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宗教與體驗—修證篇(人間佛教系列10) 星雲法師著

宗教與體驗—修證篇(人間佛教系列10) 星雲法師著

偉大的佛陀

[日期:2010-07-31]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星雲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我們做人兒女的,一定認識自己的父母。身為一個佛弟子,對佛陀能不認識嗎?看到佛像就是認識了佛陀嗎?當然不是。做一個佛弟子,對真正的佛陀不認識,是很遺憾的。有一首偈子︰「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出生;懺悔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可說是現在佛弟子共同的心情寫照。
  
  或許有人認為︰佛,是一位來無影,去無蹤,神通廣大,本領高強的神仙。或許也有人想︰佛陀大慈大悲,向他祈求什麼就有什麼,真是如此嗎?我們平時看到佛陀趺坐蓮臺上,沉靜安詳,不多言語,對我們不批評,不計較,也不責備,大家都覺得他很好,於是心悅誠服的頂禮他。假如佛陀常常指示我們︰「這個不可以」、「那個不是這樣」,可能大家就不會喜歡佛陀了。以下列舉的十個問題可以幫助我們認識佛陀的本來面目。
  
  一、佛陀會生氣嗎?
  
  凡人很容易生氣,佛陀是不是也會生氣呢?佛陀當然會生氣,只是佛陀的生氣,跟一般人的生氣不一樣。我們生氣,是因為別人欺負我,障礙我,為了保衛自己,所以會生氣。佛陀不是,我們對佛陀不好,佛陀不會計較,但是我們對待別人不好,佛陀就會生氣了。
  
  有一次,佛陀帶領一群比丘弟子出外弘法,弟子中有性情急躁的,也有遲緩的。到達休息處所,急性的弟子搶先把床位占用了,還說道︰「這是我的!」「那是我的!」所有的床位都被占滿了,首座弟子舍利弗尊者沒有地方睡,只好在屋外經行。佛陀看見便上前垂詢︰「舍利弗,這麼晚不睡覺,在庭院走來走去做什麼呢?」舍利弗尊者據實回答︰「人多,床位少,初學比丘都想找個床位休息,我就讓他們。」佛陀聽後非常生氣,連夜集合大眾,開示對於長老應有的尊敬。
  
  今天社會秩序混亂,長幼倫理脫節,就是因為不尊敬長輩的關係。過去,父母教訓兒女︰「你們怎麼不聽爸爸媽媽的話?」現在,兒女對父母抱怨︰「爸爸媽媽,你們怎麼不聽我的話?」甚至年幼的小孩子跟父母要東西時都會耍賴︰「你們如果不買給我,我就不替你們唸書了!」過去,老師教導學生,學生一定虛心接受,現在的學生,卻時興批評老師︰「某某老師不好,每次我建議什麼事情,他都不聽。」過去,老闆指導員工事情如何如何做,現在的員工反過來要求老闆︰「薪水應該提高到……才足夠家用。」過去,在軍隊裡是長官命令,部下遵循,現在的部下可以開會公然批評長官。上下沒有標準,社會的倫理不能維持,社會秩序自然會混亂。
  
  對於只知謀一己之利,漠視他人的辛苦、困難,這類的事情,佛陀是會生氣的;即使是童心戲言,只要侵犯到他人,佛陀也會生氣。例如︰羅睺羅是佛陀出家前的孩子,他小小年紀跟佛陀出家了,因為年紀小,比較頑皮,愛說一些不當的話,曾有人遇到羅睺羅,問他︰「你知道佛陀在那裡嗎?」佛陀本來在左邊房子裡,他偏偏指著右邊告訴對方︰「那邊,那邊。」等到對方撲了空折返,羅睺羅就很開心。佛陀知道後,把羅睺羅找來,羅睺羅一看到佛陀嚴肅的樣子,不敢講什麼話,默默端了一盆水給佛陀洗腳,好讓佛陀能趕快去登座說法。佛陀洗過腳後,卻吩咐羅睺羅︰「把這盆水喝下去。」
  
