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不是為了快樂——前行修持指引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著/姚仁喜 譯

不是為了快樂——前行修持指引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著/姚仁喜 譯

第七章 皈依

[日期:2016-05-19] 來源:  作者: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著/姚仁喜 譯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為何要皈依? 

誘使我們皈依的狀況或條件有三種:(一)恐懼;(二)信任感或虔敬心;(三)悲心。在這三者之中,恐懼是最強大的。


恐懼 

對於世俗的事務,特別是跟「得」與「失」有關的,我們總會感到恐懼。由於害怕被雨淋濕,我們躲在雨傘下接受庇護;同樣種類的恐懼,也使得佛教國家的農人與 商人們進入佛堂祈請,儘管他們對哲學毫無興趣。對這些人而言,無論是緣起實相或空性,都毫無意義。然而,由於他們身處佛教國家,佛、法、僧就成了他們的 「神」;因此,他們如鸚鵡學舌般向三寶祈請,希望能夠長命百歲、生意興隆、五穀豐收,並以物質供養與繞行聖跡做為回報。

儘管這種態度並非皈依的究竟目的,我們卻不應該嘲笑它。因為對於那些信念單純的人而言,這可以是步向更深理解的墊腳石,況且,並非只有生於傳統佛教社會的 人才會有這種態度。大多數步上佛法之道的人,都常把佛陀想成是救世主,如同基督徒所想的耶穌一般,而且他們往往是由於恐懼、感到需要保護才來皈依佛陀。這 是引導修行者皈依的第一種恐懼。

第二種是對於輪回痛苦的恐懼,例如害怕自己投生於地獄道。苦於這種恐懼的人不太關心穀物歉收或利率調升,他們最大的恐懼反而是被輪回所困住而愚弄。

他們已培養出「盡所有智」(藏 ji nyed pa khyen pai yeshe;wisedom of knowing),認識到陷入輪回的危險;而且他們對所有眾生的悲心,更引導他們不僅恐懼輪回,也恐懼僅只希求自我解脫(涅槃)的自私。

除了恐懼輪回與涅槃之外,金剛乘修行者所承受的是第三種恐懼,那就是對不淨顯相的恐懼。因為只要我們的顯相不清凈,二元邊見之根就永遠無法斷除。

信任感或虔敬心 

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論做什麼事都需要相當程度的信任感。例如,想喝茶時,你別無選擇地只能相信集合茶葉、茶具與泡茶的技巧,就能泡出一杯好茶。要能成功地 做到這件事,其中不能有任何一項元素欺瞞你。因此,如果有個設計精美的茶包,搭配雅致的繩結與標籤,可是裡面卻無茶葉,它就無法以熱水沖成茶。

雖然它看上去像個茶包,可是泡不出茶來,因此它是「欺瞞的」(deceptive)。決定追隨心靈之道,是人一生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事。經常,這是人們在 曾經信任的世俗目標違背了自己之後,想要轉向更可信任的道途時,所做的決定。如果聽聞、思惟教法與修持禪定讓你感到啟發後,很可能你就會選擇信賴佛法的邏 輯。而當你逐漸培養出對「佛」、「法」、「僧」不可動搖的信心,也相信這是世上唯一真實的無欺之道時,你更會渴望去追隨它。基於此,於是你皈依三寶。當 然,還有許多其他的理由令人想要皈依三寶,例如,對解脫的證悟功德培養出堅定的信心而想皈依。一旦所有這些理由都讓你信服,解脫的想法將對你愈來愈具有吸 引力。換句話說,你對「佛」、「法」、「僧」已經建立起虔敬心與信任感。

從本質上而言,一旦你相信三寶是「無欺」的,相信它代表最高的真諦,你將會以皈依來臣服於這個真諦。

悲心 

身為大乘佛弟子,我們領悟到:每一個困於輪回之苦的有情眾生,過去都曾是我們深愛的人,他們甚至可能犧牲過自己的生命,來滿足我們自私的欲望。由此領悟所 感受到的悲心,將成為我們皈依更為重要的誘因。但是即使有了這種領悟,我們仍然無力幫助他們,因為我們也被束縛,並完全受制於自己低劣的條件與狀況之中。

那麼,一個同樣無助的避難者如何給予另一個難民庇護?如同寂天菩薩所說,能有比你更強的人護佑我,你就可以護佑他人。因此,一旦皈依了「佛」、「法」、「僧」,你便能庇佑、援助並保護他人。

