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地藏菩薩本願經唯識觀 趙亮杰居士著

地藏菩薩本願經唯識觀 趙亮杰居士著

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

[日期:2010-08-23]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趙亮杰居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甲、序分

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

一、釋品題

佛陀生下來以後,他的母親摩耶夫人即行逝 世。以佛母故,生在忉利天上。到了佛陀將入涅槃的時候,為報母恩,升到忉利天宮,以神通力,召集會眾,說此經典。一者,當看十方諸佛及大菩薩天龍八部一切 眾生面前,宣揚讚歎地藏菩薩的大願、大行、大力、大孝,俾諸眾生,見者聞者,效法地藏菩薩,在修行路上,應先發願。為什麼?一個人若是沒有願力,不但不能 學佛成佛,學什麼也是一曝十寒,永遠沒有成功的一天。何以故?沒有志趣和願力的人,猶如無舵之舟,無韁之馬,永遠無目的地奔馳漂蕩著!這樣的人,學世間 法,尚且不會成功,怎能修學佛法呢?故在學佛之前,必須先發四弘誓願,願力切實而不虛浮,行為專一而不間斷,才能自利利他有大力用。所以我們要想學佛,就 必須行菩薩道,要行菩薩道,當發地藏菩薩願,行地藏菩薩行。又諸佛子,無論是修人、天道,或修菩薩道,都要修諸善法,不過前者著相,屬「有為法」;後者不 著相,屬「無為法」,當知一切善法以孝為第一,而孝又莫如引導父母及一切眾生歸依三寶,可是娑婆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又必須發長遠心,以「四攝法」循 循善誘,才能生效,千萬不可心性急躁,強行化導,對方不聽,就唉聲歎氣的說是眾生難度!當知菩薩對於眾生,猶如慈母對於愛子,良醫對於病者,是永遠有希 望,永遠有把握,永遠是樂觀的;就是自己的兒女不信佛法去信了耶穌,我們也不可罵他孺子不肖;只要我們相信佛理靠得住,自己的行為靠得住,好像醫生相信他 的醫理和醫術一樣,雖有一時的不良現象,不妨欲擒之,故縱之;放長線,釣大魚,早晚他會倦鳥知歸的,千萬不可拉過來打他兩耳光;這是菩薩度生的方便智,因 為欲度剛強眾生,非如此不可。故佛宣揚地藏菩薩久遠劫來所發的大心和大行,以作我們的楷模。

二者,佛陀將入涅槃,把我們這些將度未度 的眾生,在彌勒未成佛以前,向地藏菩薩託孤,也叫我們在這佛前佛後的眾生,有所歸依。故佛在此法會上諄諄咐囑,地藏菩薩承擔佛旨,也三白佛言:「唯然世 尊!願不有慮。」這是佛陀在忉利天宮以神通力,召集這個大法會,宣說這部經的重點所在。

忉利者,是梵語的音譯,具足叫做「怛利耶 怛利奢」義譯三十三天,是欲界天中由下至上的第二重天;此天在須彌山頂,以其未離地面,與下界之四天王天,同稱地居天;此天的天人,身高一里,壽命一千 歲;我們人間百年,為該天一晝夜,天壽一千歲,為我們人間三千六百五十萬年。他(她)們的身體雖然有一里那麼高,可是他(她)們所穿的衣服卻像蟬翼那麼 輕,全身服裝不過六銖重;十粒黍子為一累,十累為一銖,二十四銖為一兩,這樣算起來,他們的衣服僅有四分之一兩;穿起來該有多麼輕鬆!我們的科學再進步, 恐怕也到不了這程度。