  羅睺羅一聽,驚訝的回答說:「佛陀,洗過腳的水很髒,是不能喝的呀!」
  
  佛陀對他開示︰「你說謊妄語,你的嘴就像盆裡的污水一樣髒,人家也不要你的。」
  
  羅睺羅將水倒掉後,佛陀又說道︰「你將這個木盆拿去盛飯吃。」
  
  羅睺羅顯得很為難,說道︰「佛陀,洗過腳的木盆很髒,不能把飯菜裝到裡面去呀!」
  
  佛陀又責備道︰「你的嘴時常說謊騙人,就像這骯髒的木盆一樣,好的東西永遠也裝不進去。」
  
  說完話,佛陀一腳朝這盆子踢過去,盆子咚咚地滾了好遠,羅睺羅嚇了一跳。佛陀問道︰「你怕我把木盆踢壞嗎?」
  
  羅睺羅回答:「不是的,木盆不值錢,踢壞了可以再買一個,沒關係的!」
  
  佛陀再一次呵斥道︰「說謊的孩子,就像這壞盆子一樣不值錢,踢壞了也不可惜。」
  
  從這段故事,我們可以知道︰佛陀無私無我,但對說謊欺騙別人的事,佛陀是會生氣的。佛陀教導羅睺羅的方式,正是天下父母對孩子「愛之深,責之切」的寄望。佛陀的生氣,是從慈悲心出發,而不是從瞋恨心出發,佛心和天下父母心是一樣的。
  
  二、佛陀會悲傷流淚嗎?
  
  佛陀有傷心的時候,也有流淚的時候。
  
  曾經,有一個外道魔王對佛陀說道︰「我們不喜歡你的佛法流行,我們要跟你鬥爭到底!」
  
  佛陀一點也不介意道︰「你怎樣來破壞,我都不怕。」
  
  「我們到處批評你、毀謗你!」
  
  佛陀平淡地說道︰「不怕。」
  
  「我們用刀槍、棍棒打擊你!」
  
  「刀槍、棍棒,我也不怕。」
  
  魔王一聽,心想,他這也不怕,那也不怕,再說道︰
  
  「那我們做你的弟子,穿你的袈裟,吃你的飯,卻不行你的道,你講戒定慧,我們就行貪瞋痴,一切作為都和你的佛法相反,用這樣的方法來破壞你。」
  
  佛陀聽到這裡,不禁流下傷心的眼淚,愍念末法眾生將面臨的災難,佛陀終於哭了。
  
  這叫「獅子身上蟲,還吃獅子肉」,現今社會,有很多人打著佛教的旗幟,穿袈裟,做佛子,卻敗壞佛門清譽,佛陀怎會不傷心呢?一個家庭中出了不肖子孫,家庭會衰敗;一個統理天下的國王宰相,如果家有悍妻,任憑你天大的權威,也無可奈何。對於不受教的兒女,父母會傷心悲哀,同樣的,對於不肖的弟子,佛陀也是會傷心流淚的。
  
  僧團裡,有一種辦法對治這類人,就是默默擯置,不理睬他,這是消極的對治辦法;但是,對於僧團以外的人,就很難有約束力了。所以,一個家庭裡,對兒女的教育要多加強;佛門也一樣,必須致力法制組織與教育制度,才是淨化僧團之道。
  
  三、佛陀有沒有歡喜的時候?
  