皈依:理論 
金剛乘法本經常 以不同的詞彙來表述「佛」、「法」、「僧」,例如「上師」、「本尊」、「空行」(梵 dakini),或在《龍欽心髓前行》中的「脈」、「氣」、「明點」,或甚至「法身」(梵 dharmakaya)、「報身」(梵 sambhogakaya)、「化身」(梵nirmanakaya)。我們描述對誰、對什麼皈依或所用的詞彙並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要理解我們所念誦的詞語 之內涵,它是指我們接受自己具有佛性,因此能獲得證悟。

想像一下我們要清洗一個很髒的咖啡杯。當杯子浸入熱肥皂水時,你在做什麼?大多數的人會說:「我不洗這個杯子。」不過,真的是這樣嗎?你是在洗杯子,還是 在把污垢從杯子上移除?母親教你如何清洗時所給的指示(以我們的話來說是「竅訣教授」),就是「去洗你的杯子」。不過,儘管她幾乎每天都這麼說,但她從未 解釋過咖啡污垢與杯子是分離而不同的。

而「洗杯子」所表達的,其實是從杯子上移除污垢,而那個杯子本身現在絕不是、過去未曾是、未來也不會是髒汙的。然而,基於多年的清洗經驗,她的竅訣教授在 實用上其實是簡單的,每個人都能懂,也都做得到。但是,杯子與污垢是兩個獨立的實體,你所清洗的並非杯子,而是污垢;如果清洗的是杯子的話,杯子將會完全 消失。所以,可被清洗的是污垢,與杯子完全無關。

這個例子清晰地說明了菩薩乘中最深刻的一個理論——我們都有可能成佛,因為我們都有佛性。問題是我們還需要去證得它,那麼,是什麼阻礙了我們證得自己的佛 性?換句話說,是什麼阻礙了我們理解「杯子現在是、過去一直是、將來也還會是乾淨的」?那就是我們累劫以來所積聚的蔽障。

如果你不知道「我們本具有佛性」這個訊息而只聽從竅訣教授,你會犯一個相當常見的錯誤。數世紀以來,許多金剛乘修行者誤以為佛陀是一個坐在面前虛空中的 人,而我們向他祈求恩賜。這是一種有神論的方法,比較接近如基督教等的一般宗教,而非佛教。所以,當學生們問到這個常見的問題:「我應該修持皈依多長時 間?」而此答案:「直到皈依者皈依對象不可分。」就是在提醒我們,皈依的究竟對象並非在身外,而是在自心的本性之中。

在因劄菩提(Indrabhuti)的《智慧成就》(藏 yeshes grub pa)中說,在究竟上,「佛」、「法」、「僧」存於我們心中,而且一切念頭,都是佛、法、僧的示現,即使最短暫的念頭也是如此。所以,在此層次上而言,即 使是最不重要的念頭,都未被煩惱所染汙,也是本初清凈的,因而含藏了證悟的一切功德。如同吉美·林巴所說,對於三寶的全然信心,是皈依的相對修持之最高境 界;視你的自心為三寶,是皈依的究竟修持之最高境界。

皈依:竅訣教授 

「皈依」有多種的竅訣教授。一種方法是我們皈依「佛」為導師、皈依「法」為道路、皈依「僧」為道途上的友伴。另一種,是金剛乘所教授的方法,是要具足絕對 的信心認定上師即是「佛」、上師即是「法」、上師即是「僧」;甚至更為明確的——心即是「佛」、心即是「法」、心即是「僧」。

我們為何要觀想上師為佛或其他尊勝的形相?事實上,我們到底為何要觀想上師?為何不直接觀想釋迦牟尼佛的形相,並且相信他就是釋迦牟尼就好?一個非常好的 理由是,人類很難想像佛性可以存在於我們這種凡俗的生物當中。其次,我們同樣地難以相信,又打哈欠、又喝茶的人類上師,會是一位真正的佛,他怎麼可能是 呢?很多事情他都還不知道,他平時都茫茫然,我們因而在對他全然信任與懷疑猜忌之間,左右搖擺。

