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禪修菁華5 - 默照 聖嚴法師

禪修菁華5 - 默照 聖嚴法師

洞山宗旨

[日期:2012-09-1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聖嚴法師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一、寶鏡三昧歌

  如是之法,佛祖密付;汝今得之,宜善保護。

  銀碗盛雪,明月藏鷺。類之不濟,混則知處。

  意不在言,來機亦赴;動成窠臼,差落顧佇。

  背觸俱非,如大火聚;但形文彩,即屬染污;

  夜半正明,天曉不露。為物作是,用拔諸苦。

  雖非有為,不是無語;如臨寶鏡,形影相睹。

  汝不是渠,渠正是汝;如世嬰兒,五相完具;

  不去不來,不起不住。婆婆和和,有句無句。

  終不得物,語未正故;重離六爻,偏正回互。

  疊而為在,變盡成五;如荎草味,如金剛杵;

  正中妙挾,敲唱雙舉。通宗通途,挾帶挾路。

  錯然則吉,不可犯忤;天真而妙,不屬迷悟。

  因緣時節,寂然昭著;細入無間,大絕方所;

  豪忽之差,不應律呂。今有頓漸,緣立宗趣。

  宗趣分矣,即是規矩;宗通趣極,真常流注。

  外寂中搖,系駒伏鼠;先聖悲之,為法檀度。

  隨其顛倒,以緇為素。顛倒想滅,肯心自許。

  要合古轍,請觀前古;佛道垂在,十劫觀樹。

  如虎之缺,如馬之馵;以有下劣,寶幾珍御。

  以有驚異,黧奴白牯。羿以巧力,射中百步。

  箭鋒相值,巧力何預,木人方歌,石女起舞。

  非情識到,寧容思慮,臣奉於君,子順行父;

  不順非孝,不奉非輔。潛行密用,如愚如魯;

  但能相續,名主中主。

              (錄自《洞山良價禪師語錄》及《禪海十珍》、《卍續藏》一一九、八八六

             及一二六·八八~八九)

 

   二、玄中銘 並序

  竊以,絕韻之音,假玄唱以明宗,入理深淡,以無功而會旨。混然體用,宛轉偏圓。亦猶投刃揮斤,輪扁得手。虛玄不犯,回互傍參。寄鳥道而寥空,以玄路而 該括。然雖空體寂然,不乖群動。於有句中無句,妙在體前。以無語中有語,回途復妙。是以用而不動,寂而不凝。清風偃草而不搖,皓月普天而非照。蒼梧不棲於 丹鳳,澄潭豈墜於紅輪。獨而不孤,無根永固。雙明濟韻,事理俱融。是以高歌雪曲。和者還稀。布鼓臨軒,何人鳴擊。不達旨妙,難措幽微。儻或用而無功,寂而 虛照;事理雙明,體用無滯;玄中之旨,其有斯焉。

  大陽門下日日三秋,明月堂前時時九夏。

  森羅萬象古佛家風,碧落青霄道人活計。

  靈苗瑞草野父愁壇,露地白牛牧人懶放。

  龍吟枯骨異響難聞,木馬嘶時何人道聽。

  夜明簾外古鏡徒耀,空王殿中千光那照。

  澄源湛水尚棹孤舟,古佛道場猶乘車子。

  無影樹下永劫清涼,觸目荒林論年放曠。

  舉足下足鳥道無殊,坐臥經行莫非玄路。

  向道莫去歸來背父,夜半正明天曉不露。

  先行不到末後甚過,沒底船子無漏堅固。

  碧潭水月隱隱難沈,青山白雲無根卻往。

  峰巒秀異鶴不停機,錄木迢然鳳無依倚。

  徒敲布鼓誰是知音,空擊成聲何人撫掌。

  胡笳曲子不墮五音,韻出青霄任君吹唱。

   (選自《洞山良價禪師語錄》、《卍續藏》一一九·九一四頁)

 

