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普門品講記 玅境老和尚

普門品講記 玅境老和尚

二、普門品講記.一

[日期:2011-02-18]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玅境老和尚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柒、正釋經文

前面說過,〈普門品〉分兩大段:第一段問答,是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第二段問答,是觀世音菩薩云何遊此娑婆世界?也就是「普門」的意思。

甲一、兩番問答 乙一、長行 丙一、觀音得名所以 丁一、無盡意問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第一段一開始,先是無盡意菩薩請問。

「爾時」,就是那個時候。是什麼時候呢?〈普門品〉是《法華經》的第二十五品,第二十四品是〈妙音菩薩來往品〉,所以「爾時」應該是指佛說〈妙音菩薩來往品〉結束的時候。或者,也可以說是〈普門品〉利益當時和後世佛教徒的時機到了,所以就有因緣來發起這件事。

妙 音菩薩是東方世界的菩薩;而觀世音菩薩住在阿彌陀佛國,位於娑婆世界的西方,是西方世界的菩薩。前面聽〈妙音菩薩來往品〉的人得無生法忍、得法華三昧、得 大利益,那是東方世界的菩薩,來利益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這個法門說完了。現在,西方世界的菩薩,來利益我們這個世界的因緣成熟了,所以說「爾時」。

「無 盡意菩薩」是一位菩薩的名稱。有一部經叫《無盡意菩薩經》,又翻譯成《無盡慧菩薩經》。在經上說:娑婆世界的東方有不眴世界,那個世界有佛名普賢如來,無 盡意菩薩是普賢如來的大弟子。「無盡意」是什麼意思呢?《無盡意菩薩經》云,由於菩薩的慈悲心無窮無盡,所以叫做無盡意。就是他有大悲心,能夠以六波羅 蜜、四攝法門去廣度一切眾生;如果一切眾生沒有度盡、沒有得大解脫的話,他的慈悲心是不能盡的,故曰「無盡意」。當然,慈悲心無窮無盡,智慧也是無窮無 盡。

「即從座起」,無盡意菩薩從東方不眴世界,到娑婆世界來聽釋迦牟尼佛說《法華經》。現在,說完了〈妙音菩薩來往品〉,他就從他的座位站起來,提出一個問題。

「即從座起」,依字面上來說,就是原來是坐著聽釋迦牟尼佛說法,現在因為有問題請問佛,就從座位站起來。這很容易明白。但是,我們中國的古德常常用佛法的深義去解釋,那麼這就另有意思了。

《法華經》的〈法師品〉,說到以「諸法空為座」,實在就是說一切佛教徒的內心,應該安住在一切法空上,好像我們坐在座位似的。這正好和《金剛經》說的意思一樣:「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現在這位菩薩即從座起,意思就是不著於諸法空。如果著於空就不能廣度眾生,不著於空才能從空出假;不著於空、也不著於有,這樣才能去度化一切眾生,有這樣的意味在裡面。

「偏袒右肩」,這是印度人的一種禮貌。當他坐在那裡,還沒有起座的時候,左肩、右肩都是有衣服覆蓋的,站起來以後,就把右肩袒露出來,這是表示恭敬的意思。

如 果深一層解釋:菩薩的左肩沒有袒露,你看不見;右肩袒露,你能看得見,這表示菩薩的兩種智慧。左肩沒有袒露,表示真實的智慧。真實的智慧同第一義諦是相應 的,與第一義諦相應的境界是沒有名言相的,是不可以見、聞、覺、知的境界。右肩袒露,表示菩薩方便的智慧。指菩薩化導眾生時,一定要有名——有言語、有名 字,演說、表示佛法的真理,這樣才能與所教導的眾生連繫起來,眾生也才能明白什麼是佛法。所以,袒露右肩是這樣的意思。

「合 掌向佛」,不合掌時,表示一個人心裡面散亂,東想西想,不是一心不亂的境界;手掌合在一起,則表示一心不亂。也有人解釋:我們的掌一共有十個指頭,合攏在 一起放在胸前,十指就是表示十法界;而合掌當胸,則表示十法界在一念心裡、十法界不離一念心,因為十法界都是由心創造的。這樣解釋也是很好!