蔣揚·欽哲·秋吉·羅卓(Jamyang Khyentse Chkyi Lodr)在他關於「上師瑜伽」的解釋中寫到,依據大乘與金剛乘的說法,佛性持續不斷地顯現。然而,如果這種顯現尚未被福德所純凈化(refined), 它通常就會以煩惱的形式表現出來,例如瞋恨等情緒。一旦「純凈化」的過程開始進展,佛性就會顯現為悲心、慈愛、理解與寬容,而有時它會以最為純凈的形式 ——虔敬心——顯現出來。只有透過「虔敬」之門凝視時,才能看見某個我們認為值得聆聽與仿效的人,而我們稱此人為「上師」。

據信,雖然有無量無邊的佛與菩薩曾經示現,並且持續地示現於此世間,但我們大多數的人都因福德不夠而見不到他們;即使能遇見佛,也不具備足夠的福德來認出 他,或理解他所說的教法,或對他生起任何虔敬心。提婆達多(Devadatta)就是如此,他是佛陀的堂弟,始終生活在佛陀的身邊,可是他卻未能從中得到 絲毫好處,因為他十分嫉妒佛陀。

對我們而言,上師是自己個人的佛。他不僅對我們開示,還無倦、無私地盡力讓我們沮喪、失望,更讓我們脆弱的驕慢受到致命傷,這一切都是為了滿足一個目的 ——根除我們的我執。所以,從今起直到證悟,我們不僅要以皈依來摧毀表面的迷惑,更要以皈依來拔除迷惑之根,藉由請求上師痛打它、撕裂它、粉碎它,直到它 完全被摧毀為止。

那麼,我們何不索性以上師日常的樣貌來觀想他?我們經常見到他,很清楚他的長相,甚至還跟他一起共進過幾次晚餐,或曾陪他散步。為何要把事情變得如此困 難,費力地去想像他身披厚重的織錦袍,頭上還頂著西藏人喜歡讓蓮師戴的那種奇怪的帽子?畢竟,現今在世者無人見過蓮師,也不知道他的裝束到底是如何,我們 唯一能參考的只有西藏的繪畫和雕塑。

再次的,在理論上,金剛乘教法的主要目的是教導我們如何從不淨顯相轉化為清凈顯相。我們都以慣常的不淨顯相來檢視人類上師,然而,這正是我們必須盡力去轉 化的顯相。雖然我們曾聽過,當我們有純凈顯相時,包括牆壁、天花板、地板等身邊的一切看起來相當不同,但在我們之中,鮮少有人可以在看待世界的方式上立即 跨出這麼大的一步。但是缺乏這種能力並非我們當下的問題,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儘快去除自己對上師的任何不淨顯相。當他打哈欠、睡覺、無節制地購物或行為古 怪時,立即提醒自己,你所看到的只是自心的詮釋,而這詮釋正是需要被轉化的。

要轉化僵硬且二元分別的心所需的努力,遠超過你在心眼中維持著上師是普通人的形相。因此,當你在修持中需要觀想上師時,要想像他以蓮師或金剛總持的形相, 出現在你面前的虛空中。以普通人的形相觀想上師,只會讓你對他不淨顯相的習氣永遠存在,或者最多只把他看成是一位友伴而已,因而無法讓你接受自己是上師是 「無以倫比」的想法。

皈依:修持 

 
當我們皈依時,必須向「純正的皈依對象」皈依。但這代表什麼?皈依的對象必須是遍知的、悲心的、全能的;具足這三種特質,才可能純正「無欺」 (nondeceptive)。如果皈依對象不是遍知的,他將不能辨明我們的困難;如果他是遍知的、但缺乏悲心,或者是具遍知、悲心但缺乏幫助他人的力 量,那麼他將不具格做為「皈依的對象」。

皈依對象的遍知如同太陽,遍在肯遍照四方;他們的悲心迅疾如閃電,並且全然平等;他們具有全能的威力,能拔除我們所有問題的究竟根源。我們必須一再地提醒 自己這三種特質,也應該一如先前所討論的,充分運用智識上的「假裝相信」。不過,這並不容易,你認識的人有多少是全能的、遍知的或悲心的呢?你遇到過這樣 的人嗎還是這種想法古怪得不值一顧?

