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釋會紀聞 太虛大師講述

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釋會紀聞 太虛大師講述

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日期:2011-01-2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太虛大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己一  觀佛國依正因果

庚一  文殊師利問疾品

【釋】夫淨名示疾,本為修淨佛國土之行,文殊師利問之,即發明其意也。此品近為不思議品之因,遠則發起下之五品乃至下之七品。

辛一  受命率眾問疾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彼上人者,難為酬對。深達實相,善說法要,辯才無滯,智慧無礙,一切菩薩法式悉知,諸佛秘藏無不得入,降伏眾魔,遊戲神通,其慧方便皆已得度。雖然、當承佛聖旨,詣彼問疾』。於是眾中諸菩薩、大弟子、釋、梵、四天王咸作是念:今二大士──文殊師利、維摩詰──共談,必說妙法。即時八千菩薩、五百聲聞、百千天人皆欲隨從。於是文殊師利與諸菩薩、大弟子眾,及諸天人恭敬圍遶,入毗耶離大城。

【釋】此文自成四段:一、佛遣文殊問疾:夫諸弟子與諸菩薩,皆辭不詣維摩詰問疾,而悲與慈既相感應,將由之廣作諸佛事饒益眾生,然後攝之同歸佛地,其勢不能中止,則不得不命及上首大弟子矣。妙德本深跡高,望孚道隆,故一受命,大小聖眾諸天人等皆願從往也。二、文殊謙辭承旨:彼上人者難為酬對,此照應前之二品而總讚之也。上人、猶曰超出人上之人,謂其智德超出一般人上,故諸弟子、菩薩均難與酬對也。何者?以其內證深達實相,外化善說法要,是故辯才無滯,智慧無礙,佛菩薩藏靡不通達,神用無方俱臻究竟,雖今亦非能酬對也。然以承佛慈威加被,當前往問之耳。三、法會大眾,咸欲因文殊師利問維摩詰疾得聞妙法,故即時有菩薩、聲聞、天、人之眾,皆隨從之。四、文殊師利率眾入城,恭敬圍遶,具見威儀之盛。

【紀】文殊、此言妙德,謂妙一切功德而為言義。上人、今多稱出家人,其實謂智慧功德在一般人上,即是上人,非必專指出家人也。深達實相句:謂證得正法,不依倒妄。善說法要句:謂通達一切法門。一切菩薩法式悉知句:即法門無量誓願學是。諸佛秘藏句:如開權顯實,惟佛與佛知是。無不得入句:謂圓教菩薩,皆初心中便能知諸佛秘藏,與別教不同也。降伏眾魔句:謂眾魔為束縛人修善,心境皆有,隨緣伺便,擾亂淨心。亦在能隨緣降伏,魔自不生。遊戲神通四字:依義似專指六通中神境通言。

辛二  示相入室問答

壬一  示相

爾時、長者維摩詰心念:今文殊師利與大眾俱來。即以神力空其室內,除去所有及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臥。

【釋】佛由大慈應以大智,淨名乃從大悲受以大慧。神者覺心,力者慧性。空其室內,除去所有及諸侍者,乃從覺心慧性空諸器世間及有情世間,窮至本源,豁然獨照一真法界,運大悲心泯合無間,用為緣起淨佛國土之本。唯甘受和,唯白受采,亦唯空諸所有,乃能上同佛慈,虛容諸有緣眾而起不思議化,此深心集諸善法之源也。

【紀】此章空其室內句:即一切諸相了不可得境。唯置一床句:即證得不二法性真如境。以疾而臥句:即顯真如上起大悲心境也。

壬二  入室

文殊師利既入其舍,見其室空無諸所有,獨寢一床。

【釋】夫妙吉祥乃兩足之佛智,萬行之主導也。既入其舍,法由緣會而事成也。見其室空,因緣生法當體空也──就此經、可云淨佛國土當體空寂也。無諸所有,妙有非有唯假名也。獨寢一床,真空不空契中道也。歷歷明明,一念中現,此妙觀之宗本,法性之實相也。人人有箇獨寢一床之維摩詰,一切世間法所不能埋沒,亦為出世法所不能羅籠,蓋天蓋地,無形無名,塵劫昧之枉輪生死,一旦遇之即與十方三世諸佛、菩薩同入不可思議解脫。恆沙妙用一時俱發,猶文殊師利眾咸會維摩室也。試回光體究看!

