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菩提道次第略論 邢肅芝居士譯

菩提道次第略論 邢肅芝居士譯

菩提道次第略論卷四

[日期:2011-01-2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邢肅芝居士譯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菩提道次第略論卷四 共上士道

如是長時修習種種生死過患,見一切有如同火坑,欲得解脫息滅惑苦,由此希求策逼其意,學三學道,能証解脫,脫離生死。又此解脫,非如善趣,可再退失,然所斷過及所証得僅是一分,自利尚且不滿,由此利他亦唯少分,最後世尊勸發當趣大乘,故具慧者,理從最初即入大乘。如攝大乘論云:二乘畢竟當捨棄,無力成辦世間利,應趣佛乘悲所示,一味利他為自性。當知此中士夫安樂,士夫威德,士夫勝力,謂能荷負利他重擔,唯緣自利,共旁生故,故諸大士本性,謂專一趣注行利他樂。弟子書云:飢極撮草畜亦食,渴極獲水歡暢飲,凡是士夫勤利他,安樂威德勝力夫,日光遍照遊行乘,地不擇擔負世間,大士無私天性然,一味勤勇利世間。如是見諸眾生眾苦逼惱,為利他故無有喘息,是名士夫亦名善巧,即前書云:照見世間無明煙雲覆,眾生迷墮苦火無自在,如救頭然精勤無喘息,是等士夫亦名大善巧。是故能生自他一切利樂本源,能除一切衰損靈丹,一切智士所行大道,見聞念觸悉能長益一切有情,由利他行兼成自利,具足廣大善巧方便,有此大乘可趣入者,當思甚奇希有,我今所得誠為善妙,當盡士夫勝力趣此大乘,依是大士道修。

此中分三: 己一  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 己二  如何發心理趣,  己三 既發心已學行理趣。 今初。

如是若須趣入大乘,能入之門又復云何?此中佛說謂波羅密多乘及密咒乘,此外更無其餘大乘。於此二乘,隨趣何者,然能入門唯菩提心,若於身心何時生起,他德縱未能生,亦得安立為大乘人。若於身心何時捨棄,縱有通達空性等德,亦僅墮於聲聞等地,過失大乘。大乘教典多所宣說。由理辨証亦得成立。故大乘者以隨逐有無此心為進退。如入行論云:發此心後一剎那,即入佛子數。慈氏解脫經云:善男子!譬如金剛寶石碎粒,既能映蔽一切勝妙金飾,亦不失為金剛寶名。並能遣除一切貧窮。善男子!如是發起一切智心之金剛寶,雖離殷重,然能映蔽聲聞獨覺一切功德勝妙金飾,亦不失為菩薩名數,并能遣除一切生死貧窮。此說雖未正學勝行,若有此心,便名菩薩。金剛手灌頂續云:諸大菩薩,此最廣大,此最甚深,難可測量,秘密之中最為秘密尼羅尼咒大曼陀羅,不應開示諸惡有情。金剛手,汝說此為最極希有,昔未聞此,此當對何有情宣說?金剛手答云:曼殊室利,若有正行修菩提心,何時此等成就菩提心,曼殊室利,爾時此諸菩薩行菩薩行,行密咒行,當令入此大智灌頂陀羅尼咒大曼陀羅。若菩提心未圓滿者,是不當入亦不令彼見曼陀羅,亦不於彼顯示印咒。故法雖是大乘之法,未為滿足,最要是彼補特伽羅入大乘數。又大乘人依菩提心,若無此心,僅唯解了,所謂大乘者亦爾,若具此心,因相圓滿,則成真淨,故當勵力,勤修此心。如華嚴經云:善男子!菩提心者,猶如一切佛法種子。因須獲得定解,故當解釋。譬如地水肥料陽光等,若與稻種會合,則發稻芽,若與豆麥等種子會合,則發豆麥等芽,是共因故,如是麥種任遇何緣,終不能發稻豆等芽,是因系麥芽不共因故。由是所攝水土等既成麥芽共因,無上菩提心者,佛芽因中,猶如麥種唯生麥芽,是不共因,証得空性慧者,等同水土等事,是三種菩提共因,故上續云:信解大乘種子父,能生佛法慧為母。龍樹菩薩亦云:不論無上佛菩提,聲聞獨覺亦當依,此是唯一解脫道,除此決定無餘等。此讚智慧波羅密多,聲聞獨覺亦須依此,故說智慧波羅密多為母。以是大小乘二子之母,故証空性之慧不能判別大乘小乘,當以菩提心及廣大行而分判之。寶鬘論云:聲聞乘法中,未說菩薩乘,願行及迴向,何能成菩薩。此說不以見判,而以行分。如是証達空性之慧,尚非大乘不共之道,況諸餘道哉。是故必須修習菩提心而為首要。

己二  如何發心理趣  分三: 庚一  修菩提心次第, 庚二  發起之量  庚三  儀軌受持法則。 今初。

從大覺喎所傳來者說分二種,謂修七種因果教授及依寂天菩薩著迷所說而修,七種因果者:謂正等正覺從菩提心生,心從增上意樂,意樂從悲,大悲從慈,慈從報恩,報從念恩,念恩從知母生,是為七種。

此中  分二: 辛一  於其次第生起定解, 辛二  如其次第正修。 初又分二: 壬一  宣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 壬二  諸他因果,是此因果理趣。 初又分三: 癸一  初重要, 癸二  中重要, 癸三  後重要。 今初。

謂由大悲發動其意,為欲拔除一切有情出生死故,起決定誓,若悲力微劣,不能如是,故能負荷度盡有情重擔,賴此悲故。不荷此擔,不能入大乘數故。故悲為首要。如智慧無盡經云:大德舍利弗,又諸菩薩,大悲無盡,所以者何,為前導故。大德舍利弗,如呼息出入是人命根之所前導,如是菩薩大悲,亦是成辦大乘前導。伽亞果梨經云:妙音!諸菩薩行,發起云何,依於何處,妙音告曰:天子,諸菩薩行,起於大悲,依於有情。

癸二  中重要。

如是一次發如是心趣入正行,然因有情數量眾多,行為暴惡,學處難行,廣大無邊經無量劫,見已畏怯,墮於小乘。故不僅一次發起大悲應常修習令漸增長。全不觀待自身苦樂,不厭利他,自能圓滿一切資糧。

癸三  後重要。

諸佛獲得果位時,不如劣乘住於涅槃,盡虛空界義利有情,亦是由於大悲威力,此若無者,則同聲聞。譬如稼穡,初播種子,次灌以水,後得成熟最為重要。佛之稼穡,初中後三,悲為最要,此為大德月稱所說。香納窮登巴云:於覺喎所,雖請開示,唯說捨世間心,修菩提心,格西登巴愧作而告之曰,此是覺喎教授中心,是知法要。得決定解,唯此最難,故當數數積聚修習,閱華嚴經等及諸釋論求其堅定不移。

壬二  諸他因果是此因果理趣分二: 癸一  初從知母乃至大慈為因之理  癸二  增上意樂及以發心為果之理, 今初。

總欲離苦,若是數數思惟有情諸苦即能生起,然令此心易生,且生而堅固有力,必先愛樂有情具有愛悅之相,譬如親屬有苦則痛,仇敵有苦則快,怨親平等者則心存中庸。此中初者,因有可愛,此後隨其幾許親愛,便生爾許不忍其苦,中下品愛,下品不忍,上上品愛,苦雖極細,亦生極大不忍。若見仇敵有苦,非但不生拔除之心,反願其苦增長廣大永不相離,此是心不愛悅所致。此亦由其不悅心量欣樂其苦而有差別,親怨平等,則於其苦,既無不忍,亦無欣樂,此乃由於中庸心量之所致耳。如是而修有情為親屬者,是為令起悅意之相,親之最極莫若父母,故修知母,憶念母恩,及報恩三,是為引發悅意心相,愛護有情,猶如獨子,此種慈念,是前三果。由是即能引發悲心,希求與樂會合之慈及悲,因果無定。又發菩提心因,修諸有情皆為親屬,是月稱及大德月蓮花戒論師等之所宣說。

癸二  增上意樂及以發心為果之理。

如是漸修其心,悲心若起,便能引發為■利有情,欲得佛位,僅此足矣,何故於此更加增上意樂,夫令有情得樂除苦慈悲無量,聲聞獨覺雖共有之,然能負荷一切有情離苦得樂重擔為己任者,唯大乘者得而有之,故須發起心力強盛之增上意樂。海慧請問經中了義宣說。如是若起度有情心,然觀待目前,雖一有事情,亦未圓成,縱得二阿羅汗位,亦僅利益少分有情,僅得解脫而已,不能安立於一切種智,故當思維能成辦無邊有情,圓滿此等有情究竟現前一切義利,則知唯佛而有此能,故能引發為利有情欲得佛果。

辛二  如其次第正修分三: 壬一  修習希求利他之心, 壬二  修習希求菩提之心, 壬三  明所修果即是發心。 初中分二: 癸一  成辦生起此心所依,  癸二  正發此心。 初中分二: 子一  於諸有情合心平等, 子二  修此一切成悅意相。 今初。