當然,我們通常可以從智識層面找到接受這種概念的方式,但問題是,皈依並非一種智識的活動。我們皈依之後要將佛法付諸修持,因此,我們幾乎必須強迫自己去相信,具足遍知、悲心與全能的純正皈依對象確實存在,並且要培養自己一再地憶起他們的習慣。

觀想資糧田 

在你開始做大禮拜之前,應該首先觀想資糧田。觀想一切諸佛與菩薩眾在你面前,包括上師、本尊、空行,以及上師的整個傳承;或者,也可以專注觀想上師以蓮師或金剛總持的形象顯現(關於此觀想的細節,一般在長軌前行〈皈依〉章節的「資糧田」中會有詳述)。

如果你觀想的是整個資糧田,想像壇城主尊(蓮師或金剛總持)坐在滿願樹的中央枝幹上。在他前方的枝幹上,端坐著釋迦牟尼佛與十方三世諸佛;在他右方的枝幹 上,站立著全體菩薩聖眾;左方站立著聲聞與緣覺聖眾;後方是無量的佛教典籍。在你上師的的頭頂上,安坐著他的上師,其上方是他上師的上師,如此層迭直到最 上方的蓮師或金剛總持。但是,你不用太過努力地想要將他的各個聖眾都一一觀想出來。往昔的大師告訴我們,當國王駕臨時,他的隨眾就會自動地跟隨到來。因 此,觀想上師為蓮師之後,你只需要培養完全的信心,相信他的所有隨眾也已現前即可。

一開始,你也許會覺得難以看見資糧田。這常會發生,因為你還不習慣於看著它,也許這就如同澳洲土著在兩百多年前,無法理解巨大的歐洲商船抵達岸邊的景象,因此幾乎視而不見。 或者,就如安徒生童話《國王的新衣》裡的那些子民,不願意承認他們看不到的那件不存在的新衣一般。

再次的,諸位無須太過擔心細節,而是應該專注于生起全然的信心,相信蓮師或金剛總持就在你的面前,既鮮活又生動,還有一切諸佛與菩薩聖眾環繞著他。必須強 調,「觀想」並非要你在心中畫出皈依樹的圖像,那是不可能的。觀想很像是想起你生命中最親近的人。你現在試著想像自己的母親站在面前,此時,我確定你並非 在想她耳朵的精細輪廓,或她的腳趾頭是否彎曲,或她的背上有多少顆痣。事實上,這類的細節也許從未在你心中出現過。但在此同時,我也確定你在心中生起了對 母親的強烈感覺,你確信那就是她。觀想皈依對象就應如此,而且,你在觀想中所感受到的信心是最重要的。

接著,想像那些令你厭煩、惹你生氣的人站在最前方,靠近著皈依對象,然後是那些傷害過你的人。我們每個人都曾被所關愛的人傷害過,雖然我們也許會堅稱早已 遺忘,但鮮少真能如此做到。為了幫助你療愈任何殘留的痛苦,你觀想這些眾生位居上座,並且生起菩提心,祈願他們得到一切美好的事物。如果一想到他們你仍會 感到痛苦,那就表示你還未放下他們傷害過你的那種感覺。試著不要專注於此感覺,反而要跟自己承認,你仍然緊抓著痛苦不放。然後,再專注地祈願,願他們能得 到所有的快樂,並且希望自己能承擔他們所有的痛苦。要記住,對於想認真修持佛法的人而言,困難的人際關係提供了修持最肥沃的土壤。接著,開始做大禮拜。此 時,觀想每個人——包括你的朋友、家人與無量無邊的有情眾生,也跟你一起皈依並做大禮拜。這樣做,你就是以追隨菩薩乘的態度在修持「皈依」。

積聚大禮拜數量 

為何要做大禮拜? 

為何要伸直全身,投向常是骯髒的地面,然後起身再做十萬遍?因為大禮拜是非常直接的皈依方式,並且是摧毀驕慢的方法之一。這是臣服於佛法真理的外在表示, 也是自己願意暴露並拋棄驕慢的一種表達。因此,當我們皈依時,將自己投在上師足前,並以身體的五個部分(前額、雙手、雙膝)觸碰地面,盡己所能一再地做大 禮拜,來顯示我們徹底地臣服于上師。(在西藏傳統中有兩種禮拜的方式,一種是全長的大禮拜,另一種是半長的跪拜,我們通常積聚是全長的大禮拜。)

