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楞嚴經講座 南懷瑾先生講述

楞嚴經講座 南懷瑾先生講述

六十四集

[日期:2016-05-28] 來源:  作者:南懷瑾先生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還在卷六,現在還在文殊菩薩的總評,二十五位圓通修持的法門,那麼到上一次為止,由色聲香味觸法,到眼耳鼻舌身。現在 就是意,意根,這個意根的修持,譬如我們說念佛是意在念心在念,所謂講意識這個心啊,真正用法就是意,這個意在念。譬如參禪也是意在念意在參,一切都是意 根的作用,意根的作用很多了,老實講所有的做功夫包括練氣功了,各種方面都是這個意根,就是這個意起作用。現在文殊菩薩批判的是專指這個意根的修持,譬如 我們講佛教的教理講正思維,思想就是意識在思想,那麼我們一切的思想都是意識,意識作用,所以除了感覺這個四分之三屬於身體的反應、神經反應,感覺變成知 覺知道了,譬如天氣變了,我們身體就有感觸---觸覺,觸覺起了感覺作用以後,我們知道冷,冷到什麼程度,熱,熱到什麼程度,這已經是意識的事。所以意識 屬於知根,在知覺方面的。現在評論知覺修持的作用。

知根雜亂思 湛了終無見 想念不可脫 雲何獲圓通

這 是文殊菩薩的總評,他說「知」,我們這個思想方面意識這個知,知覺這個作用,知根,知就是外塵,知道這個知是外塵,知的根就是意識。我們普通在哲學來講叫 做意識,在科學來講意識狀態---腦子的反應,所以知根的意根是由腦子,腦的神經毀壞了,或者腦的氧氣不夠了,知根死掉了。那麼這個人譬如說上了氧氣了, 他意識已經渙散了,腦子神經壞了,可他還活著,那麼現在新名稱這一類人就變成植物人,變成植物一樣,植物有生而無命,沒有思想。所以這個知,知覺的是意識 作用,意識的根---腦神經,那麼拿現代觀念我們更清楚了。所以整個佛法講唯心造不是指的心臟,也不是指的腦神經,這個唯心這個心字包括身體同思想、物質 同精神、生理和心理總合起來叫做心,並不是說心臟,心臟不會思想,它是個機關的總機構,管血的總機構。腦子管思想,西洋人就叫腦子,中國人講心,整個綜合 起來就是一個心,心物一元的心。所以我們現在的思想是知根,知根腦神經,知根腦神經的作用這個根嚴格講起來就是一個假設的假想的,有這樣一個東西能夠有知 覺,他說我們用知覺來修行,各種方法都是用知覺想像的,譬如密宗的觀想等等,參禪,念佛,道家的練丹很多很多,大部分,我們大部分人類的思想哲學,這些思 維的邏輯都是知根的作用。

「知根雜亂想」,這個知覺部分不是單純的,它是躁動的,一下這個思想用了呢,當我們剛剛肚子餓了,同時也會想到怎麼樣去買股票怎麼發財,或者是做什麼壞事,喝點酒就想到色,酒色財氣一起連著來,它亂想,知根是雜亂的。

「湛 了終無見」,假使我們追求自己內在思想,這個每一個人思想在哪裡?到了最後追根的時候,思想本身空的。譬如我們任何腦子裡思想,它沒有辦法停留的,留不住 的。譬如我常說有些人打坐,所謂靜坐想去掉雜念妄想,那是自己在那裡找麻煩,雜念妄想不要你去它,它來去你的。哪一個思想能夠停留住?留不住的。

尤 其我也常常出個題目問大家青年同學們,我說你有沒有把握明天早晨睡醒了第一個思想是什麼?而且我們早上眼睛還沒有張開,思想先來。這也是個問題,先醒了然 後有思想,還是先有思想然後醒了?這個問題,保留在那裡,大家回去參參做個答案。人睡著了是先思想先休息了睡著了?還是先睡著了才沒有思想?這也是個問 題。一個學佛修道的人,在現在時代不同,這些問題要搞清楚,不然都在那裡盲修瞎練,自己覺得在做功夫。所以王陽明這句話講得很有道理,自己認為修煉做功 夫,是搬弄精神而已,那一點都沒有錯,這些問題都沒有解決,解決了才知道什麼叫修道什麼叫修行。

所以講到思想的本身,我們這個思想坐在這 裡,我們也提過好幾次,佛說的一切眾生一念之間有八萬四千煩惱。什麼叫一念?一呼一吸一個呼吸來往一呼一吸叫做一念,一呼一吸叫做一念,其實我們人的思想 在一念裡頭不止一個思想,太多了,自己不知道。譬如我們經常寫字,當你手裡在寫一個字,這個字沒有寫完,你曉得自己腦子裡很多的思想都跑過去了,思想快得 很。所以有時候一個腦筋靈敏的人寫文章有時候很痛苦,自己把握不住,這句話剛剛寫完,自己裡頭腦子裡頭很多好的思想都跑掉了,這個思想是非常快的。

所 以「知根雜亂想」,你要追究這個思想,「湛了」像水一樣,湛就是澄清下來,把心境寧表下來,清清湛湛心裡很清淨的時候。不過這個境界在一般人是做不到了, 思想真的哪一個清淨過?沒有。等到如果有一個人有修養,做到了思想不是停止,你要曉得佛經文殊菩薩用的字,高明到極點,思想沒有停止,「湛了」湛就是清清 湛湛,那個混濁的水完全把它澄清了;「了」,這個「了」字不是完了,是「明瞭」,看得清清楚楚,這個經典上「湛了」兩個字的瞭解、解釋。所以我們追尋自己 的思想,當你在清清湛湛明明瞭了的時候,找自己那個思想的根根,根本找不到的,思想的本身來無蹤去無影。

也就是佛在《金剛經》上說無所從來 也無所去。每一個思想你說從哪裡來?找不到來根,這個思想跑到哪裡去了?也沒有去處。那麼假定以《金剛經》佛說這兩句話來講,無所從來也無所去,我們思想 好像很神妙。大家念了佛經沒有加以研究,加以研究佛說這兩句話一點都不神妙,無所從來:沒有來根的,換句話再拿中國話來講,來從哪裡來?來從來處來。

等 於我們在杭州看到有個冷傳亭,西湖上靈隱寺,杭州那個大廟子,前面有個風景,一個亭子,山裡頭,那個山峰特別叫飛來峰,據說在印度飛來的,所以叫飛來峰, 這個峰頭一個亭子叫冷傳亭。古人有一幅對子寫得很有趣:「泉是幾時冷起,峰從何處飛來」。這個話,古人寫這幅對子有點懷疑的,這個山峰真正從印度飛過來的 嗎?真的嗎?