「而作是言」,前邊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都是身體上表示出來的一種禮貌;「而作是言」是口業──他說話了。

「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世尊」是無盡意菩薩對佛的尊稱。佛是有道德的人,為世、出世間一切聖人所尊敬,所以叫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他提出這麼一個問題:觀世音菩薩是以什麼理由名之為觀世音的呢?

無盡意菩薩是得了聖位的大菩薩,應該知道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但是,他還要提出這個問題,是為不明白的人請問的。在法會大眾中還有人不知道,藉著請問這個問題,由佛的回答,能利益當時和後代無量無邊的眾生。這樣說來,他是為利益眾生而請問的。

其 次,菩薩歡喜讚歎人家的功德,所以,請問這個問題,表示是要讚歎觀世音菩薩的功德。我們世間的人,也有些人是隱惡而揚善,對於他人有什麼優點,願意提出來 加以讚歎,他人有任何缺點,把它隱藏起。但是,也有人專挑別人的毛病:你有什麼缺點,我就說出來羞辱你;你有什麼道德,則隱藏起來。然而,這些大菩薩不如 此!他們都是歡喜讚歎佛、菩薩的功德的。所以,無盡意菩薩向佛請問:「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經 上說,在無量劫前,有寶藏佛出現世間。當時轉輪聖王的長子,供養寶藏佛及寶藏佛的弟子三個月。然後,太子向寶藏佛發願說:「我要行菩薩道,廣度眾生,若有 眾生能念我的名號,為我的天眼所見、天耳所聞,我若不能令他解脫苦難的話,我不成佛!」寶藏佛覺得這真是非常難得的大願,因此為他取名為「觀世音」。但 是,在〈普門品〉文中沒有說到過去的事,只說現在的種種救護眾生的因緣與功德,名為「觀世音」。

丁二、佛答 戊一、總答尋聲救苦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這是釋迦牟尼佛回答無盡意菩薩的問題。這一段是總答,總說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尋聲救苦。下文是別答,就是一一地、詳細地回答無盡意菩薩所問的問題。

「佛 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釋迦牟尼佛稱無盡意菩薩為「善男子」。通常我們稱一個人為善人時,就是讚歎他是好人。怎麼樣叫做好人呢?他愛護一切人、不害人, 那就可以稱之為善。但是,這樣說還不太明白;因為,當我們心平氣和的時候,都是沒有害人之心的,應該都是很良善的,那麼都可以稱之為善男子、善女人了。然 而,這裡所說的善,不應該只是這樣解釋。該怎麼說呢?就是在利害衝突、對這個人有傷害的時候,他仍然有善良的慈悲心。你傷害他、毀辱他,他對你還是有好心 腸,那就可以名之為善了。

譬如,在家的佛教徒受持三皈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 不飲酒。這五戒是什麼意思呢?在佛法裡面說,就是對一切人要有慈悲心──我不去殺害他、也不偷盜他的財物,我要愛護他、不傷害他。孔子也說:「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自己不歡喜的事情,我不能把它送給別人。我不歡喜別人把我的財富奪走、偷走,那我也不要去偷、不要去搶奪別人的財富。我愛惜自己的生命,別人 也是愛他的生命的,所以我不歡喜別人殺害我,我也不應該殺害別人。這與五戒的含義相同。所以,不只是在平常的時候不殺生、不偷盜,而是對我有利、或對我有 害的時候,我一直能保持好心腸,那才可以名之為善男子了。

現在,佛稱讚無盡意菩薩為善男子。當然,無盡意菩薩的程度是非常高的,還不止於剛才說的這種善,而是更高深的境界了。

「若 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這是觀世音菩薩救護的對象,有無量百千萬億這麼多的眾生。「眾」就是多,很多的「生」。這是什麼意思?無始劫以來(在佛法裡面說, 就是沒有開始的一天,向前推溯總是推求不到開端,所以叫做無始),從久遠久遠以來,我們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命一次又一次在六道裡面輪迴,有很多的生、 同時也有很多的死,所以叫做眾生,但是不說「眾死」。

