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 玅境老和尚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 玅境老和尚

二、前輯.正釋經文.四

[日期:2011-02-2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玅境老和尚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辛四、不顛倒心

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第四科是不顛倒心:菩薩度化眾生,他的內心有般若的智慧,不同於凡夫顛倒迷惑。

發 菩提心的菩薩能夠很長遠地發大悲心廣度眾生。為什麼能那麼長遠度眾生呢?因為「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他觀察一切眾生都是畢竟空,所以度化眾生就是無眾生可 度,觀察自己也是畢竟空;度眾生者不可得,所度的眾生也不可得,所以心裡面不感覺到辛苦。這一定要修學禪定,而且要有般若波羅蜜;這樣,所有的煩惱境界不 能動搖,因此會感覺到很輕鬆、很自在,才能做出來這件事。

「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的觀法,應該要再講一講。

第 一種觀法:佛法分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世。若以今天為現在來看,過去我也是有生命的,未來我還是有生命。站在今天的角度看過去,過去的生命已死,所 以過去的生命猶如虛空,無色受想行識。以今天看未來,未來的生命還沒有成就,因為因緣沒有和合,故未來的生命也猶如虛空。如果在過去看現在,現在也就是未 來,未來的身體就是現在的身體,因為生命還沒有成就,也是猶如虛空。若以未來看現在的身體,就是過去了,這身體也是猶如虛空。這樣觀察,過去也是空的,現 在也是空的,未來也是空的,都像虛空似的。若想要知道實無眾生可度的話,靜坐的時候先作如是觀。

第 二種觀法:一切法都是因緣有的,因緣有就是自性空。用自性空觀,觀察這身體是畢竟空。「緣起自性空」正確的理論即此。若再加以解釋,譬如說這個房子,在三 年前這地方是空地,怎麼有房子了呢?就是有投資的人,請建築師規劃,圖則畫好了,向政府申請,政府批准了,就施工,到今天房子完全做好了。怎麼有的?因緣 有的!有這些因緣就有房子,這叫做緣起有。

那麼,由各式各樣條件造成的房子,怎麼叫做自性空 呢?我們先解釋自性,自性就是:不是由因緣有、不是由各式各樣的條件造成的,自己就有,那叫做自性。現在看看這緣起的房子是自己有的嗎?若是自己有的,就 不需要投資人做種種規劃、由建築公司來造;若沒有這麼多因緣,就有這個房子,那就是自性有。「自」對「他」說,因緣就是他,由因緣而有,就是他有;因緣有 的東西,它自己沒有,所以需要投資的人集合眾多的因緣,才能把房子造出來。如果本來就有了,那何必費這個麻煩呢?所以由因緣有的東西,它自己本性是空、它 本身是無所有的。

說造出來的房子是有,這是因緣有,不是自性有;不管是光也好、石頭、木頭,各 式各樣都是由因緣有的,沒有一法是自性有;所以在因緣有的這個時候,自性還是空的。觀察時,先觀察每一法都是屬於因緣,是因緣有,然後觀察它自性空,自性 空的時候,也沒有樑、柱、地板等,什麼都沒有,無有少法可得,在自性空上,房子是沒有的,這就叫「緣起自性空」。

觀 察房子是緣起自性空,觀察人也是自性空,不管男人、女人都是緣起自性空,自性空中,沒有男、沒有女,沒有美、沒有醜,也沒有如意、不如意的事情,都是無所 有的。但為什麼有了?因緣有!若以前做了很多的功德,那麼今生就會如意一點;若常常的傷害別人,就會苦惱一點。苦惱、如意是自己栽培的,是因緣有,自性空 中一切都不可得。

「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菩薩教化眾生轉迷起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教他修學 四念處得聖道,當這個人成就阿羅漢道、發無上菩提心了;菩薩能觀察眾生是空無所有、觀自己也是空無所有──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因為菩薩有畢竟空的智慧、也 有緣起的智慧;用畢竟空的智慧觀察這些事情,心裡面很安閒自在,不會說:「我有很大的功勞!」不像世間上的人,有功高震主的問題──害怕他功勞太大,本領 太大,對我有威脅。佛法中沒有這個問題,佛教我們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無論什麼情況,心裡面很平安。到達這境界,沒有爭論、也沒有一切的糾紛,都是 平安的,佛法的偉大就在這裡!