如前下中士道所說前行及諸次第,於此亦應取而修習,又若此中不從最初遮止分黨,令心平等,則於有情,一類起貪,一類起嗔。所生慈悲,皆有黨類,緣無當類,則不能生,故當修捨。此復有二,謂修有情無貪嗔等煩惱之相,及於有情自性離貪及嗔令心平等,此是後者,修此次第,為令易生,先以中庸無利無害為所緣事,次除貪嗔修心平等。若心平等已,次緣親友修平等心,若是心未平等,或由貪嗔分別黨類,或貪輕重令不平等,此若能平,次於怨敵修平等心,若未能平,專於怨敵而起嗔恚,此若平已,則於一切有情,修平等心。此復二事,就有情言,一切求樂厭苦皆悉同故,若於一類執為親近而與利益,或於一類執為疏遠而作損害,此不應理,就自身言,當作是思,無始以來,於生死中,所有有情,莫不百次為我親屬,何者當嗔,何者當貪,此是修次中篇所說。又於親屬起貪愛時,如勝月童女請問經云:我昔曾盡殺汝等,我亦為爾所殺戳,一切互相為仇殺,汝等如何起貪心。又如前說無定過患時中,一切親仇迅速變改所說理趣當善思之。則能俱遮貪嗔二心。此取怨親差別事修,故不須遣怨親之心,若以怨親作為因相,而起貪嗔判為黨類,是為此中當遮。

子二  修此一切成悅意相  分三: 丑一  修母, 丑二  修念恩, 丑三  修報恩。 今初。

輪迴無始,我所受生亦無邊際,生死相續,於輪迴中,未有不受此身,更無未有不生此處者,故亦未有不會為我母者,此是經中所說。此復不僅曾為我母,於未來世亦將為母,如是思維,是為我母,當求定解,此解若生,次念恩等易生,此若不生則念報恩等無所依故。

丑二  修念恩。

修習一切有情是母之後,若緣現世母修,疾速易生,如布朵巴所說而修,先修面前母相明顯,彼從無始以來,曾為我母,不可量計如是我母為母之時,一切損害悉能救護,一切安樂均能成辦,尤其今世首住胎藏,次分娩時,黃毛疏豎,偎以體暖,十指捧抱,哺乳喂食,口拭涕穢,手抹便溺,種種方便,無厭撫養,又飢渴時,與以飲食,寒時給衣,乏時給財,均是自所儲積未肯服用,所有受用皆非易得,受盡歎辛及惡名稱,求來授與,又若子染病痛,寧願自死,求免子死,寧願自病,求赦子病,出自誠心,干願替代,用盡方便解除其苦。竭盡智能,凡有利樂,無不成辦,凡有損害,無不驅除。於此等理,應當專心思維。如是修已,若念恩心真實生起。非徒空言。次於父母等諸餘親友,亦當知母如上修習。次於平等者亦修知母,若能生起此心亦如親友,則於怨敵亦如知母而正修習,若於怨敵亦起如母之心,次於十方一切有情,知母為先,而漸增廣起修。

丑三  修報恩。

如是流轉生死,不僅不識是我有恩之母,孤苦無依,捨棄無掛,只求自脫生死,熟有無慚甚於此者,弟子書云:親屬趣入生死海,猶如捲入激流中,隔胎不識便捨棄,只求自脫豈有慚。故若棄捨如是有恩,於下等人尚不應理,況於我教豈能隨順,如是思已,即能負起報恩重擔。若爾正行報恩當如何者,生死富樂母自能得,然此一切無不欺誑,我因往昔惑魔所傷,如生熱瘡更注硝鹽,自性已苦,更生種種大苦,慈心饒益,應當援引彼等達到究竟涅槃之樂。而報其恩。總之想念我母未住正念,心狂目盲,更無導師,步履蹌踉,趣入險境可驚可怖,其母若不寄望其子,更望子誰,其子不從險處援救其母,誰又能救,故須從此而救度之。如是曾經為母一切有情,由于煩惱魔所侵害,自心狂亂無主,又無慧眼觀善趣生及究竟勝,并缺真實善友予以引導,一一剎那造作惡行,步伐蹌踉,墮臨險崖,總于生死,別于惡趣,懸險奔馳,母既望子,子當濟母,如是思已故當拔出生死而報其恩。集學論云:煩惱在痴盲,極多懸險道,步履而蹌踉,自他常憂事,眾生苦皆同。如是觀己,則不於他尋求過失,雖見一德亦覺希有,所說苦惱,理與此同。

癸二  正發此心分三: 子一  修慈, 子二  修悲, 子三  修增上意樂。 今初。

謂不具足安樂有情。行相者,謂念云何令遇安樂,惟願令其獲得安樂,我應令其得遇安樂。利益者,三摩地王經云:充滿無邊俱胝剎,盡其無量眾供養,以此常供諸大士,不及慈心數一分。此謂較以廣大財物,于究竟福田,常時供養,其福尤大。文殊佛土莊嚴經云:於東北方有大自在王佛,其世界名千莊嚴,其中有情皆具安樂,如諸苾芻入滅盡定。設於彼土修淨梵行,經百千俱胝,若於此土乃至最下一彈指頃,緣一切有情發生慈心其所生福較前尤多,況其慈心晝夜長住。寶鬘論去:每日三次施,三百罐飲食,然不及須臾,修慈福一分,天人皆慈愛,彼等恒守護,怡悅多安樂,毒兵不侵害,任運事成辦,能生梵世間,縱未得解脫,得慈法八德。謂若有慈,天人慈愛自然集會,佛以慈力戰敗魔軍,故成守護最勝。修慈次第先於親修,次於中庸,次于怨敵起修,其後遍於一切有情如次第修習。修習道理,如於有情數數思維苦苦道理,便生慈愍,如是亦當于諸有情,數數思維缺乏有漏無漏諸樂,樂缺之理,若修習此,欲遇樂心任運而起,又當作意種種妙樂,施諸有情。

子二  修悲。

謂由三苦如其所應苦惱有情,行相者,謂念云何令離此苦,願其捨離我當令離。修習次第:先於親友,次於中庸,次於怨敵,其後遍於十方一切有情而修。如是於其等捨慈悲區分其境,次第修者,是蓮花戒論師隨順阿毘達磨經說,極為扼要。若不區分,初緣總修,似生起時,各各思維,皆悉未生。若於別別生起變意感覺,如前說者,漸次增多。後緣總修隨緣總別,則能清淨生故。修習理趣,當思為母,此諸有情墮生死中,如何感受總別諸苦,已如前說。修悲生起之量者,修次初篇云:何時猶如愛子身不安樂,如是亦於一切有情欲淨其苦,此悲行相任運而轉,自性相應而轉,爾時即是悲心圓滿,得大悲名。此喻自心最愛幼兒,若有痛苦其母能生幾許悲痛,即以此例而為心量,若於一切有情悲任運轉,即說此為大悲因相圓滿。如是大悲生起之量,亦當了知。

子三  修習增上意樂。

如是既修慈悲之後,應作是思,噫,此諸有情,為我所愛,為我所悅,如是乏樂,眾苦逼惱,如何令得安樂,解脫眾苦,使能負此救度重擔,下至言說不忘修心。前報恩時雖亦略生,然此所說,遇樂除苦所生慈悲,未為完足,故特宣示須有能引成辦一切有情利樂慈悲之心,又此非唯於正修時,即修法後一切加行時中均能相續不斷修習。此是修次中篇所說。

壬二  修習希求菩提之心。

依據前此所說次第,便見利他定須菩提,於此而起求得之心,然僅唯此不為滿足,如前歸依時中所說,思維身語意事業功德等,首須盡力增長淨信,是說信為欲依,於彼功德發起誠心求証之欲,則定了知,縱是自利,亦必証得一切種智不可。

壬三  明所修果即是發心  分二: 癸一  總相, 癸二  差別。  今初。

如現觀莊嚴論所說,發心為利他,圓正等正覺。

癸二  差別。

隨順華嚴經義所說。入行論云:將行及正行,如知其差別,善巧者當知,此二次第異。是說願行二者相異,此中異說雖多,然作是念,為利有情願當成佛,此是願心。受律儀已,即是行心。修次初篇作如是說。

庚二  發起之量分三: 辛一  思維自他更換利益及不能更換過患,辛二  宣說若修此心定能生起, 辛三  修習自他更換次第。 今初。

如入行論云:凡於自他等,希求速救度,當自他更換,密最勝當行。又云:所有世間樂,悉從利他生,所有世間苦,均從自利來。何須再煩說,愚夫唯自利,能仁則利他,觀此二差別,若不真能換,自樂及他苦,非僅不成佛,生死亦無樂。故當思惟,愛我執者,是一切衰損之門,愛他教者,是一切利樂根源。

辛二  宣說若修此心定能生起。

譬如昔為仇敵,聞名驚怖,後因和順相結為友,若無彼時,當生極大憂惱,均是隨心而轉,故若能修觀自如他亦能生起,觀他如自。即此論云:艱難不當退,是由修習力,先聞名怖畏,後無彼不樂。又云:自身棄如屣,如是無艱難。若作是念:他身非我身,何能於彼能生如自之心耶?即此身體,亦是父母精血所成,屬他體分,而由往昔串習力故,生起我執,若於他身修習愛執,亦能生起宛如自身。即此論云:如何於他分,一滴精血聚,虛妄執為我,如是應修他,若能善思過患利益,則能至心修,愛樂修,乃至定能生起而修。

