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修行在紅塵:維摩經六講 聖嚴法師著

修行在紅塵:維摩經六講 聖嚴法師著

第三講《維摩經》與淨化人生

[日期:2010-07-24]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三講《維摩經》與淨化人生
  
  一、什麼是人生
  
  人生的意思很難解釋,簡單地說,就是人的生命、生活、生存,此三者之間是息息相關的。而人的生命究竟是什麼?人的生活又是什麼?人的生存與其他動物又有什麼不同?且讓我們討論一下。
  
  人與動物不同之處在於人有人心、有記憶、有思想、有分辨的能力、有感情、有理智、有知識、有學問,其他的動物只有求生的本能,若干高級動物雖有少許記憶及感情,卻沒有人類潛在的慈悲及智慧。因此在所有動物之中,要修行、願成佛的是人,其他動物則不可能。相反的,從佛法的觀點看,只有人既能造業,又能受報,其他動物,只能受報不能造業。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因為人類有善惡好壞的分別心,知道自己是在做什麼或做了什麼?有行為就有回饋,因此造了業就會有果報。像我常舉的例子說,老虎吃人是本能的平常心,人吃老虎是貪瞋等的煩惱心。平常心不會造業,虛妄執著的虛榮心就會造業了。
  
  因此人的生命過程是在一邊受報,一邊造業,其他動物的生命過程只為了受報。
  
  人的生活是在做什麼?一般以為有飯吃、有衣穿、有地方住,就可以生活了。其實不然,人的生活中有許多無關乎吃飯、穿衣、居住,而是屬於心靈生活的問題,卻主導著我們的身體也影響著我們的環境。
  
  人的生存,除了飲食男女是與其他動物相同的本能之外,還有名譽、道德、倫理、責任等的觀念。
  
  人可以經由教育而影響其生命、生活、生存的現象,也可以由環境、生活背景,以及過去世帶來的業報、因緣,而產生對自己或他人的不良影響,因此世間有許多人專門製造問題和困擾,為自己、為他人帶來煩惱或麻煩,可以說那些都是人的行為,都是從他們的心靈活動產生出來的。
  
  有的人可能一生中經常被人視為好人,突然有一個時段做了壞事,被人視為壞人了;有的人則可能對所有的人都很好,但對特定的某些人卻很壞。故對於究竟誰是好人或壞人,便很難判斷。所以我常這麼說:「人間沒有壞人,只有偶爾有人動了壞念頭,做了壞事。」壞事可以改,壞心可以變,如此淨化的人生或人生的淨化,方有其實現的可能性。人的可貴處就是有可能從壞變成好,從好變得更好。所以我們今天用《維摩經》的觀點來討論淨化人生的問題。
  
  二、淨化的人生
  
  「心常安住,無礙解脫,念定總持,辯才不斷。」「功德智慧,以修其心,相好嚴身,色像第一,捨諸世間,所有飾好。」〈佛國品第一〉
  
  這兩段經文的第一段,是講的心,第二段講的是身和心。不論是淨化的人生或人生的淨化,都得從人的身心淨化做起。
  
  剛才講到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有人心,跟其他的眾生不一樣。每一個人在基本觀念上都會希望成為一個受人尊重的人,也希望別人把自己當作好人,可是在心智混亂糊塗的時候,或在某種以自我中心的利益為前提的情況下,往往會放棄成為好人的念頭,放棄受別人讚歎的意願,而以「能流芳百世固然好,遺臭萬年是不得已也」來自我搪塞,甚至根本不在乎流芳百世或遺臭萬年,只要目前能得到想要的就好。因此,人心之所以有好壞與善惡之別,是受到業力的驅使,故有環境的影響以及各式各樣的誘惑和刺激所致。
  
  站在佛法的立場來講,人如果能使此心安定,那就什麼問題都不會發生。因此經文指示我們要「心常安住」,心住於不動,心便能不受環境的誘惑或威脅,不管環境如何地變,此心則是以不變應萬變,在佛學上稱之為「心不隨境轉」。更進一步還可以使得境隨著心轉,《維摩經》所說「心淨國土淨」,便是隨著我們的心清淨則所居的國土亦自然清淨。
  
  當我們心中無煩惱時,看這個世界即是和平的世界;當在心中充滿了仇恨、憤怒的情況下,看這個世界則是瘋狂混亂的。心常安住於平常狀態就能無礙解脫,無礙解脫就是心無罣礙,你罵我、說我、毀謗我、誣衊我,我都聽得清清楚楚,但皆無礙於內心的安靜。
  
  有一位中國國民黨的中央委員,在剛被選出之後來見我,他說此次選舉他沒拉票也沒換票,會當選是因大家見他不講話就給他一張同情票,當時他無得無失,打算能被選上很好,落選了就不當。結果拉票拉得兇的也當選,沒拉票的也當選,究竟怎麼樣才對?就很難說了。我想以平常心拉票或以平常心不拉票都是對的,只要心中無罣無礙無得失,就是得解脫。
  