  佛陀都是生活在歡喜裡。佛陀的生活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自受用的生活,一種是他受用的生活。
  
  簡單地說,我們每天有多少錢,可供自己衣食住行,叫做自受用;每天有多少錢布施給別人,救苦救難,叫做他受用。佛陀自受用的是他的真理法喜,以及從禪定中得到的定靜禪悅。佛陀的他受用,是他說法給你歡喜,以慈悲莊嚴給你歡喜;佛陀所有一切與眾生結緣的,都叫他受用。我們每一個學佛的人,要懂得把握佛法,了解那些是自受用?那些是他受用?譬如:禮佛、誦經、打坐、忍辱、精進、持戒……是自受用的生活;每天講好話給人歡喜,做好事幫助別人,解決別人的苦難,多行慈悲,多行布施,時時廣結人緣,讓大家快樂,是他受用的佛法。《金剛經》所說的「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咐囑諸菩薩」,也就是佛陀自受用和他受用的生活寫照。
  
  佛教中,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日是盂蘭盆會,也叫「僧自恣日」;這一天佛陀特別歡喜,所以又稱「佛歡喜日」。為什麼七月十五日特別歡喜呢?原來在僧團中,諸比丘每年從四月十五日起結夏安居,到七月十五日這一天算是一段修行圓滿,信徒藉此因緣供養僧眾,這份供養的功德,讓信徒的歷代祖先,也能仰仗比丘們的修行而受福,可說是「人天普渡」,所以佛陀非常歡喜。
  
  佛法是提倡歡喜快樂的,我們每天都應當培養喜悅的性格。有的人經常沉著臉,一付憂愁的樣子,日日如此,一生都如此,時時都在憂愁、苦惱、煩悶中過日子,實在好可惜。偈云︰「面上無瞋是供養,口裡無瞋出妙香;心中無瞋無價寶,不斷不滅是真常。」如果我們能學習凡事忍之於口,不形於色,甚至不只將怒氣不形於色,更能不起於心;那麼心上無爭,臉上自然能安詳愉悅,諸事也都吉祥如意了。
  
  我們沒有什麼東西布施給別人不要緊,最要緊的是把歡喜布滿人間。人世間的煩惱雖繁,但至少不要把白天的煩惱和憂愁帶到床上,晚上睡覺安安穩穩的睡;也不要把悲傷、苦悶帶到飯桌上,吃飯的時候,歡歡喜喜的吃。傷心難過也不要帶到明天,更不要掛在臉上,讓別人看到,影響別人。我們不妨訂個家庭合約,父母兄弟姊妹見面的時候要互相歡喜,不歡喜就不要見面。
  
  像我的學生徒眾不少,但他們快樂的時候,很少來找我,等到他們煩惱苦悶、痛苦流淚的時候才來找我,我常笑著問他們︰「每次見到你們,我都是歡喜的,天天把歡喜的話講給你們聽,你為什麼只把煩惱憂愁拋給我呢?每天看到你們憂愁滿面,眼淚鼻涕的,我也受不了,以後歡喜的時候來找我,煩惱的時候不要來找我,好不好?」
  
  有些人很慳吝,一句好話都不肯說,所以我經常提倡「見面三句話」,就是人和人見了面要講︰「你好啊!」「天氣很好啊!」「大家好!」見面要對人說上三句好話,讓人從你的話中感到歡喜受用。
  
  除了「見面三句話」,還要「吵架一回合」。比方說︰太太煮飯,煮得很辛苦,擺到桌上,叫先生︰「喂!來吃飯了。」
  
  先生不耐煩應道︰「好啦!好啦!等一下!」
  
  這個時候,一回合就該停止了,假如太太不停,再來一回合︰
  
  「好啦,好啦,叫你好幾次,你都是『好啦,好啦』,你到底要我叫幾遍,你才要吃啊!」
  
  先生更不耐煩的責問道︰「你難道沒看到我在忙嗎?」
  
  太太當然也有話說︰「忙!忙!你一天到晚都忙,你不知道我也忙嗎?」
  
  就這樣第二回合、第三回合吵下去,夫妻大戰就爆發了。所以記住吵架一回合,武林高手過招,一回合就要分勝敗,老是打爛仗,怎麼能休止呢?怎麼能歡歡喜喜生活呢?
  
  我們要學習佛陀給人歡喜,佛光山就是秉持佛陀的精神,訂定「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四大工作信條。
  
  四、佛陀在生活中有沒有享受的一面呢?
  