而修行這件事呢,也要有智慧,只修禪定還不能夠解脫生死大苦,若 用畢竟空的智慧觀察,才能斷煩惱的種子、才能成為聖人。說「我不修止觀!」那怎麼能得聖道呢?光是閉上眼坐在那裡,能得聖道嗎?我看是很難。「哎呀!我開 悟了!」自己說開悟啊!真的嗎?糊塗人或者會同意。實在呢,要常常的學習《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也要讀《大智度論》才能明白《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道理, 這時候就知道要如何依據佛的開示,修學戒定慧得聖道。如果把佛所說的放在一邊,「我這裡邊沒有這些傢俱!」能得聖道啊?我看不能!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何 以故」:為什麼度化了很多的眾生,而說沒有眾生得到滅度呢?下面解釋理由。「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假設發無上菩提心 的菩薩,思想和我們凡夫一樣,也是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那這樣的話,他就不是菩薩,而是一般的凡夫了。我們凡夫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菩薩沒有這種顛倒、錯誤的想法。

什麼叫做「有我相」呢?沒有修學佛法的人,或者學習佛法但沒能 認真學習的人,也都是有我相。我們日常說話也會用「我怎麼地、怎麼地。」但多數沒有深入認識究竟什麼是我?在《瑜伽師地論》、《大智度論》、《阿毘達磨 論》裡,就說得非常清楚:佛在世的時候,與佛同時的外道有這種思想就是有我論者,而佛陀的思想是無我論者。佛法是無我論,非佛法是有我論,所以深入修學聖 道有成就的人,是無我的!

外道怎麼樣執著我呢?他認為:在眼耳鼻舌身意的生命體,有一個常住不 壞,永久存在而不會被破壞,有真實體性、主宰能力的這麼一個東西,這就是「我」!若人的壽命結束、身體壞了,但是「我」的體性不壞,繼續存在。怎麼存在 呢?它可能到地獄、可能再來人間、也可能到天上去,又得一個身體,「我」就住在身體裡面。身體等於是「我」的房子,就像人在房子住了一百年,然後「我」再 換一個房子。那個房子可能如意,也可能不如意,也有壞敗的時候,但「我」是永久存在;我的住處──身體有老病死,「我」本身是沒有老病死,永久存在的。外 道有這種思想。

佛陀說:「無我!」沒有這個我!若我們不以佛教、非佛教區分,就是有人告訴你: 「你的身體裡有這麼一個東西!」這樣的思想,你接受是不接受?同意是不同意?可能還是會很歡喜接受這件事。因為感覺到有道理,可能會這樣接受這件事;但是 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否認這件事,「是無我的!」那麼,很快的我們就會感覺到有問題了。

比如 說,我們這個身體死了以後,再得一個身體,前一個身體和後一個身體是兩回事;因為有「我」在中間,可以連續下去而不斷。現在否認有我,那怎樣連續下去呢? 佛陀的智慧是說:下一個生命的出現,是這一生思想、行為所創造的業力,由業力變現出下一個生命,如果業力不發生作用,下一個生命就不出現了,所以佛陀告訴 我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而不說有我。

現在這位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是佛陀的弟子,相信無我論,也這樣的學習、修行;無我觀修成功了,所以能觀察自己本身是無我,觀察一切眾生也是無我的。

如果是承認「有我」的時候,除滅了生死的大患,就是「我」解脫了,然後得涅槃,就是「我」住在涅槃那裡的意思。

若是承認有我,說:「這是佛性!」那非有想非無想天應該成佛了,因為他的這個「我」解脫了一切的苦惱,在那裡湛然常住,應該他就是佛了!但是佛說:那人還是個生死凡夫,連初果聖人都不是。所以佛法是不承認有我論的。

