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禪與悟 聖嚴法師著

禪與悟 聖嚴法師著

禪與纏

[日期:2010-07-20]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一、「你、我、他」是誰?
  
  諸位老師,諸位同學,今天的講題是「禪與纏」,我們先講「纏」,然後講「禪」,因為「禪」是為了解決「纏」的問題而有的。
  
  首先介紹四句話:「有受皆苦,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其中「有受皆苦」的「苦」字,便是我們要講的「纏」字。因為被纏,所以有苦;是誰被纏?是「我」被纏。如果有「我」,便不得自在。一般人不知一切現象是「無常」的,故也無法體驗到那些現象之中是「無我」的,於是就被纏繞得脫不了身。
  
  且舉禪宗的兩則公案:
  
  禪宗的四祖道信(西元五八○─六五一年),十四歲時初見三祖僧璨,便說:「願和尚慈悲,乞與解脫法門。」三祖反問道信:「誰縛汝?」道信回說:「無人縛。」三祖便說:「何更求解脫乎?」道信便於言下大悟。(《景德傳燈錄》卷三)
  
  六祖的法孫──石頭希遷(西元七○○─七九六年),一日有僧請示:「如何是解脫?」希遷反問他:「誰縛汝?」僧又說:「如何是淨土?」希遷再度反問:「誰垢汝?」僧更問:「如何是涅槃?」希遷依舊反問:「誰將生死與汝?」(《景德傳燈錄》卷一四)
  
  這兩位禪師對弟子的問話,均用反詰法而不用說明法,看來似乎未曾解答問題,其實是最好的回答,而且是最最中肯有用的答案。所用「誰縛汝?」「誰垢汝?」「誰將生死與汝?」一個「誰」字和一個「汝」字,已經明顯地點出了那個「諸法無我」的「我」字。一般人不知「無我」,所以受苦,又不知為何受苦,總還以為有好多個「他」或許多的「你」,使得「我」在受苦,以致上等之人希望以修行的方法來讓自己解脫,次一等人則求神明保佑好讓自己逢凶化吉,下等之人便怨天尤人而不知何以自處了。
  
  二、觀念和實踐並重
  
  剛才我們從北投農禪寺坐車到貴校的途中,蘇敏偉同學跟我一位出家弟子在談論「如何在實際生活中真正用到佛法?」如果佛法在實際生活中沒有用處,那只是一種知識或表面的信仰而已。蘇同學說:「最麻煩的是感情問題,信佛學佛的人,平常可以講得頭頭是道,一碰到感情問題,就會變得糾纏不清!」請大家想一想:誰纏了誰呢?應該沒有人能纏得住你,除非是自己放不下,就把自己纏住了。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這要從兩方面來著手,一方面要以觀念的理解來疏導,另一方面要用實踐的方法來修持。觀念的疏導,就像電腦裡面的軟體,方法的實踐則像是硬體。如果只有觀念沒有方法是不行的,而只有方法沒有觀念也行不通,所以佛教主張「解行並重」。下面我們先講觀念,再講方法。
  
  三、「纏」有四類
  
  「纏」的問題是「苦」,苦的另外一個名詞叫作「煩惱」。煩惱有很多種,我們可以把它分為四大類:心理的、生理的、倫理的和物理的。
  
  心理的衝突:就是佛說的「生、住、異、滅」的問題,即自我觀念的前後矛盾,以及自我想法的彼此衝突。請問諸位男同學,假如你同時愛上兩個女同學,這時你怎麼辦?除了男女感情問題外,我們甚至去買一件內衣、購一雙鞋子、配一付眼鏡、買一本書,都會掙扎很久。我曾經遇到一位青年,他有了錢準備去買一架照相機,在大街小巷上看了又看,結果沒有買就回來了;第二次又去看了再看,也沒有買。因此每次都向友人借照相機用,人家問他:「你已經有了錢,為什麼不自己買?」他說:「我看了看,都不是我理想中的。我要保留著買最新型的權利,所以我要等等看。」其實他是自我掙扎,拿不定主意罷了。
  
  上個月農禪寺有六個弟子發心披剃出家,看起來好容易,一下子六個人的頭髮通通剃光了。而真的是這麼容易的事嗎?其實他們要出家之前已經掙扎了很久,住進寺院以後還在接受考驗,甚至有人到了落髮的時候仍在患得患失地想:「這樣一條路,就這麼一步跨出去,究竟跨對了沒有啊?」
  
  另外,我想請問在座諸位之中已經結過婚的同學,當你們結婚的時候,是不是輕輕鬆鬆地一步跨出去就結了婚呢?或者是考慮了又考慮,掙扎了又掙扎,才決定跟你的另外一半結婚的呢?
  
