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人間佛陀 于凌波居士著

人間佛陀 于凌波居士著

第六講 生命流轉的連鎖環——十二緣生觀

[日期:2010-12-09]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于凌波居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六講 生命流轉的連鎖環——十二緣生觀

一、  非無緣生,從因緣生

佛陀青年時代,以人生生老病死的煩惱,而捨親割愛,出家修道,經過六年苦行,在菩提樹下證悟真理——緣起。佛陀當時所證悟的緣起,是以人生論的觀點,探索生命流轉的緣起,這在<過去現在因果經>中,有非常詳盡的記述,上一講已略為提及,於此則錄其全文,以窺生命的奧秘。經文曰:

爾時菩薩,觀眾生性,以何因緣,而有老死,即知老死,以生為本; 若離於生,則無老死。又復此生,不從天生,不從自生,非無緣生,從因緣生; 因於欲有色有無色有業生。

又觀三有業從何而生? 即知三有業從四取生。又觀四取從何而生? 即知四取從愛而生。又復觀愛從何而生? 即便知愛從受而生。又復觀受從何而生,即便知受從觸而生。又復觀觸從何而生? 即便知觸從六入生。又觀六入從何而生? 即知六入從名色生。又觀名色從何而生? 即知名色從識而生。又復觀識從何而生? 即便知識從行而生。又復觀行從何而生? 即便知行從無明生。

若滅無明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

如是逆順,觀十二因緣,第三夜分,破於無明,明星出時,得智慧光,斷於習障,成一切種智。

上一段經文,是佛陀證悟緣起的經過。於此,有兩個名詞先加以解釋,就是[ 因於欲有色有無色有業生 ]一句中的三有。三有,梵文tri-bhava,bhava 即是有、存在的意思,所以欲有、色有、無色有就是三種存在的領域,此又稱為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另一句[ 三有業從四取生 ]的四取,取、梵文 upadana 是煩惱的異名,四取即四種取著的煩惱: 欲取——貪著於色、聲、香、味、觸五境;見取——於五蘊中妄執我見、邊見等而生惡見; 戒取——是修習非理的戒禁; 我語取——是執著自我而起我見、我慢。

於此附帶說明: 所謂三界,可能是佛教從俗的承襲婆羅門教天空地的三界說、而加以組織的。與其把它認作是實有世界,毋寧說是精神世界。即欲求雜多的就是欲界,初禪至四禪的禪定狀態叫做色界,更寂靜精神統一狀態就是無色界。後來的部派佛教為了具體的說明業力論,把三界實體化,說成是實有的世界。

十二緣起,有流轉緣起和還滅緣起二門。流轉門的緣起,在<雜阿含二九三經>中說:

所謂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緣六入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

至於還滅門的緣起,自然就是<過去現在因果經>中所說:

若滅無明則行滅,行滅則識滅………生滅則老死憂悲惱苦滅。

有情生死流轉,窮達壽夭,不是神意創造,不是宿命所定,不是偶然而成, 不是無因而生,唯是有因有緣,才有人生與世界; 而我人的人生與環境, 可以由個人及社會眾生的意志和努力,加以改善及淨化,肯定杜會道德,肯定個人意志, 這就是緣起說不同於其他邪說之處。

二、  生命流轉的連鎖環

有情生死流轉,從因緣生,此因此緣,有十二個階段。這在佛經中稱為十二因緣, 也稱為十二有支。由這十二個既念,構成一條生命流轉的連鎖環。不過這十二有支, 是後來發展完成的。在早期經典記載中,有說為五支、九支、十支或十二支, 後來固定為十二支,北傳的大乘佛教,乃以此為定說。<雜阿含二九八經>中說: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緣起法………謂緣無明行者,彼云何無明………

什麼是無明呢? 茲將以下部分,簡化並語譯如下

什麼是無明呢? 就是我們不知過去,不知未來,內而不知心識,外而不知環境,不知業報,不知佛、法、僧; 不知苦、集、滅、道,不知善惡罪福,不知學習佛法,不知六根六塵、、、、、、這就是癡闍,沒有智慧,這就叫做無明。