據信,大禮拜可以帶來一些利益,例如來世相好莊嚴,或你的話語會具有份量又受人尊重,或能給朋友與同事帶來正面的影響,或有能力管理自己的員工等。有種說法是,積聚大禮拜的修行者將會與聖者為伴,因而莊嚴、富有,可轉生善趣,並終得解脫。

不過對於凡俗之人而言,思惟大禮拜所有的心靈利益與所能積聚的福德,並不必然是激勵我們最有效的方法。反而,做大禮拜有益健康的這個事實,倒是可以成為我 們開始行動所需的誘因。沒錯!為了健身而做大禮拜,是個世俗的發心,但我不會反對它。在此未法時期,任何可以鼓勵你修持佛法的方法,都有一些價值,所以, 請為了鍛煉身體開始做大禮拜吧!如果能這麼做,你不僅能省下健身俱樂部的會費,還可以鍛煉肌肉,並且積聚大量福德。

大禮拜計數:只管去算!

傳統的目標是在此生完成十萬遍大禮拜,如果你有足夠的時間與體力的話,也可以做更多,這是你應該盡力去達成的目標。多快能實現此目標,反而並不太重要,你 比道友更快速地完成十萬遍大禮拜,並不代表一定可以最先獲得證悟,你的態度與發心比速度更重要。同時請記住,做一百五十遍大禮拜需要大約半小時,如果每天 都能做這麼多,兩年內你就能輕鬆地完成十萬遍大禮拜。

對大多數人而言,有個預設的目標是很有説明的。某些人主張不應該太在乎數量,但是很多修行者認為持續記錄修持的數量,既是一種正面的戒律,也是很好的鼓 舞。宣稱不喜歡計數的人,老實說,常是因為太懶惰而不想計算,對他們而言,光是買一串念珠來計數就已經太吃力了。他們讓自己對怠惰讓步,是完全失去了重 點,因為勉強自己費力去做大禮拜,正是這項修持很主要的一部分。還有一些人擔心,他們會由計數而對自己的成就過分感到驕傲。他們的論點是,佛法修持是用來 摧毀我執與驕慢的,為何反而要冒險去鞏固它?甚至有人認為整個「積聚」的概念就是意味著自私,如何積聚財富一般,因此不值得去做。

 
在修行中,如果你強烈地感覺不想計算大禮拜的數量,並且深信這樣做不會幫助自己,那麼無疑地,你就應該計數。除非你正巧是位隱名之佛,否則像我們這種無明 眾生,通常在希望達成目標的激勵下,都能完成更多。因此,每天都要記下你的大禮拜數量,即使那天只有十遍。並記住,由於做大禮拜比念誦更難,因此要統計的 是大禮拜的數量,而非同時在念誦的皈依文數量。

話雖如此,無論你是在往下拜或往上站,你在禮拜時都應該連續不斷地念誦皈依文,但不需要去配合大禮拜的韻律。中途需要休息時,就安靜地以禪坐姿勢坐下,並 繼續念誦皈依文。你可以在每十遍或二十五遍大禮拜之後,就重新提醒自己的發心,這會非常有用。以信心確認上師就在此處看著你,不時地提醒自己,你是為了利 益眾生而修行,並同時生起菩提心。

有時,你難免會發現自己做大禮拜只有動作,卻毫無「感覺」。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只管繼續做大禮拜。繼續做,比浪費時間去等待「對」的感覺,結果什麼也沒做成要好得多。就我個人而言,當我做大禮拜時,幾乎從來沒有任何感覺。

如何克服你對修行的抗拒 

在大禮拜中途禪坐 

「厭倦」是另一個問題,如果讓它生根,你就會產生強烈的抗拒感,而完全不想做大禮拜。克服這種「抗拒」的一種方法,是在大禮拜中途穿插禪坐的修持。其他的 一些好方法,包括專注於身體的感受,例如膝蓋的疼痛,或思惟每個大禮拜正在摧毀生生世世的惡業,或去想像當你完全如法地做一遍大禮拜時,必定積聚無量的福 德。藉由這些方式修持,一旦你被引介到更高的大圓滿禪定與心性時,你終將體會到禪定真正的滋味。

接受大圓滿教法的人,一旦初嘗禪定的滋味,一切就會豁然開朗,你會發現自己無可回頭地迷上了禪定。當然,適應新的習慣需要時間,不過如果你堅持並規律地修行,你的世界將以未曾想像過的方式開展。從那時起,禪坐將一點都不會令人感到乏味。

