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地藏經略說 聖一老和尚講述

地藏經略說 聖一老和尚講述

觀眾生業緣品第三

[日期:2010-08-23]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聖一老和尚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觀眾生業緣品第三

以智慧觀,眾生地獄的業,從緣而生,無有自性,當體即空。不是從東方而來,止住於心,亦不是從南西北方而來,止住於心,但從顛倒生,無有住處,十方推求,悉不可得。

爾時佛母摩耶夫人。

摩耶夫人,華言大幻;摩耶夫人為盧舍那佛之母,為賢劫千佛之母。摩耶夫人對善財重子曰:「我得大願智幻法門,得此法門故,為盧舍那如來母。」

恭敬合掌問地藏菩薩言:聖者,閻浮眾生,造業差別,所受報應,其事云何?

佛母問地藏菩薩,閻浮眾生,所造之業,各各不同,其所受報應又如何?

地藏答言:千萬世界,乃及國土,或有地獄、或無地獄、或有女人或無女人、或有佛法或無佛法,乃至聲聞辟支佛亦復如是,非但地獄罪報一等。

地藏菩薩答言;我分身遍滿十方世界,每一 世界有百億國土,有些國土有地獄,如南閻浮提,有些國土無地獄,如北俱盧洲;有些國土有女人,有些國土如極樂世界,無有女人;有些國土有佛法,如南閻浮 提,有些國土無佛法可聞,如北俱盧洲;有些世界純有菩薩,無聲聞緣覺,有些世界有菩薩亦有聲聞緣覺,非但地獄罪報,一等有無。

摩耶夫人重白菩薩:且願聞於閻浮罪報所感惡趣。

摩耶夫人說:我非不願聞他方國土之事,但我是閻浮提人,且願聞閻浮眾生,作罪受報,所感地獄惡趣之事為如何?

地藏答言:聖母,唯願聽受,我麤說之。佛母白言,願聖者說。

麤說即略說之意。

爾時地藏菩薩白聖母言:南閻浮提罪報名號如是,若有眾生不孝父母,或至殺害,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南閻浮提眾生,很多都是忘恩負本,不孝父母,甚至殺害父母。你看,羔羊跪乳、烏鴉反哺,若不孝父母者,恐怕人不如禽獸,古人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勞,三年哺乳,十月懷胎,移乾就濕,咽苦吐甘,父母之恩,昊天罔極。」不要忘本,要孝順父母。

釋迦佛教在家居士,所賺之錢分三份:一作本錢、一養父母妻子兒女、一作福善事業。

殺父害母,罪大惡極,天地不容,唯有墮落阿鼻地獄。阿鼻即無救,無人能救之意,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若有眾生出佛身血,毀謗三寶,不敬尊經,亦當墮於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昔日提婆達多起邪見,欲殺佛,以大石擲佛,山神以摩尼杵擋大石,碎石傷佛足指出血,提婆達多生入地獄,今日邪見人破壞佛像者,等同此罪。

「毀謗三寶」者,三寶是苦海中的慈航,無三寶不能渡苦海到涅槃彼岸,三寶無漏功德,能度眾生有漏的罪,邪見之人,阻人信佛,阻人誦經,阻人出家,惡見毀滅佛教,壞人大眼目,罪莫大焉。

「不敬尊經」者,經即佛經,是修行了生死的路徑,今人將佛經典用火焚燒,或置不淨處,當廢物用,種種輕賤法寶,如是邪見人命終時,墮無間獄,求出無期。

若有眾生侵損常住,玷污僧尼,或伽藍內恣行淫欲,或殺或害,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出家人無私人財產,所有錢財,是十方共有,所謂千年常住,流水僧人,僧人去了一幫又來一幫,而常住千年不動,不動產業,供十方僧用,名為常住物。

侵損常住物,即侵損十方僧物,在十方僧人處結罪,可知其罪甚大,故入阿鼻地獄。

僧尼持戒清淨,從戒生定,依定發慧,由慧斷惑,証初果二果三果或四果,名為聖僧。若玷污僧尼,壞其戒體,無戒不能得定,無定不能發慧,無慧不能斷惑証真,戒體有虧,如何修行,所以其罪甚大。