什麼叫做行呢? 行有三種,身行、口行、意行; 有行為才有心識。

什麼叫做識呢? 識就是六識身——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識身。

有識才有名色,名就是四無色陰——受、想、行、識四陰,色就是地、水、火、風四大。由四大構成的物質叫做色,色再加上四無色陰叫做名色。

有名色才有六入處,什麼叫做六入處呢? 就是六內入處——眼入處、耳入處、鼻入處、舌入處、身入處,意入處。

有六入才有觸,什麼叫做觸呢? 觸就是六觸身——眼觸身、耳觸身、鼻觸身、舌觸身、身觸身、意觸身。

有觸才有受( 感受 ),什麼叫做受呢? 受就是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有受才有愛,什麼叫做愛呢? 愛就是三愛——欲愛、色愛、無色愛。

有愛才有取,什麼叫做取呢? 取就是四取——欲取、見取、戒取、我取。

有取就有有( 存在 ),什麼叫做有呢? 有就是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

有有就有生( 生命 ),什麼叫做生呢? 生就是在不同類的眾生中受生,得陰 (五陰身) ,得界( 十八界 ),得入處( 十二處 ),得命根( 輪迴的主體 ),這就叫做生。

有生就有老死,什麼叫做老呢? 老就是發白麵皺,頭垂背僂,呻吟短氣,柱杖而行。這就是老; 什麼叫做死呢? 死就是不同類的眾生,由於時光遷移,身壞壽盡,暖( 體溫 )離色身,生命消逝,這就是死。

三、  在惑、業、苦中旋轉的人生

生命的流轉,以無明始,以老死終。老死只是一期生命的終止,並不是生命永久的終止,如果永久終止,豈不就是斷滅論了? 老死只是另一段新生命的開始。生命像是一條連環的鎖鏈,一環扣一環,使有情不得不順著它周而復始的旋轉。<心地觀經 >曰:「 有情輪迴生六道,猶如車輪無始終 ],就是形容生命流轉的情形。

關於十二緣起,歷來各種經典中的解釋甚多,<佛說稻芊經>中說:

五情違害名為身苦,意不和適名為心苦,如是等眾苦聚集,常在□冥,名為無明;造作諸業名為行,分別諸業名為識; 有所建立,名為名色; 六根開張,名為六入;對緣取塵,故名為觸; 受覺苦樂,故名為受; 如渴求飲,故名為愛; 能有所取,故名為取; 起造諸業,故名為有; 後陰始起,故名為生; 住世衰變,故名為老; 最後敗壞,故名為死。

後人對十二緣起,有各種不同的角度的注解,有以有情的生理過程來注解的,有以和業果輪迴觀點來注解譯,現在綜合二說,它的大意是

[一],無明: 無明是愚昧,是由煩惱而起的惑。

[二],行: 行即是業,是在迷惑之下盲目行動造作的後果。這二支,是過去世所造下的業因。

[三],識: 是輪迴的主體,小乘佛教稱六識身,大乘佛教發展為第八阿賴耶識。

[四],名色:「 納識成胎 ]後,精神的主體和物質相結合——即受精卵。

[五],六入: 受精卵發育成胎兒,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具備。

[六],觸: 嬰兒出生後,根、境接觸而生認識作用,唯尚無強烈的分別心,只是以無分別的[ 赤子之心 ]來觸對外境。

[七],受: 兒童年齡漸長,有了分別心,這就有了苦樂愛憎的感受。以上五支,是由過去世所造的業因,今生承受的苦果。

[八],愛: 兒童發育成人,生理成熟,[貪妙資具淫欲現行]——就是有了性欲的需要,但對其他方面猶未廣為追求。

[九],取: 年歲漸長,貪欲增長,由愛而取,周遍馳求,執著不捨。愛與取二支,是今生的迷惑。

[十],有: 因馳求執取,貪得無厭,這就積集下了引來生之果的業因。這與上愛、取二支合起來,就成了今生所造的業因 

[十一],生: 以現世的業力,報盡命終之後,復引輪迴主體、即業識的受生。

[十二],老死: 未來受生之後,再循著名色、六入諸支而步向老死。生與老死二支,是未來世所承受的苦果。

照以上所說,無明是前世之惑,行是前世之業,感招來今世的識、名色、六入、觸、受五支的苦果。而愛與取是今世之惑,有是今世之業,而感招來世生與老死兩種苦果。這樣,在惑、業、苦的循環中,就形成了三世兩重因果。三世兩重因果,出自<俱舍論>,係就惑、業、苦上區分,後來大乘佛教立兩世一重因果之說,係就因緣上區分,這都是以後發展出來的理論,此處從略。