所以清朝的時候浙江有名一位學者才子,他帶他的孫女到冷傳亭去玩,這位小姐文學很高。他爺爺就問她,「這幅對子很好啊,你看 呢?」她說,「不好」。她說:「爺爺,不大好」。他說:「怎麼?要你的想法」?她說我做就不同了。爺爺就問這個孫女,你要怎麼做?她說「泉從冷時冷起,峰 從飛處飛來」。是很好,泉從冷時冷起,何必問幾時冷起啊,時間無定;峰從飛處飛,那個飛的地方就飛來了。

我們看看這幅文學的句子,我們想想 自己的思想,佛經《金剛經》上講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思想莫名其妙來了,莫名其妙過了,也是「冷時冷起、飛處飛來」。我們再進一步檢討自己這個思想,佛說無 所從來也無所去,就是根本沒有來去之相,沒有來去現象。所謂來與去,這個思想有了叫有,去了叫做空,空跟有、來和去都是人為的思想的假定,那麼所謂念頭思 想的來去它沒有動過,在本位上沒有動過;來了也在這裡,去了也在這裡,沒有動過。要在這個地方入手,才知道「知根雜亂想」。

湛了:當你把思想的根根追究一下,清清湛湛明明瞭了,「終無見」,它來無所從來,來從來處來起,去從去處飛走,根本就無根的,「湛了終無見」,思想沒有影子。所以人你說這個人很好幻想,嚴格講起來,人自從生下來到現在每一天都在幻想的,沒有一個想是事實。

所 以我經常說啊世界上什麼最美?你知道,最得意最美的東西是理想最美,理想變成事實一點都不美,想像自己那個前途那個光明,坐在那裡都笑起來,前途無量後途 無窮啊。真達到前途那個境界一點味道都沒有,想像中很美。所以什麼東西追不到是最美的,追到手一點意思都沒有。可見人的幻想是真的,人都活在幻想中,沒有 一樣是事實。你說成仙成佛,現在想想,我假使成了仙成了佛,啊,無法形容,只好「啊」,那個味道之好。真成佛成仙了很痛苦啊,煩死,要度眾生,多忙啊,那 個現實境界並沒有比幻想美,最美的是幻想,這是講人生境界。

所以講佛、道的境界呢?文殊菩薩一句話說完了:「湛了終無見」,一切都是幻境, 沒有一個叫現實的,這個現實這個名稱是人為假定的,沒有一件東西可以把握的,世界上沒有一個人一件事可以把握的,永遠變去了。所以思想的本身「湛了終無 見」。可是你說它,它既然無根的了,泉從冷處冷起,峰從飛處飛來,本來沒有根啊,你說無根啊,它就厲害得很,

「想念不可脫」,我們理論上認清楚了,在實驗上也認清楚。這個思想本身沒有根,可是我們這個想念能夠思想能夠起念的這個東西就脫不開,換一句話人生不能得道,得道成道的目的就是解脫,解開了脫開了這個煩惱。我們始終解脫不了煩惱,被想念所困。那麼這個道理呢?

我 們看到中國一部小說。學佛修道的編出來一個猴子孫悟空,孫悟空啊大鬧天宮最後跳不出來如來的手心,這個如來代表心,這個如來把手心一翻就把孫悟空壓下去, 壓在五行山中。就像我們一樣,我們在五行山中,金木水火土就是心肝脾肺腎這個肉體壓住了,只露個頭出來,一天吃點鹹鹽,燒熱了那個鐵的中國煉鋼廠的熱湯給 它喝,我們喝的都是熱湯,吃的要燙的,越燙的越舒服,孫猴子就在那裡。後來在裡頭沒有人救他,觀世音菩薩在山頂上給他貼了一個咒語,一個符咒。後來唐僧來 了,孫悟空說你救我,把我救出來我就拜你為師,保你到西天取經。怎麼救呢?山頂上那個觀音菩薩貼的頭頂上,山頂上有個條子,那個咒子,你把我那個撕掉我就 出來了。所以修道這裡打通了,恢復到嬰兒狀態崩崩跳,他就跳出來了,跳出來了孫悟空大鬧天宮。那麼佛就給他一個緊箍咒,那麼這樣箍在頭上,這樣箍著,一摸 沒有,可是他不聽話,這個師父把緊箍咒一念,它就在地下打滾,它的本事都沒有,頭痛得要命,咒子不念他就好了,這個大家都知道。最後到了西天,所謂取到經 了,後來都成功了。猴子跑到門口一想不對啊,這個老和尚釋迦牟尼給我帶一個緊箍咒,這個東西解脫不了永遠是不行,受它統治啊。所以跑回來說:「佛祖啊,你 給我的任務我已經完成了,你可沒有對我交待啊」?佛說:「什麼事啊」?「你把我頭上那個緊箍咒給我拿掉」。佛說:「我幾時給你帶了緊箍咒」?「你給我帶的 呀,我師傅一唸咒子我頭痛得要死啊,什麼本事都沒有」。他說:「你摸摸看,你頭上有什麼緊箍咒啊」?他一摸真的沒有,他就笑了。

小說這樣 寫,我們大家都戴的堅箍咒,自己弄個圈圈自己套,然後想盡辦法自己總是解決了問題,然後想你看我的本事多大,這樣痛苦事我自己能夠解決,孫悟空的緊箍咒, 自己套自己解。佛沒有給你帶上,魔王也沒有給你帶上,所以佛說我沒有給你帶啊,你摸摸看你頭上沒有緊箍圈啊。他一摸是沒有,這個說明了人的煩惱,「想念不 可脫」,這個緊箍咒。這一唸唸想,自己要懷疑那個事情,越想越怪,懷疑那個房子有鬼呀,呵,越看越像。越看越出現,就是自己戴的緊箍咒。所以他說用思想來 修持,本身想念就是根本大煩惱,想成仙成道想成佛,又想修神通,又想練氣功,都是自己在那裡帶緊箍咒,所以思想的本身這樣。

因此文殊菩薩 說,「想念不可脫」,自己始終被這個思想,知性的,現在漂亮一點的術語,感性的、感情的。我們以前叫感情,那就一聽落伍的,老頭子的話:這個東西很有感性 啊,好。現代的話:這個東西很有知性啊,哲學家。都是放狗屁,編一些名詞啊,世界上的學問都是編名詞來騙人的,也是屬於「想念不可脫」。脫了這些想念,我 們這個意境的本來很清淨,「湛了終無見」清清湛湛。