戰勝怠惰 

很多學生抱怨自己太過懶惰,什麼修行也做不成,大禮拜更不用說。為了戰勝他們的怠惰,我建議的方法是閱讀往昔大師的故事,例如密勒日巴的傳記。不過要注 意,你精明的心很快就會找到方法來逃避這種啟發之源。如果只靠這種方法,你很快就會變得麻木無感;一旦這種情況出現,那麼即使釋迦牟尼佛本人陪伴你一整個 月,也無法保證你會變得較不怠惰。另一個克服怠惰的好方法是念誦祈願文,請求自己受到保護,免於被這種沉悶與乏味的狀態所困。供香、供燈,或每天修持前用 心創造能激勵自己的氛圍,也會奏效。

找到激勵自己修行的力量並不容易,即使是最老練的修行者,當他們忘記自己每天都步步接近死亡時,也會失去動力。至於那些需要照顧家庭或工作繁重、忙於餬口 的人,就更難找到時間修行了。不過,諷刺的是,當我們有時間時,卻缺乏動力意志力來激勵自己,結果是花了更多的精力看足球賽,而非修持佛法。

抓住一切機會修行 

根據巴楚仁波切所說,我們應該如同饑餓的犛牛,見到草就吃,完全不去思考要留下一塊草地以後再吃。應該將你擁有的每個時刻都用於修行,並且不要忘記計數。要牢記,除非心已調伏且正念圓滿,否則無論我們做什麼,用來摧毀我執與驕慢的方法都會反過來變成它們強大的工具。

你也應該在日常生活中修持,邊工作邊做大禮拜顯然不可能,不過,你可以訓練自己,每次走過一扇門或聽到電話鈴聲,就想到「菩提心」。但是要記住,不論你用 什麼方法來提醒自己,很快都會變成老套,並且淪為另一個無意義的儀式。因此,要不斷地更換提醒自己的東西,才能讓修行保持清新。

修持佛法就如同剝除層層表皮。一開始,當你看到一層外皮時,唯一的選擇就是剝掉它。如此之後,你很可能突然被迷惑與懷疑所征服,甚至開始懷疑法道本身。不 過,並非所有的懷疑都是有害的,有些是來自你很珍視的「分辨之心」(discriminating mind);但我們卻很少去質疑它,事實上,我們總是輕易地就接受「我執」對各種事件的詮釋版本。所以,如果你開始懷疑長久以來自己所接受的真理是否「真 實」時,這也許是佛法開始深入你心的徵兆了。

雖然更有分辨能力可能是個好徵象,但切勿停駐在你的批判上,你應該繼續前進。因為,也許你在法道上成功地剝除了一層表皮而有了一點進步,但很快地就要面臨 另一層,而那也必須剝除。事實上,無論何時你被困住,解決的方案始終是剝掉另一層表皮。只有當所有這些「進步」與「困頓」的表皮都已徹底清除,你才會抵達 法道的終點。

切勿忘記,我們修持佛法的目的是為了證悟成佛,而非僅只成為慈善家或關懷病房義工等仁慈善良的人而已,更非為了獲得認可或獎項。菩薩乘的弟子們不僅渴望自己證悟,更渴望一切有情眾生證悟,重點是:證悟成佛就是獎品。

座修的結尾 

當你完成了每天要積聚的大禮拜數量之後,就直接進入下一項修持。當你生起菩提心時,你的皈依對象就是你修行的見證者;而且,在此座修持結尾時,他們化光, 而且融入於你。或者你也可以想像他們愈來愈靠近,慢慢地融入於你,而與你無二無別。儘量地安住在這種不可言說的合一境界之中。
【書籍目錄】
第1頁:導言——調整你的心 第2頁:第一章 佛法有什麼好處?
第3頁:第二章 因乘與果乘 第4頁: 第三章 前行略說
第5頁:第四章 你的心靈熱身 第6頁:第五章 運用你的想像力
第7頁:第六章 我們為何需要上師? 第8頁:第七章 皈依
第9頁:第八章 生起菩提心 第10頁:第九章 淨除蔽障的修持
第11頁:第十章 供養曼達 第12頁:第十一章 「古薩里」修法
第13頁:第十二章 上師瑜伽 第14頁: 第十三章 「灌頂」與上師瑜伽四灌頂
第15頁:第十四章 有關修持的忠告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