又該天帝,釋提桓因(以下簡稱帝釋)所居之城,叫做喜見城,其城高廣八萬由旬,就是忉利天宮所在處,也就是釋迦牟尼佛召集這個法會的所在地。

又,須彌山頂之四方,各有山峰,廣五百由 旬,每峰各有八天,帝釋居中,統領諸天,故稱三十三天。據說這位天帝釋在迦葉佛時代,本是一位很平凡的女居士,佛涅槃後,她便發心造一座塔來供養迦葉佛, 還有三十二位女道友和她同時發心,做她的助手,以此善因,她們壽命終後,報居須彌山頂,她做了忉利天王,好像中國上古時代的皇帝,那三十二位女道友,分領 四方,好像上古時代的諸候。可見造塔塑像,是修人、天道中最好的投資方法;但必須以直心和善心修諸善法,用自己的財物和力量去做,不可心行諂曲假貌為善。 當知諸佛菩薩既不收紅,也不吃黑,世間法可以以官養官,可以用貪污的錢去買官做,因果律中此路不通,如此信者,是為正信因果。若再以善心和直心修一切善不 住于相,即由人、天道,進入菩薩道,從此走向成佛的康莊大道矣。何以故?修諸善法,是福業,不住于相,是慧業,有福無慧是凡夫,有慧無福是二乘,福慧圓滿 具足就是佛。

在上面把忉利天王和他所依止的環境介紹完 了,下面略釋「神通」的意義。神通者,是諸佛菩薩六通之一,它是一種能量,並非希奇古怪,一切眾生,六根門頭,皆有通力,不過因為造業差別,果報有異,故 其通力有大有小有優有劣。例如螞蟻和警犬的嗅覺,我們人類也有天眼通者,皆是其例;可惜我們都被情識所障,自築藩籬,由心理影響到生理,以致器官陋劣,不 能顯發勝用;是故科學界,可用儀器補助感官之不足,例如收音機、電影、電視機、望遠鏡等,這些東西都是直接補助我們感官的不足,能使我們不見者見,不聞者 聞;諸佛菩薩,業盡情空,沒有半點障礙,生理組織也隨之起了變化,因此六根優勝,故能三明六通一時齊發。因為佛能我不能,我們就疑惑、驚怪、或者不信,可 見我們都是少見則多怪!例如盲者,不見太陽,只是感官發生了障礙,不能說是視覺毀滅了,這好像一臺自動機,它的動力本是電能,機器壞了,不能動轉,不能說 是電能滅了;又機器可以不斷的革新,新舊機器的性能,有千萬倍之差別,而此電能自無始劫來乃至盡未來際,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當知吾人之感官猶機器也,六 根通力猶電能也,機器有優有劣,電能本無差別。是故說一切眾生齊等佛性。準此,則盲者不見太陽,不必懷疑視覺,也不能否定太陽。也好像機器壞了,不必懷疑 電能;機器陳舊,生產力弱,也不能否定新式機器之優勝也。這正好像盲者不見,當信有眼的人;感官陋劣,當信感官優勝者也。這樣才能補救自己的不足,改良自 己的弱點;當知科學能夠改良機器,佛法則能刷新六根;若明乎此,則見諸佛菩薩的三明六通,不驚不奇,不以為怪;也正好像學科學的人,見到科學界驚人的發 明,不驚不奇,不以為怪;若是愣頭愣腦的大驚小怪,是人應當重上小學,因其沒有科學常識,故生驚怖。學佛法者,亦復如是,莫謂此經淺顯,若不契般若,不達 第一義諦,不知萬法唯識,則三界六道因果輪迴之說,其誰能信耶?能不吐舌驚怪者幾希!所以在未入正文之前,不得不把這「忉利天宮神通品」的品題作一個扼要 的解釋,以期讀者諸君,閱讀此經,能夠因文了義,不生驚怖或疑惑心;再進一步,深樂佛法,深信因果,則讀者與作者都算沒有白費工夫。

