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靜坐須知 蘇芬居士著

靜坐須知 蘇芬居士著

丙、修習靜坐法的入門功夫

[日期:2010-08-08]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蘇芬居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丙、修習靜坐法的入門功夫

子、略舉各種靜坐法的名稱

中國數千年來宗教複雜,靜坐的方法,千奇百異,以致學者無所適從。究竟誰正誰邪?混淆難以分別。而學者又不知道靜坐中有五十種魔相,所以常常以魔境當作聖境,演成自害害人的現象。他教靜坐方法名目繫多,如丹田、氣海、還丹、守竅、命門、督脈、尾閭、泥丸、丹鼎、爐、鉛汞、陰陽、坎離、抽添、龍虎、嬰兒、奼女、五氣朝元、三花聚頂、煉精化氣、煉氣化神、先天後天、文火、武火、五行、八卦、原人祖竅、三期普度、一步直超、彌勒收圓、三教合一,如是種種,難以勝數。這些方法都與佛家的靜坐法,毫無關係。但是修習他教靜坐法門的人,也常常掛起佛教的招牌,有時靜坐對於身體出了毛病,反以為佛法之過。其實佛家靜坐的方法,極其簡單,宗門靜坐,惟一心法,一徹百了,無所謂境界次第,也不立文字。

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佛向彌勒菩薩說大乘中修「奢摩他」、「毘缽舍那」的方法。「奢摩他」是印度話,譯成中國話為「止」。止是止息,寂靜的意思;其體是定,有令心專注而不散亂的特性。般若經說:「一心不亂」名止,即是此意。靜坐的人,如果要剋制內心上萬馬奔騰的妄念,唯有運用集中意志的止力,才能達成任務。遺教經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解深密經說:「心一境性,是奢摩他相」,都是這個意思。「毘缽舍那」也是印度話,譯成中文為「觀」,觀是審諦觀察的意思;其體是慧,有簡別抉擇而無錯謬的特性。靜坐的人如果要想解決盤根錯節纏縛身心的煩惱,必須運用照矚幽微的觀力,才能達到目的。般若經說:「如實見法」名觀,即是此義。人們始終陷溺在散亂、昏沉中不能自拔;修習止觀的法門,就可對治這兩個大毛病。運用止力,止息妄念;運用觀力,照破煩惱,身心才能達到澈底解脫。

楞嚴經中佛開示阿難修習「妙奢摩他」、「妙三摩提」、「妙禪那」三種靜坐的方法。這三種方法,是定的專有名詞,沒有翻成中國話,因為沒有適當的字,足以顯明三種妙定的意義。在妙奢摩他中,破妄識,為最初方便;顯根性,為初方便;圓彰三藏,為究竟。在妙三摩提中,四種律儀,為最初方便;道場加行,為初方便;三十二應、十四無畏、四不思議為究竟。在妙禪那中,三種漸次,為最初方便;乾慧地,為初方便;妙覺,為究竟。三種方法中,每種都有最初方便及初方便,登堂入室,各有千秋;所以不同常途解釋為「止觀定慧」。詳細的解釋,可參閱楞嚴經,這裏不便多寫。

天台宗所修的止觀,是在六根門頭,沒有捨離識心。識心有生有滅,如果以生滅的識心為因,決定不能發明不生不滅的根性。而楞嚴經中三種妙定,共有兩種決定義:第一決定,以因同果,不以生滅識心,為因地心。第二決定,從根解結,必須取真常根性,入涅槃門。

依據上面種種靜坐的法門,屬於他教者,最好不要修習,即使修習成功,也不過是達到延年益壽的領域,並不能了生脫死,終久還要墜落。至於佛家的方法,雖有多門,然原理只是一個,只靜坐的人善自運用而已。現今為修習靜坐人的方便起見,特將修習止觀的法門,加以說明。

丑、修習大乘止觀法門

楞嚴大定中的妙奢摩他、妙三摩提、妙禪那三個別定的名詞,不可用「止觀」二字來解釋。這不是說止觀的法門不善,不過是楞嚴大定所用的是根性,而止觀法門所用的是意識。初修習靜坐的人,心猿意馬,還是以用根性為最初方便,久久純熟,自可就路還家。其實楞嚴經中的返聞自性,與宗門中的參話頭,也不過是用耳根和用意根的差別,日久功深,塵銷識泯,同樣的可以明心見性,但不可執著這個生滅的識心為因地心。圓瑛法師說:「余先習天台教觀,十分敬佩,復習賢首,二宗並重,絕無門戶之見。」可見止觀法門,極契眾生的根機。