其實,有生就有死,但說生而不說死,這裡 面是有原因的。如果死了以後不再生,那只有阿羅漢才可以。因為,阿羅漢入無餘涅槃以後,他在六道中不會再有生命,不再輪迴於六道,也就是死了而不再生。若 死了還生,那是凡夫的事情,凡夫是死了還要再生的。因為,我們有很多很多的煩惱,這煩惱使令很多很多的罪業發生作用,死了以後還要再生,因此稱之為眾生。 說得明白一點,一切的凡夫,也就是一切的苦惱人。這些苦惱人有多少呢?有無量百千萬億那麼多!

「受諸苦惱」,是遭遇到很多苦惱的事情。佛法說,三惡道眾生的苦惱是很多很多的,他們很難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原因是什麼?因為地獄、餓鬼、畜生世界的眾生,他們的身體有很大的問題與苦惱,他那一念靈明的心被苦所困擾,所以很難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念不來!

我 們可以想一想:若有嚴重病痛的時候,我們還能不能念觀世音菩薩名號?以人的境界來說,如果有嚴重的病痛,這個病痛擾亂你的心,你要念觀世音菩薩,是很難念 上來的!除非平時沒有病痛的時候,就能常常地靜坐,有戒、定、慧的功德,重病來時,還能心有餘力、很從容地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或者是念經、念咒。若平常的 修行不夠,有嚴重的病痛時,念菩薩名號是有困難的。所以,這地獄、餓鬼、畜生的境界,很難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的。

天 上的人呢?天人的快樂太厲害!欲界天的五欲樂勝過人間,特別地迷惑人,他們總是享受欲樂,很難拿出時間修學佛法。色界天以上的眾生有高深的禪定,他們感覺 到這樣就很好了,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做什麼?因此,也是不容易!所以,釋迦牟尼佛來到人間成佛,就是因為人容易接受佛的教化。如果在人間的人,信佛而能夠栽 培多少善根,他生到天上時,也還可以信佛、接受佛法的教化。倘若是不信佛的人,生到天上去就不容易信佛。

所以,「受諸苦惱」應該是普遍一切眾生說,但這裡主要還是指人說的。人世間的苦惱是很多很多的;人衰老了,或者有病痛,或者死亡,或是愛別離、怨憎會苦等,都是苦惱!

「聞 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我們人世間的人,如果平常完全不信佛,等到苦惱來時,雖然也可能有善知識、有好朋友來告訴你要念觀世音菩薩,但這是少數。如 果,能在平常聽善知識的宣揚,或者是從經書上看見,知道有一位觀世音菩薩,他的廣大靈感能尋聲救苦,於是你就一心稱名——或者受諸苦惱的時候一心稱名,或 者沒有受諸苦惱時一心稱名。那麼,當你受諸苦惱時,也能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苦惱問題就解決了。

「一心稱名」就是專一其心,心不散亂的意思。你心裡面能夠很誠懇、一心不亂地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前念後念相續不斷、沒有其他的妄想摻雜在裡邊。

「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若能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而觀世音菩薩即時地在你稱念名號的時候,觀你稱名的音聲,使你所受的苦惱「皆得解脫」,就免離了一切的苦惱,得大安樂!

