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觀照的奇跡(The Sun My Heart) 一行禪師著/周和君譯

觀照的奇跡(The Sun My Heart) 一行禪師著/周和君譯

第二章 你得自己去看見

[日期:2010-08-07]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一行禪師著/周和君譯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二章 你得自己去看見

  別將自身的命運交託他人之手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某夜,我到山丘上散步後返回隱修的小屋,發現小屋的門窗都被風吹得洞開。我出門時並未將門窗鎖緊,所以冷風灌進屋子,吹開窗戶,把書桌上的紙張吹得滿屋都是。我馬上關好門窗,把燈點亮,拾起散亂一地的紙頁,整齊地排放在書桌上。然後我在壁爐間生起火,很快整個房間又充滿溫暖。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有時置身人群中,會感到疲倦、冷漠和寂寞。我們或許會希望能靜靜地獨處,讓自己再次感到溫暖,就像我在小屋中,坐在爐火邊,不受外頭濕冷寒風的侵擾。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我們的感官猶如與外界接觸的窗戶,有時強風灌入,擾亂內心的世界。許多人往往長期讓感官的窗戶洞開,任由外在五光十色的現象侵犯滲透,將悲傷、困惑的自我暴露在這些刺激之中,讓我們覺得非常寒冷、寂寞和害怕。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你曾有觀看某個可怕的電視節目卻不想轉台的經驗嗎?那些刺耳噪音、槍彈爆炸聲都令人感到心煩意亂,但這時你卻不願起身關掉電視。我們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折磨自己?你難道不想關上自己的感官之窗?你害怕孤獨嗎?那種在你獨處時內心所湧現的空虛和寂寞。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我們對這世界的感受和理解,正形塑了我們的存在。我們如果是憤怒的,我們就呈顯出憤怒;我們如果充滿愛心,我們就是愛:如果凝視著白雪皚皚的山峰,我們就是那座山:觀賞劣質的電視節目,我們就是那個電視節目;在做夢時,我們即是夢。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即使沒揮舞魔杖,我們仍能隨心所欲成為任何事物。所以,我們為何要讓自己的感官毫無選擇地接受那些惡劣的電影和電視節目,它們出自一心只想賺大錢的煽情製作人之手,只會刺激我們血脈賁張、心臟狂跳,看完後使我們全身疲憊。是誰容許這類劣質電影和電視節目大行其道?尤其是為迎合非常年輕的觀眾。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是我們!我們要求的標準實在過低,太輕易就接受電視頻道所提供的任何節目,我們太寂寞、懶惰或厭煩,不願去創造自己的生活。我們打開電視後就看個不停,容許他人牽著我們的鼻子走,形塑我們的心智,並且毀滅我們。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以這樣的方式喪失生命主權,是將自己的命運交託於他人之手,而這些人的所作所為可能不會對你負任何責任。因此,我們必須察覺哪些節目會損害我們的神經系統和精神心靈,而哪些節目和影片對我們有益。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讓你的窗戶開著,隨時迎接生命中的奇跡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我談的不只是電影和電視節目。環顧週遭,有多少由同伴和自己所設下的誘惑?每天我們有多少次因為它們而感到迷失與心神散亂?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我們必須非常謹慎保護自己的命運和內心的平靜。這並不表示要關閉所有的窗,因為在我們稱為「外面的」世界裡,有許多神奇的事物。讓你的窗戶開著,隨時迎接這些生命中的奇跡。讓自己帶著覺知的亮光注視週遭所有的事物。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不論是坐在一條清澈的潺潺溪流邊,聆聽美妙的樂音,或是觀賞一部電影佳作,請別將自己全然交託給溪流、音樂或影片。繼續覺察自我和自己的呼吸。只要覺知的太陽在我們內心閃耀,就能夠避免大部分的危險——溪流將更純淨,水聲愈加和諧,而影片也能完全彰顯藝術家的靈魂。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初學禪修者或許會想離開城市的喧囂,避到靜謐的鄉間,好使心靈不受到干擾。他可以在那兒與寧靜的森林合而為一,重新發現自己、重整自己,而不會被「外面的世界」牽著鼻子走。清新又靜默的森林有助於保持正念。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當覺知的根基穩固,能夠毫無遲疑地保持覺知,這時你或許會想回到城市裡,而且內心也比較不受干擾。但在達到這樣的程度前,必須非常小心,要時時刻刻滋養你的覺知,選擇最能夠幫助你的環境和支持。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學習讓感官之窗收放自如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如果你是專業評論家,就會帶著審視的眼光來閱讀一本書或看一部電影。在閱讀或觀賞時,你瞭解身為評論家的責任,不會讓自己淪為這本書或電影的「受害者」。你依然能掌握自己。當你安住於覺知中,也保持能自我節制的狀態。雖然你接觸外在世界的窗戶是開放的,但卻不會受其擺佈。如果我們需要保護自己的覺受,那是因為你還沒強壯到足以完全面對世界,猶如感冒或著涼的人因為體質太單薄,不能夠沖冷水澡。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我記得某日在錦囊出版社,那是我們幾個人在越南成立的小出版社,有人請我談談藝術和文學。我說,它們必須兼具揭露與療愈功能。揭露代表呈現人們與社會的真實情況:療愈則是指出治癒的方法。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佛陀常被稱為大醫王,因為他視不同的人和情況而隨機教化。悉達多太子1當年曾在森林裡隱修,在一條溪邊靜坐許多年後,才又回到紅塵世間。如今我們生活在喧囂又充滿污染的社會,放眼儘是不公義之事,?我們可以在公園或河邊休憩片刻。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當代的音樂、文學和娛樂對療愈沒什麼幫助,其中有許多作品反而混雜著眾人皆能感受到的苦痛、絕望和厭倦。我們必須找出保護自己的方法,學習在適切的時機讓感官之窗收放自如。這是禪修初學者的第一步。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我發現自己需要適合的環境和對象,以及能增進快樂、平靜和健康的東西。