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禪的認知與修學 耕雲先生講述

禪的認知與修學 耕雲先生講述

七、什麼人最契合修學安祥禪?

[日期:2010-08-08]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耕雲先生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七、什麼人最契合修學安祥禪?

什麼人最適合學安祥禪?有的人可以學禪,有的人不能學禪,哪些人可以學安祥禪呢?

(一)關心生死苦樂問題的人

生死苦樂有什麼問題呢?因為人,生,不曉得從哪里來?死,不知道到哪里去?八苦紛擾,百般無奈──人或多或少,都是活在無奈中的。只要我們有欲求,我們就有無奈;如果我們有獲得,我們就有不滿。因為欲望是無底之壑,是永遠填不滿的,而人生古往今來,所有的聖賢豪傑,都沒有得到過一個他所要求最基本、最合理、最簡單的生活境遇。即使你不要求富貴,只求布衣暖、菜根香,安步當車、晚食當肉,也都不可能滿足願望。

孔子是聖人,他周遊列國,勸說大家來完成尊王攘夷的大一統王業,結果怎麼樣?斷糧了;不但沒人聽信,在陳蔡還遭到圍困,誤會他是陽貨,結果連飯都沒得吃。

釋迦牟尼是大覺聖人、人天導師,他自己的堂兄弟提婆達多,天天設計陷害他,千方百計要害死他。舉兩個小例子:

有一次佛正說法,提婆達多雇了一個妓女,肚腹上綁些棉花,外面套了衣服,就跟佛說:你說什麼真理喲!說什麼大慈大悲,你把我的肚子搞大就不管了,這叫什麼慈悲喲!弟子們都生氣的要趕走她。佛說:不要趕!不要趕!任由她吧。有些居士是很有權勢的,要制裁她,把她送衙門。佛說:要她講吧!不要干涉她。她愈講愈有勁,又跳又鬧,繩子繃斷了,棉花掉出來了,肚子變小了,於是真相大白。佛是聖人,自己的堂兄弟都還如此整他。

又有一次,佛走在山谷中,路很窄,提婆達多知道佛要經過這裏,就派人預先弄幾十頭大象,給大象喝酒,喝得差不多搖搖晃晃的時候,看佛過來了,就在象尾巴上點火(田單用火牛陣,他用火象陣),他想這下子不把佛祖踩成肉泥才怪,結果大象跑到佛的跟前,看到佛祖卻都跪下了。後來這個叛徒遭到了生陷地獄的惡報;地下裂開一條縫,他就下去了。你說聖人豈不是也有無奈。

耶蘇曾給他的弟子們洗過腳,說:今天晚上,你們當中有一個人要出賣我。結果那個猶大,幾個金幣就把他師父出賣了,事後良心發現,金幣一塊都沒有花,就慚愧至極而上吊死了。

凡夫有凡夫的無奈,聖人有聖人的無奈,你有兒子,會說:恨鐵不成鋼;你若沒有兒子,就會說:有子萬事足啦!人都是無奈的。你要彌補你的無奈,你就必須突破生死苦樂的問題,不要讓環境叫你笑就笑,叫你哭就哭,而是哭笑自主,這一點才重要。如果你對生死苦樂漠不關心,事情來了,卻萬般無奈,事情過了,又渾然忘卻,那足足證明你沒有心力,也不適合於學禪,勉強去學也是浪費光陰,不會有什麼結果。

(二)追求生命永恆的人

佛講眾生皆有佛性,就是說金礦裏的礦石都含有黃金,佛是千錘百煉鍛煉出來,去掉雜質的純金;我們是原封不動的礦石。純金價值很高,未經鍛煉的礦石沒有人要。各位瞭解了這一點,就知道我們好像是金礦裏的礦石,沒有透過適當方法的冶煉,沒有把雜質去掉。

我們因為沒有淨化自己,所以雖然含有貴重的黃金,卻毫無實用價值。所以儘管我們含有很高貴的生命屬性,但卻被自己埋沒了。

我們有無比的潛力,只是沒有發揮出來。如果我們的生命淨化,我執淡化,法執沒有了,不但自在解脫,而且可以發揮出旋轉乾坤的無比力量;大家知道,沒有龍場悟道,就沒有王陽明以後的功業。人開悟了以後,才無私無我,自他不二,才有真正的慈悲。誰真開悟,誰假開悟,有一個試金石,就是你的心腸變軟了,表示你開悟或接近開悟;如果你仍然是一付鐵石心腸,那距離開悟,還有十萬八千里。因為沒有真正的開悟,就不可能有真實的、無條件的慈悲。