  每一個人都希望生活享受好一點。聽講經,有的希望能有好位置,坐得舒服一點,或者希望裝個冷氣,鋪個地毯……這是生活上的享受。為什麼人人都想追求功名富貴?也無非是要求改善生活,希望在生活裡能多一些享受。其實功名富貴是享受嗎?這也不盡然。它常常帶給人們煩惱;從感官上去追求的享受,實在很有限。眼睛要看很好看的東西,耳朵要聽佷好聽的聲音,身上要穿很柔軟的衣裘,但是,當這些感官上的享受一過去,會讓人覺得空虛、寂寞,如同盛席華筵散場之後,必定留下滿地的杯盤狼籍。世間功名富貴的享受,往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當人受到外境的聲色驅使,內心是得不到安寧的;如果能不看、不聽,也就沒有什麼外境能束縛我們了,內心的法喜若能源源不竭,才算是長久的享受。
  
  佛陀有一位弟子叫跋提王子,有一次,他跟比丘們一起修道打坐,忽然間叫了起來︰「快樂啊!快樂啊!」正巧佛陀經過那裡,就問︰「什麼人喊快樂啊?什麼事情快樂呢?為什麼喊快樂呢?」跋提回答說︰「過去我在皇宮裡面,有很多護衛保護,卻仍害怕人家陷害我、行刺我;在皇宮裡,雖然吃得好、睡得好,但仍然食不知味、睡不甜蜜,實在沒有意思!現在,我出家了,在山林裡面修行,解脫了束縛,我什麼也不怕,連托缽得到的青菜、蘿蔔吃起來都很美味。在這裡打坐,只覺得心裡乾乾淨淨的,無憂也無慮,修道真是太快樂了,我就忍不住叫出來了!」這不也是一種享受嗎?
  
  佛陀享受的快樂是什麼呢?是涅槃之樂。涅槃的快樂有四個特性,就是「常、樂、我、淨」。佛陀感覺生命的久長,他會快樂;感覺生命裡有一種自然的喜悅,他會快樂;感覺生命的存在,他會快樂;感覺生命的單純清淨,更是快樂。許多人忙得忘記自我,失去了自己,當然就沒有快樂了。涅槃裡有清淨的快樂,如果懂得佛法,在生活裡要求這種快樂的事,實在很多也很容易。
  
  我們平常講「助人為快樂之本」、「知足常樂」、「能忍自安」,知足裡有快樂,慚愧裡有快樂,對人生起恭敬心,也會有快樂;有信仰的人有快樂,安詳寂靜也會快樂。我們不要從感官上去找快樂,快樂的泉源在自己的心裡,找到心就可以享受到快樂。念佛,念佛裡有快樂;打坐,打坐裡有快樂;禮拜,禮拜裡有快樂。有時候,打坐到心裡沒有任何念頭,沒有任何欲求,只想永遠禪定在這片輕安法喜中,這不就是享受快樂嗎?更積極一點,布施急困,修橋鋪路也是快樂。跟人廣結善緣,自然就會得到助緣,就會享受到快樂。
  
  過去的佛教,一般都以為吃苦才是修行,這是錯誤的,佛教本是幸福之教、快樂之教,它不是要你來吃苦的。所以講「苦」,只為說明人間實相本來是苦的;「苦」只是獲得快樂必經的某些過程,如同蝴蝶必須破繭才能飛翔,樹幹必須刨鋸才能成材。我們學佛的人,必須從苦海裡渡越。你罵我,批評我,毀謗我,我可以從中享受到快樂;面對一切的災難屈辱,都能甘之如飴,我們不但不生氣,反而要感謝對方,給我們一個消災、消業的機緣呢!我們要像佛陀一樣,享受清淨的涅槃樂。辛苦賺的錢,被人倒閉了,如果沒有佛法,會難過生氣,如果有佛法,「嘿!感謝你,我欠你的債還清了!」無債也無掛礙,為什麼不高興呢!
  