    三、親豐吟

  古路坦然誰措足,地人解唱還鄉曲。

  清風月下守株人,涼兔漸遙春草綠。

  天香襲兮絕芬馥,月色凝兮非照燭。

  行玄猶是涉崎嶇,體妙因茲前延促。

  殊不然兮何展縮,叢得然兮混泥玉。

  獬豸同欄辨者嗤,薰蕕共處須分郁。

  長天月兮遍溪谷,不斷風兮偃松竹。

  我今到此得從容,吾師叱我相隨逐。

  新豐路兮峻仍皾,新豐洞兮湛然沃。

  登者登兮不動搖,游者游兮莫忽速。

  絕荊榛兮罷釿斸,飲馨香兮味清肅。

  負重登臨脫屣回,看他早是空擔鞠。

  來駕肩兮履芳躅,至澄心兮去凝目。

  亭堂雖有到人稀,林泉不長尋常木。

  道不鑴雕非曲錄,郢人進步何瞻矚。

  工夫不到不方圓,言語不能非眷屬。

  事不然兮詎冥旭,我不然兮何斷續。

  慇勤為報道中人,若戀玄關即拘束。

(錄自《洞山良價禪師語錄》、《卍續藏》一一九·九一四~九一五)

 

    四、五位君臣頌

  1、正中偏 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識,隱隱猶懷舊日嫌。

  2、偏中正 失曉老婆逢古鏡,分明覿面別無真,休更迷頭猶認影。

  3、正中來 無中有路隔塵埃,但能不觸當今諱,也勝前朝斷舌才。

  4、兼中至 兩刃交鋒不須避,好的猶如火裡蓮,宛然自有沖天志。

  5、兼中到 不落有無誰敢和,人人盡欲出常流,折合還歸炭裡坐。

(錄自《洞山良價禪師語錄》、《卍續藏》一一九·八八五)

 

    五、功勳五位頌

  1、聖主由來法帝堯,御人以禮曲龍腰。

    有時鬧市頭邊過,到處文明賀聖朝。

  (此是「君向臣不共」,是指「正中偏」。)

  2、淨洗濃妝為阿誰,子規聲裡勸人歸,

    百花落盡啼無盡,更向亂峰深處啼。

  (此是「臣奉君一色」,是指「偏中正」。)

  3、枯木花開劫外春,倒騎玉象趁麒麟。

    而今高隱千峰外,月皎風清好日辰。

  (此是「君視臣功」,是指「正中來」。)

  4、眾生諸佛不相侵,山自高兮水自深。

    萬別千差明底事,鷓鴣啼處百花新。

  (此是「世向君共功」,是指「兼中至」。)

  5、頭角纔生已不堪,擬心求佛好羞慚。

    迢迢空劫無人識,肯向南詢五十三。

  (此是「君向臣共功」,是指「兼中到」。)

(本頌錄自《洞山良價禪師語錄》,並參考《宗門玄鑒圖》,

     《卍續藏》一一二·九三六)

 〔附:介紹洞山五位的思想方法〕

  洞山良價禪師的正偏五位,實在是受了石頭希遷禪師的〈參同契〉中所述陰陽、明暗之回互說的影響而加以應用的,後來諸家,對於這正偏五位之說,即有了許多的解說。

  其中「正」即是二儀中的陰,表徵著靜、體、空、理、平等、絕對、木覺、真如等的意思。「偏」是二儀中的陽,是表徵著動、用、色、事、差別、相對、不 覺、生滅等的意思。故以偏正回互而建立了正中偏等五位之說,以說明法之德用的自在無礙。後來又有人依之而建立了「君臣五位」及「王子五位」等的說法。

  一、曹山元證禪師的君臣五位說

  因有僧問五位君臣旨訣,師曰:「正位即空界,本來無物。偏位即色界,有萬象形。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偏中正者,捨事入理;兼帶者,冥應眾緣,不墮諸有,非染非淨,非正非偏,故曰虛玄大道,無著真宗。從上先德,推此一位,最妙最玄,當詳審辨明。」

  「君為正位,臣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視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帶語。」

  進云:「如何是君?」師曰:「妙德尊寰宇,高明朗大虛。」

  云:「如何是臣?」師曰:「靈機弘聖道,真智利群生。」

  云:「如何有臣向君?」師曰:「不墮諸異趣,凝情望聖容。」

  云:「如何是君視臣?」師曰:「妙容雖不動,光燭本無偏。」

  云:「如何是君臣合道?」師曰:「混然無內外,和融上下平。」

(錄自《撫州曹山元證禪師語錄》,《大正藏》四七·五二七上)

  二、石霜楚圓禪師的王子(誕生)五位說

  (一)誕生王子——是君王所生嫡傳的太子,頓入一色,不借功勳自然成就。相當於正中偏,喻本覺佛性。石霜楚圓的頌云:

  天然貴胤本非功,德合乾坤育勢隆。

  始末一期無雜種,分宮六宅不他宗。

  上和下睦陰陽順,共氣連枝器量同。

  欲識誕生王子父,鶴騰霄漢出銀籠。

  (二)朝生王子——在外朝,居臣位,雖不能自就君位,卻能為宰相而成君王的輔佐。外紹王族種姓,故亦中為王子。相當於偏中正,喻漸漸修學,悉當成佛。石霜楚圓的頌云:

  苦學論情世莫群,出來凡事已超倫。

  詩成五字三冬雪,筆落分豪四海雲。

  萬卷積功彰聖代,一心忠孝輔明君。

  盬梅不是生知得,金榜何勞顯至勳。

  (三)末生王子——為天子的末子,雖然久經功勳仍不得君王之位,遠謝一切而專事內紹。此即臣向君的正中來位,喻漸次用功夫而入於是色。石霜楚圓的頌云:

  久棲巖穴用功夫,草榻柴扉守志孤。

  十載見聞心自委,一身冬夏衣縑無。

  澄凝含笑三秋思,清苦高名上哲圖。

  業就巍科酬極志,比來臣相不當途。

  (四)化生王子——雖是生於王宮的王子,仍承父王之命,居於臣位,能輔王化。即是君視臣的兼中至位,喻菩薩化度眾生之位。石霜楚的頌云:

  傍分帝命為傳持,萬里山河布政威。

  紅影日輪凝下界,碧油風冷暑炎時。

  高低豈廢尊卑奉,五褲蘇塗遠近知。

  妙印手持煙塞靜,當陽那肯露纖機。

  (五)內生王子——乍生即在君位,其體與父王無異,乃統萬機,臣能輔佐,即是群臣道合的兼中到位。喻理智一如、本來成佛的奧義。石霜楚圓的頌云:

  九重深密復何宣,掛敝由來顯妙傳。

  祗奉一人天地貴,從他諸道自分權。

  紫羅帳合君臣隔,黃閣簾垂禁制全。

  為汝方隅官屬戀,遂將黃葉止啼錢。

(錄自《永覺元賢禪師廣錄》卷第二十七、《卍續藏》一二五·七一九~七二一)

  三、重離六爻與疊三變五說  

  根據洞山良價禪師的〈寶鏡三昧歌〉所稱:「重離六爻,偏正回互,疊而為三,變盡成五。如荎草味,如金剛杵」的一段話,〈曹山元證禪師的語錄〉即為之作成黑白五種圓相,表示五位:表正中偏,表偏中正,表正中來,表兼中至,表兼中到。

  此三疊五變之說是依據重離六爻而來的。所謂得離六爻,便是卦,於陰爻陽爻回互疊變而成五卦,好像芷草之具五味,金剛杵之具五股,配於五方五行,而喻顯正偏之五位。

  宋代的寂音慧洪禪師,對於重離六爻與疊三變五的解釋是這樣的:

  「離、南方之卦,火也,心之譬也。其爻六劃,回互成五卦,重疊成三卦。如,第二爻三爻四爻,又成一卦,巽也。第三爻四爻五爻,又成一卦,兌也。此之謂疊為三也。下巽上兌又成一卦,大過也。下兌上巽又成一卦,中孚也。此之謂變成五也。」

  正中來  偏(兼)中至  正中偏  偏中正  兼中到

  大過     中孚     巽    兌   重離

(《卍續藏》一一一·二二四頁)

  總之,正偏五位之說,在曹洞宗旨而言,極為重要,故在《禪宗正脈》第十四之中,有大陽警玄的五位頌;《投子義青禪師語錄》捲上,有五位頌;《宏智禪師 廣錄》第八,有五位頌;永覺元賢禪師的《廣錄》第二十七,有洞山五位及五位答問;《三山來禪師五家宗旨纂要》卷中,有燈來禪師的釋及頌。

  六、三滲漏

  洞山良價禪師對曹山本寂禪師說:

  「吾在雲巖先師處,親印寶鏡三昧,事窮的要,今付於汝。(中略)末法時代,人多乾慧,若要辨驗真偽,有三種滲漏:一、見滲漏,謂機不離位,墮在毒海。 二、情滲漏,謂滯在向背,見處偏枯。三、語滲漏,謂究妙失宗,機昧終始。學者濁智流轉,不出此三種,語滲漏,謂究妙失宗,機昧終始。學者濁智流轉,不出此 三種,子宜知之。」

    (錄自《洞山良價禪師語錄》、《卍續藏》一一九·八八六頁)