二、通序—阿難自序

前面把品題已經解釋完了,現在要釋正文, 下面是集經人阿難尊者的自序,從「如是我聞」到「為母說法」,是為通序。從「爾時十方無量世界」乃至「如是等鬼王皆來集會。」是為別序。通序者,是指人、 事、時、地、物也;人,是指說法者,釋迦牟尼佛,和與會的聽眾而言,有了人,隨之而來的就是為什麼事?此處的事,就是「為母說法」;既然為母說法,當然要 有個時間和地點。佛所說法,天、人共尊,不能以某一國某一處的曆法來記載,祗得說「一時」了,就是說者聽者因緣會聚的時候,至于地點就是在忉利天宮,這一 切的因緣都具足了,所成就的物,就是這部經典。諸經都如是序,所以叫做通序。至於「別序」,就是說這部經典的緣起和含義與他經不同,所以叫做別序。

阿難尊者說:「如是之法,是我阿難親從佛聞,在說法主釋迦牟尼佛,和與會的聽眾,機緣成熟的時候,佛陀升到忉利天宮,為母說法。」

三、別序

A、十方如來暨大菩薩冠蓋雲集

在那時候,釋迦牟尼佛,與十方諸佛心電交 感,猶如我們的廣播電臺,一音演出,十方俱聞;諸佛菩薩的感應力,亦復如是。故能口不出音,身無動作,只是於法性中意念一動(法性隨緣),浪傳十方;法性 週遍,故能十方諸佛,同時受請。於是十方無量世界,說都說不清那麼多的佛,及大菩薩,接受邀請,各各組成了娑婆訪問團,從虛空中,如流星般的紛至沓來! 啊!霎時之間!這廣大的忉利天宮,冠蓋雲集。

諸佛菩薩各就蓮華寶座,讚嘆釋迦牟尼佛能 於五濁惡世,示現不可以心思、不可以口議的大智慧神通力量,調伏這些「我法二執」的剛強眾生;是等眾生,著于法相,喜歡刺激如水觸物,潺潺作聲,美其名 曰,欣賞藝術,是故彼等以苦為樂。釋迦世尊能以不可思議的大智慧神通力量,攝伏這些剛強眾生,令其破除執情,沐浴法喜,才能知道何者為苦?何者為樂?是故 諸佛異口同音,齊聲讚曰:「大哉釋迦如來!善能攝伏剛強眾生,知苦樂法。」於是各遣侍者,問訊釋迦牟尼佛曰:「我土如來,問訊世尊,少病少惱,眾生易度 否?」

B、釋迦如來放百千萬億大光明雲

在這時候,釋迦如來身心愉快,面含笑容! 放出百千萬億大光明雲。云何為光?光者,覺照為義,明相所自出也。云何為明?明者,光之反射,若無物體的阻力,使其發生反射作用,則無明相可說。是故日光 照于大地,以其有大地面之阻力,和大氣層之輝映,才有明相可說。故知大地光明,彼太空中依然晦昧。何以故?日光雖有輻射作用,彼太虛空無反射力仍然淵深黑 暗。所以凡夫二乘同具「無明」,凡夫著于「法相」,其心察察(反射的妄明);二乘著「非法相」,其心悶悶(無反射的晦相);若離法相,不著非法,常寂光 中,無明暗相;本不可以見相見之,那有雲相可說呢?

所謂光明雲者,雲為氣體,物質之極微者, 今見如來放種種大光明雲者,當為大乘菩薩依其修習所見,非凡夫二乘所見也。何以故?識心著相(包括法相與非法相),則起惑造業(包括有為和無為);識心離 相,則為觀照般若,雖云離相,仍為識心;故初發心菩薩,道心不堅,時著時離,于其觀照之功,時進時退;必須使此觀照的功夫,綿綿密密,不間斷故,功夫盡 處,能觀之理智,和所觀之理境,頓時俱泯,了然自知,一切諸法,本自如義;觀如是,不觀亦如是,非因觀有,非不觀無。讀者當知。所謂「著相」「離相」者, 皆依識心而說;識心若無,誰著誰離?故知識心盡處,著、離俱遣,方為實相般若,方為阿耨菩提。此時能見所見,沒有絲毫跡相可說。何以故?諸相幻有(包括種 種大光明雲),性(寂光)無彼此,如來淨眼,不但一切幻相所不能蔽,且見即幻即實,猶如即刀劍之幻相,即鋼鐵之實性也。是故佛說:「不離魔業即佛地業。」

