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瑜伽師地論-修所成地 玅境老和尚

瑜伽師地論-修所成地 玅境老和尚

二、修所成地.四

[日期:2011-02-19]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玅境老和尚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子二、正聞法 丑一、標

又正聞法,略有四種。

另外,「正聞法」簡略地說,也有四種相貌。

丑二、列

一、遠離憍傲。二、遠離輕懱。三、遠離怯弱。四、遠離散亂。

一、「遠離憍傲」,聽法的時候不要有憍傲心,感覺自己的程度很高。二、「遠離輕懱」,不應該輕慢說法的人。三、「遠離怯弱」,不輕慢自己,以為自己程度太低聽不懂,而生怯弱心。四、「遠離散亂」,聽聞正法的時候要專注諦聽,心不要散亂,不要打妄想。

丑三、結

遠離如是四種過失而聽法者,名正聞法。

能夠遠離以上四種過失而聽聞佛法,就名為「正聞法」。

丑四、指

當知廣說有十六種。亦如〈菩薩地〉中當說。

若詳盡地解釋正聞法,則有十六種。這也將在〈菩薩地〉中解說。

《披 尋記》:又正聞法略有四種等者,〈菩薩地〉說,菩薩無雜染心聽聞正法。謂聽法時其心遠離貢高雜染,其心遠離輕慢雜染,其心遠離怯弱雜染。又說:無散亂心聽 聞正法。是即此中略有四種應知。無雜染心聽聞正法中,由六種相其心遠離貢高雜染;由四種相其心遠離輕慢雜染;由一種相其心遠離怯弱雜染。無散亂心聽聞正法 中,復由五相。如是廣說有十六種。一一相別,如彼列釋應知。

菩薩以無雜染心聽聞正法,有三種: 一、其心遠離貢高的雜染,此中又開出六種相。二、其心遠離輕慢的雜染,此中開出四種相。三、其心遠離怯弱的雜染,此中開出一種相。再加上無散亂心聽聞正 法,此中開出五種相。如此,正聞法的相貌略說則有此四種,廣說就是十六種相。這十六種的差別相,在本論的〈菩薩地〉將有解釋。

辛二、涅槃為上首 壬一、徵

云何涅槃為上首?

什麼是涅槃為上首呢?

壬二、釋 癸一、辨聽法 子一、略標

謂如來弟子依生圓滿轉時,如先所說相而聽聞正法,唯以涅槃而為上首。唯求涅槃、唯緣涅槃而聽聞法。不為引他令信於己,不為利養恭敬稱譽。

「謂如來弟子」,即佛陀的弟子,也就是一切三寶弟子。「依生圓滿轉時」,「依」是「隨順」的意思。這個佛弟子,如前生圓滿所說的十種條件都具足現前了。

「如先所說相而聽聞正法」,「如」也是隨順的意思,又能如前文所說聽聞正法的相貌,去學習佛法。

「唯以涅槃而為上首」,以涅槃為最重要、最殊勝、最第一的,故名為「上首」。聽聞正法的目的是什麼?是希望成就一切聖人所成就的最第一、最殊勝的涅槃,以此樂得涅槃的意願而學習佛法。

「唯求涅槃、唯緣涅槃而聽聞法」,「唯求涅槃」是果,即是滅諦;「唯緣涅槃」,「緣」者念也,憶念涅槃,就是修四念處、修三十七道品等道諦,即是得涅槃之因。為了得涅槃而聽聞佛法,受持淨戒,之後還要學習定、慧,由修涅槃因而得涅槃果,這就叫做「唯以涅槃而為上首」。

一切在家出家佛弟子都應該深刻體認,這是學習佛法最重要的事!當然,必須經過一段時期的學習,才能達到這樣的認識。若是比丘、比丘尼能有這樣的思想,一定能得聖道!

「不 為引他令信於己」,佛弟子聽聞正法的目的,不是為了引導他人相信自己。若學習佛法是為了做大法師,希望「引他令信於己」,這是我、我所心,是增長煩惱了。 「不為利養恭敬稱譽」,他也不是為了名聞利養、希求財富,或是為了求得他人的恭敬和稱譽。因為,這些事情與貪瞋癡相應,是不能得聖道的。

