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仁慈的吸引力:都市心靈修行法則 皮耶羅.費魯奇

仁慈的吸引力:都市心靈修行法則 皮耶羅.費魯奇

書評:良善而積極地面對

[日期:2011-03-3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皮耶羅.費魯奇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良善而積極地面對

  當問題發生時,我們很容易陷入,問題不是因我而起,我不願意得罪他人,更沒有能力改變他人,只好消極地接受,無視於小問題不斷地發生和累積,直到釀成危機。

  我們總想當好人,但是往往好人當不成,反而變成濫好人,好人跟濫好人的差別在哪裏?好人是能夠站在自己立場思考問題(真正了解自己),也能站在他人的立場思考問題,使得問題得以找到圓滿的方式解決;但是濫好人則是有時候委屈了自己做不願意的事情,有時候又想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動些手腳,不過所做的事情哪有不被知道的呢?當被知道的時候,情境往往會讓雙方更為尷尬,甚至引發對方的情緒。

  在《仁慈的吸引力》書裏面舉了一個例子,我非常有感觸,作者說“我認識一個女人,且稱她為陶樂西雅吧,她告訴我另外一個故事。每天晚上,她聽到公寓鄰居有個女娃在哭。那對父母把小孩抱上床,讓她一個人在黑暗中睡覺。他們任由嬰兒號哭良久,自己卻跑去看電視。嬰兒聲嘶力竭的哭聲道盡了痛苦和孤單。陶樂西雅該怎么做?她不知道。如果對這對父母直言,說不定情況更糟。她決定唱歌。她既然聽到小孩哭,小孩也能聽得到她。所以她每天晚上小孩在被送上床後,陶樂西雅就唱起甜美的安眠曲,隔著薄薄的牆對她說話,安撫她。小嬰兒聽到看不見的友善聲音就停止了哭泣,平靜地睡著了。一個陌生人的聲音帶來了溫暖,讓她免除了冰冷的孤單。”

  故事中的陶樂西雅充滿了高度 EQ ,這件事情看來,問題真的不是由陶樂西雅而起,她甚至也是受害者之一,因此,她大可以像孩子的父母親一樣,任由孩子聲嘶力竭地哭泣,而她只要戴上一付耳塞,或者把電視或音樂聲音開到聽不到孩子的哭聲,甚至打通電話給小區管委會或警察,大概就能解決她的問題。

  但是陶樂西雅更願意站在“關懷人”的角度,而不只是“解決事”的立場思考問題,她試圖了解真正問題的背後是小嬰兒害怕孤單所以哭泣,但是她沒有能力要求嬰兒的父母陪伴嬰兒,那她有能力做什么幫助嬰兒感到不孤單呢?這應該是陶樂西雅決定對嬰兒唱歌跟講話的原因。

  對於問題,我們能否思考問題背後真正問題的所在?並像陶樂西雅一樣知道自己有能力做些什么?真正使得自己跟他人都能從問題中得利與雙贏。

【書籍目錄】
第1頁:《仁慈的吸引力》亮點介紹 第2頁:內容簡介
第3頁:作者簡介 第4頁:目錄
第5頁:書評:仁慈:一種立場,一種生活方式 第6頁:書評:良善而積極地面對
第7頁:引言 第8頁:诚实
第9頁:溫暖 第10頁:寬恕
第11頁:接觸 第12頁:歸屬感
第13頁:信任 第14頁:專心
第15頁:同理心 第16頁:謙遜
第17頁:耐心 第18頁:慷慨
第19頁:尊重 第20頁:彈性
第21頁:記憶 第22頁:忠誠
第23頁:感恩 第24頁:服務
第25頁:喜樂 第26頁:結語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Jessie 发表于 2014-3-19 16:47:06
此書能讓我解開無數的心結,讓我懂得寬恕,懂得感恩,更能活在當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