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楞嚴經講座 南懷瑾先生講述

楞嚴經講座 南懷瑾先生講述

六十五集

[日期:2016-05-28] 來源:  作者:南懷瑾先生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今天我們《楞嚴經》是卷六,還在文殊菩薩的總評,二十五位圓通法門,上次正好講到念的問題,講到神通與業力的關係。現 在再開始就是地水、火、風、空、覺、識七大。所謂地、水、火、風四大,加上空,加上覺感覺,加上意識心意識這個識,七大就是身心,這個整個人生命的身體與 心理的這些作用。逐個的一個一個的分析。現在:

若以地性觀 堅礙非通達 有為非聖性 雲何獲圓通

講 到地大,《楞嚴經》上面有報告的,持地菩薩的報告,那麼修一切功德,給眾生平一切艱難險阻的地面,修這個功德,因修地大觀而成道的。這個法門當然是個法 門,假定我們人固執了「若以地性觀」,我們要看原文,它有個假設,「若『是假設。假設以地性,地性就是代表物質,那麼在我們身體就是骨頭這些堅硬的堅固的 東西就是地性,地水火風,「以地性觀」來觀一切法而成就。

「堅礙非通達」,世界上地,山河之地這些堅硬的東西是固體,是固體性的,固體性就 有所障礙,堅固性有障礙所謂「堅礙」,「非通達」,不是完全同虛空一樣流通的,這是第一個理由。那麼在我們做功夫呢?比方學佛的修道的,修白骨觀,假定修 白骨觀是個方法,修到了白骨觀觀成,白骨都觀出來並不是究竟,這是最初步的方法,必須要把白骨再修煉,化空,變化成空性變化光明,然後才白骨觀可以說有一 點成就了,然後把這個空性與光明還要變去。可是我們一般修到白骨觀,比方這個修地大的方法,這已經不容易,何況能夠化就很難,這是第一理由。第二現由,譬 如我們中國人流行的,在外國的名稱中國功夫就代表了一個練武功的,我們都曉得,乃至小說上都寫了,就是個練武功的術語: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所謂外練 筋骨皮,當然有一般的解釋說內功練的是一口氣,外功練是筋骨,不是這樣的,這個觀念是錯誤的。真正一個習武功的人,內在要鍛煉一口氣,同時外面也要鍛煉筋 骨皮,沒有說光練內功就行了,或者是光練外功就行了,不行的,內外二者要兼具,不可兼失。至於我們這個身體練好了,也非究竟,這個人的壽命到底還是有限 的,這是一個理由。還有道家的有些專修筋骨的法門,使這個筋骨活著所謂堅如金石,黃金石頭那麼堅固,但是你要把內臟一切的細胞也要變掉,變得了嗎?所以中 國的道家因此修這個法門,道家叫做丹藥,丹藥藥物的化學使自己身體達到長生不死的境界,事實上有這個理論,有這種方法,但是真正修成的人非常非常少,也幾 乎不可能。所以文殊菩薩說以地性來修,「堅礙非通達」,地堅固而有障礙的,不容易成就。  

「有為非聖性,雲何獲圓通」,他說這些修持的方 法,多半(不是完全)是有為法。那提到有為法的名稱,我們學佛的應該搞清楚了,有兩種差別的名。所謂學佛成道,中國一般的術語講,不管道家佛家成就了都叫 做「得道」,不管成佛證得了菩提,或者是道家達到清虛之境,清虛: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等等,達到清虛之境,就是所謂得道。總而言之,在中文的名 稱,那些修行想要達到的最高目標都叫做「道」。因此後來外來的宗教,譬如天主教、基督教也叫傳道、講道、聽道。「道」是中國文化一個總代號,一個名稱, 「得道」表示成就了的,成佛也好成仙也好,修什麼的也好,最後得道了,真正的「道」是個無為法,無為;一切做功夫修持的方法都是有為法,有為是有所做有所 為,修行是中國文化佛道兩家的術語。修行有另一個名稱叫做修為,有修有為有所作為,我們普通叫做功夫了。打坐有打坐的功夫,念佛有念佛的功夫,修道也有修 道的功夫,所謂功夫就是修為來的,有修證有所作為。真正道是無為的,得道就稱聖人,聖人也是中文的特別的符號,不管是佛、仙,凡是得了道的都稱聖人。沒有 得道的普通人叫凡夫,就是平凡的人,很普通,現在叫普通人,超越於普通人的就叫做聖人。所以佛道兩家,佛也叫聖人,道家得道的真人也叫聖人。

因 此在《楞嚴經》經典上,以文殊菩薩的批判,說明一切修道的方法,假使光修地大,修地大觀,剛才地大觀我們解釋了,大概解釋一部分,「堅礙非通達」,並不容 易達到究竟,並不容易達到最高的成就。「有為非聖性」,這些功夫都屬於有為法,很不容易達到聖人的境界,不容易得到最後的無為法。那些有所為的功夫,功夫 越高了證道越難,因為一切的有為法的功夫是一點一點累積起來的,功夫越高了就有它的成就,真正的放下到無為境界是越來越難。

譬如佛教的小乘 的羅漢證到清淨的空性,你要叫他跳出這個空的範圍,再跳到有的範圍,就是說能夠出世以後再叫他入世非常難,很不容易放棄那個清淨境界,這還是屬於有為法。 所以一切有為法非聖性,不是聖人之道,不是明心見性之體。因此文殊菩薩設一個問號「雲何獲圓通」?地大觀的修法,在持地菩薩的法門他是成道了。我們普通一 般人修行,他並沒有說不對,「雲何。」他問我們,你看怎麼樣能夠修地大觀進入圓滿通達成佛證得菩提的境界?這是關於地大的修法的批判。

那麼跟著是水大修法。上面已經講過的《楞嚴經》部份要記住的,現在研究到這裡,那麼譬如持地菩薩修地大觀的,月光菩薩修水大觀的,水大觀怎麼修法?我們在講到月光菩薩修水大觀的時候,大概也向諸位講過了。前後如果聯貫不起來,研究這個比較困難,現在文殊菩薩做的總結論:

若以水性觀 想念非真實 如如非覺觀 雲何獲圓通

每一句每一個字都要注意,這個經文中的偈語,是把上面很多的道理濃縮成韻文,音韻的文字,簡化又簡化,包括內容很多。他說「若以水性觀」,假設我們說修水大可以成道,光修水大。光水大,

「想 念非真實」,等於密宗所講修觀想,觀一個東西不是眼睛去看哪,諸位要知道,所謂觀想不是拿眼睛看,心在觀,心念在觀。所以觀叫做觀想,要想像一個東西。譬 如你觀佛像,就要把佛像看慣了,你的意境裡頭能夠想念呈現得出來這叫觀想。所以水性的觀想我們也講過的,那麼禪秘要法,釋迦牟尼佛所傳的,修禪定的方法也 有水性的觀法,把自己觀成了變成一潭水,一池清水。那麼觀成就的人,就是你入了水觀的定,那麼人都看不見了,只看到一灘水,怎麼做到呢?心念意志堅定,所 謂定力夠,就是入了水觀定,定和水性合一了就觀出來了。這個方法和要點,我們在前面講二十五位圓通本文的時候討論過了,現在不重複。現在只看文殊菩薩的評 論,他說假使修水觀的,觀想水性成就,像我們現在不怎麼提倡這個了,中國道家的方法同佛家的方法,過去有些人不要吃飯光喝水,那也是水大觀的一種修法之 一,不是全體,是一種。他說假使修水性觀修成功了,自己能夠變成大海變成水,「想念非真實」,還是靠一念專精,精神統一想念變化出來,慢慢去影響這個身心 變成水性這個境界,這也是靠意念心念之力想念出來的,當然並不是真正的得道,這是一種方法,這是有為法,也是觀想的功夫,畢竟非真實,不是真正得道。什麼 理由?他下面告訴我們。

「如如非覺觀」,如如這兩個字,我經常說有時候看佛經、研究佛學,在唐代以來都翻成中文,印度自己本土反是沒有保留 了,印度文化只有到中國來找,都在中國的《大藏經》裡頭了。那麼變成中文以後,已經變成中國文化了,真正原始的梵文很難找到,我們現在所研究的梵文跟十七 世紀前後的梵文,已經不是唐宋那個時候,已經很遠了。而且那個時候的梵文,還有南印度北印度中印度東西印度的差別,究竟當時翻譯成到中國來翻譯的梵文的經 典是北印度的梵文?南印度的梵文?那時它的書寫,寫字的方法也同中國字一樣為正草隸篆四種體,也有好幾種體。梵文也有體不同,所以許多經典上我們看到的梵 文體裁不同,它也有大寫小寫簡寫這個關係,所以研究起來並不容易的,這個我們順便帶過去。翻譯成中文「如如」,我們曉得如如,佛學文學翻得最高明。譬如佛 翻成如來,大家因為沒有再仔細的想,如來,我們現在說噢,如來佛,自己馬上加一個註解,如來跟佛兩個是連一起。其實得了道的人如來也是他的一種特稱的別 號,得了道稱如來、佛也可以,還有很多種,有十種別號。

所謂如來,我們看看中國字「佛」翻譯成如來,如果拿中國字來解釋,「如」好像,來, 來了;如來是好像來過,當然好像來過,現在不在了。也可以如去啊,好像走了,沒有走啊,我們現在還在講佛啊!因此《金剛經》上說什麼叫如來?無所從來也無 所去,無來也無去,是名如來,這樣叫如來。如來在哪裡?本來在這裡,不生不滅無來無去,不垢不淨,或者不動不搖,不生不死叫如來,是一切眾生自性的生命的 根本,心、物、眾生同一體的,這是如來。所以如來也代表一切諸佛、一切眾生的自性的境界稱為如來,譬如我們講話的以及諸位聽話的這個作用,聽到了沒有?聽 到了,如來,好像來聽到了;聽過了就沒有了,過去了,沒有聽到,聽而不聽,不聽而聽,如來。

那麼現在兩個字連起來「如如」,我們現在中國學 佛的人,一聽到,噢,修道要做到如如不動啊,好聽得很!什麼叫如如呢?「如如」還是把什麼漿糊啊,肉啊做成什麼****差不多{註:*不確定字,錄音20 分鐘處},那叫如如嗎?什麼叫如如呢?所以你仔細體會,如如,譬如你打坐入定好啊,清淨啊,沒有動過,沒有動你在那裡動得很快,至少你盤個腿在那裡這也是 個動作啊,已經動了好幾個鐘頭了,不過這個動作看起來好像不動。所以真正有不動的靜態的東西嗎?宇宙沒有靜態的東西,不過是個大動態的東西反是變成很寧靜 了,所以如如不動,好像好像不動,形容得非常好。所以如如這個境界是如如不動,形容境界,境界是佛學的名稱了,拿現在觀念講就是一種現象,我們做功夫做出 來某一種功夫的現象。

所以文殊菩薩在這裡講,我們修成了水觀,修成水觀的人,不管在水邊林下修行,尤其住在海邊修行,更清楚,就是有最美的 境界,所謂寒潭明月。假使到一個山高水深、水面像一個明鏡一樣清楚的地方,在台灣當然不少地方有了,就是範圍小一點了,到大陸名山勝水各個湖啊,五大湖邊 哪,乃至小湖多得很,雲南現在迦葉尊者入定的洱海,山上有海,那個雞足山,這個境界定住了,山上有海,海中又有島。尤其到了這個秋冬之交,山寒水冷,如果 一個人,當然你穿這一點衣服在那裡把你凍死了,那要穿得很厚啊,不過有功夫也不怕了,也有人有功夫的在那裡打赤腳的,在那裡打坐就是寒潭明月,「水歌」 {諧音}不生,在那一種地方一打坐修水觀哪,你不是水你也變成水了,被水的境界就把你包圍,那是特別一種味道。不像我們現在這裡修行啊,還在冷氣機啊熱氣 機啊電燈光下面。他說假定我們在那一種境界修水觀的時候,如如不動,此心也如寧水一樣,像澄清的水一樣,身也不動,一清到底。

