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我就是這樣的活佛 盛噶仁波切著

我就是這樣的活佛 盛噶仁波切著

下篇、心聲 第一章、原諒別人才能釋放自己

[日期:2010-08-12] 來源:轉載  作者:止貢噶舉 盛噶仁波切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多年後的今天,當我回首紅塵往事,總有一種絲絲縷縷、縹縹緲緲的感覺。記住也罷,遺忘也罷,都將化作一抹雲煙。

  對此,我只能一笑了之。

  而年華似水,轉瞬即逝。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唯有佛法常駐我心,也唯有佛法才能滿足有情眾生的心願。

  弘揚佛法,是我命定的責任。

  為了有情眾生,我必須擔負起這份責任;為了弘揚佛法,任何閒言碎語,我都可以忽略不計。

  概括自己的人生,雖然歷經緣生緣滅,我仍本著「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這一慈悲心懷,也就沒有更多的不安和疚愧了。我從小桀驁不馴、自命不凡,一直給人一種與眾不同的印象。直到16歲那年,我被認證為轉世活佛,從而步入了一條更加不平凡的生命旅程。然後經歷了出國學法、弘法、創辦基金會等讓很多人難以想像的世事,也經歷了一場被很多人談論至今的刻骨銘心的愛情。

  「法不孤起,必仗緣生。」這些經歷都是因緣和合而成,並無對錯之分。那就任人評說吧,我自然不置可否。但我有必要也有義務將自己的人生感悟奉獻給我的廣大信眾,他們哪怕從中僅能受到點滴的啟示,也是我莫大的幸福。

  提到幸福,似乎人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標準,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給幸福下一個最具普遍性的定義。也就是說,對「幸福」這個詞的理解,是因人而異的。

  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呢?人類從未停止過對這個問題的探求。

  先進的科學技術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便捷了,當我們不斷地滿足自己的需求時,卻沒有獲得更多的快樂。

  其實,幸福只是一種內心感受。

  對某些人來說,擁有愛情便是幸福;對另一些人來說,陞官發財或實現自己既定的目標便是幸福,更多的人則認為自身慾望的滿足便是幸福……對於我而言,看看天空,看看大地,甚至看看一棵小草就感覺很幸福了。我們對幸福的種種不同的認識都沒錯,只要你能夠感受到幸福,你也就獲得了幸福。當你在尋找幸福時,不妨問你的心,幸福在哪裡?別問別人,也別期盼別人帶給你幸福。照顧好你自己的心,就可以開出幸福之花。也許別人開出的是牡丹、芍葯或玫瑰,但你開出的哪怕是一朵小小的太陽花,不是也很美嗎?享受一種僅僅屬於你的獨特之美不是也很幸福嗎?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我們往往顧不上在自己的角落裡享受自己的那份小小的幸福,一塊金子的誘惑都會讓你的視線離開你喜歡的花,離開你正在享受著的那片陽光。我們已經很難產生那種純樸、自然的感覺了。

  現在的人們可能還不及古代的農民們那麼幸福,他們的淳真、質樸、勤勞、和善……已經離我們很遙遠了。那時自然、濃厚的親情,不摻雜利益驅動的友情與愛情,也超過當今不知多少倍!人類只重視外在建設,而忽略了心靈的淨化,其結果只能是技術越發達、物質越豐富、社會越繁榮,人類的幸福感也越淡薄、意志也更趨衰頹、心靈也越來越空虛、良知也更加欠缺。失去天真、淳樸本色的現代人,只知整日盲目地忙碌,他們無暇反躬自省、探尋一切事物的本源。

  不論世界如何發展,一切的根本還是人,而人的根本則是心靈!

  一味地追求科技文化的發展並不能為人們帶來真正的幸福。社會的進步,不僅表現在科技的發展上,更取決於心靈覺悟的提高。科學之昌明、技術之先進,其初衷往往都是為造福社會。但無可諱言的事實卻是,如果沒有佛法對他們進行善的引導,反而可能給人類帶來無窮的禍患。當今世界存在的很多問題,正是科學技術與人們的心識能力未能同步發展所致。

  每一個對未來有所展望的人,都會對此深生憂患。單方面畸形發展科技,便會對恬靜、康寧的生活產生負面的影響。人類往昔的甜美與安樂生活幾近一去不復返,而心靈的痛苦也逐日增加。我們如果將美好的童年往事與今天無奈的現實相比,能不久久地喟歎嗎?

