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阿含經菁華節錄 佛陀教育基金會整理

阿含經菁華節錄 佛陀教育基金會整理

五、四諦四念處

[日期:2011-01-0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佛陀教育基金會整理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伍、四諦[1]、四念處[2]

一、一切法[3]皆四聖諦所攝,來入四聖諦中,謂四聖諦於一切法最為第一。猶如諸畜之跡[4],象跡為第一。(中.三0)(象跡喻經)

[1]四諦:又名四聖諦、四真諦,或四諦法,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苦諦是說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苦是現實宇宙人生的真相;集諦的集是集起的意思,是說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樣來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於凡夫自身的愚痴無明,和貪欲瞋恚等煩惱的掀動,而去造作種種的不善業,結果才會招集種種的痛苦;滅諦是說明涅槃境界才是多苦的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歸宿的真理,因涅槃是常住、安樂、寂靜的境界;道諦是說明人要修道才能證得涅槃的真理,道有多種,主要是指修習八正道。此四聖諦括盡了世出世間的兩重因果,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滅是果,是悟界的因果。茲列表說明如下:

  ┌苦 諦(迷的果,即苦果)┐

四│                        ├世間的因果

  ├集 諦(迷的因,即苦因)┘

聖│

  ├滅 諦(悟的果,即樂果)┐

諦│                       ├出世間的因果

  └道 諦(悟的因,即樂因)┘

[2]四念處:又名四念住,即身、受、心、法念處。詳見第78頁四念處條。

[3]一切法:一切道理或一切事物的意思。智度論說:「一切法略說有三種:一者有為法,二者無為法,三者不可說法。此三已攝一切法。」詳見第30頁一切諸法條。

[4]跡:腳印。

二、有四法[1]成就,名曰大醫王者: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對治,四者善知治病已,當來更不發動。

如來、應、等正覺為大醫王,成就四德[2],療眾生病亦復如是:謂苦聖諦如實知,苦集聖諦如實知,苦滅聖諦如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雜.三八八)

[1]四法:1.指法寶中的四法,即教法、理法、行法、果法。教是佛所說的言教;理是教中所詮的義理;行是依理而起修的行持;果是由行而證的覺果。2.指菩薩修行的四法,即不捨菩提心、不捨善知識、不捨堪忍愛樂、不捨阿練若。3.指信、解、行、證。

[2]四德:指大乘大般涅槃所具有的四種德,即常、樂、我、淨。常者,涅槃之體,恆常不變,沒有生滅;樂者,涅槃之體,永遠寂滅、安閒、受用、無絲毫的煩惱;我者,涅槃之體,得大自在,沒有絲毫的束縛;淨者,涅槃之體,解脫一切的垢染,非常清淨。

三、世尊告五比丘:有此四諦,云何為四?苦諦:生、老、病、死、憂悲惱、怨憎會、恩愛別、所欲不得,即五盛陰[1]苦。

苦集諦:所謂受愛之分,集之不倦,意常貪著。

苦盡諦:能使彼愛滅盡無餘,亦不更生,是謂苦盡諦。

苦出要諦:所謂賢聖八品(正)道[2]。

是謂名為四諦之法。然復,此四諦者,眼生、智生、明生、覺生、光生、慧生。復次,四諦者,實、定、不虛不妄,終不有異。此四諦,如實不知者,則不成無上正真等正覺[3]。(增.二0九)

[1]五陰盛苦:五陰是色、受、想、行、識,為構成人身的五種要素,人生的種種痛苦,都是由這五種要素組成的人身而來,所以說是五陰盛苦,為八苦之一。「五陰」是五蘊的舊譯,陰是障蔽的意思,能陰覆真如法性,起諸煩惱。詳見第11頁五蘊條。「五陰魔」五陰是色、受、想、行、識,因此五者與煩惱,都是迷惑人的,所以叫做魔。

[2]八正道:又名八聖道,即八條聖者的道法。詳見第124頁八聖道條。

[3]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新譯,意思是宇宙間至高無上真正平等普遍的覺悟,亦即究竟圓滿的佛果。

四、有一道淨眾生,度憂畏,滅苦惱,斷啼哭,得正法[1],謂四念處[2]。

過去、未來、現在如來、羸無所著、等正覺,亦斷五蓋[3]、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4],得覺無上正盡之覺[5]。云何為四?

