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來自靈巖的法音 見愚居士選集

信願心海

[日期:2011-01-0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見愚居士選集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信願心海

淨土一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之則觀音勢至文殊普賢,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則五逆十惡阿鼻種性,亦可預入其中。使如來不開此法,則末世眾生,欲即生了脫生死,便絕無企望矣。

然此法門如是廣大,而其修法又極簡易,由此之故,非宿有淨土善根者,便難諦信無疑。不但凡夫不信,二乘猶多疑之;不但二乘不信,權位菩薩猶或疑之。唯大乘深位菩薩,方能徹底了當,諦信無疑。能於此法深生信心,雖是具縛凡夫,其種性已超過二乘之上,猶如太子墮地貴壓群臣,雖其才德未立,而仗王力故,感如此報;修淨土人亦復如是,由以信願持佛名號,即能以凡夫心投佛覺海,故得潛通佛智,暗合道妙也。

欲說淨土修法,若不略陳諸法仗自力了脫之難,此法仗佛力往生之易,則不是疑法,便是疑自。若有絲毫疑心,則因疑成障,莫道不修,修亦不得究竟實益也。由是言之,信之一法,可不急急講求,以其深造其極乎哉!

所言信者,須信知阿彌陀佛於往劫中,發四十八願度脫眾生,有一願云:若有眾生,聞我名號,求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阿彌陀佛誓願度生,若眾生不求接引,佛亦無可奈何。倘志心稱名,誓求出離娑婆者,無不蒙垂慈攝受也。阿彌陀佛有大勢力,能拔娑婆無底廁坑不赦牢獄之人直下出離其中,悉皆安置於極樂本有家鄉,令其入佛境界,同佛受用也。

欲生西方,最初須有真信切願,若無真信切願,縱有修行,不能與佛感應道交,只得人天福報及作未來得度之因而已。若信願具足則萬不一漏,永明所謂萬修萬人去,指信願具足者言也。既有真信切願,當修念佛正行,以信願為先導,念佛為正行。信願行三乃念佛法門宗要,有行無信願不能往生,有信願無行,亦不能往生;信願行三,具足無缺,決定往生。

言念佛正行者,各隨自己身分而立,不可定執ㄧ法。如其身無事累,固當從朝至暮,從暮至朝,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穿衣吃飯,大小便利,一切時一切處,令此一句洪名聖號,不離心口。極閑極忙,既各有法。則半閑半忙者,自可斟酌其間而為修持法則也。(復陳錫周居士書)

凡夫在迷,信心不定,故有屢信屢退,屢修屢造之跡。亦由最初教者不得其道所致。使最初從淺近因果等起,便不至有此迷惑顛倒也。然已往之罪,雖極深重。但能志誠懺悔,改往修來,以正知見修習淨業,自利利他而為志事,則罪障霧消,性天開朗。故經云,世間有二健兒。一者自不作罪。二者作已能悔。悔之一字,要從心起。心不真悔,說則無益。譬如讀方而不服藥,決無愈病之望。倘能依方服藥,自可病癒身安矣。所患者,立志不堅,一暴十寒。則徒有虛名,毫無實益矣。

淨土法門,唯信為本,信得極,五逆十惡皆能往生。信不及,通宗通教未曾斷惑者,皆無其分。汝既不能通宗通教,斷惑證真,仗自力以了生死,又不信佛力不可思議,自性功德不可思議。若具真信切信願念佛求生西方,無一人不得生者。淨土法門乃即生了生死之無上直捷圓頓法門,於此法門方向尚未知,便以好高務勝之狂妄心,去研究起信論。起信論實為學佛之綱要,然於劣根及初機人亦難得益。以淨土法門仗佛慈力,其餘法門皆須己力,一為通途教理,如世之士人,由資格而為官;一為特別教理,如世之王子,一墮地即為一切臣宰所恭敬。二種法門不可並論,而具足惑業之凡夫,可不慎所擇哉!(復周智茂居士書)