  由此可知,目前的癥結是:物質文明的盲目發展下,人們對科技的不善利用和對內心世界的忽視。對症所下之藥是:以佛法淨化心靈,或將教育的核心放在賢善心靈的培養上。

  「但得本,莫愁末。」佛法以修心為根本,只要能駕馭心靈,讓心靈得到調理,自然渾身安樂。在經過淨化的心靈攝持下,人類的所有行為必會真正造福這個世界。因為通達了心的本性,亦即掌握了宇宙的根本,那麼人類的所思所為都會依循自然規律而不逾矩。不僅如此,從內心出發,還可以讓我們輕易把握整個宇宙至高無上的法則。自然科學以外在研究的方法,力求解開宇宙乃至人心的秘密,但這樣做的結果除了能解決個別的枝節問題以外,卻將正常的社會秩序逐漸打亂,因之而造成的災害難以彌補,引發的禍患危及每個生命。

  佛法雖包羅萬象、廣博無邊,但其核心內容卻只是闡示心靈的奧妙,並指導人們以種種觀心法門而去修行和親身體悟。心靈的超越是佛法最特殊的一面,這是在淨化人心的基礎上的更高修行,以期達到對心性的徹悟。亦即超越普通的言思境界,趨入至高無上的徹底圓滿;超越狹隘心靈的束縛,實現對「小我」徹底的超越,喚起自性中本來就具足的「大我」——智悲力都已達到圓滿境界的品格(即為佛陀境界),此時才能真正大興宏願,廣行治世利生之無量事業。人生、社會、宇宙的種種成、住、壞、空,皆根源於奧妙難測、靈用無盡的心,而對於心性認識的淺薄,必然會導致人們的精神萎縮。

  證悟佛法者,雖心智遠超現實,但行為還是立足於現實的因果法則——內懷密行,外現梵行。佛法修行,亦是以人類心靈的現有水平為基礎,因為它所教導的主體還是普通層次的民眾。

  在佛法的教義當中,有一個最基本的概念,那就是輪迴。

  關於三世輪迴,佛教認為,大量不可辯駁的事實已為之提供了確鑿證據,眾多具特異功能者、接受摧眠術者、瀕死者、具前世記憶者以及佛法證悟者等等,都是這一理論的強有力的證人。

  關於另一個重要概念,因果報應也要聯繫三世輪迴才能表現出其在整體時空中的正確性,若只著眼於今生今世的狹隘範圍,則根本無法客觀、全面地認知它。

  在這一點上,用簡單的邏輯類比就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這些基本概念。三世好比昨天、今天、明天,對處於今天的我而言,昨天便是過去,明天便是未來。昨天、明天皆非我今天所能感受、體驗到的現實,但我卻堅信它們必然存在,這是因為較長的壽命使得我們能夠經歷許多個「三天」。同樣,如果我們能清楚記得如何從「前世」來到「今世」,再去往「後世」,相信人們也不會再懷疑此種理論的合理性。只是大多數人都無法記住前世所發生的事,別說前世,就是昨天的事也忘得差不多了,就好似我們剛從夢中醒來的那一瞬間,一切都是模糊不清的。

  千萬別因為我們看不見前世、後世就否定它們的存在,就像宇宙太空間有很多運動規律尚不為人所知,但它們卻無時無刻不在世界的每一個空間精確地控制著宏觀、微觀、人和事物的每一刻演變一樣,它們不會因為人類的無知或漠視而失效或錯亂。真理也絕不取決於人的意志,因為真理是永恆、本有、普遍、必然的。

  在佛法深廣而自由的時空中,每個具有心識的生命,都是從無窮遠的過去而來,並流向無終的將來。在漫長的時空穿行中,生命不斷轉變著它的形態(即隨業力受身)。每個生命既在自己的業力能量所造就的時空中受因果規律的獎掖或懲罰,又能主動積極地超越禁錮自己的時空環境,這其中的差別取決於修心的層次、覺悟的水平、認識本性的深淺等方面。

  其實命運完全操縱在我們自己的手中。誰向佛法投入的越多,誰得到的回報亦越豐厚。修佛之人的生活是最富創意、最具趣味、最能自主的,但他們同時也必須做到難捨能捨、難忍能忍,行世人所不能的種種苦行,以獲得最終的對有限心性的超越。

  佛法體現在人們的行為上,那就是奉獻。

  有一首歌一直以來都膾炙人口,歌詞是這樣的:

  這是心的呼喚,

  這是愛的奉獻,

  這是人間的春風,

  這是生命的源泉。

  在沒有心的沙漠,

  在沒有愛的荒原,

  死神也望而卻步,

  幸福之花處處開遍。

  啊……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

  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這首歌我很喜歡,因為它唱出了生活和生命的真諦。人生的價值體現在無限的奉獻中,更在奉獻之中昇華。佛法告訴你我的,也有很大一部分與此相關。

  人類生命的來處與去處,生命的奧秘如何,以及由此所衍生的生命意義問題,正是各哲學各宗教所努力加以探討的,可以說是眾說紛紜。其中一個說法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在於滿足人性上的需求,包含食衣住行及娛樂的生理需求、外界環境及本身的安全需求、群居生活的社會需求、受敬重的自尊需求、力求成長髮揮潛力的自我實現需求以及對他人貢獻的「奉獻需求」。所以奉獻已然成為一個健康完整的生命的一部分,不奉獻的人生是殘缺的人生。

  奉獻的人生是有意義的人生。一個人的生命,在社會上若對他人毫無效用,那麼其他人當會認為此人可有可無,此人也不會受到別人的關心與尊重。當一個人受到的依賴或對別人的好處愈大,此人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對他人愈重要。對於每個人,自我肯定固然重要,別人的肯定也十分重要。透過奉獻,感覺到自己有能力為他人服務,讓他人得到好處,是一種快樂;在奉獻的過程當中,在修身、知識、智慧方面得到許多學習成長的機會,更是一種快樂;若由此而得到他人的回報或回饋,也是一種快樂。人生的意義和奉獻的快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合二為一的。

  奉獻是一種行為,但是具體行為可以不一樣。有些人民公僕在某個崗位上為人民奉獻了一生,做出了輝煌的業績;有些人,比如軍嫂,默默無聞地活了一輩子,卻支撐了子弟兵愛的空間。奉獻的對象範圍也可大可小,有的人的奉獻是面向大家的,有的人,如母親,卻只在為自己的孩子奉獻。無論這些行為的結果如何,面向的對象是大還是小,精神都是可貴的,尤其在很多人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的當今社會,奉獻是難能可貴的愛心的體現。

  奉獻就是佈施。對於他人、社會、國家、世界、人類有益的語言、文字或行為,都是奉獻與佈施。能減除他人恐懼不安或增進他人幸福、繁榮、健康的,是為無畏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盡心盡力全力以赴,發揮該機構對社會的使命,增進社會人類福祉,就是每個人最方便的無畏施。以金錢濟貧救困,從事社會公益,捐助教育、文化、公益、宗教機構,是為財施。教導他人正確的知識、觀念和行為,是為法施。這些佈施與奉獻,只要有心,隨時隨地可行。只要是應做的奉獻與佈施,就盡心全力去做,而不執著計較「我」在奉獻,對方及大眾應回報,及為名利長壽等目的而奉獻,則必能更全心奉獻、深入奉獻、樂在奉獻。如此,收穫必將更豐盈,快樂也更多,生命也更有意義。一直以來,我都把奉獻當做自己的人生信條,因為我堅信:心中有愛,就要奉獻。

  去嘗試著以佛法來超越心靈吧,在這個過程中,你失去的只是身心的枷鎖,你獲得的將是整個三千大千世界!

  人生何處無煩惱?而受過佛教熏陶的人卻能夠在種種遭遇中一直保持著安詳快樂的心態。因為佛法既高深而又圓融,既博大而又具體,永遠洋溢著清淨、高尚、慈愛的氣氛,讓人的心靈得到最大的慰藉。

  佛法給我們開示了直接有效的方法,去通達宇宙的本質,獲得照見一切的無上智慧,永遠脫離輪迴苦海,永遠沐浴於無上的快樂之中。

  著名學者巴格爾說:「在世界上偉大的宗教中,只有佛教是有意識、坦率地,以系統理性的分析來對待生活中的問題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佛法注重生活,注重尋常日用,所以從古至今深受世人的喜愛。

  佛教所大力宣揚的大乘菩薩精神的主要內容是:明辨善惡,勘破是非,珍惜人生,熱愛生命,廣行慈悲,澤被生靈。所以佛教的深刻性、生動性、實用性、實踐性都是非常突出的。

  馬克思、恩格斯也都認為佛教中的辯

  證法已經達到了相當的高度。馬克思曾說:「辯證法在佛教中已達到很精細的程度。」

  米爾曼主教也說過:「我越來越覺得釋迦牟尼是道路、真理和生活。」

  一位穆斯林學者評價道:「佛不僅是佛教徒的財富,他也是人類共有的財富。他的教法,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通用的。」