「若 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這四句話,「有我相」是總說。執著有我的人,認為我們的生命有老病死,但是老病死裡有個不老病死的,那個 「我」是常住不壞的;如果有這樣的思想,叫做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別說;人相指現在,眾生相指過去,壽者相指未來。

「人 相」是指現在的「我」在六道輪迴裡面,表現於外的是屬人的相貌,不是地獄、也不是天,是人!「眾生相」是指過去,這個「我」從過去久遠久遠以來到現在,生 了又死,死了又生;經過很多很多的生,很多很多的死,那叫做眾生相。「壽者相」就是現在的生命結束了,但這個「我」是長壽的,它能無窮無盡地存在下去,這 個「我」在未來叫做壽者相。這是分三世,合起來就是「我」。

若菩薩有我相,即非菩薩,那就是指 一般的凡夫,不是佛教徒。菩薩發無上菩提心,是一個很偉大的佛教徒,加上有「無我論」的思想,能通達無我義,有般若的智慧,這樣才是菩薩!如果執著有我, 那就是凡夫的煩惱,這無明的煩惱是一個染污的境界;若能夠通達無我而能夠深入地學習,成就無我的智慧,那就是聖人了。所以,有我論是凡夫境界,無我論是佛 法、是聖人的境界。佛教徒相信了佛法,處於凡聖之間;因為相信佛說無我的道理,我們學習無我,逐漸地、逐漸地就是超越了凡夫的境界,到聖人的世界去了。

這 位菩薩度化眾生的時候,觀察一切眾生都是無我的──實無眾生可度,就是沒有我可度!眾生也只是現前的色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一定是要敗壞的,沒有「我」可 得!是這樣子度化眾生!什麼叫做度眾生?眾生怎麼樣接受佛法的度化?從這樣的道理來說:就是能通達無我義,就是接受佛法的教化了。

說 修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觀身不淨,觀受是苦」是助道──幫助我們得聖道;「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是正式入於聖道的法門。因 為這個身體是臭穢的,但我們認為是清淨的,在這認為是清淨上起種種的貪愛心;貪愛心重,修無我觀就困難,會有障礙的。所以佛告訴我們,修不淨觀來對治欲, 欲心微薄了就沒有障礙修行的力量,這時候修無我觀就容易成就,所以是助道。正式修學聖道,就是修無我觀。

無我觀分兩種:我空觀和法空觀。「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是修人無我。若執著在色受想行識裡面有常恆住不變易的我,名為我執;破除這個我執,叫做我空觀。

不 修無我觀的人,聽見這樣的話,可能接受也可能不接受。就算接受了:「修無我觀,那有什麼了不起呢?」也不感覺到有什麼微妙。但是,若能夠常常修無我觀,微 妙就在那裡出來了。道理在那裡呢?若是執著有我,就會對自己有愛,對別人就不那麼愛,所以很難有慈悲心。若一般不侵犯我的利益關係,還可能去做一些利益他 人的事情,如果侵犯我的權利時,那可能會要除掉對方,保護自己。所以佛陀說:要能無我!佛陀的意思:根本不承認色受想行識裡有「我」,所以說無我!

眾 生執著有我有什麼不好呢?因為不能斷滅私心,就會有貪心,有貪就有瞋,而這都是從愚癡來的,所以有貪瞋癡的煩惱。有貪瞋癡的煩惱,能做善業也能做惡業;可 能由貪心、可能是瞋心、也可能由愚癡心做善業;也可能由貪、瞋、愚癡心做惡業。不管是善、是惡都是流轉生死的動力,或者因惡業有生死,或者因善業有生死, 都是流轉生死的苦惱事情。

