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靈巖甘露第二集 妙蓮老和尚著

靈巖甘露第二集 妙蓮老和尚著

陸、居家學道

[日期:2012-08-1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妙蓮老和尚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陸、居家學道
  
  ◎色身辦道報親恩
  
  父母辛辛苦苦的養育,才成就了我們的色身;我們應當好好善用它來精進辦道、念佛、拜佛,以報父母培育之恩。
  
  ◎運用悲智度父母
  
   聰明的人,你不想父母自在嗎?不依真理自己尚且不能自度,如何能度脫父母?要運用智慧、運用慈悲,要痛念家中苦惱的父母,立志自求了脫,來日才能度父母 離苦得樂。不僅今世的父母,還有多生多劫的父母、兄弟、姊妹及一切眾生,都等著你去度脫啊!要有「捨我其誰」的大智、大勇,要捨凡情!若捨不得,永脫不了 六道輪迴!
  
  ◎情與無情圓種智
  
  我們佛弟子要有超人之慧,自解脫令家人解脫,也令歷劫父母解脫,乃至全世界的人都解脫;到最極點是「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才是佛法最究竟歸宿之處。
  
  ◎回向兒女學佛道
  
  諸位是佛教徒,智慧與人不同,若真正慈悲兒女,就要老老實實的拜佛、念佛、修行來回向他們,使能信仰三寶、學道得解脫,將來同生西方,這樣對下一代才有真利益。
  
  ◎上代造惡殃子孫
  
   世間人不知為兒孫吃了多少苦!吃苦倒不要緊,有時還為兒孫造惡業,那真是何苦來哉!你看秦始皇,為了他子子代代能永遠做皇帝,哇!併吞六國,收盡天下鐵 器,怕人家有刀箭武器來反抗;這樣忙,結果兒孫能得到好處嗎?要想兒孫永久好,那只有多做善事;作惡是害下代子孫呀!為父母的人,不為下代積萬世福,豈不 愧對祖宗?不積陰騭缺少德行,怎會有福慧子孫來到你家投胎?
  
  ◎小心好運送三塗
  
  凡夫遇五欲--財、色、名、食、睡,好歡迎:「這是我的福報,我走好運了!」小心這好運把你送到三塗--地獄、餓鬼、畜生道去了!切忌被它引誘!不貪不受苦。佛弟子應轉五欲而貪五戒:不殺盜淫妄酒,守君子之德風。
  
  ◎降情欲魔勿慈悲
  
  平時我們對人當然要慈悲,但對包圍在你四周的七情六欲,就不能順其引誘。在五欲魔前是說不得大話的。七情六欲--這就是殺人不見血的鋼刀!誰不在這十三把鋼刀下死?我特向你們點破喔!今生此世一定要降伏這情欲魔!
  
  ◎沾染五欲慧命死
  
  五欲不要沾染,一沾染就死在裡頭;好像螞蟻爬到蜜罐裡,蜜糖好甜啊!你貪那個甜嗎?那就必死在裡頭了!五欲殺慧命就是這樣兇,所以必要離五欲,方可活法身慧命。
  
  ◎和情欲塵戰勝負
  
  修行也是同打仗一樣!打什麼仗?同五欲六塵、七情六欲眾魔王打仗。你決定要消滅它才能夠活命,消滅不了它就被消滅。可憐的凡夫不知情欲會害人,反以它為好。
  
  ◎知足常樂好修道
  
   人的貪欲如同大海水,永遠填不滿;有了一百萬嫌不夠,一千萬還是不夠,總是不夠。人啊!什麼是苦?不滿足就是苦。什麼是樂?知足就常樂。大家只要衣食住 夠了,就要好好的修道,你還要追求什麼?貪求那些五欲,將修道的大事、正業給忘了,專搞與了生死作冤家的事,這樣怎能了生死?這完全是自害,太冤枉了!
  
  ◎真正學佛最富貴
  
  真正富貴者是學佛的人,我說學佛的人是指「真正學佛」的人。真正學佛就能看破、知足,知足常樂,這是最富;真正學佛就不被五欲牽著走,那是何等尊貴!捨此不為,你尊貴什麼?富什麼?不為物牽才貴,有功德財則富。
  
  ◎醉生夢死非佛子
  
   千萬不要還想在世間做什麼有地位的人,那太顛倒了!如果還是和世俗人一樣醉生夢死、渾渾噩噩的,怎麼有資格稱做佛教徒?怎能叫近事男、近事女?又到那一 天才了脫生死呢?生死不了,歷劫以來的父母師長、冤親債主一直在三塗裡受苦,等待你度脫,他們等待、盼望,望得好苦啊!你不能一誤又誤,時間是不等待的, 快作正課吧!
  
