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法省要 王季同居士著

佛法省要 王季同居士著

法相

[日期:2010-08-0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王季同居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法相

前章所說離言法性又名根本智。佛菩薩證了根本智以後,用他們所得的大智慧觀察一切,就能理解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種種事,這些便是法相。本章所要說的,祇是一、心與物底關係,二、世界底構造與成壞。

心與物底關係,佛法大小乘各宗所說有些大 同小異,本章不及詳論。依大乘法相唯識宗百法明門論及成唯識論,一切法分五位百法。計心法八,心所有法五十一,色法十一,心不相應行法二十四,無為法六。 前四位九十四法都是有為法,內中最重要的是八個心法,本章要詳細說。其次五十一個心所有法簡稱心所,是八個心法底伴,本章與下章遇到有關係處要隨時說說。 其餘從略。

八個心法是:一、眼識,二、耳識,三、鼻 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小乘人祇知前六識。第七八二識,釋迦牟尼佛未對小乘人說,固怕他們誤會。但他們雖知前六 識,他們底解釋仍與大乘法相宗不同。小乘所謂眼識便是視覺,耳識便是聽覺,鼻識便是嗅覺,舌識便是嘗覺,身識便是觸覺,意識便是今人所謂意識。總之祇是所 謂心。大乘法相宗雖順著小乘,仍總稱八識為心法,其實乃是心物底統一。因法相宗說八識與五十一心所各有四分。一、相分,二、見分,三、自證分,四、證自證 分。後二分這裏無關係,亦從略。相分就是對象,有心有物。見分就是感覺等,是心。西洋唯物論等所認為外在的自然界,以及我們底身體,大乘法相宗說都是我們 阿賴耶識底相分。前者名為器世間,後者名為有根身。器世間在這二部論上沒有更詳細的說明。下文說世界底構造與成壞要從各種經論上彙集些材料。

成唯識論說有根身很詳細。有根身又分為五 色根與根依處。根依處是各人底身體,包括普通所謂五官骨肉皮膚臟腑等在內。我們人與人彼此能相見,有種種表情,行握手等禮,以及種種行為,直接發生這些關 係的祇是根依處。至於五色根,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雖也是色法即物,卻是肉眼所看不見的,又名淨色根。因其像乳油那樣明淨,是在五根依處即 普通所謂感官裏,前五識是從這五根發生的。從以上所說,可見這明明就是生理解剖學底感覺神經。又阿賴耶識相分除器世間有根身之外,再有諸種子,就是前七識 與五十一心所留下來的習氣,藏在阿賴耶識裏。如五穀的種子在田裏,有了溫暖濕潤等緣就會發芽。心心所底種子亦然,因緣具足了就會生心心所底現行。我們過去 經歷過的無論色法心法,後來能想起,也靠意識緣這種子。又如吸雅片能成癮,以及叉麻將,看電影,看小說,都會著迷;又小孩子咬指甲,小學生讀書習字等姿 勢,習慣之後不易改變,也全是種子遇緣生現行心心所。成唯識論說有四緣:一、因緣,就是過去心心所底種子;二、等無間緣,就是方纔最後過去的這一個識; 三、所緣緣,也就是對象;四、增上緣,是前三緣之外,一切生這心心所所必需的緣。所緣緣有二種。成唯識論說:「此體有二。一親,二疏。若與能緣體不相離, 是見分等內所慮託,應知彼是親所緣緣。若與能緣體雖相離,為質能起內所慮託,應知彼是疏所緣緣。」能緣就是心心所,慮是心心所上有它底影像,託是託它為緣 而生。大乘法相宗說心心所絕不能親緣與自己相離的一切法,與作者破唯物論一個意思。雖然說器世間是阿賴耶識相分,但就前五識說,仍認為相離,所以祇能託它 為本質變起一個與自己不相離的影像。所以說與能緣體不相離,是見分等內所慮託,彼是親所緣緣。又若與能緣體相離,為質能起內所慮託,彼是疏所緣緣。就是說 前五識不能親緣阿賴耶識相分器世間即唯物論所認為外在的自然界。祇有託它為本質變起一個與前五識不相離的影像纔能親緣。所以這影像也就是前五識相分。