《披尋記》:如先所說相而聽聞正法者,前說聞法略有四種,廣有十六,是名先所說相應知。

子二、廣釋 丑一、標十法轉

又緣涅槃而聽法者,有十法轉,涅槃為首。

又一切佛教徒緣念涅槃而聽聞佛法,會有十種功德次第現前,這十法都是緣念涅槃以為上首的。

謂依止有餘依涅槃界,及無餘依涅槃界。當知,依止有餘依涅槃界,有九法轉,涅槃為首;依止無餘依涅槃界,有一法轉,涅槃為首。

「有 餘依」的「依」,是指生命體說的。修學聖道的比丘、比丘尼得了阿羅漢道後,沒有愛、見煩惱,身口意都是清淨的。他入定時,內心和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相應, 但有漏的生命體還在,所以叫「有餘依涅槃界」。阿羅漢的身體雖然還在,但是隨壽命長短,時間到了,有漏的生命體也就結束了。這時候,他完全入於清淨無漏的 涅槃境界,名為「無餘依涅槃界」。得到涅槃的聖者,多數不會立刻入無餘涅槃,所以他所證的涅槃有這兩種不同:一是有餘依,一是無餘依。

「依止」的「依」是緣的意思,即緣念涅槃。「轉」,是現起、成就的意思。這位發心修行的佛教徒,所緣念的涅槃,就是有餘依及無餘依這二種。應當知道,緣念有餘依涅槃界,會有九種功德生起,是以涅槃為上首;緣念無餘依涅槃界,會有一種功德現前,也是以涅槃為上首。

丑二、出二所依 寅一、依有餘依 卯一、明次第轉 辰一、起三信解

謂以聞所成慧為因,於道、道果涅槃起三種信解:一、信實有性;二、信有功德;三、信己有能得樂方便。

「道」 者道諦,即三十七道品,是涅槃的因;「道果」者滅諦,是修道所得的涅槃果。佛教徒最初學習佛法,成就了聞所成慧,以聞所成慧為因緣,對於道及道果這二種殊 勝功德,能生起三種信解:一、信實有性,相信道與道果真實是有;二、信有功德,相信道與道果能令人得大安樂、大自在的殊勝功德;三、信己有能得樂、方便, 相信自己有堪能性能得涅槃,有修習聖道的能力。

《披尋記》:於道、道果涅槃起三種信解等者:道,謂道諦。道果涅槃,是即滅諦。若起信解,道真是道,滅真是滅,是名信實有性。若於道諦:道、如、行、出,及於滅諦:滅、靜、妙、離,起信勝解,是名信有功德。信己有能得涅槃樂及道方便,是名信己有能得樂、方便。

「起三種信解」,這個佛教徒成就了聞所成慧,對於佛法真實建立起三種信心。

一、 信實有性:「若起信解道真是道」,我們學習佛法,認識到色受想行識的生命體是苦,雖然現在尚未得涅槃、苦也還在,但相信三十七道品及戒定慧真實是道,能令 你通到涅槃那裡去,涅槃那裡沒有苦。相信一切佛、菩薩、大阿羅漢,經過長時期地修行聖道都得了涅槃,涅槃是真實有的。有這樣的信解,心情會快樂,也決定能 發起堅定的志願修學戒定慧的聖道。現在的佛教徒就是缺少信心,雖然承認自己是佛教徒,但是對於聖道及聖道所成就的涅槃,信心不夠!

「滅 真是滅」,相信得到涅槃時,能滅掉生死苦,是真實不虛的。初果聖人在未到地定中修無我觀,無分別智現前時,即是入於第一義諦的境界,是中沒有生老病死及種 種苦的感覺。而阿羅漢究竟證悟「滅真是滅」,那是更殊勝的境界。在聞所成慧時,雖然還是凡夫,但是對於苦、集、滅、道四諦有信心,名為「信實有性」。