  生理的麻煩:就是佛所說的「生、老、病、死」的問題。我們的身體是從「生」而有的,生下來以後,每一秒鐘都在生死交替中。諸位都知道新陳代謝嗎?新陳是有生,代謝是有死。所以新陳代謝是一種生老壞死的正常現象;不過人們將身體生命結束之時叫作死亡,身體局部細胞的生死變化叫作新陳代謝。實際上,細胞死亡也算是死。吃了五穀不害病的人從來沒有,不管是小病大病,有了病,就是麻煩,就有痛苦。
  
  倫理的關係:一般將人間的聚散無常稱為「悲、歡、離、合」。諸位不要把人類的倫理關係僅僅只限在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等五倫的範圍,廣義地說,凡是人與人之間的依存交往都是倫理關係。夫妻離異、兄弟鬩牆、父子反目、君臣相背、上下失序等,都是倫理的悲劇。還有兩代之間觀念的差異也會帶來麻煩,現代人叫作「代溝」,但並不是時下才有的問題。加上國家民族的歧見、宗教信仰的異端、政治思想的對立、工商利害的衝突等,無一不是煩惱的淵藪。總之,人間的歡樂時光是極有限的,彼此之間打得頭破血流固是苦事難事,細微的摩擦也不是好受的事。
  
  物理的異動:佛說的「成、住、壞、空」,即指天體星球的自然現象。但因其時間過程相當長遠,我們不易察覺。而與我們切身的物理現象則包括天氣的風、雨、水、火、乾旱及蟲害,帶給人類的問題;尤其是現代人的衣、食、住、行以及空氣污染、環境衞生、自然資源日受破壞等等的問題,隨時隨地在困擾著我們。
  
  現在回過頭來再問:為什麼會有這些問題?依據事實而言,是因為有了個「我」的關係。所有心理的活動,都是「我」的運作,比如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意見、思想、觀念、喜怒哀樂等,無一不是這個主觀的「我」的表現。
  
  心理如此,生理的問題也是一樣。若有人指著你的身體問:「是誰的?」你一定會說是「我」的。
  
  倫理關係的主動與被動,也都是你的「我」、我的「我」、他的「我」在牽動。至於物理的世界,是「我」處的環境。粗看環境不是我,而是與我對立的「它」,所以它既能益我也能損我;能使我痛苦,也能使我歡樂。若依佛法而言,我們的身心是正報,身心所處的環境是依報,都是由於我所造業而感得的果報。肉體是我的小衣服,環境是我的大身體。為了「我」而用身、口、意三業,製造了種種善惡的業因,再由另一生的「我」來接受身心的、環境的果報,實在是自作自受。
  
  四、無常與無我
  
  若要解決這個「我」的問題,便得先從觀念上瞭解什麼叫作「無我」才行。依佛法來觀察,「我」是不存在的,剛才所說的四句話中的「諸行無常」,是說一切現象(諸行),都不是永恆不變的,故名無常。心理的生、住、異、滅;生理的新陳代謝,或生、老、病、死;倫理的悲、歡、離、合;物理的成、住、壞、空,既然四類現象均在變異不已,由此四類現象所代表的「我」,當然也不是實有的了。
  
  所以懂得了「諸行無常」的道理,便也能夠明白「諸法無我」的意思了。因為無常,所以無我。若知無常,即明無我;若證無我,便得解脫。相反地,如果尚是障重的凡夫,則正因為不能忍受諸行無常,所以是苦。這是兩個相反的方向。生、住、異、滅是苦,悲、歡、離、合是苦,生、老、病、死是苦,成、住、壞、空也是苦。有人說「人老珠黃」,為什麼?無常嘛!人活久了會老,珍珠擺久了會變黃。世界上的東西都會變化,都會折舊。雖然修行的人修得越久越好,朋友也是越老越好,但是大家的身體一定是天天都在折舊之中。秦磚漢瓦等骨董的值錢,是物以稀為貴;有道的高僧越老越受人尊敬,也是因為修行的高僧太少,不是因為東西久了和人老了的緣故。一般的老年人,不僅自己覺得老得很苦,他人也不會認為越老越好的。
  
