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 文珠法師講述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 文珠法師講述

八、釋經文—正宗分顯般若之體

[日期:2010-08-2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文珠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四)正宗分顯般若之體

1.再次啟請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須菩提再次提出的問題,雖然語言文字,與最初開始時,所提的問題完全一樣,但其問意,以及佛所答的道理,顯然不同。綜合古德各家的意見,有以下三種不同的看法。

1.吉藏法師曾判此經,前半是為前會眾說,後半是為後會眾說。須菩提若不再重請,則後來者,未免向隅,坐失聽聞般若妙法的利益。何況佛重說,既可以令後至者得益,亦可以使巳聞經的人,得熟聞深思之利。為此,故重請重說。

2. 前半部是為初發心的菩薩說:教其如何發心,如何度眾生,如何降伏心中的煩惱,得不退轉。後半部則為已經發大心、修大行的人說;因為未得般若空智者,雖然發 菩提心,行菩薩道,但心存我執,見有我能發心,我能度眾生…,我相未除,怎可以與般若正智相應?又如何能契入實相般若?為此,須菩提再次請問,佛答以實無 有法發菩提心,實無有法可修可證,使聞法者,得知發心修行,必須離相無住,全性起修,全修契性,以除其我法二執;執相既盡,實相般若自然顯現。

3. 我法二執,有麤細之分。麤的是因對境遇緣而生,名為分別我法二執;細的無須外境為緣,但心念一動,即起分別,是名俱生我法二執。此經前半部說,不應住六塵 布施,不應住六塵生心;是遣麤相的分別我法二執,亦即破其所執。後半部說實無有法,發菩提心,是遣菩薩存有我能發心,我能修行,我能降伏煩惱之心,以除其 俱生我法二執,亦即破其能執。

筆者認為,本經開始,由於須菩提的啟請, 佛即為初發心菩薩,說修學般若之道,要離相發菩提心,應無所住,修六度萬行。經言:「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又言:「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 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約外境遣其執著。令聞經者,依文解義,生起信心,啟發般若正智,離情去執。 就可以空四相,破我執,斷見思,證真諦理。

繼而詳細說明般若之用,顯示般若無住之法,三諦圓融,功德不可思議,并勸信佛語真實,應當離相發心,無住受持。同時,一再引喻較量,顯示持經功德殊勝,令聞經者,由信而解,由解而行,真發菩提心,離相修善;就可以除法執,斷塵沙,伏無明,而與般若真空妙理相應。

但對於般若真空不空之理體,仍然未能領 會;故須菩提再次啟請,佛即為已經發大心、修大行的菩薩,宣說般若真空理體,實無一法可得,不止是發心無法,即使是授記、得果、度生、嚴土,皆無法可得; 以顯示般若理體,不空而空。但又恐眾生,以為菩薩修因,既然無法可得,則佛果亦應該無所得,而生空見;故又再約佛果功德,以顯般若理體,空而不空。令持經 者,體會般若真空妙理,實是不空而空,空而不空,而能離相修善,最後乘觀照般若之功,證實相般若之理。即得三智,斷三惑,證三空,成就佛果三德。因此,筆 者將正宗分,分為三大段;初說般若之道,次明般若之用,最後是顯般若之體。

「爾時」,是當佛總結此經功德,不可思議之時。須菩提再次提出同樣的問題問佛,不過,現在所說的「善男子、善女人,」已非最初想發菩提心的凡夫,而是聞經生信,深解義趣,悟理起行的大菩薩。

 須菩提最初問發心,是指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今問發心,是指發起修行證果之心。初問的意思是:應以何種方法,令初發菩提心的人,其心可以安住於菩提道中,得不退轉?又應該以何種方法,降伏其心中煩惱妄想,令四相不生?

今問「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 住?云何降伏其心?」意思是說:菩薩既離一切相,於法應無所住,何以發菩提心有所住?若然不住,何謂發心?又應該用何種方法,降伏其執著能空四相的妄心? 以下佛答,也不像開始時,先答降心,後明無住。而是直以菩薩修因,諸佛證果,一切無住,以答須菩提問:云何應住?

2.重顯無住

(1)發心無法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當生如是心」,是明發心無法。此中如是 二字,義通前後文。通前是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亦即「應生無所住心」。佛意是說:發菩提心者,當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生是我心中的眾生,然則眾 生之苦,即我之苦,眾生之樂,亦我之樂;我與眾生,休戚相關,苦樂與共,應救應度。但不應心生分別,有能度所度之想;雖然不見有能度所度,但不妨終日度眾 生。「如是」無住生心,生心無住,始可與般若正智相應,始可以契證般若真空妙理。故言:「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一眾生實滅 度者。」

通後,「應」字貫攝以下三句,次第深進。初句是菩薩生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因為度眾生是菩薩的職責。其次是菩薩應生起慈悲心、平等心,度盡一切眾生;但眾生無盡,是以菩薩的悲願亦無盡。第三句是菩薩「滅度一切眾生已」,應知「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維摩經說:「一切眾生即涅槃,不復更 滅。」華嚴經說:「一切眾生成菩提,成與不成無增減。」因為眾生本具實相理體,原無生滅去來,只因一念迷故,菩提即煩惱,涅槃變成生死;若能一念覺悟,則 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是以煩惱與菩提,生死與涅槃,皆繫於眾生心中一念迷悟的因緣。譬喻水遇冷緣結成冰;冰遇熱緣變成水;冰水之相雖異,冰水之性實 同。佛性亦然,迷即眾生,悟即是佛;生佛雖殊,佛性無二。

菩薩發菩提心,當知生佛體同,只因迷悟各 別,苦樂天淵,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雖然應該「滅度一切眾生已」,但應知「而無有一眾生」為我「實滅度者」。如是度生之念不起,我等四相 亦空,度而無度,無度而度,才是真正的發心。如果菩薩認為我能度眾生,是著我相;見有眾生可度,即著眾生相;有我即有人,有眾生即有壽者,四相不空,與凡 夫無異,怎可以說是菩薩呢!所以佛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

所以者何以下,是解釋何以「若菩薩有我 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的理由,是因為實無有法可修可證。寶積經言:「凡所有法,無不是幻。」大般若經言:「設更有法勝涅槃者,我說為如 幻如化。」楞嚴經亦言:「真性有為空,緣生故如幻,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花。」在佛的智慧觀察,世間一切法,無不皆是如幻如化,虛假不真。菩薩上求下化, 固然是如幻如化;諸佛成道,亦是如幻如化。既無修因可得,亦無佛道可證。故說:「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2)授記無法

須 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燃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燃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 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燃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 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此約授記無法可得,以明般若無住之法。前言發心無發,度生無度,然則何來佛果菩提?佛為釋此疑,故引自己昔日在燃燈佛處,授記作佛,亦無法可得;以顯實相般若理體,無說無示,無修無證。

釋尊授記作佛時,位居八地,上望佛果,仍在修因;下望初心,已屬果位。今佛舉八地之果,以例初發心之因,令知佛當日得果,實無法可得。佛問須菩提,昔在燃燈佛所,得授記時,是否有實法可得,其意有二:

一、此法是指「無生法忍」之法。當時佛位居八地,得無生法忍,但心中并不認為有法可得,以不住於法故,當得菩提,所以燃燈佛為其授記作佛。

二、此法是指無上正等正覺之法。佛問須菩提:昔日「如來於燃燈佛所」,授記作佛時,是實「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須菩提既己「深解義趣」,明白般若真空之理,故答:「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燃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答甚契佛意,故佛印證言:「如是!如 是!」意謂汝須菩提所解,正是我所證;我所證,正如汝所解。「須菩提」,當時我心中「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果我心中認為「若有法,如 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就是執著有法可得,能所不亡,四相未空,「燃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正因為我當時「以實無有 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緣故,才可以離相降心,安住真心於般若空慧中,「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前面經文,曾有同樣的問答。但詮義淺深不 同。前文說:「無有法」是指沒有一個實質的菩提法可得,是空其所執;今言:「無有法」,是沒有能得菩提法之心,是空其能執。連能得菩提法的人,尚且不可 得,何來有所得的菩提法?如是能所皆空,空相亦無,故能契證中道第一義空,因此,燃燈佛為之授記作佛。

梵語釋迦牟尼,譯為能仁寂默。能仁代表慈 悲,寂默代表智慧。有慈悲故能生平等心、喜捨心,拔苦與樂之心,「滅度一切眾生。」有智慧故能離相度生,無住布施,「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 者。」能仁是妙有,寂默是真空。真空不空即是妙有;妙有非有即是真空。當時釋尊已分證中道空有不二之理,既不執有,亦不執空,內無能得的心,外無所得的 法,空有雙遣,能所雙亡,故燃燈佛為其授記作佛:「號釋迦牟尼」。

何以故,是釋其所以。何以實無有法,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呢?因為「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諸法無不相妄性真,其體本來如如不動,若作有法可得菩提之想,便是舉心動念,便與諸法如如不動的理體, 背道而馳。昔日釋尊在燃燈佛處,不作有法可得之想,不起心動念,故能與「諸法如義」之理相應,當下便是如來,故燃燈佛授釋尊菩提記,當得作佛。

又如來,是佛十種通號之一。如,是佛所證 如如不動的法身理體,亦即是人人本具的真如自性;來,是佛隨機教化的應身妙用。真如自性本身不變,卻有隨緣之用;隨眾生迷悟的因緣,幻生十法界苦樂諸法。 諸佛如來,悲心救苦,來到人間,現身說法。但其所證的法身理體,在世間一切生滅無常諸法中,卻如如不動,本不生滅,亦無去來。故言:「如來者,即諸法如 義。」

昔日釋尊雖未成佛,但己分斷無明,分證法身,深達實相;內無得法之心,外無可得之法,能所都無,內外空寂,以是之故,燃燈佛為其授記作佛而已,實則,根本就沒有授記之法可得。

(3)得果無法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此約得果無法可得,以明般若無住。前言得 菩提,是得菩提記,今言得菩提,是得菩提果。文雖似而意實不同。「若有人言」,是假設有人懷疑,既無法得菩提記,何以釋尊在菩提樹下,成等正覺?然則釋尊 成佛時,於菩提果法,是有所得,抑或無所得?為破此疑,佛肯定的告訴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因為:「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 是中無實無虛。」此與前文所說:「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語似義異。前指佛所證的實相法,今言如來所得的菩提法。佛意是說:假使有人言:佛於菩提法 有所得,其實佛於菩提法是無法可得,佛所以在菩提樹下成等正覺,只是應眾生機,隨緣示現,是因緣生法,無有自性,當體即空,故無實;但此空性有隨緣之用, 能現身說法,廣度眾生,故無虛。無實,是真諦理;無虛,是俗諦理。佛於菩提法中,「無實無虛」,正是真俗圓融的中道理。

是故以下,是進一步說明,一切法,無不如 是。不止是佛所證的菩提法,「於是中無實無虛」,即使是十法界聖凡諸法,皆是無實無虛。十法界諸法之相,皆緣生無性,所謂:緣起性空,故無實;諸法之性, 雖性空而能緣起,故無虛。站在離相觀性的角度言:一色一香,無非中道,隨拈一法,皆是佛法。所謂:「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法王身。」「是故如來說一切 法,皆是佛法。」楞嚴經言:「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皆如來藏性。」法華經說:「治世語言,資生事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古人言:「窗外黃花, 莫非般若;庭前翠竹,盡是真如。」此皆是離相觀性而言。

但佛隨即提示須菩提,佛所說的一切法,并非凡夫所執著因緣和合而生的諸法,而是以觀照般若,透視諸法現象,深達諸法本體的空性;非就相言,是據性論,是故佛說:「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

此諸法空性,不變隨緣,故幻現一切諸法;隨緣不變,故一切諸法無不相妄性真。以其相妄故:「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故無實;以其性真故:「一切法,皆是佛法」,故無虛。此無實無虛之諸法空性,正是空有不二,真俗圓融的中道第一義空,是以佛說:「是故名一切法」。

佛「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顯示相妄,依無實義說:令菩薩知無實,當離情去執,離相無住。佛說:「是名一切法」,是明性真,依無虛說:令菩薩知無虛,應離相發心,無住生心,無修而修,無證而證。

「所言一切法」,是顯示妙有;「即非一切 法」,是顯示真空;「是故名一切法」,是顯示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的中道第一義空。此空有圓融的中道第一義空,不僅是眾生所迷,亦是菩薩所修,諸佛 所證。無論是迷、是悟,是修、是證,此理一如,其性不動,實無一法可得;所以不應住於有,不應住於空,即使是此空有圓融的中道,亦不應該有所住著。

(4)喻顯法身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前文曾舉:「譬喻有人,身如須彌山王,」以顯佛報身無住。今佛再舉大身,結證佛說:「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以明佛的法身無住。因前文曾說,須菩提巳知其義,故不待佛說完,立即答言:「如來說人身長大,即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人身長大,是依法身不變隨緣的俗諦理,有 修有證的報身而言:「故如來說,人身長大。」若就法身隨緣不變的真諦理說:身相尚不可得,何來大小懸殊?是以「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雖然如來說 大身,即非遠離大小色相的法身;但佛為利益眾生,非相現相,雖現相好莊嚴,不礙自性清淨;自性清淨,不礙相好莊嚴。如是性相一如,法報不二,即「是名大 身」。

以其相雖不一,而性不異,「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以其性雖不異,而相不一,故說:「即非一切法」。以其性相不離,法報同體,故說:「是名一切法」。

(5)度生無法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中道之理,畢竟空寂,實無法可得。不但佛 授記無法,得果無法,菩薩修因,亦無法可得。故佛告須菩提:「菩薩亦如是。」應知一切法皆如,一切法皆是。皆如,故相不違性;皆是,故性不違相。性不違相 故無實,相不違性,故無虛。菩薩修因,與「無虛」之理相應,故能離相無住,破我法二執;與「無實」之相相應,故能廣修六度,嚴土利生。能如是離相度生,無 住修行,始可以名為菩薩。

「若作是言:我當滅無量度生。」我為能度,眾生為我所度,能所歷然,人我知見尚存,可謂有悲無智,不能離情去執,怎可以上求下化,完成菩薩應盡的任務呢?所以佛說,未能離相度眾生的人,「則不名菩薩」。

「何以故?須菩提!」因為菩薩「實無有法」可修,亦無眾生可度。所謂:真如界內,絕生佛之假名,平等性中,無自他之形相。「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真正發菩提心的菩薩,應該離相無住,度生無度,修而無修,才是真修;才可以「名為菩薩。」