我 們凡夫的眼、耳、鼻、舌、身、意,發生作用的範圍是很小的;太遙遠的,我們看不見也聽不見。而觀世音菩薩是法性身,他和一切眾生沒有遠近的分別(這在後文 可以看出來),十方世界一切時、一切處、一切眾生對觀世音菩薩有所求的時候,觀世音菩薩能同時救護一切眾生,這是不可思議境界,不是我們凡夫所能想像的。

然而,也有些人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向觀世音菩薩有所求,但是沒能得解脫。這應該怎麼解釋呢?那是你沒能一心稱名、沒能一心不亂地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的關係。如果你能夠一心不亂地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就會皆得解脫。

《瑜伽師地論》上說,我們受諸苦惱,是因為我們有罪業,造了殺害生命、說謊騙人等殺、盜、淫、妄各式各樣的罪過,或者說是十種惡業、種種的惡事。我們的罪業大概地說,分成兩類:

一是定業。我們在造罪時,明明白白地去做這件事,做成功了,心裡還很歡喜,那這件罪過就是定業。是決定要受果報的!

二是不定業。如果造罪業的時候,心裡不歡喜,但還是勉勉強強地做完了,又生後悔,這個罪業就不一定得果報,稱為不定業。

若 造的是不定業,雖不一定得果報,可是也不一定不得果報;當得果報的時候,能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就容易得解脫!若造的是定業,當定業發生作用、受諸苦惱的時 候,念觀世音菩薩就難一點,也就是不容易得解脫!所謂不容易得解脫,就是你不容易一心稱名;既不容易一心稱名,也就不容易得解脫,可以這麼解釋。

這 件事我們說得淺一點,不要說得太深。譬如我們信佛的人,買花、買生果供養佛菩薩,向佛菩薩祈求平安,保護我的兒、我的女怎麼怎麼好……。我們想一想,這種 情形如同我們有了困難,就送紅封、送禮物給正在政府做官的朋友,對他說:「請你幫幫我的忙!」這意思差不多是相同的。而我們人世間的凡夫有貪心、有瞋心, 他得到利益的時候,就可能隨順你做這些事情,滿你的願。但是,佛、觀世音菩薩是聖人,不會因為你買個生果給他,心裡歡喜了就幫你忙,和我們凡夫不同。這樣 說,當我們向菩薩有所求時,既不用上香,也不要買花、果供養,就這麼向菩薩有所求,這樣好嗎?其實,也不是這麼說。

這 其中的道理,可以分兩方面說。一方面是我們凡夫的內心污濁,這個靈明的心,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活動,不是貪,就是瞋、癡,乃至疑惑、高慢,種種的 煩惱纏擾其心。當我們想拜菩薩、拜佛,去見佛菩薩時,我們的心還是很污濁、很污穢,和佛菩薩距離很遠很遠的。這樣的情形,你想求佛菩薩幫忙,轉變你受諸苦 惱的遭遇,很不容易啊!

第二、我們是因為有罪而受諸苦惱,這是有因就有果。佛菩薩難道不講究因 果嗎?你有罪而叫你不受報,佛菩薩有這種力量嗎?「好!你做很多惡,不要緊!我能教你不受報。到時候,你給我買點生果、香花,我就讓你不受苦!」佛菩薩會 說這種話嗎?若是觀世音菩薩這樣講話,就等於叫我們造罪了,那麼這個惡人會說:「好啊!那我就造罪,反正到時候我一念觀世音菩薩就不受報了!」可以這樣 嗎?

所以,我們要想一想,經文是說:我們念觀世音菩薩,能使諸苦惱皆得解脫;但是,這裡面不是那麼簡單的!那應該怎麼說呢?

佛 菩薩有大悲心,願意救護一切眾生,使令一切眾生受諸苦惱的時候,皆得解脫,但是不容易做到。經論上說,眾生造罪以後,若是屬於定業,就一定要去受報,佛菩 薩也無可奈何,無法救護你的。這是其一。其二、眾生要造罪,佛菩薩也阻礙不了你。說:「你不要造罪!」眾生不會聽的啊!他還是要造罪。他隨時要開槍,佛菩 薩也無可奈何!

