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耕雲書箋 耕雲先生講述

耕雲書箋 耕雲先生講述

示如夷

[日期:2011-01-13]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耕雲先生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示如夷

來信讀悉。心的世界是超時空的,何須南北奔波?台南之行可以免了。因為當你一念至誠皈依念起時,我已攝受了。更況夙具法緣,但能不易此純誠初心,你此生必獲圓滿成就。但須從自心著力,才不至迂曲徒勞。

我大半生獻身軍旅,歷盡艱險,亦遍學諸宗,最後於禪宗了畢大事。

看來禪宗玄奧難入,其實若肯用功且得心傳,堪稱一了百了,至簡至易。

(一九八二年十月六日) 

一、大信心、大誠心、大虔敬即是大福澤、大慧根。所謂小根者輕浮、猶豫;所謂「一闡提」者,「信不具」也。觀此,應去自卑矣。

二、真懺悔須「發露」,不敢或不肯發露則我執依然,罪垢難消。佛前懺悔,亦須大德為作證明及回向,始為合法,若自己秘密懺悔,不名發露也。

三、你須立定志向,究竟志在何宗,然後堅定不移,絕不旁騖,方可期於成就,倘二、三其心,猶豫不決,或見異思遷,必難相應。至從誰學為宜,應有自知之明。倘見彼師時,心無所感,則無法緣,若初見即感安祥、離念,從之學法,必能成功。自思之、自抉之可也。

四、因變則果變。讀了凡四訓便知。

學法相契,名種子變,種子變則結果變,孰謂命運不可改變?況一旦開悟轉凡成聖,豈命運可拘耶?

(一九八三年元月卅一日) 

學正法誠如達摩祖師所說,絕非是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所克承當的。倘使沒有昨死今生的覺醒,百折不回的決心,死守善道的毅力,就只會虛耗光陰,是斷難成就的。法離二邊,談不上甚麼難易,只看人的發心與立志如何了。

人若不能發掘、承認並揚棄過錯,不僅永遠擺脫不了煩惱的纏縛,而且最後必令生命黯然無光,完全沈澱。但這很需決心,否則不會有實際益處。誰都多多少少犯過錯誤。錯,並不嚴重,天大的罪過當不得一個「悔」字,能悔改就是勝利,因為戰勝、消滅了偽我,贏得爾後的無愧與安祥,而活在喜悅與自信之中。能真懺悔的人,精誠所至,必獲佛天慈悲,亦必能自覺到無罪一身輕的喜悅、滿足。

消遣、解悶、找個心靈寄託,不妨各隨發心,去修行、念佛,但若真想圓證乃至少分證得解脫道,卻是極為嚴格,極需自我鞭策,力求行解相應,才不會落空。

(一九八四年四月廿三日) 

你能由衷懺悔,至感欣慰。現在應該輕鬆許多了吧?

這次反省還不夠澈底。如何反省?大致說是以時間為「經」,想念行為為「緯」,作反方向的反省,要細、要由衷,不必急,一年、一月、一周、一日地反省下去,把時間寫下來,向記憶裏找過去。如果細細地花上一年的時間(利用空閒)再由衷、認真地反省一次,一定會收到脫胎換骨的效果。

人若不肯揚棄錯誤,他就只能活在煩惱中;人若不肯遠離罪惡,最後終必難逃毀滅。

反省、懺悔是免入魔道直趨正果的成功保證。

我很歡喜。祝早臻圓滿!

(一九八七年十月廿日) 

病根即是煩惱根,也是障道的「電阻」,不把它連根拔掉,安祥是不可能與它同在的;不下一番真工夫,不做一番客觀而又深刻的自我檢察,也不可能發現病根的所在。

人若不認識並修正假我,就不可能認知真我,並讓真我當家作主。這仍然須要心力。一個意志薄弱和屈從肉體的人,永遠進二退三,永遠不能到達生命的圓滿,生活就只會是折磨了。

經過這一番自我挑戰,並且得勝,固然很棒,但希望這是一場徹底的殲滅戰,是一場片甲不留的殺戮戰場。否則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豈不可慮、可惜!

真正美好的人生,是活在安祥裏的人生。

(一九八八年四月十六日) 

家庭是道場;安祥度與包容度恒成正比,更況惜緣、知足與感謝乃幸福的源泉,因此我為你們的恩愛而歡欣、慰藉,也深信從此真正邁向生命的幸福、圓滿。

(一九八八年八月廿二日) 

人若把錯誤重複下去,則煩惱必將糾纏到底。你能認真地、由衷地、至誠地反省,毅然決然地揚棄錯誤,是最可喜的事,這是發心是否真實、修行能否圓滿的試金石,願你堅決地戰勝偽我,祝你贏得徹底的勝利。

如果你能時時覺察自己,絕不挑剔別人;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包容別人,進步會很快的。懶,是反「精進」,是障道的因緣,要努力克服。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卅日) 

人必須肯定地認知──煩惱與錯誤同在;毀滅與罪惡同步,才能找得到擺脫煩惱的正確方法。人也必須堅持正見並百折不撓地藉正見指導正行,才能把正法貫注到現實生活的全程,也才能進而完成法的人格化──完成作聖之功。我一向強調「付出就能獲得」,對正法尤為立竿見影,是絕對「功不唐捐」的。

大多數的人被虛偽的假我操縱,分辨不出正邪、真假、是非、利害、善惡,因此也不能作正確的取捨和擇善固執,而忽視、褻瀆、輕慢了「不思議、解脫力,妙用恒沙也無極」的安祥禪,豈不可惜?所以我渴盼於你們的就是弘法,就是把安祥禪的福音擴散開來,讓正法發揚光大。

只管耕耘莫問收穫,一切盡其在我,不急躁、不自是,一切功勞推向別人,一切麻煩、抱怨,自己承擔。這樣一定能福慧增長,佛天喜悅,何愁功德不圓滿?

(一九九0年二月廿三日) 

【書籍目錄】
第1頁:示觀然 第2頁:示癡呆
第3頁:示張生 第4頁:示吳生
第5頁:示鄧君 第6頁:示寶林
第7頁:示如夷 第8頁:示行雲
第9頁:示忠雲 第10頁:示陳君
第11頁:示懷恩 第12頁:示仰雲
第13頁:示許女 第14頁:示張生
第15頁:示宗雲 第16頁:示王女
第17頁:示譚君 第18頁:示蔡生
第19頁:示李女 第20頁:示陳君
第21頁:示劉女 第22頁:示閒雲
第23頁:示顏君 第24頁:示吳生
第25頁:示陳生 第26頁:覆悟修
第27頁:示溫居士 第28頁:覆王居士
第29頁:示林君 第30頁:示李君
第31頁:覆李居士 第32頁:示韋君
第33頁:示邱生 第34頁:覆陳居士
第35頁:示嘉義諸君 第36頁:示蘇女
第37頁:覆臧居士 第38頁:示曾生
第39頁:示鄭君 第40頁:示奉君
第41頁:覆高居士 第42頁:覆李居士
第43頁:示奉女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