻,自不見其順逆,而起歡喜之愛心,煩惱之憎心。憎愛不生,不為境轉,自不造業。一切境界不受,乃是正受,然必由修習如幻得來,故曰如幻三昧。菩薩了得生死如幻,故入生死海,不受生死苦。了得涅槃如幻,故能不住涅槃,而度眾生。此三昧之大用也。憎愛不起,即枝末無明不生,得離諸幻,無明永斷。根本無明既斷,枝末無明亦除。吾人用功,宜將如幻二字,念茲在茲,刻刻不忘。不但身心世界如幻,即遇圓覺境界,亦當以如幻二字印之。何則?自以為清淨,即不清淨故。如不了此,最為誤事。倘墮入清淨無為坑中,佛亦難救。乃法身上之大病,不可不知。諦聽,是審諦而聽。即聞而思,即思而修,三慧同時而起,方為諦聽。

丁三酬請開示

戊一長行

己一酬總請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幻華雖滅,空性不壞。

【講】圓覺妙心,具含世出世間一切諸法。不獨如來有之,而一切眾生,無不全體具足也。今云如來者,即前章云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是也。言一切眾生種種幻化,即前所謂身心無明等皆是也。言皆生於如來妙心者,足見眾生是佛心內之眾生也。空華,喻種種幻化。虛空,喻圓覺妙心。從空而有,喻妙心隨緣而起也。隨緣而起,起即無起。隨緣而滅,滅即無滅。故曰幻華雖滅,空性不壞。所謂芸芸是彼,我無預焉。若爾,直須以理觀力,悟得緣起無性,覺體常圓。此先以理觀修行,酬總請意也。

【記】上而菩薩,二乘,下而凡夫以至畜生,皆是眾生。故曰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總不出內外身心,依正二報,而實生於妙心之中。圓覺妙心,為如來之果德,亦眾生所本具。但眾生為煩惱所障,不得現前,故特標如來二字。如來圓覺,即文殊章無上法王之大陀羅尼也。修者修此,所謂如來藏性,豈是用幻化心哉?華雖從空而有,空本未嘗生。故幻華雖滅,空性亦不壞。

己二酬別問

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

【講】前普賢別問中,起三執疑,故發三問。其第一問云: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今此釋第一疑也。佛意謂眾生幻心,還依幻滅。幻心即是無明。以根本無明,是出世眾生之妄想心。枝末無明,是世間眾生之妄想心故。還依幻滅者,謂眾生無明幻心,還依幻妄之身心,歷事進修而得滅故。

【記】眾生無明幻化之心,如何得滅?下手時,仍須即此四大假合之身,歷事進修,方了生死。仍須用此六塵緣影之心,修習理觀,方得解脫,而後無明幻心乃滅。須知所滅者,特幻心耳。覺心本來不動,何以故?本無生滅故。是故吾人修行,先須悟此覺心,而後進修,方可得不生滅果。若誤認生滅幻心為覺心,即得生滅果。切宜認清。

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

【講】此釋第二疑也。其二問云:若諸幻性,一切盡滅,至云何復說修行如幻耶?今佛釋云:諸幻盡滅,覺心不動。然此猶是依幻說覺,亦名為幻。何故亦名為幻耶?以若說有覺,猶未離幻,以是對待法故。然亦不可說為無覺,以說無覺者,猶名為幻,故云亦復如是。蓋以無之與有,亦是對待法也。以是義故,幻滅名為不動。由不動故,方能和光六道,教化眾生,建水月道場,作空華佛事,降鏡裡魔軍,證夢中佛果,是名菩薩深修如幻三昧之行也。