   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英國偉大的哲學家羅素,在考察了各種宗教後說:「世界上所有宗教中,我所贊成的是佛教。」

  讓我們來領略一番中國現代著名美學家朱光潛的那個著名的觀點吧:「佛教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業。」

  這句話的旨意是,佛教雖然超勝世間任何一門學問和宗教,但佛陀已經證悟到,一切因緣而生的事物皆無有自性,都以如夢如幻如水月般的顯現而存在,本來即是清淨。基於對宇宙終極真理的如此證悟,所以佛教能真正平等地看待宇宙中發生的所有現象而擺脫一切執著,並能以徹底無我的出世精神,來做慈悲地救度眾生的入世事業,所以佛教贏得了希求脫離痛苦和追求真理的有情眾生的心。

  因此,佛教是整個宇宙的宗教,是整個人類的宗教,是過去、現在、未來整個有情世界的宗教。

  佛教在無生無滅的法界中永存!

  那就隨我一同感受這偉大的佛法吧,你將心無雜念、一身清涼地獲得意想不到的快樂。

  人生是在順境與逆境中實現的,是在成功與失敗中完成的,也是在稱心與委屈之中結束的。每個人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總會產生程度不同的煩惱。

  那麼,我們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又該如何消除這些煩惱呢?只要人們能夠正確認識佛教,這些問題和煩惱自然會消失的。

  一、佛無處不在

  佛教是思想文化的海洋,它包羅萬有、涵蓋宇宙。我們常說的八萬四千法門,無非是告訴你,只要你虔敬修習,從任何一個角度都可以進入佛界,獲得良好的心態。

  寂天在《菩薩行論》中說:「眾生都不願吃苦,但卻恰恰尋苦吃,願得利樂因愚癡,毀壞利樂如仇敵。」

  就是說,人人都想獲得幸福和快樂,但卻往往事與願違,想得到的得不到,不願遇到的事情卻常常發生。這種情況正是愚闇無知導致的。

  佛法教人正確認識人生和世事,正確對待自己和眾生世界,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即美德和慈悲善心,開發觀察事物本質的真智和正確為人處世的方便智慧。

  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魯迅先生在閱讀了一些佛經論典後對佛的智慧感歎不已,對他的朋友許壽裳說:「釋迦牟尼真是偉大的聖哲,我平常對人生有許多難於解決的問題,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啟示了,真是偉大的聖哲!」

  那麼我們該從哪一個角度來認識佛教呢?我們可以從世俗的角度去認識它,也可以從社會學的角度去認識它;可以從哲學的角度去研究它,也可以從歷史文化的角度去探尋它的真諦。它確實是合乎萬物的本質規律、順乎天理人情的一種宗教。

  通過學習佛法,我們會掌握更多的為人處世的道理。我們會發現,事情往往會有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如果在實現自己的心願、謀取個人利益的同時,也能為他人著想,想想他人會不會因為我們的急於求成而受到損失或受到其他方面的傷害,這是好的一面。相反,為了實現自己的心願而無視他人的存在,不管是否會損害他人的利益,一切行為只為滿足個人的慾望,這就是壞的一面。

  在我的周圍,很多看似平凡的人常常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資助一些失學的兒童或領養舉目無親的孤兒,難道這不是平凡人生中閃現出的不平凡的人性光芒嗎?他們身上的這種人性的光芒就是我們所說的佛性。正因為有了這些平凡人的不平凡的事跡,使得人性的光芒更加熠熠生輝。事實上這些閃現著人性光芒的人們,並沒有明確的義務去資助和撫養那些孩子,但是因為有了人性的善良和愛心,從而也就產生了種種義舉。他們對自己也許沒有過多的物質慾望,對別人卻充滿了無限的愛心。他們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填補了自己內心深處人性真實情感的某些空白。因為他們能從不同的角度看待這一切。這些人常想的是:我們生活得很幸福,在有能力的時候為什麼不去幫幫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呢?