等於我們有名 的禪宗一位大師,寒山大師,也是有名的明師,他的偈子啊,我心如明月(修持到那個境界),寒潭清皎潔,無物可以擬(沒有一個東西可以比,修持到達這個境 界),叫我如何說。拿國語一念啊,這首詩就糟了,不和那個音韻。用台語念就對了,廣東話更對了。我心如明月,寒潭清皎潔,無物可以擬,叫我如何說。可以說 表達他的修持修養功夫的境界,當然都表達出來了。講到這裡我們不妨耽擱一點時間,我常提這個故事,寒山大師是普賢菩薩的化身,寒山和拾得他倆個是師兄弟, 拾得是文殊菩薩的化身,這都是唐末五代宋朝這個階段的人,後來給人家曉得了,倆個人是菩薩的化身,他倆師兄到了天台山,山邊一個懸崖旁邊,就拍一拍懸崖, 當然懸崖就沒有縫的,門打開了,石頭裂開,他倆個就進去了,就罵另外一個和尚叫「豐干」多嘴,走漏了消息,說他是菩薩的化身。這個岩石就重新合攏來,再也 不出來了,這是寒山的故事,他們兩位。那是一位大菩薩的化身,在中國唐末五代也是禪宗的大師,他的詩很多,寒山的詩做得很多,到處亂寫,寫得很多的,都是 很高明。

後來宋朝以後有一個祖師,禪宗祖師悟道了,他就講寒山是半吊子,說佛法只說一半,就大罵。別的和尚就問他了:「師兄啊,你認為自己 悟了道,比寒山還高,高不高不管,他說的話是半吊子,那你的呢」?他說我的不同,同他不同。大家說你說說看,他說我的呀,寒山大師說的是「我心如明月,寒 潭清皎潔。無物可比擬,叫我如何說」。他說我的不同:「我心如燈籠,點火內外紅。有物可比擬,明朝日出東」。明天早晨太陽出來一樣,多高啊!他可以罵寒山 大師了,所以他罵寒山大師是半吊子。那個在文字般若上講起來,這個第二首是超過寒山啊,那是大乘菩薩的成就。寒山是說了一半,寒山說的什麼?如如而已,如 如不動。他的第二首詩啊,如如固然是道,不如如也是道,我心如燈籠,點火內外紅,有人打一拳,一個大窟窿,就是這樣一個道理,這是把體用完全講了。所以剛 才我們提到禪宗的故事,是引用這些說明,使大家瞭解如何叫如如。

那麼現在我們回到本文。文殊菩薩講修水觀的人,

「想念非真實」,他是一念專精,一心不亂,觀想出來的。

「如 如非覺觀」那個如如不動還不是道的究竟,非覺非觀,這個要注意了,非覺非觀。就是覺觀兩個字啊,也許在坐有些法師剛好取這個名字啊,對不起,不是講這個名 字,反正出家人名字都在佛經上好的字眼翻過來翻過去,不是覺觀就是觀覺,不是圓觀就是觀圓哪,當然不會像觀扁所來的,一定圓滿!那麼怎麼叫覺觀?覺就是感 覺,觀就是知覺。我們曉得學佛不管是念佛修淨土也好,修密宗也好,修禪也好,所謂總要得定。

普通我們初學的人一切做功夫打坐都在第一個階 段:「有覺有觀」,也有感覺也有知覺,就是很普通,但是也不能說不是定啊,也是定,凡夫定,普通人的。打坐身體感覺全體都在,身體本來還沒有感覺,閉起眼 睛坐坐啊,感覺更厲害,腰子痛啊,背上酸啊,並不是你打坐坐出來的毛病,你身體內部一定有毛病,因為不靜下來你不知道,這一靜下來感覺到這裡有病那裡有 病,不知道的人哎呀我坐出來病,哪裡坐會坐出來病?氣脈通如何呢?這個身體的障礙沒有了,我們人都被身體障礙住了。到後來:「無覺有觀」,這個知性很清 淨,存在。到了最後呢:「無覺無觀」,統統空念了,

這是一個禪定的一種程序。這個覺觀「有覺有觀」,或者是「無覺有觀」,或者是「無觀有 覺」,也有的,「無觀有覺」是外道境界,專被身體上的氣脈感覺牽跑了,自己這個智慧的分析差了,那就叫做外道定。完全到達無覺無觀,比較空靈,相近於無心 定,相近還不是究竟。那麼這個在我們古代講佛家修持的方法翻譯佛經就是覺觀兩個字,代表有覺有觀、無覺無觀、有覺無觀、有觀無覺這樣四個程序。

到 了玄奘法師的翻譯呢,他不採用覺觀兩個字,他認為這兩個字形容的同唯識心意識啊,因為這兩個字的形容偏重於生理一方面去了,佛法是畢竟講唯心的,所以玄奘 法師的翻譯到了唐代就不用覺觀了,在《瑜伽師地論》叫有尋有伺,無尋有伺,最後到達無尋無伺,這個更難懂了,他翻譯得很忠實。我們古代漢朝南北朝一帶翻覺 觀兩個字啊,好像翻的呀,以文字的翻譯的話,意義好像完全不對,可是他那個翻譯的那個意境啊,完全對了,語義對了。玄奘法師覺得古人的翻譯,譯義與意義對 它的原文沒有那麼忠實,他用忠誠的翻譯呢?就是尋與伺,這是很重要,可是意義越搞越糊塗,我們永遠也尋不到了。尋者就是追呀,伺就好像等在那裡,等在那 裡,實際上尋伺也好就是覺觀的作用。

好,我們現在不是專討論那一面,就是拿來解釋本文。現在本文是「如如非覺觀」。文殊菩薩說,你水觀修成 就了,乃至本身就是水觀定的境界,如如不動,這個此心不起心動念,永遠在這個寒潭清皎潔,也就是寒山大師講的無物可比擬這個境界裡,那麼文殊菩薩說這個如 如不動,「非覺觀」,無覺無觀的境界,無覺無觀沒有感覺沒有知覺,不一定這是道啊!這不過也是功夫做到一個境界呀。因為沒有感覺沒有知覺這也是個境界,這 個境界是個什麼境界?就是無覺無觀的境界。那麼道在哪裡?誰使你、哪一個東西使你能夠變成無覺無觀呢?那個本性自性不找出來沒有算悟道,只是你功夫到了如 如不動,非覺非觀的境界而已。「非覺觀」就是「不是覺也不是觀」。

