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阿含經菁華節錄 佛陀教育基金會整理

阿含經菁華節錄 佛陀教育基金會整理

三、護心

[日期:2011-01-0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佛陀教育基金會整理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參、護心[1]

一、不調御[2]六根[3],不密守護[4]而不修者,必受苦報。(中‧一五三鬚閑經)

[1]護心:為菩薩修行五十二階位中,最初應修的十種心之一。梵網經、仁王經作「護心」菩薩瓔珞本願經、楞嚴經則作「護法心」,意指防護己心,不起煩惱。

[2]調御:調伏控制。

[3]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根。詳見第24頁根門條。

[4]守護:即防護之意。

二、弊魔波旬[1],恆在汝後,求其方便,壞敗善根[2]:化極妙奇異色、聲、香、味、細滑(觸)之法,欲迷亂(汝)。(增‧四三)

[1]波旬:六欲天魔王的名字,波旬是佛典內,專門和修行者作對的魔王。詳見第15頁魔條

[2]善根:好的根性。

三、凡夫[1]之人,若眼見色,便起染著之心,不能捨離;彼已見色,極起愛著[2],流轉生死,無有解時;六情[3]亦復如是。世尊賢聖弟子,眼見色已,不起染著,無有汙心,即能分別此眼是無常之法,苦、空、非身之法;六情亦復如是。(增‧三四四)

[1]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轉生死的平常人。

[2]極起愛著:產生極大的貪愛染著。

[3]六情:(名數)舊譯經論多謂六根曰六情,以根有情識故也。

四、寧常眠床,不於覺寤[1]之中思惟亂想;寧以燒鐵烙[2]眼,不以視色興起亂想;寧以錐刺壞耳,不以聽聲興起亂想;寧以熱鉗[3]壞鼻,不以聞香興起亂想;寧以利劍截舌[4],不以惡言麤(粗)語墮三惡趣。

是故,當將護六情,無令漏失。(增‧四五九)

[1]覺寤:清醒的狀態。寤,睡醒,音物。

[2]烙:燒灼。烙,音勞(四聲)。

[3]鉗:夾東西的用具。通「箝」。

[4]截舌:割斷舌頭。

※不起亂想,不實的想像,自編自導。

五、守諸根,常念閉塞,念欲明達,守護念[1]心,而得成就,恆欲起意:

若眼見色[2],然不受相[3],亦不味色[4],守護眼根,心中不生貪伺、憂慼、惡不善法[5],趣向彼故,守護眼根;如是,耳、鼻、舌、身、意。

行住坐臥,眠寤語默[6],皆正知[7]之。(中‧一八七說智經)

[1]護念:保護和憶念。

[2]色:指一切有形象和佔有空間的物質。詳見第24頁色條。

[3]不受相:不受外相的染著。

[4]味色 :品味、咀嚼、滋味、回味。

[5]惡不善法:厭惡排斥各種不好的外境。

[6]眠寤語默:指睡眠、醒覺、說話、沉默不語等各種狀態。

[7]正知:即真正普遍知道一切之法,是佛十號之一。

六、若專念分別六入[1],終不墮惡道[2]。眼觀此色,見好則喜,見惡不喜,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猶如狗、狐、猴、魚、蛇、鳥六種之蟲,性行各異,所行不同。設復有人取此六種之蟲,繫著一處,而不得東、西、南、北。是時,六種之蟲雖復轉動,亦不離故處。是故,當念專精,意不錯亂。是時,弊魔波旬,終不得其便,諸善功德皆悉成就。(增‧三四0)

[1]六入:眼入色、耳入聲、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觸、意入法。六入是六根的別名,入是涉入之義,謂根境互相涉入。

[2]惡道:順著惡行而趣向的道途,如地獄、餓鬼、畜生等三惡道是。「惡業」是惡劣的行為或作業。「惡趣」是種惡因得惡果所趣向之處,與惡道同義。「惡緣」是引誘人們做壞事的外界事物。

※心念專注分明,意不錯亂,好比將狗、狐、猴、魚、蛇、鳥(比喻六根)等,六種不同習性之動物,同繫於安全處,(即:專一不亂的心意),任牠們怎麼動,也不會走失受傷。

七、鬱多羅白佛言:我師波羅奢那說,眼不見色,耳不聽聲,是名修根。

佛告鬱多羅:若如汝波羅奢那說,盲者是修根不?所以者何?如唯盲者,眼不見色。

眼、色緣[1],生眼識:可意[2]、不可意、可不可意,欲修如來厭[3]、不厭俱離[4],捨心住[5],正念[6]、正智[7]。

是名賢聖法律無上修根。(雜‧二八一)