[1]正法:真理的道法。詳見第106頁正法條。

[2]四念處:參見第78頁四念處條。

[3]五蓋:參見第109頁五蓋條。

[4]七覺支:參見第119頁七覺支條。

[5]正盡之覺:徹底的解脫、覺悟。

(一)觀[1]身如身念處:

行住坐臥,眠寤語默皆正知之。

生惡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斷滅止,猶木工師,彼持墨繩,用絣於木[2],則以利斧斫治[3]令直。

齒齒相著,舌逼上齶,以心治心,治斷滅止,猶二力捉一羸人,處處旋捉,自在打鍛。

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長即知入息長,出息長即知出息長,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覺一切身息入,覺一切身息出。覺止身行息入,覺止口行息出。

離生喜樂;定生喜樂;無喜生樂,漬身潤澤,無處不遍。於此身中,以清淨心無處不遍。

念光明想,善受善持憶所念,修光明心,心終不為闇之所覆。

善受觀相,善憶所念;從頭至足,觀見種種不淨充滿:我此身中有髮、毛、爪、齒、膚、皮、肉、筋、骨、心、腎、肝、肺、大腸、小腸、脾、胃、糞、腦、及腦根、淚、汗、涕、唾、膿、血、肪、髓、涎、痰、小便,猶如器盛若干種子,有目之士,悉見分明,謂稻、粟種、蔓菁[4]、芥子[5]。觀身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

觀彼死屍,鳥啄狼食,火燒埋地,悉腐爛壞,骨銷在地,骨節解散,見已自比:今我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如是,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觀身如身。

[1]觀:以正慧觀察事理的意思。「觀心」指觀察自己的心性。「觀行」1.先觀事理,然後起行。2.觀心的修行方法。「觀法」是觀念真理的方法。「觀空」謂觀察諸法體空的道理。

[2]用絣於木:用繩墨測量木頭是否平直。絣,線繩,音併。

[3]利斧斫治:以鋒利的刀斧砍去木頭不直的部分。斫,砍,音濁。

[4]蔓菁:植物名,又稱蕪菁。

[5]芥子:芥菜的種子,顆粒很小。

(二)觀覺(受)如覺(受)念處:

覺樂覺時,便知覺樂覺、覺苦覺時,便知覺苦覺、覺不苦不樂覺時,便知不苦不樂覺。

覺樂身、苦身、不苦不樂身。樂心、苦心、不苦不樂心。樂食、苦食、不苦不樂食;樂無食、苦無食、不苦不樂無食。樂欲、苦欲、不苦不樂欲;樂無欲覺、苦無欲覺、不苦不樂無欲覺時,便知覺不苦不樂無欲覺。

如是,觀內覺如覺,觀外覺如覺。立念在覺,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觀覺如覺。

(三)觀心如心念處:

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無欲心知無欲心如真;有恚、無恚;有癡、無癡;有穢汙、無穢汙;有合、有散;有下、有高;有小、有大;修、不修;定、不定;有不解脫心知不解脫心如真,有解脫心知解脫心如真。

如是,觀內心如心,觀外心如心。立念在心,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觀心如心。

(四)觀法如法念處:

眼緣色生內結,內實有結知內有結如真,內實無結知內無結如真。

若未生內結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內結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耳、鼻、舌、身、意。是謂觀法如法,謂六內處。內實有欲知內有欲如真,內實無欲知無欲如真,若未生欲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欲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瞋恚、睡眠、掉悔、疑。是謂觀法如法,謂五蓋也。