二、信有功德:道諦有四種功德:道、如、行、出。

「道」者,通行義,中間無有障礙、能通往目的地的道路。修學戒、定、慧,有力量破除一切惑業苦的障礙,能通至涅槃。此約斷惑說。

「如」者,契正理也。行者修止觀時,能契合緣起的正理,及不生不滅的諸法實相。此約證真說。

「行」者,正趣向也。我們若能一直地如理作意、一直地修止觀向前進,即能趣向涅槃。

「出」者,能永超故。若繼續地修學戒、定、慧,就能永久地超越生死苦惱。

道、如、行、出四個字,主要是讚歎道諦的作用。若是一直地修學聖道,就能解脫生死的苦惱、成就涅槃的功德。如果此生起信解,就是「信有功德」。

「滅 諦」,即是滅除一切煩惱,證得涅槃之意。經論上解釋斷煩惱的次第,是先斷見煩惱,然後斷愛煩惱。我們通常認為,心裡有了貪、瞋是煩惱,但是對於我、我所的 執著,卻不感覺有什麼問題。實在來說,我、我所的煩惱,反倒是更嚴重!若能先斷我、我所的見煩惱,愛煩惱就容易斷了。在欲界來說,欲貪就是愛煩惱;得了色 界定後就沒有欲了,且身量、能力都比欲界的人大,也有禪定能發神通。所以,色、無色界天的人如果不信佛,對於佛法是看不在眼內的。這顯示他們的「我」很 大,也可能發出來種種邪見,這是見煩惱;他們雖然沒有欲,但對於所成就的定有愛著心,這是愛煩惱。愛、見煩惱未斷,即使有高深的禪定,還是凡夫。但是得了 色、無色界定的人,若肯相信佛法,他們不需要修不淨觀,直接修無我觀成就時,愛、見煩惱就都斷了,一下子就得三果或阿羅漢。不像欲界的人,要按次第得初 果、二果,然後才是三果、四果。

滅諦亦有四種功德:滅、靜、妙、離。

「滅」,是佛教徒證得涅槃後,生死流轉就結束了。未入無餘涅槃前,在有餘涅槃時只要一入定,就沒有生死苦惱之事;而除了最後這一身,再也不流轉生死了,名為滅。

「靜」,就是苦惱都停了,心靜意寂。當然,要入無餘涅槃,苦惱才完全息滅;但在有餘涅槃時,若入了定,所餘生命體的苦惱也都能停止,所以名為靜。

「妙」, 是好的意思,指涅槃是最殊勝、最微妙的境界。欲界、色界的人都有色、受、想、行、識;無色界天的人沒有色,但有受、想、行、識,這都名為「行」。行主要是 心行,心在境界上活動就是行,而行就是苦。得了涅槃的人,入無漏定時,一切行都寂滅,這是最微妙的境界,故名妙。

「離」,是佛教徒修無我觀成功,得了涅槃以後,永久也不會再退回來生死流轉。不像非佛教徒,雖然得了色界定、無色界定,多少萬劫都在天上享受禪定的快樂,但壽命到了果報就結束,又回到欲界受苦,就不能叫做離。

對於上述道諦道、如、行、出,及滅諦滅、靜、妙、離的功德,能夠生起更實際、更深刻的信解,就名為「信有功德」。

三、 信己有能得樂方便。「樂」就是涅槃,這是一個大安樂、大光明的境界。「方便」,戒、定、慧是得涅槃的前方便,也就是涅槃因。「信己有能」,相信自己有堪能 性:「我能得涅槃樂!我能修學聖道!」一定要有這第三個信心,否則即使相信實有涅槃、也相信涅槃有大利益,但不相信自己能得涅槃,還是不能成就。具足這三 種信心,就會精進努力地修學聖道了。

辰二、趣入思智

如是信解生已,為欲成辦思所成智,身心遠離憒鬧而住,遠離障蓋、諸惡尋思。依止此故,便能趣入善決定義思所成智。

建立了以上三種信解後,有了成就聖道的願望,進一步為了要成辦思所成慧,必須「身心遠離憒鬧而住」,遠離憒鬧的地區,到寂靜處居住,這是身遠離。雖然居住在寂靜處,表面上沒有憒鬧,但是還要遠離內心的蓋障,以及諸惡尋思,這是心遠離。

「障蓋」,障就是蓋,通常說有五蓋。

一、「貪欲蓋」,就是貪著色、聲、香、味、觸的五欲,能障礙修學聖道,所以要去掉。

二、「瞋恚蓋」,通常說要放棄貪欲蓋,才能夠去寺廟上出家修學聖道。但是內心有瞋恚,一不如意就忿怒,對同梵行者有瞋心,那也不能修學聖道。

三、「昏沉睡眠」,睡覺睡得多,或靜坐時常常惛沉,也是問題。

四、「掉舉惡作蓋」,散亂是對一般事的虛妄分別,「掉舉」則是常常憶念自己所歡喜的境界。「惡作」是對於所做的惡事或善事,心裡感到後悔;若時時對於做過的事後悔,心裡就不寂靜住,也不能修止觀。

