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 法尊法師譯

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 法尊法師譯

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卷七

[日期:2011-01-2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法尊法師譯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卷七

爾時上行風中,餘三風行動之理,依火界風故,餘三風,為白色紅光、黃色紅光、綠色紅光,如彩虹而生。以是等住等三風,從左鼻孔等行時,亦當了知各以一風為主,餘三風為伴,隨彼中而轉。故說上行風於右鼻孔行,等住於左行,命下二風,平等行者,是約為主而行。若為伴行,則不決定。右鼻孔中,上行風為主,四依怙風行時,先行二百二十五次,謂白衣母風。次行爾許三次,如其次第,謂度母、佛眼、摩摩雞風。一一佛母風中,復各有四依怙風。如是左鼻孔中,等住風為主,四依怙風行時,先從度母風起。平等行中,以持命風為主行時,先從摩摩雞風起。下遣風為主行時,先從佛眼風起等,亦當了知。授記密意續云:「白衣等如次,上斜、及直下,是火風地水,各各曼荼羅。」謂白衣母風上行,度母風斜行,佛眼風直行,摩摩雞風下行。又說此四,如其次第,即火界乃至地界之四曼荼羅。如是上行等風一一為主,各有四風隨轉。每一聚中分為四佛母之四風,非同時行。一一佛母風中,分為四依怙之四風,則同時行。諸佛母風唯漸次行。同時行者,亦唯四依怙風。故黑三昧耶金剛,說一風於中央,餘四風於四面,五風同時行者,非是善說。即四風同時行者,亦非各別分離,是如一彩虹而行。如具妃論師所許,極為善哉。以是餘派所說,小五界風,於中央及四面,同時行者,亦與此不同。故說於上等處行者,亦是漸次,非同時也。如卡師譯為「上側及等下」,於九百次風,說為四佛母風時,謂火界白衣母風,於鼻孔上面行。風界度母風,於鼻孔側面行。地界佛眼風左右同時於鼻孔中央行。水界摩摩雞風於鼻孔下面行。此與吉祥持論師,說每一轉風,分四界風,謂地界風於中央行,風界風於兩側行,極相符合。桑補札中,說旁面行。諸餘經中多說斜行。義即側行。直行與等行之義,即於中央行也。言於兩側行者,乃漸次行。續言「五風於上行」時,說周遍風亦於上鼻孔出者,意如下文所說,臨命終時而出。彼風,除命終時行動外,現在不行。拉彌、阿朗迦迦拉峽、及藏地諸師,多如是許。十一音論師,則說,現在,何曼荼羅出時即隨彼出。臨命終時,乃自為主而出。教授穗論說:每日中,破魔脈中所行諸風,是壽盡風。名周遍風。雖有此三說,然周遍一切支節之周遍風,於鼻孔中行不行動之理,初說為善。故有多人,雖能收攝於鼻孔中出入之風,而不能收周遍諸風。然彼諸風皆須收攝,故桑補札說,修瓶相風,能攝二十四處諸風之義,即如教授穗論所說,收攝周遍諸風也。

寅二、釋五支分風

攝行論說,五支分風,住眼等五根。金剛鬘續云:「月分、與光明、承事、垂擺、肝,是為五脈名。五脈所行風,龍、龜及蜥蜴,天授與勝弓。」此說是月分等五脈中所行。又前續云:「心中安樂法,謂佛日光明,所取能取色,復分十二光。光增、光、威母、明、然、光熾然,依於眼等處,能取外色等。光、光母、明母、明嚴、明光、日,外色等行相,此六許為光。」此說從心間所出之風,依止六根能動六身之能取六風,與能顯色等之所取六風。故知彼諸脈,皆是安住心間之脈。與說心中三輪等脈,名降五境脈。是否一義,應當觀察。五支分風,多屬持命風之支分,故此等起滅二主要處,即是心間。燈明論云:「五熾然者,即現起等五種光明。」又云:「言火燄猛烈者,謂五光明為體。」又云:「常無間斷如水車輪,晝夜旋轉,故名為輪。金剛,謂五色。」故五支分風,亦各以五種光明為體。晝夜恆從根門出入。其顯色者,廓譯師說:行風紅色,善行藍色,正行黃色,極行白色,決行行綠色。第五風住於身根之理,謂隨彼根遍處而住。