【記】覺心之覺,乃絕待之覺,並非對幻說覺。若依幻說覺,非真覺也。是故亦名為幻,以其因塵而有也。所以書中心性二字,言心而必兼性者,表其非生滅心也。我輩凡夫,離依他性,固是無心可談,須知依他即是圓成。然必待參究之一念脫落,方是不生滅。若稍帶有參究之念,尚是幻心。故曰,依幻說覺,亦名為幻也。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此四句更細。蓋謂稍有微細分別,自以為覺,猶未離幻。然則無覺耶?不知既說無覺,尚有無覺之一念存,亦復是幻。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識識,到了連自己也不知的時候,方是不生滅。所謂淨裸裸,赤灑灑地,一念不生,寸絲不掛,是名幻滅,是名不動。此段文微細極矣!下文則尤細。

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

【講】此釋第三疑也。其三問云:若諸眾生,本不修行,至令妄想心,云何解脫?今佛釋云:當今現前一切菩薩,及末世中發清淨心人。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總顯決定要修,非修不可也。蓋普賢意,恐末世眾生聞說如幻,即知不實,何必修行,故前言本不修行。今佛云應當遠離者,意顯幻化虛妄境界,務須修行而遠離之。幻妄境界,賅法甚富,故云一切。如前所言,聖凡依正,身心無明,皆是也。但以遠離非易,要在堅固執持遠離之心,不得放鬆一點,或理觀頓除,或事修漸遣,念茲在茲,不可暫時不防也。然此且約以心遣幻,果其幻滅,此心亦無所用。設存此心,猶是淨眼中翳,亦如幻者,故應亦復遠離,此遣第一重能離之心也。次言遠離為幻者,謂上已知心如幻,重起遠離。若果心既不有,則重離亦無所用。設存此重離,則麤翳雖離,細翳猶在,仍為如幻,故應亦復遠離。此遣第二重離心之離也。此下又言離遠離幻者,謂上以遠離為幻,復起遠離以遣之令化。若遠離巳化,則上之所謂離遠離者,如淨目之虛光,亦名為幻,故應亦復遠離。此遣第三重離遠離之離也。得無所離者,無可離故。至無可遣,如淨目之真精,故云即除諸幻。首章所謂圓照清淨覺相是也。又此四段,以後後離於前前。一是以心遣境,如觀音之亡動靜。二是以離遣心,如彼之亡根。三是以離遣離,如彼之亡覺。四是以極遠離遣離遠離,如彼之亡空。至得無所離,即彼空覺極圓,寂滅現前也。

【記】此段承上文而來,幻化虛妄境界,謂之一切者,由外境以至自己幻心中比量非量等境皆是。應當遠離四字,及堅執持三字,是用功方法。言此遠離幻妄境界之心,志要固,行要永,務必堅持到底,方有效力。以下數句,逐層入細,皆禪上用功之病。未用此功者,並不知有此種種病也。蓋禪人用功,至空空洞洞,極其暢快之時,以為甚妙。不知尚是妄想,尚應遠離,謂遠離用功之一念也。何以故?心如幻故。不但此也,即此遠離之一念,亦復是幻,亦應遠離。更進一步,離去遠離為幻之離字,亦是幻念,亦應遠離。就令無念,亦復是幻,亦應遠離。無念何以應離?以其墮於無記故。無記者,善惡皆無記別,即所謂糊塗心也。總之,用功時雖一極微細之念,皆當遠離。離至無可離時,方除諸幻。此與楞嚴會上觀音菩薩所說聞思修門,理無有二。特彼從耳根入,此從意根入耳。看講義自明。現在爾我,外境尚未能離,何論後三層。然必預先研究,將來用功,方不至為境所瞞。此大乘經所以為大善知識也。末世修行用功,須時時以大經印證,庶不致為惡知識所誤。切記切記!