魔業者何?著相昧性,執幻為實者也。佛業者何?即相證性,即幻即實者也。如是圓信、圓解、圓修而未圓證者,以其識心未泯,如來常光,透過圓教菩薩的識心,猶如陽光透過大氣層,互相輝映,則見如來放出大圓滿光明雲。

又是菩薩修習慈心三昧,以其識心未泯,則見如來放出大慈悲光明雲。

又是菩薩修習甚深般若,以其識心未泯,則見如來放出大般若光明雲。

又是菩薩修習三昧正定,以其識心未泯,則見如來放出大三昧光明雲。

又是菩薩圓修本度萬行,則吉祥、福德、功德,悉皆圓滿,以其識心未泯,則見如來放出大吉祥光明雲,大福德光明雲,大功德光明雲。

又是菩薩全性起修,是則歸依法身如來,以其識心未泯,則見如來放出大歸依光明雲。

又是菩薩飽餐法味,沐浴法喜,以其識心未 泯,則見如來放出大讚嘆光明雲。眾生識心,無量差別,則見如來放種種光,猶如種種有色眼鏡,同一陽光,見種種色。識心遷流,菩薩亦有變異生死,故於如來常 寂光中,見是佛光有放有收。好像吾人所立的角度不同,隨著時、空遷流,則見月亮有圓有缺、有出有沒;實則月體常圓,無出無沒,無盈虧故。菩薩以識心見,故 見如來放是光明雲已。

C、釋迦如來放出種種微妙之音

又是菩薩見佛放光已畢,又聽到如來出種種 微妙之音,以其修習六波羅蜜識心未盡故,則聞如來放出檀波羅蜜音,尸波羅蜜音,羼提波羅蜜音,毗離耶波羅蜜音,禪波羅蜜音,般若波羅蜜音。又修四無量心, 聽到慈悲音,喜捨音。又修解脫行者,則聞解脫音。修無漏智者,則聞無漏音。修智慧者,以其悟解深淺,則聞智慧音,大智慧音。宣揚佛法,昂首挺胸,狀若獅 子!以其法有權、實,從權說者,方便善巧,如獅子吼;如實說者,併吞萬象,如大獅子吼;故聞如來放出獅子吼音,大獅子吼音。獅子一吼,震撼山谷,音波如 雲,其響如雷,故聞如來放出雲雷音,大雲雷音。菩薩依于識心,得聞如來種種音已。識心若盡,則動靜一如,雖然音聲歷歷在耳,心無味著。心不作意,則所謂 「般若波羅蜜音,即非般若波羅蜜音,是名般若波羅蜜音。」凡夫著于法相,則聞般若波羅蜜音;二乘著非法相,即非般若波羅蜜音;菩薩不著法相,亦不著非法 相,以其空、有不著,故不壞緣起之相,是名般若波羅蜜音。

所以者何?凡夫肯定法相,便著有邊,二乘 否定法相,便著空邊,菩薩觀之是名法相,是故兩邊不著。何以故?因緣生法,名,是假借而立;相,是因緣幻聚。但有言說,都無實義。不肯定緣起之相,以其無 實義故;也不否定緣起之相,以其有言說故。「無實義」空也,「但有言說」亦空也;以其空故,使不應著。不落于空,即緣起界,以見妙有,是為菩薩的藝術境 界;不著于有,了其無實義故,以見真空,是為菩薩退藏于密的境界。退藏者隱也,隱其緣生的現象界,悉歸如義。不,一切諸法本自如義,猶如刀劍本自鋼鐵,不 必破壞刀劍方名鋼鐵。然則所言隱者,其義云何?曰:隱有二義,然此二義,不離一法。云何為二?一者動詞,以般若觀照之功,隱其識心取相之貓爪腳。二者靜 詞,以待證得實相般若,了然自知,一切諸法,本自不可見,不可取;何以故?若有可見,便有可取;若即刀劍之幻相,見其即非刀劍之鋼鐵;不壞刀劍之幻相,即 見(悟)其不可以相見,不可以相取之實相也。

