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跟南懷瑾大師學佛悟道——實踐篇 胡衛紅

跟南懷瑾大師學佛悟道——實踐篇 胡衛紅

專用聰明,大事不成

[日期:2011-04-1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胡衛紅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大師語錄

  南懷瑾說:《老子》的原文在“營魄抱一”之上,首先加了一個“載”字,用字非常巧妙。人身如一部車乘,當然也如一具機器,其中裝載了“營”和“魄”兩樣重要東西。一個平凡的普通人,長年累月,隨時隨地,都在使用這兩樣東西,而且它們是各自為政,但又隨時合作。思想的紛煩,情感的囂動,常使自己魂靈營營困擾,常在放射消散之中,散亂不堪。體能的勞動,生活的奔忙,常使精魄渙散,不可收拾。

  經典回放

  選自《道德經》

  【原文】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知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為乎?

  【譯文】你能讓身心一致,不相互背離嗎?你能心平氣和,像嬰兒一樣無憂無慮嗎?你能清除精神的汙垢,使心靈沒有貪欲嗎?你能親善百姓、治理政事,卻不自逞其能嗎?你的思想與言行,能保持謙虛恭敬嗎?你能明察秋毫,卻不自強用智謀嗎?

  大師釋疑

  載營魄抱一:南大師認為,“營”是指“人體生命中的血液和養分等作用”,魄即魂魄,此處指精神。本句可解釋為身體與精神合一。

  專氣:專,結聚、不散亂之意。專氣即心平氣和。

  滌除玄鑒:滌,掃除、清除。玄,奧妙深邃。鑒,鏡子。玄鑒即指人心靈深處明澈如鏡、深邃靈妙。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即無為而治。

  天門開闔:天門,有多種解釋。一說指耳目口鼻等人的感官;一說是指人的心神出入即意念和感官的配合等。此處解為思想和言行。

  能為雌:有本作“能無雌”,與全書宗旨不合。雌,即柔弱的意思,此處指不爭強好勝。

  學道一得:用自然方式追求人生夢想

  蘇軾有詩曰:“人人都說聰明好,我被聰明誤一生。但願生兒愚且蠢,無災無難到公卿。”這首詩乍一看,頗有點得道的意味,但仔細想想,只是用一點道的皮毛包著滿腹牢騷。道家所謂“無知”、“無為”,並不是“愚且蠢”,而是“明白四達”,只是順其自然,不強用智謀而已。蘇軾一生事業確實多災多難,好不容易爬上去,被人一下掃到某個地方當窮官;費盡辛苦爬上去,又被人毫不客氣地掃下來。其原因不在於他太聰明,而是因為他太喜歡用自己的聰明。世上的事光靠聰明是辦不成的,就像汽車光靠速度不能安全行始一樣。

  老子所提的六個問題,乍一看,好像是反聰明,仔細琢磨,原來是舍小聰明而用大智慧。“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意思是使“身心一致,不相互背離”,也就是說,使內心思想與外在言行相一致,並使自己的心靈與外部世界達成和諧。

  世界上至少有50%以上的人處於身心背離狀態,他們總是被迫做自己不喜歡的事,被迫說自己不喜歡說的話,他們也不喜歡自己的待遇和他人的評價,卻不得不接受。所以他們的心靈背負著沉重的壓力,對生活、對他人充滿了抱怨。假如能讓身心一致,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拿著自己喜歡的待遇,說著自己喜歡的話,那么心靈就快樂了,抱怨也會變成對生活的感激。

  有人會問:我確實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又找不到喜歡的工作;我確實不喜歡身邊的人,又遇不到喜歡的人;我確實不滿意自己的待遇,又得不到喜歡的待遇,怎么辦?

  辦法只有一個,改變自己的心態。如何改變心態?請看一例:

  有一次,英國遊客傑克到美國觀光,導遊說西雅圖有個很特殊的魚市場,在那裏買魚是一種享受。遊客們聽了,都覺得好奇。那天,天氣不是很好,但傑克發現市場並非魚腥味刺鼻,迎面而來的是魚販們歡快的笑聲。他們面帶笑容,像合作無間的棒球隊員,讓冰凍的魚像棒球一樣,在空中飛來飛去,大家互相唱著:“啊,5條鯉魚飛到明尼蘇達去了。”“8只蜂蟹飛到了堪薩斯。”這是多么和諧的生活啊!傑克問那么魚販:“你們為什么這樣開心呢?”