[1]緣:1.事物的相涉關係,如因緣。2.攀附的意思,如攀緣。

[2]可意:(雜語)適意也。

[3]厭:是與貪愛之好樂狂喜相反之情緒,用以對峙貪喜的愛樂。「厭世」是厭惡世間而求出離。「厭求」是厭苦求樂。

[4]不厭俱離:不起厭惡之低潮,也不起不厭惡之愛喜,兩種心情皆遠離。

[5]捨心住:捨離種種貪取、攀緣、愛見附著住在心中。

[6]正念:正確的念頭,亦即時常憶念正道,不使思想行為有錯誤,是八正道之一。

[7]正智:又名正知,即真正普遍知道一切之法,

※捨離執著貪愛,正念正智,方名「修根」。

八、緣眼、色,眼識生,三事和合觸[1],緣觸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若於此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離不如實知[2]者,種貪欲身觸、種瞋恚身觸、種戒取[3]身觸、種我見[4]身觸;亦種殖增長諸惡不善法。如是,純大苦聚,皆從集生。

如是,耳、鼻、舌、身、意、法,緣生意識,三事和合觸,廣如上說。(雜‧二一五)

[1]和合觸:六根、六識、六境因緣聚合就是「觸」。

[2]如實知:如實知是指所知極符合真如實相。參見第30頁如實知條。

[3]戒取:同「戒禁取見」,(術語)如確取牛戒狗戒等非理之戒法,而思為生天之因,解脫之道。迷取非理戒禁之邪見也:或行邪戒卻以為是正戒。

[4]我見:又名我執,一切眾生的肉體和精神,都是因緣所生法,本無我的實體存在,但吾人都在此非我法上,妄執為我,叫做我見。

※對合己意的,警惕於貪愛(修習厭離)。不合己意的,警惕於瞋恚(修習不厭離)。

九、有六觸入處: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

於此六觸入處集、滅、味、患、離不如實知,當知去我法、律遠,如虛空與地。

於此眼、耳、鼻、舌、身、意觸入處,非我、非異我、不相在,作如是如實知見者,不起諸漏,心不染著,心得解脫。是名六觸入處,已斷已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1]頭,於未來世,欲不復生。(雜‧二一一)

[1]多羅樹:樹名。譯曰岸樹,高竦樹。此樹幹中斷,則不再生芽。

十、若眼見色,不取色相,不取隨形好。若諸眼根增不律儀,無明闇障[1],世間貪愛(憂)惡不善法,不漏其心,生諸律儀,防護[2]於眼、耳、鼻、舌、身、意根,生諸律儀,是名關閉根門。

於食繫數,不自高,不放逸[3],不著色[4],不著莊嚴,支身而已。任其所得,為止飢渴,修梵行故;故起苦覺令息滅,未起苦覺令不起故;成其崇向故;氣力安樂,無聞(間)獨住故。如人乘車,塗以膏油,不為自高,乃至莊嚴,為載運故。又如塗瘡,不貪其味,為息苦[5]故,是名知量而食。(雜‧二七四)

[1]闇障:無明的障礙。

[2]防護:守護六根使它不受外境的污染。

[3]放逸:放縱心思,任性妄為。

[4]著色:執著於外相。

[5]息苦:止息痛苦。

十一、云何諸根寂靜?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細滑、意知法),不起想著[1],無有識念[2],於眼(耳、鼻、舌、身、意)根而得清淨。。因彼求於解脫,恆護眼(耳、鼻、舌、身、意)根。

云何飲食知節?思惟飲食所從來處,不求肥白,趣欲支形[3],得全四大[4]。我今當除故痛,使新者不生,令身有力,得修行道,使梵行不絕。猶如脂膏塗瘡[5],欲使時癒[6]故;重載之車,所以膏轂者[7],欲致重有所至。

云何不失經行[8]?晝日、初夜、後夜,若行若坐,思惟妙法,除去陰[9]蓋。中夜右脅[10]而臥,思惟繫意在明。

若諸根寂靜、飲食知節、不失經行,常念繫意在道品[11]之中,便成二果[12],於現法中得阿那含[13]。(增‧一八0)