辛三  修習自他更換次第分二: 壬一  遣障阻,  壬二  變心位,  今初。

謂自他更換,是說以自為他以他為自,非是於他強念為我,及於他眼念為我所;而修其心,乃是改換愛著自己棄捨他人。

壬二  變心位。

應當發心愛他如自,棄自如他,故說更換自樂他苦,應知亦是於我愛執視為怨敵,滅除重視我之安樂,於他愛執視為功德,滅除輕視他人痛苦,殷重修習,驅除他苦,總以不愛自樂驅除他苦為要。修習此心有二障礙,一謂執著自他苦樂所依自他二身,猶如青黃,各各類別,次於依此所生苦樂,作是念云:此是我者,應修應除,此是他者,應棄應捨,能治此者,謂觀自他自性非有類別,唯互觀待,於自亦能起如他心,於他亦能起如自心,如此山彼山,言彼山者,是就此岸起彼山心,若至彼山,則生此山之覺,此不同青色,任待於誰,唯起青色之心,不起餘心,亦如集學論云:修自他平等,堅固菩提心,自他唯相對,虛妄分彼此,此岸非是彼,觀誰而成此,自且不成自,觀誰而成他。此說唯由所觀待處而假安立,全無自性。二謂又念他之痛苦,與我無損,不需勵力,遣除他苦,為除此種障礙,謂若如是,則如惟恐老時受苦,不應少時聚斂財物,以老時苦,無害於少故。如是足痛手不須除,是手之他故。此者僅是一例,上下午等亦均如是,若謂老幼是一相續,其手足等是一身聚,此與自他不同,應知相續與身聚,是於多剎那多支分,而假安立,并無獨一自性,自我他我亦皆於假聚相續而安立。故言自他,皆相對有,無有自性。然由無始串習愛執增上力故,自所生苦便不忍受,若是於他亦修愛執,則於他苦亦能生起不忍之心。二正修理趣者,謂由於自貪著力故,起我愛執,由此無始以來乃至現在,生起諸多不可愛相,唯求自身圓滿,故以自利為主,行非方便,經無數劫,自他二利均無所成,不僅不成,且受苦逼若自利心移作利他,則早定成佛,當能圓滿自他一切義利,由未如是,故經長時勞而無益,今乃了知第一怨敵即愛我執,應依念知,多所勵力,未生者不生,已生者不令相續,決定堅固,數數修習。如是數數思維愛他執之一切功德,當由至心生起猛利棄他之心,未生不生,已生不再相續,於他令發可愛可樂可意之相如前於自愛樂執著,今者於他應當生起愛執之心。如覺喎云:藏人知否,有不知修慈悲之菩薩?若爾當如何者,須從最初次第修習。朗日塘巴云:夏日瓦與我,有十八種人方便,一種馬方便,人方便者謂發殊勝菩提心,凡所作事,均學利益有情,馬方便者,謂我愛執,能令菩提心未生者不生,生既不住,不令增長,故特於此盡力對治,面對有情盡力利益。康絨巴亦云:我等於此依情有情倒行逆施,有情對於我等當亦如此。是故立與未立大乘根本,入與未入大乘之分,均繫於此,應一切時觀察此心令其生起,能生固善,如未生起莫令空過,應依止開示此法善知識,常與修如是心伴侶共同居住,並閱宣說此等經論,勤修此因積聚資糧,淨治罪障,自亦如是淨修其心,則定能播圓滿種子,萬勿忽略理應歡喜。大覺喎云:欲入大乘門,除暗息熱惱,覺心如日月,經劫勵令生。第二發起之量,如前已釋應當了知。

庚三  儀軌受特法則分三: 辛一  未得令得, 辛二  已得護持不失,  辛三  如有失壞還出方便。 初中分三: 壬一  所受之境, 壬二  能受之身, 壬三  如何受持儀軌。 今初。

諸先覺說:俱定願心,住其學處,非為完足,必須行心律儀相應。此與勝敵論師所說相同。

壬二  能受之身。

謂天龍等身及意樂,堪發願心者,均可為此所依,然此中如道燈釋論說,厭離生死,念死無常,有慧有悲,如前所說,諸道次第已修心者,於菩提心轉變其意略有所得,正為能受所依。

壬三  如何受持儀軌分三: 癸一加行儀軌, 癸二  正行儀軌, 癸三  結行儀軌。 初又分三: 子一  特別皈依, 子二  集積資根, 子三  淨修其心。 初又分三: 丑一  洒淨處所,安置塔像,陳設供品, 丑二  勸請皈依, 丑三  宣說皈依學處。 今初。

先掃幽靜處所,塗抹牛身五物,洒以栴檀上妙香水,散佈鮮艷香花,設以塑鑄三寶等像,經卷典藉,菩薩像等,安置壁架,或妙高台,旛蓋香花諸供養具無所缺少,并設伎樂飲食,香花敷設大善知識所坐之座,往昔大德,先供僧伽,施食鬼趣,積集資糧。若無供物,應如賢劫經說:雖一方布,亦成供養,若有供物,應無詭譎,殷重廣求,友伴心中,咸感滿足,普與供養。藏境先諸大德嘗於莽境及桑耶等處,從大覺喎請求發心開示:供養太劣不生,謂所供佛像是聖教主尊,必須開光。所供經典亦須攝頌以上諸般若經。此後迎請聖像,弟子沐浴著鮮淨衣合掌而聽,上師宣說福田等功德,至心生信,自觀本身住佛菩薩前,徐徐念誦七友供養。

丑二  勸請皈依。

謂於上師起大師想,禮敬供獻,右膝著地正為菩提心故,合掌啟白:如昔如來,阿羅汗,正等正覺佛等,及住大地諸大菩薩,先於無上菩提心而正發心,如是我名某某亦啟請阿闍黎尊於無上正等正覺而發其心。乃至三說。次於我佛世尊,法之主體滅道二諦,永不退轉菩薩聖者僧,即從今時乃至未得菩提之中,為度一切有情,歸佛為師,正皈敬法,皈僧為伴,先具此意樂總相,特能猛利發起令如是心在一切時中永不退失,如前所說而受歸依,阿闍黎尊存念,我名某某從今時起乃至証得菩提藏中,歸依佛薄伽梵兩足中尊,阿闍黎等存念,我名某某從今時起,乃至証得菩提藏中,皈依寂靜離欲諸法眾法中尊,阿闍黎尊存念,我名某某從今時起乃至証得菩提藏中,皈依不退菩薩聖僧諸眾中尊,如是三說,如是皈依每一種寶,各別啟請,歸法文句雖不盡同,均如覺喎所造儀軌。

丑三  宣說皈依學處。

如前下士所說學處,今於此中阿闍黎亦當宣說。

子二  積集資糧。

謂於正傳承諸上師等及資糧田前修七支供。

子三  淨修其心。

謂令慈悲所緣行相皆悉明顯,俱如前說。

癸二  正行儀軌。

謂於阿闍黎前,右膝著地,恭敬合掌,而發其心,此非唯念為利他故,當得佛位而發其心,應立誓願,緣所發心直至未得菩提終不棄捨,應依儀軌發此意樂。願心容有二類若於願心學處不能學者,不當發心。若依儀軌,僅起是念,為利有情,我當成佛,則於發心學處能不能學,亦屬可授。至依儀軌受取行心,若於學處不能學者,則不能授,或說龍樹無著所傳律儀軌,對多種人有可授及不可授之差異不應道理。聖光明教授經云:若不能學施等學處,雖僅發心,亦能積聚多福,修次初篇亦說,若不能修學諸種波羅密多,亦獲大果,方便攝受亦當發心。此謂不能修學施等學處,亦可發心,不能受取律儀至為明顯。受取發心儀軌者:維願現住十方諸佛菩薩於我存念,阿闍黎尊於我存念,我名某甲,若於此生,若於他生,所有佈施自性,持戒自性,修行善根,自作教他見作隨喜,以此善根,如昔如來應正等覺及住大地菩薩摩訶薩,於無上菩提而發其心。如是我名某某,從今為始乃至菩提,亦於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其心,有情未度而當度之,未解脫者當令解脫,未安息者令安息之,未般泥桓者令般泥桓,如是三次啟白,皈依儀軌及此發心儀軌,雖未明說須隨師念,然實須要。有師如此,若未能獲得阿闍黎時當如何者?覺喎所造發心儀軌云:如是無阿闍黎,自發菩提心之儀軌者,自心觀想釋迦如來以及十方三世如來,普修禮敬供養,不須啟白阿闍黎語,皈依等次悉如前說。

癸三  結行儀軌。

謂請阿闍黎為弟子等宣說願心學處。

辛二  已得護持不失分二: 壬一  修學此生發心不退失因, 壬二  修學他生不遠離因。 初中分四: 癸一  為於發心增歡喜故修學恒念利益  癸二  正令增長所發心故修學六次發心, 癸三應令其心不捨有情, 癸四  應於福慧資糧雙修。 今初。