(6)嚴土無嚴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度眾生是下化,莊嚴佛土是上求,菩薩無論 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皆應離相無住。既然度生無度,嚴土亦應無嚴。「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則能莊嚴是我,所莊嚴是佛土,能所對立,二執未亡, 四相未空,與俗人無異,則不得名為菩薩。何以故?因為實相理體,本來如是,不假莊嚴,何來有能莊嚴的菩薩,以及所莊嚴的佛土?是以「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 非莊嚴」。若能離相會性,性真常中,雖然本來具足,福慧二嚴,但非有相的莊嚴。如文殊般若經言:「為一切眾生,發大莊嚴心,而心不見莊嚴之相。」如是依理 起智,智還照理,理智圓融,事理無礙,「是名莊嚴」。

菩薩若能通達「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 死,了不可得,」(見楞嚴經)我法二執不起,四相之念盡銷,而以遊戲神通的心態,淨佛國土,成就眾生;雖然嚴土度生,但不見有能嚴所嚴,能度所度,去分別 執著之心,捨人我是非之見,甚至連去執著的去,捨人我知見之捨,亦不可得,就可以見法身如來,慧等於佛,當然是真菩薩。如上文所說:「若見諸相非相,則見 如來」,「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是故佛告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自從須菩提再問: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 心?佛再以般若無住之法,說明發心無法,授記,得果,度生,嚴土,皆無實法可得,令菩薩知一切法相妄性真,不應著相迷性,應離相觀性;若能破我法二執,通 達一切法皆是佛法,與無實無虛的中道理相應,無修而修,修而無修,纔是真修,纔可名為菩薩。所以,我們學佛,無論是弘揚佛法,教化眾生,或自己修行念佛, 都應該離相無住,否則,執我執法,處處著相,何止自尋煩惱,即使佛在眼前,亦當面錯過。

從前有一位佛門住持,修行念佛,相當用 功,一心求見阿彌陀佛。一晚,夢見一位來自極樂世界的菩薩告訴他:「你專心想念求見阿彌陀佛,明天佛來見你。」夢醒,非常歡喜,次日,靜坐念佛,等待佛 來,但是日已過,仍不見阿彌陀佛駕臨,十分失望。入夜,菩薩又在夢中出現說:阿彌陀佛,白天已經來過三次,你都不肯見他。早上現乞丐相來,給你的侍者趕 走;中午現女人相來,要侍者通報,侍者說:「你不接待女人」;傍晚,佛又現一隻流浪狗來,剛走進門口,卻被知客師用木棒嚇走。佛來三次,都當面錯過,皆因 著相修行之過。

3.顯般若體

(1)知見圓明

須 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 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佛因須菩提再問菩薩發心,云何應住?云何 降伏其心?故重為演說:般若無住之法,不但發心無法,甚至授記、得果、度生、嚴土皆無法可得,以顯般若真空理體,實無一法可得。然則,成佛豈非空無所有? 若作此想,必墮空見,為患無窮。因此,佛再約佛果種種功德,顯示般若理體,真空不空,三諦圓融無礙,不可思議。

今先約佛知見圓明顯般若體,以證明上文所說:「如來悉知悉見,真實不虛。」佛知,是一切種智;佛見,是五眼圓明。故佛次第舉五眼,徵問須菩提:「如來有肉眼不?…。」須菩提亦皆答言:「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凡夫肉眼見內不見外,見近不見遠,所見有 限。天眼由福業或定力所報得,山河牆壁,不能障礙,內外俱見。二乘聖人的慧眼,能見諸法總相的真諦理,得證偏空涅槃。菩薩的法眼,能見一切法差別相的俗諦 理;既證真,又照俗,故能入俗利生;但所知障未盡,見理未圓。唯佛眼圓照真俗,事理無礙。古人偈云:「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唯觀俗,慧眼了真空, 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因為諸佛能究盡諸法實相理,徹見諸法「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萬物同源,生佛一體,故言:「照異體還同」。

佛具肉眼,則同於人;顯生佛平等。佛具天眼,示同於天,顯聖凡平等。佛具慧眼,同於二乘,顯大小平等。佛具法眼,無異菩薩,顯因果平等。佛眼是前四眼的實體,前四眼是佛眼的妙用,體用雙彰,圓照三諦理,故說:五眼圓明。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說 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諸恒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 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此明佛智圓知。知一切法空,名一切智;知一切法假,名道種智;知一切法中,名一切種智。佛三智圓明,親證三諦理,對於一切諸法的事理性相,因果本末,無不悉知。

今佛舉恒河之沙問須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沙的本體,同一法性,亦即是真如自性,沙,只是假立的一種名相。但約世俗諦言:當然是沙,故須菩提答:「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佛再問須菩提:「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 是沙等恒河,是諸恒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須菩提再就世俗知見答:「甚多,世尊!」在沙之相而言,的確甚多!一恒河的沙,已經多不可數,何 況如一恒河沙數之多的恒河,更何況佛由恒河沙數之多的恒河中所有沙,說到佛世界?如是一沙一世界,已非人間的數字了,佛再由不可計算的佛世界,說到其中的 眾生;又由無量無數「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說到眾生「若干種心」。如是層層推算,重重演繹,其數量實在不可說,不可說,又不可說。如是不可說、又不可 說眾多的眾生,種種不同的心,「如來悉知」;可見佛智圓知,微妙難思。

何以故以下,是解釋佛智所以悉知。因為佛以道種智,知一切法假,故「如來說諸心」;以一切智,知一切法空,故說:「皆為非心」;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中,故說:「是名為心」。

如來說諸心,是指眾生種種不同的妄想心; 皆為非心,是說眾生的妄想心,非真如自性,真如自性,絕非眾生的妄想心;是名為心,是顯性相不二的真如自性,生佛同體,聖凡無二。眾生心相雖多,不外妄 心,妄無自性,性即真如。佛既證此真如自性,則一切眾生起心動念,「如來」當然無不「悉知」。

此真如自性,不落十方,不入三世。眾生因 妄心念念生滅,剎那不停,故見有過去、現在、未來。所謂:「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若除妄念,實無三世可得。若言過去,過去巳滅;若言未來, 未來未至;若言現在,現在不住。故佛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由於三世求心不可得,故知眾生妄想扳緣之心,原無自性,其性即是 佛性。眾生迷此平等的佛性,用諸妄想,輾轉情執,如蠶作繭,自纏自縛;致使六道牽連,四生不絕。若能悟此真心,即證同於佛,能知「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 若干種心。」

未曾有經說:「心無所住,不在內外中間; 心無色相,非青黃赤白;心無造作,無作者故;心非幻化,本真實故;心無邊際,非限量故;心無取捨,非善惡故;心無轉動,非生滅故;心等虛實,無障礙故;心 非染淨,離一切數故。善男子,作是觀者,即於一切法中,求心不可得。何以故?心之自性,即諸法性,諸法法性,即真實性。」讀此可知,「眾生若干種心」,皆 是由妄想分別而起。至於真心,本無生滅,亦無去來,何來三世?故古人說:「三際求心心不有,心不有處妄緣無,妄緣無處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