  「念定總持,辯才不斷」,所謂「念定」是我們的心念處於一種非常安定的情況下,便能包容一切、接受一切、涵蓋一切;如果心不能安住,那是散亂的狀態,這時看到、聽到、嗅到、接觸到的任何事物,都被這種散亂心所扭曲尚不自知。心念若安定,不論接物待人皆能隨緣應對恰到好處,能夠統理全局,把握整體,成為辯才不斷的法師。
  
  辯才不斷,即是無我無礙的辯才,它的形成是由於不預設立場,亦即隨時隨地以對方的立場為主,不以自我的立場為立場。一個辯論家如執著有自己的論點、自己的觀念,到最後一定會輸。所以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辯論不是最好的辦法,立論雖有其必要,但是最高明的辯論則是無言勝有言。那就可能達到辯才無礙了。
  
  「功德智慧,以修其心」,這是說,修諸功德及智慧,目的皆為修心。而以無我心做一切事是大功德;以眾生的立場為眾生做一切事,就是智慧的功德。如何能有功德、有智慧呢?《維摩經》告訴我們,要以六度法門修其心、嚴其身,不要用世間的種種虛榮滿足自己的心,不要用高貴的衣服珍寶來裝飾自己的身體。
  
  威儀和禮儀可分三大項目:心儀、身儀、口儀。心儀是有清淨心、有懇切心、有真誠心,這樣的人講的話,必能使人心悅誠服。不要懷疑別人、否定別人,而用標榜自己來肯定自己。如果一切作為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接觸多了人家自不會喜歡他;有的人則是沈默寡言,不善辭令,但以真誠懇切的心待人,倒是能夠贏得他人的信賴。這就是威儀和禮儀的功德智慧。
  
  我有一些皈依弟子,在開始做法鼓山勸募會員時,總覺得他們自己不善辭令,大概找不到護持會員,也募不到款。我說:「如果會講話是花言巧語,你越講人家越怕你,認為你是騙子;如果不會講話而能誠誠懇懇地與他人接觸,人家便會相信你,會把淨資自動送給你。」這就是修心的功德智慧。
  
  「相好嚴身」就是佛以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莊嚴身體,凡夫眾生沒有那樣的相好,當於一舉手一投足的待人接物,都要親切有禮。懂禮貌的人應見了人最好能叫出對方的名字,至少也應該記得對方面孔,見面時以歡喜心、恭敬心,合掌問訊,再念一句「阿彌陀佛!」這種禮節,會使人感到歡喜,願意跟你親近。所以,禮儀就代表著相好。
  
  每一個人都能從面部的表情及身體的動作,通過威儀禮貌,讓人覺得你是一位相好莊嚴的修行者。這在「身儀」方面,可包含坐、立、行動、舉手投足、低頭合掌等的姿勢,與人同行時、出入電梯時、上下汽車時的先後順序等等。萬一不曾受過禮儀訓練也勿自卑,但要謙虛誠實;待人一定要親切和善,乃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在口儀方面,跟人講話時最好不用粗俗語、流俗語、低俗語,常帶客氣的敬語和尊敬,譬如尊稱對方某某居士、某某菩薩、某某法師,是尊敬的稱呼。跟自己的同門信眾之間宜互相稱呼師兄師姊;對於尚未皈依三寶的人士,宜稱呼他們先生女士,對年長的稱呼老先生、老太太,或稱呼伯伯、叔叔、阿姨也很好。
  
  菩薩不需要用世間的虛榮來裝潢門面,也不用以珠光寶氣、穿金戴銀,把自己打扮得花花綠綠、庸俗不堪。就像繡花枕頭,外表很漂亮,裡面全是棉絮草包;至於內在的充實,除了知識學問的修養,更重要的是有誠懇心,對人要謙讓恭敬,要有恰到好處、適如其分的禮貌。這就是一種莊嚴,所以人的淨化是從心的行為淨化起,再從身體和語言的行為表現出來淨化人間。
  
  「不著世間如蓮華,常善入於空寂行,達諸法相無罣礙,稽首如空無所依。」〈佛國品第一〉
  
  此文是說,菩薩的心,不受世間染,猶如蓮花不受污泥染;經常處於空寂的心境,對於一切現象已能不被罣礙;禮敬亦是如空,無所依賴。
  
  菩薩住於世間,而能不為色、聲、香、味、觸等的五欲所擾亂,就好像蓮花從污泥裡面生長出來,其在水面上所開的花是纖塵不染的。
  
  菩薩在五欲世界廣度眾生,自身不享受五欲,也不為五欲困擾,雖然為了度眾生而在世間受苦受難,但其心境則經常住於空無所依的寂滅狀態,認為所受所做等於沒有受沒有做。受盡苦難折磨,等於沒有發生任何事情。因為是為眾生受苦難,不是因為自己的業報而受,所以等於沒有受報。
  
  「達諸法相無罣礙」,「諸法相」是指世間的每一種現象,包括生理現象、心理現象、物質現象、社會現象、自然現象,任何一種現象都是從空而有、從有到空,即空即有、非空非有。能夠了知如此一切現象,而不為任何現象難倒困住,便稱為無罣礙。
  