所以文殊批評用意識思維狀態來做修行的這個總綱這個法門,他提出來「雲何獲圓通」。文殊 菩薩並沒有批駁說意識思想不對啊,只是提出問題問我們,你看在這個中間你怎麼樣能夠得道悟道?圓滿通達?而且你自己問題沒有解決了,這個方法不對的,解決 了這個方法沒有說不對,他也沒有說對,「雲何」兩個字要特別注意。現在把眼耳鼻舌身意都講過了。因為我們人要修行嘛,修行等於我們這個古時人,工欲善其 事,必先利其器。一個做工的人要想把這個工程做好,必須要把工具準備好。所以我們要修行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必須要把修行的工具準備好。我們是個人, 修行靠什麼工具啊?你說去找一個名師,磕個頭,求一個口訣?修行離不開用眼睛用耳朵用鼻子用嘴巴用身體,它離不開這六樣工具嘛,外面的工具六樣色聲香味觸 法,本身的工具六樣眼耳鼻舌身意。一個一個文殊菩薩都批駁了,都不能獲圓通。那麼現在又起來了,又講眼耳鼻舌身意的。就是見。

識見雜三和 詰本稱非相 自體先無定 雲何獲圓通

譬 如有些人練眼睛的,學神通啊,學催眠術,先練眼睛。有些學武功也是一樣,尤其是學武功,現在很少看到真的武功了,真的武功不管你學哪一種拳,內功外功,先 要練眼睛。你跟人家倆打架,還說等一等,我要八百度近視眼鏡戴上再來,那來不及了。眼睛練的時候,拿水龍頭噴,噴那個水沖過來眼睛瞪開,不動的;以前人都 拿那個掃把在前面,這樣耍,眼睛不動的。所以練武的人死了,給人家殺死了,眼睛還是張開的,不閉眼的。像我們現代化的拳術師啊,多半戴了八百度的眼鏡,眼 睛不看人就會打死,很高明。這個眼很重要。

但是眼睛我們曉得,這個眼睛不是看,是個照相機,眼睛同照相機的原理是一樣的,我們眼睛同照相機 看那個東西是倒的,這個焦點交叉的,到了視覺神經到了後腦,那才變成正面,照相機的原理也是這樣,同眼睛一樣。所以眼睛本身不能看,只能照見一切相。意識 也不能看,眼神經看了東西交待給意識了,腦神經意識,意識曉得這是人這是狗這是男人這是女人這是老頭這是老太太,意識在起分別,眼睛不能起分別。所以眼睛 看東西,像佛學的道理,要九個條件才能東西啊,聽過唯識的都知道,眼睛前面沒有空間、沒有距離、蒙起來看不見的,要有距離,要有光線,要有眼睛,還要眼球 不壞,還要眼識,要九個條件才能看東西。耳朵只要八個條件,耳朵不要光線,也要有距離,距離太遠聽不見聲音,其他的要七個條件,身體的感覺什麼等等。簡單 的說眼睛看東西三個條件,詳細是九個,要對象,沒有對象你看個什麼?你說沒有對象看虛空,虛空就是對象。要眼睛,要對象,中間要眼識,眼睛這個意識作用才 能看東西。

所以用眼睛修練的方法,「識見雜三合」:眼識、同看見這個對象、同眼睛的關係雜攏來,三個和合,三個因緣湊攏來,人才能看東西; 有對象沒有眼球了,眼睛壞了,看不見;有眼睛瞪得很大,對象也有,可是眼識這個意識死亡了,人斷了氣眼識離開了,雖然眼睛瞪大有對象看不見。至少三樣東 西,「有對象、有眼晴、眼識」,三樣和合我們眼睛才能看見東西。

「詰本稱非相」,我們眼睛看的東西是真的嗎?不是真的,都是假相。世界上沒 有一個人看過真東西是什麼,世界上沒有真東西,所以那學過物理的也懂得,世界上一切物體,我們看這個茶杯大家看,所有人都看到是個化學的茶杯,如果嚴格拿 儀器來檢查,每個人眼睛看得兩樣,不一樣,大小方圓長短顏色感受都不同,譬如一個色盲的人看這個顏色不是這個顏色;近視眼的眼鏡拿掉了看看也不同,那個朦 朦然前面就是個影子啊,多大也搞不清楚;遠視眼也不同;老花眼又不同,所以全體看這個東西,這個東西就沒有一樣,沒有一個人看的相同。所以人看世界上的東 西看的都是幻相,沒有真實,沒有個真的。

再說眼睛看東西有個美醜這兩個觀念,世界上哪個人叫漂亮?哪一件事情叫好看?我到現在是搞不清楚。 我常常說有緣就漂亮,我喜歡就漂亮,不喜歡的她再漂亮就是不漂亮,這個美與醜沒有標準的,沒有標準啊!中國人土話講「牌打一張,色中一點」。哪個有標準 啊?打牌一樣,四個人坐上桌子來打牌,每個人有贏錢的把握,四個人有輸錢的希望,究竟誰贏呢?有一張不可知牌不曉得到誰的手裡,就贏了,就是這一張牌打出 來,牌打一張,色中一點。我們看這個人好討厭,那個鼻子象大蒜一樣,那個愛他的人,我就是喜歡吃大蒜,那有什麼辦法?這個是緣,心的作用,不是真正有個什 麼美與醜,一切的事情都是這樣。

再說我們的眼睛看是非,有些人說我親自聽到的。我說靠不住啊,聽到不如看到,有時候親眼看到的事情都弄錯 了,不要說聽到,親眼看見的事情都弄錯了的,不會是真的喲。看到菩薩看到鬼,真的呀?那是你看見不是我看見,況且你看見的菩薩是那樣,我看見的菩薩是這 樣,一切唯心所造。自體無定論,一切都是幻相。

所以以眼識來起修啊,文殊菩薩的結論:雲何獲圓通,獲就是得到,你看你怎麼樣能夠用這個方法怎麼樣才能得道呢?問號,問你,要你自己做答案,他並沒有說不對也沒有說對,所以用眼睛修也不適合。下面批駁用耳根聽聲音,聽力瞭解的。

心聞洞十方 生於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 雲何獲圓通

這 個就牽扯到普賢菩薩的境界,這個特別給你們介紹一下,真正學佛的人,尤其中國人,我們中國人喜歡標榜大乘佛法。大乘佛法不管你學顯教,密宗,淨土,任何一 宗,第一步先要修《華嚴經》所講的普賢行願品。就是人先要發大願,大乘菩薩是犧牲自我入世度人,處處能夠犧牲自我,處處利他利人,這是佛學的精神。不要說 光想學佛打坐啊,嘿,我在修道你們不要吵我,這個已經是小乘境界了,都是利他的,要普賢行願。所以我們佛教的表相普賢菩薩騎著一個大象,所謂六牙白象,印 度的交通工具,像力氣最大,在中國北方是駱駝,南方是水牛,力氣大的,所以《法華經》叫大乘叫牛車,這代表什麼呢?所謂大乘的精神四個字拿中文:忍辱負 重,這是菩薩道。什麼叫菩薩道?忍辱負重。什麼叫菩薩道的修行人?就是說兩句話,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這就是菩薩道,不是逃避現實。所以大乘的佛 法是入世的,以出世的修養做入世利眾生救世救人利他的事情,才是佛教真正的精神。所以它的表相普賢菩薩像下面騎個白象,白象是同駱駝一樣,挑負一切的痛 苦,擔得起來,白象力氣大,擔負一切痛苦,所以手裡拿著一個如意,如意就是意識境界,你的意志就有那麼堅強,那麼偉大,才能學佛,普賢行願。