【紀】此章,既入其舍三句:意顯如依地基、土木和合成舍,取能居人功用,實在空間。更如太陽,除取所見之圓影相、光明相、及所感觸之熱力外,另欲覓太陽實相,了無所得,當體即是諸無所有。金剛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過為意識上結合觀念之假名言耳。

壬三  問答

癸一  主問賓答

時維摩詰言:『善來文殊師利!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文殊師利言:『如是,居士!若來已更不來,若去已更不去。所以者何?來者無所從來,去者無所至。所可見者,更不可見。

【釋】善來文殊師利,此維摩詰歡迎之辭。即事言之:夫舍者、舍於空非舍於舍,舍無自體,體即是空。然則一切眾生皆舍於空,諸佛、聖賢亦舍於空,雖文殊師利亦曷嘗不舍於空;未嘗不舍於空,夫又安有來入其舍者哉!然乃宛然已來在其舍,故曰不來相而來也。夫見室今空無諸所有,是不見一相也;然今乃灼然見室空無有,獨寢一床,故曰不見相而見也。即理言之:盡法界是一維摩詰,亦盡法界是一文殊師利,覓來不來、見不見相了不可得,而未嘗不體露堂堂,當處即來,觀面相見,故曰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妙德將欲致佛來旨,申己問端,故即順而印之。乃曰:若其既來,早非是來。何則?來相已過去故。夫未來者,直未有乎來耳,非謂來之所從來也。過去者、直已無之耳,非謂其轉至何處也。設或來有所從,則應去有所至,如有昨日亦有明日。既其去無所至,則亦來無所從,如無明日亦無昨日。無所從來而來,故不來相而來。夫絕對則無見,而可見必假乎相待,相待則緣會靡常而剎那變壞,一見不可再見,再見早非前見之相。即見不帶見相,故不見相而見。大佛頂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三世、十方當頭坐斷,此之謂大智文殊師利歟!了此數句,一部中論無餘蘊矣。

【紀】此章淨名問言,不來相而來二句:明當體是來而無來相,當體是見而無見相。妙德答言,若來已更不來二句:正顯來相不定。如兩行人,一由東往西,一由西向東,各有去來相,亦必不同也。

癸二  賓問主答

子一  問答疾因

『且置斯事,居士所疾寧可忍不?療治有損不至增乎?世尊慇懃,致問無量。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其生久如?當云何滅』?維摩詰言:『從癡有愛則我病生;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得不病者,則我病滅。所以者何?菩薩為眾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則有病;若眾生得離病者,則菩薩無復病,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薩如是,於諸眾生愛之若子,眾生病則菩薩病,眾生病愈菩薩亦愈。又言是疾何所因起,菩薩疾者以大悲起』。

【釋】從癡有愛則我病生,此亦通於菩薩實有斯病,非但三界眾生。有癡則即有見,有愛則即有慢。何者?有所不見、即有所見,有所愛、即有所不愛,此即末那根本四惑。專從集生正面言之,唯癡與愛實為原力。癡者、動之所由興也,見者、體之所由判也,愛者、自之所由結也,慢者、他之所由離也。菩薩猶有無明,癡與見俱;從癡有愛,愛與慢俱。因此根本煩惱,遂有變易、分段兩種生死。在菩薩雖已無分段生死,尚有變易生死;雖已空分別執,尚有俱生、我法二執未盡,故曰從癡有愛則我病生,以有生死及我即有病故。或者、菩薩本已五住斷盡,二死永無,然以大悲願故,為度眾生現身人世,既受人身因有諸病。所謂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眾生不病則我病滅,菩薩疾者以大悲起是也。雖然、推原因何而有眾生,因何眾生有病,還是從癡有愛則有眾生及眾生病,故菩薩病依菩薩及眾生之癡愛起。其生無從,其滅無至,了癡愛之本空,覓癡愛而無得,則眾生病愈故菩薩病滅。此究詰疾之由來及其畢竟者。

【紀】此段前七句,為妙德傳佛意旨。中四句,為妙德自問疾因。維摩詰言下至以大悲起,皆淨名答辭。從癡有愛句:癡為根本無明,愛為根本煩惱。起無明,則不能了知明見;起煩惱,則不免造業受苦。入生死三句:謂生老病死數種相連,有生則必有死也。講義中,有變易生死、與分段生死二種。變易生死者,為菩薩生死:此種生死,菩薩以所修真空法性上一切佛果智慧功德為因,本願度生,依未盡之癡、見、愛、慢為緣──得自主的,為進化的──以願力生者也。分段生死者,為凡夫生死:此種生死,眾生以過去生中未斷之貪愛、惑業為因,引起父母四大為緣──不自主的、為輪迴的──以癡愛生者也。