[1]想著:妄想貪著。

[2]識念:指分別心而言。

[3]趣欲支形:目的是為了維持身體的基本需求。

[4]得全四大:使身體的四大能獲得調和與保全。「四大」是地大、水大、火大、風大。地以堅硬為性,水以潮濕為性,火以溫暖為性,風以流動為性。世間的一切有形物質,都是由四大所造,如人體的毛髮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堅硬性的地大;唾涕膿血,痰淚便利等是潮濕性的水大;溫度暖氣是溫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動性的風大。「四大種」四大是指地水火風,因它們周遍於一切色法,所以叫做大,又能生出一切的色法,所以叫做種。

[5]脂膏塗瘡:用膏藥塗抹傷口。瘡,音窗。

[6]時癒:及時痊癒。癒,病好,音欲。

[7]「重載之車 所以膏轂者」:載重物的車輛,用膏油來塗抹輪軸。轂,車輛中心點可以穿軸的圓圈,車輪中心的圓木,音股。

[8]經行:在一定的地方兜圈子,其目的在於避免坐禪時發生昏沉或睡眠。

[9]陰蓋:(術語)謂色聲等之有為法也。其解釋諸師各異。天台謂陰有二義:一陰者蔭覆之義,謂色聲等之有為法蔭覆真理也。二積聚之義,謂色聲等之有為法積聚生死之苦果也。

[10]脅:胸部兩側,由腋下至肋骨盡處的部位。亦指肋骨。

[11]道品:道法的品類。佛典內常提到「三十七道品」,又名三十七菩提分法,即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其數共三十七品,為修道的重要資糧,故名三十七道品。

[12]二果:聲聞乘的果位名,梵語叫做斯陀含,華譯為一來,意思是修到了此果位的人,死後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們這個世界來一次,就不再來欲界受生死了。

[13]阿那含:聲聞乘四果中的第三果名,華譯為不還,或是不來,是斷盡欲界的煩惱的聖人的通稱。凡是修到此果位的聖人,未來當生於色界無色界,不再來欲界受生死,所以叫做不還。

※「關閉根門」義含關閉貪愛的好惡著染,好比塗瘡,不貪享好味,可息滅苦故。

「諸根寂靜」義含不起攀緣、想著,得到生命的清淨、無擾和寧定。

十二、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於林中,入空三昧[1]禪住。

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汝今入上座[2]禪住,而坐禪[3]。若欲入上座禪者,當如是學:若入城時,若行乞食[4]時,若出城時,當作是思惟:我今眼見色,頗起欲、恩愛、愛念、著不[5]?作如是觀時,若眼識於色有愛、念、染著者,為斷惡不善故,當勤欲方便堪能,繫念修學。譬如有人,火燒頭、衣,為盡滅故,當起增上方便,勤教令滅。

若觀察時,若於道路,若聚落中行乞食,若出聚落,於其中間,眼識於色,無有愛、念、染著者,彼願以此喜樂善根,日夜精勤,繫念修習。是名於行、住、坐、臥,淨除乞食。

是故,此經名清淨乞食住。(雜‧二三八)

[1]空三昧:(術語)三三昧之一。智度論五曰:「觀五蘊無我無我所,是名為空,知一切諸法實相。所謂畢竟空,是名空,是名空三昧。復次十八空,是名空三昧。」就因而言,則為三三昧。就果而言,則為三解脫。「三三昧」是三種的三昧、即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是觀察世間的一切法都是緣生的,也都是虛妄不實的;無相三昧是觀察世間的一切形相都是虛妄假有;無願三昧又名無作三昧,即觀一切法幻有,而無所願求。

[2]上座:僧寺的職位名,位在住持之下,除了住持以外,更無人高出其上,故名為上座。或稱首座、上首,意指禪林中,法臘高而位居最上位者。「上座禪住」在此處有稱讚舍利弗得上品禪定之意。

[3]坐禪:靜坐修禪。禪者,梵語禪那的簡稱,華譯為靜慮,即止息妄念以便明心見性的行法。「坐禪十種行」是坐禪的十種行法,即一、命觀處明淨;二、徭起觀諸根;三、曉了於相;四、制令心調;五、折伏懈怠;六、心無味著;七、心歡喜;八、心定成捨;九、近學定人;十、樂著安定。

[4]乞食:比丘為了資養色身,而向人乞食。

[5]「頗起欲、恩愛、愛念、著不?」:是否生起些微的貪欲、恩愛、愛念的執著呢?