 〔附:介紹三滲漏〕

  一、見滲漏

  (一)明安云:「謂見滯在所知,若不轉位,即在一色。所言滲漏者,只是可中未盡善,須辨來蹤,始得相續玄機妙用。」

  (二)燈來云:「謂見處滯在所知,設有妙悟,亦須吐卻,若不轉位,即坐在一色。所言者,直是語中,未能盡善,知他見有所滯也。」

  「如何是見滲漏?三山來禪師云:『直具一隻眼。』又云:『放下著。』頌曰:『山重重複水重重,萬水千山一目中;若道水山常在目,行人依舊路濛濛。』」 

  二、情滲漏

  (一)明安云:「謂情境不圓,滯在取捨;前後偏枯,鑒覺不全。是識浪流轉,途中邊岸事,直須句句中,離二邊,不滯情境。」

  (二)燈來云:「謂情境不圓,滯在取捨,不能融通鑒覺,著於一邊。皆是識浪流轉,途中岸邊事。直須句句離卻二邊,不滯情境,方有出身之路。」

  「如何是情滲漏?三山來禪師云:『如膠似漆。』又云:『活潑些好。』頌曰:『擔板從來見一邊,何如到處眼雙圓;滿腔系戀還須吐,一落思量便不堪。』」

  三、語滲漏

  (一)明安云:「體妙失宗者,滯在語路,句失宗旨。機昧終始者,謂當機暗昧,只在語中,宗旨不圓。句句中須是有語中無語,無語中有語,始得妙旨密圓也。」

  (二)燈來云:「謂滯語言,句失宗旨,不能於言詮三昧下轉身。所以當機暗昧,宗旨不圓。須是通有語中無語,無語中有語,乃得妙旨圓密。」

  「如何是語滲漏?三山來禪師云:『倒四顛三。』又云:『道甚麼?』頌曰:『有言須是悟無言,開口成雙落二三;況復游揚迷妙義,堪非堪笑口頭禪。』。」

              (明安語,錄自《人天眼目》卷三,燈來語,錄自《五家宗旨纂要》卷中)

  七、三路接人

  「僧到夾山,山問近離甚麼處?僧云:『洞山。』山云:『洞山有何言句?』僧云:『和尚道:我有三路接人。』夾山云:『有何三路?』僧云:『鳥道、玄路、展手。』。」(見《人天眼目》卷三)

 〔附:介紿三路接人〕

  (一)鳥道:「不開口處玄關轉,未措言時鳥道玄。此是不落語言,聲前一句。」

  (二)玄路:「寫成玉篆非干筆,刻出金章不是刀。此是玄音妙是,談而不談。」

  (三)展手:「睒眼牙口叮嚀囑,豎拂拈槌子細傳。此是覿面提持,隨機拈出。」

  鳥行於空,鳥道無叢跡;參學之人,生平受用,亦當如此。玄中之玄、主中之主、向上一路,稱為玄路;參學之人,應當走上此路。展開兩手,方便提示,迎接學者,使之直入甘露之門。洞山良價禪師接應學人的作略,大概如此。

  聖嚴識  洞山良價(八O七~八六九),是浙江省紹興會稽人。自幼出家,二十一歲具戒於嵩山,接著參謁南泉普願、溈山靈佑、雲嚴雲晟、魯祖寶雲及南源 道明等,一日過水睹影而大悟,在雲巖雲晟處印可嗣法。大中(八四七~八五九)末,在新豐山提撕學徒,後移住筠州洞山的普利院,盛宏法化。權開五位,善接三 根。年六十三歲,端坐示寂。嗣法弟子有雲居道膺、曹山本寂、龍牙居遁等二十六人。

  中國禪宗雖有五家七宗之多,但其傳至今天的僅有景臨濟及曹洞兩派。究其原委,因素固多,而在「慶忠鐵壁機老人五宗斷」的幾句話,可能已道出若干端倪: 「用臨濟而不通曹洞,則類野狐。用曹洞而不通臨濟,則落教綱。是必濟洞兼通,則雲門、溈仰、法眼,在其中矣。」(《五家宗旨纂要》卷首)

  (選自《禪門修證指要》)

【書籍目錄】
第1頁:編者序 第2頁:默照禪概說
第3頁:青山不礙白雲飛 第4頁:秋水連天空花幻
第5頁:禪意盡在不言中 第6頁:洞山宗旨
第7頁:宏智禪師坐禪指要 第8頁:禪病療法
第9頁:禪修疑難解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应梦禅寺會員 发表于 2013-1-30 9:04:00
师兄,无法复制内容啊!转载了一半儿,后面的怎么不能复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