昔日,慧可禪師,斷臂求法,達摩祖師問:「所為何事?」答:「求師與我安心」。師言:「將心來與汝安」。答:「覓心了不可得」。師言:「與汝安心竟」。慧可豁然大悟,成為禪宗第二代祖師。

又德山宣鑒禪師,精於戒律,善講金剛經。 聞南方禪宗興盛,提倡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因擔青龍疏鈔南下,途中遇見一賣點心的老太婆,師趨前欲買餅充饑。問:「這個是甚麼」?師答:「青龍 疏鈔」。問:「講何經?」師答:「講金剛經。」老太婆說:「我有一問,你若道得,施你點心,若不道得,且別處去。金剛經言: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未知上座點那個心?」可惜師雖然善說般若,卻未理解般若真空,實無一法可得,心存執著,不知如何作答,因此失去一餐美味可口的點心。

後往龍潭,至法堂不見有人,即高聲言:「久響龍潭,及乎到來,潭又不見,龍又不現。」潭現身言:「子親到潭?」師無語,遂棲止其間。一夕侍立左右,潭言:「更深何不下去!」師出,卻回來說;「外面黑。」潭點紙燭與師。當師欲接時,潭即吹滅,師於此豁然大悟。

(2)福德無實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前曾多次舉大千世界七寶布施,較量持經功德,都是就事相比較,說明外財布施,不及內布財施,內財布施,又不及法布施,以勸人持經修福。今佛再舉大千世界七寶布施,問須菩提得福多不?目的是會相歸性,以顯示實相般若之體。

緊接上文三世求心不可得,佛問須菩提: 「若有人」以不可得之心為因,以「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為緣,「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須菩提既然對於般若真空,已經深解義趣,當然知道, 以離相無住之心,行於布施的因緣,一定可以契證實相理,其所得福,豈可限量?不過,若在世俗諦方面說:其所得福,當然甚多。故答言:「如是,世尊!此人以 是因緣,得福甚多。」

佛說:「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 福甚多。」因為布施因緣所得之福,屬於因緣生法,本無實性,不應執著。若執著布施因緣所得之「福德」為「有實」性可得,就是著相,屬有漏因,其所得福有 限,有盡,「如來」絕對「不說得福德多」。如果菩薩能夠以般若空智,行無住布施,知道「福德無」實體性「故」,不執我、執法,不見有能施、所施,自然與實 相般若相應,成就無邊佛果功德,其所得福德,亦與實相般若相等,大不可量,則:「如來說得福德多」。

古代中國皇室大都信佛,每建寺度僧,供養 三寶,以求福祐。孝昭王為求福而建望德寺,落成之日舉行法會大典,王親臨主持供僧大會。有一衣服破舊,威儀不備的比丘,對王說:「貧僧亦想在此吃齋」。王 命人帶往末席。齋畢,王過來問他居住何處?答:「琵琶巖」王言:「以後不要對人說,曾受國王親自辦供的齋宴。」僧亦笑言:「陛下也不要對人言,曾供養真身 釋迦。」說罷,騰空而去。

王驚訝,望空禮拜,并命人往琵琶巖一看究 竟。結果,在石板上發現釋尊應供時,所用的鍚缽。王即在琵琶巖建釋迦寺,又在釋尊騰空處,建無佛寺,分置錫缽於二寺紀念。王因著相,心生分別,佛在眼前, 亦當面錯過,實在可惜。所以我們讀誦金剛經,應「如所教住」,無住生心,離相布施。當知不著相布施的福德更大,更不可思議。同時應知金剛經言空,只是空相 顯性,令人知相有生滅,性則永恆;著相布施,其福有盡,稱性布施,則福報無窮無盡。

(3)明相非性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佛字,是說得果之人。如來,是指眾生本具 的法身。具足,是圓滿成就之意;色身,指佛勝妙殊特的身相,是佛報身的總相。諸相,指佛無量相好,萬德莊嚴,是佛報身的別相。二皆言具足,原因是佛的報 身,是由歷劫修行,因圓果滿所報得,總相固然勝妙殊持;別相更是莊嚴無比。此即是圓滿報身盧舍那佛。

今佛以報身的總相問須菩提:「佛可以具足 色身見不?」意思是:可否從佛無量劫修因,所報得勝妙殊特的莊嚴色身,見到佛的法身?須菩提答:「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為甚麼呢?因為佛 由多劫修因,所報得的色身,雖然勝妙,雖然莊嚴,但仍然是由於修道因緣所生,非即法身,所以「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但相不離性,據性而言,如 來說:「是名具足色身」。

佛又以報身的差別相問須菩提:「如來可以 具足諸相見不?」須菩提深知道,無論是從報身佛,勝妙殊特的色身總相,或從相好莊嚴的差別相,皆不可能見到如來無形無相的法身。所以又答:「不也,世尊! 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因為佛的報身,雖然無量相好,萬德莊嚴,但凡有形相,皆是因緣所生的假象,非即法身,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 雖然報身的假形假相,「即非具足」無量性德的法身,但若能隨緣修因,就可以證得此具足無量性德的法身,所以佛說:「是名諸相具足。」受持是經的人,當知從 般若性空言:故即非;從稱性起修言:故是名。即非是真空,是名是妙有。真空即是妙有,妙有不離真空,若能不執著空有二邊,自然契入中道妙理,得見如來法 身,親證實相般若的理體。

本經至此,佛曾三次舉身相問須菩提。初 問:「可以身相見如來不?」身相二字,非獨指佛身,是包括佛身以外一切法相;如來,亦非獨指佛的法身,而是通於一切法性;目的在於顯示諸法,相妄性真。意 思是:欲見真性,不應著相。若能於「諸相」中,不生住著,而從諸相的形象,深入諸相的本體,就可以見到「非相」的真性;非壞諸相而後見性。故說:「若見諸 相非相,則見如來。」

次問:「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如來, 指生佛體同的佛性,亦即佛所證的法身。三十二相是佛的應身。是顯緣生諸法,空有同時,性相不二;若能不著於相,便可見性。然佛性離念,佛性無相,不可以名 名,不可以言言,不可以相相,以其離名言相,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佛性雖離名言相,非無名言,但於名言中,不生執著取捨心,便可從三十二相的 應身如來,得見離言絕相的法身如來。故言:「是名三十二相。」

今次問答,佛與如來,皆指法身;色身諸 相,是指報身。佛與色身并言,是明因果不虛;如來與諸相同說,是顯性相一如。以相非性,故言即非,以性不違相,故說是名。即非,約性言;是名,約相論。約 性,則佛之三身不異;約相,佛的三身不一。不一故,佛的應身,報身,非即是法身;不異故,應身、報身的色相不離法身。知非即,則不執相迷性;知不離,則不 執性違相。如是相性一如,空有同時,就是本經所詮實相般若之理體。

(4)無法可說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佛曾問須菩提:「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 提答:「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佛又問:「如來有所說法不?」答:「如來無所說。」須菩提所答:雖然了解佛說法,是因眾生根機不同,緣生無定,故無定法可 說;緣生性空,亦無法可說。然猶未明佛「說而無說,無說而說」真空不空的妙理,故今佛再進一步說明:真空妙有,妙有真空,以顯示實相般若三諦圓融之理體。