無論閱讀佛經或從師聞,應思菩提心諸種利益,華嚴經中已詳宣說,應當參閱,經中引說,此為一切佛法種子,總攝菩薩一切願行,此是總說,若廣宣釋,支分無邊,所謂總說,即攝一切,故謂總說又如嗢柁南,總攝一切菩薩道之扼要,說為嗢柁南菩薩地中所說利益,是願心利益,彼從最初發堅固心有二勝益,一成殊勝田,二能攝受無惱害福,前者如云,人天世間皆應敬禮,謂發心無間,即為一切有情所供養處,又如說云:發心無間,由種性門即能映蔽諸阿羅汗,謂成上師尊長。又云:雖作小福,而得無邊大果,猶如大地,成一切世間所依,故為福田,此謂等同九有眾生之父。二者如說二轉輪王護者常護,若寢若狂或放逸時,諸惡葯叉宅神,非人宅神不能擾害,若餘有情為欲息滅疫疾災橫所用無驗咒句明咒,若有此者,必能靈驗,何況已驗由此顯此息災等業,發心堅固則易成辦。修共成就亦以有此為速,隨所居處,所有恐怖飢饉,非人傷害,未生不生,隨轉他生少災無病,能忍他惱不惱於他,難生惡趣,設有生者亦速解脫,即於惡趣生少苦受,以此為緣厭離生死M,於彼有情起大悲心。菩提心福,若有形像,盡虛空界難以容納,以諸財寶供養諸佛,仍不能及此福一分。勇施請問經云:菩提心福德,設若有形像,盡其虛空界,其量有餘剩,若人以諸寶,恆河沙數童,充滿佛剎土,供養世間尊。若有唯合掌,歸敬菩提心,此是最勝供,功德無邊際。當大覺喎繞金剛座時,心中作念,當如何修,乃能速得圓滿菩提,時諸小像起立請問諸大像曰,欲速我佛,當如何修,答曰唯菩提心,是所當學。又見寺上空中,有一少女問一老婦亦如前答,故於菩提心,心極堅定。由是能攝大乘教授一切扼要,一切成就極大寶藏,超出二乘大乘特法,策發菩薩行廣大行,應知即是大菩提心。修此心時當勇喜漸增,如渴時求飲,乃至多劫以甚奇希有智,深細觀察諸道,諸佛菩薩唯見此為速能成佛勝方便故,如入行論云:多劫細觀察,能仁見此利。

癸二 正令增長所發心故修學六次發心分二: 子一 不捨所發願心, 子二  學令增長。 今初。

如是於佛菩薩善知識前而起誓願,有情未得度者當令得度,俟見有情數量眾多,行為暴惡,須經多劫時間漫長,二種資糧,無邊難行,皆須修學,因而怯弱,棄捨發心重擔,此較失壞別解脫罪,尤為重大。入行論云:若捨所發心,則須長夜漂流惡趣。又云:盲人於糞聚,獲得末尼寶,如是偶然得,我發菩提心。謂當思維,我得此者,極為希有,不當棄捨一切種。又依所攀緣心,更應多立誓願,雖一剎那亦不棄捨。

子二  學令增長。

如是唯不捨棄猶非滿足,應當日間三次夜間三次猛力勵力令作增長。此復若能如前所說儀軌廣修,則當如是,若不能者,則明想福田,供奉供物,修慈悲等,六次攝受。此之儀軌: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我以所作施等善,為利有情願成佛,每次三反。

癸三  應令其心不捨有情。

謂捨有情心之所從生,是因造作少許非理事緣,便起是念,從茲不作似此義利。

癸四  應於福慧資糧雙修。

謂從受持願心儀軌,當日日無間供養三寶積聚資糧,而作增長菩提心因。

壬二  修習他生不遠離因分二: 癸一  斷除為患四種黑法, 癸二  受學能不為患四白法。 今初。

四黑法中,謂欺誑親教不敬。規範師及本師福田,境是二師易知,言本師者謂欲饒益,福田者,謂雖非前數而具功德。即於此等當如何作能成黑法,謂於此等隨一,明知故誑,即成黑法。然非誑之欺者,下當解釋是須誑所成欺。集學論說,斷諸黑法,即是白法,對治此者,即是四白法中第一法故。於他無悔,令生追悔,此有二類:境者於他補特伽羅所修善事,不具追悔。所作如何?謂令意樂憂悔,不當悔處生起憂悔。此等二法,能不能欺,生不生悔,皆同犯罪。說正趣大乘諸有情之惡名等,境者,發菩提心,現正具足。所作如何,瞋恚等起說惡名稱,對於何境而宣說者,了義即可。過失深重,前已略說。又如菩薩起毀訾心,則此菩薩須經爾劫恒住地獄。最寂決定神變經說:唯除毀訾諸菩薩罪,餘等業不能令諸菩薩墮於惡趣。攝頌亦說:若未得授記菩薩,忿諍得記菩薩者,如其所生爾許瞋恚,盡爾許劫流轉諸道。故於一切種當滅忿心,設有現起,無間勵力悔除防護。非增上意樂,現行欺誑,境者,謂於隨一他等有情,所作如何?謂行欺誑,謂於秤斗行狡詐等,如勝智生意欲遣人往惹馬,而云遣往堆壟,後彼自願往惹馬,集論中說,誑者詐現不實功德,諂者隱飾自身過患。

癸二  受學能不為患四白法。

初白法者:境者,謂凡諸有情,事者,謂於彼所命或戲笑,斷除明知故妄,如是則能於親教及親範師殊勝境前,不以虛妄欺惑,第二白法,境者,謂諸有情,事者,謂住無所欺誑增上意樂,心正直住。此能對治第四黑法。第三白法,境者,一切菩薩,事者,生起似大師想,於四方所,宣揚菩薩真實功德。夏日瓦云:我輩須修相似微善,增長相無,毀滅相多,謂由瞋恚訾毀破壞菩薩伴友而致窮盡,故能斷此及破壞菩薩,集論說:依於補特伽羅所生損害,悉不得生,然於何處有菩薩,不能得知,如迦葉請問經云:普於有情生大師想,修清淨相,讚揚功德,謂有聽者時至,非說不往四方宣揚,便成過失。此能對治第三黑法。第四白法,境者,謂我所成熟有情,事者:謂不樂小乘,今其受取正等菩提,此是僅就自身所化須行大乘,若是所化不起此心,並無過咎。非所能故。由此能斷第二黑法,若由至心欲令他等獲究竟樂,定不令他而有極微憂惱,以無令他憂惱之加行故。獅子請問經云,何故一切生,不失菩提心,夢中不捨棄。醒時又云何。答云:於村或城市,或隨所住境,令正入菩提,此心不棄捨。此復斷除慢嫉慳三,見他圓滿心生歡喜,具此四法,不捨犬願,此是曼殊寶利莊嚴國土經中所說。寶積經云:若於一切威儀道中修菩提心,隨作何善,均以菩提心為首,於他生中亦永不捨如此心寶,眾多人等應作如是觀。所說極明。

辛三  如有失壞還出方便。

謂除捨願心,不捨有情心,犯餘學處,乃至未具菩薩律儀,此無依於菩薩所犯罪,僅違中類善性學處,是成惡行,應以四力而悔除之。

己三  既發心已學行理趣分三: 庚一  既發心已須學學處因相, 庚二 宣說完滿智慧方便一分不能成佛, 庚三  正釋修學學處次第。 今初。

如是發願心已,若不修學施等學處,雖如前引慈氏解脫經云有大德益,然不修學菩薩學處心要,則難成佛,故當學行。三摩地王經云:是以當修心要,此復云何?童子若能正修心要,無上菩提非難得故。修次初篇亦云:如是發心菩薩,既知自未調伏,不能伏他,自於施等,極善修學。如無正修,不得菩提。所謂正修,從受律儀,學其學處。

庚二  宣說完滿智慧方便一分不能成佛。

既已趣入成佛方便,又此方便須無錯謬,若於錯道幾許勵力終不生果,如欲構乳而扯其角,或道雖正,而分不全,縱然勵力,亦無果實。等同種子,水土日光若缺其一,不能發芽。若爾,何為圓滿無謬因緣耶?如大日如來現証菩提經云:秘密主!一切智智者,從大悲根生,從菩提心因生,是方便所達究竟。此中大悲,前已解釋。菩提心者,謂有世俗勝義二種菩提心之分。方便者,謂施等圓滿,此是蓮花戒大師所說。

