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圓瑛法師著

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圓瑛法師著

著解序文

[日期:2011-01-0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圓瑛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四著解序文分二科 甲初序法門 二序註疏 初科又分二  乙初總序多門  二別顯淨宗 今初

《序》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

(講)原夫。是起語之辭。諸佛者。諸是眾多之謂也。即指過去現在。十方一切諸佛。佛佛道同。同以無緣之大慈。同體之大悲。憫念眾生。憫者哀憫。即大悲之用。念者護念。即大慈之用。群迷範圍廣大。指九法界眾生之多。六凡眾生。於本來無我。妄執此身為實我。迷卻我空之理。於本來無法。妄執心外有實法。迷卻法空之理。二乘之人。灰身泯智。趣向偏空。迷卻真空之理。權教菩薩。未悟真如。所修不能離相。迷卻圓中之理。九界之迷雖分輕重。其為無明所覆。一也。隨機施化者。諸佛轉八識成四智。有妙觀察智。能觀察眾生。是何種機。為說何種法。是隨其機宜。施以教化。如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應以何法得度。即說何法。

又。諸佛稱為無上醫王。能醫眾生各種心病。如醫師對症。開方授藥。自可藥到病除矣。隨機施化。為度生之唯一方法。如不淨錯施於鑪犕。數息不利於塚人。皆不能受益。

昔有二人。投佛出家。一是製鑪犕之人。一是守塚墓之人。佛弟子授製鑪犕者。以不淨觀工夫。授守塚墓者。以數息觀工夫。二人依教脩觀。皆不得益。遂同欲還俗。佛呼而問之。汝二人何欲還俗。乃將依教脩觀。不得益之故。稟明於佛。佛囑不必還俗。汝二人易觀脩之。自能得道。要製鑪犕者。脩數息觀。守塚墓者。作不淨觀。二人不久。皆得道果。此即隨機施化。易於得益之明證也。

凡為善知識者。應當通達。大小偏圓。權實頓漸。一切法門。隨眾生機。而為宣說。因眾生根性不同。樂欲各異。只得俯就機宜。曲垂方便。而饒益之。是為善知識。○若偏執一門。自是他非。排擯異己。無論法門如何。皆非善調物倩。廣行化導者。如世專科醫師。其利不溥也。

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者。諸佛說法。無非指示眾生。一條歸元之路。元即本元真心。眾生最初。一念迷情妄動。乃迷真起妄。背本逐末。所以流轉生死。長劫不休。諸佛說法。示以歸元之路。一歸本元。無有二致。惟一清淨本心。而所教方便。修證法門。別有八萬四千。故謂之多門。如千徑九逵。皆達王城也。初總序多門講竟。

乙二別顯淨宗分二科 丙初淨土橫超勝  二特顯持名勝 今初

《序》然於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則〕莫若念佛。求生淨土。

(講)然字。轉語之辭。上云方便多門。然於一切方便法門之中。揀擇其至直捷。而不紆緩。至圓頓。而非偏漸者。莫若念佛法門。求生淨土。念佛法門。但持洪名六字。可以橫超三界。徑登不退。疾趣菩提。其直捷圓頓。為何如耶。

橫超三界。帶業往生。為淨宗特點。一切法門。皆豎出三界。不能橫超三界。豎出則難。橫超則易。今有一喻。喻如蟲生竹中。若從竹節。一節一節咬穿。向竹梢而出者。此喻豎出三界。何等為難。若從竹邊。咬穿一洞而出者。此喻橫超三界。何等容易。此即直捷圓頓之譬喻也。初淨土橫超勝講竟。

丙二特顯持名勝

《序》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則〕莫若信願專持名號。

(講)念佛一門。而分四種。一實相念佛。二觀想念佛。三觀像念佛。四持名念佛。本經即釋迦如來。教人專持名號。於四種念佛法門中。此為至簡易。至穩當者。

何謂簡易。但持一句佛號。何等簡單。一教便會。何等容易。不必參究。不勞觀想。與夫觀像。何等簡易。

何謂穩當。略說有三。一念佛眾生。常得彌陀光明。之所照燭。常為十方諸佛。之所護念。自始至終。可以不遭魔事。二念佛之人。一生精進。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淨土。可免隔胎之迷。世有修習他種法門。一生功行未圓。欲望來生。繼續再修。一經轉胎。迷卻前生志願。是為隔胎之迷。三念佛之人。只要信願行。三種資糧具足。縱使一生念佛。不得開悟。亦得往生淨土。永明壽祖云。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其穩當為何如耶。

《序》是故淨土三經。並行於世。〔而〕古人(研究推重。)獨以阿彌陀經。列為日課。豈非有見於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攝事理以無遺。統宗教而無外。尤為不可思議也哉。