  而我的義務和責任要求我必須這麼做,因為我是一個轉世活佛,更該有超過其他人的善良和愛心,更應該從不同的角度去做一些能夠幫助他人的事。

  每天待在寺院唸經打坐,只能幫助貧窮的人們得到心靈的淨化,讓他們懷有滿足於生活現狀的心態,而若要真正幫助他們擺脫和改變生活現狀,光靠這些是不能夠解決問題的。所以,多年來我一直抱著那種凡事都為他人著想的態度,四處奔波,努力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從中我也獲得了巨大的快樂。

  二、為自己鋪設幸福之路

  即便有的人不學佛法,也同樣堅持著做人的基本原則。這就構成了人和人之間的區別,人與人之間不同的造化。懂得為人之道的人,內心的世界永遠是美麗和安寧的,他們不會在漂浮不定的現實中徘徊掙扎。

  面對世事,我也同樣堅持著自己的原則。我的原則是:盡量去原諒別人。

  造成痛苦的原因或許會有很多種,而不能原諒一個人的話,心裡就會種下仇恨的種子,從此會連累自己的身心,讓自己的痛苦和煩惱越來越多。所以原諒了別人才能解除內心的壓抑,釋放快樂的自己。

  在寺院時曾經有位老人給我講過一件他原諒一個偷牛人的事,也正是在那個時候,我明白了原諒別人也就是釋放自己的道理。我寺院周圍的人們都過著遊牧的生活,逐水草而居,隨著四季的變換,他們如同那些隨時要遷徙的候鳥,唯一重要的交通運輸工具就是牛了。老人和他的老伴也很愛護他們的幾頭牛,視它們為家中的成員,從未想過用它們的生命換取必需的食物。他們也不要求每天都能吃到肉,夫婦倆沒有兒女,家裡唯一值錢的東西也就是那幾頭牛了,但是夫婦倆覺得很滿足,依然過著安寧祥和的日子。草原上大部分牧民都像這對老人一樣誠實、善良,但也有好逸惡勞、想不勞而獲的人。

  有一天清晨,老人發現一頭健壯的牛不見了。老人心急如焚,很擔心牛被人殺死吃掉。於是老人日夜都在為那頭丟失的牛祈禱,希望有一天它能夠安然無恙地回到他的身邊。終於,老人通過別人的幫忙,知道那頭牛是被草原上一個年輕的人偷去了。老人只想知道牛的生死,只要牛不死,找不到也無所謂了。

  後來年輕人的家人帶著他來到了老人的家,老人已沒有了往日的幸福笑容,因為老人已經預料到自己的牛凶多吉少。老人知道年輕人把牛賣給了一個肉販子,牛已被宰殺後,他沒有責怪偷牛的年輕人,只是把年輕人叫到跟前說:「我們草原上的牧民生活條件雖然很惡劣,但是我們不能因此成為一個作惡多端的人,我們應該通過我們的信仰瞭解殺生的罪孽是多麼的深重。我不要求你償還一頭牛給我,只是要求你學會做一個踏實善良的人。佛祖千百年來對我們的教導是要讓我們學會丟棄不良的嗜好,偷盜打劫是喪失人性的行為,做一個守本分的人比什麼都強。」

  老人的話使年輕人慚愧地低下了頭,他決定將自己家準備宰殺作為食物的一頭牛放生,以示自己悔改的決心,希望在放生的那頭牛的身上延續老人死去的那頭牛的生命。

  藏族人喜歡用放生來增加自己的福報和功德,所以年輕人希望老人親手將準備放生的牛的耳朵穿一個孔,繫上一根象徵自由的紅繩,因為在牛的耳朵上繫上了紅繩就表示那頭牛永遠不能被殺生。不管那頭牛以後是丟失了,還是落到任何一個草原人家的手中,都會因它耳朵上的標記而被分辨出是放生的,從而不用擔心它會被宰殺。老人對最後的結果很滿意,雖然丟失了自己心愛的一頭牛,甚至結束了它的生命,但是用它的生命喚回了一個人的良知,喚回了年輕人棄惡從善的決心,這對老人已經是莫大的欣慰了。

  老人告訴我:「我如果不原諒他,他就不會懂得領情,也不會明白我不原諒他的原因,而我不原諒他,我的心裡也會不好過,因為這件事會時時干擾我正常的生活。我何必要自討苦吃呢!原諒了他也等於是安慰了自己。」

