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學箭悟禪錄:從技藝修習到神秘的開悟 禪者心靈深處體驗之實錄 歐根.赫裏格爾

學箭悟禪錄:從技藝修習到神秘的開悟 禪者心靈深處體驗之實錄 歐根.赫裏格爾

中和之道

[日期:2011-03-2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歐根.赫裏格爾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中和之道

  餘覺中

  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是什么東西成道時是它,修道時也離不開它呢?恐怕只有一個“中”字。所以堯傳舜只有一句話 --“允執厥中”。老子也說“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孔子稱中庸為至德,佛陀稱至法為中道。中國以中為國名,中醫以中為准繩,我們的文化處處體現出中之妙諦。

  這個中如果用兩個字表達,便是中和。中為體,和為用。如用四個字表達,便是中和圓通。中和是體,圓通是用。

  這個中是我們文化的靈魂,也是做人做事、成道成聖的最高准則。理解了這個中,我們才能讀懂經典,走進聖道;不斷地依中而行,我們才能日日自新,轉凡成聖。大道至簡,得其一,萬事畢。一個中字便可囊括千經萬典,便可統攝千語萬行。中之義大矣哉!

  但領會與踐行這個中又談何容易!這個中是活的,不是死的;是多維的,而不是平面的。它既近又遠,既顯又隱,既平常又神奇,既是過程,又是結果。所以要把握好這個中永遠不可能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事。它是人生走向幸福的一條光明大道,是人安身立命不可或缺的法寶。一個人只有在聖賢的指引下,時常懷抱這個法寶,永不偏離正道,經過一生的努力,才有望達到孔子“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至善境界。

  何謂中?中有體用兩面。子思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說的是人七情未動時的至善本性即是中。又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說的是萬物的共同本性即是中。所以就體來說,於人,這個中即是孔子說的仁,子思說的誠,孟子說的良知,佛家說的佛性;於物,這個中即是子思說的天命,老子說的道,佛陀說的空。就用而言,子思說“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是說用情合理即是中的表現。又說“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是說天地萬物各循其性即是中的顯現。因為體用既非一,又不二,其妙皆在一中,所以體現在修身上,自然要講成己成人,內外兼修,動靜交養,本末並進。這種“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的中道行持法是孟子以前聖聖相傳的大中至正的聖道大法。自伏羲至黃帝、堯、舜、禹、湯、文、武、周公、老子、孔子、曾子、子思直至孟子,可謂薪火相傳,法脈不絕。

  自孟子後聖道衰微,聖學凋零,大道一脈衍為三教。於是以中為本、以和為用的大道遂分為以自我和為特征的佛家、以人我和為特征的儒家與以物我和為特征的道家。分裂後的三教已不把集古聖之大成的孔子視為大道聖師,卻將之視為狹義的儒家創始人,於是三家各持己見,互爭高下,遂使大道愈來愈晦。而在儒家內部也漸分儒學與儒教兩派,一重學術而輕做人,一重做人而輕學術,兩者皆偏離孔子道藝並重、德才兼備的聖學宗旨。

  孔子說:“攻乎異端,斯害也已。”先儒釋此句異說紛呈,都是因為這個“中”難明之故。有的無視“乎”字,將“攻乎異端”解作“攻擊異端”,有的將作語氣詞的“也已”解作實詞,認為孔子這句話的意思是“只要反對異端,異端的危害就會停止”,或者理解為“攻擊不同於你的異端學說,那反而是有危害的”。如果說孟子因處於大道岌岌可危的時代,為了維護聖道,出於不得已而有攻擊楊、墨異端的言詞,但在孔子的言論中我們卻找不到反異端的言詞。在孔子擔任魯國司寇,攝行相事期間,齊國給魯國送上一批美女組成的樂隊,魯定公與大臣相與觀賞,三日不舉行朝禮,孔子只是一走了之。在孔子周遊列國期間,曾遇到一些潔身自好的隱者,他們勸孔子避世,孔子只說“鳥獸不可與同群”,既不斥隱者之非,亦不改拯救天下之仁心。孔子平常教人也從不用過激的語言,或用矯枉過正的方法去對治,只是給人指出“中”,讓人明白“中”後自覺地向“中”靠攏,因此,孔子的教法,如用醫來比喻的話,便是不用猛藥對治,只教人合理療養,是治未病的上醫大法。用民國學者江希張的話來說,孔子的道是“大無不包,細無不納,體無不備,用無不賅,無論何時何地何人無不相宜”。