寅三、釋二風共義。

攝行論說,十風為出入息。雖說胎中成就十風。然說未生以來不能呼吸。故是降生已後乃有。五根本風出入,如前已說。五支分風,有與鼻孔所行風平等俱轉或如理而轉。說此等成為四曼荼羅、四種佛母、及五大者,已如前說。說此等成為五部五智者,五根本風如前已說。配合五支分風者,當順五根五境轉成五部之理也。說此等為三字所依而修金剛念誦者,十風皆有。說此等風為阿字所依而發一切語者,亦十種風俱不相違。又此等風得不壞已轉成無事者,是臨終時融入心間不壞風,轉入光明。道時亦如是修。此等是攝行論,問答住十風已,當作何事時所說,故有釋為,說風作用。然風作用,於說五根本風。住身分中,作身所作。五支分風,安住眼等,作根所作時宣說。此於身遠離時已廣說訖。如彼應知。故言:「為出入息」等,是由自體門宣說也。五次第論云:「此是識所乘」等,說識為有風乘者,是由風力動識之義。即以此理,故說一切有情名動世間。若以色身動搖等,為彼因相者,則不能遍一切有情。如由風力動搖色身,識上非有,彼動義云何?拉彌等說:「六識取境須仗風動。餘則如盲不能見境。故說彼二如跛與盲,互相聯繫,乃作所作。」授記密意續云:「行取境等業,此中由依彼。」此說,行住等,與取境等作用,皆依風力。攝行論說,五風,安住諸根,能取五境,及作根所作。故雖須許,諸識取境,要依風力。然以彼理,不能安立風為識所乘具。猶如根境。又攝行論說:明入細界,漸次轉動,以是因緣,晝夜領受一切自性。大婆羅門(薩惹哈)亦云:「此中攝意由風浪,動蕩令極不調順。」此說,意由風浪,生極不調順行相之心。故雖許有分別無分別一切於境動蕩之心,皆由風力使然。然僅以此理,猶不能得,安立風為識所乘之義也。若爾云何?曰:識非有身,彼無自力趣境之往來功能。若與風俱轉,則有趣境之功能。攝行論中,問云:若說三明無去來者,云何晝夜於身出入,如何於此而能偵察。答說彼三無色之理後,曰:「雖則如是,然有明相。故與風界俱行而能偵察。」此義是說,三識雖非有身,然由有風明相,故與風俱而能去來。如偵察者,往還不住也。以是當知,由風力而趣境,是心乘風行動之義。此中有心於境界流不流散之二種。又自所乘風之前念,趣向後念。雖未趣餘境,然非不趣境。如攝行論云:「細界與識明,由無色故,如酥注酥,和合為一,能圓滿世示世間一切所作。」此言如酥注酥中和合為一之風心二法。拉彌釋為成一體性。極為善說。攝行論說,彼風無色者,意謂無如粗界之色。非謂全無細界之五色光明。如其前文,外風由無手足等色,亦說無色。言識能搖動身等者,亦是由具風故乃能爾。彼若無風,則不能動。四百論疏中,亦能了知。

