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王鳳岐帶您走出養生誤區:好好活著就是健康 作者:王鳳岐

王鳳岐帶您走出養生誤區:好好活著就是健康 作者:王鳳岐

第一部份:第一章 順應自然才是養生的大道(2)

[日期:2016-06-05] 來源:  作者:王鳳岐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秋天,養生以潤燥為貴
  
  邁過夏天,就到秋天了。在我國北方,秋天有「貼秋膘」的說法。因為夏天 人們的胃口比較差,很容易瘦下去。以前,在民間流行數伏這天稱稱孩子有多重,再將這個時候的體重與立夏時的體重相比較來檢驗孩子是否瘦了,如果體重輕了, 那麼就叫「苦夏」。瘦了自然是要「補」回來的。古時候的窮苦人平常捨不得吃肉,只有在立秋這天才會一家人圍著吃燉肉,就是想「以肉貼膘」,把身體補一補, 好有力氣去忙秋收。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立秋當天「貼秋膘」並不是真正的補。因為秋天燥氣比較重,所以對秋天而言潤燥才是養生的頭等大事。這個時候,在平常的飲食中多吃點潤肺的食物,像梨或者百合之類,比吃肉要好得多。
  
   再說夏天的時候一直在吃素,到立秋了,一下子吃那麼多肉,身體根本受不了,很可能血脂、血糖一下子就飆升了上去。當然了,也不是說不讓您吃肉,但得循序 漸進,先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比如說吃一些涼拌的菜,或者水果,同時逐漸多吃一些肉類食物,讓身體慢慢適應肉類的食物,這樣到了冬天,再「大口喝酒、大塊吃 肉」才不會有什麼問題。
  
  冬天養生,御寒是重點
  
  冬天的主氣就是寒,寒為陰邪,很容易損傷人體陽氣,陽氣虛弱,人自然也就很容易生病了。所以這個時候御寒便成了養生的頭等大事。
  
   那麼該怎麼御寒呢?老祖宗告訴我們,要「早臥晚起以待日光」,也就是在寒冷的冬天要早睡晚起,最好等到太陽出來之後再起床,因為這個時候人體陽氣比較旺 盛。當然,對於上班族來說,等到太陽出來之後再起床有點不切實際,那麼不妨早點兒睡,少熬夜,多積攢點兒陽氣,總是有益的。
  
  此 外,冬天的時候穿得暖和一點也是冬天養生的關鍵,尤其是背部的保暖更是重中之重。中醫認為,後背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循行路線。而足太陽膀胱經主一身之表,如 同長城一樣抵禦外邪的侵襲。如果後背受寒,那麼就很容易損傷人體的陽氣。像不少老人在冬天曬太陽的時候常常曬後背,這恰是在加固膀胱經這條「長城」。其 實,防止背部受寒的方法很簡單,平時多穿一件羽絨服或者棉的小坎肩就可以了。另外也可以用後背撞牆撞樹幹,這也可以振奮體內陽氣。
  
  候鳥式養生,別讓陽氣在奔波中損耗
  
  養生當順應自然規律
  
   冬天快到了,大雁開始成群結隊地向南飛,去溫暖的南方過冬,等天氣暖和了,再飛回故鄉。這是候鳥的生理習性,本無可厚非,但現在不少老人也開始去過候鳥 式的生活了。冬天一冷,便到溫暖的南方過冬,等春天來了,再回到自己的故鄉。雖然這樣可以讓自己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春天的環境中,看上去是在享福,殊不知從 健康的角度來說,卻是「誤入了歧途」。
  
  中醫認為,一年四季應該分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四個階段,我們生命的氣血也是處在一個生、長、收、藏的階段。所以冬天的時候,天地之氣都閉藏起來了,人也應該閉藏起來,以儲備能量,為第二年春天的陽氣生發做好準備。老百姓常說的「貓冬」就是一個很形象的比喻。
  
   如果一冷,就趕快去海南這些溫暖的地方,那麼從中醫上來說,身體只有生發沒有閉藏,氣血本來是該藏的卻生發了,那就很容易出問題了。為什麼這麼說呢?打 個比方,您家的倉庫裡要有一些存糧,才能保證您每天都有吃的。但如果您把倉庫裡的糧食都吃光了又不知道儲藏,那麼總有一天會挨餓。陽氣也是這樣的。經過 春、夏、秋三季,陽氣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而冬天就是「儲存」陽氣,給它一個休養生息的機會。您為了圖溫和到溫暖的地方去過冬,那麼陽氣就收藏不起來,身 體就會「挨餓」,這樣的人就愛生病。夏天也是一樣的道理,夏天本來就熱,熱就會發汗,這個過程就是把體內的垃圾排出體外。如果這時候到氣溫比較低的北方, 該發的東西發不出來,那麼就很容易影響到秋天的「收」和冬天的「藏」,對老人的身體尤其不好。所以老百姓常說:「夏天不熱,冬天不冷,遲早要坐病。」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講,細菌容易生活在溫暖的環境中,尤其是南方,天氣暖和,也不怎麼下雪,很容易給細菌營造舒適的「窩」,等北方天氣暖和了,從南方 「飛」回來了,更多的細菌會以您為「家」,整天處在有利於細菌生長的環境裡頭,自然也就容易生病了。所以,咱們還是該熱的時候就熱,該冷了就冷,可別因為 想讓自己不冷不熱而把健康給搭進去,那就得不償失了!
  