淨土法門但恐信不及,若信得及,一切人皆得往生。有佛大慈悲力,何須(光)為?近來之人,多多見異思遷。有信心者,每每不知淨土之所以,或學禪學教學密等法,若欲作大通家、善知識則可。若欲即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則或致因所學者多,藐視淨土。由是既不能斷惑證真,以自力了。又無信願念佛,以仗佛力了,則將來三途六道之苦,當比此時之苦,勝百千萬倍矣。

淨土法門若果信得及,守得定,隨己所樂,諸大乘經論,皆當讀誦,倘此道尚未究明,一涉博覽,或恐捨此取彼,則欲了生死,難之難矣。有謂(光)禁人讀大乘經者,此乃不知利害,妄充通家之所說。(復馬宗道居士書)

生死大海,非念佛無由得度。欲知念佛之所以然,不看淨土經論,何由而知,固當日誦阿彌陀經,常看無量壽經,及觀無量壽佛經,此名淨土三經,讀此則知彌陀之誓願宏深,淨土之境緣殊勝,行人之往生行相。讀此知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乃十方三世諸佛因中自利,果上利他之最勝方便也。

古語云:聰明不能敵業,富貴豈免輪迴。生死到來,一無所靠。唯阿彌陀佛能為恃怙,惜世人知者甚少,知而真信實念者更少也。故知教人念佛,功德無量。知念佛利益者,皆多生多劫善根所使也。

倘以凡夫知見,妄謂我已蒙三寶加被,已入聖流,從茲生大我慢,未得謂得,未證言證,則是由善因而招惡果。末世之人,心智下劣,每受此病。楞嚴經所謂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者,此也。請以力修淨土法門自勉,則將來決定獲大利益矣。

須知淨土一法,乃十方三世諸佛烹凡煉聖之大爐韝。九法界眾生,無一不入其中,能出其外者,以出則究竟成佛矣。能如是信,方名正信,方名有淨土耳。(復包右武居士書)

當此時世,任是神通聖人,欲救國救民,捨因果報應,生死輪迴,及信願念佛,求生西方,皆無成效。漫說一二崇重他宗之知識所說者,不至搖惑吾心。即令盡虛空,遍法界,如來現身說別種甚深妙法,亦不至搖惑吾心。何以故,以理事決定無疑故。

須知吾人欲了生死,實不在多,只一真信切願,念佛求生西方足矣。縱饒讀盡大藏,亦不過為成就此事而已。是則多亦歸少,少亦歸多,多少同為成就此事而已。則多不為多,少不為少矣。(復唯佛居士書)

念佛法門,以信願為先鋒,若無真信、切願,勿道不相應不能往生,即相應亦不能決定往生。一心不亂,念佛三昧亦不易得。若有真信、切願,未得相應,亦可往生,況已相應乎!汝只知求相應,稍有相應氣分,便生歡喜讚歎之心,此亦是不相應之現象,由是故有怪相象。

修行人所最忌者,得少為足。得少為足,便生退惰,此必定之理也。祈但一心念,勿以不相應不得往生為疑懼。所有境界皆不理會,也不問他好死壞死。除念佛之外,不使起第二念,如此方可得決定往生之益。(復慧空大師書)

凡夫若無信願感佛,縱修其餘一切勝行,並持名勝行,亦不能往生,是以信願最為要緊。

若論念佛法門,唯以信願行三法為其宗要。三法具足,決定往生,若無真信切願,縱有真行亦不能生,況悠悠泛泛者哉!

蕅益所謂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乃三世不易之常談,三根普被之妙道也。宜通身靠倒,庶親證實益耳。(復高邵麟居士書)

淨土法門普被三根,於在家人更為要緊。以在家人各有職業,不易參研宗教等法。唯此念佛一法,最為契理契機。老實頭顓蒙念佛,以真信切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之誠,必能與佛感應道交,親蒙接引,即得往生。

淨土之妙,妙在於此。不識此義,縱令參禪得髓,看教明心,儻有絲毫惑業未盡,仍然生死輪迴,不得出離。且莫自恃聰明,縱有佛力不肯倚仗,卒致長劫輪轉,了無出期,可不哀哉!