「汝勿謂」,「莫作是念」,皆是勸誡之 詞。佛意是:汝須菩提切「莫作是念」,以為「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應該知道法性無念,佛既已親證諸法實性,當然無說無示。雖隨緣應機,現身說法, 但實無能說之心念。故金光明經言:「佛無是念,我今演說,十二分教,利益有情。」此即是「說而無說」。佛雖不起心動念,認為我當說法度眾生,但又能夠隨 緣,方便演說種種言教。是以金光明經又言:「然由往昔慈善根力,於彼有情,隨其根性,意樂、勝解、不起分別,任運濟度,示教利喜,無有窮盡。」此即是「無 說而說」。

無說而說,是即空即有;說而無說,是即有 即空。若有人不解空有不二的中道妙理,而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因為此人根本「不能解我」佛「所說」的般若真空妙理,不明白佛無說而說,說而無 說。以為佛心存當度眾生之念,豈不是說佛四相未空,二執猶存?然則佛與凡夫何異?安可稱之為如來?果然作如是想,無異就是謗佛了。故佛勸誡須菩提:「莫作 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

我們應該知道,釋尊說法,三輪體空,能所 雙亡。正說法時,不作說法想;因為佛智圓知,法性空寂,本無實法,何來有法可說?既無法可說,又安可作是念,「我當說法」?凡夫之人以為明明佛在說法,亦 有佛所說之法。殊不知能說所說,皆因緣所生,無有實性,在事相上雖有能說之佛,及所說之法,但法性理體,實無能說所說,故佛言:「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 說。」雖然無法可說,但為度眾生的緣故,不妨隨緣說法,故言:「是名說法」。

無法可說,是妙有不礙真空;是名說法,是真空不礙妙有。如是真空妙有,妙有真空,空有不二,空有同時,正是本經所詮實相般若之理體。

昔日,須菩提在巖中宴坐,空雨天華。尊者問;雨華者誰?答:天帝。問:「雨華何為?」答:「供養尊者,善說般若。」尊者言:「我於般若未說一字」。天帝說:「如是,尊者無說,我亦無聞,是真般若。」

維摩詰經中,維摩詰問文殊師利菩薩:「何 等是不二法門?」文殊菩薩答:「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義,離諸問答,是為不二法門。」當時的維摩詰,立即默然不語,表示這就是文殊菩薩所說的「不 二法門」。本經發起時,釋尊亦以無言說法,後因須菩提,提出請問而說此經。此即是:「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5)覺者能信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年高德長,以智慧為壽命,謂之慧命,是長老的異名。今長老須菩提,因其年高德長,以智慧為生命,故被稱為「慧命須菩提」。當釋尊說完「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之時,須菩提問佛:「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

須菩提曾問:「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 句,生實信不?」佛說:即使是於如來滅後,末法中最後五百年,有持戒修福,善根深厚的人,於此經亦能夠生實信,何況是生逢佛世呢?現在須菩提又問;不知未 法時代,有人聞佛說如是甚深微妙之法,是否能生起信心?佛答:末法時代,當然亦有人能夠聞法生信,不過,必須是久己發菩提心的大菩薩。

菩薩,譯名覺有情,以其覺故,佛說「彼非 眾生」;以其有情故,佛說:「非不眾生」。又眾生,是由眾緣和合而生,非有實性,其性即是真如自性,故「彼非眾生」,是約性言。但由迷惑因緣而成眾生,故 「非不眾生」,是就相論。佛的意思是:如果久發菩提心「彼非眾生,非不眾生」的大菩薩,雖然是在末法時代,得聞此般若真空妙有之法,仍然能夠生起信心,依 理起行,如法修證的。

何以故?因為彼非眾生,非不眾生的「眾生 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在佛性言,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同在般若實相理體中。故「如來說非眾生」。但從相觀之,眾生雖然具足如來智慧德相,皆 因妄想執著,而成眾生;今既聞法生解,悟理起行,終必契證中道,故如來說:「是名眾生。」

六祖壇經言:「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 時,眾生是佛。」又言:「自性若悟,眾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眾生。自性平等,眾生是佛;自性邪險,佛是眾生。汝等心若險曲,即佛在眾生中;一念平直,即 是眾生成佛。」可知生佛之假名,僅繫於一念迷悟之間。若能聞法信解,轉迷為悟,即如如佛。是以佛答須菩提,末法時代,聞此般若真空妙理,能生信解的人當然 是有,但已非普通一般迷情的眾生,而是已經覺悟的有情。此等覺悟的有情,已知其性,原是如來藏性,豈有聞如來之法而不信解之理?何止能信、能解,而且能 行、能證,由離相發心,生心無住,終於契入實相般若的理體呢!

(6)菩提無法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的三業,時刻都在教化眾生。本經緣起,入城乞食是身教,入定說法是口教,令眾生如說修行,得果無得是意教。但佛又恐眾生執著,不能深入諸法空相,故特別解說:報身佛的身相,非即法身,以破執身業;說法者無法可說,以破執語業;今言得菩提果亦無法可得,是破執意業。

須菩提因聞佛說,身相非身相,說法無法可說,眾生非眾生,能所俱遣,我法都空,豈非佛果菩提亦無所得?然則,何以佛又說: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菩提法,於中無實無虛?此無實無虛之法,究竟是有所得,抑或無所得呢?因此問佛:「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

佛隨即印可:「如是!如是!」並說;「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所謂法,所謂得,皆緣生無性,當體即空。不過,當空性圓明,性德顯現之際,不妨假言:「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已。禪宗慧能六祖開悟時,即明此理,故言:「妙法本空,無有一法可得。」

(7)理性平等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復次,是再引用另外一種道理,來說明前文 所說未盡的意義。「是法」指前文所說:乃至無有少法可得,而假名為無上正等正覺之法。此法,眾生在迷不失,諸佛悟證亦無得。以其不失不得,在聖不增,在凡 不減,佛證之雖然至尊無上,但此法不因之而高;眾生迷之,雖然沉淪生死,此法亦不隨之而下。可惜眾生迷而不覺,唯佛能夠覺悟而又親證此平等之法。

佛在法華經方便品中說:「自證無上道,大 乘平等法。」佛雖然親證此平等法,但深知「法無好醜,離諸相故;法無高下,等法性故;法無取捨,住實際故。」(見文殊般若經)故告須菩提:「是法平等,無 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正因為此法無有高下,故假名無上;此法絕對待故,雖無等而又平等,故言正等。此無上正等之法,上等於十方三世諸佛,下 等於十法界一切眾生。眾生欲想證得此平等法,必須運用般若空慧,破二執,離四相,「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

善對惡言,凡惱害眾生,損人利己,或損人 未必利己的事,謂之惡;凡自利利他,或捨己利人的事皆謂之善。今言善法,顯然是純善無惡的佛法。一切善法,是包括佛所說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 乘等五乘教法,乃至一佛乘之法。而善法之最,莫過於離相修善。否則,縱然進修一佛乘,如果著相,亦是有漏之因。

六祖壇經言:「於一切事,無染無著;於一 切境,不動不搖;於一切法,無取無捨;於一切時,常行方便;於一切眾生,隨順說法;令皆歡喜信服;悟菩提真性,是名修一切善法。」可知修一切善法并不容 易。必須在一切時,一切處,都能離相無住,饒益眾生,甚至令一切眾生歡喜,覺悟菩提真性,然後自己始可以成佛。