※修行,應隨時隨地,反省觀察心中是否起了貪欲愛念執著?察覺到有,應該設法平息。

十三、此心[1]不可降伏,難得時宜[2],受諸苦報。

是故,當分別[3]心,當思惟心,善念諸善本。(增‧七七)

[1]心:指無形的精神作用,也就是佛教所說的八個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心王」指萬法都是從心中生出來的,心就是萬法之王,故稱心王。「心地」心為萬法之本,能生一切諸法,故曰心地。或指修行人依心而起行,故曰心地。

[2]時宜:當時的需要。

[3]分別:思量識別一切事理。「分別識」即第六意識,因第六意識常隨著六塵的種種境界而起分別。「分別智」是分別有為事相的智,在佛為後得之權智,在凡夫則是虛妄之計度,凡夫若能離此虛妄之計度,而與真理冥合,則名為無分別智,亦即佛之根本實智。「分別起」指一切惑障有分別起與俱生起二種,分別起是由邪師邪教邪思惟等後天環境所養成的障惑,俱生起則是與前六識或七識俱起,而為先天所本有的障惑。分別起就是見惑,易斷,俱生起就是思惑,難斷。

十四、當修行一法,所謂無放逸行。

云何為無放逸行?所謂護心也。

云何護心?常守護心有漏[1]、有漏法。(增‧六三)

[1]有漏:漏是煩惱的別名,有漏就是有煩惱。漏含有漏泄和漏落二義:貪瞋等煩惱,日夜由六根門頭漏泄流注而不止,叫做漏;又煩惱能使人漏落於三惡道,也叫做漏,所以有煩惱之法就叫做有漏法,而世間的一切有為法,都是有煩惱的有漏法。「有漏因」指招感三界果報的業因,包括五逆十惡五戒十善等是。「有漏果」是有漏業因所招感的果報,如人間天上乃至於地獄等是。「有漏禪」是指有漏的禪定,也就是不究竟的禪定,如四禪、四無色定、四梵行等是。「有漏斷」是以有漏的道法去斷除煩惱,如凡夫修行有漏的六行觀以斷除七十二品之修惑是。「有漏智」又名世俗智,即帶有煩惱的智慧。「有漏善法」是帶有煩惱的善法,如五戒十善是。

十五、心將(隨)世間去,心為染著,心起自在。

多聞聖弟子非心將去,非心染著,非心自在,不隨心自在,而心隨多聞聖弟子。(中‧一七二)(心經)

※體察自己心裡想些什麼?做些什麼?隨時克制約束自己的心力。

十六、當善思惟,觀察於心。所以者何?長夜心為貪欲所染,瞋恚、愚癡所染故。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

譬如畫師,善治素地[1],具眾彩色,隨意圖畫種種像類[2]。(雜‧四四)

[1]善治素地:善於處理潔白素淨的畫面。

[2]像類:各類圖像。

十七、心、意、識,日夜時刻,須臾轉變,異生[1]異滅。

猶如獮猴遊林樹間,須臾[2]處處,攀捉枝條,放一取一。(雜‧三二七)

[1]異生:凡夫的別名,因凡夫輪迴六道,受種種別異的果報而生。「異生性」是凡夫之性,係指見惑的煩惱種子而言。俱舍論說:「云何異生性,謂不獲聖法。」

[2]須臾:片刻、暫時。

十八、不見一法疾於心[1]者,無譬可喻[2],猶如獮猴,捨一取一。

心不專定,前想、後想﹐所不同者以方便法不可摸則(測)。心迴轉疾[3],凡夫之人,不能觀察心意。

是故,常當降伏心意,令趣(向)善道,亦當作是學。(增·五五)

[1]疾心:指心念散亂,轉變快速。

[2]無譬可喻:沒有別的譬喻可加以說明。

[3]心迴轉疾:心念的回轉變換相當快速。

※凡夫的心思東想西想難以專注,像是攀枝樹林的猴子,必須努力訓練自己,讓心思安靜下來。

十九、種子者,譬取陰俱識[1]。

地界者,譬四識住[2]。

水界者,譬貪喜四取攀緣識住[3]。何等為四?於色、受、想、行中識住,攀緣色、受、想、行,貪喜潤澤[4],生長增廣。識於中若來、若去、若住、若沒、若生長增廣。

色、受、想、行界離貪,離貪已,於色、受、想、行封滯[5],意生縛斷[6],攀緣斷,彼識無所住,不復生長增廣。(雜‧八五)