或有一類,於如是道,顛倒分別,如支那和尚等云:凡是分別,況惡分別,固何須說,即善分別,亦能繫縛生死,其所得果不出生死,金索草索,同是繫縛,烏雲白雲均障虛空,黑白犬咬均生痛苦,是故唯有無分別住是成佛道。布施持戒等者,是為未能正修如是了義愚夫而說,若已獲得如是了義而仍修彼行,如王降為民,得象求跡。和尚於此引八十種讚歎無分別經証成其說,此說一切方便分,皆非真實成佛之道,是大毀損,以於聖教心藏所謂無我,破除別觀察慧所抉擇,故亦遠離勝義理趣。蓮花戒大師於此,業以清淨教理,善為破除,宏揚如來所愛善道。現時仍有輕毀行品持戒等事,修道之時,捨棄此等,宛如和尚所教而修。又有一類,除不輕毀方便行分,知見相同。更有一類,捨別觀察智,尋求真實,全不起念,許和尚法,而為善哉。此等均是不了修習空性法品,縱行許空,若云,善修空性者,唯當修空,不須修習世俗行品,此與一切聖教相違,且亦違越正理之道。以諸大乘者所當成辦,是不住涅槃。其能不住生死者,是由通達真實義慧,依於勝義道次,甚深之道,智慧資糧,所謂慧分等之所成辦故。其能不住寂滅者,是由了悟盡所有慧,俗諦道次,廣大之道,福德資糧,方便分等之所成辦故。如是亦如秘密不可思議經云:智慧資糧者:謂能斷盡一切煩惱。福德資糧者,是能長養一切有情,薄伽梵以是因緣,菩薩摩訶薩當勤修習福慧資糧。說無垢稱經亦云:何為菩薩繫縛解脫?方便未攝慧為繫縛,方便所攝慧為解脫。慧所不攝方便為縛,慧所能攝方便為脫。伽耶經亦云:菩薩道略有二種,何等為二,方便智慧,此等要義,道燈論亦云:若離般若行,不能斷二障,無餘能斷除,煩惱所知障。當修般若行,常與方便俱,離方便般若,離般若方便,何故名纏縛,此二不能斷。又云:除去般若度,施等波羅密,一切善資糧,佛說為方便,凡修方便者,並修般若行,菩提能速得,非僅修無我。於蘊界處等,能現証無生,了自性本空,此謂智慧度。又寶頂經云:是須修學圓滿一切施等方便分具一切種最勝空性。攝研磨經云:若諸菩薩,為証菩提,而修六度,然諸愚夫作如是說,菩薩唯應修學般若波羅密多,何須餘等波羅密多,此是毀壞意念。又諸愚夫作如是說,唯以一法而証菩提,謂以空法,此等均是未了修行。設作是念,修施等行,是未獲得堅固空解,若有空解即此便足,此亦非理,若如是者,則証得初地等菩薩,尤其特於無分別智獲得自在之八地菩薩,不須修行。十地經云:於十地中,雖每一地,於施等行各各增上,然於餘行,非不起修。故一一地中,皆說修六度或修十度。尤其証得八地時,滅盡一切煩惱,安住息滅一切戲論勝義境界,諸佛於彼作是勸云:唯達空性,不能成佛,聲聞獨覺亦能得故。當觀我身,智慧,剎土等,此等無量。我之力等汝亦非有,故當精進,又當思惟,未能息滅有情種種煩惱之所逼惱,忍亦不當棄捨。八地菩薩尚須如是學行,餘無論矣。密咒無上瑜伽部份,與此雖有差異,總之咒乘及波羅密多乘,於無上菩提發心,及學六度行同是共道,如前已釋。若作是說,我并非說,不須施等,是於無所思中,完具施等,不著能施所施施物,完滿無緣施,如是色攝餘等,經中亦說一一度中攝六六故。若僅由此便為圓足,則諸外道心一境性等持時中,亦當具足一切波羅密多,不耽著故,特如十地經中說:聲聞獨覺通達法性無分別時,應成大乘,包攝一切菩薩行故。

若以經說一一度中統攝六六,便為完足,則供曼陀羅中,具牛糞水即是施,亦說色攝六種,應唯修此。故見所攝行,方便所攝慧者,譬如母喪愛子憂傷所逼,與他人等正言說時,任起何心,因憂傷力,雖未暫捨,然非一切心均是憂慮,如是証得空性慧,若勢力猛利,則於佈施,禮拜,旋繞等時,緣此諸心,雖非証空,然與証空勢力相屬而轉,并不相違,如初時起修,若菩提心勢猛為先,入空定時,其菩提心雖非現有,此所攝持,亦不相違,方便智慧不離之理,當知亦爾。又經說福德資糧果,是生死中,身體受用,長壽等事,亦莫誤解。此是說若是方便智慧二者相離,雖則如是。若是二者互攝,極能為証得解脫一切智因。如寶鬘論云:總大王色身,從福德因生,教証無邊。又汝有時說,生死過患及一切煩惱,是惡趣之因,此亦能成佛之因。有時又說能為善趣因之佈施持戒等善,僅為生死因,不為菩提因,是為令心正住而說。又如經說,正著施等,是為魔業。三蘊經說:墮所緣故而行佈施,由執戒勝而護戒等,如是一切皆當懺悔。梵問經云:盡其所有一切觀擇皆是分別,全無分別即是菩提。此亦不能誤解。初經說義,是於二我顛倒執著,所起施等不清淨故,說為魔業,非說施等即是魔業,若不爾者,說墮所緣,而行佈施,則不須說墮所緣故,應當總說一切施等當悔。然未作如是說故。修次後篇於此有最切要之回答,若於此倒解,則一切行類,均為補特伽羅及法我相執,許為有相故。又若念捨此物之捨心,及念防護惡行之防護心,如是等類,諸善分別,均是執著三輪之法我執,則諸已得法無我見者,如瞋慢等,一切種相,理合斷除不應習近,又念此念彼,一切皆是三輪分別法我執者,則思善知識功德,暇滿義大,念死無常,惡趣諸苦,皈依三寶,從如是業生如是果,慈悲菩提心行,行心學處,一切學處,均思此為此,此從此生。思維此中有是功德過患,而引定解,於如是等增長定解,當是漸增法我執,又於法無我增長定解,彼道定解漸趣微弱,見行二類違如寒熱,是於二類猛利垣常定解之處。全未生起。故如果位安立法身,為所應得,及立色身為所應得二無相違,於如是道時,二我相執所緣,雖微塵許戲論永離,引生定解,此此此生,此中有是功德過患,引生定解,二俱無違。

此復依於因位正見,抉擇二諦理趣,故以教理,抉擇生死涅槃諸法,於自本性,少許自性無故,立勝義量。及因果法,各各決定,無少顛倒,安立因果名言之量,此二相互何能說為能損所損,實為彼此助伴,若獲定解,其後斯為能証二諦義,是為能入獲得聖教各數。

第三經義,當說經時,正是觀擇生等之時,故說施等真實無生,言分別者,唯是分別假立,非說施等不當習近而予棄捨,此乃修次後篇所說。又說不可單修一邊,集經論亦云:若諸菩薩離善巧方便,不應勤修甚深法性。秘密不可思議經亦云:善男子如火從因燃,無因則熄,如是從所緣境心乃熾然,若無所緣,心當息滅,此善巧方便菩薩般若波羅密多,遍清淨故,亦了所緣息滅,於諸善根,不滅所緣,於諸煩惱不生所緣,安立波羅密多所緣,空性所緣,亦別觀察,於諸有情亦以大悲心觀緣。此中說有所緣說無所緣二種理趣,須善分辨。是以煩惱及執相縛應當解除,學處之索應當堅繫,二罪俱毀,一切善業不當壞滅。防護學處,與相執縛,二者非一。護戒弛散與我執縛鬆弛,二亦不等。故毀滅與自脫等義,當善明辦。蓮花戒阿闍黎所破不作意理趣,非是破除諸法實相抉擇正見,既抉擇已,不起任何作意專緣一境而修,是破其見於法實相,既無抉擇又不分別,如如而住,謂能成辦所修空性。如前所說,密咒雖與波羅密多乘二所共同,然此二者,是否同以別觀察智抉擇而修,理趣如何下當解釋。

庚三  正釋修學學處次第分二: 辛一  於總大乘學習理趣, 辛二  於別金剛乘學習理趣。初中分三: 壬一  淨修欲學菩薩學處, 壬二  受持菩薩律儀, 壬三  如何正學理趣。 今初。

律咒二種,若先未受各各律儀,不能聽聞,諸等學處,此不同彼,先行善知所有學處,淨相續已,後樂受持,乃可授與律儀,故能善知諸等學處,作為意境,并於學處至心愛樂欲修學已,再受律儀,極為堅固,此為最妙方便。