  魚販說:幾年前,這個魚市場也是一個沒有生氣的地方,大家整天抱怨,對什么都不滿意。後來,大家認為與其每天抱怨沉重的工作,不如改變工作的品質。於是,我們不再為錢做生意,而是把賣魚當成一種藝術。再後來,一個創意接著一個創意,一串笑聲接著另一串笑聲。魚販還說:大家練久了,人人身手不凡,可以和馬戲團演員相媲美。這種工作的氣氛還影響了附近的上班族,他們常到這兒來和魚販用餐,感染他們樂於工作的好心情。有不少沒有辦法提升員工士氣的主管還專程跑到這裏取經:“為什么整天在這個充滿魚腥味的地方做辛苦工作,你們竟然還這么快樂?”他們得到的回答是:“實際上,並不是生活虧待了我們,而是我們期求太高以至忽略了生活本身。”

  有時候,魚販們還會邀請顧客參加接魚遊戲。即使怕魚腥味的人,也很樂意在熱情的掌聲中一試再試,意猶未盡。每個愁眉不展的人進了這個魚市場,都會笑逐顏開地離開,手中當然還會提滿情不自禁買下的海產品。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是生活真的糟糕到需要抱怨,而是我們對生活的企求太高;不是工作真的無聊到需要討厭,而是我們沒有把它當作一件有趣的事來做。一個不打算滿意的人,誰也沒辦法讓他真的滿意,只有轉變自己的心態,心靈才會變得快樂起來。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意思是,你能心平氣和,像嬰兒一樣無憂無慮嗎?世界上大多數麻煩,是因為私心雜念太多造成的。既要盤算利弊得失,又要猜度他人心思;既要懊惱過去,又要擔憂未來,如此思慮重重,心靈哪堪重負?如果以得失隨緣的心態,以活在當下的心情,自然而然地做事,自然而然地生活,不必要的雜念就少了,心靈就輕松了。

  1871年春天,一個年輕人拿起一本書,看到了對他前途有莫大影響的一句話:“最重要的是不要去看遠方模糊的,而要做手邊清楚的事。”當時他是蒙特瑞綜合醫科學院的學生,生活中充滿了憂慮,擔心不能通過期末考試,擔心畢業後找不到工作,等等。這句話卻使他從憂慮中解脫出來。他的名字叫威廉·奧斯勒,曾創建世界著名的約翰·霍普金斯學院,並成為牛津大學醫學院的講座教授,還被英國國王冊封為爵士。

  40年後的一天,威廉·奧斯勒爵士對耶魯大學的學生發表了演講,他說,他之所以成功,完全因為那句話的影響,那句話讓他學會了活在“一個完全獨立的今天裏”。他還說:“按下按鈕,隔斷那些尚未到來的明天和已經過去的昨天,然後就保險了,你擁有的只是今天。養成一個好習慣,為明天准備的最好辦法就是要集中你所有的智慧、所有的熱誠,把今天的工作做得盡善盡美。這就是你能應付未來的最好和唯一方法。”

  如果一個人能專心於今天的事,他就用不著把那么多稀奇古怪想法和擔心塞在大腦裏了,他就接近了“專氣致柔,能嬰兒”的境界。為什么說接近而不是到達呢?如果你能專注於此時此刻,就到達了!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意思是,你能清除精神的汙垢,使心靈沒有貪欲嗎?人人都有欲望,但不宜過分。適度滿足自身欲望,聖人也會認同,過分就不好。比如,吃飽肚子,這是正常欲望;吃飽了還要拼命狂吃濫喝,對身心無益,這就過分了。發財是正常欲望,不擇手段損人利己而發財,這就過分了。“清除精神垃圾,使心靈沒有貪欲”,就是要打消內心過分的念頭,用自然方式追求人生夢想。