子二  問答室空

文殊師利言:『居士此室何以空無侍者』?維摩詰言:『諸佛國土,亦復皆空』。又問:『以何為空』?答曰:『以空空』。又問:『空何用空』?答曰:『以無分別空故空』。又問:『空可分別耶』?答曰:『分別亦空』。又問:『空當於何求』?答曰:『當於六十二見中求』。又問:『六十二見當於何求』?答曰:『當於諸佛解脫中求』。又問:『諸佛解脫當於何求』?答曰:『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又仁者所問何無侍者,一切眾魔及諸外道皆吾侍也。所以者何?眾魔者樂生死,菩薩於生死而不捨;外道者樂諸見,菩薩於諸見而不動』。

【釋】夫疾者生於眾生之癡、愛與菩薩之悲願,諸佛國土亦皆從之緣起。然癡與愛體本空寂,菩薩悲願亦復如是,故疾體與諸佛國土之體無不空也。然以何者名為空乎?以本空故空也。然本空何必空乎?直以不分別空故空耳。吾人種種無明妄動,顛倒貪著種種名相,皆分別乎空而幻現,猶從目翳見空華也。然而空非可分別者,不可分別而妄分別,其所分別亦皆是空,猶之空華即是空也。夫本空則不事求也,第以妄想執著昧其是空,是以求空,然則不即以六十二見求之將何求乎?妄見體空,即是諸佛解脫,故欲索妄見之根元,舍諸佛解脫則又無從也。夫諸佛解脫,即指解脫乎眾生種種煩惱心行而言。究眾生種種煩惱心行之體性了不可得,即是求諸佛之解脫。蓋大悲之疾即淨土之行,性空為體而以眾魔外道為緣,不捨生死而令解脫,不動諸見而令清淨,則眾生心淨而佛國土淨。何者?以佛國土及眾生心性常空寂,故能不變隨緣,隨緣不變。此究詰疾之實體及其本性者。

                                              ┌─過去

                          ┌─有色──────┼─現在

                  ┌─色─┼─非有色────┐└─未來

          ┌─有─┤      ├─亦有色亦無色─┼──同上

六十二見─┤      │      └─非有色非無色─┘

          └─無  ├─受─┐

                  ├─想─┼──同上

                  ├─行─┤

 

                  └─識─┘

每蘊歷四句、三世成十二,五蘊合成六十,另加有無二根本見,成六十二。

【紀】此段、以無分別空句:如病目人所見空華之空,與無病目人所見淨明之空,原無有二。但不隨著空華分別,當體即是空也。

子三  問答疾相

文殊師利言:『居士所疾為何等相』?維摩詰言:『我病無形不可見』。又問:『此病身合耶,心合耶』?答曰:『非身合,身相離故;亦非心合,心如幻故』。又問:『地大、水大、火大、風大,於此四大何大之病』?答曰:『是病非地大、不離地大,水、火、風大亦復如是。而眾生病從四大起,以其有病是故我病』。

【釋】夫疾無定相,以疾體空故。然本以大悲攝受眾生故現身現疾,有依他性,無自依性,則亦即以眾生病相為病相耳。此究詰疾之定義及其界說者。世間學者,研究諸法執著是實,不出此三;在佛法則轉為無作、空、無相三解脫法門也。

【紀】此段首明疾相本無邊際、無界限、無自相可得。以凡所謂相,皆是五陰為因,名字文言為緣,和合而成。故今淨名以疾而顯疾實體之相。現身現疾,從癡有愛句,謂疾之實體。而此實體,即是真如法性,以真如能起無明,即一切法,離一切相。下述之四大各有體相,亦自不同。如地以堅為體,以質礙為相。水以溼為體,以流潤為相。風以動為體,以搖擊為相。火以熱為體,除冥燃燒為相。其名大者,含周遍義。故推而論之,各種有形質堅固之物體,皆屬地大。地大中本含四塵──色、香、味、觸,水含三類──色、味、觸,火含三類──色、觸,惟風大中僅含一類,只觸而已。是病非地大句:謂因大悲心起故。亦不離地大句:謂眾生病則我病故。而眾生病從四大起句:因眾生身由四大成故。

子四  問答如何慰喻有疾菩薩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應云何慰喻有疾菩薩』?維摩詰言:『說身無常,不說厭離於身;說身有苦,不說樂於涅槃;說身無我,而說教導眾生;說身空寂,不說畢竟寂滅;說悔先罪,而不說入於過去。以己之疾愍於彼疾,當識宿世無數劫苦,當念饒益一切眾生,憶所修福,念於淨命,勿生憂惱,常起精進,當作醫王療治眾病。菩薩應如是慰喻有疾菩薩,令其歡喜』。