那 麼我們假使有些在坐的,有些學過佛的,普賢行願品學佛是第一步啊,非做到這個不能談修行不能談學佛。普賢行願品你念過了你就知道,要叫我們恭敬人家,不但 恭敬佛,要恭敬世界上一切的眾生。換句話一個學佛的人都尊重別人,對任何一個眾生都要尊重,不要說對任何一個人,對任何一個眾生有生命的東西都要讚歎都要 愛護,不要說自己的人,這樣做到才是學佛的第一步。

因此普賢行願品,叫我們拜佛的時候不是拜前面這個偶像,真正佛教反對拜偶像的喲,大家要 瞭解啊,拜偶像道理就是著相啊,叫你不著相啊,所以反對拜偶像。基督教講得不好聽,什麼叫反對拜偶像?佛教也反對啊,但是佛教講得就好聽,「不要著相」, 哎,有道理。反對拜偶像,你討厭,我要拜就拜。所以我常常跟學基督教的朋友講,你們就是文學底子差,講得不好,佛也那麼講眾生生來都是業,有業,我承認 啊。你說生來就有罪,老子才沒有罪呢,我的媽媽更沒有罪,生我的時候,為什麼有罪?我說你字都用錯了。這個佛教用業這個用得好,業有惡業,有善業,不善不 惡的業我承認;說我生來有罪,你污辱我的父母,乃至污辱我,我前生犯了什麼罪?你看見的?是不是?這個道理嘛!哎呀,你多生累世有宿業嘛,前世的業,嗯, 是有道理,不曉得我前世做了什麼事?他就服氣了,所以這個文字般若就有那麼重要。

普賢行願品也反對拜偶像,但是也贊成拜,當我們拜佛這一拜 下來的時候啊,以他來引起,禮彼敬我是拜的道理,拜祖先、拜佛都是這個道理。我拿這個偶像,偶像是個標記,集中精神、使我精神恭敬統一起來、跪下來拜,實 際上我這個恭敬心拜佛就是拜了我自己,一樣的,自我同體,因為你心一恭敬心中就有佛了。而我們祭祖先的時候,一方面祭祖先,雞鴨魚肉擺了一大堆,然後趕快 把酒倒一倒,趕快來吃啊,來吃啊,那何必祭祖先?你打牙祭是真的了,祭祖先是假的了,沒有恭敬心。

所以我們拜偶像並不是拜這個木頭,不是拜 這個畫,因這個影像引起我們自己對先聖的恭敬心。但是修普賢行願品,這一拜不是拜一個佛啊,當我們一合掌一拜下去,或者磕一個頭,要拜十方,這個世界上到 處都有佛,無所不在,很多很多,一切眾生都是佛,三世也要拜,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還沒有看見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我都要拜,拜是什麼意思啊?我不夠, 我謙虛自己,我都要受教,我都要來學,拜是代表自己絕對的謙虛,磕頭下去是代表對你的絕對的恭敬,以這樣心情才叫拜佛。而且所謂學普賢行願品,你磕一個頭 拜下去不止拜一個佛啊,不只向一個人拍馬屁呀,向一切眾生都值得我恭敬這個心情來拜啊,誰做得到啊?

說供養一個人,供養就是幫忙送東西,泡 一杯茶給長輩喝,這一杯茶端到佛前面供養,不是供養一個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有我,都有一杯茶在供養,你說你觀想你怎麼觀想得出來?我們是泡一杯茶給自 己喝喝差不多,還供養你?是啊,烏龍茶我喝,清茶泡給佛喝,大家都是這樣的,認為供茶差一點的茶葉就可以了,沒有恭敬心的嘛,便宜的買來,拜祖先、供佛, 你看十塊錢冥都銀行的鈔票買一大堆,好錢自己用,這個心理都不是學佛的心理,要反省這個道理。

現在文殊菩薩在說,以普賢行願品,觀想心聲的 「心聞洞十方 」,注意這個字喲,我們耳朵聽聲音,文殊菩薩也批評過,眼睛的功能只看到四方四分之一多一點點,眼睛只能這樣看多一點,視野只有這樣寬,左右看不見了,後 面看不見,左右非轉頭不可,後面要轉過去。這個六根都有缺點,只有耳朵可以聽十方,什麼地方聲音都可以聽到,所以觀世音法門在這個世界就有這樣好,利用耳 朵來修。但是這裡講,還有一個東西,比耳朵功能好,心聞。這個就難了,所以人靜坐到極點明心見性的時候了,坐在這裡,這個世界上鬼的講話,天人的講話,菩 薩的講話,一切音聲都聽得見,不是這個耳根,心聞。所以「心聞洞十方」,洞是形容詞,十方世界都通的,空空洞洞,等於電視一樣、等於雷達一樣都收到了。

 「生於大因力」,理論上我們一聽對啊,這個聲音四面圓滿都聽到了。不像眼睛一樣,後面聲音也聽到啊,但是這個是有相的,無相的音聲只有心聞,要心淨了到達那個境界,「生於大因力」,可是普通人做不到啊,要修養到最高清淨圓明境界,得定了的人才做到。

「初 心不能入」,剛剛學佛的人心量很小啊,所謂來學佛啊求道那是自私自利為了自己了。你為什麼學佛?我覺得人生沒意思,這一句話,對不對?一聽蠻高明。有些人 講有個同學不錯啊。我說怎麼呢?很多同學給我推薦,這個同學蠻不錯。我說怎麼呢?他年紀輕輕,大學留學回來,他要學佛,為什麼?他覺得人生沒有意思。我就 罵,他覺得人生沒有意思,這些年輕人活到三十幾歲,他懂了什麼人生啊?他結過婚沒有?他成過家沒有?他發過財沒有?他吃過苦沒有?他屁的人生都不懂,怎麼 沒有意思?真沒有意思,因為他前途啊四顧茫茫找不到事情做,當然沒有意思啊,那並不是看透了人生啊。要人生千奇百怪都經過了,富貴功名不過如此,生老病死 不過如此,痛苦與快樂也不過如此,你說「三溫暖」{諧音,錄音45分鐘處}也寫過,麻**也麻過,殺也去殺過,機也去機過,那差不多了!扎針也扎過,按摩 也按過,腳底心也給人家扭過,什麼地方都弄過,差不多了,那你還懂一點。