壬二  受持菩薩律儀。

戒品釋中:最初如何正受道理,從此無間於根本罪及惡作罪防護道理,設有毀犯還出道理,已詳抉擇,受律儀前先須參閱,如彼而知。

壬三  如何正學理趣分三: 癸一  何所學處, 癸二  其中能攝諸種學處理趣, 癸三  於此如何學習次等。 今初。

詳細分別,雖無邊際,若以類攝,六波羅密,盡攝菩薩一切應學,六波羅密者,總攝一切菩薩道之扼要大搵陀南。

癸二  其中能攝諸種學處理趣分二: 子一  正義數量決定, 子二  兼說位次決定。 今初。

佛薄伽梵略說六度搵陀南,最勝佛子如佛密意而為開解,解釋如是因相扼要,引發定智,即此數量決定理趣,意若於此,獲得定解,則執修持六度是勝教授。此中有六:觀待善趣生數量決定者,凡圓滿菩提廣大行者,必經多生,此復進道若無圓滿德相之身,如現在身但有少分,縱勤修習亦難增進,故須圓滿一切身德,又須具足所受用財,自受用身,共受用伴,凡作業悉皆成辦等四種圓滿,又唯此等圓滿,亦多變為煩惱之緣,應不為煩惱所轉,不僅如此,并於取捨處所,無倒而轉。善能分辦違滅所緣。若不爾者,猶如蘆葦水蕉結果即枯,騾不育嗣,即因圓滿速隕沒故。若有智慧,而知此是往昔妙業之果,更勤修因,令作增長。若無智慧,受盡前果,不增新因,當受後苦,以此為首。是故他生生起六事,既非無因,亦非不平等因,其隨順因,如其次第定為六度。道份受用等,即是現前善趣生身,圓滿等究竟善身,唯佛地有。如莊嚴經論云:身財及眷屬,事業圓滿生,恆不隨惑轉,諸事無顛倒。觀待引發二利數量決定者,以如是身學菩薩行,菩薩事業唯有二種,謂能成辦自他義利,其修利他,先須以財而作饒益,此中若作損惱有情施事,則無功用,善遮損他及其所依,義利極大,故須尸羅。欲究竟此,不忍他所惱害,報一報多,難以淨戒,故必極忍他所損惱。由不報復能免眾多他所造罪,他若信樂而令行善,是大利他。自利者,謂以慧力得解脫樂,若是其心散亂不能得此,故以靜慮等持其心,令於所緣,堪能如欲而住。若有懈怠,不能生起,故須晝夜精勤奮發無有勞倦,此為彼等之因。故修二利,決定於六度,如云:勤奮利有情修捨不害忍,住脫俱根本,一切自利行。此中非利他一切種,言住及解脫者,心住所緣,是靜慮行跡。解脫生死,是般若行跡,若能明辦,則止觀不致混淆。觀待成辦圓滿利他一切種數決定者,先以財施,除其貧乏,次於一切有情,不僅無所損惱,且忍他所惱害,為他助伴,勤奮無厭,依於禪定以神通等調攝其心,堪為法器,次依智慧,善釋抉疑,能解脫故,決於六度,如云:不貪及不害,忍害事無厭,令喜善說故,利他即自利。觀待能攝一切大乘數決定者:謂不貪著已得受用,且不希求未得財物,全無顧戀,有是則能守護學處,受戒敬戒,依於情及非情所生眾苦,能忍不厭,修作善事,欣喜無厭,止觀瑜伽,無分別修,由此六事,盡攝一切能趣大乘。彼由六度次第引發,無須更多。如云:不愛樂受用,極敬二無厭,瑜伽無分別,攝一切大乘。依一切道或方便數決定者:謂於已得受用之境,無貪著道或方便者,謂行佈施,能離貪故。諸未得境為得彼故功能散亂,防護方便謂持淨戒,苾芻律儀一切事業邊際散亂悉不生故不捨有情方便,謂能忍辱,意不生起。一切能作惱害苦故,增長善法方便,謂之精進,由能精進善法增長。淨治弄障方便,謂後二度,禪定對治煩惱障,般若能治所知障故。故六度決定,如云:不貪諸境道,得彼防散亂,增不捨有情,餘淨治二障。觀待三學數決定者:戒學自性即是戒度,此要有施不顧財物乃能正受,是戒資糧。既正受已,任由他辱,而不辱他,忍耐守護,是戒眷屬。禪定是心學,般若是慧學,精進遍通三學所攝,故六度決定。如云:依三學增上,故佛說六度,初學攝前三,後二攝後二,一通三分攝。如是當以何等殊勝身,圓滿何等自他義利,安住何乘,具足幾種方便之相,修何學處,能圓滿,能攝受如是「身」「利」「大乘」「方便」及諸學處。當知即是六度。總攝一切菩薩修行精要大搵柁南,乃至未獲定解時中是當思維。

子二  兼說位次決定分三: 丑一 生起次第, 丑二  勝劣次第, 丑三  粗細次第。 今初。

謂不顧財物,離貪而施,則能受戒,若具防護惡行淨足,則能忍惱害。既有堅忍,不厭難行,迢緣希少,故能精進,晝夜精勤,心住善緣,是生正定。若心定者,乃能如實通達真實。

丑二  勝劣次第。

謂前前下劣,後後殊勝。

 

丑三  粗細次第。

前較後者易行易作故相粗顯。後較前者難行難作故相微細。莊嚴經論云:依前而生後,住勝住劣故,粗相細相故,說如是次第。

癸三  於此如何學習次第分二: 子一  於總行學習道理。 子二  特於後二度學習道理。 初中分二: 丑一修學六度能成熟自佛法, 丑二 修學四攝能成熟他相續。 初中分六: 寅一佈施, 寅二持戒, 寅三忍辱,寅四精進, 寅五禪定, 寅六智慧。 初又分三: 卯一佈施自性, 卯二佈施差別, 卯三相續行理。 今初。

謂善捨思,及此等起身語業,此思即是身語施正行時思。圓滿施度,不必觀待於他捨所施財,亦不觀待損除眾生所有貪窮,是壞慳貪執著,即施捨果報亦至心捨他,由修此心到極圓滿,則為佈施波羅密多。

卯二  佈施差別分二: 辰一  觀待各各身異, 辰二  施本性異。  今初。

總之財施,唯是在求菩薩所修,出家菩薩當行法施,不行財施,此是菩薩別解脫戒經所說。集學論說:此中密意,是為聞思修等障礙,故遮出家,積聚財物而行佈施,若不妨害自善所作,是由先福德力而多所得,是須財施。夏日瓦云:我不為汝說施功德,而說執持過患。此謂出家人辛勤追求積聚財物而行佈施,是於戒體多生瘡疣,不樂之語。

辰二  施本性異。

施性異中,法施者,謂無倒宣說正法,如理教誨工巧等明世間無罪事業邊際,令受學處。無畏施者,謂從國王盜賊人中怖畏,獅子虎等非人怖畏,水火等大種怖畏普作救護。財施者,謂以財物施與他人。

卯三  相續行理。

唯是無餘斷除身財慳吝,猶非佈施■波羅密多,慳是貪分,二乘羅漢并其種子亦能無餘斷除故,是以施障不唯破除慳執,應由至心發心施捨一切所有利益他等,故須修習守積過患,惠施利益。此中初者,如月燈經說:身不潔淨,生命飄搖,如懸崖水,身命俱是隨業所轉,自無自在,如夢如幻,觀其虛妄,滅除貪著,若不爾者為貪新制,造大罪惡,當墮惡趣。次如集學論云:如是我身心,一一剎那滅,若以無常身,垢穢常流注,得常淨菩提,豈非得無價。正生起理趣如入行論云:身及諸受用,三世一切善,為利諸有情,故當無吝施。謂身財善根三法,為所緣境數數修習,思維惠施一切有情。現在力弱勝解未熟,意樂雖能將身施給有情,然未能實施自身血肉,此若不修能捨意樂,後亦不能能捨身命,集學論云:現在雖忍,而不能施捨身命,故從現在當修意樂。集學論又說:如是至心於諸有情,所捨衣食及房舍等,若受用時,當作是念,為利他故,受用此等,若忘此心,愛著自利,是染違犯,若無愛著或忘安住,攀緣利益一切有情之想,或貪利樂餘一切有情,非染違犯,於己施他,作他物想,為自受用,成不與取。若價夠足,犯別解脫他勝處罪。若謂受用他有情物作利他事,由作是念而受用者悉無違犯。犯他勝理,其密意者謂於人趣,至心迴施,他亦了知執我現前,作他物想,自利而取,若價夠足,可成他勝。瑜伽師地論云:復次至心清淨,意變無量種種所施之法,施給有情,信解如是信解行者,福德微時,可以增長無量福德。此亦菩薩慧施。故學施波羅密多時,亦當兼具六波羅密多,若如是修功能極大。如行法施時防止聲聞獨覺作意,是名持戒,於種智法信行堪忍,忍恕他罵,為令法施倍復增長,發起欲樂是名精進,心專一境不雜劣乘,迴向此善於大菩提,是名禪定,了知所施能施受者悉如幻化,是名般若,是名六足。

寅二  持戒分三: 卯一持戒自性, 卯二持戒差別, 卯三相續行理。  今初。

從損害他及其根本令心厭捨,此名持戒,此以防護淨戒為上首。由修此心增進圓滿,為戒波羅密多,非由遍離餘外有情損惱建立此名。入行論云:由得能斷心,說名尸羅度。

卯二  持戒差別分三: 辰一律儀戒, 辰二  攝善法戒, 辰三  饒益有情戒。 今初。

此有二種:若以等起說,即是斷除十不善之十斷,若以自性說,即是斷除七種不善之身語七種斷。菩薩地說,七眾別解脫律儀,說為菩薩相續律儀戒者,是說若以具足別解脫律儀而住菩薩律儀者,若在家品,或出家品,所有真實別解脫律儀,及諸共同能斷律儀,是律儀戒。若不堪為別解脫律儀之身而具菩薩律儀者,謂等同別解脫所斷,自性罪及遮罪,隨其所應能斷律儀,是律儀戒。應知菩薩相續之別解脫律儀,雖是菩薩相續律儀戒,但非真正菩薩戒,餘等是與菩薩律儀根本,和合而有。

辰二  攝善法戒。

謂緣自相續六度等善,未生令生,巳生不失令倍增長

辰三  饒益有情戒。

謂從戒門,如其所應引發有情此生後世無罪義利。

卯三  相續行理。

如是能令尸羅清淨,依賴於諸進止之處,如制行持,又此隨逐猛利堅固欲守護心,故當久修,未護過失善護勝利而令發起欲護之心,此於中士道時業已解釋。如攝波羅密多論云:毀戒不能辦自利,豈有勢力而利他。故勸善修利他者,於此緩慢非應理。又云:尸羅能獲殊勝道,與諸悲性平等修,清淨勝智以為性,離過第一莊嚴具。遍薰三界悅意香,塗香不違出家眾,行相雖同若具戒,此於人中最超勝。又由依此能令相續展轉增盛,與諸菩薩大悲性者共同學處,永斷一切惡行種子得淨妙智,餘等莊飾不宜老幼著戴,尸羅莊嚴老少咸宜,若具足者遍生歡喜。故為最勝妙飾。餘等香味順風則散逆風則止是有方域,尸羅香味遍薰十方,栴檀等香雖除炎熱,有違出家,除煩惱熱塗香,無違出家,出家之相雖同,具戒寶者,勝出餘等。即前論云:未經言宣未聚積,所須受用次第來,無匹世間遍敬禮,無貪無求得自在,不可說為自親族,除暴安良均未作,會未相識諸士夫,禮彼具戒勝士夫。足履吉祥諸塵土,最勝頂戴所攝持,遍為人天稽首禮。故當善自思惟。如是三聚戒中律儀戒者,謂於真實別解脫戒或此共戒而正進止,此於菩薩亦為初要。若守護此,亦能守護餘二,若是於此不能守護,亦於餘二不能守護,故若毀棄律儀戒者,名毀菩薩一切律儀,此為攝抉擇分所說。