菩薩僅以識心觀照如此,非如實而證,故於 如來常寂光中,見種種大光明雲,聞種種微妙之音,皆因修習菩薩業未證實性,暫得如此,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楞嚴經中,佛有明訓。蓋佛 放光、說法、顯神通,皆依眾生識心而得緣起;如摩尼珠,隨方映色,眾生識心若盡,則見諸佛惟一寂光;如摩尼珠,若無諸方,珠本無色。以是之故,若言如來有 所放光。說法,顯神通,是為謗佛;如言摩尼有諸彩色,非真摩尼。準此。這裏的光相和音聲,皆演「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大智慧」,「大獅子吼」,當知 這是菩薩依于法性,修菩薩業,唯識所現。

眾見如來出是音已,接著就是娑婆世界,及他方國士,有無量億,天、龍、鬼、神,也都趕到忉利天宮。

D、諸天來會

一、欲界六天

四王天:若諸眾生,不求如來常住真心,未能捨離妻妾恩愛,可是於非正式夫婦之邪婬,不但身不犯,而心亦不流逸,此人命終之後,報生此天。天身高半里,衣重十二銖,天壽五百歲,人間五十年,為該天一晝夜。

忉利天:(義釋三十三天)若諸眾生,不求如來常住真心,可是於他自己的妻妾,婬欲微薄,惟于清淨獨居的時候,尚有念起,此人命終之後,報生此天。天身高一里,衣重六銖,天壽一千歲,人間一百年,為該天一晝夜。

焰摩天:(義譯時分)若諸眾生,逢欲暫 交,去後更無回憶留戀,於人間世,動念少而靜念多,命終之後,於虛空界,朗然而住。前此二天,未離須彌,名地居天,此天以後,名空居天;彼空居天,無有日 月,天身自有光明,以蓮花開合為一晝夜。此天身高一里半,衣重三銖,天壽兩千歲,人間二百年,為該天一晝夜。

兜率天:(義譯知足)若諸眾生,動靜之間,已伏婬念,可是若有異性追求,未能無心,猶順彼意,命終之後,生知足天。此天不接下界諸天人境,所以劫壞三災不及。天身高二里,衣重二銖,天壽四千歲,人間四百年,為該天一晝夜。

化樂天:若諸眾生,已無欲心,但為順從異性要求,亦有交感,可是雖然隨著對方應觸,而了無欲味,猶如嚼蠟一般,命終之後,報生此天。此天身高二里半,衣重一銖,天壽八千歲,人間八百年,為該天一晝夜。

他化自在天:若諸眾生,沒有一念世間情欲之心,但應異性權設行事,而於交感之時不但全然無味,且在心靈上了然超越,命終之後,報生此天。此天者,諸欲樂境,不勞自化,全由他化而其自身自在受用。此天身高三里,衣重半銖,天壽一萬六千歲,人間一千六百年,為該天一畫夜。

以上二天,異性交感,僅以眉目傳情,相視為婬,故益勝下天,此六欲天,由下至上,靜念功夫,一層深一層,他(她)們雖然不放逸,心跡尚交。自此以下,由人世間,至阿鼻獄,總名欲界。

E、色界十八天

一、初禪三天

梵眾天:若諸眾生,不假般若修諸梵行,但能制身不行婬欲,於一切時,想念不生,身心俱潔,不生愛染,於六欲天,業已絕緣;無緣不生,是人命終應念身為梵侶,如是一類,名梵眾天。此天身高半由旬(二十里),天壽半個中劫。

梵輔天:若諸眾生,欲習既除,定心湛然,於五戒十善,隨順戒法,身心輕安,是人命終應念生于梵世,能行梵德,如是一類,名梵輔天,此天身高一由旬(四十里),天壽一個中劫。