伽藍譯為眾園,是生長眾僧道芽聖果之園,乃修行的地方,清淨之處所,若在伽藍內恣行淫欲,污穢了道場,甚或殺生害命,血污淨地,如是之人,臨命終時,不經中陰,直墮無間地獄,求出無期。

若有眾生偽作沙門,心非沙門,破用常住,欺誑白衣,違背戒律,種種造惡,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有些人雖披如來袈裟,但未出家受戒,是為 偽作沙門。因未受戒,心內無戒定慧,只有貪瞋痴,非沙門心,是煩惱心,假名比丘,破用常住三寶物,又欺誑白衣,種種化緣而飽私囊,撥無因果,假公濟私,不 守戒律,種種造惡,敗壞僧門,自叛佛教,如是等輩,臨命終時,不經中陰,不隔異熟,直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若有眾生偷竊常住財物穀米、飲食衣服,乃至一物不與取者,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常住的穀米、飲食、衣服,是修行人的「四聖種」,出家人賴其修行,而增長道芽聖果,若偷常住之物,墮地獄如射箭頃,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地藏白言:聖母,若有眾生作如是罪,當墮五無間地獄,求暫停苦一念不得。摩耶夫人重白地藏言:云何名為無間地獄?地藏白言:聖母,諸有地獄,在大鐵圍山之內,其大地獄,有一十八所,次有五百,名號各別,次有千百,名字亦別。

若作上來諸罪,必墮五無間地獄,求一念間停苦,而不可得。

摩耶夫人重問地藏菩薩,什麼是無間地獄?地藏菩薩答言;凡有地獄,皆在閻浮提之南,大鐵圍山之內,鐵圍山高四萬二千由旬,內有十八大地獄,上品罪人所入,次有五百中地獄,名字各別,中品罪人所入,另有小地獄千百,名字亦別;下品罪人所入。

無間獄者,其獄城周匝八萬餘里,其城純鐵,高一萬里,城上火聚,少有空缺,其獄城中,諸獄相連,名號各別,獨有一獄,名曰無間。

此文述無間地獄之處所,地獄是唯心所造、 唯業所成:地府有大地獄城,周匝八萬餘里,表示地獄由八萬四千塵勞煩惱所成;其城純鐵,表地獄是由剛強殘忍之心所造;高一萬里,表地獄乃萬罪積造;城上火 聚少有空缺,表惡人之心,純是煩惱。獄城之內,有八大地獄相鄰,名號各別,獨有一獄,名為無間。

其獄周匝萬八千里,獄牆高一千里,悉是鐵為,上火徹下,下火徹上,鐵蛇鐵狗,吐火馳逐,獄牆之上,東西而走,獄中有床遍滿萬里,一人受罪,自見其身遍臥滿床,千萬人受罪,亦各自見身滿床上,眾業所感,獲報如是。

無間地獄,乃由純惡無善之心所感,其獄周 匝萬八千里,表示十惡八邪;牆高一千里,悉是鐵為,表示極惡之人積罪千尋;上火徹下,下火徹上,表惡種起現行,現行薰種子,相續無間;鐵蛇鐵狗,吐火馳 逐,獄牆之上,東西而走,表惡人瞋心如蛇,貪欲如狗,貪瞋害人,日夜相繼;獄中有床遍滿萬里,表惡人心無片善,萬惡遍佈;一人受罪,自見其身遍臥滿床,千 萬人受罪,亦各自見身滿床上,表惡人造罪,自作自受,彼此受罪,各不相知,多不見增,少不見減。

 

 

又諸罪人,備受眾苦,千百夜叉及以惡鬼,口牙如劍,眼如電光,手復銅爪,拖拽罪人,復有夜叉執大鐵戟,中罪人身,或中口鼻、或中腹背,拋空翻接,或置床上。

此乃五利使煩惱害人,死後自害之文。

五利使即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取 見,起時捷疾,迅速如鬼,故感地獄見夜叉惡鬼;五利使遍三界,有八十八使之多,故感地獄中見百千惡鬼夜叉。「口牙如劍,眼如電光,手復銅爪,拖拽罪人」, 表示五根和合,作諸惡業,「復有夜叉,執大鐵戟,中罪人身」,表五利使,使人造身業之罪,「或中口鼻」,表造口業,「或中腹背」,表意業造罪,「拋空翻 接,或置床上」,表空造諸惡因受苦果。