  五、寂靜與不動心
  
  為何無常便是苦?雖知無常的事實卻無法接受無常的事實,便成為苦。例如親人的辭世、情人的失歡,是最苦的事。假如有人發生了這種事,而你去告訴他:「一切是無常,看開點,別難過。」他一定會說:「無常是無常,我還是受不了啊!」這個就是苦。
  
  因此,僅僅曉得無常、無我的道理,尚不能真的離苦,要到實證「涅槃寂靜」才能離苦。所謂「寂靜」是不動,是無我可動的意思;沒有我的動作,沒有我的存在,不作自我追求,不求自我價值,不求自我表現,那便是無我。涅槃寂靜,不是一般人所謂一點生氣也沒有的死寂狀態,乃是我雖不動,而不妨一切都動;我雖沒有,而不妨一切都有。
  
  凡夫眾生是因業力而有生死煩惱的苦,菩薩是以願力在苦海中度眾生,都不寂靜,也沒有涅槃。那要到什麼時候才能達到寂靜和涅槃?小乘要到阿羅漢,大乘要到第八地菩薩階位時。第八地叫作「不動地」或「無功用地」,什麼不動?沒有「我」在那邊動,所以叫作寂靜;無功用就是沒有要做什麼,即不以業力作為生死的活動,也不以生死中有眾生可度,故不必再以發願來度眾生。到了這個程度的人,能夠以佛的身分來度化眾生。這個時候對眾生來講,他們是存在的,而對他們本身來講則是不存在。
  
  六、去惡行善
  
  成佛要歷經三大阿僧祇劫,修了兩大阿僧祇劫才能夠進入第八地。通常的修行法是要循著「戒、定、慧」三學以進。「戒」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也就是說,壞事雖小卻不可以做;好事雖小也應該做。「定」通常有九個次第,前面八個是和外道共通的,叫作四禪八定,就是色界四種和無色界四種;此是三界的定,還未得解脫。迨臻於阿羅漢修證的第九個滅受想定,完成無漏的解脫慧,而出三界生死。「慧」可分作有漏和無漏兩類,所謂有漏慧是有我的,譬如說:我們承認並且相信無常是事實,觀念上也能接受,可是一旦遇到成敗得失或生離死別之際,還是無法以平常心來接受那樣的事實。一定要獲得解脫時的無漏慧才能起作用,這要到小乘初果、大乘初地,才能顯現一分無漏慧;至小乘四果、大乘八地以上,純無漏慧才會出現,所以稱為漸修法門。
  
  七、安心與不思善惡
  
  所謂頓悟,便是不需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次第,即以凡夫的身分達到無漏慧的目的。這就是「禪」的方法。現在試舉幾個例子:
  
  慧可無心可安:當菩提達摩面壁九年之後,慧可去求達摩祖師安心。慧可以為他的心很亂,應該先求一個安心之法,然後好好修行。可是菩提達摩沒有這樣做,就是不睬他、不管他,讓他一直站在洞外。慧可只得很有耐心地一直等待下去,終於亂心不亂,妄心也停了!這個時候,菩提達摩來看看他,慧可覺得機會來了,再跪下來乞求安心之法。菩提達摩便對他說:「好,你既然叫我替你安心,就把你的心拿給我,我來替你安吧!」慧可禪師驀回頭,找他自己的心,竟不可得,結果只好說:「我看不到心!不知道心在那裡。」達摩祖師說:「我已經替你把心安好了。」
  
  這個故事看起來好像很容易,弟子請求安心,老師反問心在何處?弟子覓心不見心,老師就說已為弟子安了心。如果我們現在也照此模式演練一下,能不能得到相同的效果呢?保證不會。為什麼?因為那時候的慧可已經到達心無所緣的程度,若不經達摩點破,他還是不知道,可能還要找心安心,當達摩要他把心拿出來時,才發現「覓心不可得」。實際上這便是找「我」而「我」不可得。平常以為的那個「我」,就是那些亂心、妄心所串連而成的幻影。
  
  不妨請諸位查一查自己的心看看,如果仔細查看的話,便會發現我們所謂的心只不過是前念與後念的關係,這種關係的持續連結,就構成了「我」的觀念和「我」的執著。但此念頭常常在變動,當然沒有一個是一成不變的「我」了,能夠理解到這一層,也就可以理解到慧可所說「覓心不可得」的意思所在了。可是這個還是觀念上的,而當時的慧可,實際上已能夠見到自己「無心」的境界。
  