是故若執別解脫律是聲聞律,棄捨此所開遮等制,而說另須修學菩薩學處,是來了知菩薩學處所有扼要,以曾多次宣說律儀戒者,是後二種律儀所依處故。律儀戒之最主要者,是斷性罪,攝諸性罪過患重者,厥為斷除十種不善,雖等起心莫令現起。攝波羅密多論云:不應失此十業道,是生善趣解脫路,住此思能利眾生,意樂殊勝定有果。應當善護身語意,總之佛說為尸羅。此為攝盡尸羅本,故於此等應善修。總之以此為本,於自所持戒學,數數修習防護心等,是為持戒。所謂具足六波羅密者,自住戒已,亦能將他安住尸羅是尸羅施。餘如前說。

寅三忍辱  分三: 卯一  忍辱自性, 卯二  忍辱差別, 卯三  相續行理。 今初。

耐他怨害,安然忍受自身所生眾苦,且極安住於法勝解。此相違品亦有三種,謂填恚心,怯弱心,不信解無其樂欲。圓滿忍辱波羅密者,唯由自心滅除忿等修習圓滿,非為觀待一切有情悉離暴惡。

卯二  忍辱差別。

(一)他怨害忍,(二)安受苦忍,(三)思擇法忍。

卯三  相續行理分二: 辰一  修學忍辱利益, 辰二  修學不忍過患。  今初。

謂當來世怨敵微少,親不乖離,身心快樂,臨終無悔,此身壞後當生天界。應當思維。如攝波羅密多論云:若有棄捨利他心,佛說忍為勝方便,世間圓滿諸善事,由忍救護忿過失,是大力者妙莊嚴,是難行者最勝力,息害惱心野火雨,現後生害忍能除。諸大士夫忍辱鎧,惡人粗語箭難透,反成讚歎妙蓮華,名稱花鬘極悅意。忍為工巧成色身,功德端嚴勝妙飾。故當於此利益,直至未得堅固猛利定解之時而勤修習。

辰二  修學不忍過患。

如入行論云:千劫所施集,供養善逝等,此一切善行,一恚能摧毀。此是如其聖勇尊者所作錄於入行論者。曼殊室利遊戲經說:摧毀百劫所集眾善,須瞋何境者,或說菩薩或說總境。前者與入中論相符,如云:由瞋諸佛子,百劫施戒善,剎那能摧壞。生恚之身者。入中論釋說:菩薩生瞋且壞善根,況非菩薩而瞋菩薩。境為菩薩隨知不知,見可瞋相隨實不實,悉如前說能壞善根,總其能壞善根,非是定須瞋恚菩薩。集學論中引說一切有教云:若諸苾芻,於髮爪塔生起淨心,由諸支分而作敬禮,覆此地下乃至金輪盡其中間所有沙數,則此苾芻應受千倍爾許轉輪王位,乃至,又此善根,若於同梵行所而為瘡患,為瘡患已消滅永盡。故於枯樹且不應起損害之心,況於有識之身。壞善根義者,少許智者作如是說:摧毀先善速疾感果之功能,令果久遠。反而先感瞋等之果,非後遇緣不生自果。以世間道皆不能斷所斷之種,定不能斷煩惱種故。此理不定,如諸異生以四對治力淨治不善所獲清淨,雖非斷種,然遇後緣其異熟果定不生故,又加行道得忍頂時來斷邪見及惡趣因不善種子,然遇緣時,亦定不起邪見,不生惡趣故。又如前引諸業於生死隨生隨先熟一善不善業,暫遮餘業成熟之位,僅以此義不能立為壞善不善,亦未說故。又異熟暫遠不能立為壞善根義,若不爾者,應說一切有力不善業,皆壞善根故,故於此中清辨論師如前所說,由四種力對治不善,及由邪見損惱心二者,毀壞善根,俱如敗種,雖遇助緣而不生芽,縱會多緣亦不生果。又如前說,雖以四力對治所集罪業,而至清淨,而與上道生起遲緩無違。有一類師,雖壞布施護戒之果,身財受用圓滿。然不能壤修習能捨及能斷心作用等流,後仍能生施戒善根。又有一類,雖壞施戒作用等流同類相續,然未能壞發生圓滿身資財等,又有一類如前所說,若不嗔恚受記菩薩,一劫所能圓滿道証,由起嗔心,自相續已有之道,雖不棄捨,然一劫中進道遲緩,總之如淨不善,非須盡淨一切作用,故壞善根亦非壞盡一切作用,此極重要。

唯應依據佛陀聖教,及其正理,而善思察,故當善閱經教而予思擇。如是能引極不可愛粗猛異熟及能減除餘業所引最極可愛無量異熟,是非現前可見之過患。現法過患者,意不調柔心不寂靜,又先前所有喜樂失壞,後不復得,睡不安眠,心不平等而住,若嗔恚重,雖先恩養,忘恩反殺,親眷厭捨,雖以施攝亦不安撫,又入行論云:無如嗔恚惡,無如忍難行,故應種種理,殷重修堪忍,故應思維功德過患,從多種門而修堪忍。然能雙具引大異熟,及壞善根所有惡行,除嗔而外當多,謂誹謗因果之倒見及謗五法,并於菩薩上師起輕蔑心及起我慢等,如集學論應當了知。

如是修習能忍損害之理者,謂先觀察,作及不作損害,有無自在,若有自在,應不起害,然起損害欲者,是由宿習煩惱種子境界現前,非理作意因緣和合,由此復起損害加行,由此加行生他苦故,此補特伽羅無少主宰,以他亦隨煩惱自在,為煩惱使而隨轉故。若他自已全無自在,為他所使作損害者,亦不應瞋,譬如有人中魘,為魔所使,於來解救饒益我者,反作損害,起捶打等行,應作是念,此為魔使使無主宰,故如是行。毫不起嗔,仍勤努力令離魔惱,如是菩薩亦應如是行。如四百論云:嗔雖由魔使,醫生不動惱,能仁見煩惱,非惑纏眾生。月稱論師亦云:此非有情過,此是煩惱咎,智者善觀己,不瞋諸有情。復次由作損害感受所生苦者,是受先所集積惡業之果直至受盡其所造業。若是於此修忍,不再新造感受後苦之因。若起嗔恚,業力增長,當受大苦。如為醫治重病,當忍針灸等方便,為滅大苦,而忍小苦,極為應理。

修習忍受苦報理趣者,若已生苦有可治者,是則其意,無須不喜,若不可治,縱不歡喜,亦無利益,非但無益,且有過患,若過嬌愛雖極微苦亦極難忍,若不嬌愛,苦雖極大亦能安忍。

心於苦類受持理趣者,若無如是苦,不起出離欲,故有激勵其意解脫功德,由苦逼迫,壞諸高慢,故有遣除傲慢功德,若受猛烈苦時,則知其苦從不善生,不愛其果,須止其因,故有羞恥作惡功德,由苦逼惱希求安樂,若求安樂,須修其因,故有歡喜,修善功德。由此我心度餘有情,知皆是苦,於諸漂流生死海者能發悲愍,於此等苦,心能堅住,數數修心。如云:學而不易成,其事定無有,由修忍小惱,當忍大惱害,若能執持受苦意樂堅甲,雜諸小苦次第修習,則忍苦力漸次增廣。

修習於法堅定心勝解忍者:一清淨境者謂三寶,二現証境者二無我,三樂欲境者佛菩薩廣大神力,四五取捨境者謂妙行惡行因及此等果,六七所修境者,謂當得義大菩提,及得此方便菩提學道。八聞思境者,謂十二分教正法,於此等理,無所偏執,而修信解。

寅四精進分三: 卯一  精進自性, 卯二  精進差別, 卯三  相續行理。 今初。

菩薩地說:為攝善法及利有情,其心勇住直前,及此所起三門動業。

卯二  精進差別分三: 辰一  被甲精進, 辰二  攝善法精進, 辰三  饒益有情精進。 今初。

謂諸菩薩於發精進加行之前,其心勇邁,被意樂甲,雖以大百千俱胝倍數三無數劫,為除一有情苦故,唯住地獄,乃至成佛,我亦勇邁。為圓滿菩提所作精進,既發精進終不懈廢,況時間較短,其苦較微,如是名被意樂甲。

 