  老人一直虔誠地信仰著我,什麼話都願意和我說,我雖然是一個轉世活佛,但是很多道理都是在這些平凡老人和週遭的人們身上學到的,他們也給了我很多的啟示。

  在生活中有些煩惱是由對雞毛蒜皮、芝麻綠豆的瑣事過於計較所產生的。如果我們不能原諒別人,我們就不會擺脫煩惱。

  我家鄉的牧民們大多都是這樣,都有著很平和的心態,他們不會擔心生命結束時該何去何從,他們的心裡早已明白自己的歸宿會在什麼地方。正是因為他們有著像海一樣廣闊的胸襟和佛一樣慈悲的心靈,所以才會把生死看得很淡。

  原諒的方式多種多樣,可是原諒的出發點卻都是出於一顆善心。在電視上我看到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有一對夫婦,他們有一個學習成績很好的孩子,孩子在他們眼裡就是唯一的寶。他們將希望寄托於孩子的身上,希望孩子的未來是由五彩路鋪設的。然而可怕的厄運悄然地降臨在望子成龍的父母和懂事的孩子身上。孩子在班上有一個要好的朋友,一直將他作為自己的競爭對手,但每次考試總是比孩子差,無奈之下他的朋友決定將他殺害。後來,他就真的將孩子殘忍地殺害了。原本他們是很要好的朋友,彼此的父母都知道他倆的友誼,也經常有往來。但是誰也不會想到這種友誼變成了畸形的不正當的競爭,於是發生了一場令人心痛的悲劇,事已至此誰都挽回不了了。

  更讓我意外的是被害孩子父母的舉動。受害者是獨生子,是父母唯一的希望,兇手也是一個未成年的孩子。法律從未成年的角度給予了孩子重生的機會,但是法律也是無情的,孩子最終要在監獄裡度過漫長的時間。本該自由的青春卻要在監獄的高牆內耗費了,這也是人生的一大悲劇。法律的嚴懲讓他失去了生活下去的信心,但是被害孩子的父母卻願意認兇手為兒子,這種舉動真的可以驚天地、泣鬼神。由於被害孩子父母的原諒,讓他找回了重新生活下去的希望和面對明天的勇氣。失去孩子的父母竟有勇氣認殺害兒子的兇手為兒子,這種勇氣我不知道是從何而來,或許夫婦倆正是因為在服刑孩子的身上找到了自己孩子的影子,才會做出如此驚人的舉動。夫婦倆視服刑的孩子為自己的親生兒子,鼓勵他在監獄裡認真服刑,爭取能夠早日回歸社會。他們的這些舉動是真誠的,我想更多的是一種博大的愛心。服刑的孩子在鐵窗裡向夫婦倆磕了三個響頭,從額頭和僵硬的水泥地的碰響中可以知道孩子也是願意接受這份愛的,也在發自內心地懺悔著。水泥地和孩子的額頭交匯出了彼此的真誠,也交匯出了由仇恨轉變成的關愛。這個故事使我明白了,沒有什麼不能原諒和容忍的事情。

  寬容和原諒是在為自己鋪設幸福之路。就像上述的兩個例子,事情都已經發生了,再耿耿於懷也是於事無補,何不試著去原諒,以此讓自己快樂些呢?

  原本以為有著這樣胸襟的人只能是那些懂得佛法的人,其實在最平凡的人身上也能夠體現出來,而且還體現得那麼淋漓盡致。我們生活中的每一份快樂都是由看似微不足道的原諒和被原諒累積而成的,這需要從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做起,相信這種快樂我們都能擁有。

  三、寬容比仇恨更有力量

  在佛教經典中,特別強調「寬容」與「原諒」的意義和作用。因為一個人如果懂得了「寬容」與「原諒」,很多怨恨也就自然而然地遠離了你的心靈。「大肚(度)能容天下難容之事。」這句話既說明了一種胸襟,也道出了一種崇高的思想境界。我們通過佛經裡的《大正藏》中的一則故事,即可看出這種境界。

  從前有個國王叫長壽,他有個兒子叫長生。長壽王依靠法律來治理國家,但從不對臣民隨便實施刑罰,國家非常穩定,各方面都很繁榮,人民也過著平安幸福的生活。

  長壽王的國家有個鄰國,那裡的國王是個暴君,終日實施暴政,天災人禍不斷,搞得底下的民眾怨聲載道,人民生活貧困,所以大家都把那個國王稱為惡王。

  一天,惡王對大臣們說:「我聽說長壽王的國家離我們很近,他們國家很富裕,也沒有多少軍隊,我們不如起兵去把它打下來!」大臣們都同聲附和。惡王看到沒有異議,就點齊了軍隊,一路向長壽王的國家殺來。