  惠明不思善惡:當六祖惠能大師得到了衣鉢,渡江到大庾嶺之際,被一個叫作惠明的出家人追上來搶衣鉢,想奪回襌法的傳承,這時惠能把衣鉢放在石上,結果惠明拿不動衣鉢,便說:「我不是來搶衣鉢的,實是為了求法。」惠能就告訴他:「你既然是為求法,我告訴你一個方法:你不要思善,也不要思惡,你把心裡面所有的問題通通擺下,然後再看你的本來面目是什麼?」這一個「本來面目」,是指離開生老病死、生住異滅、悲歡離合、成住壞空等四種現象之後。這個本來的「我」究竟是什麼?其實離開這四種現象,不可能再找到「我」了,因此惠明照著六祖大師的話去做,結果發現本來面目是什麼了。因為除卻了我的執著,便是悟境的顯現。
  
  八、應無所住
  
  以上所舉兩例,都是禪的頓悟法門,可能有人要問:「頓悟法門,是不是不要修行?」也曾經有人問我:「惠能在沒有修行之時,一聽《金剛經》就開悟了。這種例子是否非常普遍?」事實上,惠能大師在聽《金剛經》之前,是一個打柴的樵夫,那個階段他雖沒有從事打坐、禮誦、念佛、持咒等的修行活動,可是他曾一斧又一斧地砍伐木柴,一根一根地撿起綑好,一步又一步地把柴背負到市上去出售。做這些事時他都能夠身心一致,平常他的心念已能靜如止水,故當他一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金剛經》經句時,便馬上開悟了。
  
  應無所住的「住」,是「我」的另一種表達方式,是執著的意思,所以「無所住」,就是無我。「無住」而「生心」,是說雖不執著於主觀與客觀的一切現象,可是並不否定那些現象的起起滅滅。不是關閉見、聞、覺、知,而是對於一切接觸到的事物,不起瞋愛等的煩惱。因此,這個「心」就不是愚癡的妄心,而是無漏的慧心了。
  
  九、婆子燒菴
  
  在《景德傳燈錄》另有則「婆子燒菴」的公案:過去曾有母女兩人長期供養了一位非常用功修行的禪者,有一天,那位母親派她的女兒送飯給那個禪者時,告訴她的女兒:「你今天送飯去的時候,把禪者好好地、緊緊地抱一下。」女兒照著她媽媽吩咐的話做了,禪者沒有任何反應。第二天這個媽媽自己送飯,並且問說:「師父啊!昨天我的女兒抱了你,感覺如何?」那個禪者的回答是:「枯木倚寒崖。」這位禪者把妙齡少女看成枯木,把他自己當作寒崖,結果老太太拿起掃把來對這個禪者說:「我沒有想到供養錯人了,你請滾啦!」便把禪者給攆走了,而且放一把火將那間草菴燒了。
  
  為什麼婆子要趕走這位少女送抱而不動心的禪者?因為他尚未得智慧心,他有定的工夫,但還沒有解脫,他如果真正是個徹悟了的禪師,見到女孩子就是女孩子,怎會變成枯木?禪者自己是人,怎會變成寒崖?
  
  通常有人說,禪修的過程有三個階段:1.尚未修行之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2.精進修行之中,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3.開悟以後,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那位禪者把少女投懷看作枯木倚寒崖,既不是常人的心境,也不是徹悟者的心境,乃是正在精進用功的層次。那位婆子逐僧燒菴,看來唐突,其實正是禪家逼人上路的最佳方法,即是頓悟法門。
  
  一○、平常的工夫
  
  如何達成頓悟的目的,首先要在日常生活裡,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舉手投足與舉心動念,不僅生活得清清楚楚,而且經常要在穩定、平衡、輕鬆的心態下努力不懈。如何做到這種程度?就是當你無論做什麼事或面對什麼人的時候,首先放下瞋、愛、得、失的自我觀點,然後實事求是、就事論事地從事各項活動。例如你煮飯,乃至你打掃、睡覺、讀書、工作,都全心全力以赴,若能胸中無私,加上心無二用,就是禪的平常工夫。將此工夫持之以恆,則縱然不能頓悟,已是快樂之人。
  
  不過這種工夫也不是想做就能做到的,一般人碰到單純的事和普通的人,大概還能用平常心來對待,如果遇到親情、愛情等的情感問題,或遭到財產、名譽、地位等重大的得失關鍵之際,就不容易用平常心來處理了。所謂平常心,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看慣、聽慣、受慣、做慣的心情,要以慣常的心境來處理反常的一切現象,而對任何不得了的天大事情,能夠當成平素的家常事來接受它、處理它。
  