丑五、諸風遞換之理。分二。寅一、鼻孔展轉換不換之理。寅二、脈支與曼荼羅遞換之理。今初

時輪派說:從右有地水火風空智六風,從左有次第相反六風,依次第行。由右地界轉入左空界等共十二轉移。每一轉移際,有五十六息及四分之一,於中脈中行。故一日夜,共有六百七十五息,於中脈中行。所餘諸息,則於左右脈中行。又一日夜共有二萬一千六百風息,以十二除,各得一千八百風息。說為每一轉移之風量。若將行中脈風別計者,則不滿彼量也。出入二息合為一次。金剛鬘續與律生續,亦同彼說。教授穗論說:「除四大外,別無虛空風。以金剛鬘續、授記密意續、無二尊勝續,三經證成。時輪續說,除四大外,別有虛空輪行,及說每一鼻孔,有小五界風,於中央及四方行。並相反說喉間,與頂上之脈數。說臍部脈輪六十四支中,有四支脈為空脈等,皆是為化日車等機,不了義說。非真了義。如諸等欲隨行者,於須彌上際,示現三界器世間等。」月光疏說:「授記密意續說二十四轉移。有說於一鼻孔中,兩轉移風,不斷行後,轉入餘鼻孔中。故一日夜中,鼻孔轉移十二次。如外一年,轉移十二日宮。二觀察續,說十六轉移者,意說喉間十六脈支。有餘師說,於一鼻孔中,行二十四轉移之一轉移半已後,轉入他鼻孔中,行一轉移半。故一日夜中共有十六轉移。約臍部第三層蓮花十六脈中,棄捨四脈,立十二轉移,故與外界相合。又內外二,不須一切相合也。然彼二家,俱以內外轉移一次半,立為半座。金剛鬘等僅以一轉移,立為內半座。都不相違。」其說二十四轉移中,每二轉移,鼻孔轉換一次者,謂經說十六轉移者,意說喉間脈支,非鼻孔轉移。其說二十四轉移中,每一轉移半,鼻孔轉換一次者,謂經說十二轉移者,意說臍部十二脈支,與外界轉移相順。非說鼻孔轉移。金剛鬘等說每轉移即為半座。授記密意,說每轉移半,即為半座。故不同諸說,都不相違。教授穗論,說二十四轉移,為二十四半座。彼等皆說,四佛母風,轉移一次,有二十四轉移也。能仁祥說:「授記密意續,說一日夜有二十四次九百風息。是依鼻孔轉移而說。說二十四轉移,乃不了義。歡喜金剛續,說十六轉移,乃是了義。復許彼是鼻孔轉移。與云:「如外內亦爾」,極相順故。」此中集密、根本續與餘釋續,皆未明說,四曼荼羅風,於鼻孔行轉之時量。授記密意續,今譯本說,白黃赤黑四風每次,各有四度,二百二十五佛母風行,共為九百風。一晝夜中,共有二十四度九百風,漸次行轉,總有二萬一千六百風行。若配金剛鬘續,則彼四風屬根本風。又彼四風,一為主時,餘三附彼,行九百次。金剛鬘說,四風行轉為半座時。西藏先覺,釋彼義為,九百風行時量。能仁祥師,亦如是釋集密派,半座時量。第十五品燈明論說,每九百風行時,為金剛念誦,修消災等羯摩時量。第十四品燈明論中,引釋續說,四大種風,住半座時。解釋彼義,謂密處等四處,生四曼荼羅風,住半座時,修消災等四種羯摩。故知每半座量,為九百風。即以半座,明四曼荼羅風,於鼻孔行,每度時量。故說前半座九百風後,無間復繼九百,風息共行一千八百風後,始轉入餘鼻孔者,非是經意。又俱行二鼻孔之二曼荼羅時,鼻孔無轉移。故說一日夜風,左右鼻孔轉十二次,亦非經意也。言釋經說者:沙羅答師與福緣稱師,說是授記密意續。今譯本中雖無彼文,然未譯全,故不相違。若爾,解脫點論云:「四印一一風,二百二十五,彼四合九百,二十四轉移,共計為二萬一千六百風。」此說二十四轉移,當云何通?曰:此與親教論,俱說各別鼻孔,有二曼荼羅,等行有二曼荼羅。故二曼荼羅,於左右鼻孔有十二轉移。餘二曼荼羅,雖不轉移鼻孔,然轉移曼荼羅十二次。是為論義。故解脫點論疏,說左右鼻孔轉移二十四次。亦非論義也。

授記密意續,縱許如是,然金剛鬘續之半座時量則必不爾。如續云:「由座限差別,次修隨念誦,各座限觀察,諸命及其力,二千七百數,應正決定識。」此說每一座時,有二千七百次風。故每半座,有一千三百五十次故。又彼續云:「此等開加行,漸次成八座。」故一日夜,應有十六半座也。曰:前段經義,是金剛鬘續,說修生起次第究竟後,當修六月金剛念誦。其第二月中,修隨念誦觀察風時,如前宣說。故是瑜伽師,將一日夜風分為八分,特以功力,將諸分風皆令平均之義。非除此外,約餘時風行而說也。後段經義,是說由左右中三脈開展,成心間八脈。非說風行之時量。說四曼荼羅風,於鼻孔行,各經半座者,是明因位與修道時,通常行風之時量。故彼之半座,與二千七百次之半座,名雖相同,義實各殊。故二釋續與五次第論所引無二尊勝續,所說半座,皆相符順。此中拉彌、福緣稱、及阿郎迦,皆說風行之量,為八座十六半座。每一座有八時。每一座中,有離出入息之光明半時。故一日夜中,有光明四時,若於爾時住心空點,則能引生光明為體之心一境性。集密派餘續中,未說一日夜之時數。金剛鬘續,說一日夜有六十時。故此派中,無作六十四時之義。由彼續說,籌與時義同。餘續則說六十四籌。故若斷除六十四與六十時相違過者,須說餘處說三十二時六十四籌。與此續及金剛空行,四座續中,如前說者,二義不同,而斷違故。又說於鼻孔行,每座之首,有離出入息之半時者,以可見而不得因,能破除故,故非善說。若謂是時輪所說臍部六十四脈中,四脈空虛之義。亦非彼義也。律生中說:「十六轉支風,成為一日夜,常於鼻孔中,半座半座行。」此於一日夜分十六半座。於鼻孔中每行半座,為一轉移,說有十六轉移者,莫執為左右鼻孔有十六轉移。以彼續說:火風二曼荼羅,於左右鼻孔各別行,地水二風,於二鼻孔平等行故。以是當知是左右鼻孔轉移八次。及鼻孔不轉移,而曼荼羅轉移八次也。札那續釋俱生明論說,隨一鼻孔住半座已,轉移餘鼻者,日間八次,夜間八次。三昧耶金剛,與能仁祥,亦如是許。