內實有念覺支知有念覺支如真,內實無念覺支知無念覺支如真,如是,擇法、精進、喜、息、定、捨。是謂觀法如法,謂七覺支。

若有少少須臾頃,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朝行如是,暮必得昇進。彼暮行如是,朝必得昇進。(中.九八)(念處經)

五、云何為正身自重,一其心念,不顧聲、色,攝[1]持一切心法[2],住身念處?如是,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調伏[3]世間貪憂;受;心;法法觀念住,亦復如是。

專心正念,護持油缽,自心隨護,未曾至方。(雜.六三七)

[1]攝:指攝心,收攝散亂的心意。「攝受」又叫做攝取,就是佛以慈悲心去攝取眾生。

[2]心法:1.經典以外所傳授的佛法。2.一切諸法,分為色法和心法二種,色法是指一切有形的物質,心法是指一切無形的精神。

[3]調伏:調理制伏。

※在美色與歌舞表演的熱鬧場合裡,一個殺手,從背後拿刀押著,要求捧著一碗滿滿的油,走過這個人群。其間,只要稍有一點點油,從碗溢出,就會立即被殺而沒命。在這種情形下,被脅迫的人,定非常專心一意的注意著碗,謹慎著走路,不再會被熱鬧的歌舞表演所吸引,而左顧右盼,分心失神了。佛陀舉此例,說明四念處的修習,必須下定決心,讓自己的心念,能專注觀察,不要受外界聲色的干擾。

六、云何修安那般那念,四念處滿足?

如是,聖弟子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若長、若短;一切身行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身行休息入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入息念學,身行休息出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出息念學。聖弟子爾時,【身身觀念住】,異於身者,彼亦如是隨身比思惟。

若有時,聖弟子喜覺知;樂覺知;心行覺知;心行息覺知入息念時,如心行息覺知入息念學,心行息覺知出息念時,如心行息覺知出息念學。是聖弟子爾時,【受受觀念住】,若復異受者,彼亦隨受比思惟。有時,聖弟子心覺知;心悅;心定;心解脫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心解脫出息念時,如心解脫覺知出息念學。是聖弟子爾時,【心心觀念住】,若有異心者,彼亦隨心比思惟。

若聖弟子有時觀無常;斷[1];無欲;滅。是聖弟子爾時,【法法觀念住】,異於法者,亦隨法比思惟。(雜.八二二)

[1]斷:指斷結、斷煩惱。結就是煩惱的別名。「斷智」是斷煩惱之智。「斷滅」指人死之後不復再生的邪見。「斷惑」:斷除一切貪瞋痴等煩惱。「斷惑證真」謂斷除一切貪瞋痴等的煩惱,才能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

※安那般那,即出入息。

七、何等為四念處集,四念處沒[1]?

食集則身集,食滅則身沒。觸集則受集,觸滅則受沒。名、色集則心集,名、色滅則心沒。憶念集則法集,憶念滅則法沒。隨集、滅法,觀身、受、心、法住,則無所依住,於諸世間則無所取。(雜.六二三)

[1]四念處「沒」:息滅,沒,音末。

※於「身、受、心、法」四念處的專注觀察時,若結合緣起法,觀察、思惟將會發現,它們都沒有一個永恆的依在處。

八、尊者阿那律語比丘言:若比丘諸漏已盡,所作已作,捨離重擔,離諸有結[1],正智心善解脫,彼亦修四念處也。所以者何?不得者得,不證者證,為現法樂住故。(雜.五四二)

[1]有結:有是說有生死的果報,結是煩惱的別名。

※解脫的聖者,亦修四念處。

九、當作自洲而自依,當作法洲而法依,當作不異洲、不異依。云何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異洲、不異依?