善法本無實體,體即實相;此體即實相的善 法,不是世間善惡對待的善法。故佛說:「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但為對治眾生惡習,不妨離相無住,修一切善法,即得菩提,所以佛說:「是名善 法」。又諸法緣生,法性不生,故「非善法」;諸法緣滅,法性不滅,「是名善法。」菩薩若能通達法性平等,無有高下,本不生滅,而生無所住心,修一切善法, 即可以證得此無上正等正覺之法。

(8)寶施難比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密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佛教化眾生的國土。須 彌山,譯為妙高山,海拔八萬四千由旬高,為眾山之王;三千大千世界中,有千百億須彌山王。佛說:如果有人,以積滿千百億須彌山王如是眾多的七寶,用以布 施,其量之多,得福之大,實在不可以言喻。但「若有人以此般若波羅密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其福比較前寶施所得的福德,將更多、更勝。 寶施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前言離我等四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然善法之最,該是受持此經。若能從此經的文字般若,啟發正智,而起觀照般若,離相無住,修一切善法,即可以證入實相般若的理體,得佛果無上 菩提之法。所以持經、弘經的功德,是成佛真因,其福德之大,當然不是七寶布施可比。

(9)度生無度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非凡夫,是名凡夫。

前說菩薩:「若作是念,我當滅度無量眾 生,則不名菩薩。」是說菩薩修因,應離相無住。今言:「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是明佛果亦然。因為佛性平等,生佛無殊;眾生本來就是如如佛, 故諸佛無法可說,亦無眾生可度。諸法無常經言:「佛不得佛道,亦不度眾生,凡夫強分別,作佛度眾生。」故佛勸誡須菩提,及一切眾生,千萬莫作是念,以為佛 在說法度眾生。其實是:「無眾生如來度者」。

雖然佛因眾生迷惑無知,作諸惡業,滯留生死,而乘慈悲願力,駕般若船,入生死海,運載眾生,登涅槃彼岸。但深知生佛理性平等,聖凡無二,故心無住著,不見有能度所度。若見有眾生可度,如來豈非同於凡夫,四相未空?故說;「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

或有人問,如來既離四相,何以處處說我?例如佛說:「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實無少法可得。」又說:「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法華經亦言:「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然則,如來豈非仍然未能忘我?

佛為解釋此疑,故告訴須菩提:「如來說有 我者,即非」同於凡夫,執著四大色身以為「有我」,而是說法身真我。法身真我,體性空寂,實無我相,但隨世俗知見,權巧說我,心中實無我相可得。「而凡夫 之人」,不知佛的境界是:知無我而權說我;雖說我而不執著於我;「以為」佛亦言我,便同於凡夫的執著「有我」。其實,佛證平等理性,何止無我,即使是妄想 執著以為有我的凡夫,在佛眼觀之,亦「即非凡夫」,但隨眾生顛倒妄想因緣,假名之為凡夫而已。

六祖壇經言:「具諸結縛,即是凡夫;我人 不生,即非凡夫。不悟般若,即是凡夫;若悟般若波羅密,即非凡夫。心有生滅,即是凡夫;心無生滅,即非凡夫。有能所,即是凡夫;無能所,即非凡夫。」本 來,生佛平等,原無差別;只因眾生不知般若真空妙理,心念妄動,便有高下,便不平等,便聖凡分家,前途各殊。若能一念不生,自然會相歸性,證入生佛平等的 實相理體。故說:「凡夫者」,只是約世俗知見言。在理性方面,原本平等,無有高下,故:「如來說非凡夫」,雖然,但非無凡夫的假名假相;而凡夫之假名假 相,又不離聖凡平等的理性,而且是即相即性,故佛說:「是名凡夫。」

(10)法身非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佛問須菩提;「於意云何」?是測驗他的理 解如何。前佛曾問須菩提:「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今佛又問:「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當知佛用「見」與「觀」二字,以顯示其問意的不同。見是眼對 境,觀是心中觀想。前問:是借佛三十二相的應身,以顯佛的法身,若不離相,豈可見性?故須菩提答:「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甚合佛意。今佛問:是借三十 二相,以明佛的應身非有相,亦非無相,以遣眾生空有二執。

須菩提答:「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 來。」原因有二:一是須菩提示同凡情,以為佛之應身的確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其次是因為須菩提,曾聞佛說:一切法皆如,一切法皆是;然則,佛以教化眾生 的因緣,所示現的應身,豈不就是佛法,就是真如?既然從性觀相,法法皆如,法法皆是,則佛的應身,當然亦皆如皆是。故答:「如是,如是!」豈料二種想法, 都不符合佛的問意,故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

轉輪聖王的名稱,出自佛經。依據佛經說: 轉輪聖王有金、銀、銅、鐵等四種等級,是根據其所乘之輪而立名。鐵轉輪聖王,主管南瞻部洲,僅於此州稱王。銅轉輪聖王,兼管東勝神州;銀轉輪聖王,兼管西 牛貨州;金轉輪聖王,再加北俱盧州,統領四洲天下。純以十善教化眾生,威德顯赫,所向無敵,天下歸服。今言轉輪聖王,是指金轉輪聖王。金轉輪聖王,由於有 漏福業,報得七寶千子,以及三十二相。但其相欠清淨,實不同於佛證無漏法身,所現的應身;但驟然觀之,又甚相似。

佛意是:應身如來是隨機應現,由於眾生根 機不同,應身亦不一定;或現種種色相、種種形象、種種名稱,九法界眾生,各見不同。如華嚴經言:「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然則佛的應身,又豈 可獨以三十二相而觀之?其實,佛由大悲願力所變現的應身,此響彼應,如空花、如水月、如燈影,本無實體,若但從形色上取相,執為實有,何異以三十二相觀轉 輪聖王?須菩提深解空理,立即體會佛意說:「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色,指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應身;音 聲,是佛說法的四辯八音;見,是眼觀色所起的分別眼識;求,是耳聞佛說法音聲,而生起尋求的耳識;我,指釋尊應身所依的法身真我;如來,即眾生本具的法身 理體。邪道,指執著二邊,所謂:「有邊皆非正,非正便是邪」。凡夫著有,二乘著空,權乘菩薩執著亦有亦空,或非有非空,皆是邊而非正。

迷情眾生,根境相對,妄想分別,心起貪瞋痴,身作殺盜婬,由業感果,生死不息,苦惱無量。楞嚴經言:「一切眾生,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受輪轉。」我們既然學佛,求出生死,就應該捨識用智,離相無住,豈可仍然用妄想識心,攀緣佛的相好莊嚴?