五、「疑」,對於所學習的法門信心不定,那也不行。這五種蓋消除了,才能修學聖道。

「惡尋思」,包括前面說的五種障蓋,還有欲、恚、害,乃至國土、親里等尋思,各式各樣的妄想都必須遠離。

「依 止此故,便能趣入善決定義思所成智」,「趣入」是進步之意,「善」者能也,「決定」是分明肯定、沒有猶豫之意。以身遠離、心遠離為基礎,在寂靜處修習止 觀、專精思惟,能深入其義,對於佛所說的法門,能夠信解無疑、分明肯定,內心沒有一點猶豫,即名「善決定義」,也就是「思所成智」。在這個階段中,多少能 夠調伏煩惱了。

《披尋記》:善決定義思所成智者,〈思所成地〉說,自性清淨,謂九種相應知。乃至廣說。由此九相,名為清淨善淨思惟,是名善決定義思所成智。由此決了一切所知義故。

在〈思所成地〉中說:「自性清淨,謂九種相應知」。「自性清淨」是指思所成慧的自性有九種相貌:

一者、謂如有一,獨處空閑,審諦思惟,如其所聞,如所究達諸法道理。

如這位修學聖道的人,在空閑的地方住,能隨順從善知識所聽聞的佛法,深入學習而明了諸法,在閑靜處深入思惟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

二者、遠離一切不思議處,審諦思惟所應思處。

遠離一切不應該思惟的事,譬如雜染的事不要思惟,認真地去思惟應該思惟的,如苦、無常、無我的道理。

三者、能善了知默說、大說。

因為隨順所聽聞的佛法進一步深入去思惟,智慧就會增長,能知道什麼是默說、什麼是大說。「默說」就是不了義說,佛為聲聞人說的道理,有部分隱藏未說。「大說」就是了義說,即佛為大乘人所開示的正法。因為常常思惟這二種善說,智慧增長了,就會對佛法的真實義決不動搖。

四者、凡所思惟,唯依於義,不依於文。

我們學習佛法最初是依據文句,從文句的顯示才明白佛法中的道理。但是在聞所成慧之後,若能深入思惟,就能超越文句達到「唯依於義」而「不依於文」的程度。所以,成就思所成慧的人,不依文句也能明白道理,能於有分別的心中,明白無分別的第一義諦。

唯 識的道理顯示,我們的心都是在文句名言所安立的事情上活動,作意思惟時,也是按照名言所安立的義去思惟。然而,一切名言所表示的義,都是沒有體性的。譬如 今天中午吃飯吃得很可口,吃完後心裡還在想這飯菜怎麼怎麼地好吃,但事後所思惟的飯菜,完全是沒有體性的,也可以說是空無所有的。這是日常生活中常常經驗 到的事,但是我們不能覺悟它是畢竟空的。

又譬如我們與人有了衝突,事情過去以後,心裡還在思惟這個人真可恨。其實這時候所思惟的境界,只是把那件事的影像在心裡面重新顯現出來而已,所顯現的那個影像是畢竟空的,實在已經沒有那麼回事了。

進一步說,不僅已經過去的事情不真實,就在事情發生的當下,所見的境界也是畢竟空的,不是真有那件事!內心的思惟分別是名言,用語言文字表達,也是名言。當我們這樣思惟分別時,雖然那個境界就在我們心裡明白顯現,但它的體性是空無所有的。

前 說「唯依於義,不依於文」,依於文時,有能顯示的文、有所顯示的義;我們的內心一分別,就是虛妄的境界。若是不依於文,沒有能顯示的文、也沒有所顯示的 義,明白點說就是無分別的境界了。思所成慧原來也是依據種種文句去思惟種種義,但是經過長時期的專精思惟,有止、也有觀,從思成慧進步到修所成慧,最後就 能達到離一切文句、離一切名言的無分別境界。若要覺悟這離文字相的境界,一定要學習經論,經過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三個階段,然後才能得聖道。若 我們不能深刻學習佛法,就不會有思所成慧,更不能發起修所成慧。那麼,從經論上的開示來看,漢傳佛教已經開始滅亡了。

五者、於法少分唯生信解,於法少分以慧觀察。

我們學習經論時,有的地方不是完全明白,想要深入思惟法義也有困難。此時就暫時停下來,只是生信心:「這是佛菩薩的境界,我慢慢地學習。」但對於可以深入去思惟的部分,則應該以智慧加以觀察。