  世間上,好事固然令人快樂,就是一些不如意的、負面的事,如果我們懂得佛法的「隨其心淨,則國土淨」,就可以用清淨的心來轉變世間;煩惱都是菩提,煩惱都是快樂。譬如︰當爸爸媽媽管教太嚴苛了,不要煩惱,應想到︰「還好,有這麼嚴格管教的爸爸媽媽,讓我不做壞事。」婆婆天天囉哩囉嗦的嘮叨,做她的媳婦好難哦!要想到︰「還好,有這麼一個婆婆在,讓我凡事小心謹慎,以後還可以去競選模範媳婦呢!」
  
  世間上任何一個境界,只要你的心轉一轉,那一個地方沒有快樂?
  
  五、佛陀有感情嗎?
  
  佛弟子常常將佛陀神化,認為佛陀跟人不一樣;感情是污染、煩惱的,佛陀應該沒有感情。事實上,佛陀很有感情!佛陀的感情是對一切眾生都施予平等之愛,他的感情就是慈悲,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愛之上是慈悲,慈悲之上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佛陀的愛,佛陀的感情,是很難用凡夫心去衡量的。
  
  什麼叫做「無緣大慈」?吾人的慈悲是有限的。若是自己的同鄉、同學、同門、親戚,因為彼此關係近,有因緣,會給對方一些慈心,這是有緣的慈愛;佛陀提倡的是無緣大慈,予人快樂,不一定要有關係。譬如:我們彼此不認識、素昧平生,不過,你現在有了困難,需要我的幫忙,我無條件協助,這就是無緣大慈。
  
  什麼叫「同體大悲」?和我們有關係、有因緣的人,我們會感同身受他的痛苦,而盡力為其拔除。但是對於沒有關係的人,我們就不一定會伸出援手了。可是,佛陀的大悲不是這樣的。比方說:我的手爛了,長了爛瘡爛肉,好臭哦!不過我會好好的保護它、好好洗滌、好好敷藥,不會嫌棄它,因為這是我的手、我的身體,我當然要愛護。對於一切眾生,那怕是陌生人,都認為「他跟我有關係,他就像是我身體肢節的一部分」,這種視人如己的悲心,就叫同體大悲。
  
  學習「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可以先觀想把彼此立場調換一下,假如我是你,推己及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心就容易生起。再舉一個例子,有的人很喜歡抓香港腳,抓過後還往鼻孔上嗅一嗅,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是我自己的,臭也變成香了。所以,如果我們能把眾生都當成是我的,又怎會嫌棄他呢?
  
  佛陀曾到忉利天為母親說法,為父親擔棺,能說他沒有感情嗎?佛陀對感情表達的方法非常清淨,非常聖潔,是不著痕跡的感情。例如佛陀成道後第二年,回到故鄉,跟父王、諸兄弟們談話,曾做過他王妃的耶輸陀羅,也急著想見見從前的丈夫,她等得非常焦急,心想:他怎麼還不來看我呢?好不容易,佛陀來了,耶輸陀羅又想︰他來的時候,一定要好好地罵一罵這個忘恩負義的薄情人。但是,一見到佛陀那種慈悲莊嚴的樣子,耶輸陀羅不禁跪了下來。佛陀又如何面對耶輸陀羅呢?他對耶輸陀羅說道︰「耶輸陀羅,對妳,我是很抱歉的,但是請為我歡喜,我對得起一切眾生,我成就了佛道,我是佛陀了。」這些話既安慰了耶輸陀羅的情緒,又表達出一位覺悟者的立場。我們一般人恐怕很難做到像這樣慈悲和智慧兩全的境地。
  
  我曾有幾十年沒見過我的母親,當時我很希望能把她接到日本見一面,終於,有一個因緣,在日本成田機場會面,因為幾十年沒見面,遠遠地,我心裡想著,這是不是母親呢?當她靠近我的時候,好似要大哭一場的樣子,畢竟是分別幾十年的母子相會啊!但是,當時的情況不同,我立刻跟她說︰「這裡不可哭,跟我來。」那是飛機場,不能哭。那時我彷彿看到母親正要落下來的眼淚,馬上又收回去了。我的意思是︰要哭,也要到房子裡面才哭,不管什麼樣的情感,最重要的,不要讓它成為一種情緒,自己要能駕馭,要能控制,才不會一發不可收拾。
  
  佛陀也曾為生病的弟子拿茶、拿水,為年老的弟子穿針引線、縫製衣服……佛陀是有感情的,那種純真的感情,佛教稱為「慈悲」。
  
  六、佛陀會不會說謊呢?
  