它們在哪裡?它們仍舊在「外面的世界」。森林中的一條溪澗、孩子的眼睛、一位好友、一本很棒的書、一場音樂會、健康美味的一餐,我知道這些東西俯拾可得,但缺乏覺知,就無法完全享用和欣賞它們。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整個社會可以因一個人平靜的存在而改變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當我們坐在小溪邊,耳聽嘩嘩如笑語的水聲,觀賞飛濺的晶瑩水花,眼見水中閃爍的小鵝卵石和溪旁鮮綠的植物,這時內心可能感到無比欣悅。因為我們與溪流的清新、純淨和澄澈是一體的。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但轉眼間,我們可能就覺得厭煩了。我們的內心充滿困擾,思緒牽纏著其他事物,不再與溪流合而為一。若你的心失落於紛擾紅塵,那麼端坐於寂靜森林也無濟於事。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當我們與孩童或朋友為伍時,他們的清新和熱情能讓我們身心放鬆:但若是你心猿意馬,忽視他們珍貴的存在,那他們便不存在了。我們必須覺察他們存在的價值,讓他們成為我們快樂的泉源。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如果由於輕率和疏忽,使我們內心感到不滿,對他們要求太多或訓斥他們,那他們將會離去。等他們走了之後,我們才心生懊悔,真正發現他們的可貴;一旦人去樓空,追悔便已成惘然。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在我週遭充滿了各種生命的奇跡——一杯水、一道陽光、一片樹葉、一隻小毛蟲、一朵花、笑聲和雨滴。若你保持覺知,隨處都可見到奇跡。每個人都是奇跡的綜合體。我們的眼睛能看見各種形狀和顏色:耳朵聽得見蜜蜂振翅和雷鳴的聲音:大腦可以冥思一粒塵沙猶如整個浩瀚宇宙:心跳的節奏與萬物的律動和諧一致。當我們每日為生活艱辛奮鬥而感到厭倦和沮喪時,或許不會留意到這些奇跡,但它們一直都在那兒。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看看院子裡那棵蘋果樹吧!全神貫注地瞧著它,它真的是個奇跡。如果你注意到它,就會好好照顧它,而你也會成為奇跡的一部分。即使只是照料一個星期,它的樹葉也會變得更鮮綠閃亮。對待你週遭的人也是如此。在覺知的影響下,你變得更為警醒、善解人意和慈愛,你的存在不僅豐富了自己,讓你更加可愛和吸引人,也使別人看起來更美好。整個社會可以因一個人平靜的存在而改變。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我們的心創造了萬物。當你觀照覆蓋著皚皚白雪的壯麗山峰時,會發現它就是你自己。它的存在端視你的覺知。當眼睛閉上,只要你的心在,那山就會在那兒。當我們關閉感官之窗靜坐時,會感受到整個宇宙的臨現。為什麼?因為那顆心在那兒。若你閉上眼睛,就會看得更清楚。外界的五光十色並非你的「敵人」,你的「敵人」是缺乏覺知,是失去正念。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我們就是自己所呈現的事物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就在我寫作的同時,法國的勞工們正在為爭取每週工作時數由四十小時降低為三十五小時而努力。他們艱辛奮鬥才達到目的,但是他們將如何利用這多出來的五個小時?他們如果利用這些時間的方式跟平常星期六夜晚一樣,是在酒吧裡或電視機前度過,那真是一種可怕的浪費。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我們都需要時間休息和生活,?該如何生活?通常當我們閒暇時,就會毫不選擇地看電視,只為了避免「無事可做」,因為這意味著我們獨自在家。看電視可能讓我們感到更疲倦、緊張、不平衡,但我們極少注意到這些後果。我們努力爭取而得的閒暇時間,就被電視公司和各種廣告產品佔領,結果我們就被它們殖民了。我們應該利用這些寶貴的時間來休息,讓身心安樂。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我們能選擇優質的電視節目來觀賞、到風景秀麗的地方走走、跟好友相聚,或是選擇適合自己的書籍和唱片。因著這些事物,我們可以用輕鬆、滿足的方式生活。請記得,我們就是自己所呈現的事物。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你曾於旭日初升時在海邊,或是正午時置身於山巔嗎?你可曾盡情伸展四肢,深深地呼吸,讓你的肺充滿純淨、清新的空氣,享受那毫無拘束、天地悠悠的無限感?你是否感覺到彷彿自己正是那天空、海洋和山?若是距離海洋或高山過於遙遠,你可以盤腿靜坐,緩緩地深呼吸,那海洋、高山和整個宇宙都會進入你心中。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別讓覺知和覺知的對象分離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所謂覺知,就是覺知某一事物。當心靈安住於高山,就成為那座山:當它安住於海洋,即變成海洋。當我們說「知道」時,被知者(所知)和知者(能知)都包含在內。當我們諦觀自己的身體,我們即是自己的身體:但我們的觀察習慣僅限於自己的身體,雖然我們瞭解自己的身體與整個宇宙不可分割。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如果我們靜觀無限的空間,那我們就變成無限的空間(空無邊處):如果靜觀那包含空間和時間的意識,我們就進入無限意識的狀態(識無邊處):如果靜觀萬物的無有分別相,便進入空無所有的狀態(無所有處):若靜觀知者和被知者之間的無分別,就進入「既非有念也不是無念」的狀態(非想非非想處)。只要覺知時時照耀著心的每個動作,意識的四無色定2並不如你所想像是那麼困難到達的境界。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或許你想體驗其中的滋味,無論哪一種都可以,關鍵在於絕不要讓「覺知」和「覺知的對象」分離。只要保持覺知,身體、山峰或河流都會成為你的心。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我們的困惑來自於區分內與外的二元對立觀念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你或許已注意到,每當我使用「外在世界」一詞,都會加上引號,因為對我而言,它並非真的是「外面」。好好思考一下:這個世界真的在你身體之外嗎?它在你的心靈之外嗎?我們的身體——血、肉、骨頭——都屬於這個「外在世界」。事實上,我們的腦和神經系統當然也不例外。構成大腦數百平方厘米的面積,或許會被認為是在「裡面」。但事實並非如此,腦部所在的「空間」,是「外在世界」的一部分,不是嗎?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我們的心屬於「內在」世界嗎?心在「內在世界」的哪裡可被找到?你能指出它的所在位置嗎?不行,你唯一能做的事是觀察,觀察「心正在觀察自身」。請試著直視自己的心靈,彷彿它是某種有形的東西。