辰二  攝善法精進。

為修六度故,修彼加行。

辰三  饒益有情戒。

如前所說。

卯三  相續行理。

勤修精進利益,如莊嚴經論云:善資糧中勤最勝,謂依於此後得,被精進現法樂住勝,能得世出世成就。精進能得三有財,精進能集淨妙善,精進能壞薩迦耶,精進能滿勝菩提。攝波羅密多論亦云:若具無厭大精進,無有不得不証者。又云:非人且喜勤利益,能得一切三摩地,晝夜諸時不空過,功德資糧無缺劣。勝過人法大義利,如青蓮華欣向榮。不精進過患者:海慧請問經云:凡懈怠者:菩提最極遙遠遙遠,凡懈怠者,無有佈施,乃至無有智慧。凡懈怠者,無利他行。念住經亦云:唯一煩惱根,此即是懈怠,誰有此懈怠,即無一切法。正修精進有二違緣:一於善法,雖見能修而不趣入,二因怯弱謂我豈能如是修習,初又分二:一推延懈怠謂念後時有暇能修,二雖非如是,然由貪著覆蔽諸下劣事。對治前者,謂所得身,速當壞滅,命終之後當墮惡趣。難得如此善巧人身。修此云者,前已解釋。對治後者:謂觀正法是能出生今後無邊喜樂之因,無義談論,掉等散亂,是能失壞現前大義,明見後世當生眾多苦處而正滅除,第二怯弱亦分三種,一於應得無邊佛功德謂我不能得,二佈施手足等無量難行謂我不能行,三生於輪迴處所須無數次,爾時思及生死苦所惱害,便爾怯弱。初對治者,住昔諸佛,亦非先得甚深道,是唯如我道漸昇進而得成佛。佛薄伽梵尚且授記,劣於我者,能証菩提,我若不捨精進,何故不能証得菩提。次對治者,捨身等行,若起難行想時,不須即捨,捨如給菜,不難而捨,如是當思。後對治者,菩薩已斷過惡,不起過惡苦受之果,堅固通達生死無有自性,如幻如化,故心無苦。身心安樂增盛,雖處生死,無厭患義,思此便能遮止怯弱。

正修精進依止順緣分四:初勝解力者,謂修善果,能引取捨二種欲故。

二堅固力者,未善觀察,不當趣入,既善觀察而趣入已,即於彼事而至究竟。

三歡喜力者:如童子貪著遊戲,無有飽足,如是精進亦復如是。止息力者:謂發精進身心疲勞,須暫止息,休息無間,仍起精進。如是依止順緣,遮止違緣,能令身心輕快,猶如棉絮,隨風而舞,翻騰之間,精進不懈。正修此時,當具六波羅密多者,謂自住精進已,令他安立精進,此謂精進施,餘如前說。

寅五 禪定分三: 卯一  禪定自性, 卯二  禪定差別, 卯三  相續行理。 今初。

住所緣善,心一境性,是名禪定。

卯二  禪定差別。

就自性分,有世出世間定。就品類分,有奢摩他毘缽舍那及止觀雙運三者,就作業分,有身心現法樂住定,引發功德定,饒益有情定,初謂住定即能引生身心輕安所有靜慮,二謂能引神通解脫遍處勝處等,共諸聲聞所有功德。三謂有定能成辦十一種饒益有情事。

卯三  相續行理。

謂當思維修定德益及不修過患,此於奢摩他時當廣釋之,禪定當具六波羅密多者,自住禪定亦安立他,是禪定施,餘如前說。

寅六  智慧分三: 卯一  智慧自性, 卯二 智慧差別, 卯三  相續行理。 今初。

慧謂於所觀事,能簡擇法,此處是說通達五明處等慧。

卯二  智慧差別。

謂通達勝義慧,通達世俗慧,通達饒益有情慧。初謂有從總相覺悟或由現量覺悟無我真實。次謂善巧五明處慧。三謂通達有情現法後法能引無罪義利。

卯三  相續行理。

謂思維生起智慧德益及未生智慧過患,初如般若百論云:慧為見不見,一切功德本,為成辦此二,故當攝受此。菩薩將自血肉施給求者,如同擷葯,無慢平等分別變異,此因智慧現証真實,又由般若能見三有涅槃衰損,為利他故修學尸羅,能令戒淨,由慧通達忍與不忍功德過失,降伏其心,邪行及苦無能劫奪。由慧明辨所應精進事,即勤修彼道而獲升進。又住真實義所有靜慮最勝喜樂,亦是由慧依止正理而能引發,故淨施等前五波羅密多,以慧為依。又二功德雖似相違,由具足慧,則不相違,譬如菩薩作轉輪王,王四大洲,然能不隨欲塵而轉,是因具足慧臣僕力,如是見諸有情極可悅意,雖生猛利慈心,然無少分貪欲雜染。見有情苦,雖生恒常猛利不忍大悲,然無懈怠憂惱不樂善行,又雖具足歡喜無量,心於所緣全無散動,又雖具足大平等捨,然於有情所有義利剎那不捨,均是由慧所成。以慧力故滅除此等對等力障。如讚應讚云:不棄捨法性,亦隨順世俗。謂諸相縛所執之事,雖微塵許亦不可得,故於法性,獲大定解而不棄捨,且與世俗,內外因緣,各別生果,所獲定解隨順無違,又諸餘人認為極相違事,由有慧力,均無相違,如前論云:若開若遮者,佛語或決定,或則無決定,均彼此無違。謂大小乘經咒二者之中見有眾多開遮不同,如以一人雙喻二事,尋求無邊經論密意時諸無慧力者,雖覺相違,然諸智者實見無違。亦因慧故。無慧過患,若離智慧,施等五度,不能清淨。如攝波羅密多論云:無慧求果報,施體不能淨,利他為勝施,餘唯為增財。又云:無破闇慧光,不能成淨戒,多由無慧故,尸羅成雜染。又云:慧倒心混濁,不信住忍德,不樂辨善惡,如無道國王。又云:智士所讚揚,無比最深細,欲塵所不障,直指心要道,無慧不能住。又云:心不勤修慧,其見不能見。此中國王名稱,如無道國主,才正其位,即失其德。故須引發智慧,并隨力能,多閱起慧清淨經論,如攝波羅密多論云:寡聞疑旨不知修,彼無多聞何所思,故應勤求多聞因,如思起修廣生慧。至尊慈氏亦云:三輪諸分別,許為所知障,慳等諸分別,許為煩惱障,除慧無其他,能斷此二障,聞為勝慧本,故聞為第一。集學論云:應忍求多聞,次當住山林,精勤修等引。諸先德亦云:前所聞法,浮現於心,數數思維稱量觀察,若忘其法,當學守持其心,則無助伴,故上品修者是上法師,修中品法者是中法師,如其所修僅知彼法,更須漸次增廣,如是思維,定解堅固,則諸惡友唱說,一切善不善思,皆是分別,悉應棄捨者,經中無有是語,善知識亦未宣說,便能不隨他轉,若無此解,唯信是奉,而無智慧,見哭則哭,見笑則笑,猶如流水,隨波逐流,以他所說,執為真實。學般若時,具足六度者,謂自住般若,令他亦自住般若,是般若施,餘如前說。

丑二  修學四攝能成熟他相續分四: 寅一  施攝, 寅二  愛語攝,  寅三  利行攝, 寅四  同事攝。 今初。

施攝者,如前諸度時中所說。

寅二  愛語攝。

謂於所化開示諸度。

寅三  利行攝。

謂如其教義,令所化機如實起行,或令正受。

寅四  同事攝。

謂教他修,自亦應修,與他同事,如莊嚴經論云:施同示勸入,自亦隨修等,是許愛樂語,利行及同事。何故定為四攝耶?為攝受眷屬,令修善行故,首須令他歡喜,此亦先施以財,饒益其身,既歡喜已,引入於道,首須令知,如何應修,故以愛語宣說正法,除其無知,斷其疑惑,令其無倒受持正理。既了知已,由其利行令修善行,自若不修而為他說應取應捨,彼不信受反作是難,自且不修,何以教他,汝今當須為他所訓,修則不爾,若自實修,教我修者,他亦自修,我若修此,必獲利樂,未修新修,己修不退,故須同事。佛說此為成辦一切眾生義利賢妙方便,故攝眷屬,應須依此。如云:諸攝眷屬者,應正依此理,能成一切義,讚為妙方便。又此根本後得時,經如何修者?如尊者云:菩薩廣大行,六波羅密等,根本後得行,堅修資糧道。謂初業菩薩受菩薩戒,住資糧道,根本後得皆不出六波羅密多。故六度中有是根本定時所修,有者是於後得時修,謂禪定自性止,及慧度自性觀之一分,是根本定時修,前三波羅密多及禪定般若一分,是後得時修,精進俱通根本後得,忍中一分定思深法,根本定時亦修。如尊者云:根本定起時,遍觀一切法,修幻等八喻,後分別能淨,方便學為主,正根本定時,止觀分平等,應常時修習。若是未習如是希有難行,聞而憂惱,應令菩薩於最初時亦不能行,然由先所了知,所作願境漸修,後可不得功力可任運轉,故其串習,極為重要。若見不能正行,即便放棄,全不修心,是使淨道更為遙遠,如無邊功法讚云:凡所聞法為令世間起怖畏,世尊於此亦經久遠未起行,佛於此等漸次串習成任運,故諸功德不修難增長。是故受持菩薩律儀者,無有不學方便諸行,諸有未受行心儀軌者,亦當勵力修求學心,若於諸行喜樂增盛而受律儀,則極堅固,故當勵力。茲已釋竟土士道次中,淨修願心,及學菩薩行總分道次。

【書籍目錄】
第1頁:菩提道次第略論譯者序 第2頁:菩提道次第略論卷一
第3頁:菩提道次第略論卷二 第4頁:菩提道次第略論卷三
第5頁:菩提道次第略論卷四 第6頁:菩提道次第略論卷五
第7頁:菩提道次第略論卷六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