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拈花智慧:傳遞心靈的智慧 釋果寧

拈花智慧:傳遞心靈的智慧 釋果寧

我們是怎么迷失自己的?

[日期:2011-04-0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释果宁釋果寧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我們是怎么迷失自己的?

  你累了么?

  此刻,請你閉上眼睛想一想,你是否經常會覺得疲憊?是否身心都已憔悴?想一想你已經多久沒有清清靜靜地去讀一篇文章,你已經多久沒有踏踏實實地睡覺睡到自然醒,你上一次和愛人一起悠閑地品茶賞月是在什么時候?答應孩子春天一起去放風箏的承諾兌現了么?……

  有人總是說,無聊是常態,無奈是常態,渾渾噩噩是常態……我們現今的人們大部分都處於一種極度的身心分裂中,我們為了有一個更好的生活狀態去拼命努力、拼命賺錢,在各種壓力之下錯過了生命中美好的風景,迷失了自我,失去了自己,漸漸的開始為生活中種種不如意的事情苦悶歎息,漸漸的,反而忘卻了拼搏最初的目的是為了身心的幸福快樂。早年的夢想已經被現實的殘酷消磨得失去了本來面目,競爭的壓力讓我們難有喘息之機——別人工作的時候,自己要更賣力地超過他;別人休息的時候,自己更要抓住機會贏得成績……人們總是在擔心失去,可是在拼命去“抓住”的同時,一個個內心早已是千瘡百孔,充滿了壓抑、焦慮、苦悶、孤獨和無助。而這個社會中複雜的人際關系更使我們常常感到困惑,感到身心疲憊、難以承受。

  在精神理想和現實世界的沖突中,我們的內心早已經被撕得四分五裂,然而我們究竟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困惑迷茫?我們究竟是怎么迷失了自己呢?

  一切痛苦的根源,皆因你失去了和諧。

  有這樣一個故事。

  偉大的佛陀在一次講法前,拿出了一條手絹。佛陀什么話都沒說,只是默默地在手帕上打結,打了一個結,又打一個結,最後手絹上共結了五個結。佛陀坐下的弟子們都大惑不解,眾人從來沒有見過佛陀有這種舉動,也不知道佛陀在手絹上打結是要來做什么。眾弟子看著佛陀,一臉茫然、不明就裏。

  這時候,佛陀把打完結的手絹舉起來,慈祥的目光掃視著眾位弟子。佛陀說:“我要把這個打了結的手絹給解開,但是在解開它們之前,我想提兩個問題……”坐下弟子都靜靜聆聽佛陀的問題。佛陀說:“第一個問題是,這打結之前的手絹和打結之後的手絹有什么不同啊?”

  佛陀話音剛落,一個叫做阿難的大弟子就站了起來。

  先在此介紹一下,這個阿難是什么人呢?他是釋迦牟尼佛聞法第一的大弟子。在釋迦牟尼佛的眾位弟子中,他被稱為“多聞第一”。阿難侍奉在佛陀身邊,跟隨佛陀弘揚佛法,是佛陀的侍者。

  我們都知道儒家的《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根據孔子的言行記錄下來集結成書的,並不是孔子親自寫的。而我們佛教一些經典的集結,也是因為這個阿難記住了佛陀所講的經文,然後把它敘述集結下來的。所以在佛經開頭都會有這么一句話——“如是我聞”,這個“如是我聞”的意思就是“我曾經聽佛說……”,而這個 “我”,指的就是阿難。

  佛陀提出了這個問題後,阿難站起來說:“師父啊,按照我的理解,這打結前的手絹和打結後的手絹並沒有什么不同。” 接著阿難跟大家解釋:“這條手帕就其存在來說,還是同一條手絹啊,它並沒有改變什么。”大家都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可是”,阿難又說道:“仔細觀察起來,好像又覺得有所不同了,那就是形式上的不同——因為打了那五個結,所以手絹失去了原有的平整,五個結糾結在一起,讓手絹變得皺巴巴的,手絹似乎失去了自由自在,顯得有些沉重……”