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我們知道心靈和大腦與神經系統是相關聯的,是記憶、感情、思想、知覺、知識之所在。這些心理現象有其生理學上的基礎,生生滅滅,自有其可測量的強度。但是我們能在時空坐標中找到這些心理現象的位置嗎?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從空間上來說,神經系統是心理現象的活動基地:由時間上來看,心理現象可以在過去、現在或未來發生。所以,心本身可被視為所謂「外在」世界的一部分。再繼續審視下去,你將發現,每件事似乎部屬於「外在」世界。但外在世界在什麼之外呢?若沒有「內在」,又怎麼可能有一個「外在」呢?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不過,先別遽下結論,認為「外在」世界就在我們心中,所以心涵括了整個宇宙。因為這個結論仍然認為有「內」與「外」之別。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萬物皆在心中現,心之外無一物。」這種說法就跟「外在世界為心所造」一樣荒謬。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我們的困惑來自習於區分「內」與「外」的二元對立觀念。雖然在日常生活中,這種區分是必須的。我們如果待在室內,即使是寒冷的冬天,穿得輕便也感到舒適:但如果身在室外卻沒穿得保暖,可能就會感冒。諸如高低、多少、來去、生死等概念,在日常生活中都很重要。但當我們脫離實際事物的範疇去觀察宇宙的實相時,就必須將這些概念拋諸腦後。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例如,當你抬眼仰視星辰和月亮,你說它們是在「上方」:但對於同時間位於地球另一端的人而言,你所注視的方向卻是「下方」。當我們放眼整個宇宙時,就必須揚棄所有高低等等的概念。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對禪修者而言,首要之事即放棄概念
㊣七葉佛教書社0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0版權所有㊣
  對禪修者而言,首要之事即放棄名相概念。我們觀察自己的身體、覺受、思想和知覺時,一如我們觀察物理現象,是將它們置於空間與時間之中觀察,因此,我們會看見心理現象,以及物質、生理學上的現象。
㊣七葉佛教書社1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1版權所有㊣
  你或許會問:「當心成為自己的觀察對象,這個被理解和掌握到的對象究竟是心的本身,抑或僅僅是心的投影或反映?」這是個好問題。
㊣七葉佛教書社2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2版權所有㊣
  你或許還想問:「當生理或物質現象被當做觀察對像時,它們還能夠保持真實的本性,或因成為被觀察的對象而被轉化,變成只是真實本性的投射或反映?」
㊣七葉佛教書社3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3版權所有㊣
  我們的心創造各種概念類別:時和空、上和下、內和外、人和我、因和果、生和死、多和少,並且在審視它們以及試圖找出其真實本性之前,把所有生理和心理;現象歸類成各種概念性範疇,這就像在許多不同形狀和尺寸的酒瓶中注入水,想要藉此找出水的形狀和體積。
㊣七葉佛教書社4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4版權所有㊣
  實相本身是超越這些概念,所以你若是想要洞徹實相,就必須打破日常生活使用的所有概念性範疇。
㊣七葉佛教書社5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5版權所有㊣
  相對論3宣稱,若不揚棄時間和空間是絕對且彼此孤立的想法,在理解宇宙時就無法有所突破。
㊣七葉佛教書社6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6版權所有㊣
  量子理論4則指出,若想瞭解比原子更小的粒子世界,就得拋掉日常生活中極管用的物質與虛空、因與果、前與後等概念。
㊣七葉佛教書社7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7版權所有㊣
  禪修所揭示的並非真理的概念,而是真理的直觀
㊣七葉佛教書社8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8版權所有㊣
  當今的量子物理學家瞭解到,「觀察者的意識」與「被觀察的對象」關係極密切,並且他們的注意力愈來愈集中在意識上。一九七九年,「法國文化」 (France-Cul—ture)組織在西班牙的科鐸巴(Cordoba)舉辦為期一周的會議,主題為「心智與科學」(Mind and Science)。許多知名學者都出席會議,其中有些人堅信,世界與心靈具有相同的本質。
㊣七葉佛教書社9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9版權所有㊣
  雖然有些科學家已經瞭解心的基本特性,但恐怕仍有許多人是抱著觀察實驗對象的態度來研究心:因此它不再是心,而是其投影或反映,已受到概念的建構。請記得《四念處經》中所言: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觀身如身,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觀受如受,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觀心如心,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觀法如法。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這表示你必須安住於軀體之中來全面覺照身體,而不是將身體當做和自己漠不相干的對象來研究。同樣地,安住於覺受(受)、安住於心的對象(法)來覺照它們,切莫研究它們。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當我們禪觀自己的身體,如實地與它同在,並賦予最清明的注意力時,我們將與它合為一體。花朵盛開是因為陽光溫暖地撫觸花苞,花朵與陽光合而為一。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禪觀所揭示的並非真理的概念,而是直接見到真理。我們稱為「領悟」,乃是基於止和觀所產生的了知(般若智慧)。
㊣七葉佛教書社A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A版權所有㊣
  思惟,就是從記憶庫中搬取概念的爐渣磚來建造不朽的建築,我們稱這些陋室屋和宮殿為「思想」。但這類思惟本身並沒有創造性的價值,唯有當思惟被般若之光點燃,才獲得真正的價值。般若智慧並非思惟的產物,而是長時間保持覺知的結果。
㊣七葉佛教書社B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B版權所有㊣
  思想有時能轉譯般若智慧,?往往太過死板和局限,以致無法傳遞太多般若智慧。有時,一個眼神或笑容所表達的般若智慧,更甚於千言萬語或思想。