  佛陀會說謊嗎?這是很嚴重的問題。五戒裡的殺、盜、淫、妄、酒是根本大戒,說謊就是妄語,怎麼可以呢?但是,佛法是活的,用貪瞋愚痴所犯下的殺、盜、淫、妄、酒就是犯了根本大戒;如果因慈悲心而犯殺、盜、淫、妄、酒,有時候卻是菩薩道的另一種看法。
  
  比方說︰一個惡人拿了刀槍要去殺人害人,怎麼辦呢?眼睜睜看這個壞人去殺死那麼多的好人嗎?為了救那些好人,只得以慈悲心先把壞人殺了,這跟以瞋恨心殺人又不一樣了。你要持刀槍去殺人、拿毒藥去害人,我知道了,先替你把刀槍、毒藥收藏起來,你能說我偷盜不該藏它,好讓你去殺人嗎?佛陀在這種情況下,就有方便智慧作另一種特殊處理。
  
  佛陀有一次在林間打坐,有個獵人射中了一隻兔子,這隻兔子逃到佛陀的袈裟下面,獵人一路追來,問佛陀說︰「你看到我的兔子嗎?」
  
  佛陀當然看到了,不過佛陀卻說︰
  
  「沒有!」
  
  這是不是說謊呢?
  
  「你一定把牠藏起來了,那隻兔子是我的晚餐,請你把牠還給我!」
  
  「哦,只是一頓晚餐啊!」
  
  佛陀取出隨身的戒刀,問獵人道︰「若我把膀子割下來,能夠相抵一隻兔子嗎?我這隻手臂就給你當晚餐吧。」
  
  為了救度眾生,方便妄語的後面,有著大無畏的慈悲,這已經不是一般的妄語說謊了。這是如《金剛經》所云︰「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佛陀在因地修行時,有一次在路上行走,遇到一個壞人想謀殺五百名路過的商旅,以便竊取財物,佛陀知道後,毫不猶豫的把壞人給殺了;在佛陀的想法,寧可讓自己因殺而受業報,也不能讓五百人無緣無故而喪命。佛陀也會說謊騙人,但是,佛陀是以是非、善惡、輕重的觀念為出發點。
  
  七、佛陀有沒有工作呢?
  
  有一次,佛陀到天臂城托缽,這個國家的國王叫善覺大王,是佛陀未出家前的岳父。善覺大王看到佛陀,很生氣地說︰「你這個人不要國家、不要妻子,天天遊手好閒,你對世間沒有什麼用,你不做工作,不事生產,我不准許你在我的國家托缽!」佛陀回答:「善覺大王,你說錯了,我每天用慈悲的犁,耕種眾生的福田,播撒菩提的種子,我每天都這樣不停的忙著,怎麼說我沒做事呢?」所以,從佛陀起,所有的宗教師--佛陀的弟子,僧團的比丘、比丘尼,只要他每天能精進地修行辦道,用慈悲德行來改善社會、淨化風氣,不就是工作了嗎?
  
  曾經,波斯匿王要對跋耆國用兵,佛陀用方便善巧之法,使戰爭不致發生;迦毘羅衛國遇到琉璃王侵略時,佛陀發起保護迦毘羅衛國運動;佛陀幫助須達長者,教育他不孝順的媳婦玉耶女,使其家庭和諧;佛陀幫助摩登伽女改邪歸正;感化指鬘外道不可殺人……佛陀使千千萬萬人得度,更使千千萬萬人啟開智慧之門,認識自己,他的工作是多麼的重要而神聖!
  