[1]識:心對於境而了別,叫做識。參見第10頁識條。

[2]四識住:色識住、受識住、想識住、行識住。因上述四蘊為識所依所住,故名為識住。

[3]攀緣識住:「攀緣」是心隨外境而轉的意思。「識住」是識所安住或愛著的境界。見四識住條。

[4]潤澤:沾溉、使滋潤。

[5]封滯:封閉阻滯。滯,音治。

[6]縛斷:束縛斷除。

※「識」如種子,處於色、受、想、行等四蘊(地界)中,受到貪水(水界)的滋潤,就能生長。

二十、愚癡無聞[1]凡夫,生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多聞[2]聖[3]弟子,亦生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凡夫、聖人有何差別?愚癡無聞凡夫,身觸生諸受,增諸苦痛,愁憂稱怨[4],心生狂亂。當於爾時,增長二受:若身受,若心受。

譬如士夫,身被雙毒箭,極生苦痛。所以者何?於諸五欲[5],生樂受觸,受五欲樂,為貪使所使[6];苦受觸故,則生瞋恚,為瞋恚所使[7];於此二受,若集、若滅、若味,若患、若離不如實知故,生不苦不樂受,為癡使所使[8]。為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所繫,終不離。云何繫?謂為貪、恚、癡所繫,為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所繫。

多聞聖弟子,身觸生苦受,不起憂悲稱怨、心亂發狂。當於爾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不生心受。

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為樂受觸,不染欲樂故,於彼樂受,貪使不使[9];於苦觸受,不生瞋恚故,恚使不使;於彼二使,集、滅、味、患、離如實知故,不苦不樂受,癡使不使。於彼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解脫不繫。於何不繫?謂為貪、恚、癡不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不繫。(雜‧四六九)

[1]無聞:未曾聽聞佛法,不明真理。

[2]多聞:學識廣博之意。

[3]聖:正的意思,證正道,名為聖。參見第34頁聖條。

[4]愁憂稱怨:指煩惱、抱怨之意。

[5]五欲:參見第9頁貪愛條。

[6]貪「使」所「使」:前面「使」字是煩惱的異名,後面「使」字是役使的意思。此句指被貪的煩惱所驅使、控制。

[7]瞋恚所使:被瞋恨的煩惱所役使。恚,音會。

[8]癡使所使:被愚癡的煩惱所役使。

[9]貪使不使:指不受貪的煩惱所驅使、控制。

※聖弟子身受苦、樂,其心不起貪著(貪使不使),不為貪愛驅使,不起瞋憤(恚使不使),不為瞋恚所驅使,並如實了知苦,樂受(集、滅、味、患、離)的真諦,不起愚癡(癡使不使),是貪、恚、癡不繫,不中第二支毒(使)箭。

二十一、尊者阿那律語諸比丘言:住四念處[1],我於所起身諸苦痛,能自安忍[2],正念、正知。(雜‧五三九)

[1]四念處:又名四念住,即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身念處是觀身不淨;受念處是觀受是苦;心念處是觀心無常;法念處是觀法無我。此四念處的四種觀法都是以智慧為體,以慧觀的力量,把心安住在道法上,使之正而不邪。

[2]「安忍」:(術語)安心忍耐也。止觀七之四曰:「安忍者,能忍成道事。」三藏法數三十七曰:「安即不動,忍即忍耐。」

二十二、若眼識色,可愛、樂、念,可意,長養於欲,彼見已,喜樂、讚歎、繫著住[1],心轉歡喜,深樂,貪愛,阨礙。

歡喜、深樂、貪愛、阨礙[2]者,是名第二住。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雜‧二八七)

[1]繫著住:被綑綁束縛。

[2]阨礙:阻礙。阨,困阻之意,音惡。

※心轉歡喜、深樂、貪愛,阨礙是中第二支毒箭的情形。

二十三、凡愚眾生,不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

於色不如實知故,樂著於色;樂著色故,復生未來諸色。如是,受、想、行、識。

當生未來色、受、想、行、識故,於色、受、想、行、識不解脫,我說彼不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雜‧四四)

※明白苦、集、滅、道、味、患,離,是有機會脫離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的。

二十四、緣色生喜樂,是名色味。

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

若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離。(雜‧一0四)