㊣七葉佛教書社C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C版權所有㊣
  語言和文字只是用來傳遞訊息的工具
㊣七葉佛教書社D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D版權所有㊣
  你曾看過有關蜜蜂的書或電影嗎?當工蜂發現一片覆滿花朵的山丘,會飛回蜂巢告知同伴花朵的正確位置,而牠是以蜜蜂之舞來傳達這個訊息。它甚至能夠引導蜂群到達極遙遠的地方。費裡契5在研究過蜜蜂的舞蹈語言後,向我們揭露了其中的奧秘6。
㊣七葉佛教書社E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E版權所有㊣
  人類也知道如何跳舞。有些人以身體來舞蹈,有些人則以彩筆或音樂來表達。即使文字和語言,也和舞蹈的律動、歌曲的音符和繪畫的筆觸一樣,都只是用來傳遞訊息的工具。它們的技巧或許有深淺之別,詮釋想法的方式可能也有好壞之分,但這技巧不僅掌握在藝術家的巧手或演說者的口才,接收者也必須懂得這種技巧和有足夠的理解力。
㊣七葉佛教書社F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F版權所有㊣
  使用語言文字尤其難以跳脫概念的範疇,即使演說者有技巧地避開概念範疇,但聽眾依然會落人概念範疇的陷阱。還記得那些空瓶子嗎?在裝滿東西之前,它們已有明確的形狀和尺寸。禪修者經常被告誡切莫使用語言文字,這樣做並非貶低語言文字,而是避免執著語言文字的危險。這是鼓勵我們為了讓聽眾聽懂,在使用語言文字時要盡量有技巧。
㊣七葉佛教書社G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G版權所有㊣
  第二世紀時,龍樹菩薩7在他的作品《中論》中,運用概念來摧毀概念。他並不是想創新教義,而是要打破所有的瓶子、酒瓶、花瓶和容器等,以證明水的存在是不需要任何形狀的。他為我們編出一支舞,一支可以讓我們擺脫各種名相概念和文字蔽障的舞,於是我們能直接面對實相,不再滿足於反映的倒影。
㊣七葉佛教書社H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H版權所有㊣
  智慧,是努力不受知識束縛的結果
㊣七葉佛教書社I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I版權所有㊣
  偉大的科學發現乃源於智慧而非思惟的呈現。科學家們的工具不僅是智力和實驗室,他們整個靈魂都沉浸於工作中。智慧為心靈準備好沃土,並在其中播灑種子。在種子發芽前,智慧只能靜觀其變,企圖揠苗助長只是徒然掙扎。
㊣七葉佛教書社J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J版權所有㊣
  然後,在出其不意的時刻,種子在智慧中茁壯。由於科學家事先「孵育」它們,所以這些時刻往往都會降臨。不論行住坐臥間,科學家都在腦中「孵」這個問題,直到解答「突然靈光一現」。
㊣七葉佛教書社K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K版權所有㊣
  新發現會打破固有知識的藩籬,而有「智」之士也必須毀掉舊有的架構去建造明天的新氣象。舊知識是通往新智慧的障礙,也就是佛教所說的「知識障」。偉大的科學家猶如覺者,內心也經歷過巨變。如果他們能夠獲得甚深的了悟,那是因為他們的觀察、專注和覺知的能力都高度開發。
㊣七葉佛教書社L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L版權所有㊣
  智慧,並非知識的累積,相反地,是努力不受知識束縛的結果。智慧粉碎舊知識以迎接更能契合實相的新知識。當哥白尼8發現地球繞著太陽運行,使當時大部分的天文學知識都必須捨棄,包括天在上、地在下的觀念。
㊣七葉佛教書社M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M版權所有㊣
  今日的物理學正勇敢地奮鬥,希望擺脫古典科學所強調的恆等式和因/果觀念。科學就像「道」一樣,強烈要求我們拋棄所有預設的觀念。
㊣七葉佛教書社N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N版權所有㊣
  當釋迦牟尼提出「無我」的觀念,他推翻許多有關生命和宇宙的概念。他嚴厲批判一般人最堅固和廣泛的認知——即有一個「永恆自我」的存在。
㊣七葉佛教書社O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O版權所有㊣
  凡是瞭解「無我」意義的人都明白,其作用在於推翻「自我」,而不是以新的實相概念來取代。「無我」的概念是一種手段而非目的,如果它淪為一種概念,就必須跟所有其他概念一樣被摧毀。
㊣七葉佛教書社P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P版權所有㊣
  般若智慧常被人類用概念、思想和文字來描述。但是般若智慧不是零散知識的聚集,而是一種直接而當下的融人。在感覺的領域,是覺受(受):在知性的領域,是知覺(想)。智慧不是理性思惟的頂點,而是一種直覺。它無時不刻在我們身上展現,而我們卻無法以語言、思想或概念來描述它。「不可名狀」正是這種境況的寫照。
㊣七葉佛教書社Q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Q版權所有㊣
  在佛教中談及這類的了悟,也是「不能以理智推演、討論,或納入任何教義和思想體系之中的」。
㊣七葉佛教書社R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R版權所有㊣
  「知曉」,遍存於所有生物
㊣七葉佛教書社S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S版權所有㊣
  我們為人類所獲得的知識成就沾沾自喜,這些知識,是自人類還從「無機物」進化到「有機物」的遠古時代,即開始流傳的珍貴遺產。當我們討論「知曉」(knowing)時,立即想到擁有發達大腦的人類,而忘了知曉乃遍存於所有生物,就連我們視為無生命的東西也有知曉能力。
㊣七葉佛教書社T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T版權所有㊣
  蜜蜂、蜘蛛和黃蜂當然屬於具備高度技巧的生物,牠們善長構築精巧的結構。瞧瞧蜂窩或蜘蛛網,我們承認牠們具備非凡的能力,但卻說:「這些生物不懂如何思考:牠們不會解數學:牠們不懂計畫和企畫。牠們沒有智慧,有的只是本能罷了。」
㊣七葉佛教書社U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U版權所有㊣
  然而,並非人類把這些蜂巢和蛛網賜給它們,而是這些微小的「無腦」生物自己設計和建構出那些令人讚歎不已的偉大建築。若牠們不知曉,那誰知曉?牠們是知曉的。這些物種在其進化過程中已經獲得這種知識。
㊣七葉佛教書社V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V版權所有㊣
  當我們觀賞植物時,也能夠見到「知曉」的奇跡。蘋果樹知曉該如何生根,長出枝葉、花朵和果實。而你們卻說蘋果樹沒有智力,沒有其他的選擇。但你身上的肋骨、腺體、脊椎等,這些難道是你以自己的智力所創造出來的嗎?