  八、佛陀有災難嗎?
  
  我們眾生在世間上是多災多難的。佛陀有沒有災難呢?既然佛陀示現於人間,在世間法裡,沒有人會沒有災難降身的。如老病死苦,世間上誰能免除呢?佛陀曾經受過十次災難,從開始修行苦行,每天僅食一麻一麥,就是個災難。
  
  又如:提婆達多曾派人行刺佛陀,從山上把大石頭推滾下來,想把佛陀壓死;又以醉象衝撞佛陀,佛陀當然不會被他們傷害,但這也是一種災難。有一次,提婆達多帶許多人來和佛陀對抗,弟子知道了,也紛紛準備棍棒之類要保護佛陀,佛陀聞知,笑著對阿難說︰「成了佛陀的人,還須用棍棒來保護嗎?」
  
  三迦葉最初未皈依佛陀前,曾用毒蛇加害佛陀,但是,毒蛇看到佛陀就不動了;指鬘鴦伽摩羅來行刺佛陀,見到佛陀時,不由得放下刀劍,跪在佛陀面前求懺悔。
  
  災難並不是沒有,佛陀自有威德降伏魔難,不必用棍棒來保護自己。在《佛說興起行經》裡記載曾有的十次大災難。即︰
  
  1.孫陀利謗佛難
  
  2.佛患頭痛難
  
  3.佛患骨節疼痛難
  
  4.佛患背痛難
  
  5.佛被木槍刺腳難
  
  6.佛被擲石出血難
  
  7.佛被戰遮女繫盆譭謗難
  
  8.佛食馬麥難
  
  9.佛受苦行難
  
  10.奢彌跋謗佛難
  
  這十緣的災難,都是往昔生中,佛陀未受完的業報,佛陀說此因緣,主要是告訴我們:即使成佛,眾惡皆盡,萬善普遍,但殘餘業因未了,亦必須償還宿報,受此災難。但這一切對一個偉大的聖者並沒有影響,因為風雨過後,更能見出萬里晴空。
  
  九、佛陀被人譭謗過嗎?
  
  這是必然的,就是現在也還有。一個偉大的人物,在信仰他的人面前,他是神、是聖、是佛祖;在不信他的人面前,他是魔鬼、是罪惡、是壞人。耶穌教徒怎麼看佛祖呢?他們說是偶像、魔鬼,我們教徒說是佛陀。耶穌在佛教徒心中又是什麼呢?是外道異教徒,但耶穌教徒都說︰「他是我們的救世主。」一個偉大的聖人,在信他與不信他之間就有這麼大的差別。因此,在不信者當中,毀謗是難免的。
  
  佛陀住世時的印度社會,有人在僧團裡出家,佛陀就會受到批評︰「他把我們的兒女騙去出家了。」「把我的丈夫(妻子)騙去出家了,拆散我們的家庭。」「不顧人家的家庭、父母、妻子、兒女,這個佛陀有什麼好?」……這樣的風評是在所難免的,因為佛教普及,外道的徒眾越來越少,佛教的徒眾越來越多,外道心裡當然不好受。
  
  在佛陀時代就曾發生這種事︰外道收買了一個婆羅門女戰遮,在講堂裡面,挺著大肚子站起來,大聲誣衊佛陀道︰「釋迦呀,你講經說法,倒講得非常好聽,但你在我肚子裡留下的孩子,該怎麼辦呢?」哦!佛陀竟然使女人懷孕了!聽經的人一陣騷動,佛陀一句話也沒說,在座的天神釋提桓因,明瞭怎麼回事,他運用神通,化作一隻老鼠,把她肚子上綁木盆的繩子弄斷,「咚」地一聲,木盆掉下來,佛陀依然一句話也沒說,繼續講他的經、說他的法。
  
  佛陀一生當中,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為眾生擔負了多少的苦難、多少的譭謗;但是,他帶給眾生的卻是無限的法喜、無限的真理。有時候想想,我們眾生真是對不起佛陀。不過,這個世界沒有黑暗,哪來光明?沒有醜惡,哪來真善美?沒有污泥,哪能長得出淨蓮呢?
  