寅二、脈支與曼荼羅遞換之理。

律生續云:「脈有三十二,一座四分一,亦名脈與時。日夜諸籌量,共成六十四。半脈半時籌,一座八分一。」諸歷學者,以一日夜八分之一,為一座量。故有八座。以彼半座為轉移時,有十六轉移。以前者四分之一為時量時,故有三十二時。以彼半時為籌量時,故有六十四籌。律生疏中依跋薩底歷數,將一日夜分為八籌。諸歷學者,關於籌量,各隨己意安立。則時等量亦然。與此相順故諸續中,有說一日夜為三十二時者,有說為六十時者,有說一時為一籌者。內身心間,每一脈支,風行二千七百次,為一座風。彼半座風一千三百五十次。行喉間一脈支為一轉移。心間一脈風四分之一,六百七十五次,行頂上一脈支,為一時量。心間一脈風八分之一,三百三十七次半,行臍間一脈支,為一籌量風。臍頂喉心諸脈支風,前前一倍,為後後數,律生續疏說,是歡喜金剛與律生續二經之義。教授穗論亦說是歡喜金剛之義。

四曼荼羅諸風,於三主要脈中何脈行者。如金剛鬘續云:「命與下遣行,顯說彼二風,為有分別風。身語二心要,於左右脈行。最殊勝中脈,居彼二脈中,諸無分別風,恆行遍一切。」此說命下二風,為生分別之風。入中脈之風,是滅分別之風。次云:「二種分別風,次截斷而滅,無分別大風,斷身語金剛。」此說截斷彼二風,為截身語金剛。故言「身語二心要」者,即說命下二風。又說彼二行於二脈。故命下二風,除以瑜伽力令入中脈,及命終等時外,不於中脈中行。又前續云:「二種分別風,從鼻孔中出,正日月二法,秘密於內行。」此說彼二風,於日右脈,及月左脈中行。故此派中,不能安立,風平等行,為於中脈中行。等住與上行二風,雖未明說,然彼二風,亦必於左右脈中行。以是應知,於左右脈行者,有各別行與同時行之二種。等住與上行二風為主行時,於左右脈各別行。命與下遣二風為主行時,於左右二脈同時行。若助伴行,則無決定。

風曼荼羅展轉移換者,若依大曼荼羅說,一日夜中各轉移六次,共轉二十四次。若約小說,前風各轉六次之一一次中,各轉四次。共轉九十六次。是為集密諸釋續規。律生派須說,小界曼荼羅轉移六十四次。疏說轉移九十六次。是未明時宜。授記密意續,說四曼荼羅風一一轉移量,均為九百次。金剛鬘續與律生續并親教論,則說別行鼻孔有二曼荼羅,等行者有二曼荼羅。故各別行左右鼻孔之二風,佔一日夜風之半數。平等行雙鼻孔之二風亦佔半數。如是則平行風之一迴環,與左右單行風之一行,時量相等。故平行九百次之計法,須作左右總合出入二息。與左右單行計法不同。當更研究。如是左右二風,強弱相等之平行時間雖短。強弱相雜之平行時間甚長。故彼二種俱屬平行。