㊣七葉佛教書社W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W版權所有㊣
  這一切都是「知曉」在發揮作用,它涵括萬物,包含我們的思考能力。
㊣七葉佛教書社X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X版權所有㊣
  智慧無處不在,永遠展現在世人面前
㊣七葉佛教書社Y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Y版權所有㊣
  讓我們拋開自我的觀念,使用一種沒有主詞的語言。例如,我們說:「It is raining.(在下雨。)」這個「it(它)」是主詞,但實際上並沒任何意義。我們可以說:「The rain is falling.(雨落下來了。)」「Rain」是主詞,「is falling(落下來)」是動詞。但這句子也沒說明更多的道理,因為下雨時必然會有水落下來,否則就不是雨了。因此我們可以說:「Raining in London.(倫敦在下雨)」或「Raining in Chicago.(芝加哥在下雨)」而不須用到主詞,也能清楚表達事實。
㊣七葉佛教書社Z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Z版權所有㊣
  讓我們以這種方式使用「rknow(知曉)」這個字。「Knowing in the person.(這個人知曉。)「Knowing in the bee.(蜜蜂知曉。)」「Knowing in the apple tree.(頻果樹知曉。)」,這些句子聽起來很奇怪,因為在英語的使用習慣上,我們習慣使用主詞。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Know」(知曉)這個字在這兒可當主詞或動詞。就像「Raining in London(倫敦在下雨)」或「Raining in Chicago(芝加哥在下雨)」中的下雨,如果「Raining in London(倫敦在下雨)」表示倫敦有雨,那麼「Konwing in the person.(這個人知曉)」表示這個人有知,這沒有什麼不清楚的!在我心中,智慧無處不在,永遠展現在世人面前。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Knowing in Fred(佛瑞德知曉)、Knowing in Rachel:(瑞秋知曉)、Knowing in a bee(蜜蜂知曉)、Knowing in an appple tree(蘋果樹知曉)、Knowing in nothingness(虛空知曉)、Knowing in the Milky Way(銀河系知曉)。若我們能說:「Raining in Chicago.(芝加哥在下雨)」,那麼就沒理由不能說:「Knowing in the blue sky.(藍天知曉)」。9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禪師在指導修練無我的禪七時,可能會要求禪修者只能使用這種沒有主詞的語言。我堅信這種方法能帶來極佳的效果。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我們自己把「心」落入概念的陷阱中!
㊣七葉佛教書社_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_版權所有㊣
  讓我們暫且以一支舞自娛,以使自己更深刻理解「知曉」。假設我說:「我知道有風。」「我」指的主要是我的「心」而非身體,所以,這個句子真正的意思是:「我的心知道有風。」心是那位知者(knower),所以實際上我們是在說:「知者知道風很大。」「知者」是主詞,「知道」是動詞,「風很大」則是受詞。但「知者知道」(the knower know)這種說法很好笑,不是嗎?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我們認為,「知者」是一個獨立於所觀察對象的實體,棲息在腦中,為了瞭解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就進入「外面世界」做短暫瀏覽。就像用尺丈量東西,我們也把自己的「心」套進由心本身所創造的預設模式中。因此,所謂的「心」,是既不純淨又不真實的心,它已落入概念的陷阱之中。
㊣七葉佛教書社a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a版權所有㊣
  實相,是無法被概念捕捉到
㊣七葉佛教書社b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b版權所有㊣
  當我們說:「我知道風在吹。」我們並不認為有某個東西在吹其他東西。「風」隨著「吹」存在,若沒有吹的動作就沒有風。知曉的情況也是如此。心就是知者,知者便是心。我們是在談「知曉」與「風」的關聯。「知曉」是去明白某些事。知曉與風不可分離,風與知曉是一體的。
㊣七葉佛教書社c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c版權所有㊣
  我們可以說「風」就夠了。「風」的存在暗示了[知曉」的存在,以及「吹」這個動作的存在。若把「我知道風在吹」這個句子濃縮成只剩下「風」,就可以免去文法上的錯誤,並且更趨近真實。
㊣七葉佛教書社d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d版權所有㊣
  日常生活裡,我們已習於某種思考和表達模式,因而在認為萬物都是彼此獨立存在的認知基礎上思考和表達,而這種思考和說話的方式,使我們難以穿透幻相,難以進入非二元對立、無分別的「實相」——無法用名相概念表達的「實相」。