二十五、欲味[1]:於此五欲之中,起苦、樂心,是謂欲味。

欲過[2]:辛苦而獲財業,是為欲為大過。現世苦惱,由此恩愛,皆由貪欲:作此勤勞,不獲財寶,便懷愁憂苦惱;獲財貨,恐後亡失;費散財貨,心意錯亂;共相攻伐,死者眾多。緣此欲本,不至無為。

復次,欲者亦無有常,此欲變易無常者,此謂欲為大患。

[3]欲:審知欲為大患,能捨離欲,己身作證,是謂捨欲。

色味:見女姿色端正,起喜樂想,是謂色味。

色過:若後見彼女(老、病、死、屍、腐、骸[4]),本有妙色,今致此變,於中起苦、樂想,是謂色為大患。

復次,此色無常、變易,不得久停,無有牢強,是謂色為大患。

捨色:除諸亂想,於色不著色,深知為大患,能知捨離,己身作証,是謂捨離於色。痛味:得樂痛、苦痛、不苦不樂痛時,便知我得樂痛、苦痛、不苦不樂痛。

痛過:痛者無常、變易之法,是謂痛為大患。

捨痛:除諸亂想,於痛不著痛,如實知其為大患,能知捨離,是謂捨離於痛。(增‧一八三)

[1]味:起咀嚼苦樂的滋味。

[2]過:所跟著的「過患」。

[3]捨:深知大患而捨離。

[4]骸:屍骨,音孩。

二十六、世尊告諸比丘:我昔於色味、色患、色離有求有行。

若於色味、色患、色離隨順覺[1],則於色味、色患、色離,以智慧如實見[2]。如是,受、想、行、識。(雜‧一四)

[1]隨順:隨之順之的意思。「覺」是覺察或覺悟的意思。參見第34頁覺條。

[2]如實見:如實知見,符合真理的知見。參見第30頁如實知條。

二十七、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諸煩惱永盡,是名涅槃。

二十八、於一切見,一切受,一切生,一切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斷滅、寂靜、清涼、真實,如是等解脫,生者不然,不生亦不然。

猶如有人於汝前然火,薪草因緣故然。若不增薪,火則永滅,不復更起,東方、南方、西方、北方去者,是則不然。

色、受、想、行、識,已斷,已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無復生分,於未來世永不復起。若至東方、南方、西方、北方,是則不然,甚深廣大,無量無數,永滅。(雜‧九五四)。

二十九、譬如燃燈,因油因炷[1]。彼若無人更增益油,亦不續炷,是為前已滅訖[2],後不相續,無所復受,是謂第一正慧[3],成就第一真諦[4]處。(中‧一六二)(分別六界經)

[1]炷:油燈的燈心,音住。

[2]訖:完結、終了,音器。

[3]正慧:(術語)真正之慧心也。

[4]真諦:(術語)二諦之一。真謂真實無妄。諦猶義也。對俗諦言,如謂世間法為俗諦。出世間法為真諦是也。

三十、若彼因、彼緣、彼行,無餘[1]行滅、永滅已,如來於彼,有所記說,言:有後死,無後死,有無後死,非有非無後死耶?(雜‧九五一)

[1]無餘:無有殘餘。

三十一、諸慢斷故,身壞命終,更不相續。如是弟子,我不說彼捨此陰[1]已,生彼彼處。所以者何?無因緣[2]可記說故。欲令我記說者,當記說:彼斷諸愛欲,永離有結[3],正意解脫[4],究竟苦邊。(雜‧一0七)

[1]陰:1.蔭覆之義,指色聲等之有為法蔭覆真理。2.積聚之義,謂色聲等之有為法積聚生死之苦果。「陰界」是五陰與十八界。「陰入界」是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入」是即六根與六塵。同十二處,處是出生之義,即由六根六塵出生六識。則六根、六塵、六識便合成十八果。「陰魔」指五陰能毒害眾生的佛性,故喻之為魔。