自右轉移左時平行之理,謂右行風,從不甚顯著微弱,左行最弱時起,彼風逐漸強盛。右風逐漸衰弱。最後全無微風行動。從此無間為左單行風起始。由左轉右亦如是。故鼻孔先無風行者,雖是風新行。然先已行者,則風有轉移不轉移之二種也。若爾,如集密釋續者,一日夜風之半數,鼻孔十二轉移。如律生者,只八轉移。如時輪者,除六百七十五風外,一日夜風總說鼻孔十二轉移。此等相違不相違耶?曰:集密派義,如妙吉祥親教論與聖父子所解,須如是立。律生規亦是彼續之義。故不可說,彼等教義相同。其鼻孔中行說此派是現量成立,餘派不成之差別,亦難安立。故當知是依所化增上而說,都不相違。脈風等類,雖有如斯異說。然若了知決擇彼等之所為,專住身要。由攝業風融入中脈引生大樂,與空性和合,作為道之心要。則是彼等之共規。故於彼道要義,不成引生異品之助緣也。一日夜之始,福緣稱師說右鼻孔火界風先行。律生續云:「從白月初一,起始三日風,半座於月行。其次三日風,行日,以此理,乃至白十五。從黑月初一,起始三日風,上午於日行,乃至十五日。」此說行規亦不相違。言於月行者,謂從左鼻孔行。言於日行者,謂從右鼻孔行。始從日出,乃至日沒,說名為晝。從此乃至日未出時,說名為夜。教授穗論,言初行者,謂從清晨也。黑月白月,初行風相,若六日中,或一品半月,或二品一月,或三品一月半中,次第顛倒,有何過失。即前續云:「若一二三四,至五六日中,若風顛倒行,當起大諍訟。若一品顛倒,當生大疾病。若二品顛倒,親愛當衰損。若三品顛倒,六月當命終。」死相雖有多種。然諸界平等之風相顛倒,乃不錯誤之死相。發現彼相,當修內外贖死法也。

四大種風行時,有何功德過失,如律生續云:「地界增王位。水起諸義利。火風行動時,金剛持宣說,飢渴毒苦病,諸事皆失壞。風起諍、厭、愚,失財、遭煩惱。地界能得集,財穀等利養。水風行動時,能作諸悉地,彼加行最勝,金剛薩埵說。」左右鼻孔單行,及雙行時,當作何事。即前續云:「消毒等及餘,引發吉祥事,極贊般若性。恆以大悲力,列陣作遊會,割截及穿刺,燒與煮染事,極贊大悲性。復二性金剛,當知成猶預。善不善無定,明風此略說。」言般若性者,謂單從左鼻孔行。言大悲性者,謂單從右鼻孔行。言二性者,謂平行二鼻孔時。疏中釋前段義,謂修風瑜伽師,於地風行時,修增益法。水時修息災法。火時修降伏法。風時,修彼中之驅逐等法,皆得成就。持祥論師說,作善不善業及去來等,當如經而作。如云:「地水作善業,火風作黑業。當知月為正,利光乃中等。於日作不善,決定能致死。若於月時作,非能生大苦。」月謂左風行時。利光謂日,即右風行時。言爾時修降伏法決定能致死者,謂能成就彼羯摩也。總之,息災等和平羯摩,於地水之風時,修行為善。於火風之時,修行不喜。於左風時修行為善。於右風時修行中等。修降伏羯摩時,與上相違亦如是知。四風者,持祥論師,說是小四大。復次若自於阿唎左行時,問者於迦唎右行時而問。或相違而問,則彼事不成。若二人相同,彼事得成。若二人俱住兩處而問,則彼事成否不定。若自風入時,他有所問,及作自事甚善。若風出時,則惡。若住內時,善惡無定。即前續云:「依怙行阿唎,若住迦唎問,行迦住阿唎,失壞所欲事。若依怙行彼,有住彼請問,彼義皆得成。住二成猶預。」又云:「問者或自事,法身皆善利,受用身成疑,化身起聞諍。」法身謂入息。受用身謂住。化身謂出息。