【釋】文義可知。此明處他人疾之道,亦明於此世間度此身心之法,不著此岸,不住彼岸,菩薩當安處中道行是也。

【紀】此段說身無常、有苦、無我、空寂,不說厭離於身、樂於涅槃、畢竟寂滅而說教導眾生者,正謂不同凡夫貪著生命,不同小乘趣入空寂耳。說先悔罪二句:謂夙業所遺,以病推之。當識宿世無數劫苦句:為當念生死苦。當念一切饒益眾生句:為當發菩提心。念於淨命二句:謂於正命不妄貪求。當作醫王二句:謂如佛慈悲,救度苦厄也。總之、大乘菩薩,以種種方便,利益一切有情為究竟,不以涅槃寂滅為究竟。

子五  問答有疾菩薩如何調其心行

文殊師利言:『居士!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維摩詰言:『有疾菩薩應作是念: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導諸煩惱生,無有實法,誰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為身,四大無主,身亦無我。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於我不應生著。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眾生想,當起法想。應作是念:但以眾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滅唯法滅。又此法者各不相知,起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彼有疾菩薩,為滅法想,當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顛倒,顛倒者即是大患,我應離之。云何為離?離我我所。云何離我我所?謂離二法。云何離二法?謂不念內外諸法,行於平等。云何平等?謂我等、涅槃等。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此二皆空。以何為空?但以名字故空,如此二法無決定性。得是平等,無有餘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是有疾菩薩以無所受而受諸受,未具佛法,亦不滅受而取證也。

設身有苦,念趣眾生起大悲心,我既調伏亦當調伏一切眾生,但除其病而不除法,為斷病本而教導之。何謂病本?謂有攀緣,從有攀緣則為病本。何所攀緣?謂之三界。云何斷攀緣?以無所得,若無所得,則無攀緣。何謂無所得?謂離二見。何謂二見?謂內見、外見,是無所得。文殊師利!是為有疾菩薩調伏其心。為斷老、病、死苦,是菩薩菩提。若不如是,己所修治為無慧利。譬如勝怨乃可為勇,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薩之謂也。

彼有疾菩薩應復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眾生病亦非真非有。作是觀時,於諸眾生若起愛見大悲,即應捨離。所以者何?菩薩斷除客塵煩惱而起大悲,愛見悲者則於生死有疲厭心,若能離此無有疲厭,在在所生不為愛見之所覆也。所生無縛,能為眾生說法解縛。如佛所說: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若自無縛能解彼縛,斯有是處。是故菩薩不應起縛。何謂縛?何謂解?貪著禪味是菩薩縛,以方便生是菩薩解。又、無方便慧縛,有方便慧解;無慧方便縛,有慧方便解。何謂無方便慧縛?謂菩薩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而自調伏,是謂無方便慧縛。何謂有方便慧解?謂不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以自調伏而不疲厭,是名有方便慧解。何謂無慧方便縛?謂菩薩住貪欲、瞋恚、邪見等諸煩惱而殖眾德本,是名無慧方便縛。何謂有慧方便解?謂離諸貪欲、瞋恚、邪見等諸煩惱而殖眾德本,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有慧方便解。文殊師利!彼有疾菩薩應如是觀諸法。又復觀身無常、苦、空、非我,是名為慧。雖身有疾,常在生死饒益一切而不厭倦,是名方便。又復觀身身不離病、病不離身,是病是身、非新非故,是名為慧。設身有疾而不永滅,是名方便。