前已證明五色根即感覺神經,所說情形完全 與生理解剖學不謀而合。現在所說前五識託阿賴耶識相分即自然界,變起的一個影像,更見得佛法底奇特。這影像既是前五識相分,就是依五色根即感覺神經發生 的。而同時又是阿賴耶識相分器世間即自然界底影像,豈非明明就是生理解剖學視神經末梢網膜上底倒影,聽神經末梢哥的斯器官裏纖維底共鳴等?但生理解剖學猶 未說起嗅,嘗,觸,三種神經末梢有類似的影像,那是因這三種感覺都要自然界底現象貼近了神經末梢方纔發生,所以生理解剖學未分清自然現象與影像。如蓋用印 章者,印章著紙時,我們分不清印章與所印底文。仔細想來,說有影像也很合理。嗅嘗二覺都是化學變化,這香料調味料無疑地要擴散到嗅,嘗二種神經末梢原形質 裏,或許更要與存在於彼的化學材料起作用,纔生感覺,這便是香料調味料底影像了。觸覺是機械的拉力,壓力,或溫度底改變等物理作用。這些作用當然要傳到觸 神經末梢,使神經末梢發生了力或溫度底改變,方纔有觸覺。這也是自然界力或溫度底影像。佛菩薩並未做過解剖底實驗。當時也無顯微鏡。而說得人體生理如此清 楚,如此與解剖學不謀而合,豈不奇特嗎?

又意識分二種。一種與前五識同起,助前五 識了別所緣,名為明了意識。就託前五識相分為本質。一種能緣一切法,包括過去心心所種子,與揣度的過,現,未三世未對五色根未生前五識底諸法;以及虛構的 龜毛兔角等,總名獨頭意識。緣種子時託阿賴耶識中心心所種子做本質。緣揣度虛構諸法時無有本質,即從意識變出一個相分。又依粗細,意識又分為分別意識與俱 生意識,伴意識底心所亦同。分別意識是新名詞所謂有意識的;俱生意識是所謂下意識或無意識的。又前五識依五色根發生。意識同樣也依意根發生,但意根非色 法,卻是心法,即末那識。一方面末那識又託阿賴耶識見分做本質,緣阿賴耶識見分,認為是我底我。也就是印度數論外道所謂神我,基督教所謂靈魂等。又阿賴耶 識相分之中,器世間與根依處各人也彼此互相託為本質,互相變起影像,這許多影像與本質和合似一,如一室中許多燈底光,所以沒有觀念論底缺點。然諸種子與五 色根卻不互相託為本質。又我們輪迴五趣,由於業力。五十一心所更分六位,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煩惱六,隨煩惱二十,不定四。遍行心所中有思心所,就是 我們考慮,決定,動身,動口,做出事來,說出話來底心。思心所底種子有勢力強盛的,名為異熟業。我們過了一世臨終的時候,異熟業能牽引阿賴耶識中色法即心 心所相分種子生現行,就令阿賴耶識受生。因各人異熟業有否一種關係,有共業,不共業,共中共,共中不共,不共中共,不共中不共底區別。我們在五趣中輪迴, 同生在人趣,這是共業底果。除了畜生趣與人趣也有共業之外,天,鬼,獄,三趣就與人,畜,二趣無共業,所以不互相託為本質。因為八識底見分全是心。而前五 識底相分全,意識與阿賴耶識相分底一部分,都是物。心物統一論就這樣建立。

離言法性章說一切有為法都有生住異滅四 相,就是蒲列哈諾夫所說一切現象底發生發展消滅。可是蒲氏所說祇是佛法中一期四相,佛法中更有剎那四相。剎那是時間上極短促的一個片段,猶如自然科學電量 質量上的電子質子;動量上的量子。佛法是說一切有為法全是剎那生滅。至於一期底住相祇是剎那生滅相似相續。一期底異相祇是剎那生滅相續轉變。所以一切心心 所見相分即西洋哲學所謂心與物,都像現在的電影,與物理學底光線,聲音,無線電波,有線交流電等。雖第七八二識永無間斷,仍是剎那生滅的。然而我們底意識 卻發生了許多誤會。如電子,質子,靈魂等,都有人認為不生不滅的,這種誤會底根原是在末那識上,而末那識底誤會,又有幾個煩惱心所與隨煩惱心所底幫助。我 們所以輪迴,由於思心所造業,思心所所以造業,根本原因由於末那識底誤會。