  長壽王得到消息後,把群臣召到了一起,對大家說:「惡王攻打我國,只是想搶奪我們的糧食、珍寶、財物。我要是出兵抵擋,軍隊必會有傷亡。我們不能做這樣的事情!」

  大臣們見國王堅持不肯發兵禦敵,只好自己私下組織了一些軍隊,然後奔赴邊境而去。

  長壽王對太子說:「惡王為了想要我國的財富來攻打我們,而大臣們又為了保護我準備與惡王決戰。這樣一打起來,肯定會有傷亡,還不如我們倆悄悄放棄了這王位,跑到別的地方去吧!」

  太子說:「遵命!」

  於是,父子兩人連夜翻牆逃出王宮,到深山隱居去了。

  一天,長壽王在路旁的一棵大樹下休息,正好碰到了一個從遠方來的婆羅門也在樹下休息。

  婆羅門說:「我是個修道的人,住在很遠很窮的地方。聽說你們國家的長壽王樂善好施,喜歡幫助窮人,所以特地趕來這裡,想得到他的施捨。您是這裡的人,應該更熟悉情況,不知長壽王還像過去那樣樂善好施嗎?」

  長壽王聽了這話大為感動,他想:「你為了我大老遠趕來,可哪裡知道我已經失去了王位,變得一無所有了。讓你這樣空跑一趟,我真是太慚愧了!」想著,竟然掉下了眼淚。他對婆羅門說:「我就是長壽王。因為鄰國的國王來攻打我國,所以我拋棄了國家,藏在這裡。現在你這麼遠來找我,可我卻一無所有,不能給你絲毫的幫助,真是感到很對不起。」

  兩人不由得相對垂淚,歎息不止。

  忽然,長壽王想起了惡王正在懸賞抓他,就說:「我聽說新國王正在懸賞捉拿我,你只要提著我的頭去見他,一定可以得到他的重賞。」

  婆羅門說:「我實在狠不下心來殺害大王,如果大王執意要殺害自己來幫助我,那就請您自己跟著我去投案吧!」

  於是兩人一起來到了王宮。

  長壽王讓衛士把自己捆綁起來,並讓他們馬上去稟告惡王。

  惡王聽說長壽王已找到,大喜過望,就拿出賞錢來賞賜婆羅門。婆羅門得到賞後就回國了。

  惡王叫人在街頭搭了一座刑台,準備在那裡當眾燒死長壽王。

  太子長生聽說父親已被惡王抓住了,就挑了一擔柴裝作到城裡來賣柴,擠在圍觀的人群裡觀望。他看到父親就要被處死了,心裡悲痛欲絕。

  長壽王一眼就看到了擠在人群中的兒子,他擔心兒子以後要為自己報仇,就仰天長歎道:「做兒子的最大的孝順,就是能讓父親死後沒有什麼可悔恨的。兒子啊!你千萬不要為我報仇,那我死後才會快樂,沒有憂愁;如果你不聽我的話,一定要殺人報仇,那我在九泉之下也不會開心的。」

  長生不忍心親眼看著父親被活活燒死,就擠出了人群,回山裡去了。

  為了報仇,長生又偷偷潛回城裡,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接近了惡王,並得到了惡王的賞識和信任。

  又過了一段時間,惡王問長生:「你喜歡打獵嗎?」

  長生說:「我從小就喜歡打獵。」

  惡王便命令手下牽著獵犬,帶著獵鷹,跟長生一起出城去打獵了。剛進山不久,就看到一隻羚羊在前面沒命地逃竄,惡王就與長生一起騎著馬去追趕。這一追就一直追到山林深處,他們迷了路,在林子裡轉悠了三天,也沒有找到回去的路。他們飢渴交迫,疲憊不堪。惡王跳下馬來,解下佩劍,交給長生說:「我實在累得不行了。你坐下,我枕著你的大腿睡一會兒。」

  長生說:「好吧。」

  惡王就枕著長生的大腿,慢慢地睡著了。

  長生心想:「為了報仇,我不知想了多少辦法,吃了多少苦頭,今天總算上天保佑,讓我有了這個報仇的機會。」他拔出劍來,正準備砍下去,卻忽然想起父親臨終前的遺願,一下子猶豫了。他想:「父親臨終前再三要我不可報仇,我怎麼能違反呢?」想到這裡,他便把劍插入鞘中。