追求自己的永恆生命,跳出輪迴,去除分段生死,不再接觸死亡,脫出三有(現在是現有,死了是中有,也就是靈魂,投胎是後有)──禪者是不受後有,不再投胎,遠離四生三有的(四生是胎、卵、濕、化)。如同六祖壇經說「劫火燒海底」,到了地球末日,地心的火把海水燒乾了;「風鼓山相擊」,宇宙的罡風使地球加速運動所產生的一種旋流,可以把兩座山推撞在一起,撞成粉末,但是對一個禪者,一個開悟的人,一個定慧圓明的人,他是真常寂滅樂的,他的生命是永恆的,這些對他毫無相干。對追求永恆生命有興趣的人,才適合學安祥禪。

(三)光明磊落只求心安的人

安祥禪最適於哪些人來學?最需要的就是光明磊落,只求心安的人。不要求神通,神通是魔術師的事,是巫婆的事,與禪無關;不求什麼福報,那個太小,要就是宇宙全部都是我的,否則就是一點都不要。一個決心,只求心安,處處求心安,事事求心安。如二祖見達摩祖師,達摩祖師說:無上大法不是小德、小智、輕心、慢心的人可以相應的.....二祖在門外雪地上站了一夜,拿刀把左膀砍斷,去見祖師說:弟子沒有什麼,現在斷臂供養,表示誠意。祖師於是就給他改名為慧可,然後說:你吃了這麼大的苦頭,立雪斷臂,所為何來?我心不安,只求心安。這就是求心安的來源。祖師說:你把心拿來,我給你安。他找了半天,然後說:找心找不到。那我把你的心安好了。這段話看來極矛盾,極不合邏輯,其實非常親切;你要有一個自我的表層意識心在,心就不安了,一旦把它丟掉,揚棄了分別取相、習於對外認同的自我意識,心就立刻安適了。如果現在在座的各位說誰心不安,我不相信,那我剛才所講的話,都是廢話、妄語。

(四)迎風屹立逆流而上的人

其次,禪最適合哪些人參呢?應該是迎風屹立,逆流而上的人。如果因襲生活的慣性,一定會好逸惡勞,怕難怕苦,貪吃貪喝,重享受,怕勞苦,求享樂,最好是待遇很高而不必做事。活在這種慣性裏的人是不可以學法的,必須反其道而行,逆流而上,否則的話,永遠依著慣性,你就永遠只是一部機器,永遠擺脫不了機械性,也永遠不能改變自己!為什麼要逆流而上?因為禪是向上法門。佛經上一再強調──

「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難行,硬是要行;難忍,還是要忍。

如果不是男子漢大丈夫,不是迎風屹立、逆流而上的英雄好漢,不可以學禪。

如果不是光明磊落,只求心安的正人君子,也不配學禪。

如果不是悲天憫人,矢志救世的大心菩薩,也不適合學禪。

我們講了半天禪的殊勝,到這裏我們不難明確的認知禪的超真理、超哲學、超宗教,一切都超越,且是既存在又超越,心出世而人淑世的。

什麼是既存在又超越?我們生活在這個地方,但是我們並不自囿在這個地方;世上的一切雖然並不真實,但我們還是規規矩矩的生活。這表現在藝術上的是既具象又抽象;表現在文學上的是既寫實又提升。禪文學、禪藝術,乃至禪作略,它的一貫風格,可說是神鬼莫測,不可思議。

臨濟要不是三頓棒,就沒有現在禪門的臨濟宗。我們學禪如果不逆流而上,迎風而立,把過去的慣性完全扭轉過來,我們就不會成功。

【書籍目錄】
第1頁:一、前言 第2頁:二、禪宗的特色、作略和風格
第3頁:三、宗教的種類 第4頁:四、禪是什麼?
第5頁:五、安祥是什麼? 第6頁:六、什麼是安祥禪?
第7頁:七、什麼人最契合修學安祥禪? 第8頁:八、獲得安祥的最有效方法
第9頁:九、結語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