  ◎不求名利護三寶
  
  佛教徒應以擁護三寶為重,不要去求人間名利。人間名利於你法身慧命沒有好處,只有壞處;即使做了大皇帝也不能了生死啊!生死不了是萬苦之本。了情緣即斷生死,了生死才是最樂泉源。何者是苦本樂源,你該明白了吧?
  
  ◎為情犧牲不值得
  
   偈云:「愛河千層浪,情海萬重波」,可嘆世間愛情就好像蠶絲一樣,裹在繭裡頭,怎麼會不死?你看男女沒有談戀愛時是多麼安然自在!多麼天真純淨!一掉到 戀愛河中就昏了。戀愛要是起了風波,一時想不開就跳樓自殺,那不就做了冤枉鬼?生命的存在是何等重大!為情愛這不足掛齒的事犧牲,太沒價值了!犧牲要重如 泰山:比如為國、為民,不成功便成仁,那才偉大、夠有意義呢!
  
  ◎放不下就擔起來
  
  這樣也放不下、那樣又放不下,在人間總是還有人情溫柔的包袱;與其放不下,那就擔起來好了。你就好好孝敬父母,把兒女教養好,時時讚美出家學佛,到某個時候,送兒女出家修行,彌補一下你的不足,這是最好的辦法。
  
  ◎施捨功德應早求
  
   你想有福報嗎?那就要趕快做施捨功德;自己生活費夠用就好,多餘的錢供養三寶,物件、衣服多了就送人。當然,在富有的臺灣,不好的衣物想送人也沒人要, 但在貧苦的非洲等地方,想要有一件破爛衣服都沒有喔!所以還是要想辦法將多的東西布施給需要的人,否則囤積太多東西會損福報;到死的時候,你那些東西都是 垃圾,誰要你死人的衣物?何不及早布施求福,解貧窮苦?好事快做吧!
  
  ◎致富之道要施捨
  
  佛法講為富之道就 是要布施、要捨,捨才是致富之道。可是一般人說:「我這麼辛苦得來的錢還給人享受,我怎麼捨得?」如此慳貪,那多餘的錢你享得了嗎?古人說:「良田萬頃, 日食一升;大廈千間,夜眠八尺。」你一晚還能睡一百張床嗎?那你苦死了!而且錢財放著不用,也不能長久保住喔!錢來的時候是難,去的時候很容易!何不趁有 財時趕快為兒孫布施培福,令子子孫孫都好呢?
  
  ◎善用錢財功德大
  
  錢是從黃連樹上摘下來的,辛苦賺來的錢要好好善用。佛教徒除了孝敬父母、教養兒女,也要多供養三寶、建道場,利益無量眾生了生死、成佛道。這樣財施就等於法施的功德,這種功德才是最大,所感得的福報更是特別大。
  
  ◎設立佛堂合家福
  
   在家修行,如果環境許可一定要設個佛堂,最好再點個長明燈,每日供上淨水、鮮花、時果;即使不能每日,至少初一、十五也應該要供。供佛果品可以孝敬父 母、慈愛兒女。這並不需花費太多錢,而且供佛用錢是應該用的,合家求福慧嘛!這不是浪費。有錢當用而不用是小氣鬼,如何能做大人、有大福呢?若無錢,至誠 心供一枝香亦可。
  
  ◎更待何時度此身
  
  「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時度此身」;難聞的佛 法已聞,難遇的佛法已遇,而且又在修了,你們修要真正的修,不要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把大好光陰空過了。今生若不度脫,轉世想再遇佛法,那真是難了。 不要以為自己可以長命百歲,「閻王要你三更死,誰能留你到五更?」所以想要學佛、想要出家的,想到即刻就做,不要等一切事情都安排好、什麼事情都如意了再 來。你這件事情還沒做好,另一件事情又來了,世間事永遠也安排不完的。不要自認聰明,盡為自己打算,世間那有這麼多如意算盤呢?你快算算自己是真聰明嗎?
  