  這時,惡王突然驚醒,對長生說:「我做了個噩夢,夢見長壽王的兒子要來殺我,把我嚇壞了!也不知怎麼會做這種夢?」

  長生說:「這一定是山中的惡鬼,見大王在這裡休息,所以前來搗亂,恐嚇大王。您放心,不用怕,有我在這兒守衛,您儘管安心睡吧!」

  於是惡王又睡著了。

  長生聽著惡王的鼾聲,心中復仇的念頭又升了起來,他再次拔出劍來。可一想到父親的囑咐,他的手又軟了,又把劍緩緩插入鞘中。

  不想惡王卻第二次被驚醒了,他嚇得渾身是汗,說:「我又夢見長壽王的兒子要來殺我,嚇得我心都快跳出來了。今天是怎麼回事?噩夢不斷呀!」

  長生說:「一定是剛才那些惡鬼們還在搗亂,大王不用害怕。」

  惡王再次躺下睡去。長生眼看著惡王逐漸入睡,內心的兩種念頭互相鬥爭著。他第三次拔出劍來,但經過一番鬥爭,覺得不能違反父命,最後只得長歎了一口氣,把劍扔到地上,從此斷了殺惡王的念頭。

  這時,惡王一下子跳了起來,對長生說:「好奇怪!我又做了個夢,夢見長壽王的兒子說原諒我了,不準備再來殺我了。」

  長生說:「我就是長壽王的兒子長生。我來到你身邊,本就是想殺死你,為我父親報仇。但我父親臨終前一再叮囑我,不准報仇。我原打算違背父親的遺囑殺了你,但一想到父親臨終時那懇切的樣子,又實在不忍心不聽他的話,所以把劍扔在地上,不準備再殺你了。我今天雖然不殺你,但今後又會重新升起要殺你的罪惡念頭,那會讓我犯下不遵父命的大罪。所以我現在把一切都告訴你,請你殺了我吧!這樣你從此就安全了,我也沒有了做不孝之子的危險。」

  惡王聽了這些非常感動,也非常後悔,他說:「我做事糊塗,不分善惡。你們父子倆品行高尚,仁慈至極;而我凶狠殘暴,自己還不覺得。今天,我的命本來早已在你手中了,可你胸懷仁義之心,為了父親的遺言而不殺我,我從內心深處感恩戴德。現在讓我們回城去吧!可是,我們怎麼才能出去呢?」

  長生說:「這裡的路我很熟,我是為了報殺父之仇,才故意引你迷路的。」說完,便領著惡王出了山林。

  大臣們正在尋找他們,見他們回來,都很高興。

  惡王下令擺下酒席。席間,惡王問群臣:「你們誰認識長壽王的太子長生呀?」

  大臣中不認識長生的,就回答說不認識;有的認識長生的,明知惡王身邊的年輕人就是長生,但他們感念長壽王的恩德,怕說出來害了長生的性命,就也都說不認識。

  惡王便指著長生說:「這就是長生啊!」說完,惡王站起身來,鄭重宣佈:「從今天起,我回到我原來的國家去,這個國家就交還給長生。我將與長生結為兄弟。日後如果有其他國家敢來侵犯,我一定前來救援。」

  宴會之後,惡王便帶著自己的部下回他原來的國家去了。

  從此,這兩個國家成為了友好鄰邦,一直和睦相處,人民也都安居樂業,過著太平的日子。

  人生的任何際遇,世俗中的種種毀譽、種種福禍都處於相對的轉換之中,無論是痛苦還是快樂,都源自於我們的內心。而你如果用一顆寬容的心去面對世事人情,人生中的很多問題都必將迎刃而解。

【書籍目錄】
第1頁:慈悲為佛道之本(代序) 第2頁:上成佛道,下化眾生(代序)
第3頁:法不孤起,必仗緣生(自序) 第4頁:上篇、我的人生 第一章、初涉人間路
第5頁:第二章、我是活佛 第6頁:第三章、西行歲月
第7頁:第四章、另一種人生 第8頁:下篇、心聲 第一章、原諒別人才能釋放自己
第9頁:第二章、業力無窮 第10頁:第三章、眾生皆有佛性
第11頁:第四章、給生命一個機會 第12頁:第五章、慈悲待自己
第13頁:第六章、信仰 第14頁:第七章、願望
第15頁:第八章、人性的弱點 第16頁:第九章、人性的優點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