  佛陀聽完阿難的解釋,微笑了一下,說:“阿難,你說得不錯,這就是我要對大家講的……”

  “一個人的內心,在分裂的前後,就其本質上確實沒有什么分別,就像這條手絹,並沒有因為打了結而缺少什么、改變什么。一個人,當他失去了內心的自由和平衡,就其本質而言,他還是同一個個人。但是內心分裂的人,他已經失去了和諧。同樣如這條手絹,糾結著,扭曲了。”佛陀對阿難說:“我們的本性是一樣的,世間芸芸眾生都具有佛性,可是為什么有的人對人生有所覺悟,能夠得到身心的和諧,而有的人卻不能覺悟,依然要受著痛苦呢?阿難,你跟我的不同之處,在於你的境界不是佛的境界。在你的心靈深處,依然被五座大山所壓,就像我手絹上打這五個結,得不到自由啊……”

  佛祖把壓在心靈上的五座大山形象的比喻成手絹上的五個結,那么這“五座大山”究竟是什么呢?

  究其內心,也是一種生命的和諧境界。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其實就是指人的“五欲”。佛教所講的“五欲”就是財、色、名、食、睡。

  這五種欲望我們很容易就能理解,每個人都是有欲望的,而這五欲無疑是人們最想要獲取的東西。人們生來就需要飲食睡眠,這是人的本能,無可厚非,可是仔細想一想,最原始的欲望卻最容易使人迷失。現在的人,貪食貪睡,吃已經不僅僅是為了滿足饑餓感,還要吃得新奇,可是當各種美味珍饈擺在面前的時候,卻又大肆浪費,揮霍無度。人們的欲望愈加強烈,而本性也就在無限度的追求中漸漸迷失了。

  在生理上得到了滿足以後,人們又往往希望能夠得到心理上的滿足,而這個心理卻又是不健康的,沒錢的人想要有錢,有錢的人想要有權,有權的人又想要有大大的名聲……最終,人們只能在追逐“五欲”的道路上越陷越深難以自拔。

  我們的困擾、煩惱正是因為我們心中壓著“五欲”的大山,試想,時時刻刻被五座大山壓住的心靈還怎么得到解脫?我們還怎么輕松得起來呢?苦苦掙紮在“財、色、名、食、睡”裏,就像把自己困在了沒有出口的迷宮,繞來繞去,以為會有很多的出路,其實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禁錮。自己給自己套上的枷鎖,只有自己才能解開。我們每個人不自在,我們有那么多的煩惱、牽掛、憂慮、痛苦,都是這五座大山給你帶來的。只要你跳出了這五座大山的壓迫,那么你的心就見到了佛性,佛性顯現,你就會得到大自在。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找回這副枷鎖的鑰匙。

  回到故事裏,佛陀又問了第二個問題。佛說:“現在我要解開這五個結,可是我要怎么樣做才能解開它們呢?”這時,佛的另一位大弟子舍利弗站了出來。

  舍利弗說:“師父啊,要想解開這五個結,就要靠近一點,仔細觀察一番,看看這些結是怎么系上去的。先要明白它們是怎么打成的,才好去解開它們。如果在沒有弄明白之前就貿然動手,有可能非但打不開,反而越解越緊,甚至再也解不開了。”

  佛陀聽完之後會心一笑,說道:“你回答得非常正確,先弄清事情的因,再去解決事情,這就是智慧啊。”

  舍利弗是佛陀座下眾多弟子中的“智慧第一”大弟子。佛教裏有一部經叫做《心經》,也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裏面的“舍利子”指的就是這個舍利弗。所以佛陀說舍利弗是有大智慧啊。