現在這裡說: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觀世音菩薩觀其音聲,即得解脫。為什麼能得解脫呢?到底還有沒有因果呢?這個問題怎麼講?我姑且解釋一下。

剛 才說,買花、買生果供養佛,或者向佛菩薩禮拜、磕頭,這裡邊有什麼事情呢?就是當我們的內心受諸苦惱的時候,心就不清淨,就有種種的煩惱、業障污染這個清 淨心。但是,當我們向佛菩薩供奉——有花供養、或果供養、或者禮拜佛,這個時候我們的思想有變化。有什麼變化?就是能發出來清淨心!你若買了花,把它清清 淨淨、整整齊齊地插好供佛,這時候你心裡也很誠懇地拜佛,清淨心就發出來了!

清淨心如果能發的 長一點比較好。譬如我們拜佛一百零八拜,拜觀世音菩薩一百零八拜,或者念觀世音菩薩十萬聲、念大悲咒十萬遍,這表示你發出清淨心、誠懇心的時間長一點。這 裡面有什麼事情呢?你這清淨心一出現的時候,對於那個使令你受諸苦惱的罪業,就有點障礙了,二者是不相順的。在這個時候,佛菩薩的神通道力,能從這個地方 把罪業迴轉一下,你受諸苦惱的果報就皆得解脫了。如果,我們的清淨心、誠懇心發不出來,佛菩薩無可奈何!

我 另外說一句話:佛菩薩不等你念佛、拜佛,也不等你買花、買果,也不需要你念大悲咒,就有慈悲心願意來救護你,但是不能救護!非要你由禮拜、供養佛,或者是 念經、念咒,或是念佛菩薩名號,你的清淨心發出來了,這時候佛菩薩的大悲心與神通力才有用武之地,才能迴轉你的業力,使你「受諸苦惱,皆得解脫」。如果, 我們心不清淨,拜佛時心也散亂、念觀世音菩薩心也散亂,佛菩薩是很難救護我們的。

所以,這個地方說:「一心稱名,皆得解脫!」我們是可以向佛菩薩有所求的,但是我們本身應該要「一心稱名」,要做到這一點才可以,心散亂就不行!

在 這裡的經文中,沒有分別是定業或不定業。但是,從中國佛教念觀世音菩薩求救護的事實上看,有的人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時間不久就得解脫,向菩薩有所求的事情 就滿願了;而有的人需要念很久才可以,時間的長短有差別。所以,前面解釋「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名號」的時候說過,平常要多訓練念觀世音菩薩,受諸苦 惱的時候才能念觀世音菩薩。因為,平常有這個訓練,當你受諸苦惱的時候,念觀世音菩薩就容易一點。如果平常完全不訓練,等到有苦惱的時候才念觀世音菩薩, 是很困難的!

我講一個念觀世音菩薩的故事。《觀世音菩薩靈驗記》上說:在中國浙江上虞這個地方,有一位做賣米生意的人,家中供養觀世音菩薩像,常常禮拜、念觀世音菩薩。

有一天,他夢見觀世音菩薩來對他說:「你不久有災難!」

他回答:「那怎麼辦呢?」

觀世音菩薩說:「我給你四句話,你要記住!逢橋莫停舟,遇油即抹頭,斗穀三升米,蒼蠅捧筆頭!」

「逢橋莫停舟」,就是遇見橋的時候,船不要停在橋底下。「遇油即抹頭」,若是看見油,趕快地把油抹在頭上。「斗穀三升米」,一斗穀可以碾出三升米。「蒼蠅捧筆頭」,蒼蠅捧著毛筆頭(註:古人用毛筆寫字)。

說完了,夢就醒了。他想:「這個夢很奇怪!觀世音菩薩來同我說這四句話,一定是有事情!」他就把四句話背下來。

他 是個米商,所以常用船載米到各地出售。有一天,船載著米行進的時候,遇見了大雨。前面有一座橋,船伕預備把船停在橋下避雨。但是,這位念觀世音菩薩的老闆 忽然想起:「逢橋莫停舟!」他馬上叫船伕:「不可以停!趕快開出去!」開出去以後,橋就塌下來了。如果停在那裡,正好砸在船上,他就危險了,所以他躲過這 個災難。他想:「這四句話,第一句話是靈驗了。」