(講)是故二字。承上起下之辭。淨土三經。佛說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與本經。皆為淨土法門經。雖然三經並行於世。而古人獨推重本經。列在日課。無論何宗寺廟。皆早晚二課。念佛經行。是以持名念佛。為尤要也。豈非二字反顯。古人有見於持名念佛一法。可以普被上中下三根。如一雨所滋。大根大莖。中根中莖。小根小莖。皆得蒙潤也。

念佛一法。若智若愚皆有分。是男是女總堪修。上焉者。如文殊普賢。不能踰其閫。文殊發願偈云。願我臨終時。盡除諸障礙。面見彌陀佛。往生安樂剎。普賢偈意全同。每句加二字。曰。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下焉者。鐵匠屠夫。亦得臻其域。昔日衡州有一王打鐵者。一家四口。以打鐵度日。一日不打。即生活費無著。自怨前世不修。今世吃苦。總想修行。不知修法。一日見有一位遊方僧。請入其鋪奉茶。請教修行之法。告以窮苦。要求示以不花錢。不妨工作之法。僧即傳授持名之法。可不花錢。不妨工作。煨鐵時。將風箱一掣一聲佛號。一推一聲佛號。要打鐵時。一槌一聲佛號。併告以一生持念不輟。則臨終時。阿彌陀佛。接引往生其國。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王甚喜。即依之而修。其妻謂曰。打鐵本來辛苦。再加念佛。豈不更苦。王告其妻曰。是法極好。往日站在爐邊。覺得火熱。念佛則不熱。往日打鐵。覺得臂酸。念佛則不酸。晚間念佛亦好睡。如是益加精進。數年後。一日理髮沐浴更衣。謂其妻曰。我今天要回家去。妻曰。此不是汝家。汝家在何處。曰我家在西方。妻笑曰。汝去好了。少頃又站在爐邊煨鐵。高聲念佛。鐵煨紅取出。說偈曰。『釘釘鐺鐺。久煉成鋼。太平將近。我往西方。』舉槌念佛一聲。敲下即立亡。異香芬郁。面不改容。天樂鳴空。眾所共聞。當知其蒙佛接引。往生極樂無疑。衡州從此。人多念佛。迄今念佛之風仍盛。

昔日屠夫張善和。一生殺牛為業。將終之時。見群牛競來索命。乃呼其妻。請僧救度。妻請一念佛僧至。謂善和曰。汝殺業甚重。惟有念佛可救。隨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善和依教念佛。念不多聲。則曰牛去矣。僧云再念。復念多聲。曰佛來了。一手拈香。含笑而逝。其帶業往生。自可為證。乃至八哥念佛。亦得往生。其被機之廣可知。

攝事理以無遺者。念佛一法。有事念理念。何謂事念。以能念之心。念所念之佛。能所分明。念念無間。行住坐臥。惟此一念。更無二念。不為內惑外境。之所動亂。名得事一心。○何謂理念。了知能念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所念佛外。無有心能念於佛。佛即是心。心即是佛。心佛一如。無有二相。唯是一心。寂然不動。名得理一心。故曰攝事理以無遺。

統宗教而無外者。宗乃直指向上宗乘。不落思量分別。念佛法門。專持一句佛號。綿綿密密念去。念到一心不亂。而得念佛三昧。梵語三昧。譯云正定。即是禪定。又古德云。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此即統宗。○教者教相。有大小偏圓。頓漸權實不等。按天台宗。分藏通別圓四教。今念佛之人。以能念心。念所念佛。能所分明。不離事相。此藏教意。○念念念佛。念念明了。能念所念。皆不可得。此通教意。○始從有念。念至無念。不住有無。而歸中道。此別教意。○能所情忘。有無見泯。湛然一心。常住不動。此圓教意。淨土一門。而該四教。此即統教。故曰統宗教而無外。

尤為不可思議哉者。尤者更也。此句對其餘三種念佛比較。持名更為不可思議。其理深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蓮池大師云。口欲談而辭喪。心欲緣而慮亡。本經六方諸佛。各出廣長舌相。同聲讚歎。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此經不可思議。即持名念佛法門不可思議。一序法門講竟。

甲二序註疏分二科  乙初序古疏  二序今解 今初

《序》古來註疏。代不乏人。世遠就湮。所存無幾。雲棲和尚。著為疏鈔。廣大精微。幽溪師伯。述圓中鈔。高深洪博。蓋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