  在這裏,就是告訴我們這個“因”的重要。當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就要先想想,為什么會產生了這樣的結果,我們在之前做了什么。有一個詞叫做“因緣”,“緣”也就是指事物的因果之間的轉化聯系,所謂“緣由”。在這裏,同樣有一個關於舍利弗的故事。

  舍利弗在拜釋迦牟尼為師之前,另有一位師父。他跟隨著這位師父修行的是另一個法門,叫做拜火教。這一個教派在當時的印度影響非常大,信眾很多。同時,舍利弗的這個師父本事非常高明,也有很深的道行,兼具大神通,道力非常深。可是沒想到,有一天,這位師父突然去世了。舍利弗還有一位師兄弟,叫做目犍蓮,我們都知道,目犍蓮是神通第一,也是佛陀座下的一位大弟子。

  可是在當時,看到師父突然去世,師兄弟二人卻是痛苦不堪。二人都想,我們跟著師父學法,就是要具備大深通,就是要沒有生死,要了生死,可是現在師父都會死去,我們所學的這些法有什么用呢?二人從此失去了學法的信心,他們想不明白,為什么我們這樣的法,修了還要死?

  所以,二人失魂落魄,再也沒有修學的信心了,每日裏恍恍惚惚、迷迷惑惑,再也無法專心修行下去。恰好有一天,舍利弗在街上遇到了一個相貌莊嚴的沙門,這個沙門具足威儀,讓人一眼看去就有一種震懾力。舍利弗不自覺地產生了一種親近感,好奇地走上去問訊,他說,我看見你嘴巴裏好像在不停地念叨,你能告訴我你在念什么嗎?這個沙門年齡並不大,只有二十多歲,他見眼前的這個人有問,就對他說了一句話——

  “萬法因緣生,

  萬法因緣滅。

  我師大沙門,

  常做如是說。”

  舍利弗一聽這句話,頓時開悟了——“既然萬法都是因緣而生,又是因緣而滅,那么我的師父不也是一個法么,也是萬法因緣和合而生的啊!因緣一消散,他不是自然就要死亡么?因緣一合,所以生出了這一法,因緣一滅,這一法不就散了么!萬法因緣滅啊,人不也是一樣的么!”

  舍利弗領悟到了這點,茅塞頓開了。他連忙問這個年輕的沙門:“你的師父是誰啊?能有這么好的法門教給你。”這個沙門就告訴舍利弗,說:“我的師父是釋迦牟尼,我就是在向他學法。”這時的舍利弗再也不像之前那么渾渾噩噩,他覺得自己真正找到了一位聖者,不僅可以教給自己不死之法,還可以教給自己徹悟人生宇宙的真理。於是,在回去之後,他說服了自己的師兄弟目犍蓮,一起去跟隨了佛陀,做了佛陀座下的弟子。

  所以,就是一句“萬法因緣生,萬法因緣滅”使得智慧第一的舍利弗開悟了,而我們有沒有從這句話裏悟到些什么呢?

【書籍目錄】
第1頁:編輯推薦 第2頁:內容簡介
第3頁:作者簡介 第4頁:目錄
第5頁:你是否迷失了自己? 第6頁:我們是怎么迷失自己的?
第7頁:頭腦是國王,心靈是皇後,本能是仆人 第8頁:心靈教育是最美好的教育
第9頁:頭腦、心靈、本能的平衡… 第10頁:去滿足“需要”吧,而不是“欲望”
第11頁:去滿足“需要”吧,而不是“欲望” 第12頁:古人的智慧來自心靈
第13頁:西方的“十字信仰”和東方的“圓形信仰” 第14頁:頭腦代表了外在,心靈代表了內在…
第15頁:幸福是心靈的感受 第16頁:男人重頭腦,女人重心靈
第17頁:愛情和婚姻的哲學 第18頁:婚姻是不是真的會讓人失望呢?
第19頁:拋卻愛情的“占有欲” 第20頁:家庭的和諧需要信任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