身身觀念處,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外身;內外身;受;心;法法觀念處,亦如是說。(雜.六五二)

※正法依是佛的尊號,因佛能以正法向眾生宣說,為正法之所依。舍利弗的去世阿難很傷心。佛陀以這段經文教導阿難。走在修行的路上,只能依靠自己對法的把握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其它(異),可以作為依靠的。「四念處」的修習,即是這個可作為依靠的法。

十、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聖諦。何等為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若比丘於苦聖諦已知、已解,於苦集聖諦已知、已斷,於苦滅聖諦已知、已證,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如是比丘則斷愛欲,轉去諸結,於慢無間等究竟苦邊。(雜‧三八二(三八三))

十一、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法成就,名曰大醫王者,所應王之具、王之分。何等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對治,四者善知治病已,當來更不動發。云何名良醫善知病?謂良醫善知如是如是種種病,是名良醫善知病。云何良醫善知病源?謂良醫善知此病因風起、癖[1]陰起、涎唾起、眾冷起、因現事起、時節起,是名良醫善知病源。云何良醫善知病對治?謂良醫善知種種病,應塗藥、應吐、應下、應灌鼻、應熏、應取汗,如是比種種對治,是名良醫善知對治。云何良醫善知治病已,於未來世永不動發?謂良醫善治種種病,令究竟除,於未來世永不復起,是名良醫善知治病,更不動發。如來、應、等正覺為大醫王,成就四德,療眾生病,亦復如是。云何為四?謂如來知此是苦聖諦如實知、此是苦集聖諦如實知、此是苦滅聖諦如實知、此是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諸比丘!彼世間良醫於生根本對治不如實知,老、病、死、憂、悲、惱苦根本對治不如實知[2]。如來、應、等、正覺[3]為大醫王,於生根本知對治如實知,於老、病、死、憂、悲、惱苦根本對治如實知,是故如來、應、等正覺名大醫王。(雜‧三八八(三八九))

[1]「癖」陰:癖,嗜好,音庇。

[2]如實知:見第30頁如實知條。

[3]如來、應、等正覺:見第199頁如來十號條。

十二、去離貪欲,無復惡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滅於覺、觀,內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第二禪。除喜入捨,自知身樂,賢聖所求,護念一心,入第三禪。樂盡苦盡,憂、喜先滅,不苦不樂,護念清淨,入第四禪。(長‧十七)

※四禪天:色界諸天分為四禪,即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一、清淨心中,諸漏不動,名為初禪,即梵眾、梵輔、大梵等三天,此三天已不須段食,故無鼻舌二識,惟有樂受,與眼耳身三受相應,喜受與意識相應。二、清淨心中,粗漏已伏,名為二禪,即少光、無量光、光音等三天,此三天無前五識,僅有意識,因之惟有喜捨二受,與意識相應。三、安穩心中,歡喜畢具,名為三禪,即少淨、無量淨、遍淨等三天,此三天識受皆與二禪略同,但意識怡悅之相,較為淨妙。四、前五識俱無,亦無喜受,僅有捨受,與意識相應,名為四禪,即無雲、福生、廣果、無想、無煩、無熱、善見、善現、色究竟等九天。根据大涅槃經說,初禪天人,因他們心中有粗細的思想,所以外面有火災;二禪天人,他們對於禪定,生喜樂心,所以外面有水災;三禪天人,他們呼吸粗重,所以外面有風災;惟獨第四禪,所有內外過患,一切均無,所以諸災不能到達那裡。「四禪定」是四種修之可以生到色界四禪天的禪定。「四禪八定」四禪是色界的四種禪定;八定是色界的四禪與無色界的四無色定。

十三、佛告阿難:「初禪正受[1]時,言語寂滅[2];第二禪正受時,覺觀寂滅;第三禪正受時,喜心寂滅,第四禪正受時,出入息寂滅;空入處正受時,色想寂滅;識入處正受時,空入處想寂滅;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入處想寂滅,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想寂滅;想受滅正受時,想受寂滅,是名漸次諸行寂滅。」