華嚴經言:「色身非是佛,音聲亦復然,不 了彼真性,是人不見佛。」道川禪師詩云:「泥塑木雕兼綵畫,堆青抹綠更粧金;若將此是如來相,笑煞南無觀世音。」一個與般若空慧相應的菩薩,當知法身真 我,離名相,絕能所,不應該執著取捨。至於佛的應身,是由慈悲願力與眾生機感因緣而生,緣生性空,唯一平等法性,更不應取相執著。若然有人,從佛應身的色 相去見佛,由佛的音聲去求佛,正是執相迷性,與實相理體,背道而馳,怎可以見佛的法身真我?所以佛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 來。」

(11)性本具相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法不說斷滅相。

前言:不可以從三十二相觀如來,是顯相不 離性,破眾生執有;今言:「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明性不離相,破眾生執空。當知,以為具足諸相得菩提,是著 有;以為不以具足諸相得菩提,是著空。著有,便墮於凡夫生死;著空,則墮於斷見外道。楞伽經說:「寧起我見如須彌,不可起空見如芥子許。」可知空見之為 患,猶甚於著相。因此佛緊接前說:佛相非相,以除眾生執有,隨即告訴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就是大錯特錯。 因為佛無量劫修一切善法,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然是相好莊嚴。

前說不可以從佛的身相,觀見如來的法性而 已,非無修因證果。是以須菩提!千萬「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果:「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無異是說:「發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心者,說諸法斷滅。」何以「莫作是念」呢?因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深信因果,明白諸法雖然緣生無性;但緣生諸法,因果宛然,十法界聖凡, 無不是有如是因,感如是果。故發大心,立大願,學無量法門,修無邊福德,度無數眾生,絕對:「於法不說斷滅相。」而墮於空見。

不過,由於一般眾生貪戀六塵,著相迷性, 不能見到法身真我,所以佛說:三十二相的應身,與具足相好莊嚴的報身,皆緣生無性,當體即空,不應取相執著。至於佛無量劫修諸善法,所感諸相具足的報身, 以及由大悲願力所應化三十二相的應身,非空無所有,故不應該說:「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華嚴經言:「色聲非是佛,音聲亦復然,亦 不離色聲,見佛神通力。諸佛說空法,為治於有故;若復著於空,諸佛所不化。」可知佛相非有、亦非空,三十二相的應身不應取,具足諸相的報身,亦不應取;三 十二相的應身不應滅,具足諸相的報身亦不應滅。取是著相,滅是非相;著相當然不能見如來,執於非相亦不能見如來。是故菩薩不可以取相,亦不應該取非相。必 須空有二俱捨,連捨相亦不可得。所謂「空亦復空。」

楞嚴經言:「當知如是精覺妙明,非因、非 緣;非不因緣,非不自然;無非不非,無是非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金光明經亦說:「如是法身三昧智慧,過一切相,不著於相,不可分別,非斷非常,是名 中道。」,菩薩若能明此理,解斯義,不執有,不墮空;不執相迷性,不執理違事;而能了解事理圓融,空有相即,性相不二;則實相般若的理體,自然顯現,無上 菩提,不求自得。

(12)忍德最勝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恒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佛曾多次用內外財布施,較量持經福勝,皆未言及菩薩。唯獨今次,特別舉菩薩離相布施,以明菩薩福慧雙修的福德殊勝。佛告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恒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所得之福固然不可限量,但仍然不及「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所得之福。

在迷情眾生的境界,忍有六種:一力忍:極 力忍受他人譏誚怒罵,橫加毀辱,不思報復。所謂:退一步,忍三分又何妨!二反忍:面對逆境,反躬自責,宿種惡因,今招果報,自當忍受。三忘忍:他人侮辱, 不僅忍讓,而且不記恨於心,不加計較,自然可以解冤釋結,甚至化敵為友。四觀忍:起智觀察,不見有能忍所忍,能所雙亡,我人皆空,不生執著,不為境轉。五 喜忍:受人侮辱,心生歡喜;因為打我,罵我,侮辱我的人,是為我消業障,能成就自己忍辱波羅密,為何不喜歡接受?六慈忍:對侮辱自己的人,慈愛憐憫,誓必 濟度。

概括而言,不外是生忍,法忍,及無生法忍 三種。生忍,是來自人事界的打擊,法忍,是來自環境的困擾。一個發大心,修大行的菩薩,無論遇遭人事界如何折磨,或外在環境如何惡劣,都應該安然忍受,堅 定立場,不退初心,繼續進修,分斷無明,分證法身,與無生理相應時,名無生忍;直至無明盡,法身顯,親證不生不滅的無生理時,亦要忍可於心,安住不動,故 又名無生法忍。

在菩薩修行方面,有五種忍:一伏忍:別教 菩薩在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心中,用止觀力,斷三界外塵沙煩惱,開始降伏心中無明,安住不動,謂之伏忍。二信忍:初、二、三地菩薩,得不壞信,是名信 忍。三順忍:四、五、六地菩薩,能隨順菩提心,大作佛事,謂之順忍。四無生忍:七、八、九地菩薩,深達諸法空相,得真無生忍。五寂滅忍:十地、等覺菩薩, 惑盡智圓,證一心如如不動之理,亦名無生法忍。

佛言:「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 忍。」是指登地菩薩,用般若空智,照見十法界一切諸法,人無我,而破我執;法無我,而破法執;我法皆空,能所雙忘。雖修六度而不著相,不取於法相,亦不取 非法相,四相消,三輪空,斷塵沙,伏無明,得不壞信;進而順菩提心,得真無生忍。直至最後無明盡,法身顯,由等覺位,入妙覺果海,得寂滅忍。則其功德,豈 可限量?故佛言:「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前菩薩,指地前菩薩;此菩薩,指登地菩薩。因為地前菩薩,未得般若空智,修事相行,七寶布施雖多,得福亦 多;因未忘人我,其福仍然有限。地上菩薩能以般若空智,知一切法無人無我,無住無著,親證實相理體,其福當然遠勝地前菩薩。

何以故以下,是佛加以解釋,因何地上菩薩,得福勝於地前菩薩?原因是登地「諸菩薩不受福德故。」心繫於境謂之受,地上菩薩心境雙亡,謂之不受。須菩提以為福德之來,是因果定律使然,豈可拒而不受?既不受果,何必修因?心有所疑,故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

佛言:「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 著,是故說不受福德。」意思是說:菩薩無住生心,修六度萬行,不應貪求果報,「是故」佛「說不受福德」而已,非對福德果報,拒而不受;亦非不受,即無功 德。反之,因無所住,其福德更大、更不可思議。所以大智度論說:「一切不受,是名正受。」

昔日梁武帝,初見達摩祖師時問:「我自修行以來,造寺安僧,度人出家,作諸善事,究竟有多少功德?」師答:「毫無功德。」帝問:「因何無功德?」師言:「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此功德,不以世求。」此即離相顯性,可惜武帝著相迷性,致話不投機,面對善知識,無法得益。

當知佛性平等,佛性空寂,無所謂福報功德 等事相,只因諸佛菩薩,憐憫眾生在迷,於無說無示中,權巧方便,說法利生。我們受持佛法,誠應「無住生心」,無住是大智;生心是大悲。大智故知無我;大悲 故現假我。幻現假我故,能入俗利生;知無我故,雖終日度眾生,不見有能度所度;雖不見有能度所度,不妨終日度眾生。如是悲智雙運,福慧雙修,又能空有俱不 著,終必證入實相般若的理體,其福德之大,當然不是七寶布施可比。

(13)離來去相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有人,指未明心見性,不知諸法如義的人。佛告須菩提,假設有人言:如來因應眾生之機而來受生,或因度生緣盡而去入滅;或如來時而結跏趺座,時而吉祥臥,據此來、去、坐、臥四相,便名之為如來。則此人實在未能理解,佛所說:法身如來的真實義理。