復有鐵鷹啗罪人目,復有鐵蛇繳罪人頸,百肢節內,悉下長釘,拔舌耕犁,抽腸剉斬,烊銅灌口,熱鐵纏身。

此乃五鈍使害人,死後受報之文。

五鈍使即貪瞋癡慢疑,對境起貪,眼隨境 轉,故有鐵鷹啗罪人目;對境起瞋,傷人和氣,故有鐵蛇繳罪人頸;對境起痴,作諸惡業,故有百肢節內,悉下長釘;對境起慢,縱意輕人謗法,故有拔舌耕犁;對 境起疑,心腸懷惑,故有抽腸剉斬;信口傷人,故有烊銅灌口;身造諸惡:故有熱鐵纏身。

萬死千生,業感如是。

陽間一念造罪,地獄就有一生死,陽間念念造罪,地獄就有無量生死,生而復死,死而復生,或時獄卒唱生,或時冷風吹活。

動經億劫,求出無期,此界壞時,寄生他界,他界次壞,轉寄他方,他方壞時,展轉相寄,此界成後,還復而來,無間罪報,其事如是。

不入無間地獄則已,一入地獄,時劫極長,此世界劫盡,三災起時,地獄隨壞,則寄生他方世界地獄受苦,別世界壞,又展轉寄往另一世界地獄,倘若此世界復成,還來此界地獄受苦。

又五事業感,故稱無間,何等為五,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數,無時間絕,故稱無間。

一、時無間,即受苦的時間,無有間斷,從日至夜,從夜至日,無一時可以間斷而不受苦者,故稱無間。

二者,一人亦滿,多人亦滿,故稱無間。

二、處所無間,一人之形,遍滿地獄,多人之形亦滿地獄。

三者罪器叉棒、鷹蛇狼犬、碓磨鋸鑿、剉斫鑊湯、鐵網鐵繩、鐵驢鐵馬、生革絡首、熱鐵澆身,飢吞鐵丸、渴飲鐵汁,從年竟劫,數那由他,苦楚相連,更無間斷:故稱無間。

三、苦具無間,所有苦器盡受。

四者,不問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貴賤、或龍或神、或天或鬼,罪行業感,悉同受之,故稱無間。

四、人無間,不論你是怎麼人,悉同受之。

五者,若墮此獄,從初入時至百千劫,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求一念間暫住不得,除非業盡,方得受生,以此連綿,故稱無間。

五、命無間,無間地獄,一日一夜,等於閻浮提六十小劫,地獄一日一夜,就有一萬次生死,生而復死、死而復生,生死相連,無一念間斷而不受苦者,故稱命無間,除非業盡,方得出離。

地藏菩薩白聖母言:無間地獄,麤說如是,若廣說地獄罪器等名,及諸苦事,一劫之中求說不盡。摩耶夫人聞已,愁憂合掌,頂禮而退。

地藏菩薩白聖母:無間地獄,粗說大概便是這樣,若詳細廣說地獄罪器苦事,一劫之中,說不能盡。

聖母聞地獄苦事,愁罪人受苦無窮,憂己力救援未逮,唯有合掌致敬,頂禮而退。

【書籍目錄】
第1頁:序言 第2頁:前言
第3頁:地藏菩薩本願經 第4頁: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第5頁: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 第6頁:分身集會品第二
第7頁:觀眾生業緣品第三 第8頁: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
第9頁:地獄名號品第五 第10頁:如來讚歎品第六
第11頁:利益存亡品第七 第12頁:閻羅王眾讚歎品第八
第13頁:稱佛名號品第九 第14頁:較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
第15頁:地神護法品第十一 第16頁:見聞利益品第十二
第17頁:囑累人天品第十三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