(講)自古以來。彌陀經註疏。歷代不乏其人。第時世既經久遠。便就湮沒者多。而所存無有幾家。此序古疏。○雲棲下序近疏。雲棲在杭州。是蓮池大師道場。師諱袾宏。字佛慧。號蓮池。杭州仁和縣人。俗姓沈。官家後代。年三十一歲。聞說萬物皆有無常一語。忽然覺悟人生亦是無常。遂發出世心。參拈花遍融禪師。笑巖寶祖。有省。大明隆慶五年。至杭之五雲山。見五色彩雲。棲於西塢。復觀山明水秀。遂結茅居焉。後以道德所感。遠近來歸。成為叢林。名雲棲寺。文殊菩薩。化為童子。來參大師。師見問曰。兩腳有泥。必是遠來客。童子曰。聞知蓮池水。特來洗一洗。師曰。蓮池深萬丈。不怕淹死你。童子曰。兩手攀虛空。一腳踏到底。○今稱雲棲和尚者。不敢直呼其諱。重其人也。梵語和尚。此云力生。以有力能生弟子智慧。蕅公從其塔前受戒。故稱和尚。

著為疏鈔者。將此經著疏解釋。恐淺智未了。復著鈔解疏。婆心特切。足見其為法為人之處。廣大者。文言浩瀚。精微者。義理明妙。一經要旨。闡發顯了。可謂盡美矣。又盡善也。

幽溪師伯者。幽溪地名。即天台山幽溪高明寺。傳燈大師道場。大師俗姓葉。少從映庵禪師出家。後弘揚念佛法門。每臨登座。天樂鳴空。大眾俱聞。蕅公是其姪輩。亦以地尊稱其人。曰幽溪師伯。○圓中鈔者。圓中。是圓融中道之理。真俗中三諦。圓融無礙。故名圓中。幽溪大師。以圓中之理。鈔釋彌陀略解。稱為彌陀圓中鈔。略解是蘇州北禪寺。大佑法師所著。

高深洪博者。讚圓中之理。是最上第一義諦。如須彌之高。是無邊無盡法界。如滄海之深。洪博即廣大也。圓中之理。包太虛。周沙界。故曰洪博。

蓋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者。以喻二書並行於世。如日月之麗中天。凡有目者。皆能睹見兩輪並耀。光華煥發。若無目者。則日月雖明。彼亦無見。意以二書利於夙根有智之者。不能及於下根無智之人。

《序》特以文富義繁。邊涯莫測。或致初機淺識。信願難階。

(講)此數語。即著述要解之發起因緣。承上彌陀疏鈔。與圓中鈔。特以文廣為富。義多曰繁。邊際涯畔。莫能測度。或致初機之人。依之生信發願為難。程度不及。故曰信願難階。上序古疏講竟。

乙二序今解

《序》故復弗揣庸愚。再述要解。不敢與二翁競異。亦不必與二翁強同〔也〕。

(講)承上發起因緣。故不揣自己庸碌無能。愚暗無智。再述要解。此大師自謙語。作者謂之聖。述者謂之賢。不敢與二翁。競爭其異彩。亦不必與二翁。強唱其同調也。

《序》譬如側看成峰。橫看成嶺。縱皆不盡廬山真境。要不失為各各親見廬山而已。〔將釋經文。五重玄義。〕

(講)此舉喻。其喻是蘇東坡遊廬山詩。詩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此詩有事有理。事者。事相。此山橫看成嶺。側看則成峰。遠看近看。高看低看。山勢各各不同。皆非盡見廬山全境。故曰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之中故。不能盡見廬山真境也。後云縱然不盡廬山真境。也許各各親見廬山而已。

理者。理性。東坡為五祖戒禪師後身。乃悟道之人。欲即事以顯理。故吟此詩。以廬山喻理性。若峰若嶺。皆不離廬山。喻若依若正。無非唯心所成。不識廬山真面目者。不識心性本來面目也。只緣身在此山中者。身亦在心性之中。故不見心性之全體。雖不見全體。亦許各見心性而已。楞嚴云。不知色身。外洎山河大地。皆是妙明真心中所現物。即法法唯心之理。東坡乃即事顯理。以詩說法也。

蕅公引此詩。喻彌陀經疏。以廬山喻彌陀經。以峰嶺喻疏解。或談理高遠。或解釋淺近。總是闡揚此經之理性。縱使不能將全體和盤托出。亦許親見佛理。不失佛意也。四著解序文講竟。

【書籍目錄】
第1頁:重校新版阿彌陀經要解講義序 第2頁:圓瑛法彙序
第3頁:彌陀要解講義序 第4頁:彌陀要解講義序
第5頁:二種題目 第6頁:譯經法師
第7頁:解經大師 第8頁:著解序文
第9頁:解經玄義 第10頁:正釋經解—序分
第11頁:正釋經解—正宗分—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 第12頁:正釋經解—正宗分—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
第13頁:正釋經解—正宗分—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 第14頁:正釋經解—流通分
第15頁:蕅益大師跋 第16頁:校勘及重新排印說明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