若能修無我觀就不同了,他會觀察:「沒有自己可愛護!」所以不傷害別 人。常常修無我觀時,若別人罵你一句,你想:「這是罵誰呢?罵我?沒有我可罵嘛!」這樣想,就不會有瞋心;若是有我,有人侮辱你,就憤怒了。這還是很粗顯 的事情,若能觀察到微細的境界時,就接近聖境了。所以修無我觀,在小乘佛教非常重要,而大乘佛教也重視這一點。在《中觀論》上說:修一切法空觀是重要,修 無我觀也是重要的。如果我們不修無我觀,只觀一切法空,還容易保留「我」;一切法空,但「我」是不空的。可能會有這樣的事情。

「不與萬法為伴侶」這句話,可以約聖人講,聖人的心是不與萬法為伴侶的。但是若說「我」不與萬法為伴侶,那就是凡夫境界了;我是單獨存在,常恆住不變易,但是一切法都是空的,那麼「我」就不與萬法為伴侶。

佛 法中說我執分兩種:一種是分別我執,一種是俱生我執。分別我執是指心的分別,也就是學習來的。老師告訴我:「這個身體裡有個我。」我恭敬的信受如是法,所 以就會認為:「身體裡面有個我!色受想行識是老病死,終究要壞的,但這個我是常住不變的!」而歡喜這種思想,這是分別我執。由老師這樣說,自己也這樣相 信、接受。或者沒有老師,因為人的第六意識善於思惟,也會思惟到:有個我──平常說「我」,這是一句話,是個名字,名字裡面應該有所表達的體性,這裡面有 我,應該有我的體性!說「這個房子」是名字,房子表示一種物,有物才有名,名義著實。所以,可能由自己的思惟而來,也可能是由老師教導;這樣的我執,叫分 別我執。

第二種是俱生我執,不需要分別,不需要老師教導,也不是讀書學習來的,是在無分別中就 執著有我。這樣說,假使沒有分別我執,決定還是有俱生我執。不修我空觀,我執還繼續在那裡;若只觀一切法空,沒修我空觀,我執也還在,而說「不與一切法為 伴侶」,那就可能會形成這樣的思想:「我是真常不變的,其餘一切法都是空的。」若回頭認真學習佛法,佛法是無我論,那麼你是有我論,又自稱是佛教徒,對不 對呢?是有問題的!

現在因為是在禪七裡面修觀,三三昧與修觀有關係,就是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有小乘的三三昧,有大乘的三三昧;若沒有發無上菩提心,那就是小乘的三三昧。不過,唯識宗對於大乘的三三昧和小乘的三三昧,說法也有不一樣;現在不解釋那麼多。

「空 三昧」,三昧是定,在禪定裡面思惟:我不可得!這叫空三昧。我不可得,但還有色受想行識、有眼耳鼻舌身意、有色聲香味觸法,眼識乃至意識還都是有的;這一 切法都有,只是沒有我,這叫空三昧。「無相三昧」,指色受想行識是畢竟空,眼耳鼻舌身意等十八界一切法都是空的,這叫做無相三昧。先是我不可得,而後一切 法不可得,這就是我空、法空;在我也不可得、一切法也不可得的境界裡,然後心裡面遠離一切分別,叫「無願三昧」。

靜 坐的時候,修奢摩他以後,不妨作如是觀。如果是得了定,在定裡面作如是觀,那就是三三昧了。這樣講三三昧,我們才明白「不與萬法為伴侶」──無相三昧就是 不與萬法為伴侶!空三昧是我空,先修我空,然後修一切法空,這樣子就沒有我執的過失。如果不修我空,只是觀一切法空,那這人有可能不是佛教徒,因為「我」 還在。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從始至終都是無我論,中國佛教是大乘佛教,相信、受持讀誦《金剛 經》的人非常多,但是對於無我論和有我論,恐怕未必有認識。為什麼受持讀誦這無我論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反而對無我論迷迷糊糊的呢?不但是沒有認真學 習佛法的人,對於這個道理模糊;就是在佛學院裡學過多少年,還是不知怎麼回事!為什麼這樣呢?我的看法就是:從這裡看出中國佛教很衰微了!