佛告阿難:「於貪欲心不樂、解脫,恚、癡心不樂、解脫,是名勝止[3]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諸餘止息無過上者。」(雜‧四七三(四七四))

[1]正受:想心都息,緣慮並亡,與三昧相應的禪定,叫做正受。「正思惟」指正確的思考,亦即思考四諦的道理,以引發正當的欲念,明瞭世出世間的因果,斷集證滅,離苦得樂,是八正道之一。

[2]寂滅:涅槃。「寂」又叫做滅,涅槃的別名「寂念」是寂靜的念慮,即禪定。「寂常」無煩惱叫做寂,無生滅叫做常,寂常就是涅槃的道理。「寂種」謂歡喜涅槃寂滅的種性,如聲聞緣覺乘之行人是。「寂靜」是脫離一切之煩惱叫做寂,杜絕一切之苦患叫做靜,寂靜即涅槃的道理。「寂然」指寂靜無事的狀態。「寂然界」是二乘人所證得的涅槃境界。

[3]止:定的意思,禪定的別名。參見第113頁止條。

十四、世尊告詵陀迦旃延:當修真實禪,莫習強良禪,如強良馬,繫槽櫪[1]上,彼馬不念:我所應作、所不應作,但念榖草。如是,丈夫於貪欲纏多所修習故,彼以貪欲心思惟,於出離道不如實知,心常馳騁,隨貪欲纏而求正受;瞋恚、睡眠、掉悔、疑多修習故,於出離道不如實知,以疑蓋心思惟,以求正受。詵陀!若真生馬繫槽櫪上,不念水草,但作是念:駕乘之事。如是,丈夫不念貪欲纏,住於出離如實知,不以貪欲纏而求正受,亦不瞋恚、睡眠、掉悔、疑纏,多住於出離;瞋恚、睡眠、掉悔、疑纏如實知,不以疑纏而求正受。如是,詵陀!比丘如是禪者,不依地修禪,不依水、火、風、空、識、無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禪。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月,非見、聞、覺、識,非得:非求,非隨覺,非隨觀而修禪。(雜‧九一八(九二六))

[1]「槽櫪」:養馬的器具。

十五、上座答言:「尊者阿難!斷一切行,是名斷界;斷除愛欲,是無欲界;一切行滅[1],是名滅界。」(雜‧四六三(四六四))

[1]滅:1.梵語涅槃,華譯為滅,因涅槃之體,無為寂滅,故名。2.指四諦中的滅諦。3.即戒行,因戒行能滅除諸惡。

十六、彼云何名為空三昧[1]?所謂空者,觀一切諸法,皆悉空虛,是謂名為空三昧。彼云何名為無想三昧?所謂無想者,於一切諸法,都無想念,亦不可見,是謂名為無想三昧。云何名為無願三昧?所謂無願者,於一切諸法,亦不願求,是謂名為無願三昧。如是,比丘!不得此三三昧,久在生死,不能自覺寤。如是,諸比丘!當求方便,得此三三昧。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增‧二一四)

[1]三昧:又名三摩提,或三摩地,華譯為正定,即離諸邪亂,攝心不散的意思。「三昧印」即入定印。「三昧耶」1.平等的意思。2.內德外相平等的意思。3.本誓的意思。

【書籍目錄】
第1頁:◎示看經法 第2頁:◎凡例
第3頁:◎序言 第4頁:一、貪愛
第5頁:二、無常 第6頁:三、護心
第7頁:四、慈善不放逸 第8頁:五、四諦四念處
第9頁:六、因緣果報 第10頁:七、醫心智慧
第11頁:八、憶念佛語 第12頁:九、佛陀為阿那律穿針
第13頁:附錄:佛說當來變經 第14頁:附錄:生活銘記要點
第15頁:附錄:印光大師開示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