什麼都沒經歷過就看通了人生,這不是自欺欺人的話嗎?都是盲目的。 這些人就是初心,剛剛進來,這些初心的人,這個初心不限定年齡啊,有人活了一輩子人生,我經常罵有些人,你們懂什麼啊?叫吃一碗飯長大的,很多人吃一碗飯 長大的,家裡吃父母的飯,讀書畢業了以後找到個好工作,一路下來待到白髮蒼蒼退休,退休了以後說現在我人生看通了,啊!英雄到老都歸佛啊,講得非常好聽, 實際上吃一碗飯長大的。世界上很多痛苦的飯,很多人生經歷痛苦中站起來的,他什麼都不懂。尤其現在一般青年我們幾十年這個溫室裡頭長大的,那麼好的環境, 那麼好的氣候,由幼稚園讀到留學拿到博士,他不曉得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他以為自己學問好得很。學問不是知識啊,注意喲,學問是人生經歷來的。

所 以這個初心的呢?這就叫初心,初初發心,根本不懂,不能入。文殊菩薩說普賢菩薩的境界,這種修持方法叫大乘方法,太大了,境界太高了,心聞洞十方,誰能做 到?因此文殊菩薩說這一種修法初心不能入,初初的人想一個佛像都想不出來,何況想十方諸佛啊,「初心不能入」。因此文殊菩薩,他倆個好朋友啊,文殊普賢是 等妙二覺,他都把他毫不客氣的批駁了,雲何獲圓通啊,你修這個法門怎麼樣能得到大徹大悟圓滿通達?又把它批駁了。

跟著來的用鼻子做氣功啊, 練呼吸啊,練功夫啊,我經常告訴大家,有許多人來問氣功。我說據我所知,我知道的,你們知不知我不知道。世界上包括印度全世界等等氣功有兩百八十幾種,人 的聰明多厲害,空氣不要錢買,鼻子是媽媽給你的,真是做氣功啊,能夠健康長壽,可是教了他他就是懶得做,空氣不要錢買的,鼻子是媽媽給你的,他都不肯做, 你說有什麼辦法?我幫你做好不好?最好老師傳了他,老師幫他做,世界上的人都是這樣,一點辦法都沒有。可是氣功呢?用鼻子做的,不管你哪一種,就是口鼻兩 種,真正的氣功還不止口鼻啊,全身的毛孔都可以呼吸,身上有九個洞,都可以練氣功的,頭上有七個,身體上面兩個,身體全身有十萬八千個毛孔,都可以練氣功 的,練到了絕對健康長壽,起碼,進一步還可以得道成仙。但是初步都是靠鼻子做,修止觀了。練氣功。現在他告訴你:

鼻想本權機 只令攝心住 住成心所住 雲何獲圓通

文 殊菩薩又加了評語,他說做氣功修道的方法以這個入門,鼻子,這樣吸進來,吐出去,對不對?道家叫導引,道家名字叫吐納功夫,吐故納新,把裡頭髒的污濁的殘 余的碳氣把它吐出來,鼻子用勁新的氧氣進來。等於我們現在新裝這個機器,把碳氣吸進去,壞的吸進去,新的引進來{註:南師講課的屋裡可能新裝了空調或空氣 清新機},這個鼻子。鼻子練氣功。

譬如想上這樣的高山頂上有些練這個功夫也很困難的,正式練,要早晨一早起來,到高山頂上,台北市你吸一口 啊,馬上鼻子一洗都是黑的,台北市的那是黑塵滾滾啊,不是紅塵滾滾啊,紅塵滾滾講黃河南北的,我們這裡是黑塵滾滾那很嚴重。所以真正修練氣功人一早起來太 陽剛出來的時候,太陽沒有出來不能練氣功啊,因為植物草木夜裡碳氣放出來的,你夜裡去練樹林裡去練,都吸了草木的碳氣。這個樹木到了白天,早晨一起來才把 氧氣放出來,所以早晨氧氣空氣清新,因為這些樹木植物把氧氣放出來,這個植物是晚上把碳氣放出來,它跟我們剛好相反的,這個是生物的不同,世界不同,植物 有植物的世界,所以三千大千世界。練氣功要一早上去,練鼻子,吸氣,吐故納新,導引。

「鼻想本權機」。但是鼻子吸氣吐故納新要靠思想來指揮 的呀。「鼻想」鼻子修法靠思想來做,「本權機」,什麼叫權呢?權就是手段,就叫權變。那麼我們中國文化講這個人愛用手段叫這個人權術很高,這是中國文化, 現在你們年青人看到權術兩個字也不知道,以為掌權叫做權,權就是變化的意思,術就是方法。說某位先生怎麼樣?噢,這個人很有權術,就是頭腦靈光,變化方法 得多,頭腦靈光辦法多,權術。機:還是這個意思,權變,翻譯過來也叫機權,這個頭腦很靈光,等於一個機關一樣,這個機器很靈光,電腦,機器人很複雜,很靈 光,叫機變很厲害,所以「權機」也可以用。有些文學書上就稱為「機權」,一樣這兩個字倒過來意思差不多,稍有不同,相同也有不同,機權這個就比較難聽一 點,說這個人一點事情非常用心思想,非常厲害,是他的機關變化很多,權手段很高明,所謂機權,翻過來就是權機,權機就是變化的機關。像我們用鼻子練功夫配 合思想這是一種方法而已,並不是就是道,因為練了氣功練了呼吸啊,由此法門可以進入悟道的境界,所以借用鼻子借用氣功本來是一種方便是一種方法,權機,臨 時借用。

「只令攝心住」,為什麼我們要練氣功,譬如天台宗啊,密宗黃教的都是聽呼吸修持法門,為什麼修呼吸啊?為了攝心。這個攝就是收心, 把我們放出去在外面亂跑的心收籠來。因為心和氣兩個是兩兄弟,他兩夥計,心一動呼吸就來,換一句話呼吸一動,心就會亂,這是呆定的。所以一個人生氣起來那 個呼吸啊,氣得不得了,那個氣很粗,那個氣啊,那真是氣死了、氣死了,就是心裡頭發怒叫做氣死了,其實不是氣死了,是心裡動死了。心動看不見呀,呼吸粗起 來是真的呀,你看失眠的人睡不著了,這兩個血管子脹粗了,呼吸更粗了,真睡著了呼吸好像停了一樣。所以說這個人得定沒有得定?入定了沒有?你摸一摸呼吸就 知道了,真得定了他等於呼吸停止了,只有一點點了,你拿一張紙很薄的,拿個雞毛放在他鼻孔輕微的慢慢的一點點動了,普通人是風箱一樣很快在動。氣一定心就 會定,所以利用呼吸、氣功來做修身的功夫是最好一個權機,最好一個方法,千萬不要認為氣功練好就有道,那是幫助道的一個加工的東西,佛學的名詞叫加行品, 加工的,使你練心的。所以文殊菩薩說「鼻想本權機,只令攝心住」,是使你收心的一個方法,把心收擾來一個方法。