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

【講】此喻上遣之又遣,至無可遣,可謂諸幻盡處,即是淨圓覺心也。如彼觀音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即可超越,十方圓明矣。遣意難明,復借喻顯。故曰譬如鑽火,兩木相因。以木能生火,故必相因方生。喻如虛幻境界,如無明生身心,身心復起無明,循環往復,無有窮已,故以相因喻之。火出木盡,喻心遣境。木盡成炭,炭熱灰飛。然炭不頓熱,灰必漸飛。喻離遣心,遠離遣離,極遠離遣離遠離也。煙滅者,謂上以灰覆,是炭熱未盡,尚有微煙。今既灰已飛盡,炭已熱盡,煙已滅盡,喻得無所離,即除諸幻。所謂遣無可遣,永無有幻也。後四句,以法結合。以幻修幻句,統賅前之四重,謂以後後幻,修前前幻也。幻盡不滅者,顯出淨圓覺心,全體現前也。

【記】以法合喻,如文易知。須知諸幻雖盡,覺心本來不動,何致入於斷滅耶?

己三酬結請

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

【講】佛意謂:若如我所說,則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釋意謂既知是幻,但自不著,不著即離,故云知幻即離,則不須更作方便以離幻也。離幻即覺者,謂既已知幻即離,則離無所離,以離於幻也。既離於幻,圓覺妙心,昭昭不昧,故云離幻即覺。又何勞漸次修證為哉?故云亦無漸次。然雖如是。猶是理觀,未涉事修,所謂理雖頓悟,乘悟併銷,是也。若更重起事修,乃能永離諸幻,所謂事必漸除,因次第盡,是也。

【記】此章所說之修,為上根人說。重在理觀,乃頓教之修也。頓者,智慧明了,知即能離,離即全離,故不落於階次。然知是悟,離是修,隨修隨證,頓教法門,亦不能不賴修功。況中下根人,多生習氣,若無事修,安能永離乎?

戊二偈頌

己一標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講】準前可知。

己二正頌

庚一頌總請

普賢汝當知。一切諸眾生,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圓覺心建立。猶如虛空華,依空而有相。空華若復滅,虛空本不動。

【講】覺心,即淨圓覺心。此心均賦同稟,凡聖一如。而今言如來者,以眾生迷之,名為理證,諸佛悟之,能究竟證,覺體雖同,而迷悟天淵。如裴相云:『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者,凡夫也。欲證圓覺,而未極圓覺者,菩薩也。具足圓覺,而住持圓覺者,如來也』。餘如長行可知。

庚二頌別問

幻從諸覺生,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若彼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常應遠離幻。諸幻悉皆離,如木中生火。木盡火還滅。

【講】初三句合頌,釋前二疑。幻字,指二種無明,及與身心,無明是生妄之心,文云眾生幻心,是也。身心是所生之妄,既皆從覺而生,即能障覺,設欲顯覺,要必以現前身心進修事行,除滅能生無明,文云還依幻滅,是也。今以偈不足,且約文義補之。頌釋第一疑也。幻滅覺圓滿者,果其幻滅,仍復絕諸對待,則覺性圓滿。動、猶去也。覺既圓滿,去向何所,故曰覺不動。由不動故,所以能入廛垂手,教化眾生。此略頌第二釋也。常應遠離幻者,長文云: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至遠離心故。今幻之一字,即賅文中一切幻化虛妄境界。應遠離三字,即長文應當遠離。常之一字,即賅由堅二句。此頌遣第一重也。諸幻悉皆離一句,頌遣至第四盡得除諸幻止也。如木二句,喻頌可知。結合不頌。

庚三頌結請

覺則無漸次,方便亦如是。

【講】上句是超頌長文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下句是追頌長文知幻即離,不作方便。此單頌理悟,不頌事修,足證此經頓教意也。普賢章竟。

【記】偈頌玩講義自明

【書籍目錄】
第1頁:原序 第2頁:題辭
第3頁:凡例 第4頁:釋經題
第5頁:釋譯題 第6頁:序分
第7頁:文殊章 第8頁:普賢章
第9頁:普眼章 第10頁:金剛藏章
第11頁:彌勒章 第12頁:清淨慧章
第13頁:威德自在章 第14頁:辯音章
第15頁:淨諸業障章 第16頁:普覺章
第17頁:圓覺章 第18頁:賢善首章
第19頁: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