四、  十二有支詮解

本講對於十二因緣,介紹了阿含經的經文,小乘佛教以因果輪迴立論的詮解。在此我們再以現代的觀念,對十二因緣重新加以詮解

[一],老死: 老死是人生的終結,老死憂悲苦惱,為人生所不可避免的命運。但何以會有老死呢? 這是佛陀在菩提樹下觀察的起點。觀察的結果,認為老死是由生而有,因為有生,所以才有老死。因此老死是以生為緣。

[二],生: 生是人生的開始,但何以會有生呢? 誠如經上所說:[非無緣生,從因緣生」。生的因緣雖然不一,但主要的條件是有。此處所說的有,是含有宗教概念的特定含義,即所謂業——前生思想行為的總和,即所謂業有。因此,有( 業 )為生之緣。

[三],有: 自抽象概念言之,有是[ 存在 ]的意思,若無存在,亦沒有所謂生。存在又是什麼? 存在的就是業。此業是由[ 取 ]——對人生和物欲熱切的追求,由此造成必得後報的業力。它有如十二支中的[ 行 ],行是過去善惡行為經驗累積的總和,此經驗累積且有潛伏力。而有則僅具潛伏力而不包括行為經驗——此處的善惡行為是[ 愛 ]和[ 取 ],所以取是有的緣。

[四],取: 取是以愛為緣——由愛而生起的追求、執著、選擇和捨棄。試看世人對於所喜歡的——財富、權勢、名譽、地位、以至於女人或男人,攫取它、擁有它。而對於憎厭的,則避之唯恐不及。但愛憎是情緒上的判斷,所以是盲目的,其貪愛追求也是錯誤的。而這種愛憎取捨的行為就形成了業。因此, 「愛與取」 ,與 「無明、行」 二支,有相似之處。

[五],愛: 愛是取之緣,有些經典中譯為渴愛。此處所說的愛,不是佛家的慈悲,也不是基督教博愛,而是由錯誤觀念所衍生的貪愛——以生存欲為中心的食色之愛。所以四聖諦中把[ 苦集聖諦 ]歸之於渴愛。此渴愛有三種,即欲愛、有愛、無有愛。欲愛特別著重於男女之愛,有愛是對於生存的貪著,無有愛是對存在的滅無、這種滅無狀態的愛執——以人生苦和無常的不安,而急切想脫離此火宅似的世界,而臻於[ 無有 ]的世界、 ( 佛陀住世時,印度下階層民眾——如奴隸賤民、對於充滿痛苦的生命感到絕望,而追求一個[ 無有 ]的世界。)

[六],受: 受是身心感受,此感受以觸為緣——由六根與六境的接觸而產生。受在佛經上有三受、五受之說,謂苦、樂、捨三者為前五識( 生理上的 )的感受; 而憂、喜二者為第六識( 心理上的 )的感受。事實上,前五識觸外境,仍待五俱意識的了別,所以全是心理上的感受。感受是主觀的判斷,所以是感情的,而非理智的。由受而有愛與取的生起,可見愛與取的基礎是錯誤的。

[七],觸: 佛經上說,[六入緣觸]。六入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根、境相對而生識,根、境、識三者和合而生觸。所以觸是由感覺、認知的過程中而生起。然而,[ 觸境繫心 ],由於觸而生起苦、樂、憂、喜、捨的受,受的下一步就是愛憎取捨、攫取佔有了。而觸是由六入而起,所以六入是觸之緣。

[八],六入: 經云[ 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 ]。名色是肉體與精神的統一,即是有意識活動的生命體——人。人之認知與判斷,有賴六入——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以完成。所以名色與六根,必須同時和合始能完成其工作,是以六入以名色為緣。

[九],名色: 色是有情的肉體,名是四無色陰——受、想、行、識四蘊。其中,識是認知的主體,色、受、想、行是識所認知的對像。而主觀的能認識的識,與客觀的所認識識的境相對待,始有所謂人生、世界。經云: 「 緣名色而有識,緣識而有名色 ]。而名色之生,是以識為緣。