又仔細研究,前節所說一切有為法剎那生 滅,其實也與物理學不謀而合。佛法如何說一切有為法剎那生滅呢?有為法分心法色法,心法色法又分種子現行,如上文說阿賴耶識相分一節說過。現行心法即心心 所見分,現行色法即前五識心心所相分,及阿賴耶識除種子外一切底心心所相分。心法色法種子即阿賴耶識相分中底種子。一切現行心法色法都從它們自己底種子遇 緣而生,生後一剎那就自滅,滅時又生新種子,倘使緣不缺,那麼第二剎那又生現行心法色法。這樣可以繼續多剎那,甚至多劫,就是上節所說一期住相。如若緣 缺,那麼第二剎那新種子也自滅,但前種子滅時,就又生後種子,不必待別的緣。總之在一期住相之中,無論心法色法,其實都是種子生現行,現行生種子,種子再 生現行,這樣剎那剎那,前滅後生,繼續下去的。佛法所說這樣種現相生底情形,與物理學中光線,聲音,熱能,無線電,X線,γ線等底波動很相類。而且我們倘 使把這些波動底現象概括地研究一下,就知道一切波動都是動能與位能底循環。物體運動,就有動能,同時物體因運動而改變地位,就有位能。位能不會憑空而有, 必由動能變成,所以位能愈增,動能愈耗,直至動能全變位能,物體靜止。但此時位能又能推物體回去,動能愈增,位能愈耗,直至位能再全變動能,回復最初狀 態。這樣周而復始,是一切波動底定律。所以一切波動都是動能與位能剎那生滅,動能滅時生位能,位能滅時生動能。若與佛法比較,也很容易看出動能便是現行, 位能便是種子。我們底感覺是從上述的光線等而生,至於意識等又從感覺而生。光線等既是種現剎那生滅,感覺意識等心法自然也是種現剎那生滅無疑。光線等又是 色法底一部分,所以這一部分的色法也是種現剎那生滅無疑。祇有狹義的物質,就是九十幾種原素與它們底化合物,尚待討論。舊化學師以為這些物質都是原子合成 的,物質分到不可再分就成原子。原子是不可創造,也不可毀滅的。現在已發見的九十幾種原素,就是九十幾種原子類聚而成。這種舊說是與種現剎那生滅完全不合 的。然而現在知道原子並非不可再分,卻是從一對至二百三十幾對電子質子構成的。粗一看似乎舊學說中原子底地位,是被現在原子構造論中電子質子代替了。仔細 研究卻不然,原子構造論中底原子不單是若干對電子質子集合在一處罷了,其必要條件是有一個至九十幾個電子列成一圈至七圈,很快地繞一個核轉。依力學,這種 轉動可以分解為互相垂直的二相的波動,所以也是種現剎那生滅。而且那個核雖是所有的質子與剩下的電子組成的,卻是核裏雖增加或減少一二對電子質子,這個原 子底物理化學特性,除重量外,毫不改變。可見某原子之所以為某原子,實在全靠大乘法相宗底種現剎那生滅。這是一件佛法與物理學不謀而合的奇特事。

關於世界底構造與成壞,作者行篋中底參考 書祇有一部瑜伽師地論。可惜瑜伽師地論說得不很詳細,不得不就所記億的補充些。但字句記不清,有的連出處也忘了。瑜伽師地論上說,我們底地中央有蘇迷盧 山,四面有四大洲,名為南贍部洲,東毗提訶洲,西瞿陀尼洲,北拘盧洲。最外有輪圍山。但作者據各經論上所說情形,看出所有說法都是將地球北極作中心點展成 平面說的。蘇迷盧山頂指北極,蘇迷盧山實指地球全體,輪圍山指南極。印度在南洲,或許指歐亞兩洲。東洲在南洲之東約九十度處,或許指澳洲。西洲在南洲之西 約九十度處,或許指非洲。北洲約在南洲對面即經度相差一百八十度處,或許指南北美。因為經論上說,日月在蘇迷盧山腰,依作者所說,山腰就指赤道。又說日光 被蘇迷盧山遮成夜,就是說日在地球背後。又說日在南洲時,南洲日中,西洲日出,北洲夜半,東洲日沒等等,就是日在歐亞間時,歐亞日中,非洲日出,美洲夜 半,澳洲日沒等。又說南洲人底西方,西洲人以為東方;西洲人底西方,北洲人以為東方;北洲人底西方,東洲人以為東方;東洲人底西方,南洲人以為東方。就是 歐亞人底西方,非洲人以為東方;非洲人底西方,美洲人以為東方;美洲人底西方,澳洲人以為東方;澳洲人底西方,歐亞人以為東方;豈非句句貼對的嗎。又說有 八熱八寒地獄,而某經論上有說,八熱地獄在我們地下極深處,投石在熱地獄中,如雪花飄在火爐裏;地下深處不是確有這樣高熱嗎?又說八寒地獄在輪圍山間;南 極不是確實很冷嗎?又說地輪依水輪,水輪依風輪,風輪依空輪;輪字與球字同義,就是指地球在水球裏,水球在空氣球裏,空氣球在太虛中。又說風輪有二種相, 謂仰周布及旁側布;這也明明是說地球周圍都有空氣。又華嚴經屢次說,有仰世界,有覆世界,有側世界;有一處又說,仰世界即是覆世界,覆世界即是仰世界;可 見地球周圍都有人,而且不是固定的。又說月被自己底影子所遮所以有盈虧;與說向日有光,背日無光,亦合。又說一千個四大洲為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中 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三千大千世界,我們這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名娑婆世界,我們底四方上下,另外有無邊無際的三干大千世界,都有佛出世教化眾生。作者認 為我們底太陽系有九顆大行星,另外有幾百顆小行星,恰合經論上底小千世界。一千個太陽系底中千世界天文學雖未說起,可是一千個中千世界就是百萬個太陽系, 恰合我們底天河星系,所以娑婆世界就是我們這全座星系,天河。至於上下四方有無邊無際的三千大千世界,也與天文學已發見的許多星雲不謀而合。這樣,經論上 所說世界底構造與新知識吻合到如此地步,可謂奇特之極了。

