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不完美者的幸福指南:人生是需要管理的  作者:顏俊

不完美者的幸福指南:人生是需要管理的  作者:顏俊

第一部份:誤解

[日期:2016-06-05] 來源:  作者:顏俊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追求快樂和幸福倒不是現代人的發明,人人都想追求永遠的幸福,但是happiness到底是啥玩意兒,追又能不能追得 上呢?我忽然發現有幾樣東西在目前的社會狀態裡很相似,都是全民一擁而上地狂追,各色書報雜誌上永恆談論,唯一的效果只是幫出版社賣廣告,以及讓大眾越來 越對自己不滿:一是減肥,二是理想伴侶,三是快樂。如果我告訴你,那些都是胡說八道,你大概也不會相信的—白紙黑字印出來的道理不會錯吧?
  
   David Burns的經典著作Feeling Good裡面有一個理論,剛看到的時候嚇一跳,需要很長時間消化都很難接受,他說:其實,世界上根本沒有自我價值這個東西,要調整人生態度,就乾脆忘掉衡 量人生價值這件事!你這個人,其他每個人,都沒有價值可量,根本無價。
  
  讓我來試驗一下類似的手段,顛覆平時被奉為神明的「真理」:持久的長期的幸福和快樂根本是不可能追到的,別浪費時間了!即使全社會都一窩蜂地去追求某個目標理想,也並不能證明這個目標是應該追求的、合理的、甚至可能達到的。
  
   為什麼我要說這麼掃興悲觀的話呢?這還是要回到生物學和化學上面從頭講起,也就是所謂的動物本性。什麼是快樂感?用非常簡化的說法,就是某個神經末梢往 外釋放一些「快樂信號」,dopamine或者endorphin這樣的東西。這些分子流出來,晃啊晃地漂過非常窄的神經之間的縫隙,撞上對岸的另一個神 經細胞膜上面的接受器(receptors)。這些分子好像是特殊形狀的鑰匙,碰上了跟它們吻合的鎖孔就進去了,引起對岸神經內部的一系列信號發生,點亮 了特定的一種狼煙,傳到大腦裡,那麼就是快樂嘍。
  
  正常的狀態下—所謂正常就是經過幾億年的進化被反覆實踐錘煉和習慣後的結果—這 些快樂分子的數量和傳遞信號的強度是有限的,而且短暫,一次就吐這麼多,即使神經間隙中還剩一些也很快被吸收掉了。遇到強烈的快感,例如漫長的寒冬之後忽 然獵到一頭野獸,飽餐一頓,或者做愛達到性高潮,那也是轉瞬即逝的事兒,絕不可能長久。為什麼呢?因為快感讓人的警惕性、反射速度、行為動力都大大地下 降,死於安樂嘛。陶醉太久了就會一口被熊吃掉或者採集不到夠多的食物,或者老婆跟別的男人跑了,反正前景很危險,後果很嚴重哦。快感是自然界吊在所有動物 面前的胡蘿蔔,它的真正作用是催促人去做必要的事情—所謂必要就是延續物種。自然界從來就沒打算給人類頻繁而普遍的滿足感,那多危險!
  
   持久的強烈的快樂感來自何處?外來的分子,形狀象體內自製的「快樂分子」,也能吻合貼上接受神經膜上的門鎖,就帶來了「人造快樂」。例如可卡因,例如安 非他明,例如鴉片/嗎啡/海洛因(都是一個東西),例如酒精。(注意,同樣的分子在不同大腦裡產生的化學反應類似但不完全一樣。)問題是,我們的身體根本 不是照這些外來物製造進化出來的結構,正常的生理活動沒法有效地處理這些東西。例如cocaine,典型的卡在門鎖裡不出來,不能像普通快樂分子那樣被消 化吸收扔掉,於是神經系統象短路的電網一樣不正常地亂髮過度強烈的信號。整個網路哪兒見過這陣仗,被強烈的興奮信號持續轟炸,該逐漸流淌出來的快樂信號被 嘩地一下全倒出來,用得一乾二淨。等「高」的感覺過了以後,平時細水長流的分子儲備都浪費掉了,那麼人感覺特別的低,比平時正常狀態低多了。而且一系列其 他的生理後遺症開始發生,例如記憶,例如receptors的減少(受不了轟炸了嘛),讓人需要越來越多的外界人工刺激和轟炸,這就是毒品讓人上癮的過 程。
  
  我的意思是,合乎自然的正常快樂感,本來就是溫和而短暫的,自然也好,神明也好,誰也沒跟你保證過天天幸福,日日喝蜜,時刻 都像睬在雲裡一樣。如果非要期望每天上班、過日子都跟初戀的第一個月那麼興奮愉快,鳥語花香,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你喂自己毒品並且不停地提高劑量,即使吸 毒都還要忍受高過後的超常的低潮呢。能隔三岔五地來一下開心的時候就很好了,開心的感覺,過去就過去了,別老指望著招之即來呼之即去,想維持多久就維持多 久—那是不可能的!
  
  說到這裡,恐怕有不少人會生氣地說,喂!你太掃興了。這不是讓我們沒了夢想和指望嘛,如果幸福真的是可遇不可 求的東西,豈不是很沒意思?我要說,非也非也。其實,讓大多數追求幸福的人格外焦慮和憂鬱和煩躁不滿的根源恰好是「我應該經常而持續地快樂」這種無聊而不 現實不可能的神話。越追就因為得不到而越苦惱。
  
  有人也許會說,不對吧?為什麼某些人就比另外一些人更快樂,快樂的時間更多呢?我 有兩個解釋,第一,看上去快樂的人,根本就沒有念念不忘地努力強迫自己去追求快樂或者其他不可能達到的目標;第二,他們的基礎滿足水平,或許是在神經間隙 中漂浮的快樂分子,或許是對岸的receptors,天生就比另外一些人數量多密度大。
  
  其實,我很討厭快樂這個詞,因為歧義太嚴 重,給人誤解太深。我反對花太多的精力和期望去「贏得」更多更持久的快樂感,因為天然快感應該是短暫的。當然,快樂感雖然短暫,在這些短暫的火花爆發之間 的日子也並不等於就陷入黑暗而鬱悶悲傷煩惱的狀態。我們如果想提高生活質量,真正應該建築的追求的是什麼東西呢?什麼東西才是現實可能而且符合自然規律的 呢?我喜歡用的詞是well-being。具體來說,就是一種持久的平穩而堅強的感情和思想狀態,正面的狀態,不容易被負面的感情,如恐懼、憤怒、怨恨、 自卑之類,打亂陣腳或者沖昏頭腦,遇到逆境能夠適應。類似於健康的身體,能跑能跳,能挑能擔,抵抗力強,遇到病菌入侵或者負傷之後能夠休養生息快速地好 轉。一句話,平衡而且生存能力強。
  
  哇,也許你會說,我天生就性格軟弱嘛,強壯不起來的。你要我努力修築健康的身體,我哪兒有那個 精力和資源呢?我的回答是:第一先把浪費在追求快樂、減肥、完美終生伴侶這些目標上的時間都省下來,就夠人用好久的了!然後把這些精力放在學習和鍛煉自己 的堅韌習慣上,面對逆境毫不害怕坦然處理,愉快的心情和自信的態度自然而然地就長出來了,想都不用想。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