  ◎一家主婦心平和
  
  你身為一家主婦,上有公婆、下有兒女,要孝順父母、尊敬公婆、教好兒女,心裡平平和和的,心一和氣家裡就快樂、安靜。不要一有事情,事還沒做就煩惱;煩惱一來,看人家不好的固然是不好,好的也是不好,那這個家庭多麼苦!家裡各人都有個性,你不可個性偏執而妨礙眾人。
  
  ◎巧把塵勞為佛事
  
   你要有智慧,才能巧把塵勞為佛事,否則塵勞是生死根,你就被塵勞煩死了。要忍辱!塵勞是苦,但只要你運用智慧,那這個苦就是出苦之良方。諸佛不都是「以 苦為師」嗎?怕苦不行!要在苦中開智慧,要想:「怎樣了這個苦呢?」要想方法了苦,如果你有智慧就觀照:「塵勞本性是空,了不可得」;如果你沒智慧就觀因 果:「這一切都是自作自受,沒因不會感果的!」那有什麼法能解苦呢?這就要學佛、念佛,不畏塵勞,且把塵勞化為佛事。
  
  ◎居塵修道大丈夫
  
  世間多數人所作所為都與道相反,如果你在塵勞還能修行,那真是於無量諸佛前種諸善根,才能在俗而不受妨礙;好像鴨鵝一樣,在水中游哉悠哉而不會溺死。所以出家是大丈夫,在家學道更是大丈夫根性,否則怎能居塵修道?
  
  ◎大眾熏修希勝進
  
  如果參加五百人的念佛共修,大眾異口同音念佛你聽到了,那你念一聲佛號就等於念了五百聲,大眾熏修的力量多麼大啊!你在家裡念佛,念一聲佛只聽到一聲,所以在山上修七日勝過在家修七年。你們想了生死就要常來打佛七,更要行菩薩道多帶人來念佛,這是你修福慧的好機緣。
  
  ◎修行融合生活中
  
  修行要與生活相融合,如果日常行為不檢點,老習氣還是不改,習氣多,障礙也就多。那樣念佛都不夠消罪業,那還能增福慧?要洗心革面,把人格完成好了,那隨時修隨時得利益。你好好把握這一法,修行有功力就萬事通。
  
  ◎夕陽餘暉要把握
  
  年老了身體難免會有病痛,但還有精神可以用功,如夕陽之餘暉未盡;然所剩時間並不多了,應該要怎樣好好加強自己啊!過去既已過去,過去不懂怎樣修行,現在就要好好把握時間用功啊!加油、加油,少閒話,多念佛。
  
  ◎莫思往事快念佛
  
   年老了,打妄想打了幾十年,還有什麼妄想好打的呢?叫你做大總統已不可能了,送給你你都不可能做了,還有什麼可貪的?況來日也無多了,「眼見紅日落西 山,前程能有幾多時」,這時候還能不拼命念佛,好好用功嗎?念念要以現在的心來念,不要去思念過去,也不要想著未來。過去怎樣風光、怎樣富貴、怎樣逞英 雄,都已經是過去的事,逝者不可追,想它幹什麼?未來再有什麼好處給你,你也沒法享受了,到這時還不放下嗎?好好用現在的心執持一句彌陀聖號,不可思前想 後了!
  
  ◎修行戰勝業障病
  
  有些佛教徒常生病,當然有病就要看病,假病也要假藥來醫治。但有些病吃了藥也治 不好,那就不要浪費金錢與精神了,這是業障病!諸位若有病治不好就要發大慚愧心,虔誠的禮佛,咬緊牙根、打起精神和業障敵人戰鬥,那有業障不消的道理?因 為一切是自己造的,你就自己好好懺悔,用你的心力念佛戰勝過來,戰勝了你才平安自在。
  
  ◎三毒大病趕快醫
  
   你說:「這次我來打個佛七已經很不得了,家裡好多事要做呢!下次沒時間來了!」那你生病時有沒有時間?有病還能不管、不醫嗎?諸位!其實長久以來你的病都 沒有好啊!時時刻刻都在害病--害貪、瞋、癡三毒的大病啊!這個病不趕緊醫好,你到何時才得空?你又何時才能將家裡紛煩的世事全部辦好呢?想想看!是你的 生死大事緊要,抑或你的俗事重要呢?切勿懈怠而招致後悔莫及!
  