須知淨土法門為一切諸法彙歸之法海,若能如是信者,其人現生即可高登九品,將來決定圓滿三覺。有謂此語有過者,餘謂此過非我所敢承任,自有本師釋迦牟尼佛及阿彌陀佛承任也。(淨土篇序)

須知往生淨土,全仗信願。有信願,即未得三昧、未得一心不亂,亦可往生。且莫只以一心不亂,及得念佛三昧為志事,不復以信願、淨念為事。或恐志大言大,未得實益,由不注重信願,不能與佛感應道交,仍在此五濁惡世中,做苦眾生耳。(復郁智朗居士書)

淨土法門者,如來徹底悲心普渡眾生之法門也。令無力斷惑具縛凡夫,信願持名,現生了脫,與觀音勢至同為伴侶;上而至於等覺菩薩,位鄰佛果,尚須往生,方成正覺。至圓至頓,徹上徹下,超越一代時教所說一切法門;以故當佛說彌陀經時,六方諸佛出廣長舌,一音讚歎,稱為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又謂我釋迦世尊,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而我世尊自敘宿因,謂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令其聞者,信受奉行,以究竟暢己出世之本懷而已。

然此法門,甚深難測,雖經諸佛本師交相勸信,而世之疑者,猶復甚多,不但世智凡情不信,即深通宗教之知識,猶或疑之;不但知識不信,即已證真諦,業盡情空之聲聞緣覺,猶或疑之;不但小聖不信,即權位菩薩,猶或疑之;即法身大士,雖能諦信,尚不能窮源徹底。

良以此之法門,以果覺為因心,全體是佛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究盡,非彼諸人智所能知故也。我輩凡夫,仰信佛言,依教奉行,自獲實益。若得聞此不思議法門便是多劫深重善根,況信受奉行乎哉!溯自大教東來,遠公創開蓮社,嗣後宗教高人,無不弘讚。以其為初機入道之第一要門,華嚴成佛之末後一著也。由是具縛凡夫,仗佛力以了生死者,非算數譬喻所能知也。(復陳錫周居士書)

吾人從無始以來,所作惡業,無量無邊。華嚴經云,假使惡業有體相者,十方虛空不能容受。須知人之修持,果真誠無偽,便能轉業,轉重報後報,為現報輕報。凡夫肉眼,不能見當時之吉凶事實,不能知過去與未來之因果何如。

老太太多年精修,一朝慘死,或者由此苦報,便可消滅所造三途惡道之報,而得生善道;或在生有真信願,亦可往生西方。但吾人既無他心道眼,不敢臆斷,謂決定往生,與決定不往生也。(復周頌堯居士書)

為善必有善報,作惡必有惡報。為善而得惡報,乃宿世之惡業果報,非現在之善業果報也。因果之事,重疊無盡,此因未報,彼果先熟,如種稻然,早種者先收;如欠債然,力強者先牽。古有一生作善,臨終惡死,以消宿業,次生便得富貴尊榮者。

明理之人,任彼境遇如何,決不疑因果有差,佛語或妄。不明理,守死規矩而不知因果複雜,遂致妄生疑議,總因心無正見故也。如所說念佛之人,有三寶加被,龍天護佑,此係一定之理,斷不致或有虛妄。然於前因後果及轉後報重報,為現報輕報,及轉現報輕報,為後報重報等,種種複雜不齊之故,未能了知,故不免有不合理之疑議。(復周頌堯居士書)

接汝與明道師函,知第三子年已二十,忽爾夭逝,不勝慨歎!況汝教養多年,費若干精神錢財,心中能不感傷乎?