「住成心所住」,第三句話注 意一下,假定你練呼吸氣功做到了,呼吸停掉,這個心也寧靜了,就停在那不動了,所謂得定,定的境界,這也是一種定,不是說每一個定是這個境界啊。所以大家 講入定入定,入定有八萬四種方便法門,所謂百千三昧,定的境界各有不同,佛經所謂百千三昧,一百個一千個,那個定的境界不同。這種也是定,這種定呼吸到了 一呼一吸寧靜停止了以後,雜亂妄想意識的思想就停住了,所以這個在佛學的名詞啊,我們普通講這個人有功夫啊得定了,心都不動心了,沒有什麼了不起,這在佛 學大小乘的修持功夫叫初心住,簡單明瞭。剛剛很粗糙的心停住了,還不能真正講得定,初心住了。所以這個停住了,「住成」,心好像停住了,你要曉得心寧止了 不動心,不動心也是個境界呀!那個就是心所造成的一個現象,你這個心理造成這麼一個不動心的現狀而已,心裡造成那個現狀那在佛學的名詞叫心所,心所變的。 能夠使你心停住那個「能」它不在這個所造成的現狀上面,所以「所」跟「能」兩要分得清楚,能變與所變、能動與所動要分得清楚。因此文殊菩薩說,「住成心所 住」,你就是修持到心停住那個境界,不要認為我得道了,得定了,這個境界是心所造成的,有一個寧靜有一個不動的現狀,還沒有明心見性,是心裡的作用的功夫 到達,「心所住」停止在這裡,不算悟道不算成佛。所以文殊菩薩說你用鼻子配合思想做這個功夫想求得菩提大徹大悟啊,雲何獲圓通。他說:我問你怎麼樣能夠悟 道,那麼他也說這個方法沒有說不對,「雲何」你說在這裡怎麼悟道?怎麼悟?這是把鼻子講了。

第三用嘴巴,講經說法,講教育搞文化的,就是賣 糕藥吹牛的,拿我們大陸當年上講啊,像我這種人就同那個唱戲的,唱歌的,拉個猴子到街上賣肓藥一樣,叫做吃開口飯的。這些人都靠開口吃飯,包括所有的教授 教員們,對不起啊,我們都一樣,都是吃開口飯的,不過很可憐還不如歌星,歌星唱一天,還有一千八百,現在大概好幾千了,我們不過幾十塊錢鐘點費,《長恨 歌》裡面,不重生男重生女呀,應該這樣。所以這個講經說法他說以為是得道,沒有用。

說法弄音文 開悟先成者 名句非無漏 雲何獲圓通

象 我們這些吃開口飯的,坐在這裡講《楞嚴經》,亂吹一頓,「說法弄音文」,玩弄這個音聲,解說這個文字,自己還狗屁不通的。下面聽著的都開悟了,自己本身不 行,「開悟先成者」,所以教書的人自己教了半天,教書的還是教書,學生都了不起了,這是自己「說法弄音文,開悟先成者」。

「名句非無漏」, 世界上的學問,佛學這些名詞,什麼空啊有啊般若啊,菩提啊,佛學好了,道理對了就能修道啊?文殊菩薩說「雲何獲圓通」,那是玩嘴巴的,不能得到圓通。不過 不要被文殊菩薩騙了,有些古代有些祖師因為搞文字,因為看經典悟道的也很多啊。不過文殊菩薩只賣了一半關子在那裡,可是他老人家沒有騙我們,講老實話。他 是提問題要我們研究,你注意他的話,雲何獲圓通。他說文字裡頭沒有道啊,文章經典裡頭沒有道,佛的經典是他們當年修道的經驗記錄下來告訴我們後面的人做參 考,那麼我們為了尊重前輩,這些先佛先賢的修道的經驗,稱這種書叫做經典。結果啊一般人忘記了那是經驗之談,結果拿到經典就是道了,只要唸經就得道了,那 是糊塗。所以文殊菩薩說文言名句,名詞同文句非無漏,它不是道果之因。你光在玩弄文字文句啊,什麼分科判教啊,專門研究佛學啊,講講佛學的理論,就是這個 樣子,所以佛法是不要做功夫,做功夫是外道,那全錯了。他說在這個裡頭雲何得到圓通呢?這是批評了用嘴巴說法的,玩弄教書的,講經說法的。下面講持戒的, 守戒的。

持犯但束身 非身無所束 元非遍一切 雲何獲圓通

講道德規範,講持戒的,這 個世界上戒律很重要,所謂戒律是佛教的佛所教育的道德行為的一種規範。孔子的教育要注意啊: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孔子講的很簡單,可 是四句非禮就難辦了。怎麼叫非禮勿視呢?鈔票不可以看一看?我不想拿看一看可以吧?在儒家講就犯了戒了,非禮勿視。非禮勿聽,笑話說一句沒關係了,不能 聽,所以我們小的時候受儒家的教育很討厭,老師講學坐在這裡這樣,不過我們同學照樣的犯戒,老師看不見,這是講到非禮勿視的時候,我們偏要做怪,很反動, 這是儒家。

佛家更嚴重了,所以真講佛家的戒律,一位修行人,眼睛只能垂廉,中國道家叫垂廉,上面眼皮掛下來只能看前面三尺之路,不抬頭看 的;笑——「嘿嘿」,犯戒,笑不露齒,牙齒不准露出來,你說那個憋得多苦啊,不露齒的笑,只有這樣笑了。那麼你不露齒這樣笑犯不犯戒?犯戒,犯了威儀,這 叫犯威儀;這樣抖動,犯威儀戒,就是儀表不正;剔牙齒,犯戒;乃至牙籤掏了,含在嘴裡犯戒,犯威儀戒;掏耳朵,哎呀,很舒服,犯戒;捏香港腳,嗯,犯戒, 這些都是威儀戒,那多了。所以男女授受不親,拉個手早犯了戒了,在古代不但男女不能授受啊,同性也不能授受。戒你說怎麼辦?所以隨便談戒,我說我天天犯, 時時犯,時時守戒沒有犯過,這個話是很深密,姑且不談。所以戒律的規範是道德的行為,但你說不對嗎?絕對對。

所以有些人啊,孔子講做學問修 養的道理,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困而知之,可以說性向。有些人天生就是高明聰明就會懂,那是天才;有些人要學了才懂;再有些人學還不行,要弄一個範圍勉強 勉強他才做到。所以戒律的規範你不要看不起,累,人能守戒律從外面打到內心裡頭,那就成功了,除了生而知之的人,所謂言下頓悟大徹大悟那些人不屬於這個范 圍,還是要規矩來。這是我們中國人的老話,不依規矩,不能成方圓。規是圓,規就是圓的,矩就是方的,就是三角尺等等都是尺,我們做算術用到的三角尺這些都 是矩,規是圓的,矩就是方的,所以不依規矩不能成方圓,要懂得規矩,規矩就是範圍。絕對自由主義就是沒有規矩,自由主義要講法制,法制就是規矩。所以戒律 對不對呢?絕對重要。