過了一些時候,他在家中拜觀世音菩薩、念觀世音菩薩。忽然間,他家裡吊著的油燈掉下來,油流了滿地。他突然想起「遇油即抹頭」,因為第一句話靈驗了,第二句也不能馬虎,於是他就把油抹在頭上。

現代的在家人留頭髮,清朝的男人也是留頭髮的。這位米商抹了頭以後就睡覺了。到了夜間,忽然醒來,他聞到屋子裡有很腥的味道,覺得很奇怪!點燈一看,他的太太被人殺死了,把頭斬斷了!他心裡很驚訝!怎麼會有這種事情呢?

第二天,他就去向他的岳父報告。他岳父來一看,就問他:「你和太太感情好不好?」

他說:「我和太太感情沒什麼不好,很正常。」但是,他的岳父忽然想起來,說:「我的女兒是不信佛的啊!你是拜觀世音菩薩、是相信佛教的,你們的感情可能有問題!」

他說:「沒有問題!」

「你是不是和鄰居有什麼仇恨呢?」

「也沒有!」

「那你家裡有沒有財物丟掉了呢?」

「我檢查了,什麼東西也沒丟。」

「可見這不是仇恨來殺的,也不是劫財來殺的,那就是你殺的嘛!沒有別人了。」

於是,他的岳父就到官府裡控告他。官府來檢查、審問他。審問來、審問去,也疑惑是他,就拿起筆來判他死刑!正當此時,很多的蒼蠅飛來,捧著筆頭。這位念觀世音菩薩的人就念:「蒼蠅捧筆頭!」

縣官問:「你怎麼說出這一句話呢?」他就把他的夢說了一遍。

縣官一想:「頭一句、第二句、第四句,都靈驗了。就是第三句:『斗穀三升米』,這句話裡面有事情。」

於是,縣官和周圍的人商議,怎麼叫「斗穀三升米」呢?想來想去:斗穀去了三,應該還有七;除去了米,就剩下了糠(「康」同音),應該就是「康七」,或者是「七康」。縣官就派人調查。果然,有個叫康七的人。縣官逮捕了這個人,一審問,他就坦白了。

原 來康七和米商的太太有染,所以想把這個念觀世音菩薩的男人殺死。晚間來行凶時,看見這個有油的頭,他認為那是女人,所以就把沒有油的頭砍了。當然,官府就 判了康七死刑。而這個念觀世音菩薩的人,經過這一次的刺激,感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實在太壞了,於是有所覺悟,就出家了。

在這個故事裡,常禮拜觀世音菩薩、常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的人,會受到觀世音菩薩的照顧,所以受諸苦惱的時候皆得解脫!因此,我們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應該一心地、誠心地念,會得大利益,這不是虛妄的!

【書籍目錄】
第1頁:一、釋經題 第2頁:一、本經大意
第3頁:一、本品大意 第4頁:一、牒釋品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5頁:一、流通因緣 第6頁:一、譯者簡介
第7頁:二、普門品講記.一 第8頁:二、普門品講記.二
第9頁:二、普門品講記.三 第10頁:二、普門品講記.四
第11頁:二、普門品講記.五 第12頁:二、普門品講記.六
第13頁:二、普門品講記.七 第14頁:二、普門品講記.八
第15頁:二、普門品講記.九 第16頁:二、普門品講記.十
第17頁:三、普門品講記.十一 第18頁:三、普門品講記.十二
第19頁:三、普門品講記.十三 第20頁:三、普門品講記.十四
第21頁:三、普門品講記.十五 第22頁:三、普門品講記.十六
第23頁:三、普門品講記.十七 第24頁:三、普門品講記.十八
第25頁:三、普門品講記.十九 第26頁:三、普門品講記.二十
第27頁:四、普門品講記.二十一 第28頁:四、普門品講記.二十二
第29頁:四、普門品講記.二十三 第30頁:五、上玅下境老和尚生平簡介
第31頁:五、出版後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