文殊師利!有疾菩薩應如是調伏其心,不住其中,亦復不住不調伏心。所以者何?若住不調伏心是愚人法,若住調伏心,是聲聞法,是故菩薩不當住於調伏、不調伏心,離此二法是菩薩行。在於生死不為汙行,住於涅槃不永滅度,是菩薩行。非凡夫行,非賢聖行,是菩薩行。非垢行,非淨行,是菩薩行。雖過魔行而現降伏眾魔,是菩薩行。求一切智,無非時求,是菩薩行。雖觀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是菩薩行。雖觀十二緣起而入諸邪見,是菩薩行。雖攝一切眾生而不愛著,是菩薩行。雖樂遠離而不依身心盡,是菩薩行。雖行三界而不壞法性,是菩薩行。雖行於空而殖眾德本,是菩薩行。雖行無相而度眾生,是菩薩行。雖行無作而現受身,是菩薩行。雖行無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薩行。雖行六波羅密而遍知眾生心數法,是菩薩行。雖行六通而不盡漏,是菩薩行。雖行四無量心而不貪著生于梵世,是菩薩行。雖行禪定、解脫、三昧而不隨禪生,是菩薩行。雖行四念處,不畢竟永離身、受、心、法,是菩薩行。雖行四正勤而不捨身心精進,是菩薩行。雖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薩行。雖行五根而分別眾生諸根利鈍,是菩薩行。雖行五力而樂求佛十力,是菩薩行。雖行七覺分而分別佛之智慧,是菩薩行。雖行八正道而樂行無量佛道,是菩薩行。雖行止觀助道之法而不畢竟墮於寂滅,是菩薩行。雖行諸法不生不滅,而以相好莊嚴其身,是菩薩行。雖現聲聞、辟支佛威儀而不捨佛法,是菩薩行。雖隨諸法究竟淨相而隨所應為現其身,是菩薩行。雖觀諸佛國土永寂如空,而現種種清淨佛土,是菩薩行。雖得佛道、轉於法輪、入於涅槃,而不捨於菩薩之道,是菩薩行』。

【釋】此文當分為四:一者、調伏自心癡愛病,用三空觀:一、我空觀,從今我此病至滅時不言我滅是也。二、法空觀,從為滅法想至無決定性是也。三、空空觀,從得是平等至空病亦空是也。二者、調伏眾生癡愛病,即上求佛法下度眾生也。未具如來智慧福德,不證寂滅,是上求佛法也。以身苦念惡趣眾生,起大悲心,勇猛救度眾生生、老、病、死之苦,是下度眾生也。三者、調伏自他癡愛病:一、離愛見覆,二、解偏著縛,文義可知。四者、從調伏不調伏之中道,起菩薩行而淨佛國土,起種種菩薩行而結歸現佛身、現佛土、現成佛、轉法輪、涅槃而不捨菩薩道。故此品亦為說淨佛國依正之因。

此明處自己疾之道,亦明於此身心度此世間之法,依此應當先悟自疾性空。然既未能修習成滿一切佛功德,不可即證性空涅槃,此若取證,還同小乘自了,故當觀眾生苦,發大悲心。然復應知世間眾生苦亦性空,勿起愛著、見取;雖復性空,眾生在癡、愛中實有種種苦惱,故應等運智慧、方便,善自解脫,而能勇於救人。由是乃能不墮六凡,不墮二乘,遍修諸菩薩行,莊嚴佛土,成就眾生,具修佛果無量功德。自癡愛病愈故治眾生癡愛病,眾生癡愛病愈故自大悲病愈。淨名示疾之意,胥見乎是。

【紀】此段、講義順文略分為調伏自心癡愛病,眾生癡愛病,自他癡愛病,及調伏不調伏之中道、起菩薩行而淨佛國土四類,其義自已賅括無遺。我、我所三字:如以自身為我,則凡自身以外對待幻現者,皆為我所矣。更如以自心為我,則自身又為我所矣。得是平等句:謂人法二空為平等空。亦不滅受而取證句:是上求佛智處。念惡趣眾生起大悲心句:是下度眾生處。謂有攀緣句:謂以心取境也。以無所得句:謂三界無有也。在在所生句:指六道、三途言。不為愛見所覆句:指明了常知言。成就眾生句:即方便也。而自調伏句:即智慧也。求一切智句:為攝證入真如。無非時求句:為隨順因緣。諸法不生四字:為無生法性。不依身心盡句:為不樂生死滅盡。起一切善行句:謂由精進力。遍知眾生心心數法句:謂由智慧觀。而不漏盡句:謂由聲聞、辟支位而現身度生。不隨禪生句:謂由修初、二、三、四禪,而不受彼天報也。止觀助道之法,即總結前三十七道品是也。究竟淨相,為最淨法身。隨所應為現其身句:如觀音現三十二應身,無身不現矣。

辛三  會眾聞法發心

說是語時,文殊師利所將大眾,其中八千天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書籍目錄】
第1頁:懸論 第2頁:佛國品第一
第3頁:方便品第二 第4頁:弟子品第三
第5頁:菩薩品第四 第6頁: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第7頁:不思議品第六 第8頁:觀眾生品第七
第9頁:佛道品第八 第10頁:入不二法門品第九
第11頁:香積佛品第十 第12頁:菩薩行品第十一
第13頁:見阿佛品第十二 第14頁:法供養品第十三
第15頁:囑累品第十四 第16頁:貫攝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