雖然,切不可以自己一向熱心公益,皈依佛法,何以不蒙佛佑,而為怨尤。須知吾人從無量劫來,生生世世所造惡業,無量無邊。或我欠人之債,或人欠我之債,或我欠人之命,或人欠我之命。以彼此有負欠故,致所生兒女種種不一,有還債者,有討債者,有報德者,有報怨者。

汝今生雖居心事事甚好,豈多劫多生,通通皆無罪業乎?故人當有不如意之境遇,只可發懺悔罪業心,不可生怨天尤人想。若能發懺悔心,不生怨尤,則所謂逆來順受,則後來之福,實難測度。汝此子者,大約是討債而來,債已討足,故隨即去世。汝於債主已去,不生解脫業累之想,反生怨天尤佛之心,則成顛倒矣。(復德暢居士書)

大率世之兒女之因,總不出討債、還債、報恩、報怨之四義。此子係汝宿世欠彼債者,債清即去。若還債及報恩者,則可得其孝養耳。又汝已皈依佛法,當須曉得世間事事無常,若不極力念佛求生西方,則隨業輪迴於三途六道中,何可底止!

此子之去,益當知一切事皆不可依靠,唯有西方阿彌陀佛乃我等一切眾生之大倚靠。從茲發感激心,發精進心,以自己所作種種功德,及所念佛之功德,同皆回向往生西方。

汝能如是,則此兒之死,即為汝作警策,免汝被世間福報眷屬所迷,不生厭離娑婆之心,亦不生欣求極樂之心。故當頭痛與汝一棒,汝反不在自己分上體察,生出怨天怨佛的種種愚見,則成迷本逐末,不知自反矣。(復德暢居士書)

淨土法門遍佈人間,幾多人終日持誦,仍然漠不相關,有如未曾聞見者,又有聞而不信者,信而能行者,殆亦少矣。汝現可生正信矣。然須老實頭念佛,庶不至被別宗知識之所搖惑。

今為寄淨土十要、佛學救劫編、淨土五經、淨土聖賢錄、飭終津梁各一部。讀此而能信得及,則一切知識,一切經教、各種法門,皆不能搖動其信心矣。(復常逢春居士書)

往生淨土,固貴久修,然其所重,在乎決定不易之志願耳。

終身念佛,心常冀人天福報者,縱令精進,因其心願尚戀此娑婆,何得有生極樂之望乎!固知信願,實為吾人生西方大根據也。(復智圓居士書)

佛隨眾生根性說法,以根性不一,佛隨彼之智識身份所宜而說。隨機施教,對症發藥,必期於機教相契,令各得益。令在生死苦海沈溺之眾生,皈依佛法僧三寶,以為恃怙。令持五戒,令修十善,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朋友則勸善規過,主仆則法仁效忠。一一各令敦倫盡份,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此為人乘法,依此而修,生生為人。天乘,於五戒十善外,加修各種禪定,以生六欲、四禪、四空等天。人乘、天乘皆非了生死法。(福州佛學圖書館緣起)

四宏誓願者,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也。須知此四宏誓願,乃三世一切諸佛誓願之本。

然欲利他,先須自利。若非自己先出生死,何能度彼生死眾生。譬如溺於海者,不能救海中沈溺之人。如來所說了生死法無量無邊。唯淨土一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若欲即生了辦,捨此末由。所謂淨土者,即生信發願,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果能信願真切,一心念佛。至臨命終時,決定蒙佛接引,往生彼國。既得往生,則俯謝凡質,高預聖流。見佛聞法,證無生忍。神通智慧,不可思議。然後乘本願輪,回入娑婆,種種方便,度脫眾生。

如觀世音菩薩,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普令一切眾生,同出生死,同成佛道。方可圓證自己本具之妙真如心。方可究竟契合乎菩薩四宏誓願,與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及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也已。心願之義,如是如是。若能顧名思義,身體力行。可謂超格丈夫,火裏蓮華,如來真子,大士嫡孫矣。(與心願居士書)

【書籍目錄】
第1頁:【來自靈巖的法音】自序 第2頁:【來自靈巖的法音】新編序
第3頁:弘願與佛心 第4頁:靈巖遺風
第5頁:光明善導 第6頁:淨宗之門
第7頁:至心之道 第8頁:信願心海
第9頁:自力與他力 第10頁:迷妄與魔心
第11頁:名號與念佛 第12頁:故鄉風月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