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慈雲懺主淨土文講記 聖嚴法師著

慈雲懺主淨土文講記 聖嚴法師著

眾罪消滅

[日期:2010-07-24]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眾罪消滅
  
  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增長。
  
  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
  
  「念佛」法門,本係「六念」的觀法之一,而於彌陀淨土的修法,特重念佛一門,念佛即能往生淨土,是往生淨土的因行,但從經論及古代諸師的介紹,可以見到不少大同小異的說法。《阿彌陀經》但以稱名念佛,即得往生,《觀無量壽經》介紹了十六種觀法,其中第十四觀則須發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還得慈心不殺具諸戒行,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修行六念迴向發願,才可得上品上生,可知不是僅僅念佛即得上品上生。到了第十六觀的「下品上生」條,始謂「稱南無阿彌陀佛」,到了「下品下生」條才謂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無量壽經》也僅在第十八願,提出十念往生之說。《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則明示:「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因此:1.曇鸞與道綽,以菩提心為淨土之本源,念佛三昧(修觀及稱名)為淨土法門之要行。2.迦才以《無量壽經》的菩提心(三聚淨戒)及《觀無量壽經》的三福淨業為通因,專念一佛彌陀名號求生西方淨土為別因。3.善導以稱名為正業,讀誦、禮拜、讚歎、觀察為助業。4.元曉以發菩提心為正因,十念念佛等為助因。5.北宋的永明延壽以持戒習禪為往生淨土的上品之因,行道念佛為中下品之行。但是人心散亂,習定難成,信心難得,故應專念彌陀名號,求生極樂淨土,此在《大乘起信論》有明示,《法華經.方便品》也有「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的經句。
  
  以此可知,往生淨土的資糧,不僅念佛,但對於自知業重障深,自力不足者,以念佛法門求生淨土,仍是最可靠最保險的方法。故到宋明以下,凡修淨土行者,多以念佛為要務,且以弘揚《阿彌陀經》為主流。明末蓮池大師撰《彌陀疏鈔》,蕅益大師著有《彌陀要解》,近代印光大師,於二六時中執持彌陀名號。
  
  念佛即得生淨土,淨土修行必定念佛,念佛是最上功德;所以〈淨土文〉說以此念佛因緣,便能進入阿彌陀如來的大誓願海之中,也就是阿彌陀佛本誓願力所成就的極樂世界。
  
  念佛兩個字,很多人說念佛是用嘴巴唸的,所以會在「念」字的左邊多加一個「口」字,其實那是錯的。加上一個「口」字,等於說只要嘴巴唸就好,心不必管它,心口可以不一致;嘴巴在唸佛,心裡胡思亂想,那不是真正的念佛,念佛應該是用心念的。把「念」字拆開看看,上面的「今」是現在的意思,下面是個「心」,即是以現在這個心,當下這個心,全心都放在阿彌陀佛的名號上,心與口一致,念與佛相應,才叫念佛;否則心口不一,念不繫佛,那不是真正的念佛,與放錄音帶類似了。
  
  承佛慈力,眾罪消滅
  
  相信承蒙、承受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一切業障,皆能消滅。淨土法門是以信心和願心為根本,信心是出於修持淨土法門的行人;願心是雙方的,一是阿彌陀佛的願力,一是修行淨土法門者的願望。以這兩種願力相加,便可得到佛菩薩的慈悲接引,而能往生西方淨土。
  
  在大乘佛法中有兩類修行菩薩道的法門:一是他力的易行道,一是自力的難行道。他力是仰仗阿彌陀佛的願力而得罪障消滅,往生淨土;自力是以修持戒定慧的三學,除貪瞋癡的三毒,滅除一切業障。彌陀淨土的法門是易行道。中國淨土宗的祖師們形容淨土法門的易行道,稱為「橫出三界」,這是說凡夫在生死中,就好像蟲在一根竹竿中,從旁邊打一個洞,一下子就鑽出竹竿,解脫了生死。難行道的菩薩行者,則如同在一根竹竿有許多節的最下節,要把第一個節打穿了,再打第二個節,如此層層打穿,一直到最上層頂端,才算出離生死的苦海,所以叫「豎出三界」。比較起來,淨土法門是方便簡易多了,這是因為承佛慈力的關係。
  
  至於「眾罪消滅」,因為《觀無量壽經》自身的異名即是《淨諸業障生諸佛前經》,故在其十六種觀法中的第三觀地法修成即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第六觀法觀成,即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第七觀成,滅除五百億劫生死之罪;第十觀成,即得淨除業障,除無數劫生死之罪;修第十一觀,除無數劫阿僧祇生死之罪;第十六觀云:「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無量壽經》的十八願,不收五逆及謗正法之人,《觀無量壽經》慈悲,於下品下生,對十惡五逆,但有信願之人,亦入淨土,並謂:「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可知此處的「眾罪消滅」,應該是根據《觀無量壽經》所說而來。
  
  另有〈往生咒〉,是我們在誦完《阿彌陀經》之後,必定持誦的,它又稱作〈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即是能夠消滅一切罪業障礙的咒。
  
  「眾罪消滅」也是一個觀念,相信修行念佛法門的人,若能念佛發願,願生彼國,便能消除一切業障。有的業障,在修行時即除,有的罪業則待到了西方淨土之後消滅。然而,在生之時,業障是否能夠消除,要看個人修行的程度,否則便不會有蓮花九品之別了。所以應當是要知慚愧常懺悔,要多修持戒福德因緣,才能消業。
  
  善根增長
  
  在《阿彌陀經》有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福德因緣」可以解釋為《觀無量壽經》的三福淨業;「善根」是指往生淨土資糧,包括《觀無量壽經》第十四觀上品上生的生因,具足三心及三種眾生;以及《無量壽經》卷下三輩往生的條件:1.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2.中輩者「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然燈,散華燒香」。3.下輩者「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以此可知,凡是修諸淨土資糧,便是增長善根的方法。
  
  所謂善根就是淨業根,就是菩提根。善有兩種:一是有漏善法,一是無漏善法。有漏善法是修人天福報,種有漏善根生人天,而不生西方。無漏善法是修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的法身功德。持戒、修定、修智慧,能得解脫,然後有解脫知見度眾生。
  
  罪業消滅,消除煩惱,無漏善根才會增長,因此要以念佛的功德,承蒙佛的慈悲願力,使我們的罪業消滅,煩惱不生,善根增長。當起貪瞋癡等煩惱時,最好能念阿彌陀佛聖號,藉著阿彌陀佛所帶來的信心和力量,使我們的煩惱消除,善根增長,如同新譯《仁王經》所說:「治貪瞋癡三不善根,起施慈慧三種善根。」
  
  不要以為只念佛願生西方就好,做了種種壞事,反正有阿彌陀佛承擔,到了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一定會把我們帶去。如作這樣的解釋,便是顛倒知見。因此《無量壽經》卷下有云:「勿得隨心所欲,虧負經戒。」又說:「遇佛在世,當勤精進。」又云:「遠離眾惡,擇其善者,勤而行之。」所以阿彌陀佛是鼓勵娑婆眾生及時修善,增長善根,消除業障,才能夠在臨命終時,決定往生,位登上品。
【書籍目錄】
第1頁:前言 第2頁:至心發願
第3頁:佛光慈攝 第4頁:彌陀本願
第5頁:眾罪消滅 第6頁:意不顛倒
第7頁:彌陀相迎 第8頁:菩提滿願
第9頁:後記 第10頁:附錄 - 慈雲懺主淨土文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