但是講到悟道呢?文殊菩薩也批評了。「持犯但束身」 ,只把外形做到了守戒律。

「非身無所束」,小乘的 戒律是講外形,要端容正坐,笑不露齒,眼睛垂廉,心裡想一想可以吧?雖然我不看嘛,我想像有時笑笑,我想像中好美喲,這總不犯戒了吧?這犯的大乘戒,意識 上一動就犯戒。大乘戒那就難辦了,起心動念都是戒,所以我說大乘戒那個是不能想像的,隨便你念一句黃色的詞句、黃色的詩已經犯了意淫的戒,你說讀一句「真 正的她臨起秋波那一轉」,「叫我如何不想他,」犯戒了,就犯了意上的戒,大乘戒就有這樣嚴重,就這一句就犯了最大的罪過,你沒有行為啊?可是你有犯 「意」,在現在法律就叫做犯意,動機有犯罪的行為,這個犯意意識上犯的,那麼現在法律也是有犯意也很嚴重的,雖然沒有構成殺人的行為,但是你當時啊恨的想 殺了他,已經有這個犯意了,意識戒。真正的戒律大乘戒是意識上,那更高明了。普通戒「非身無所束」,身體是外表的,有些意識上的問題啊,不是身體的範圍,

「元 非遍一切」,所以戒律這個道德的範圍是有限度的,戒律多少條多少條、這個條文啊並不是真正的道德,真正的道德是沒有條文的,真正的戒律在乎一心,就是一個 心。心所不能為絕不可為,心所該為的善事一定要為,心所認為惡的絕不能為,所以沒有條文的。有條文的戒律只管身體外表的,「非身無所束」。「元非遍一 切」,所以真正的戒條不是文字,真正的法律就是道德,沒有條文,有了犯意就不對。

「雲何獲圓通」啊,所以你拘束在外形的戒律上,死死板板 的,坐要規矩,假使說一個守戒律的人,像我這個坐姿就犯了威儀戒,不准,一定要放下,規規矩矩。像我講話這個樣子那早犯戒了,該打三百板屁股的,那趕出山 門,犯了威儀戒,那講話要這樣,「元非遍一切,雲何獲圓通」,那會聽得睡覺了,我當年聽那些老輩子的講經啊,上課說法,像我們這些人不守規矩的,一聽,看 看同學,都靠起來睡覺了,由他隨便講。這個是講戒束身的道理,這是文殊菩薩也批駁了,就是以身來修,這個身來修,戒律就是我們中國儒家的《大學》:誠意, 正身,修心,齊家,治國,平天下。所以我經常說儒家真正的律宗,你不要看了孔孟之道啊,孔孟之道是嚴格的律宗,道德的規範,中華民國的專利,就靠這一點孔 孟之道。你看大學之道至天子以至於庶人,上至皇帝下至老百姓,三綱八目,這個八目,至知,誠意正身修心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有那麼嚴重,這就是戒律,所以 《大學》、《中庸》那就是好得很的戒律。真是拿到手一讀,這個書啊比西方的《聖經》厲害,像我的習慣這一輩子一本書沒有離開過---《四書》,手邊總放一 本,哪怕沒有用,好久不翻它,我還是前面擺一本,提起自己的警覺,它是真正的律宗。比佛教的律宗的威力還大。佛教律宗是講個人的道德規範的,注意啊,因為 四書五經裡頭講做事的道德規範的事,對人之間,上至國家天下大事政治的道德規範,小至個人正心誠意的修養,所以象《中庸》講至誠就是一個字,誠。能夠做到 誠字就很難,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啊,這就很難。那麼現在我們不是講儒家的時候,講佛家了,這個兩家不同,歸元無二路,要注意。所以講到修心,這一點我要再補 充一句話,我們小時候由老師的教育開始,後來變成新式的學校,但是民國初年來還有個課程叫做「修心」,很重要,日本也有,到民國二十幾年以後變成「公民」 了,所以現在沒有修心的教育。我非常感歎,以前還有個修心的課,修心課程就是道德規範,日本還有,我們沒有,只講公民法制的精神,國民道德誰之過也呢?我 看誰都沒有過,過大概在我們自己,這個問題很值得研究,這是講道德規範。好,下面又講意識的境界---神通。大家現在學佛修道的人最喜歡研究神通,老實講 不懂道。

神通本宿因 何關法分別 念緣非離物 雲何獲圓通

首先我們介紹神通,大家很 喜愛的,神通是中國的文字,神而通之。那麼中國的文化把人分為三位一體的,我們這個生命,哪三種呢?精氣神。如果我們配合佛法來講,精就是欲界,氣就是色 界,神是無色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是三界,精氣神就有三界,精氣神是三位一體的。神是最高的,可以說我們頭腦以上都是神的問題,頭腦同嘴巴從眼鼻子以下的一 直到橫隔膜以上氣的這一部分,稱為色界,橫隔膜以下到下體都是精的這一部分,欲界的部分。這個身體就分了三界,也就是分了五行,內臟金木水火土道家是常用 的。

所以這個神通啊,注意啊,我常常提醒大家青年同學,神通的弟弟就是神經,兩個是雙胞胎。很多人現在年輕人都把神經當神通,現在多了,以 前我所講過的,我有一個名言預言,現在許多國外同學寫信給我,老師,你的預言已經兌現了。我說十九世紀的威協人類的是肺病,那個時候我們年輕時候,聽到肺 病就嚇死了,好像無藥可救,後來沒有幾年,肺病控制了;二十世紀威脅人類的是癌症,我看癌症也快要過去,沒有問題了,各方面發明治癌症的藥很多,大陸在草 藥中國草藥裡頭現在發明有十幾種治癌症的藥,三十年來,日本也有,世界各國都在研究,很快控制了。二十一世紀精神病,你看看現在普遍的厲害,台灣我們有多 少呢?初初的調查三十多萬人的精神病,男女老幼都有,尤其知識分子大學學生更多,有精神病。精神病三十多萬當中嚴重的,武的,武的就是會打人會殺人亂咬人 會放火會做些犯法的,就有十萬人。所以現在台灣精神病院不夠住啊,也沒有很好的精神病醫生,不止台灣啊,全世界二十一世紀,我這個話決定兌現的。精神病, 知識越高了,精神病的人越多。換句話修道學佛、宗教越發達,天主教基督教各種教、密宗顯教越發達了,精神病越來越多,你看到嗎?你看我的話是狗放屁也好, 放屁狗也好,擺在那裡會決定兌現的。

你們要注意,要好好自己修養啊,這就需要人救濟了。像我實在沒有時間,寫信來給我的也有,當面來要求的 也有,多得不得了啊,都是精神狀態,精神狀態不是罪過啊,你要曉得,這是文明病啊,知識越發達了,受的教育越深越難辦。那個你說有什麼藥可救呢?沒有藥可 救,自心把自己綁起來,自己心裡一放下,哈哈一笑就沒有事了,可是因為他思想知識多了。