我 想再多說幾句:出家人或者是在家的佛教徒,願意弘揚佛法是非常的殊勝!一個人做不到,就組織一個團體──出家人可以組成一個團體,在家居士也可以組一個團 體,也有出家的法師、在家居士合起來組成一個佛教團體的──最初可能還不錯,過一個時期就衝突、不和了。原因在什麼地方呢?就是在「有我相、人相、眾生 相、壽者相」,根本的原因就是有「我」,有我相就不容易和。若「無我」就容易和,因為他不會只為自己著想,而是為團體的利益著想,為一切眾生的利益著想。 為什麼不為「我」著想?因為無我!

佛教徒修四念處成功,小乘佛教就是初果須陀洹,在大乘佛法就 是初歡喜地,這是聖人。他信受這樣的理論,而且認真這樣修行,成就聖道,因為有「無我的智慧」,他不怕死,因為他感覺沒有我可死,沒有生死的這件事。初果 聖人、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也是需要衣食住這些維護生命存在的資糧,但是他能全部的布施給別人,自己死了沒關係,他不在乎。為什麼他能這樣呢?就是修無我的 關係,所以能做到這一點。

南傳佛教的小乘佛教學者,若是能認真的閱讀《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樣 的大乘佛教的佛法,他也能接受,因為這也是說無我論,與小乘佛教沒有衝突。再進一步說,所有的大乘佛法和南傳佛教是一致,不衝突的,而且是更殊勝。所以大 乘佛教學者,不需要棄捨大乘,回向小乘,若是這樣子,你就是沒有智慧。因為大乘佛法比小乘佛法更圓滿,大乘佛法是提倡大悲心廣度眾生,這件事不對嗎?大乘 佛法與小乘佛法不同的一點,就是大乘佛法提倡大悲心,不要做自了漢。其實,自了漢也是了不起,好過連自了漢都不是,那就是不及格了;但如果能發大悲心廣度 眾生,是更了不起!

所以從事實與理論上看,我們應該學習無我論,不要學習有我論;學習有我論會有很多煩惱、問題。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不是菩薩了,那變成什麼?就是一般的凡夫境界了。

以上:廣大心、第一心、常心、不顛倒心一共四種,前三種合而為一就是慈悲心,後一不顛倒心就是般若;大慈悲心和般若的智慧統合起來,名之為發無上菩提心,也就是安住於大乘佛法裡了。

【書籍目錄】
第1頁:一、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冠科 第2頁:一、前輯.前言
第3頁:一、金剛經講記‧釋經題 第4頁:一、金剛經講記‧敘傳譯
第5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一 第6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二
第7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三 第8頁:二、前輯.正釋經文.四
第9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五 第10頁:二、前輯.正釋經文.六
第11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七 第12頁:二、前輯.正釋經文.八
第13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九 第14頁:二、前輯.正釋經文.十
第15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一 第16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二
第17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三 第18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四
第19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五 第20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六
第21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七 第22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八
第23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九 第24頁:三、前輯.正釋經文.二十
第25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一 第26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二
第27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三 第28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四
第29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五 第30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六
第31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七 第32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八
第33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九 第34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三十
第35頁:五、前輯.問答.一 第36頁:五、前輯.問答.二
第37頁:五、前輯.問答.三 第38頁:五、前輯.問答.四
第39頁:五、前輯.問答.五 第40頁:六、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冠科
第41頁:六、後輯.前言 第42頁:六、解釋經題
第43頁:七、後輯.入正文.一 第44頁:七、後輯.入正文.二
第45頁:七、後輯.入正文.三 第46頁:七、後輯.入正文.四
第47頁:七、後輯.入正文.五 第48頁:七、後輯.入正文.六
第49頁:七、後輯.入正文.七 第50頁:七、後輯.入正文.八
第51頁:七、後輯.入正文.九 第52頁:七、後輯.入正文.十
第53頁:八、後輯.入正文.十一 第54頁:八、後輯.入正文.十二
第55頁:八、後輯.入正文.十三 第56頁:八、後輯.入正文.十四
第57頁:八、後輯.入正文.十五 第58頁:八、後輯.入正文.十六
第59頁:八、後輯.入正文.十七 第60頁:九、後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