  孔子為什么不反異端?因為反異端是不能包容異端的表現,也就是說自身也在異端之中。既然各執一端,那么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因此,異端邪說從來沒有因為人反對而使之滅跡,就像用化療難以徹底治愈癌症一樣。所以,孔子只說一個人如果不明中道,把功夫下在走極端上,那么對人對己都沒有好處。因此,孔子的教法主要體現在導人入中上,讓人在言、行、思三方面都能做到合情合理,適中合度。這既是治法,又是養法;既是改過法,又是遷善法;既是入世法,又是出世法。真是“吾道一以貫之”啊!世上大概只有中土,有這么悠久的曆史,有這么深厚的文化,有這么智慧的民眾,才足以造就像孔子這樣的至聖,也才有幸得到這種高明圓滿的教化。生為中國人,當感到慶幸。

  聖道隱晦數千年,一方面是人們小看聖人,只看到聖人其近如地的一面,而看不到其遠如天的一面;另一方面是高看聖人,認為聖人生而知之,高不可攀,世人學不了,不必學,不知聖人亦是人,只是改過遷善,敦倫盡性而已。孟子說“人皆可以為堯舜”,人人都有成聖的潛力,只是人是否有恒志,能否去篤行罷了。

  我從小學到高中的十年正好是文革的十年,在那個年代,傳統文化的教育幾乎等於零。上研究生後才開始接觸過一些,雖然所學甚淺,但對傳統文化的概貌也有所認識。2005年有人上門求學,也有人請我到外面講學。自知淺陋,不敢為人之師,但想到講學正是促學的一種好方式,便堅持了下來。這樣,除假期外,每個周末我在願意提供講課場所的地方開始系統地講四書,因為聽的人每次有幾十人,而且也比較固定,於是便成立了廣慧書院。後來,因為場地的變更,又改為中和書塾。

  轉眼間,學四書講四書已經五年多了,開始並沒有覺得儒經有多深,而且心底裏多多少少有點瞧不起聖人,看不上儒經,只是覺得身為中國人對本民族的經典如此陌生是一種恥辱,想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熟悉熟悉而已。沒想到越學越講,對儒經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對聖人也越來越敬佩,而身心家庭的變化更是前所未有,覺得實實在在地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所在。

  記得在年紀尚輕的時候,我心裏有個隱隱約約的願望,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能找到一種無所不包的學問系統。講完《中庸》,我覺得要找的這個大學問系統,我們的古聖先賢在二千多年前已經建立了。尤其後來我得到清代大儒四川人劉止唐的學問傳承,對何謂聖學才有了更清晰的了解。隨著講學的深入,以畢生的努力去踐行聖道、弘揚聖學的心願油然而生。而來書塾與我共學的諸君,其好學的精神與無私的奉獻也是促使我堅持講學的最大動力。在此,我要向他們表示最誠摯的感謝!

  至於我自己所寫、所譯、所述、所編的東西,雖然也曾參考過很多資料,但總有擇而不善,或善而不精的地方,尤其是在談自己領會的地方,領會不深是肯定的,錯解與偏見也是難免的。

  在校改過去的稿子時,我常常發現有不少錯解的地方,而想到我的一個錯誤,經過印刷品的放大,會成為無數的錯誤,同時還會貽害到無數人,就不會有勇氣去傳播了。但又想到,經典的原文仍在,我只是一個譯者,譯得對錯好壞自然跟譯者的素質有關。高明的讀者自然不會受蹩腳的譯文影響,況且自古翻譯解說經典的人多如牛毛,一人的錯解會被他人糾正。“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既然寫、譯、述、編都是為了更好的學習,那么將其內容出版流通,不是也在更大的范圍內尋求他人的指正嗎?建立在這樣的理念基礎上,我著手整理彙集自己過去所寫、所譯、所述、所編的文字。而將我對聖賢之道的一點感悟記錄於此,以為總序。

  2010年7月8日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抱一堂

【書籍目錄】
第1頁:內容簡介 第2頁:作者簡介
第3頁:名家推薦 第4頁:目錄
第5頁:中和之道 第6頁:鈴木大拙序
第7頁:赫裏格爾的覺悟 第8頁:新版譯者序
第9頁:初版譯者序 第10頁:第一章 弓道與禪
第11頁:第二章 學禪緣由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