㊣七葉佛教書社e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e版權所有㊣
  The wind blows(風吹)、The rain falls(雨落)、The river flows(河在流),在這些句子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主詞與動詞是同義的。沒有風不是在「吹」,沒有雨不是在「落」,沒有河流不是在「流」。若我們仔細看,就會見到行動的主詞就在行動中,而行動本身正是主詞。
㊣七葉佛教書社f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f版權所有㊣
  最常見的就是「to be」這類動詞如:I am(我是、You are(你是)、the mountain is(山是)、a river is (河是)。「to be(是)」這類動詞並沒表達出宇宙活生生的動態。若想要表達這層境界,我們必須說「變成(become)」。這兩個動詞也能夠當做名詞使用:「being(當下是)」、「becoming(正在變成是)」。但是(當下是什麼)being what?(正在變成是什麼)becoming what呢?「Becoming」(正在變成)意味著「無止盡地發展」,與「to be(是)」這類動詞同樣通用。我們不可能在表達現象的「being(當下是)」和「becoming(正在變成)」時,把它們當做彼此不相干的現象。在風這個例子中,「blowing(吹)」就是being(存在的狀態)和becoming(正在變成某種存在的狀態):對雨而言,它的being(當下存在的狀態)和becoming(正在變成某種存在狀態)是「落下」:對河流來說,它的being(當下存在的狀態)和becoming(正在變成某種存在的狀態)就是「流」。
㊣七葉佛教書社g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g版權所有㊣
  我們說「rain falls(雨落下了)」,?「fall(落下)」並非最精確的詞彙,雪花、樹葉甚至輻射都是以「fall(落下)」為動作。若我們說「to rain」(下雨),對於「雨」這個主體的活動反而是更精確的描述。我們可以說「the rain rains」來描述下雨,這時「rain(雨)」同時當做主詞和動詞。或者我們只說「raining(下雨)」,甚至是「rain(雨)」。
㊣七葉佛教書社h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h版權所有㊣
  同理,我們可以說,「The painter paints.(畫家畫畫)」、「The reader reads.(讀者閱讀)」、「The medita—tor meditates.(禪修者禪修)」。依此模式,我們還能說「The king kings.(王王)」、「The mountain mountains.(山山)」、「The cloud clouds.(云云)」。
㊣七葉佛教書社i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i版權所有㊣
  國王之所以為國王是因為是國王(to be king),扮演好國王的角色(to act king);山之所以為山因為是山(to be mountain)、扮演如山的角色(to act mountain)、行為舉止有山的樣子(to do mountain)。「Acting-being]的國王,表示去做一個國王該做的事——統治百姓、接見貴賓,以及許多其他的事。所以,依照「rain rains(雨雨)」的例子,我們可以只說:「The king kings.(王王)」第一個字當做主詞,第二個字視為動詞來使用,而這個動詞不具普遍性,只限用於國王這個主詞。如此一來,每個主詞都成為動詞,而動詞則是主詞的存在狀態。
㊣七葉佛教書社j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j版權所有㊣
  聽起來,「the painter paints(畫家畫畫)」似乎比「the king kings(王王)」順耳,但事實上兩者並無區別。久遠以前,孔夫子也使用過這類語言,他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說,「君王的作為要像君王」、「臣子的作為要像臣子」等。我們還能更進一步詳釋,像是「君王必須恪盡君王的責任」或「君王必須盡忠職守」,但到頭來,這些附註和潤飾都沒說明什麼。當我們見到每種行為都是行為本身的主詞時,就會開始領會「知曉」這個字無限的應用性。
㊣七葉佛教書社k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k版權所有㊣
  無生物呀,你們有靈魂嗎?
㊣七葉佛教書社l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l版權所有㊣
  我們早已習於從覺受(受)和知覺(想)的角度來看待「知曉」,所以,凡是無生物都被我們貼上「無生命的、沒感覺的、缺乏智力的」等標籤。但這只是從我們的眼光看來,它們是無生物。岩石是由無數分子所組成,而分子又是由無數原子和比原子更小的微粒子所構成,這些粒子全都因電磁力和原子核力而聚合。
㊣七葉佛教書社m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m版權所有㊣
  原子並非無生命或不能移動的實心物質,而是一個巨大的空間,能容納無數的粒子(質子、中子和電子等),這些粒子並以極快的速度毫不間斷地運動。它們為何以這種方式運作?我們還能說一塊岩石是「無法栘動、無生命、無感情的嗎」?法國詩人拉馬丁十曾說:「無生物呀,你們有靈魂嗎?」⑾若是依照我們的觀念和想法來判斷,它們無疑是沒有生命,或至少是無法顯現生命樣態的;但是,就實際上所展現的充滿活力與生命力而言,它們當然有生命!