所說世界底成壞,也都與天文學地質學等吻 合。世界也有一期四相,名為成住壞空四劫。每一劫都有幾萬萬年之久,四劫合起來名為一大劫,這時間底長遠就與天文學地質學告訴我們的差不多。據瑜伽師地 論,從成劫初,先有大風輪起來,與大千世界一般大;這是星雲底初期,因熱度很高,全是氣體,所以說風輪。又說其次有金藏雲興;這是氣體熱度漸減,有露點最 高的金屬首先凝成液體細粒,混在氣體中,所以稱雲;質是金屬,所以名金藏雲。又說從此降雨注風輪上,次復起風鼓水令堅,此即名為金性地輪;這是星雲更冷, 液體金屬細粒合併成滴,又因金屬滴自己底動力,與物體相互的引力,向各方運動很劇烈,所以說降雨。熱度再降,熔點高的金屬開始凝固,所以說風鼓水令堅,成 金性地輪。又說空中復起諸界藏雲,又從彼雲降種種雨,依金性地輪而住,次復起風鼓水令堅,成蘇迷盧山,四大洲,輪圍山等;這是熱度再降,有些金屬養化,又 與矽酸合成礦石等熔液細粒,混在氣體中,所以稱諸界藏雲,細粒也合併成滴,落在金屬底地核上,所以說從彼雲降種種雨,依金性地輪而住;再冷凝成固體地殼, 所以說風鼓水令堅,成蘇迷盧山等。這經論上底星雲說,天文學上恐還說得無如此詳細,而且並無一字與科學矛盾,請學者評評看。至於世界壞,天文學尚無這種預 言,不過理想地球漸冷,生物不能生長,活世界變死世界完了。至於死世界底殘骸如何?恐還無人說過。經論上說世界壞時有三大災:一、火災,二、水災,三、風 災。火災有幾個日輪同時出來,把蘇迷盧山四大洲等燒毀;水災有大水起壞器世間,如水消鹽;風災有大風起,壞器世間,復能消盡。這三種災看似神話,其實非不 可能,因天文學已知恆星並非不動,可見有時幾顆星行到一處是或有的事;又或二顆恆星相衝突,碎成幾塊,且發高熱,燒毀世界,很有可能;又或有較大的恆星, 冷卻甚慢,屆時猶是液體,能壞世界如水消鹽。再或有更大的恆星,猶是氣體,能把世界蒸發,亦都是可能。但據作者用自然科學底眼光推測,三災可消滅世界底一 部分,似必有一部分殘骸遺留。空劫空一部分,又一部分必混合在新成的星雲裏,經論省略,所以未說。

經論上說底生理解剖學物理學及天文學,與 新知識如此吻合,可見佛法是真理毫無可疑。至於經論上也有一些與新知識不全合的,作者曾見周叔迦所著唯識研究作過一篇序,序中舉出四個理由,解釋這些不全 合的原因,本章不及詳說。讀者可參看周著唯識研究,商務印書館出版。或拙著馬克斯主義批判及附錄,中國科學公司出版,後者轉載唯識研究序全文,並有一位黃 先生駁作者序文,與作者反駁各一文。黃先生駁作者一文最初發表在中山文化教育館季刊一卷二期。作者證明了佛法是真理,可惜經多年全國學術界未有一人理會, 這回忽蒙黃先生賞光,作者非常歡迎。所以作了反駁一文,費了許多手續,要求同季刊發表在三卷二期。預備黃先生見了,與作者繼續討論,不意事隔六年,黃先生 竟噤若寒蟬。這是作者為弘揚佛法起見,很引為缺憾的。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自序
第3頁:導言 第4頁:真理
第5頁:西洋三派哲學批判 第6頁:歷史派哲學批判
第7頁:離言法性 第8頁:法相
第9頁:修證 第10頁:大旨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