止字的意義,前面已經說明白了,再簡單的說,就是靜坐的時候止息妄念。修止的方法,可分做三種來講:

一、繫緣止

繫字的意義,是繫縛。凡是一念先起的時候,必定有一件事物,為所依附的緣。人們心中的所緣,忽甲、忽乙,剎那不停,動盪不定,這叫做攀緣。靜坐的時候,要把這個攀緣的心,繫縛一個地方,不准亂想,好像用鐵鎖繫縛猿猴一樣、這就叫做繫緣止。修習繫緣止的方法共有五種:一是繫心頂上,即靜坐的時候,專注心念在頭頂上。這個方法,可治昏沉的毛病,但不可專修或久習,以免發生頭暈的毛病,只能於昏沉的時候,偶一行之。二是繫心髮際,即靜坐的時候,專注心念在髮黑肉白的交際處。這個方法,也只能在精神萎靡的時候偶一用之,如果常常修習,難免不犯雙眼喜歡向上看,或眩目妄見黃赤種種的顏色。三是繫心鼻端,即靜坐的時候,專注心念在鼻端的一點,這個方法,可治散亂的毛病,不過也不宜常用,以免血液上行。四是繫心於地,即靜坐的時候,專注心念在所座的地下。這個方法,可使氣血隨心下降,又能使心念超出於軀殼之外,但初修習靜坐的人毫無依靠,不能安定,所以也不宜常用。五是繫心於臍,即靜坐的時候,將身體調和端正後,將眼、鼻、臍三點,聯成一根垂直線,專注心念在臍下。這個方法,可使血液下降,常常修習,較為穩妥。

二、制心止

制心的意思,是隨其心念起處,加以制止,不准亂動。靜坐的人,修習繫緣止稍覺純熟後,就應當修習制心止,這是由粗入細的工夫。所謂制心,是制止攀緣的妄心,心既然是妄,而制止妄心的一念也是妄,以妄制妄,有時反使妄心更加猖狂;所以制心止的方法,不如在靜坐的時候,先將身心一切放下,然後,返聞自性,較為穩妥。

三、體真止

「體」是體會,「真」是真如。靜坐的人,細細體會心中所念的一切事事物物,全是虛妄,了無實在。明白了這個理由,就無所取著,妄想顛倒,自然止息,用不著以妄制妄,這就叫做體真止。這個方法,比較制心止又更微細。制心止可破繫緣止,而體真止又可破制心止。修習體真止的方法,在靜坐的時候,首先返觀自身,自幼而壯而老而死,刻刻變遷,剎那剎那,不得停住。不得停住的東西,當然不是實在,足見色身完全是因緣假合。次返觀己心,念念遷流,過去的念已謝,現在的念不停,未來的念未至,究竟可執著那一念為我的妄心呢?如是對於過去、現在、未來三際,周遍尋找這顆心,了不可得,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人們常常覺得自己有妄心生滅,無非是虛妄顛倒,以致造成這一大迷惑,好像病眼見空花,空中那有什麼花呢?

上面將修止的方法,說了一個大概,現在要說修觀的方法。這個方法,也可分做三種來講:

四、不淨觀

靜坐的時候,對於自己的身心和身外的山河大地,都應當詳加觀察,而以迴光返照的工夫,達成靜坐的目的。人們有生以來,就帶有貪、瞋、癡三毒,一切煩惱,都由這三毒而生起,叫做根本煩惱,是修習靜坐工夫的大障礙。貪字範圍,本來很廣,這裏只說貪慾的貪。人們的根身,是業識為因,父母的慾愛為緣,而投胎成身;成身以後,又復常常行淫慾,而成來世投胎的因,從此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相續輪迴,成了生死的根本。修習靜坐工夫的人,如果貪慾多,就要修不淨觀的法門。色身死後的不淨,共有九種:一、青瘀不淨,二、膿爛不淨,三、膨脹不淨,四、變壞不淨,五、血塗不淨,六、鳥噉不淨,七、散壞不淨,八、骨相不淨,九、燒相不淨。靜坐的人修不淨觀時,先觀死屍青瘀相,由青瘀而屍身日漸爛成膿,由成膿而屍身日漸膨脹,由膨脹而屍身日漸變壞,由變壞而屍身日漸污血塗地,由血塗地,肉體外露,臭氣四溢,就有鳥兒前來挑其眼目,獸兒前來分其手足,因此身體就四分五裂而唯剩白骨了。或在死屍林中,見諸積集的草木,焚燒死灰,腹破眼出,皮色焦黑,甚可厭惡,而又很快的變成灰燼了。此外還要觀察死前的不淨,住胎時是在母腹腸臟糞穢的處所,出胎以後,從頭至腳,自外至內,都充滿了污穢的濁物。外面有兩眼、兩耳、兩鼻孔,以及口、大小便道,共計九竅,每竅無時不在那裡排洩臭液水。加以遍身的毛孔,發散汗垢,裡面的五臟六腑,膿、血、屎、尿無一物不是污穢不堪!如是男觀女身,視同一個皮袋,外形雖然美麗,內容實是糞臭;女觀男身,也是這樣。久久觀察,淫慾自然減低,這是對治貪慾修不淨觀。

五、慈悲觀

「瞋」是三毒之一,瞋的意義,是瞋恚,是發怒。人們對於喜愛的事物,得到了就歡喜,得不到就發脾氣,甚至鬥爭仇殺。無論古今中外,殺戮的罪惡,相尋不窮,推其原故,無罪是由於一人或數人的一念瞋心起,以致尸橫遍野,血流成河,修習靜坐的人,如果瞋恚多,喜歡發脾氣,就要修慈悲觀的法門。「慈」是推己及人,例如自己的身心快樂,就應該推到一切人的身心都要快樂,由親及疏,怨親平等,所謂:「人飢猶己飢,人溺猶己溺。」這就叫做無緣大慈。「悲」是悲憫眾生的種種苦惱,乃不惜犧牲一切,給眾生去拔除。所謂「赴湯蹈火,拯救眾生」「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就叫做同體大悲。常常如此觀察,瞋恚的病,漸漸即可消除,這是對治瞋恚修慈悲觀。

六、因緣觀

「癡」也是三毒之一,癡的意義,是愚癡,又叫做無明。一切眾生,都具足一顆妙明真心,有無量的功德,能照徹森羅萬象的事事物物。無如自無始以來,就被妄想所覆蔽,以致妄心現前,造出種種顛倒罪惡,長淪生死,好像盲人騎瞎馬,見不到光明的大路,以致連人帶馬墜入深淵氣絕身亡。修習靜坐的人,如果愚癡多,就要修習因緣觀的法門。「因」是種子,「緣」是助緣。世界上一切事事物物,都從內因和外緣而生起,好像種樹一樣,種子為因,水土時節等為緣。因緣湊合,才能由種生芽,由芽生葉,由葉生節,由節生莖,由莖生華,由華生果。假如沒有種子,就不能由芽至果;沒有水土等,種子還是種子,也不能發芽以至生果。然而種子決不會自念是生芽的因,水上等也不會自念能助種子發芽。可見萬物的生起,沒有自性,如果有自性的話,那物就應當永久常住,不必由因緣湊合而生,更不至由因緣分散而死。人們的色身,也是如此:前生的業識為因,父母的精血為緣,因緣湊合生出了這個污穢的色身,到了因緣分散,又變成了奇臭的死屍;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剎那剎那,未曾稍住。如是常常觀察,自能豁破愚癡,發生智慧,這是對治愚癡修因緣觀。

靜坐的人,修止也好,修觀也好,愈簡單愈妙,就各人的個性所近,選擇一個法門修習,日久功深,必可見效。不過須知修習止觀的法門,雖然是分成兩部分說明,這不過是指示靜坐時一心運用的方向而已,或偏於止,或偏於觀。其實念念歸一,以至無念叫做止;了了分明,以至無分叫做觀。止的時候決不能離開觀;觀的時候,也決不能離開止。止如果沒有觀,心必昏沉;觀如果沒有止,心必散亂。所以必須止、觀雙修,才能得到成果。現在分別說明如下:

七、對治浮沉的粗心雙修止觀

靜坐的時候,妄心浮動,就用修止的方法來制止;妄心昏沉,就用修觀的方法來觀照。如果觀照以後,心還是不清明,或又起浮動,就再用修止的方法來制止。如果制止以後,覺得身心安靜,即適宜於用修止的法門以安心;觀照以後,覺得身心明淨,即適宜於用修觀的法門以安心。止、觀雙用,隨各人的方便,就可對治妄心的浮沉。