  ◎未病用功先轉業
  
  不要認為念佛、拜佛是苦,要知道什麼苦都比不上病苦。怕病,那就趁現在沒病的時候好好用功;就拿怕病苦的精神來用功,等功夫用上了路,業隨著轉,就不會有病苦。
  
  ◎眼中自有好電視
  
  你在家喜歡蹺二郎腿看電視嗎?那樣醉生夢死的!電視有什麼看頭?不要看電視!閉著眼睛好好地看--看我們釋迦佛、阿彌陀佛,這多麼莊嚴!要好好閉著眼睛看佛!心眼中自有三世佛的電視嘛!如此可說是觀像念佛。
  
  ◎佛號招牌廣度生
  
   我要呼籲大家一個度眾生最好的方法,就是每位佛教徒家門外要豎立一個招牌--一面是「南無阿彌陀佛」,另一面是「南無觀世音菩薩」。人家做生意都有個招 牌,那是為了接引客戶;我們有聖號的招牌,不信佛或是外道的人,他雖然不念佛,但是他一看到招牌,心中自然有聖號。尤其是晚上,有個佛陀聖號的燈光,那多 麼溫馨壯膽!多麼莊嚴安詳!希望我們佛教徒每一家都要這樣做,令遍處都是聖號,多麼殊勝!佛光普照,潛移默化。明天就做!
  
  ◎招牌念佛好方法
  
  你如果掛招牌有困難,還有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家門貼上「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聖號的貼紙,使每個經過你家的人都能念一句佛。不要看這是小事,事實上功德不可思議的,將來了脫生死都是藉著這初步的功德。
  
  ◎居家吃飯兩要點
  
  居家吃飯記住兩點!兩點都是很重要的:第一點,希望你吃長素。不要說吃素沒營養,虛雲老和尚活一百二十歲,還不都是吃素?第二點,吃飯放佛號錄音帶。一面吃飯長養我們色身,一面聽聞聖號的法音功德,令我們法身早一點恢復。這兩件事希望諸位記住奉行,才算佛法實行者。
  
  ◎無益交際費精神
  
  身在世間,信佛的家庭還是要做好人際關係;但不必要的交際不要參加,與一般酒肉朋友交往是無益的,又打散了自己的精神。同壞人、壞事不可留情面,要寶貴時間,好好用功,不要將大好精神時間無緣無故用掉。
  
  ◎禮尚往來度親友
  
   學了佛後,生活圈慢慢和以前的酒肉親友脫離,這有什麼好怕呢?學佛就是要離凡情嘛!話是這樣說,事上還是要做得圓滿。佛教徒雖然婚喪喜慶你不必去吃那一 頓,但人沒有到,禮還是一樣要到,不是你人不到、禮也不到。其實學佛使我們人格增上、增進,同人交際都是禮尚往來、道德互敬,使生活上軌道。初上來他們或 許認為你學佛學怪了,但是長久下來,因為你的正心行:「做事情我都要吃虧,便宜的事都給人!」他們就知道:「原來佛教徒這樣好!」自自然然會跟你學佛,受 你影響嘛!不要初上來好像不能跟人家相契合就覺得苦惱。我們要改變,使生活上軌道,做好佛化家族,以身作則淨化親鄰。
  
  ◎引導親友來學佛
  
  在家信眾最重要的要擁護三寶、恭敬三寶,引導善男信女學佛。比方帶你的親戚朋友來:「要遊山玩水,不如到靈巖山寺去!」用一點心、用一點力,帶到山上來,讓他們看到寶殿這樣莊嚴,佛像這樣慈悲、金光晃耀,出家人又這樣親和。有這個因緣,就能啟發他心中本有的三寶。
  
  ◎附回向偈
  
  甚深慚愧無福慧,可憐啞口無法施;
  
  謹藉佛祖甘露語,利濟有緣初發心。
  
  惟願三寶常加護,現前未來諸眾生;
  
  饑飲甘露發信心,立願實行念彌陀。
  
  一人輾轉化度十,乃至無量塵沙眾;
  
  因緣時至感果報,有情無情同成佛。
【書籍目錄】
第1頁:壹、念佛法義 第2頁:貳、老和尚心
第3頁:參、力行培福 第4頁:肆、正見慧解
第5頁:伍、持守淨戒 第6頁:陸、居家學道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