大梵天:若諸眾生,身心妙圓,戒律清淨,由于戒定,而生智慧,堪為梵主,是人命終應念能統梵眾,為大梵王,如是一類,名大梵天。此天身高一由旬半,天壽一個半中劫。

以上三天,雖非正修真三摩提,可是他們清淨心中,欲習已伏,一切苦惱所不能逼。是名初禪。

二、二禪三天

少光天:若諸眾生,圓滿梵行,澄心不動,湛寂生光,心光尚劣,未極其量,如是一類,名少光天。天身高二由旬,天壽兩個大劫。

無量光天:湛寂功深,從前少光,更增光耀,能映十方世界,遍成琉璃,如是一類,名無量光天。天身高四由旬,天壽四個大劫。

光音天:無量淨光,出微妙音,闡揚梵行,不待言宣,如是一類,名光音天。天身高八由旬,天壽八個大劫。

以上三天,雖非正修真三摩提,清淨心中,粗漏已盡,一切憂鬱所不能逼,是名二禪。

三、三禪三天

少淨天:如是前天天人,雖以圓光成音,顯發妙理,然有喜心,猶障淨樂。此天依諸妙理,成精進行,通寂滅樂,如是一類,名少淨天。天身高十六由旬,天壽十六大劫。

無量淨天:依于少淨,六識既伏,淨空現前,而樂心愈寂,如是行發淨空無量,身心輕安,成寂滅樂,如是一類,名無量淨天。天身高三十二由旬,天壽三十二大劫。

遍淨天:前天寂樂,遍于己身,此天勝進,有情無情一切圓淨,淨德成就,歸寂滅樂,如是一類,名遍淨天。天身高六十四由旬,天壽六十四大劫。

以上三天,雖非正修真三摩提,安隱心中歡喜畢具,故名三禪。

四、四禪四天

福生天:初禪離苦,二禪離憂,三禪離喜受樂;今至四禪,苦因已盡,樂非常住,何以故?苦樂相因而有,久必壞生;此天勝進,於苦樂受,俱時頓捨;粗重的壞相已滅,苦樂雙超,則淨福性生,如是一類,名福生天。天身高一百二十五由旬,天壽一百二十五大劫。

福愛天:前天初捨,尚未圓融,此天毫無樂念,故能於捨心中圓融自在;於圓融中,從心所欲,得妙隨順,如是一類,名福愛天。又諸天之福,此最可愛,三災不及故。天身高二百五十由旬,天壽二百五十大劫。

廣果天與無想天:從前福愛天中有二歧路, 若於先心直線上升,趨廣果天;若不如是,走迂僻路,趨無想天。何謂廣果?由「捨俱定」所發淨光,無量光中,發「四無量心」,熏禪福慧,離下地染,廣福所 感,如是一類,名廣果天。何謂無想?若由前天(福愛天),及厭苦樂,窮搜細索,精研捨心,圓窮捨道,身心俱寂,若夾冰魚,是人以無想定,但伏第六意識,不 知仍有生滅細流;彼人既以生滅為因,不能發明不生滅性;以其未識真不生滅,攜外道種,來生此天;習定半劫,始得滅想;以待天報將盡,最後半劫,想心復生, 如是一類,名無想天。此二天身高五百由旬,天壽五百大劫。

以上四天,一切世間諸苦樂境所不能動,又 為前三禪天的水火風三災所不能及。可是他們所修的禪法,心雖不動,如石壓草,尚屬有為,實非第八聖位所證真不動地。何以故?他們有所得心,有得即有失,有 生便有滅,所以他們便有劫數和壽命,故知彼等苦樂不動,全由習慣功用純熟,非真不動,此即凡聖之別,且勿以凡濫聖也。如是之類名為四禪。

五、五淨居五天

前初至四禪,皆是凡夫外道所居,至此以 後,尚有五天,為小乘三果聖人所居,叫做五不還天,亦曰五淨居天。若於下界九品習氣,同時滅盡,苦樂雙亡,下界人間天上,與其絕緣,無寄生處,但于捨心清 淨念中,有勝、劣故,方以類聚,物以群分,眾同分中,安立居處,以有五品,故曰五不還天。