六者、堅固思惟。

堅固的思惟就是數數作意,思惟所應思惟的道理。譬如對於經中所說的無常義、無我義,應該數數思惟、堅固思惟,逐漸地我們對於佛法的信心會堅固,不易動搖。

七者、安住思惟。

在寂靜處數數修習思惟觀察道理時,先寂靜住,然後再思惟,慢慢地會使令你開大智慧。

八者、相續思惟。

相續不斷地去思惟法義,對於佛法的理解能更深刻,而且記憶力會加強,不容易忘失。

九者、於所思惟能善究竟,終無中路厭怖退屈。

對於所思惟的道理,一定要有始有終貫通,不要中途停止。從聞所成慧到了思所成慧,還不是很理想,若成就了修所成慧就不同了。

具足這九種清淨相,就是「清淨善淨思惟」,這樣叫做「善決定義思所成智」。

辰三、趣二方便

依止此故,又能趣入無間、殷重二修方便。

「無間」是不間斷、不懈怠;「殷重」是深刻、周遍、詳細而不緩慢。成就了思所成慧以後,還要努力修行,要以無間、殷重二種方便繼續用功修止觀,向前進步。

辰四、趣證修智

由此次第,乃至證得修所成智。

由 於能依無間、殷重二方便的次第,不斷用功修止觀,就能成就修所成智。修所成慧就是先修奢摩他的止,令心寂靜住,漸次由欲界定進步至未到地定,乃至色界四禪 或無色界四空定,在此有漏的禪定中修毘缽舍那觀。譬如修習四念住,不僅在一切時不間斷地修習止觀,還要周備、圓滿地修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 無我。漸次地,有定也有慧,成就了修所成智,能斷煩惱、得聖道。得聖道時成就了無漏的智慧,定也變成無漏定了。

《披尋記》:無間、殷重二修方便者,當知此說二種精進。一、無間精進,謂一切時修加行故。二、殷重精進,謂能周備修加行故。如〈菩薩地〉說(陵本四十二卷十八頁)。

一、 「無間精進」,就是「一切時修加行」,指長時間努力修行,長時期地用功靜坐,一坐二十四小時或七天是很平常的事。長時修行的人,若是得了色界四禪,可能五 天或七天才吃一餐,精神仍比一般人旺盛,即使沒有修習神通,還是能有很多異能。若是進一步學習神通而發神通,他的能力就更厲害了。

二、「殷重精進」,就是「能周備修加行」,指這位無間修加行的人,常學習大小乘經論,因此能非常詳細而完備地用功,修止又修觀、修觀又修止。

依止此故,見生死過失,發起勝解;見涅槃功德,發起勝解。

這 位修行人依止於聞、思所成智,及無間、殷重二方便用功修行,有定也有慧。「見生死過失,發起勝解」,對於生死是過失的、是苦惱的境界,能發起深刻而有力量 的認識。「見涅槃功德,發起勝解」,雖還未證得涅槃,但是因為奢摩他與毘缽舍那的力量,他對於涅槃是大安樂、大自在的境界,有深刻的理解與信心。若真正成 就修所成慧,就有大智慧了。

一般人以為得了聖道的人很風光、很走運,不會有倒楣的事情。其實, 聖人也可能有不如意的事,但是聖人的內心恆時與第一義諦相應,是大自在的境界。凡夫若是前生有點良心做了一些功德,今生得果報時,可能會有很多風光的事 情,但這都是凡夫境界,都有貪、瞋、癡的染污,沒有什麼值得讚歎的。值得讚歎的,只有聖道!

辰五、趣入見道

由串修故,入諦現觀;先得見道,有學解脫。

「諦」者,真實義,佛說的四諦理是真實不虛的,名為諦。四諦是所觀察的境界,能觀察的是無漏的智慧。「串修」是連續不斷的修行。由於連續不斷地用功修行,依次成就聞、思、修三慧,能觀的智慧與所觀的苦集滅道四諦相應,得初果須陀洹,名「入諦現觀」。

什 麼是苦諦?我們這個臭皮囊雖苦,實在這一念虛妄分別心才是苦諦。常常靜坐的人自然會明白,身體的感覺實在就是虛妄分別。這一念虛妄分別沒有決定性,若能修 大乘空觀,覓心了不可得,苦諦就是了不可得的。現在說小乘佛法修無我觀、無常觀,得到初果須陀洹時,斷除了我見、分別我執,無我智慧現前、見到第一義諦, 是無漏的境界。

「先得見道」,小乘佛法入聖道分為見道、修道、無學道三個次第,其中最先成就無我的無分別智、見第一義,名為「見道」。見道時名為「有學解脫」,達到這個程度時,種種順逆境界不能障礙他,名為「解脫」,但是無我的無分別智還不圓滿,還要繼續用功修學,故名「有學」。