㊣七葉佛教書社n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n版權所有㊣
  這個律動和生命是一種宇宙性的宣言
㊣七葉佛教書社o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o版權所有㊣
  「知曉」以許多方式展現自身,凡有聽聞、觀看、感覺、比較、記憶、想像、反省、憂慮和希望之處,「知曉」就很活躍。佛教的唯識宗特別鑽研「意識」(識)的領域,認為人類還有許多的活動都是屬於「知曉」的範疇。
㊣七葉佛教書社p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p版權所有㊣
  例如,在阿賴耶識⑿或「貯藏所意識(藏識)」中,「知曉」的活動範疇就是「維持、保存和展現」。根據唯識宗的看法,所有的感受、知覺、思想和知識都是從這基本的貯藏所意識中生起。
㊣七葉佛教書社q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q版權所有㊣
  末那識⒀知曉的一種方式,它奠基於阿賴耶識,功能就是緊抓著阿賴耶識當做「自我」。
㊣七葉佛教書社r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r版權所有㊣
  意識⒁則是掌理所有感受、知覺、思想的總部,並盡其所能地創造、想像和分析實相。
㊣七葉佛教書社s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s版權所有㊣
  阿摩羅識⒂則是猶如照耀在阿賴耶識上的純淨白光。⒃
㊣七葉佛教書社t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t版權所有㊣
  不論心理、生理或物質層面的現象,都充滿活力的律動,也就是生命。我們可以說,這個律動和生命是一種宇宙性的宣言,是「知曉」最常見的作為。千萬不要;將「知曉」視為某種隨呼吸進入宇宙內的外來物。它就是宇宙的生命本身。舞蹈與舞者是一體無分的。
㊣七葉佛教書社u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u版權所有㊣
  重要的是必須「看透」實相,而不是去理解我所說的話
㊣七葉佛教書社v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v版權所有㊣
  你知道,我說了這麼多,並非為了娛樂嘉賓而說些逗趣、戲耍式的言語。這些話是要用來擊碎我們因襲平日生活所產生的的習性和令人困擾的思考方式。這些話語猶如鑿子、鐵橇和斧頭,能夠劈碎傢具或把樹幹劈成柴火。在劈木頭時,我們必須將斧頭砍入裂縫,然後錘擊木頭讓它碎成兩半。同樣地,閱讀這些話語可能也在你內心打入一個楔子,但能否擊破,就看你的興致和禪修功夫了。
㊣七葉佛教書社w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w版權所有㊣
  若你對我所說的話不明白,或許是因為你還不習慣以這種顛覆的方式來看世界:或者是第一次有人鼓勵你以無分別心來審視實相:也可能是我的舞蹈仍然過於笨拙。這都沒有關係,我們可以再試著找其他方式。我們如果無法穿越某扇修行之門,還是有許多其他方式可以嘗試。
㊣七葉佛教書社x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x版權所有㊣
  佛教說,有八萬四千種法門可契入法味。我想,我們還必須創造出更多的方法。重要的是必須「看透」實相,而不是去理解我所說的話。我的話語僅僅是一種暗示,是一根指頭,指向喚醒覺知之舞的提示,你還是必須張大你的眼睛,以全然的覺知親眼去看。
㊣七葉佛教書社y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y版權所有㊣
  我希望你不要將我的話語化為慨念,一些放置在內心貯藏的新概念。我不想給你們任何東西,我只想為你跳舞,像蜜蜂一樣地跳舞。若是你看見了什麼,你必須瞭解,這是你自己看見它;它就在你心中,而不是在我的舞蹈裡。
㊣七葉佛教書社z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z版權所有㊣
  請坐到熟睡的孩子身邊吧,仔細瞧瞧那孩子:或走進你的院子,坐在蘋果樹下;或到廚房為自己泡一杯茶。不論做什麼,請保持全然地覺知、全然地專注,切莫在恍惚之中失落了自己。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請千萬別去想有關與那孩子、樹、那杯茶合而為一的事,完全不須去想。請「親自去體驗」親近孩子、樹和那杯茶的滋味,並在嘴角揚起微笑的花朵。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註釋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1悉達多太子(Prince Siddhartha):釋迦牟尼在出家成道之前,原本是淨飯王的太子,名叫悉達多。「悉達多」的意思是一切義成,就是能夠成就一切的善事。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2四無色定(Four Formless States of Consciousness):又稱為「四空處定」,即超離世間物質(色法)繫縛的四種境界,是滅除一切對外境的感受與思想的修行,以達到清淨無染、虛空靜寂的精神境界。包括:空無邊處定(akasanantyayatana,指從一切物質色相的觀念中解脫,感受到虛空無限廣大的禪定境界)、識無邊處定 (vijnananantyayatana,指擺脫外界虛空的概念,進而體認到內觀意識無邊際的禪定境界)、無所有處定 (akincanyayatana,指否定意識的作用,而領悟心念其實是一無所有的禪定境界)和非想非非想處定 (naivasanjnanasanjnayatana,指捨棄「識無邊處定)認為意識無限廣大的「有」想,而成為「非想」觀法,又捨棄「無所有處定」全然否定心念作用的「非」想,而成為「非非想」觀法,終而達到無思無念的非想非非想境界。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3相對論(Theory of Relativity):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於1905年發表了狹義相對論,指出在宇宙中唯一不變的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其他任何事物——速度、長度、質量和時間,都會隨觀察者特定的觀察環境而變化。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4量子理論:1900年,德國科學家普朗克(Max Planck,1858一1947)提出「量子」的概念,他認為光並非以持續的流線前進,而由振動的微小粒子構成,這些粒子就是量子,為量子理論奠定基礎。後來陸續由愛因斯坦、波爾等科學家建立更完整的量子理論。量子力學是描述微觀世界的基本理論,它能很有效地解釋原子結構、原子光譜的規律性、化學元素的性質、光的吸收與輻射等等方面的物理問題。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5費裡契(K.von Frisch,1886—1982):法國動物行為學家,專門研究蜜蜂的採蜜行為,發現蜜蜂是以舞蹈的方式來傳遞訊息。費裡契於1973年獲得諾貝爾獎。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6參考費裡契,《蜜蜂的舞蹈語言與定向》(Tanzsprache und Orientierung der Bienen,Berlin,1965)。
㊣七葉佛教書社ƒ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ƒ版權所有㊣