丑六、諸風所有作用。

攝行論說:「由細界風,與識明相和合,能圓滿作世出世間一切所作。」若知初者,則能了知與他乘共不共二種生死流轉次第。由了知此為因緣故進知第二。即能了知共不共二種生死還滅次第。若爾,由風圓滿創造一切世間生死所作之理云何?如金剛鬘續云:「猶如月蝕時,諸風漸息滅,如前上上轉,融入自體性。復趣入捨持。」此說臨命終時,如月蝕時漸不明顯。如是前風漸入後風。言復入捨持者,即趣入命風。與攝行論云:「又彼等得不壞已,轉成無事。」又云:「如是住身時作一切已,最後趣入不壞。」說臨命終時,諸風趣入心間不壞風,轉入無事光明。其義相同。又地水火風四界,前入後時,諸風動力,漸漸衰弱。最後能動本性分別之風,融入內識第一明相時,諸本性分別息滅,現起第一空。次現第二、第三空、第四光明。此等是由較彼前前風動漸微而現。次從光明風,風動漸強,即起近得。次起增長,明相,亦由較前前風動漸強而起。從明相風動力最強,即生諸本性分別也。

如是生死次第,全由風造。即於能動本性分別風,滅起之間,現起四空。如是由三明相風,極動之力,引諸本性分別。故說一切有情本性分別之根本,即三明相。如金剛鬘續云:「若聞此三識,三明相為相,即諸有情界,本性之根本。」又云:「此即大風界,是三識所乘。以是故本性,常如如而轉。」五次第論云:「若時有明相,即以風為乘,爾時一切性,無餘盡當生。如風所住處,本性即隨行。」由諸本性分別,引生煩惱。由此造業,生生死中。如金剛鬘續云:「如火焚無物,無因故息滅。復現起命風,起種種業風,彼與識同時,仍住於世間,從此業及生。次貪等習氣,從此復死生,如是如輪轉。」如是說者,非不說我執為生死根本,而說風為生死根本。攝行論中亦如是說。又說:由我我所執為依,而造善不善業。輪轉善趣惡趣之生死流轉次第。以八千頌等三經成立。謂龍猛菩薩亦明說彼義,如云:「若此悉皆空,及無生體性,此苦樂等事,如何由業轉。由妄執有我,遂起貪等垢,遍計依他轉,凡愚受苦惱。此一切唯心,如幻相現起,次造善惡業,遂生善惡趣。」此是經續二種共規。以是當知說由風力引生生死者,即是我執等煩惱引生生死之助緣。此即諸風共同作用。各別作用中,持命風作用,如金剛鬘續云:「從根門相續,有命與力行,一切時遍行,是故說名命。」金剛鬘別譯本,及餘書所引彼文,雖多異譯。然義謂於五根門恆使諸風出入者,主要是彼風力。由此能存活,故名為命。能令長時增長即是力義。故能使長時存活,作二種業。是無畏論師所許。甘露密論說,能使諸風於根門出入為業。下遣風作用,如云:「向下引命風,大便精液等,此於下除遣,常瑜伽應知。」此說向下部引導精液等,是下遣風業。別譯本中,命字處,謂引小便,較善。向下引風者,謂引諸風下行,特引至密處二門,次引至臍間。如前已說。等住風作用,如云:「笑與噉及舐,飲用并吮吸,若常平等住,說名為等住。」卡師譯為,能令飲食平等安住。教授穗論,引文為「住臍飲食等,平導故等住。」此義,如甘露密論云:「令飲食等同時消化。」謂於臍處所用飲食,化為同昧。上行風作用,如云:「上行與內攝,食諸噉嘗等,知已同和合,當知上行業。」亦有譯為「與識同和合」者。諸先覺說,其義謂令諸飲食,與舌識合。與甘露密論相順。教授穗論,說能降注十風。甘露密論說,由此使業風,於根門出。然上行風,本性上行。顯非唯此,故云內攝。顯亦令入息也。了知受用飲食之理,令與舌合,作嚼噉等即彼風業。周遍風作用,如云:「能遍能持性,及能往還等,周遍諸節故,說名為周遍。」初義卡師譯為「能活」。

諸支分風各別作用。謂資助五識各取自境。如前已說。已說常人與瑜伽師共同作用。今當說瑜伽師特殊作用,謂於四根本風,修金剛念誦,能作息災等事業。故能修成諸共悉地。又於彼風修金剛念誦,能引四空,由微細風生起幻身,故能修成最勝悉地。由於五支分風,修金剛念誦,能修成天眼等五種神通。隨所見境,增盛大樂。由於周遍風,修金剛念誦,能於中有得勝悉地,領受光明。是諸先覺所說。

