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念佛生淨土 聖嚴法師著

念佛生淨土 聖嚴法師著

帶業消業生淨土

[日期:2012-08-14]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罪業消得越多,西方的蓮花品位也升得越高。

  一、修淨業和消罪業
  
  諸位善知識︰我們在佛七期間的每晚進行「大迴向」之後,都有發願「求生淨土」的禮拜。是不是能生淨土?當然不容懷疑,但是修行西方淨土法門的人,善根有深淺之別,修行的時間有遲早之異,修持的工夫有勤惰之差,業障也有多少不等。所以凡夫往生佛國之時,《觀無量壽經》說,蓮花分有九品。《無量壽經》說,諸有眾生,往生佛國,分作蓮花化生及邊地胎生的兩類:蓮花化生者分作三輩;邊地胎生乃收不信佛智,但信罪福而願生彼國之人。往生佛國既有高下、中邊的不同,往生的條件,自然也有消業往生與帶業往生的不同了。
  
  根據《觀無量壽經》的要求,是說:「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三福即是往生淨土的「淨業正因」。所謂三福淨業,便是: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此中第三項內的「發菩提心」,依唐初迦才的《淨土論》說,當含攝:止一切惡、修一切善、化一切眾生的三聚淨戒全部內容。
  
  《阿彌陀經》也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雖有古大德認為只要一心念佛,便是多善根福德因緣。然若對照《觀無量壽經》所舉三福淨業,應該就是《阿彌陀經》的善根福德。可知往生彼國的先決條件,是自修三福淨業,並勸他人共修三福淨業。
  
  《觀無量壽經》「上品上生」條下說:「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即是發:1.至誠心,2.深心,3.迴向發願心。又說:「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即是:1.慈心不殺,具諸戒行;2.讀誦大乘方等經典;3.修行(佛、法、僧、戒、施、天)六念,迴向發願,願生彼國。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此項往生的條件,除了用心及修六念,也要持戒,以助長善根福德。
  
  當然,往生的條件,尚有淨土三經共同提揚的稱名念佛,以及《觀無量壽經》的觀像、觀想。此三經中所說的法門,不論觀像、觀想、實相或稱名的念佛法門,都有消除罪業的功能。若修觀成就,便可消若干劫生死重罪;乃至聞經題稱佛名亦能消業,如《觀無量壽經》「下品上生」條說:「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又云:「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由此經文看來,似乎是說,凡是往生淨土的眾生,在臨往生佛國的前一念頃,一切罪業,皆已消滅了的。然在同經「下品下生」條的末尾數句經文又說,往生佛國之後,於蓮花中住滿十二大劫,花開得見觀音、勢至二大菩薩,「為其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於此可見,至少下品下生的眾生,往生極樂國土之時,罪業並未全消。不過《觀無量壽經》自稱,這部經亦名《淨除業障生諸佛前經》,而且尚有一卷劉宋時代天竺三藏求那拔陀羅譯出的《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神咒》,教受持阿彌陀佛法門的人,受持此咒法,當「漱口然香,於佛像前胡跪合掌,日夜六時,各誦三七遍,即滅四重(比丘戒)、五逆、十惡、謗方等(大乘)罪,悉皆滅除,現世所求皆生得」,「臨命終時任運往生」。誦滿二十萬遍,感得菩提芽生,若誦滿三十萬遍,即面見阿彌陀佛。這是強調用心持誦此咒,即能現在拔除一切業障,並且可得現世利益,更得往生佛國利益。無怪乎,晚近有位藏密學者陳健民,主張消業往生是可以辦得到的。
  
  大小乘聖者消滅罪業後往生淨土是不爭之論;三昧成就,理懺成就親證實相無相者,消業往生,也當可以理解;至於具縛的煩惱凡夫,僅憑念佛名號,信願往生彼國者,也可消業往生,便不易為人接受。那唯有強調依靠彌陀本誓願力的救拔,以及密乘神咒的加持了。
  
  二、多消少帶最可靠
  
  根據我在第二天晚上所講淨土既有四種,那麼我們信佛學佛的人就沒有一人不生淨土。可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淨土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所成,須仰仗阿彌陀佛的願力方能往生。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去呢?根據《無量壽經》所載四十八願中的第十八願所說,只要求生阿彌陀佛的淨土,乃至僅僅十念稱名,也一定可得往生,這是由於阿彌陀佛願力加持的緣故。可是,如果根據《阿彌陀經》則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又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意思是說,如果有人,念佛未得一心不亂,加上善根淺,福德薄者,就不能生彌陀的淨土。《無量壽經》的十九願說,除了犯五逆罪及誹謗正法的人,一切眾生凡是欲生彼國者,都得如願往生。然在《觀無量壽經》卻說,五逆十惡之人亦為阿彌陀佛的念佛法門,收為極樂國土的下品下生。因此,在淨土法門中就產生兩派觀念:一派是至少人人可以帶業往生佛國的下品下生,另一派認為往生之時業障必已消除。
  