[2]因緣:凡一事一物之生,本身的因素叫做因,旁助的因緣叫做緣。例如稻穀,種子為因,泥土、雨露、空氣、陽光、肥料、農作等為緣,由此種種因緣的和合而生長穀子。

[3]結:繫縛的意思,是煩惱的別名,因煩惱能繫縛眾生的身心,使不能解脫,永淪生死。「結使」是結與使。結與使都是煩惱的別名,煩惱能繫縛身心,結成苦果,故稱為結,能使眾生沉溺於生死苦海,故又名為使。。「結賊」結是煩惱的別名,因為煩惱能為害智慧,故喻之為賊。「結解」是結與解。結是煩惱所縛;解是證悟真理而得自在。「結漏」是結與漏。結與漏都是煩惱的別名。「結縛」是煩惱的別名,因煩惱能繫縛吾人的心身使不得解脫出離生死。「九結」是九種的煩惱。因煩惱能使眾生結縛於生死。九結就是愛結(貪愛)、恚結(瞋恚)、慢結(驕慢)、痴結(愚痴)、疑結(疑正法)、見結(身見邊見邪見等)、取結(見取見及戒禁取戒)、慳結(慳惜財物)、嫉結(嫉妒他人)。

[4]解脫:脫離束縛而得自在的意思,亦即涅槃的別名。

三十二、若有比丘,彼七識住[1]及二處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脫者,是謂比丘阿羅訶(漢),名慧解脫。

若有比丘,彼七識住及二處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脫,及此八解脫[2],順逆身作證[3]成就遊,亦慧觀諸漏盡者,是謂比丘阿羅訶,名俱解脫。(中‧九七)(大因經)

[1]七識住:(名數)於三界五趣,長養其識,欲識自住,差別所樂,而立七識住。「末那識」是八識中之第七識;華譯思量,又譯作意,它恆常在審察,恆常在思量,在審察思量中,念念不忘第八阿賴耶識為我,因為有四個根本煩惱(我癡、我見、我愛、我慢)跟著它,故我執的成見很深,許多煩惱便是這末那識的執著而生起的。

[2]八解脫:又名八背捨,即八種背棄捨除三界煩惱的繫縛的禪定。一、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謂心中若有色(物質)的想念,就會引起貪心來,應該觀想到外面種種的不清淨,以使貪心無從生起,故叫解脫。二、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即心中雖然沒有想念色的貪心,但是要使不起貪心的想念更加堅定,就還要觀想外面種種的不清淨,以使貪心永遠無從生起,所以叫解脫。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一心觀想光明、清淨、奇妙、珍寶的色,叫淨解脫,觀想這種淨色的時候,能夠不起貪心,則可以證明其心性,已是解脫,所以叫身作證,又他的觀想,已經完全圓滿,能夠安住於定之中了,所以叫具足住。四、空無邊處解脫。五、識無邊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這四五六七的四種解脫,都是無色界的修定人,各在其修定的時候,觀想苦、空、無常、無我,使心願意捨棄一切,所以叫解脫。)八、滅受想定身作證具足住,滅受想定又名滅盡定,謂人若有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就會領受色聲香味觸之五塵,領受五塵,就會生出種種的妄想來,若有滅除受想的定功,則一切皆可滅除,所以叫滅盡定。

[3]身作證:親身證悟。

三十三、何等為須陀洹果?謂三結斷。

何等為斯陀含果?謂三結[1]斷,貪、恚、癡薄。

何等為阿那含果?謂五下分結盡。

何等為阿羅漢果?謂貪、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雜‧八0九)

[1]結:.參見第85頁結條。

※「四果」是1.指聲聞乘的四種果位,即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初果須陀洹,華譯為入流,意即初入聖人之流;二果斯陀含,華譯為一來,意即修到此果位者,死後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們此世界一次,便不再來欲界受生死了;三果阿那含,華譯為無還,意即修到此果位者,不再生於欲界;四果阿羅漢,華譯為無生,意即修到此果位者,解脫生死,不受後有,為聲聞乘的最高果位。2.指阿羅漢。

三十四、身邪結:計身有我,生吾我之想,有眾生想,有命、有壽、有人、有士夫、有緣、有著。

疑結:所謂有我?無我?有生?無生?有我人壽命?有父母?有今世?後世?有沙門?婆羅門?有阿羅漢?有得証者?