  7龍樹菩薩(Nagarjuna):印度大乘佛教中觀學派的創始人。為南印度婆羅門種姓出身,皈依佛教後,大力弘法,又廣著大乘經典的註釋,樹立大乘佛學的體系,使大乘般若性空學說廣為傳佈全印度。龍樹菩薩的著作極多,包括《中論》、《大智度論》等,有「幹部論主」的美稱。後世基於他所作的《中論》而宣揚空觀的學派,稱為中觀派(Madhyamika School),並尊為中觀派之祖。中觀派認為,由世俗的名言概念所獲得的認識,皆屬於戲論範圍,稱為「俗諦」;只有依照佛理而直覺現觀,才能讚得諸法實相,稱為「真諦」。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8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出生於波蘭,率先發現地球繞著太陽運行的現象,打破長久以來認為地球是字宙中心的觀念。他將發現所得寫成《天體運行論》(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一書,但礙於教會勢力,至七十歲才出版。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9參考大衛.波姆(David Bohm,1917—1992),《整體性和隱秩序》(Wholeness and the lmplicate Order,London:Routledge &Kegan Paul,1980),第二章<on the rheo—mode>。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大衛.波姆(1917—1992):著名量子物理學家、科學思想家和哲學家。波姆堅持認為,科學的任務不僅在於描述自然,而且在於理解自然:他進行量子力學基礎研究的同時,始終在進行哲學研究。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十拉馬丁(Alphonse de Lamartine,1790—1869):法國詩人。他的詩,特別是代表作《沉思集》(Meditations poetiques,1820),予人以輕靈、飄逸、朦朧的感覺,著重抒發內心的感受,不重外界事物的具體描寫,語言樸素,不尚藻飾。《沉思集》被認為是一部劃時代的作品,重新打開法國抒情詩歌的源泉,為浪漫派詩歌開闢了新天地。
㊣七葉佛教書社ˆ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ˆ版權所有㊣
  ⑾語出拉馬丁的《沉思集》。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⑿阿賴耶識(alayavijnana):八識之一,即第八識。此識為宇宙萬有之本,含藏萬有,使之存而不失,所以又稱「藏識」。又因其能含藏生長萬有的種子,所以也稱為「種子識」。由於有阿賴耶識才能變現萬有,所以唯識宗主張一切萬有皆緣起於阿賴耶識。
㊣七葉佛教書社Š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Š版權所有㊣
  ⒀木那識(manyana):八識之一,即第七識。此識恆與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等四煩惱相應,恆審第八阿賴耶識為「我、我所」而執著,所以其特質為恆審思量。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又此識為我執的根本,若執著迷妄則造諸惡業:反之,則斷滅煩惱惡業,徹悟人法二空的真理。⒁意識(manovijnana):這裡是專指八識之一,即第六識。依據唯識宗的說法,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識,各是因緣色、聲、香、味、觸等五種對境而產生,但這五識僅是由單純的感覺作用來攀緣外境,而不具有認識、分別對境的作用:第六意識才具有認識、分別現象界所有事物的作用,所以又稱為分別事識。
㊣七葉佛教書社Œ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Œ版權所有㊣
  ⒂阿摩羅識(amala):在唯識宗的八識之外的第九識,又譯為無垢識。人心的本來面目乃是遠離迷惑而本自清淨,所以,如果轉阿賴耶識的迷妄而回歸覺悟的清淨本體,即阿摩羅識。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⒃第八識阿賴耶識的功能,在於「保存」那個保存者(maintainer)、被保存的對象,以及被第七識末那識緊抓住視為自我的對象。
㊣七葉佛教書社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Ž版權所有㊣
  阿賴耶識也有保存我們所有種子的功能,即所有事物的本質或能量:以及具有調和的功能,也就是轉化和讓所有業力成熟的功能,於是就有新的物質、心理和生理上的現象生起。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末那識是企圖抓取阿賴耶識的一部分為自我的一種我執。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阿摩羅識是純淨無染的意識——在阿賴耶識不受到末那識的纏縛之後的名稱。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在第四章中對此有詳盡的解釋。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種子」:物質(色法)與精神(心法)等一切現象都有產生的原因,佛教以「種子」來做為比喻,最早見於《雜阿含經》。「種子」一詞,後來成為大乘唯識學的重要術語之一,在唯識宗的理論中,種子藏於阿賴耶識中。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我們對這世界的感受和理解,正形塑了我們的存在。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如果我們需要保護自己的覺受,那是因為你還沒強壯到足以完全面對世界……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若你的心失落於紛擾紅塵,那麼端坐於寂靜森林也無濟於事。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外界的五光十色並非你的「敵人」,你的「敵人」是缺乏覺知,是失去正念。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只要保持覺知,身體、山峰或河流都會成為你的心。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若不揚棄時間和空間是絕對且彼此弧立的想法,在理解宇宙時就無法有所突破。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有時,一個眼神或笑容所表達的般若智慧,更甚於千言萬語或思想。禪修者經常被告誡切莫使用語言文字,這樣做並非貶低語言文字,而是避免執著語言文字的危險。
㊣七葉佛教書社š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š版權所有㊣
  「無我」的概念是一種手段而非目的,如果它淪為一種概念,就必須跟所有其他概念一樣被摧毀。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讓我們拋開自我觀念,使用一種沒有主詞和語言。
㊣七葉佛教書社œ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œ版權所有㊣
  就像用尺丈量東西,我們也把自己的「心」套進由心本身所創造的預設模式中。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若我們仔細看,就會見到行動的主詞就在行動中,而行動本身正是主詞。
㊣七葉佛教書社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ž版權所有㊣
  當我們見到每種行為都是行為本身的主詞時,就會開始領會「知曉」這個字無限的應用性。
㊣七葉佛教書社Ÿ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Ÿ版權所有㊣
  閱讀這些話語可能也在你內心打入一個楔子,但能否擊破就看你的興致和禪修功夫了。
【書籍目錄】
第1頁:推薦序 -- 讓覺知的陽光遍照 第2頁:推薦序 -- 人間步步安樂行
第3頁:導讀 -- 凝視、穿透、泅入無限 第4頁:前言 在修道的迷霧森林中披荊斬棘
第5頁:第一章 從靜坐中覺醒 第6頁:第二章 你得自己去看見
第7頁:第三章 穿越時空的迷思 第8頁:第四章 沒有人能告訴你答案
第9頁:第五章 平靜的力量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7-3-14 16:18:14
顶礼伟大的一行禅师!看了《平静的力量》,我才知道,是否拥有心灵的平静,不在于修行时间的长短,而在于你的愿力和决心!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