  曾經有一位老先生向我預約說:「師父啊!當我死後,我希望往生到極樂世界。」「如何去?」「師父要幫助我。」「誰先去?」他想了又想說:「師父,當然是你先去。」他是盼望我趕快往生,然後帶他同生西方淨土。其實只有阿彌陀佛才有這種力量。《無量壽經》說,那是因為久遠劫前,世自在王佛的時代,有一位法藏比丘,他是阿彌陀佛的因地菩薩,早已發了這種誓願,願在成佛之後成就清淨國土,接引一切眾生。
  
  所謂「願生西方九品蓮」,意思是說,九品蓮花都是依靠阿彌陀佛的本願將凡夫眾生接引而去;蓮花化身的世界,既是凡夫生存的世界,當然還有煩惱,這就是帶業往生,而不是消業往生,須仰賴阿彌陀佛的願力救拔,雖然自己修行不夠,不能解脫,但還可以往生西方佛國淨土。其實能有九品蓮花,縱然是下下品蓮,也比沒有的好。
  
  如果我們的信心不足,時常存著:假如真有西方極樂世界,嗯!也可以去看看。於是半信半疑、半推半就之下,跟著別人行善、念佛、修供養布施。請問這種人是否能生西方淨土呢?當然可以,不過只能往生在淨土的「邊地」,什麼叫作「邊地」?是胎宮、也是蓮胎,這是指蓮花尚未開,以相當長遠的時間,坐在蓮花胎中,既無罪報,福如天國,就是缺少聞法修行的機緣。
  
  雖然說,臨命終時,十念彌陀名號即可往生淨土。如果我們平時不信佛、不念佛、不修供養、不種善根,僅靠臨命終時求願往生是太冒險了。生前不念佛,臨命終請助念團來助念求往生,當然也有用,畢竟不如自己及時念佛更可靠。我們必須在一聽到佛法時,不論年齡老少,均應馬上念佛、持戒、修供養、種善根、修福德,才有往生較高蓮位的希望。
  
  修行淨土法門的人,不可自私自利僅求自己能往生淨土就好,而不管這世間還有許多的眾生在苦難之中受折磨,我們要以慈悲和智慧來幫助救濟眾生。這就是發菩提心,實踐菩薩道的三聚淨戒。
  
  古代祖師們解釋彌陀經中的「善根、福德」,是要眾生多念佛、常念佛、勤念佛。所謂「念佛」也有兩種方法:1.用口出聲念,是有相念佛;2.用心思惟念,時時刻刻與佛的慈悲和智慧相應。不論出聲不出聲念佛,念念與佛相應,方謂之真念佛;工夫深了即成實相念佛、無相念佛。有相念佛尚是帶業念,無相念佛,即成消業往生。
  
  其實準備帶業往生的人也須學著消業,一點一滴地慢慢消除,此生雖沒有辦法全部斷盡所有的罪業,罪業消得越多,則蓮品的位子也升得越高。否則,連想得到下品下生也會有問題了。
  
  記得在一星期前,有位女居士前來請問我說:「師父,有人說定業不可轉,如果是真的如此,則我們懺悔、念佛、修善都沒有用了,反正該受的果報就是要受,修行根本沒有用,是不是?」我問她:「這話是什麼意思呢?」「我父親已病一年多了,我什麼都做了,譬如到廟裡燒香許願,替菩薩裝金身,也供養了僧眾,請他們誦了《地藏經》,拜了水懺,也積極地參加了梁皇寶懺的法會,可是我的父親並沒有好轉起來。」「你父親現在多大年紀?」「八十三歲。」
  
  接著我告訴她:「業」雖然有定與不定的問題。可是「罪性本空」,罪業的本性是空的,只因為你的心不空,所以會受報。如果你的心已實證諸法無我,則無罪、無業,當下即是解脫。
  
  於是她要我教她父親心空的方法,如果心空業消,病就應該好了。問題是她的父親能夠觀色即空嗎?能夠觀法無我嗎?若不能則心不空,業也未消。如影隨形走,不能說只要身體而不要影子。除非心無執著,既無分別,也沒有心,無心就無我,無我當然亦無罪業的果報體了,一旦心病醫好,身體的病也會轉好,這是消災延壽的最高法門。這位女居士聽後非常地高興,希望趕快回家告訴她的父親,心空就可消業除病的好方法。不過,我也告訴她,若依念佛法門,縱然未得心空,也能業消病除。
  
  對凡夫而言,希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必須在生時勤於念佛,勤修供養,廣種福田,以報恩的觀念來消自己的業障。這也是我們法鼓山提倡「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用此來協助凡夫多消一點罪業,生前多消一分罪業,西方的蓮花品位,也就跟著升高一點、長大一些。(一九九三年四月二日農禪寺清明報恩佛七第六晚開示)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孝親報恩當念佛
第3頁:念佛法門四個心 第4頁:四種淨土任君遊
第5頁:兩類超度亡與存 第6頁:懺悔業障是恆課
第7頁:帶業消業生淨土 第8頁:西方淨土與人間淨土
第9頁:佛七的根源 第10頁:念佛的方法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