等於我們看佛經有一個定境---無想定,譬如說,我們知道,你不要入無想 定,無想定知道沒有思想了。超過無想定還有個定境,非想非非想定,你看我們看佛經翻譯成中國文字,非想非非想,哎呀,只有敲木魚唸唸,連想都不敢想。什麼 叫非想非非想?實際上你把文字逗點了,你搞得很清楚,非想:不是想,不是現在那麼想像出來思想感覺的境界,不是這個境界叫非想。非非想:但是你不要認為無 覺無觀沒有想的時候,什麼都不知道叫入定,那你就錯了,入定什麼都知道可是沒有動過,非非想不是沒有想,可是不是現在思想的想,這個話講來講去中文就是那 幾個字換來換去,沒的辦法了,所以非想非非想,叫做非想非非想定。那麼我們普通就馬馬虎虎把它念過去了,這個想都不敢想,非想不是想怎麼敢想呢?事實上你 可以想,你把文字搞清楚了,你曉得它那個定的境界。所以絕對達到非覺非觀、非覺觀、非非覺觀,這還不是道,還沒有得道,那個本沒有找到,你縱然達到非想非 非想定,非覺觀非非覺觀定,那是你唯心所造,心是什麼東西呀?你沒有找清楚啊,不算了道。所以文殊菩薩的評論,修水大觀,他說同時修到這個境界,「雲何獲 圓通」?他又提出問題,你說在這一個功夫這個方法上你怎麼樣能夠悟道大徹大悟?文殊菩薩並沒有說這個修法不對,只是提出來反問,你怎麼樣?這裡你要去參, 都很難。

跟著下來是火大觀,火大觀我們上面也知道,我也講過,火首金剛,慾念比較重的,把它修火大觀轉化,燒化了這一切慾念,變成火首金 剛,就是一片光明。尤其對男女這個慾念重的人,專修這個法門,就是現在有些人修西藏密宗所謂修拙火定就是這個東西,拙火定也是變化這個東西。拙火也是翻 譯,這也是譯義,怎麼叫拙呢?就是說這種火力,三昧真火在平常生命中就有,沒有經過修煉發不起來,所以叫拙火,很笨的,它死在那裡,它在生命中。任何人男 女身上都有,沒有經過修練,一直死了,就沒有了,帶到棺材去了也化掉了,可是活的生命都帶著有,拙火,也叫三昧真火,所以西方人翻譯這個拙火不用拙火了, 它叫靈力,也叫做靈能,能力和能量。現在講修火觀定。

若以火性觀 厭有非真離 非初心方便 雲何獲圓通

他 說修火觀的人,我們看上文,二十五位圓通裡頭報告過的,火頭金剛,四地以上的菩薩,他報告,因為他生來天生秉賦不同,淫慾的觀念重,所以佛教他修火觀三 昧,最後修成功了變成火首金剛。那麼火首金剛這個是很難修的,普通人還不容易修到,先要氣功,氣修通了,再修脈,氣是氣,脈是脈,現在隨便講氣脈,這是兩 重功夫,修氣是修氣,修脈是修脈,氣跟脈修通了,就修光明定。光明定修通了,修明點,才引發了拙火,然後再修持過,才轉化了這個色身,那個時候可以化這個 慾念男女兩性關係的慾念為身心禪定之樂,變成樂,不是普通凡夫的慾念的快感,是變成他化自在天、化樂天,三界天裡頭欲界有,再進一步他化自在天等等的樂 受,欲界裡頭最高層的快樂之感,那麼就用不著追求兩性男女欲的作用。

現在文殊菩薩的評論,他說就以你修火觀的法門來講,「厭有非真離」,不 但男女兩性關係,等於人生有些人說受家庭兒女拖累了,等於我們有位同學講,沒有成家以前,他跟我講要出家啊,要修道,還在大學的時候。我說你不要了,等大 學畢業考慮考慮,罵他一頓。等到後來過一陣,也修道修得很用功啊,要結婚了,我說你考慮考慮吧,結婚不容易啊。等於我們另外有個同學最近講的名言:不結婚 終生遺憾,結了婚遺憾終生啊。所以講是他的名言,那麼這位同學拚命要出家,我說考慮考慮,你要看清楚,我並不是反對。後來要成家,我說你這個要考慮考慮, 成家不容易,有房子也有了,我說成家,最後他要結婚。結婚我說你考慮喲,慢一點生孩子啊,生一個孩子等於兩個大人的負擔啊,我說我的什麼經驗都有啊,都告 訴你,什麼法門都傳給你。我說你慢一點生,結果一個兩個都生了,來的快。現在呢?他說老師啊,我現在如果有幾百萬給我太太孩子,我還是要出家。所以你看這 個人生三階段。

所以另外一個同學講的名言:不結婚終生遺憾,結了婚遺憾終生,他有他的道理,人生境界就是如此。因為我們人怕淫慾之念,討厭 淫慾之念,等於人怕功名富貴,怕貧窮,所以去找錢,離開貧窮求富貴;有了富貴怕富貴,想過清閒日子而不可得。同樣道理不富貴是終生遺憾,得富貴是遺憾終 生。這兩句話哪裡都可以用啊,這是大發明。那麼人就是這樣,所以他說以火性觀觀了,又有討厭了,怕有,所以人有許多被愛情貪嗔癡愛久了,被愛情所困,人總 想逃避愛情,真逃避久了,除了古人說太上忘情,太上就是代表空,得道的人,是真忘情,不是無情是忘掉情,忘情不是無情。太上是道家的話,太上等於是佛,得 了道的人,形而上沒有情,形而下一切眾生三界裡頭萬有眾生這個生命就是這個情字構成的。所以我常常告訴有些同學們講,這個男女之欲容易了啊,不是不能了 啊,不能了的是情啊,情才難了呢,以為無慾就是了道啊,不見得。能夠做到太上忘情,才能夠「了」。你說我這種功夫那種功夫今天會搖了,八脈會通了,越來越 多情,對這個身體的多情,不會「了」的。所謂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情最難了。它是個無形的一個綁,束縛把你綁住了,結,結使,這個結使把你綁住了。這個 結你聽他指揮,自己沒有辦法解決解脫,所以叫結使。所以一切人想離開有,因為有當中怕了,要跳出有。