  “愛民治國,能無知乎”,意思是,你能親善百姓,治理政事,卻不自逞其能嗎?就是說,做領導的人,要盡到自己分內的職責,但不要為了爭功逞能而強用智謀。

  有的人把“無為”理解為無所作為,這也不對。該辦的事還是要辦。何者為該辦?何者為不該辦?對自己有利,對大眾不利,不該辦;對自己不利,對大眾有利,想辦就可以辦;對自己有利對大眾有利,理當積極去辦。這才符合“無為”之道。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意思是,你的思想與言行,能保持謙虛恭敬嗎?這個道理很好理解,其中的分寸卻不容易把握。如果你自己覺得很了不起,只是為了討人喜歡或避免引人不快,故意裝出謙虛恭敬的樣子,不過是故作姿態而已。

  真正的謙虛恭敬是:能認識到世界的無窮,認識到自身能力的局限,從而心生敬畏;能真正意識到他人的可貴,意識到自身知識的不足,從而心懷敬意。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孔子向9歲的項橐問禮,他心裏是有所敬畏和充滿敬意的,所以他能很自然地表達他的謙虛恭敬。

  “明白四達,能無為乎”,意思是,你能明察秋毫,卻不自強用智謀嗎?這就是說,洞悉人情世態和事物成敗規律,從不為了顯示自己而勉強去做什么。老子所講的“無為”,不但不勉強去做壞事,好事也不勉強。打個比方,看見一個蹣跚學步的小孩摔了一跤,好像應該扶他起來。但有道的人會想:伢兒是摔大的,讓他學會自己爬起來也許比扶他起來更好,於是袖手旁觀。但是,這個孩子摔破了頭,明明需要救治,仍然袖手旁觀,就不對了。

  總之,老子所提的6個問題,都是立足於“道”,以“無為”為准則。理解了“無為”二字,做人做事就無不合於道了!

【書籍目錄】
第1頁:前言:一枝一葉皆可悟道 第2頁:目錄
第3頁:聽大師說儒 第4頁:學做大人
第5頁:給自己量身定位 第6頁:單純就是天才
第7頁:勿自欺欺人 第8頁:人身難得要珍惜
第9頁:修身齊家的五大障礙 第10頁:從齊家開始修煉影響力
第11頁:順從民意,引導人心 第12頁:多行善事即是真學問
第13頁:決定成敗的第一大要點 第14頁:忠誠勝於能力
第15頁:以財發身,勿以身發財 第16頁:透過“義”字見大利
第17頁:領導的威儀與威德 第18頁:什么是婦人之仁
第19頁:政治經濟不分家 第20頁:小勇大勇都重要
第21頁:慎防樂極生悲 第22頁:愛財好色並非壞事
第23頁:如何避免小人之禍 第24頁:忠誠的前提
第25頁:佛法只是一顆真心 第26頁:“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第27頁:佛是無事的凡人 第28頁:學佛的第一步
第29頁:一切皆幻誰來修行 第30頁:如何才能開悟
第31頁:不移一步到西方 第32頁:不厭生死,不愛涅槃
第33頁:信為道源功德母 第34頁:愛是煩惱,還是要愛
第35頁:學道的二種障礙 第36頁:根無大小,皆成佛果
第37頁: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第38頁:如何快速成佛
第39頁:吃飯穿衣也是修行 第40頁: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第41頁:我眼本明,因師故瞎 第42頁:學佛當從敬佛始
第43頁:佛的般若智慧 第44頁:生命的沉潛與騰飛
第45頁:心量決定能量 第46頁:莫學小鳥笑大鵬
第47頁:莊子推崇的境界 第48頁:大而無當不如小而有用
第49頁:低調做人的哲學 第50頁:得意之時當思退步
第51頁:功成而不居 第52頁:無事莫找事
第53頁:鮮靈活潑即是道 第54頁:做官莫作怪
第55頁:專用聰明,大事不成 第56頁:一身榮辱自心知
第57頁:留一點閑心,看花開花落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許賢文 发表于 2012-8-26 0:05:36
佛.道. 儒.歸根佛經.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