  十、佛陀會不會有無奈的時候呢?
  
  一般人總以為︰佛陀一定神通廣大,法力無邊,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其實,佛陀也有無奈的時候。有一個壞人叫乾達多,一生作惡多端,唯一做過的一件好事,就是有一次,他走路時看到一隻蜘蛛,本來要一腳踏到蜘蛛身上,這一腳踏下去,蜘蛛就死了,他當時一念之善,趕緊把腳縮回來,跨遠一點,救了蜘蛛一命。
  
  後來,乾達多死後墮到地獄去,這蜘蛛有心報恩,佛陀想滿蜘蛛的願,把蜘蛛絲一直放到地獄裡去救乾達多。所有地獄裡受苦的眾生,見到這條蜘蛛絲,都爭先恐後的跟隨在乾達多的後面,攀著它奮力往上爬,好離開地獄。但是,乾達多瞋恨心生起,「這麼細小的蜘蛛絲怎麼負荷得了眾人的重量?萬一蜘蛛絲折斷了,我不就萬劫不復,永無解脫之期了嗎?」於是用力踩踢尾隨而上的眾人:「走開!這是我的蜘蛛絲,只有我可以攀上去,你們走開!走開!」
  
  由於用力過猛,蜘蛛絲斷了,乾達多和所有的人又掉落下去,佛陀十分慨嘆︰「唉,眾生自私,真是沒有辦法啊!」由於人類自私、瞋恨,一點利益都不肯給別人沾光,不予人慈悲,不和人結緣,佛陀就是想救我們,也無可奈何啊!
  
  有一個年輕人去爬山,半途不小心滑落山崖,幸好被半山腰的一條樹藤絆住,沒有繼續往下掉,但是,往下看是萬丈深坑,往上看是絕頂崖壁。他恐懼地喊叫︰「佛陀啊!佛陀啊!救救我啊!」
  
  佛陀真的來救他了,佛陀對他說︰
  
  「年輕人,我可以救你,就怕你不聽我的話。」
  
  年輕人說道︰「這個時候,我怎麼會不聽你的話呢?」
  
  佛陀說:「真的嗎?我說什麼,你都聽嗎?你都依教奉行嗎?」
  
  年輕人千依百順的說︰「佛陀!依教奉行!我一定依教奉行!」
  
  佛陀即刻認真的說道︰「那好,現在你把兩手放開來。」
  
  「嚇!」年輕人大吃一驚︰「你要我放手?這一放,我豈不摔得粉身碎骨了嗎?」
  
  佛陀慨嘆︰「你不放手,放不下,我怎麼能救你呢?」
  
  所以,這個世間,誰能得救,誰不能得救,就在你是不是看得破,想得開,還有是不是真能提得起,放得下。我們要佛陀救我們,也要肯放下一些世俗的束縛,才能進入佛陀解脫的境界。
  
  人間佛教必須把佛陀人間化,我們要從人間佛陀的信仰上,建立一個真實的信仰,然後慢慢地昇華,再來認識般若的法身、真理的佛陀;好比一個人從小學、中學讀上去,才能唸大學。佛陀的功行廣大無邊,不是一想可知,也不是一眼可以望盡的,當然更須要一步一步的去認識。我們認識了人間的佛陀,才能慢慢認識自己心裡的佛陀。認識了心裡的佛陀,自能豁然認識法身的佛陀。
  
  一九八九年一月十三日講於基隆極樂寺
【書籍目錄】
第1頁:〈總序〉人間佛教正法久住 第2頁:從佛教各宗各派說到各種修持的方法
第3頁:從古德行誼說到今日吾人修持的態度 第4頁:奇人的修證
第5頁:偉大的佛陀 第6頁:佛陀的樣子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