  一一、介紹三種方法
  
  平常心就是禪修者的慧心,實在太好,可是相當難得,因此需要使用方法使情緒化的心境淨化平衡。最實用而簡便的方法就是雙手合掌,然後用你的兩眼看著你兩手中指的指尖,專注地保持這個姿勢,三十秒至一分鐘之後,你的心緒自然平衡下來。
  
  另外一個方法是注意你的呼吸,留心出入於鼻孔的氣息,也能平息你的情緒。
  
  還有一個辦法是念「南無阿彌陀佛」,或念「南無觀世音菩薩」的聖號。念阿彌陀佛及觀世音菩薩,不僅身後能夠往生西方,也能為現世帶來平安和好運。
  
  這些都是修行平常心的方法。這些方法能使情緒平靜的原理,便是移情作用,即是從用合掌、看呼吸、念聖號等專注的念頭,來代替那些使你的情緒波動的心念。如果經常這樣做,就能經常保持平穩和諧的心境。好像為了讓建築物免遭雷擊,就得預先裝置避雷針一樣。
  
  如果經常使用上述的方法紓解不平衡的情緒,有一天當你的工夫純熟的時候,猛然間反問自己:「我的本來面目是誰呀?」「合掌的是誰呀?」乃至「念佛的是誰呀?」其中的任何一問,都有可能使你頓悟三世諸佛本來就是與你同一鼻孔出氣的。諸位想不想頓悟啊?想!既然想,就請從經常保持平常心開始。
  
  一二、問答討論
  
  問:
  
  請問法師現在已經到什麼樣的境界了?答:
  
  現在很清楚地告訴你,我到我現在這樣的境界。問:
  
  我們畢竟是生活在這麼現實的世界裡,各種紅塵的聲音都隨時在激盪著我們,要怎樣才能克制自己不受影響?答:
  
  我剛才講過,先要有理論的觀念來疏導,然後要有修行的方法來實踐。一定要有理論配合方法來做。有了理論方法,才是正確的實踐方法;要以方法來實踐理論所指引的目標,才是有用的理論觀念。講理論雖然也能夠疏導自己,可是僅僅講理論、觀念,可能沒有辦法解決你的根本問題,所以必須要有方法的實踐。問:
  
  請問法師,就像法師所講的,我們這個世界這麼亂,世間這麼無常,除了有個人的心理、生理的問題,還有種種人與人之間以及環境的問題,那麼請問法師,我們這個世界還有救嗎?答:
  
  如果世界沒有救,我今天就不來做這次演講了,因為世間眾生(人)都有得救的可能,所以我來演講佛法。不要那麼消極、悲觀,世間的情形就是這個樣,所謂亂、無常,這是正常的現象,如何從這個正常的現象之中使得我們少一點麻煩,少一點衝突,少一些痛苦,這就要用方法、觀念來教育、訓練,來解決這些問題。問:
  
  為什麼打坐對我們的內心有用,難道說外在的行為可以影響我們內心的活動?
  
  答:
  
  一定有用,內與外是可以互為體用的,雖然打坐看起來是外在的行為,但是如我們心裡不願意打坐,大概也不會產生打坐的外在行為,打坐的時候也不能坐得很好。如果心裡願意打坐,就坐下去,結果就能夠使我們的心漸漸地平靜下來。還有打坐之後,能夠調整身體內分泌,使我們的消化系統和循環系統更正常,連帶使我們的心理受到影響而調整。(一九八八年九月三十日講於淡江大學正智社)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禪悟與靜坐
第3頁:問答討論 第4頁:禪與悟
第5頁:禪與纏 第6頁:悟與誤
第7頁:情與理─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 第8頁:善與惡─如何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第9頁:夢中說夢 第10頁:法喜與禪悅
第11頁:心淨國土淨 第12頁:人間淨土
第13頁:禪─如來如去 第14頁:禪─解脫自在
第15頁:禪─平常身心 第16頁:禪─擔水砍柴
第17頁:禪─人類意識 第18頁:禪─心理健康
第19頁:禪─內外和平 第20頁:禪─你.我.他
第21頁:禪─多.一.無 第22頁:有分別與無分別
第23頁:正道與邪道 第24頁:時空與生命的超越
第25頁:禪與日常生活 第26頁:禪與現代人的生活
第27頁:禪的文化 第28頁:《六祖壇經》的思想
第29頁:禪意盡在不言中 第30頁:附錄 - 〈默照銘〉全文 宋.宏智正覺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