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從心溝通 聖嚴法師著

從心溝通 聖嚴法師著

學習接納與誠懇 - 不要只是抱怨,要處理抱怨

[日期:2016-07-01]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不要只是抱怨,要處理抱怨
  
   「抱怨」是從家庭到社會上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看到的普遍現象,也是正常現象。即使親如父母子女也會互相抱怨,雖然父母疼愛子女自不在話下,但仍不免口 出怨言。例如,母親看到孩子不聽話,可能會在父親面前說:「這孩子像你一樣,脾氣那麼壞,怎麼教都教不好,你要好好管管他。」像這樣的言語,很容易引起大 家的不愉快。
  
  人都是在生氣之後才會抱怨,所以抱怨的內容多半聽來刺耳,不只被抱怨的人不舒服,就連抱怨者本身也一樣不愉快。會抱怨,主要是起因於對人事物的不滿,但是,世間不如意事本是十常八九,光是抱怨並不能讓事情如意。
  
   一般人在聽到怨言後可能會想:「我對他這麼好,他為什麼還不滿意?我好心替他處理問題,結果他卻反過來抱怨我,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種 想法只會讓自己愈想愈氣憤。如果能將抱怨視為正常現象,被抱怨的人或許就不會太痛苦;否則別人一抱怨,便覺得自己是無辜的受害者,痛苦也會像滾雪球一般, 愈來愈大、愈來愈沉重。
  
  如果又能換個角度想:「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別人說的可能真的是自己的過失,他抱怨得其實很有道理,可以幫助我看清自己的盲點。
  
  更何況人人都是凡夫,既是凡夫,就不可能沒有煩惱,有煩惱就會有抱怨。雖然別人的煩惱不一定是因你而起,但是別人把你當成出氣口,負面的情緒透過抱怨而得到舒緩,你也等於幫了他的忙。
  
   其實當不滿的情緒出現時,可能是別人的問題,也可能是自己的問題,或是大家都沒有問題,只是有人誤傳了一句話,使得別人口出怨言。遇到這種情形,應該設 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也為自己著想,並且做到:一、不要抱怨別人;二、接受別人的抱怨;三、傾聽別人的抱怨。也要像孔子所說的「君子聞過則喜」,不但不要難 過,甚至要更歡喜,因為別人願意向你抱怨,表示對方還看得起你。
  
  另外,有些人一聽到抱怨後,認為「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便自築高牆,對別人的反應不加理會,這樣反而會激怒對方,以為你放棄了和他的友好關係,打算絕交。如果到了這個地步,問題就更難化解了。
  
  所以聽到抱怨時,要有適當的處理措施,以免又進一步產生誤解,而且對於輕重不同的抱怨,處理方法也不同。如果聽到的是輕微的抱怨,只要點點頭,表示你知道了就可以了,因為對方只是希望你聽到這樣的意見而已,不一定要給予任何回應。
  
   至於嚴重的抱怨,則一定要有所回應與處理,如果是對方誤解了,一定要找對方協調、懇談,讓他瞭解事實真相。如果是對方因為你的作為不符合他的期待而產生 抱怨,則一定要告訴他,你會努力改善與處理;如果處理的結果還是不能讓對方滿意,也要讓他知道你已經盡力了,你的能力在目前的狀況下,只能如此,希望對方 能夠諒解。
  
  如果大家對於抱怨,能用平常心坦然接受,並且妥善處理,就能從中得到成長,而不是傷害了。
【書籍目錄】
第1頁:編者序 第2頁:學習接納與誠懇 - 溝通的方法
第3頁:學習接納與誠懇 - 先接納別人才能溝通 第4頁:學習接納與誠懇 - 存好心,說好話
第5頁:學習接納與誠懇 - 實話實說為上策 第6頁:學習接納與誠懇 - 討好的話不一定是好話
第7頁:學習接納與誠懇 - 謠言止於智者 第8頁:學習接納與誠懇 - 不要只是抱怨,要處理抱怨
第9頁:學習接納與誠懇 - 白色謊言該不該說? 第10頁:學習接納與誠懇 - 不要讓「重話」變成「惡口」
第11頁:學習欣賞與讚美 - 少一分爭奪,多一分和諧 第12頁:學習欣賞與讚美 - 走自己的路,不必比較
第13頁:學習欣賞與讚美 - 學習原諒與寬恕 第14頁:學習欣賞與讚美 - 你可以微笑
第15頁:學習欣賞與讚美 - 嫉妒有害而無益 第16頁:學習欣賞與讚美 - 感同身受,化解嫉妒心
第17頁:學習欣賞與讚美 - 如何消除嫉妒心 第18頁:學習欣賞與讚美 - 結恩不結怨
第19頁:學習欣賞與讚美 - 用感恩的心消除怨恨 第20頁:學習慈悲與包容 - 如何和不喜歡的人相處
第21頁:學習慈悲與包容 - 卸除心防,從轉化煩惱開始 第22頁:學習慈悲與包容 - 別當狡猾的人
第23頁:學習慈悲與包容 - 遠離兩面人 第24頁:學習慈悲與包容 - 好人比較吃虧嗎?
第25頁:學習慈悲與包容 - 如何幫助自卑的人 第26頁:學習慈悲與包容 - 不只關懷,更要包容
第27頁:學習慈悲與包容 - 要包容不要包庇 第28頁:學習慈悲與包容 - 包容的尺度與智慧
第29頁:學習慈悲與包容 - 真正的柔軟 第30頁:學習慈悲與包容 - 因為柔軟,所以堅強
第31頁:學習關懷與付出 - 結真正的善緣 第32頁:學習關懷與付出 - 不被自己障礙住
第33頁:學習關懷與付出 - 網路社會不等於疏離 第34頁:學習關懷與付出 - 善知識、惡知識
第35頁:學習關懷與付出 - 做個真正的貴人 第36頁:學習關懷與付出 - 布施──真正的救苦救難
第37頁:學習關懷與付出 - 愛語──讓人歡喜聽你說 第38頁:學習關懷與付出 - 利行──最有號召力的行動方式
第39頁:學習關懷與付出 - 同事──有願者同行 第40頁:學習關懷與付出 - 慈悲他人的方法與智慧
第41頁:學習關懷與付出 -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第42頁:學習關懷與付出 - 化敵為友最好的方法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12 发表于 2012-3-18 10:51:56
很好看
回复 支持 (14) 反对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