[十],識: 識是名色之緣,[ 識緣名色,名色緣識 ],互相依存。嬰胎初凝,在沒有完成六根階段,要有識的執持,才能不壞而增長; 而識也要依託名色,才能發生作用。而此識,指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六識可分為兩部分,前五識是感覺作用,第六識有認知判斷等功能。十二緣起中的識,即包括此兩部分作用。而此識何以[ 納識成胎 ]? 是由過去業力( 行 ) 的引發,所以[ 行緣識 ],識是以行( 業力 )為緣而生的。

[十一],行: 行是行為,是造作,是身口意三者活動的總和。我人過去的一切活動,各有其經驗痕跡留下來( 即所謂薰習 ),建立我人現在的智慧、性格,形成了現在的自我。而現在的活動經驗又影響到將來的自我。這種活動經驗的累積,在宗教意義上即是所謂[ 業力 ]。而我們世人的活動,是由無明而來,所以才在生命連鎖中輪迴; 若反乎此,由佛陀正法而入於清淨之行,就成為離苦得樂之行了。

[十二],無明: 明、是覺、是智慧。而無明是明之反,是不覺,是愚癡,是迷昧不明換句話說,無明就是蒙昧、迷惑,事實上就是我人苦惱不安的原因。我人的煩惱,來自貪婪、嗔恚、自私、執著,而我們卻自以為聰明絕頂,算無遺策。

由於我們愚昧不明,所以終日在苦惱不四安中討生活。內而不瞭解自己,外而不認識環境。得意時趾高氣揚,不可一世; 失意時怨天尤人,全不反省。以學佛為例,佛者覺也,我們學佛的目的是學覺悟,求智慧; 而不是燒香膜拜,求佛庇護、求佛保佑。我們不必說學出世間法智慧,即以世俗世間來說,立身處世,要有自知之明,也要有知人之明。如對事有先見之明,更可以趨吉避凶,減少煩惱。然而,自以為有[ 明 ]的人,又有幾個是[ 正覺 ]之明呢? 所以,無明、正是世俗世界的最後本質。

五、  業果輪迴

無明是有情生死的根本,[ 無明緣行 ],就是愚昧的意志衝動。哲學家伏爾泰謂:「萬事起於惑 ]; 某哲學書上說:「 錯誤加盲動,等於人生 ]。無明是惑,盲動就是行。迷惑下的行動——長時間累積的行為經驗,就是佛學術語所稱的業。

業,梵語Karman,漢譯[ 造作 ],也就是行為。梵文原意本來單指行為,後來與因果關係結合,就成為[ 業力 ]——能夠遺留、持續下來的一種力量。行為有身、口、意三方面,這三方面的行為都有善有惡,可感召後有的果報。事實上,就是行為殘餘的潛在力量。這潛在力量由過去遺留下來,一直存續下去,以引生未來的結果,這即是[業果]。業力有支配生命未來趨向的力量,這就形成了[ 業果輪迴 ]理論。

印度早在<梵書>末期,業果輪迴說已經萌芽,在早期<奧義書>時代而漸趨完備。佛陀住世時代,從俗的接受了業果輪迴這一名稱,建立了以緣起法為立論基礎的內容。但佛教的業果輪迴說與外道不同之處,即不承認有一輪迴的主體——靈魂,而主張是業力自身的輪迴。到後來大乘佛教瑜伽行學派,建立了以第八識為輪迴主體,中國佛教以此為定說。

佛經上把有精神作用的有情( 有情識、情見的眾生 ),分為五趣——天、人、畜生、餓鬼、地獄( 有加修羅趣而稱六道者 )。此處為篇幅所限,就不往下細說了。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講 佛教誕生的背景 第2頁:第二講 百家爭鳴——思想混亂的時代
第3頁:第三講 長夜中的真理之光——佛陀證道 第4頁:第四講 僧伽——僧團的成立與發展
第5頁:第五講 佛陀證悟的真理——緣起 第6頁:第六講 生命流轉的連鎖環——十二緣生觀
第7頁:第七講 緣起的組成架構——三法印 第8頁:第八講 緣起說的具體表達——四聖諦
第9頁:第九講 證得涅槃的大道——八正道 第10頁:第十講 四十五年遊行教化
第11頁:十一講 佛陀的遺教——以己為洲、以法為洲 第12頁:第十二講 佛經結集與佛教流傳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