丑七、依彼了知修持要義。

如是已說諸風體用,依此如何能知,專住身要之要義耶?曰:如金剛鬘續,說識所乘風與識習氣和合趣境,生諸自性,及由習氣熏染增上,漂流生死。除此之外,別無生死之後。又云:「故為斷生死,當精勤修習,明點差別位,諸餘無明者不知,彼中結,開已得悉地。」此說為欲淨治流轉生死之習氣故,當開解心間中脈之無明結。言「點差別」者,謂當修金剛念誦。故由了知如前所說自性分別,動不動之界限,現起四空。為依彼次第,於相續生起故,須修金剛念誦等命力。即是解說諸風為依,無上了知修持要義也。復次先善破除二我執境,尋求定解無我義之通達我無慧,由修此慧,永斷二障。諸大智者雖所共許。然以聞思善決擇已,修甚深空性時,如此乘所說,須以殊勝有境大樂修者,則為餘乘及下續部,所未說者。故是無上乘之別法。以勝方便,隨引四喜四空何事,皆須由大樂門引發。乃至未能滅盡動分別風,必不能圓滿引生。故當勤修滅風方便。故說修風能使風動漸息,心得堅住。若作是念,雖不修風,凡能修心無分別住遠離沈掉者,由修彼故,即能得堅固妙三摩地。何用修風為。又作是念,若心堅固無分別住,即能令風趣入中脈,不須別修也。此中釋曰,總唯令心無分別堅固安住,乃內外大小乘所共有。特於空性義,無分別住無漏三摩地,亦共波羅密多乘。引生彼等,不須修風瑜伽,專住身要。縱得如斯妙三摩地。亦無由風融入中脈增上,獲得大樂之義。以是前云「由遮業風動搖,修心堅住。」所言心堅住者,是指俱生樂心。如薩惹哈云:「此中攝意由風浪,動蕩令極不調順,若能通達俱生性,由此本性當堅固。」引生彼樂者,要令業風融入中脈,然猛利火。故彼等之無分別心與諸安樂,雖名相同,其義實殊。前已多說。雖有定解空性正見,由正修時,必須以溶樂而修。故入圓滿次第者,先說多種引生大樂方便,專住身要法門。不應妄執是無空性可修,乃說脈、風、明點、風瑜伽等不深之圓滿次第也。如是修風瑜伽,息滅業風者,是總滅依止二脈,於諸根門出入之十風。特滅依左右二脈行之命與下遣主要二風。若彼諸風未入中脈,由依餘脈出入增上。仍能引起八十種自性分別,障礙現證四空義故。若生圓滿大樂,必須菩提心溶解力強。此復必要強力然猛利火。殊勝燃彼,必須命下二風融入中脈。此中必須遮下遣風於下鼻門出入。故須分辨,如前所說,於上下鼻門出入之理也。若知前說,二乘所共,流轉生死之次第,則知須滅生死根本之我執。而求定解無我之正見。若知不共由風增上流轉生死之次第。則知須滅動搖分別之業風,而求滅彼方便,專住身要之教授。由此方便所引大樂,定解無我,以修樂空和合道為心要。故能不誤教授要訣也。若不爾者,則不能分辨大樂與餘樂之微細差別,亦不能分辨粗細空理之差別而得究竟正見。故雖讚美樂空和合,亦唯愛樂其名耳。此是二部續中所說心要,正修法身之不共法。其修色身之不共法,此派明說者,前已數說,下仍當說。