「厭有非真離」,不是真正的出離心。所 以學佛第一步要發起真正自己發起出離心,出離心,跳出三界,跳出紅塵,離開這個三界,真正發起才能修道學佛。那麼你說我們皈依佛法的,乃至在家出家的,所 以嘛,就是怕這個紅塵啊,怕世間,所以我們才修道,對不起,沒有真正發出離心,出離心很難。不發出離心一切修持都是問題,你說我想修道啊,那是做生意啊, 「厭有非真離」,沒有真正發起出離心,被環境被現實家庭兒女困擾得不得了的,哎呀,我出家去,這一賭氣啊不是真離,不是出離心啊,那是離出心啊,硬把你逼 出來的,不是自己想跳出來。所以學佛第一步出離心最難發,一發出離心,發心,就是發起真正的出離心,那不管如何在世間修道已經跳出來了,生在世間此心已經 出家了,此心出離了,此事非常難。所以文殊菩薩批判修火觀定,離有棄欲,雖然厭離有,你認為好像現在我是無慾無念,非真離非究竟,到某個時候這個火啊,燒 起來還不得了,還可以點火。

「非出心方便」。第二點以修火觀修拙火轉化自己的慾念不是一般人能夠修的,做不到,初心用這個方法做不到。所以 剛才我也講過修密法的修氣修脈修明點,但是你如何的條件才能開始修氣?到了什麼境界修持的功夫才能修脈?那條件很嚴重了,不是每一個人修一套氣功,我這個 就叫做修氣了,那不行的,那要功德成就才能修那個氣脈。所以他說這一個法門啊,是可以成道,在火首金剛大菩薩的境界是可以,一般人做不到,非初心的方便, 初發心的普通人不能夠做到。所以以此法門修道,他提出的問號,「雲何獲圓通」,你要參一參,怎麼樣能夠達到圓滿通達的境界?也批駁了,等於在批駁,也等於 提問號,那麼下面修風大觀的,就是練氣的。

若以風性觀 動寂非無對 對非無上覺 雲何獲圓通

就是練氣功的,修氣。修氣修到家,就可以在空中飛行。等於蘇東坡的詩詞,「我欲乘風歸去」,就有這個境界,一點不假,就是這個道理。修風性觀可以乘風歸去,這是風大觀,就是氣練好,這個空氣有這個作用。

你 譬如我們曉得「紫南宮」{諧音}這位老闆呂純陽祖師,那是唐朝的人,在他沒有悟道以前,他已經練成功了,唐朝非常有名,他考進士不第,黃粱一夢這個境界就 後來出家修道。出家修道啊,經上說他的飛劍很厲害的。你看他做的詩,這個時候沒有大徹大悟以前,很有名的呂純陽的名詩:「朝游渤海暮蒼悟」。這個北海不是 現在世界地圖的渤海,中國的地圖,渤海一帶,等於東北呀,天津那一帶,「暮蒼武」,蒼武就是廣西,你看那個時候當然沒有飛機,我們坐飛機還要十幾個二十個 鐘頭,他早晨在渤海,晚上到蒼武在廣西了。「袖裡青蛇膽氣粗」。青蛇就是他一把劍的名字。「三醉岳陽人不識」,岳陽是湖南洞庭湖上。「朗吟飛過洞庭湖」。 這是中國文學上神仙詩裡最有名的,三醉岳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你看那個一個人在空中這樣飛過來飛過去,你看張大千畫的敦煌壁畫,那個很舒服啊,修風 大觀修成了,朗吟飛過洞庭湖,這是我們紫南宮這位老闆呂祖師。你說我們假使現在在坐的哪一位修到這個這功夫,那還在這裡楞嚴,嚴楞都不幹了,多舒服啊,空 中飛過來飛過去。

但是沒有悟道。後來到了廬山碰到黃龍南禪師,他是和尚,他就悟道了。可是黃龍南並不會飛呀,道是道,功夫是功夫,神通是神 通。所以他先見到黃龍南禪師他還不相信他有道,我會飛呀,那傲慢得很。黃龍南禪師在那裡說法,他站在旁邊聽,為什麼他來聽這個和尚說法?因為他在空中飛, 飛到廬山的頂上一看這個山下面有祥雲浮蓋,這個山頂有五色彩色的雲,得道的。他說此山必有異人,有高人。他就飛下來一看,沒有高人啊,黃龍南禪師普通一個 和尚坐在上面說法,他不說話站在旁邊。黃龍禪師就不說了,說今日坐中有人竊法,就是沒有報名的,隨便來偷聽的,他說今日坐中有人竊法。那個呂純陽那個袖裡 青蛇膽氣粗,他還吃這一套,他就前面一站,他說是我。他說先生你叫什麼名字?呂巖是也,我叫呂巖。他名氣很大。他說你就是呂純陽啊,久聞你的大名,原來是 個守屍鬼。這個和尚就罵他是個守屍的,把身體練得很好,氣脈都打通了,空中會飛了,守著這個屍體長生不老,長生不老是個守屍鬼,他說你原來是個守屍鬼。呂 純陽說此乃有長生不老之藥,你這個和尚懂得什麼?我口袋裡有不死的仙丹。那牛吹得很大,後來他兩個人對話,他自己有兩句話,他說我一粒粟中藏世界,噢,這 個時候呂純陽一生氣,他罵他守屍鬼,呂純陽就把這個飛劍,嚇他的,並不是想殺他,這樣一丟過去。他打坐在上面,他一看你也沒有道,也不會飛,也沒有放光, 這一飛劍,你不要說飛劍,我們西門汀的一把扁錐就把他錐死了嘛,還不把你殺一刀啊?結果他飛劍飛到他前面倒轉來飛回去了。他說這怪了,看了半天是個沒有用 功夫的,怎麼飛劍到了他前面會倒轉,他也沒有動手,也沒有用什麼鷹爪王的功夫啊,這個螳螂拳哪,都沒有啊,他動都沒有動,飛劍回去了。所以這個黃龍南禪師 就問他你不要來這一套,你修行怎麼樣?他說我一粒粟中藏世界,你看功夫境界之高,口氣之大,一顆米裡頭把整個世界裝進去。半鐺鍋內煮山川,半鐺,那個鍋子 三個角的,電鍋破了兩個角,破了一個角就剩兩個了,這個鍋子把整個的地球都放進去煮,你看這個本事大了。黃龍南禪師說我不問你什麼半鐺,請問你一粒粟中藏 世界怎麼藏?你答覆我。由此後來他悟道了,大徹大悟,所以馬上就跪下來拜師了。