何以故?因為如來,是指眾生本具的法身理 體。法身常住不動,無所謂去來;何況法身周遍法界,無所不在,無需要去來。華嚴經言:「上覺無來處,去亦無所從;清淨妙色身,神力故顯現。」可知如來法 身,如如不動,實無去來。即使是佛為度眾生,神力所顯現的應身,生滅去來,亦不可得。如水印月,水清月現,月本不來;水濁月隱,月亦不去。如來應身亦然, 眾生心淨則現,假名為來,實「無所從來」;眾生心垢穢不淨,不能見佛,假名為去,實在「亦無所去」。

有一次,佛問維摩詰:「汝欲見如來,為以 何等觀如來乎?」維摩詰言:「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不一相,不異相;不自相,不他相;非無相,非取相。不彼 岸,不中流,而化眾生。觀於寂滅,亦不永滅。不此不彼;不以此,不以彼。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不在方,不離方;非有為,非無為,無說無示,不施不貪, 不戒不犯,不忍不瞋,不進不怠,不定不亂,不智不愚。不誠不欺,不來不去,不出不入,一切言語道斷。非福田;非不福田。非應供;非不應供。非取非捨;非有 相,非無相。同真際,等法性,不可稱,不可量,不可以一切言說,分別顯示。世尊!如來身為若此,作如是觀。以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 觀。」(見維摩經)

讀此,我們應該理解,如來法身,如如不 動,實無來去。雖然,佛的應身有生滅來去,亦是從不來去的法身而現,不來去的法身,因來去的應身而顯。有來去是事相,無來去是理體。為廣度眾生,不妨從體 起用,而現來去相。攝用歸體,則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法身如來的實相理體,不止離一切生滅去來,有相之相,亦離無生滅去來,無相之相;如是性相不異,法應 相即,才是真如來。故佛言:「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14)相妄性真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

前言如來無去來,是約佛的正報,顯來去一 如,性本具相;今明塵界緣起性空,是約佛的依報,顯相妄性真,性不違相。大千世界是佛所教化的國土,亦是眾生色身所依托之處,若身若界,若依若正,皆是佛 性隨緣幻現的假名假相。名相雖有大小一多之分,但佛性原本空寂,既無去來,更無大小一多等相。

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微塵已經極多,今佛 「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詢問須菩提之意以為如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此問,除了顯示其多之外,還含有反映聚散無常之意。世界可以碎為微塵, 微塵合則成為世界,若塵若界,或聚或散,無不緣生無性;但隨世俗因緣,假立其名,於第一義諦中,既無世界之大,亦無微塵之小。須菩提當然明白此理,故答 言:「甚多,世尊!」隨即解釋:「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即不說是微塵眾。」正因為微塵,是屬於因緣生法,本無自性,無實法可得,但隨順俗諦理,不 妨說是微塵眾。

所以者何?是解釋微塵,相妄性真。「佛說 微塵眾」,是因緣生法,皆生滅無常,原無實體;所以世界雖大,可碎為微塵;微塵雖小,可積成世界。世界微塵,俱空無自性,其性即是實相,實相理體,豈是微 塵?是以佛說:「即非微塵眾」。實相理體,雖非微塵,但可以隨緣,現塵現界,故佛說:「是名微塵眾」。

「佛說微塵眾」,是俗諦理;「即非微塵眾」,是真諦理;「是名微塵眾」,是中道第一義諦理。此約三諦圓融的道理,說明世界微塵,皆相妄性真,以顯實相般若之理體。

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界可以碎為微塵,微塵亦可以積成世界;則塵固非塵,界亦非界。塵既非小、非多;界亦非大、非一。若塵若界,皆相妄性真。以其相妄,故「如來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以其性真,故說:「是名世界」。

何以故?是再釋界非界義。須菩提言:若然有人以為世界是實有,亦不過是眾緣和合的一合相。何謂一合相?華嚴疏鈔說:「一合相者,謂因緣和合故。攬眾微塵而成於色,合五陰等以成人,名一合相。」

所以一合相,在個人言:是由過去善惡業力為因,以父母為緣,因緣聚會而成此五蘊色身。此色身因緣和合則生,因緣別離則滅;即此生滅無常的色身,名一合相。

在世界言:積聚眾多微塵而成一小世界;積聚千個小世界,為一小千世界;聚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中千世界;積聚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聚而復聚,合而又合,成為三千大千世界,故世界名為一合相。

須菩提是知道此一合相的人,以及一合相的世界,皆生滅無常,當體即空;而此空性,并非眾緣和合之相。故「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但空性隨緣,又可以現塵現界,故「是名一合相」。

即非,是即有即空;是名,是即空即有。此空有相即的一合相,就是中道第一義空,亦即是本經所顯的實相般若之體。

佛見須菩提已知一合相,相妄性真,其性原 是實相理體,然則實相理體,又豈可以言宣?故又對須菩提說:「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意思是說:無論是眾生一合相的身體,或是世 界一合相的現象,皆幻妄不真,不可說是有;然其性卻真實不虛,亦不可說是空。此非空非有的實相理體,離言絕相,實不可說。但「凡夫之人」,不知一切法相妄 性真,執相迷性,以為塵界的一切事相是實有,心生執著,分別取捨,致使人我對立,苦惱叢生。

何止凡夫「貪著其事,」認為一合相是實 有;即使是二乘聖人,亦貪戀涅槃法樂;權乘菩薩,亦貪著中道法愛;未能斷無明,證法身。因此,佛說此經,顯一切法相妄性真,令知相妄,故能離相無住;令知 性真,則應生無所住心,修一切善法,直至因圓果滿,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契證實相般若的理體。

(15)真俗圓融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我等四相,是所取之境;我等四見,是能取 之心。若但空四相之境,內心仍然存有我等四見,以為:「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實有,則仍然未解般若真空,即真即俗,即俗即真之理。是以佛 問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須菩提答:「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

是人,指一般未空四相的眾生。眾生四相未 空,執著一合相的色身與世界,以為實有,貪著其事;由能取的我等四見,取於一合相之境,而起我等四相,成為生死根本。佛為度眾生,故依世俗諦,隨他意語, 說我等四見。其實,我等四見,只是眾生虛妄識心,分別執著,是相非性。在真諦理言,真如自性,原本空寂,何來我等四見?

須菩提深解此義,故隨即解釋說:「何以 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然真如自性,體雖空寂,又能隨眾生的虛妄因緣,幻現我人等能見所見;此能見所 見之相雖不可得,但其性卻真實不虛。所以說:「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佛說」,是順俗諦理;「即非」,是依真 諦理;「是名」是顯真俗圓融的中道理,亦即是此經所顯的實相般若。凡夫未得我空,執俗迷真;二乘未捨法愛,執真違俗;權乘菩薩捨空有二邊,進趣中道,皆有 取捨,都未忘我等四見,都不解如來所說般若空義。唯有圓教菩薩,能理解般若真空,外空四相,內忘四見,不取於相,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四相空,四見亡, 無住生心,生心無住。故能離相發菩提心,無住修六度萬行,啟建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空有俱不著,真俗融於一念,故能證入真俗圓融的實相般若理體,圓成 佛道。

【書籍目錄】
第1頁:一、前言 第2頁:二、述要
第3頁:三、釋經題 第4頁:四、釋譯題
第5頁:五、釋經文—序分 第6頁:六、釋經文—正宗分說般若之道
第7頁:七、釋經文—正宗分明般若之用 第8頁:八、釋經文—正宗分顯般若之體
第9頁:九、釋經文—總結經義 第10頁:十、釋經文—流通分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