  有人會問:為什麼候鳥能隨氣溫遷徙而人卻不能呢?那是因為候鳥既不能穿衣 服,又沒有抗寒能力,自身不能解決寒冷問題。可是人卻不一樣,我們完全可以用服裝,或者室內的溫度來調節。況且我們人體也已經適應了四季變化的這種環境, 如果您人為地去改變它,於健康自然是無益的。
  
  其實不僅是候鳥式的生活對健康無益,就連坐飛機遠行至氣候差異大的地方照樣不符合養 生的規律。為什麼這麼說呢?假如說是從寒冷的北方飛到溫暖的三亞,剛上飛機的時候,氣溫比較低,可是下飛機時氣溫比較高,陽氣外浮而來不及「回收」,從而 就會損傷陽氣。所以,如果沒有特別重要的事情,特別是老年人出門不妨以火車為主。像毛主席就很少坐飛機,他經常都是坐火車。為什麼呢?如果從北京到海南, 坐飛機用不了幾個小時,身體還沒有適應呢,就已經到了,可火車不一樣,它是逐漸適應當地的環境,能給身體一個緩衝期。同樣的道理,去西藏旅遊,建議您也最 好坐火車。
  
  水土不服,候鳥式養生的另一陷阱
  
  候鳥式養生不僅容易讓老人生病,還很容易使人水土不服。關於 水土不服,在《三國誌》中有這麼一段記載:「驅中國之眾,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東吳就是藉著這一點,打敗了曹操的百萬大軍。中醫認為,人從 一個地方到了另一個地方,對當地的水質、氣候、空氣和食物等不適應,有的人很容易出現腹瀉、嘔吐、頭暈、口乾舌燥等種種症狀,這時人就會生病。如果不及時 調理的話,就會威脅到人體的健康。當今社會萬事萬物的聯繫日益緊密,人們由於工作、旅遊等種種原因總會從一個城市流動到另一個城市,如果真出現了水土不服 怎麼辦呢?我教您一個好辦法,就是在睡前喝點蜂蜜水。中醫講,水土不服與脾胃的強弱有著緊密的聯繫。初到一個地方,飲食上的不適應會影響脾胃的功能,人就 會出現噁心、嘔吐等不適。而蜂蜜不僅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而且還可鎮靜、安神,促進睡眠,所以對於水土不服的人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所以,在這裡奉勸那些追求候鳥式養生的朋友們,對於去異地過冬,我們還是根據自己的狀況三思而後行比較好。
【書籍目錄】
第1頁:作者簡介 第2頁:內容簡介
第3頁:作者自序 第4頁:第一部份:第一章 順應自然才是養生的大道(1)
第5頁:第一部份:第一章 順應自然才是養生的大道(2) 第6頁:第一部份:第一章 順應自然才是養生的大道(3)
第7頁:第一部份:第二章 藥食雖同源,但各有專攻;食能養人(1) 第8頁:第一部份:第二章 藥食雖同源,但各有專攻;食能養人(2)
第9頁:第一部份:第二章 藥食雖同源,但各有專攻;食能養人(3) 第10頁:第一部份:第三章 衣食住行裡的養生陷阱(1)
第11頁:第一部份:第三章 衣食住行裡的養生陷阱(2) 第12頁:第一部份:第三章 衣食住行裡的養生陷阱(3)
第13頁:第一部份:第三章 衣食住行裡的養生陷阱(4) 第14頁:第一部份:第三章 衣食住行裡的養生陷阱(5)
第15頁:第一部份:第三章 衣食住行裡的養生陷阱(6) 第16頁:第一部份:第三章 衣食住行裡的養生陷阱(7)
第17頁:第二部份:第四章 養生要因人而異,男女老少各有不同(1) 第18頁:第二部份:第四章 養生要因人而異,男女老少各有不同(2)
第19頁:第二部份:第四章 養生要因人而異,男女老少各有不同(3) 第20頁:第二部份:第五章 孩子才是未來的希望,寶寶的中醫保養(1)
第21頁:第二部份:第五章 孩子才是未來的希望,寶寶的中醫保養(2) 第22頁:第二部份:第五章 孩子才是未來的希望,寶寶的中醫保養(3)
第23頁:第二部份:第六章 老理兒照樣能養生,民俗中也有養生經(1) 第24頁:第二部份:第六章 老理兒照樣能養生,民俗中也有養生經(2)
第25頁:第二部份:第六章 老理兒照樣能養生,民俗中也有養生經(3) 第26頁:第二部份:第六章 老理兒照樣能養生,民俗中也有養生經(4)
第27頁:第三部份:第七章 養生也要與時俱進,透過中醫看現代人的養生觀(1) 第28頁:第三部份:第七章 養生也要與時俱進,透過中醫看現代人的養生觀(2)
第29頁:第三部份:第七章 養生也要與時俱進,透過中醫看現代人的養生觀(3) 第30頁:第三部份:第七章 養生也要與時俱進,透過中醫看現代人的養生觀(4)
第31頁:第三部份:第七章 養生也要與時俱進,透過中醫看現代人的養生觀(5) 第32頁:第三部份:第七章 養生也要與時俱進,透過中醫看現代人的養生觀(6)
第33頁:第三部份:第八章 看清疾病的真面目,讓我們跟疾病說拜拜(1) 第34頁:第三部份:第八章 看清疾病的真面目,讓我們跟疾病說拜拜(2)
第35頁:第三部份:第八章 看清疾病的真面目,讓我們跟疾病說拜拜(3) 第36頁:第三部份:第八章 看清疾病的真面目,讓我們跟疾病說拜拜(4)
第37頁:第三部份:第八章 看清疾病的真面目,讓我們跟疾病說拜拜(5) 第38頁:第三部份:第八章 看清疾病的真面目,讓我們跟疾病說拜拜(6)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