這是禪宗佛教的有名的一個事情,所以呂純陽祖師又是道又是 禪,他禪宗後來參透了。因此他做上一首偈子,悟道以後,「棄卻瓢囊碎卻琴,從今不戀汞中金。自從一見黃龍後,始信從前錯用心」。這是呂純陽有名的名詩,悟 道以後。現在我們呂純陽也講了,紫南宮的老闆,不要今天夜裡來找我麻煩,講了他的故事。

所謂風性觀就是說練氣,「動寂非無對」,所以我們 看,呂純陽見黃龍有這樣大的本事,可以御劍飛行,那麼古文叫御劍,駕御劍在空中可以飛行,這樣大的神通。那你看到我們滿地的人還不跪下才怪呢!但是這個功 夫,可以說是依通。我們上次提到神通,這也是依通的一種,就是第五通神足通的一種,飛行是第五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五通裡頭第五通裡的一 種。所以這個有那麼大的本事不能說悟道啊,還不能算悟道。功夫到了,可是練到這個功夫已經很難了!這種功夫他是也有所依仗,依仗什麼呢?御劍飛行,叫御劍 飛行。你看有些羅漢們不要御劍飛行,就是御風而行,還是靠一個東西,靠什麼?風力。等於飛機,我們飛機也有點靠風力的,上去還是要講究風的,所以直升飛機 碰到迴旋的風力就很難,就是飛機到了那個迴旋風力很大的時候趕快要升高,超過這個風去,那不然也麻煩的,很不容易啊,自然的力量就是很大。所以這個風性, 他說「若以風性觀」,練氣練風的話,很低了。念動氣就動,其實我們凡夫也是一樣,念動氣就動。真到了心風合一的時候,就可以得身通自在,這個身體有神通得 神足通,但是並不能說是得道,沒有悟。假使修心風合一,風性來修道呢?「動寂非無對」,還是不究竟,有相對性的,有風是動相,有氣是動相,沒有氣是靜相, 一動一靜是兩個相對的境界,是相對境界。所以動靜非無對,動和靜兩個是相對不能說是絕對。

「對非無上覺,雲何獲圓通」,既然是相對的不是絕 對,道是絕對的,有相對有動就有靜。換一句話說你修到了很定,得到了定,有定就有不定啊,定與不定也是相對的,你說我得定了就是道啊?那還是功夫不是道 啊!定與不定是相對的,動靜是相對的。「對非無上覺」,既然還留在相對的一面,不能說是大徹大悟,不是無上大覺的境界,不是至高無上的成就。「雲何獲圓 通」?文殊菩薩提出問題,你說你如果這樣修,最後想修到成佛之路,怎麼得到圓滿通達大徹大悟呢?

地水火風四大說了。批駁做空觀的。空觀上面上次也講過了,上面二十五圓通都有報告。

若以空性觀 昏鈍先非覺 無覺異菩提 雲何獲圓通

對 了,有些人專門想空,以為空了沒有念頭就是道。尤其一般學佛的人,問的問題,哎呀,我打坐就是思想去不掉,好像思想一去掉了就得道了。得道了?得到了,得 什麼?這裡有個字,昏鈍,都鈍了,差一點點。所以經常我告訴大家打坐不要把昏沉當成道啊!坐起來好像自己什麼都沒有,空空洞洞,什麼都沒有想,好清淨!這 是昏沉啊,這不要修啊,這個修久了,他生來世再轉身來就到中央市場去了,做老黑了,就給我們一斤一斤買回來呀,那個玩意兒,所以昏沉要入畜生道的。真正的 定境是清明的,不是昏迷的,千萬搞清楚了。所以以為自己思想不起了,在那個昏沉的狀態裡頭,就是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呵,我一坐好幾個鐘頭入定了,然後人 呢頭在那裡釣魚,這樣;有些硬練到不釣魚,還不簡單?就把肩膀一端,這樣一坐他就不會點頭了,這樣坐他不點頭了,因為這個是功夫,傳給你們了,將來要傳下 去呀,呵呵,因為他只曉得偷懶的方法,這樣一打坐一昏沉了,當然頭軟的嘛!如果肩膀一端,把它架住了,這樣睡覺,儼然不動,有道之士。所以這個道理。

空, 「若以空性觀,」以為達到空就得了道,那不是真的空啊,真空無相,沒有個空的現象,真空無相,有相就非空,有個清淨相也不是空。所以說「若以空性觀,昏鈍 先非覺」,頭腦昏昏的什麼都沒有想,笨笨的,所以常常有些學佛的人為什麼學成腦子笨了?因為常常想去妄想去念頭,什麼想都不敢想,什麼念頭把它壓下去,慢 慢腦子就白癡了,笨了。真的呀,我個人的經驗,我也修過這個,有三年當中我不認識一個字了,書還是會看,認不得字了,我也不拿筆,因為把它丟啊丟啊,念頭 空掉,拿起筆來不會寫字,想到這個字怎麼寫法不知道,後來就慢慢把它恢復了,三年啊,我本身的經驗。所以求空,這樣久了以後,昏鈍,反應也不靈敏。所以有 許多人學佛修道,太太們修,丈夫跑了;丈夫們把太太修丟了,多得很,不是道。