那麼一般人呢?現在是喜歡求神通,學佛學道的,尤其 學密宗的天天說夢話,有些人還給我講夢,我說癡人說夢,我非癡人,你不要談了。夢固然有道理,但是不能執著,神通一樣。神通也給你們講過,神通分五種,五 種神通,鬼通,妖通,依通,報通,修通。什麼叫報通?你看現在我們全世界都在研究,有些人天生下來眼睛蒙起來會看到東西。現在老實講美國蘇聯,包括中國大 陸各個大學都在研究,把眼睛包起來拿來手來認字,都認得;你東西放在那裡一看就知道,拿手來看,眼睛都蒙完了的;你黑板上寫的什麼顏色的字也清楚;你口袋 裡多少錢看得清清楚楚,這個試驗很多,已經幾十年了。你心裡想的什麼他知道。

前天還有個美國同學寫信給我,有一個在某個地方試驗,小搬運 法,試驗,公開的試驗,當代的科學啊。這是道家的有大搬運與小搬運,大搬運可以移山倒海,我們小說上的;小搬運,你口袋裡的東西我那個法術,一個咒子一 念、手一畫已經到我這裡,這個茶杯就可以搬到十二樓去,動都沒有動,我們坐在這裡,人都不動,搬走了,這些試驗是真的,這叫小搬運,這些東西都是依通。

那 麼有些人天生下來看到異常東西是報通,那麼為什麼有報通?他前生修持到過這個境界,這一生生下來有這個功能,也就是天才。依通呢?譬如扶梟啊,我們現在各 個地方每個廟社壇神壇都喜歡扶梟了,抽籤了,算命了,看相了,是依通,靠一種公式靠一種方法判斷的叫依通。妖通給妖怪迷住,鬼通是給鬼迷住了。大概是這幾 種,報通的很不容易了,報通是說前生前世所謂修道打坐得定了,這一生下來有他的功能,有他遺留功德。

最高的神通是修通,自己修行,這一生修 持到了,得定了。那麼怎麼樣能夠修到神通?注意啊,通從定發,你得定了才是得神通。而且得了神通,通是有念來的,不是空念來的,空念的神通容易得無漏通, 那是智慧的,無漏清淨那是大神通,智慧的境界。那麼普通的天眼通所謂五能,佛同一切鬼神外道的共法,天眼通現在叫做千里眼;天耳通叫千里耳,等於雷達收音 機;他心通,你心裡一想什麼他都知道,不要測謊了,自然就反應;宿命通,我前生哪裡人做什麼都清楚。神足通最難了,神足通可以不買飛機票虛空中飛行,這叫 五通。但這五通一切仙、佛、外道、佛道、仙道、鬼、妖怪乃至我們死了離開肉體的中陰身都會,不過量有大小而已,這五通都會,量有大小。所以修到了即生成就 神通的,那兩樣了。

可是學佛的人要搞清楚,有些人悟了道證了道,大徹大悟證道了,沒有神通,不願意修成也不願意用,甚至沒有。

有 些修到了悟了道也有神通,看個人的願力不同,就是來因不同。所謂通,道是根本,神通是道之花,道的花朵,所以道是體,神通是道之用,有些人要用不用。所以 這裡文殊菩薩批評,神通怎麼來的?靠意識來的,它是意識思想的作用。文殊菩薩批評「神通本宿因」,不管你這一生修通也好,是生來就有的報通也好,老實講這 個人能夠修到了這一生發起神通,也是他前生再前生多生修持的功力累積來的,所以神通由宿因來的。

「何關法分別」,他說這種意識境界同修法得道沒有得道兩回事,神通是心理上同天性阿賴耶識帶來的功能,但是不管是哪一種神通,天眼也好天耳也好他心宿命神足,都要有起心動念,

「念 緣非離物」,神通不能離開物質的作用,不能離開物理的作用。在這個世界上表演神通玩神通還是離不開物質,譬如移山倒海,有山給你移有海給你倒啊,神通再 大,沒有辦法破壞虛空吧?虛空你總沒有辦法破壞了?空了嘛,空了,神通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一念真空,天人、仙、佛都把你沒辦法,魔王也把你沒辦法。所以 空,你注意,文殊菩薩,「念緣非離物」,離不開東西,離不開物理作用離不開物質,而且必須有起心動念。

如是一念真空起,萬緣皆空,這個是無 漏通了,那是大徹大悟的境界,那就是不共法,佛的不共法,萬緣放下一念不生這是第六通叫漏盡通。漏盡通是佛法的不共法,一切天人一切外道一切三界天人一切 鬼神都不能到達,只有得道的大阿羅漢大菩薩做得到,這是空一念,其他有為法皆非空、是由念起。所以「念緣非離物 雲何獲神通」啊,你想以神通來修道,神通不是道,那是玩花樣賣膏藥的,離不開念,離不開物理作用,他說怎麼樣能夠圓滿通達菩提境界?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集 第2頁:第二集
第3頁:第三集 第4頁:第四集
第5頁:第五集 第6頁:第六集
第7頁:第七集 第8頁:第八集
第9頁:第九集 第10頁:第十集
第11頁:十一集 第12頁:十二集
第13頁:十三集 第14頁:十四集
第15頁:十五集 第16頁:十六集
第17頁:十七集 第18頁:十八集
第19頁:十九集 第20頁:二十集
第21頁:二十一集 第22頁:二十二集
第23頁:二十三集 第24頁:二十四集
第25頁:二十五集 第26頁:二十六集
第27頁:二十七集 第28頁:二十八集
第29頁:二十九集 第30頁:三十集
第31頁:三十一集 第32頁:三十二集
第33頁:三十三集 第34頁:三十四集
第35頁:三十五集 第36頁:三十六集
第37頁:三十七集 第38頁:三十八集
第39頁:三十九集 第40頁:四十集
第41頁:四十一集 第42頁:四十二集
第43頁:四十三集 第44頁:四十四集
第45頁:四十五集 第46頁:四十六集
第47頁:四十七集 第48頁:四十八集
第49頁:四十九集 第50頁:五十集
第51頁:五十一集 第52頁:五十二集
第53頁:五十三集 第54頁:五十四集
第55頁:五十五集 第56頁:五十六集
第57頁:五十七集 第58頁:五十八集
第59頁:五十九集 第60頁:六十集
第61頁:六十一集 第62頁:六十二集
第63頁:六十三集 第64頁:六十四集
第65頁:六十五集 第66頁:六十六集
第67頁:六十七集 第68頁:六十八集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2)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2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6-12-23 13:37:34
請問哪裡可以請購:楞嚴經講座 南懷瑾先生講述,書本裝訂版本的?
第 1 楼
小吉 发表于 2016-11-1 23:15:47
不可多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