子四、明咒之真實。分五。丑一、集咒。丑二、咒名。丑三、咒義。丑四、咒勝義。丑五、咒根本短阿字。今初

言集咒者,為從何事而集耶?如三分別續云:「阿唎迦唎城,出密咒之本。」謂十六韻與三十四音。攝行論說,除卡字外三十三音者,意謂離迦沙外,無別體也。從彼所集之咒者,謂心咒、近心咒、鬘咒等,續部所說一切諸咒。如何集法者,諸續部中宣說多種擷集咒法。如是一切咒之真實,謂嗡啊吽三字。如攝行論云:「其中蛇等諸咒,是從阿唎迦唎中出。彼等真實謂從不壞所出三字。以一切咒,皆是女、男、中性,如教授法而入三字。以是三字,乃一切咒之主。」從「以一切咒」至「以是」,是明三字為一切咒主之因相。根本續亦云:「此普攝咒心,謂身語意密。」說三字為一切咒之心要。言女等三性者,為說集處阿唎迦唎耶?抑說所集蛇等咒耶?抑配三字耶?卡師所譯攝行論云:「女男中性之一切咒。」第六品燈明論云:「諸咒,謂阿唎迦唎所出生。是蛇等性。彼等由女男中性,成為三字所依,故咒乃三字。」二古譯本,均作是說。二新譯本則云:「攝於三字。」第十品燈明論亦云:「男等三咒乃攝於三字者。」故是所集咒分為三性。諸咒如何分男女中性,及彼等攝入三字之理,除云:「如教授法」外。五父子論均無明文。餘師所說多不可信。自宗,謂由男女各尊咒,及二共咒門,安立三種。隨說幾多咒尊,一切攝入三金剛內。故一切咒,亦皆攝入三字之內。故說三字,是一切咒之心要。謂一切身金剛種性之心要,為嗡字。故彼一切咒之主要,亦即嗡字。餘二亦應如是知。若作集處解,則應如金剛心莊嚴續所說:十二阿唎為女性。迦□喳、達、跋諸部為男性。日唎四字為中性。若作三字者,則嗡字男性,啊字女性、吽字中性也。福緣稱等說,音韻八部,攝入部首阿、迦、□、喳、達、跋、雅、夏八字。此八攝入阿迦雅夏四字。彼四攝入阿迦雅三字。此三如次,轉成女性啊字、男性吽字、中性嗡字。如是從所集處,雖有無量集咒之理,然今此處,是集嗡啊吽三字。彼一一字,皆從不壞俱生三字中出。由此門中,所集三字,能攝一切密咒,是名集咒。明三字中攝一切咒之所為者,是為令了知,餘一切咒修成悉地之功力,三字中皆備。是一切語念誦中之究竟念誦。以第十品本釋俱說:「若生起次第者已修三行,未獲成就。當以所誦三字咒,策發一切諸尊心。」故。又如後說,生起次第者,由此能修四種業故。

如是了義三字念誦,與三風和合無別而誦之金剛念誦,具備策發諸尊心意,加持行者一切咒語念誦之功能。固不待言。以金剛念誦中,就風瑜伽分,有將諸風攝入中脈等功德,由誦咒門,亦有無上發生殊勝功力之理。當獲定解。故與其他風瑜伽不同。

如是三字作何所作。攝行論說有二所作。初作常人與瑜伽師共同所作者,謂以三字入住出漸次流轉之力,由晝夜令身安住門能住持身。即彼三字與赤白體性之阿唎迦唎,於二根交會時,同向下注。從秘密鼻孔,以種子形出,能生成諸有情身。又即彼字,與命力同時上行,能警覺眼等諸根也。意謂精血與風合雜,向下行時,能於下門,令風出入及住本處。故說為三字。命風上行時,亦有少分安住身內,及出息後仍入身內,故亦可計為三字。風音之字,亦得說名,與風同時。安住身時,能作已說當說一切所作。臨命終時,入不壞已,復依通常身,如前造作一切所作。此義已說。別作瑜伽師之所作有二,一作生起次第者,謂由三字加行,能起諸尊。此是有色形之三字。即此有色形之字體,安布心間等處。作小聲與大聲之語念誦。依於外色及方向等,能作息災等業。此中有聲色二種三字也。二作圓滿次第者,謂從上鼻任運而作金剛念誦,能淨治往昔業障。由金剛念誦門、四曼荼羅風,各行半座時,主要能修息災、增益、愛敬、降伏各一羯摩。兼亦能成餘三羯摩。故各能辦正副二業。二瑜伽師,受飲食時,先以三字淨證增長,次第淨除飲食過失。此中亦有聲色二種。如是雖俱依內外而說。然此中主要,是說從心中不壞息,所起諸風,出入住三,本音三字。如攝行論云:「若於悟入內體語音三字,全無疑惑。」說一一字,皆從不壞息出故。

(卷七竟)

【書籍目錄】
第1頁: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卷一 第2頁: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卷二
第3頁: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卷三 第4頁: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卷四
第5頁: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卷五 第6頁: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卷六
第7頁: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卷七 第8頁: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卷八
第9頁: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卷九 第10頁: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卷十
第11頁: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卷十一 第12頁: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卷十二
第13頁: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卷十三 第14頁: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卷十四
第15頁: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卷十五 第16頁: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卷十六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