「昏鈍先非覺」,你要搞清楚,昏昏昧昧的不是覺。所以青年人要 打坐修道我最反對,沒有一個不出毛病的,智慧不夠,道理也搞不清楚,隨便來搞。以為打起坐來什麼都不知道,噢,我得道了,然後身上啊,氣脈發動了,不是氣 脈,他身體壞呀,裡頭大概抖動了,噢,功夫來了,像這一類很嚴重。「昏鈍先非覺」,佛者覺也,大徹大悟是智慧的成就,這個覺性啊,菩提覺性沒有。

「無覺異菩提」,你以為打起坐來什麼都不知道,然後一下座,「你好高啊,入定了」。「我不知道多久了」?「三個鐘頭」。別人看看你有功夫,自己看看也有夫功,實際上這三個鐘頭在昏沉境界。所以文殊菩薩說「無覺異菩提」,無知無覺不是得道啊!那個是昏鈍的境界,無覺異菩提。

所 以你們學禪宗,你看六祖也講啊,六祖當時在廣東弘揚禪宗的時候,北方有個臥輪禪師,臥輪有伎倆(伎倆就是本事,唐朝的土話。),能斷百思想(思想都不大起 了,都可以空掉了。)。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這個道啊天天長大,他認為這個是道)。這個話傳到廣東,六祖那個時候在韶山,六祖笑了。他說我有個偈子: 慧能沒伎倆(我沒有本事),不斷百思想(並沒把妄想雜念壓下去)。對境心數起(看到好笑的就笑,看到哭的就哭了嘛。死了人還不哭啊?那變成無情的,對境心 數起。)。菩提怎麼長。就是文殊菩薩「雲何獲圓通」?你說怎麼長?他說我的道就是這樣修的。所以真正的大道,你們注意啊,不管佛也好,仙也好,密宗也好, 現在傳你個口訣,密宗,現在給你們傳:大道不外人情,就是人為覺得不合理的,修道絕不合理。大道不外乎人情,不是叫你過年了送個紅包來這個人情,就是人的 情處理的問題。你看六祖的偈子,慧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然後他問菩提怎麼長,你說怎麼長?你說我道是怎麼修的?這是六祖。

我 們現在就回轉來看文殊菩薩批評,那個去妄念,認為求空境就是道的,文殊菩薩同樣批評更嚴厲,「若以空性觀,昏鈍先非覺,」昏頭昏腦,思想智慧越來越遲鈍 了,離開正覺菩提大道越來越遠。「無覺異菩提」,佛者覺也,大家授過戒律的,什麼叫覺?佛陀,它是什麼意思啊?覺性,覺悟眾生,自覺覺他,覺得圓滿謂之 佛。覺就是清醒了叫覺,佛不過是先知先覺的人,先得道。那麼「無覺異菩提」,沒有覺悟自性那不是菩提大道啊,菩提也就是翻譯成覺悟啊。「雲何獲圓通」?他 說你們認為不起思想以為得道,他說請問你們怎麼得道?「雲何獲圓通」?把修空的,地水火風空都批駁了。

那麼修識的,意識這個識,心意識。

若以識性觀 觀識非常住 存心乃虛妄 雲何獲圓通

他 把彌勒菩薩的唯識論唯識觀法也批駁了,他說你假使觀自己意識,心意識這個作用,不管你八識九識十二識,不管了,你怎麼分析所謂八識啊?所謂這個真如啊?法 相宗在唯識宗分析一切現象而悟道。禪宗是性宗,歸納一切東西,一刀就進來,就是禪。法相唯識就不同,分析又分析,科學性的,分析到最後證到性空緣起,所以 他批駁這個用識性觀的。所謂識性,心意識,這個我們簡單講過去,因為在這裡講過《成唯識論》專門講。

「觀識非常住」,譬如我們這個心意識這 個思想,它不是永恆的,經常在變化。所以我們這個心意識,注意呀,我們這個思想,思想感情,所變的現象,能夠使我們變的是自性的作用,能變與所變。唯識告 訴我們能變的自性,能變的是自體自性之體,所變的是各種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法,能變所變的道理。所以「觀識非常住」,它不是常住,變去了,譬如我們講一 句話,坐在這裡感覺,人生來那麼漂亮一個小孩子,又白又胖又嫩,現在我們白髮蒼蒼又老又醜又乾巴,現在不是乾巴,是乾癟了,這個樣子,是一切無常。

「存 心乃虛妄」你把心想停留在那裡,停留得住嗎?譬如你念佛,心意識在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當你念過第一句南無阿彌陀,叫陀了,那個麵粉陀了一樣就 陀過去了,第二念是第二念,不是第一念呀!此心如何能夠定?念佛之理,什麼叫念佛這個要懂得,不然你想「存心」把心留住,「乃虛妄」,這個是妄想,此心不 能留。「雲何獲圓通」?他說你用心意識來觀想,怎麼樣能夠得到圓通呢?

好,現在地水火風空識。然後覺性,地水火風空識覺,覺性放在最後,我們有感覺有知覺這個心理,拿這個來修行也不對,諸行無常,

諸行是無常 念性元生滅 因果今殊感 雲何獲圓通

一 切所做的有為法不會永遠存在的,不會永遠停留的,不會永遠存在、不會永遠停留叫做無常,不能常常在這裡,無常就是這個意思。你不要看到馬祖廟裡出來,那個 七眼八眼戴個白帽子那個叫白無常,那個七眼矮矮的叫黑無常,那是後來民間亂編編出來的。無常是佛學的名詞,代表不常在,不能永恆存在,在中國《易經》啊就 是變化,變去,就是剛才唯識講能變所變必變。天下的事物,一切事、一切理、一切人、一切物,必變的,所以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怎麼靠得住啊,它能變所變必變, 你們想把它拉住不變,多滑稽啊,真是很笨。我們這個念頭思想,這個作用叫念,一件事情擺不開就是念,念就是生滅心,你自己不瞭解自己的生滅,你的心放不開 啊,你放不開誰能幫你放開,你本來放開的嘛。你自己希望被捆綁起來,誰能幫你放開?