八、對治定中的細心雙修止觀

靜坐的人,修習止觀的法門,功行漸深,粗亂的妄心,就會慢慢歇息,而得入定。在定中的妄心,活動微細,靜坐的人,覺得這個身體,如同太虛,非常愉快。如果不了知這個虛妄境界,本來就是了無實體,那便會發生貪執,頓入魔境。前面說的五十種魔相就是這個道理。假若當身心愉快的時候,不貪不執,這就是修止的工夫,魔即無機可乘。然修止後,還有一毫執著的妄念,就再用觀照的工夫,觀照定中的細心和粗亂的妄心,不過是有粗有細的不同,畢竟同屬虛妄。觀照清楚,就不會貪執愉快;反過來說,遇到悲傷的逆境,亦復如此,這就是修觀的工夫。止觀雙修,才能對治定中的細心所顯現的魔相。

九、均齊定慧雙修止觀

靜坐的人,修止的工夫久了,便可妄念銷落,而得正定;修觀的工夫久了,便能豁然開悟,而生真慧。假如定多慧少,那就成了枯定,要用修觀的方法以補救之,使心境了了分明。如果慧多定少,那就成了狂慧,好像風中的燭光一樣,照物不能明察秋毫,要用修止的方法以鎮定之,使心境穩穩安定,好像密室中的燭光,不會被風搖動一樣,這樣久久修習,就可定、慧均齊。

十、一切時一切境雙修止觀

上來講的修止觀的法門,是在靜坐時所修習。密室面壁,蒲團端坐,固然是修習止觀的住所,但人們的色身,不能無俗事牽累,如果在靜坐以外,就沒有止觀的工夫,那種成就,不會很大。所以必須於一切時,一切境中雙修止觀,才能達到「坐而不坐,不坐而坐」的境界。

怎樣叫做一切時呢?行時、住時、坐時、臥時、作事時、言語時,就叫做一切時。人們行、住、坐、臥、作事、言語的時候,應該想想,我今為什麼要行、住、坐、臥、作事、言語?如果是惹煩惱,做無益的事,就不應當行、住、坐、臥、作事、言語。如果是避五濁,調精力,做善事,就應該行、住、坐、臥、作事、言語。在行、住、坐、臥、作事、言語的時候,明白行、住、坐、臥、作事、言語的原因,就可以了知所表現的一切煩惱善惡等業的動作或狀態,都是虛妄不實,因此妄念止息,這就叫做一切時修止。又於行、住、坐、臥、作事、言語的時候,應該想想,由起心動念,一直到見諸行為,一切煩惱善惡等業,都是由行、住、坐、臥、作事、言語而生起,所以要返觀自心,念念遷流,了無實在。可知一切時所表現的動作或狀態,甚至表現動作或狀態的色身,統統畢竟空寂,這叫做於一切時修觀。

怎樣叫做一切境呢?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對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就叫做一切境。眼所見一切有形的色,耳所聞一切有響的聲,鼻所嗅的一切香,舌所嘗的一切味,身所受的一切觸,意所執的一切法,無論好、醜、香、臭、甜、淡、澀、滑、軟、硬,不起貪愛,不起厭惡,毫無分別,這叫做於一切境修止。又內六根,外六塵,因緣湊合,生出六識,勉強分別種種的色、聲、香、味、觸、法,以致生起一切煩惱善惡等業。因此,即當返觀攀緣的妄心,念念遷流,了無實在。可知六根所對的六塵,畢竟空寂,這叫做於一切境修觀。

修止時不離觀,修觀時也不離止。這就叫做於一切時、一切境雙修止觀。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序二
第3頁:再版自序 第4頁:甲、前言
第5頁:乙、修習靜坐法的先決條件 第6頁:丙、修習靜坐法的入門功夫
第7頁:丁、修習靜坐應明白魔境 第8頁:戊、修習靜坐法卻魔和治病的方法
第9頁:己、修習靜坐法所得到的成果 第10頁:庚、修習靜坐法與聞法持咒念聖號的關係
第11頁:辛、總答各詞 第12頁:壬、明師指點
第13頁:癸、後語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