無煩天:苦樂兩滅,鬥心不交,如是一類,名無煩天。天身高一千由旬,天壽一千大劫。

無熱天:前天鬥心不與苦樂境交,尚有交之餘地,此天猶如弓、矢獨行,研交無地,如是一類,名無熱天。天身高二千由旬,天壽二千大劫。

善見天:前天但除心境交地,此天心地澄清,遍能照見十方世界,無有塵垢,如是一類,名善見天,天身高四千由旬,天壽四千大劫。

善現天:前天天眼圓澄,不墮塵識,此天勝進,精見現前,應用無礙,一切習氣,陶冶淨盡,如是一類,名善現天。天身高八千由旬,天壽八千大劫。

色究竟天:前天見境無礙,此天窮境之性,精研群機,窮色性于極微,而復微之性,將入無色邊際,如是一類,名色究竟天。三果利根者,不入四空,於此使出三界,證阿羅漢果。天身高一萬六千由旬,天壽一萬六千大劫。

此五不還天,須「阿那含」果人,深修無漏 聖定,非修有漏凡定者所可得生;所以下自六欲天乃至四禪,雖具天眼亦不能見;獨有欽聞其名,不能知其受用;何以故?以眾天所見,雖有深淺,唯窮捨心;此天 所見,窮色性性。是十八天,一味禪定,超越欲染,獨行無偶;但尚有色質,未盡形累,自此以還,名為色界。

F、無色界四天

空無邊處天:從是色究竟天,升入色與無色 之邊際處,其間復有二種歧路,云何為二?若有利根阿那含者,於捨心中,研窮色性,求見真空,以此因心,發無漏智,慧光圓通,便出三界,成阿羅漢入菩薩乘, 如是一類,名為迴心大阿羅漢。若鈍根者,在捨心中,窮盡色性,欣上厭下,生無色界,以定力故,捨厭成就,覺身為礙,銷礙入空,如是一類,名為空無邊處天。 天壽兩萬大劫。

識無邊處天:前天諸礙既消,此天無礙之無亦滅,惟留第八阿賴耶識及末那識之半分,何以故?因末那識乃六識至八識之中間路線,六識既伏,外無所緣;只有內向緣第八識之見分為自內我,故曰半分,實非斬掉一半,如是一類,名識無邊處天。天壽四萬大劫。

無所有處天:前天尚有末那半分緣自內我,此天更進一層,伏其末那半分,末那既伏,獨留賴耶,不起現行,猶如吾人,孤掌難鳴,此天在錯覺中,以為識心全無,如是內外都無所緣,則十方寂然,如是一類,名無所有處天,天壽六萬大劫。

非想非非想處天:前天末那現行全伏,惟存 種性眠伏于阿賴耶內,幽深莫測。此天見識性不動,於無盡性(法性)中,誤以為盡;其實識依「無明」,「無明」依覺,覺性不斷,若是「無明」不破,識亦無 盡;不過前七識全伏,內外不緣,不起現行,好像是盡了,其實非盡;由於他厭惡「識無邊處天」,故入無想,又厭「無所有處天」,故入非無想,如是一類,名為 非想非非想處天。天壽八萬大劫。

此四空天,自初天窮色歸空,次天滅空歸 識,三天滅識歸無,四天窮識歸於盡性。如此窮空,不能得盡二空妙理,皆由妄想之所修證。此四空天,雖屬妄想修證,然亦有聖有凡,鈍根阿那含,從五不還之頂 天,窮空而至此天,然其八識田中尚有佛法氣氛,候其八萬劫滿,斷盡思惑,而出三界,如是一類,名不同心鈍阿羅漢。此等雖無成佛之心,亦無輪迴之日;倘能遇 佛回心,亦得成佛。若是凡夫外道修者,亦有二種,一者,由廣果天,用有漏智,伏惑入空,來生此天。二者,從無想天,受報滿後,若起謗法之念,即墮惡趣。若 不謗法,只是不滿夙願,奮力窮空。進入此天。以上二種凡夫外道,迷有漏空,作無漏解,以待八萬劫滿,便入輪迴。此四空天,身心滅盡,定性現前,無業果色, 名曰四空。