戒盜結:我當以此戒,生大姓家、長者家、婆羅門家,若生天上及諸神中。

有此三結[1],繫縛眾生,不能從此岸至彼岸。猶如兩牛,同一軛,終不相離。(增‧二一三)

[1]三結,是指身見、戒取、疑。五下分結,是指三結加貪欲、瞋恚。參見第85頁結條。

三十五、如芬陀利[1]生,雖生於水中,而未曾著水,我雖生世間,不為世間著。(雜‧一一六0)

[1]分陀利:(植物),又作芬陀利,分陀利迦,分荼利迦,分荼利華,奔荼利迦。正開敷之白色蓮華也。

三十六、猶如青、紅、赤、白蓮花,水生水長,出水上,不著水。

如是,如來世間生、世間長,出世間行,不著世間法。(中‧九二)(青白蓮華喻經)

三十七、如來出現世間,又於世界成佛道,然不著世間八法,猶與周旋,猶如淤泥出生蓮華,極為鮮潔,不著塵水,諸天所愛敬,見者心歡。(增‧三八八)

※世間八法,就是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三十八、然,優陀夷!有二受:欲受、離欲受。云何欲受?五欲功德因緣生受,是名欲受。云何離欲受?謂比丘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是名離欲受。若有異學出家作是說言:「沙門釋種子唯說想受滅,名為至樂。」此所不應。所以者何?應當語言:「此非世尊所說受樂數,世尊說受樂數者,如說。」

優陀夷!有四種樂。何等為四?謂離欲樂、遠離樂、寂滅樂、菩提[1]樂。(雜‧四八四(四八五))

[1]菩提:華譯為覺,是指能覺法性的智慧說的,也就是漏盡人的智慧。「菩提心」是求取正覺成佛的心。

三十九、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法鏡經,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法鏡經?謂聖弟子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是名法鏡經。(雜‧八六三(八五一))

四十、復次,聖弟子自念淨戒[1]│不壞戒、不缺戒、不污戒、不雜戒、不他取戒、善護戒、明者稱譽戒、智者不厭戒。聖弟子如是念戒時,不起貪欲、瞋恚、愚痴,…乃至念戒所熏,昇進涅槃。(雜‧九二三(九三一))

[1]淨戒:清淨的戒行。

四十一、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諸比丘!何等為學戒隨福利?謂大師為諸聲聞制戒,所謂攝僧,極攝僧,不信者信,信者增其信,調伏惡人,慚愧者得樂住,現法防護有漏,未來得正對治,令梵行久住。(雜‧八三八(八二六))

四十二、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十事功德,如來與諸比丘說禁戒。云何為十?所謂承事聖眾;和合將順;安隱聖眾;降伏惡人;使諸慚愧比丘不令有惱;不信之人使立信根;已有信者倍令增益;於現法中得盡有漏,亦令後世諸漏之病皆悉除盡;復令正法得久住世;常念思惟當何方便正法久存‧是謂,比丘!十法功德,如來與諸比丘而說禁戒。(增‧四Ο八)

四十三、鬱低迦白佛:「我今云何淨其初業[1],修習梵行?」佛告鬱低迦:「汝當先淨其戒,直其見,具足三業,然後修四念處。」(雜‧六三八(六二四))

[1]淨業:1.清淨的善業。2.修往生淨土的事業。「淨業正因」指觀無量壽經說修淨業正主的因有三種,第一種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二種是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種是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四十四、爾時,波斯匿王獨靜思惟,作如是念:云何自護?云何不自護?復作是念…佛告大王:「如是,大王!如是,大王!若有行身惡行、行口惡行、行意惡行者,當知斯等為不自護,而彼自謂能自防護。象軍、馬軍、車軍、步軍以自防護,雖謂自護,實非自護。所以者何?雖護於外,不護於內。是故,大王!名不自護。大王!若復有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者,當知斯等則為自護。彼雖不以象、馬、車、步四軍自防,而實自護。所以者何?護其內者,名善自護,非謂防外。」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善護於身口、及意一切業;慚愧[1]而自防,是名善守護。

時,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雜‧一一一六(一二二九))

[1]慚愧:慚與愧。慚是心所名,即自己反省,羞恥自己罪過的精神作用,並對自己德學淺陋,常懷慚念而生善;愧是怕自己作惡受人譏評,生愧心而止惡。

【書籍目錄】
第1頁:◎示看經法 第2頁:◎凡例
第3頁:◎序言 第4頁:一、貪愛
第5頁:二、無常 第6頁:三、護心
第7頁:四、慈善不放逸 第8頁:五、四諦四念處
第9頁:六、因緣果報 第10頁:七、醫心智慧
第11頁:八、憶念佛語 第12頁:九、佛陀為阿那律穿針
第13頁:附錄:佛說當來變經 第14頁:附錄:生活銘記要點
第15頁:附錄:印光大師開示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