辰六、數習修道

已得見跡,於上修道由數習故,更復證得無學解脫。

成就聞思修三慧入諦現觀,名為見道,也名為「見跡」。見道以後還有修道位的境界沒有成就,因此還要繼續精進,以無間、殷重二方便數數修習,就能夠由見道進步到修道,最後成就無學道。

卯二、結名所依

由證此故,解脫圓滿。即此解脫圓滿,名有餘依涅槃界。

證得無學道時,滅除了三界的見煩惱及愛煩惱之繫縛,就是證得了「解脫圓滿」。但是壽命未盡以前,色、受、想、行、識的果報體還在,所以名為有餘依涅槃界。

《披 尋記》:先得見道有學解脫等者,〈攝事分〉中說,有真實、究竟解脫。謂畢竟解脫,及一切解脫;即是見道果,及此後所得世出世修道果。此中見道果,由畢竟 故,得名真實,而非究竟;於一切解脫猶有所應作故(陵本八十五卷四頁)。當知此中解脫若真實非究竟,是名見道有學解脫。若真實亦究竟,是名無學解脫;由究 竟故,亦名解脫圓滿。

在本論〈攝事分〉中說,解脫有兩種:一是真實解脫,一是究竟解脫。凡夫內 心執著有我,是一個很重大的繫縛。若修無我觀斷除分別我執,見無我義證初果,就是「見道果」,能畢竟遠離三惡道苦,名「真實解脫」、「畢竟解脫」。初果聖 人已經消滅了分別我執,但俱生我執還在,愛煩惱也還沒有斷,還不是「究竟解脫」。見道位以後,還必須繼續在奢摩他裡修無我觀,由初果、二果、三果漸次除遣 俱生的我執,並斷除愛煩惱,使令自己在色、聲、香、味、觸上沒有繫縛。所以初果、二果、三果又名為「有學解脫」。

到了阿羅漢位,斷盡一切愛見煩惱,成就了「修道果」,才是圓滿的「真實亦究竟解脫」、「一切解脫」,又名「無學解脫」。

見、愛二種煩惱中,我見煩惱為生死的根本。若能夠解脫了分別我執,就算這位聖人不精進用功,最多七番生死,也可以得阿羅漢道。從這裡看出來,解脫愛煩惱反倒是容易,但是解脫見煩惱不容易。

即此涅槃以為上首,令前九法次第修習而得圓滿。

因為想要得涅槃的願力很誠懇、很深刻,即以得涅槃的願望為前導,依前面所說的九種次第,先生起聞所成慧的三種信解,趣入思智,趣二方便,趣證修智,趣入見道,數習修道等,逐漸地修習成功,就得涅槃了。若是沒有涅槃為上首的願,那麼九法也就難以成就。

寅二、依無餘依

當知即此解脫圓滿,以無餘依涅槃界而為上首。

雖然得到了有餘依涅槃,但還不是最後的成就。於此有餘依涅槃解脫圓滿的境界,還要有得無餘依涅槃界的願望,繼續前進修行,終於入了最殊勝的無餘依涅槃界。

《披尋記》:令前九法次第修習而得圓滿者,此中九法:謂如前說信解為三;思所成智為一,無間、殷重方便為二;修所成智為一,見道、修道為二。如是次第說九法轉應知。

修行人以涅槃為上首而修學佛法,有九種功德能夠次第現前。這九法的內容:如前面所說,於聞所成慧所建立的「信解」為實、德、能,「思所成智」是一種,「無間、殷重方便」為二,「修所成慧」是一種,加上見道、修道兩種。依上述的次第,這九法能成就、能現前。

【書籍目錄】
第1頁:一、講記前言 第2頁:二、修所成地.一
第3頁:二、修所成地.二 第4頁:二、修所成地.三
第5頁:二、修所成地.四 第6頁:二、修所成地.五
第7頁:二、修所成地.六 第8頁:二、修所成地.七
第9頁:二、修所成地.八 第10頁:二、修所成地.九
第11頁:二、修所成地.十 第12頁:三、修所成地.十一
第13頁:三、修所成地.十二 第14頁:三、修所成地.十三
第15頁:三、修所成地.十四 第16頁:三、修所成地.十五
第17頁:三、修所成地.十六 第18頁:三、修所成地.十七
第19頁:三、修所成地.十八 第20頁:三、修所成地.十九
第21頁:三、修所成地.二十 第22頁:四、修所成地.二十一
第23頁:四、修所成地.二十二 第24頁:五、如何修習四念住
第25頁:上玅下境老和尚生平簡介
推薦 打印 | 錄入: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