G、諸神來會

以上諸天紛紛來集忉利天宮,復有他方國土及娑婆世界的海陸空神,亦來集會。是等諸神,各有所司,亦有名號,今各依經介紹於下。

海神:叫做海若,專司海事。

江神:叫做江伯,專司江事。

河神:叫做宓妃,專司河事。

樹神:專司森林之事,千年古木,往往有神駐紮其中做司令部,令人不敢砍伐。

山神:專司山事,中國五嶽,皆有山神,晉公子申生死後亦封為山神。

地神:叫做堅牢,專司地面上和土壤之事。

川澤神:川是小溪,澤是水聚的湖泊,也都有些小神管著。

苗稼神:專司百穀成長之事。

晝神:專司白天人類所做的善惡。

夜神:專司夜間人類所做的善惡。

空神:叫做舜若多,專司大氣層以內空中的事。

天神:就是大天神,他能伸手取大海水,自己灌沐,化現一切珍寶來供養佛。

飲食神;專司飲食,如同家庭中的灶神,廟宇裏的伽藍神等。

草木神:專司草木藥材之事。

以上這些神也都乘佛威神,來集忉利天宮。

H、諸大鬼王來會

復有他方國土,及娑婆世界的諸大鬼王,亦來集會。是等鬼王各有所司,及其形狀,又以形命名,聞名知形,今各依經介紹於下。

惡目鬼王:他的眼睛兇狠,目光炯炯逼人。

噉血鬼王:為吸血鬼,專吸動物鮮血。

噉精氣鬼王:為吸精氣鬼,專吸動物精液。

噉胎卵鬼王:為食胎卵鬼,專吃動物胎卵。

行病鬼王:為打災鬼,專門在身心不健全的人身上打災。

攝毒鬼王:是為善鬼,專門攝伏毒物,使其不來害人。

慈心鬼王:是慈心鬼,專門協助人家令其離苦得樂。

福利鬼王:是福利鬼,猶如人間所供之財神。

大愛敬鬼王:是為善鬼,專門敬重善人與佛弟子。

以上這些鬼王也都乘佛威神,來集忉利天宮。

現在把本經的序分已經解釋完了。在別序中 除了佛陀放種種光,出微妙音!接著就是此國土、他國土的諸天鬼神悉來集會。為了徵信起見,不得不把諸天鬼神的因緣果報,依經詳釋,諸君當知,世間諸法,有 何因緣,酬何果報,如化合物,氫二氧一合化,必定為水;氫氧化鈉,便成火鹹;氯化鈉,則為食鹽;因果律中,法爾如斯,誰也否定不了,不承認也不可能;不過 自然界是物質與物質之化合,有情界是精神與物質之化合;一切眾生,依于「無明」造種種業,是諸業種,藏于八識田中,千差萬別,故依業識(精神)感招地水火 風(物質)而成諸天鬼神以及人、畜,絲毫不爽。萬法唯識,可信也夫。

【書籍目錄】
第1頁:地藏菩薩本願經唯識觀增修版序 第2頁:地藏菩薩本願經唯識觀序
第3頁:自序 第4頁:略釋經題
第5頁:譯者略歷 第6頁: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
第7頁:婆羅門女救母品第二 第8頁:分身集會品第三
第9頁:觀眾生業緣品第四 第10頁:閻浮眾生業感品第五
第11頁:地獄名號品第六 第12頁:如來讚歎品第七
第13頁:利益存亡品第八 第14頁:閻羅王眾讚歎品第九
第15頁:稱佛名號品第十 第16頁:較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一
第17頁:地神護法品第十二 第18頁:見聞利益品第十三
第19頁:囑累人天品第十四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