因果今殊感,雲何獲圓通。 前因後果是不同的變化,所以前因與後果,佛法是建立在三世因果,這一生所遭遇的都自己造的前因。這一生的所作所為結他生來世的果啊。因果今殊感。諸行無 常。我今天到廟子裡,我們小的時候,那個老太太,念一點經打個圈 ,問阿婆做這個幹什麼,說:死後到陰間去,打個圈圈燒了會帶走啊?諸行是無常,念性元生滅,困果今殊感啊,因和果的報應中間有時間空間變化不同,感受變化 不同,雲何獲圓通。所以自己用這個做功夫得道還是有問題。

好了,文殊菩薩,二十四位菩薩到他手裡,這位教務長一概把批駁了。沒有一個最好,都對都不對。可是我們諸位注意喲,觀世音菩薩的法門真是了不起。我講沒有用,你看文殊菩薩怎麼講。

我今白世尊 佛出娑婆界 此方真教體 清淨在音聞 欲取三摩提 實以聞中入

這 是二十五個報告,觀世音菩薩做最後的報告,他現在推崇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把前面二十四位的修法都批駁了,他說我向佛你老人家誠誠懇懇、規規矩矩的報告。 「我今白世尊」,白就是講話,所以我們講話叫白話,開口講話,在古文叫告白,稟白,告白,就是講話,等於現在部隊「報告」,白字就是報告。他說我現在老實 實的報告給世尊,佛。

「佛出娑婆界」,這個佛釋迦牟尼佛,一切成佛都到這個世界來成佛教化,因為極樂世界純樂無苦,不需要怎麼辛苦的修;天 上神仙享福過分,你勸他修行,他也不幹,他無苦何必修嘛;地獄裡頭也不行,太苦了,受苦的時候沒空閒,受那個苦報沒有時間修了;你看人在煩惱中受苦報,他 修行都不幹了,這是現身下了地獄,有什麼辦法?他沒有時間;受福報也沒有時間。娑婆世界是苦樂兼半,上午沒有空,晚上還有時間到十一樓來,苦樂兼半,所以 可以修行。所以十方三世諸佛都要到這個世界留學的,學的快,有苦有樂有比較性的,容易悟道。「佛說娑婆界」。

「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 記住這兩句話。這個東方世界,這個世界,真正佛的教化,一切眾生特別敏感的是聽覺,耳朵。所以要講經說法,佛出來也說法,也做廣播器。特別敏感,所以聲音 在這個世界上特別敏感。所以他說「此方真教體」,他並沒有講上方其他的佛國世界,我們這個世界娑婆世界,「娑婆」兩個字翻譯的意義就是堪忍,能夠忍,這個 世界上痛苦的事情很多,所以諸佛菩薩都很佩服我們,你看我們很光榮啊,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都很佩服我們,這個世界好痛苦,好麻煩,我們居然忍得下來,堪 忍,能夠忍受,所以這個世界上菩薩多。

什麼是菩薩?忍人所不能忍,一般人忍不了的能夠忍;行人所不能行,一般人做不到硬做。你看我們在坐許 多媽媽最偉大的菩薩,又在上班又要管家又要管丈夫又要管孩子,同時還要管管自己來聽《楞嚴經》,你看多了不起!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所以叫做娑婆世界是堪 忍世界,也就是說明這個世界有缺陷的,很多的缺點,很多的痛苦的,所以諸佛菩薩都借這個世界來留學的,好修行。太快樂幸福的地方不想修行,沒有痛苦的刺激 不會修行,太痛苦的地方無法修行。但是這個世界的修行啊,最好是聲音。

「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真正能得到清淨境界,靠聲音。你說那所 以現在擴音器,二十年前他們就講,現在進步了,就要擴音。我說不行,還非要人上課不可,擴音是擴音,錄音還是錄音,還是要人上,那個聲音沒有辦法代表那個 動作,人懂那個話不是聲音聽懂的,一句話聽懂了,眼睛要動,手要比,那個臉這樣,他就懂了。你看要加上許多動作,手要動肩膀要搖,他就懂了,但是主要是聲 音。「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

「欲取三摩地」,他說我們假使在這個世界修行,要想得定得道,在三昧的境界定慧等持,「實以聞中入」聽聲音,觀音法門的修法最好了,他先講「聞」。觀世音菩薩觀音而修,怎麼樣修法,他下面就會做結論,觀世音菩薩上面自己做了結論,文殊菩薩再把它加上。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集 第2頁:第二集
第3頁:第三集 第4頁:第四集
第5頁:第五集 第6頁:第六集
第7頁:第七集 第8頁:第八集
第9頁:第九集 第10頁:第十集
第11頁:十一集 第12頁:十二集
第13頁:十三集 第14頁:十四集
第15頁:十五集 第16頁:十六集
第17頁:十七集 第18頁:十八集
第19頁:十九集 第20頁:二十集
第21頁:二十一集 第22頁:二十二集
第23頁:二十三集 第24頁:二十四集
第25頁:二十五集 第26頁:二十六集
第27頁:二十七集 第28頁:二十八集
第29頁:二十九集 第30頁:三十集
第31頁:三十一集 第32頁:三十二集
第33頁:三十三集 第34頁:三十四集
第35頁:三十五集 第36頁:三十六集
第37頁:三十七集 第38頁:三十八集
第39頁:三十九集 第40頁:四十集
第41頁:四十一集 第42頁:四十二集
第43頁:四十三集 第44頁:四十四集
第45頁:四十五集 第46頁:四十六集
第47頁:四十七集 第48頁:四十八集
第49頁:四十九集 第50頁:五十集
第51頁:五十一集 第52頁:五十二集
第53頁:五十三集 第54頁:五十四集
第55頁:五十五集 第56頁:五十六集
第57頁:五十七集 第58頁:五十八集
第59頁:五十九集 第60頁:六十集
第61頁:六十一集 第62頁:六十二集
第63頁:六十三集 第64頁:六十四集
第65頁:六十五集 第66頁:六十六集
第67頁:六十七集 第68頁:六十八集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2)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2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6-12-23 13:37:34
請問哪裡可以請購:楞嚴經講座 南懷瑾先生講述,書本裝訂版本的?
第 1 楼
小吉 发表于 2016-11-1 23:15:47
不可多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