  凡夫所見的一切現象,認為是有的,小乘羅漢所見的一切現象是空的,而菩薩看一切現象是即空即有、非空非有。因他自己不需要這些東西,所以是空;眾生還在這些東西的環境之中,所以是有。因此用有來達到空的目標,以空的體驗來幫助有的眾生,這就是即空即有、非空非有的無罣礙心。
  
  「稽首如空無所依」,「稽首」是頂禮的意思,頂禮即空即有、非空非有的三寶。如空的三寶在此處主要是指「法」,意思是對如空的佛法僧,要非常恭敬的禮拜讚歎,但也不把它當成是自己所依所靠的執著物。
  
  一般人皈依三寶,是要依靠三寶來修行的,解脫自在的菩薩則是用佛法廣度眾生,不以佛法作為自己的依靠,因為已經沒有我了,還有什麼需要依靠佛法的?一般人為了自利極需仰賴佛法,大菩薩是用佛法利益眾生,不為自利,因已無我,無須佛法作為自利之依靠,所以叫作「無所依」。
  
  「十善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誠諦、常以軟語、眷屬不離、善和諍訟、言必饒益、不嫉、不恚、正見眾生來生其國。」〈佛國品第一〉
  
  這段經文是說,菩薩在度眾生的過程中,以十善法來化度眾生,所有被他教化的眾生用十善法作為生活的、生存的、生命的方式和運作。當在菩薩成佛之時,這些眾生都已成就了十善的功德,而到菩薩的淨土與他一塊兒生活。
  
  《維摩經》此處所說的十善,與平常的五戒十善的十善法略異,一般所說十善法:是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愚癡)。《維摩經》則從更積極的角度,另立如下十項善法的名稱:
  
  命不中夭:未成年而死叫夭;不中夭是說在兒童乃至青少年時期不會死亡,至少到成年以後才會死,因是菩薩身所以不會短命,此是不殺生的善業果報。
  
  大富:不偷盜,所以有大富貴。
  
  梵行:不邪淫,能守禁戒,沒有男女欲事。
  
  所言誠諦:不妄語、不說謊。
  
  常以軟語:不惡口、不罵人。
  
  眷屬不離,善和諍訟:不兩舌、不搬弄是非,所以眷屬不會分離,有訴訟鬥爭的時候很容易解決。
  
  言必饒益:不說無意義的話,所說必有益眾生。
  
  不嫉:不妒嫉人。
  
  不恚:不瞋恨人。
  
  正見:沒有邪見,信因果明因緣。正見是了知人一定有過去和未來,天天生活在變動中,一切因緣隨時有散、有聚、有合、有離。深信因果,明瞭因緣,不落常見與斷見;常見是認為生命是永恆的,相信有一個至高的神,是唯一而且永恆的;斷見是認為人死如燈滅,人生如幻泡。
  
  「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行;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現有眷屬,常樂遠離;雖服寶飾,而以相好嚴身;雖復飲食,而以禪悅為味。」〈方便品第二〉
  
  這段經文是說,一個淨化的人生,除了修十善法之外,還應學習得像維摩詰菩薩一樣,做一個入世而不染於欲樂的梵行居士。十善是普通的居士所應修持,對一個真正修菩薩行的居士則更應學習維摩詰菩薩的言行。那就是雖身為一個居士,卻能遵守出家比丘的清淨律儀;雖居住於俗人的家庭,但生活得像出家人一樣地簡樸清淨;雖是居士身分,對欲界、色界、無色界的欲樂和禪定,都不貪戀染著;雖示現有妻有子,實際上經常在修離欲的梵行,絕不沾染男女的欲事;雖有家屬、親屬、部屬,卻常喜歡與他們在俗情方面保持距離。對居士而言,有時為了參加某些場合的應酬,必須依規定而做適當的打扮,卻不是為了炫耀自己的財富和地位。維摩詰菩薩也有因需要而打扮,但他的威儀比一般人高貴,所以他是用律儀的相好來莊嚴身相。相好是指人的威儀、禮儀,而非指刻意的妝扮。一個人的相貌與他內在的修養息息相關,所謂相由心生,心中的狀態,自然地會反映在臉上的表情。在飲食方面,只要有肉體,必定會像凡人一樣地,需要吃喝,但不以普通人的飲食為滿足口腹之欲,而是以心中的禪悅為滋養法身慧命的主要飲食。禪是智慧與慈悲的總合,以智慧處理自己的事,以慈悲處理他人的事;心中經常保持平常心,有安定感,叫禪悅。肚子飢渴的時候會想到飲食,胃中消化完畢,又會感到飢渴;禪悅充滿之後的菩薩行者,則在精神上經常覺得很飽滿而不虞匱乏。有一種人是財勢中餓鬼、權力中餓鬼、名位中餓鬼、男女欲事中餓鬼,貪得無厭,永遠沒有滿足之時,如有禪悅,則可使你經常滿足。
  
  三、觀身非實淨化人生
  
  維摩詰言:「眾生病從四大起,以其有病是故我病。」〈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這兩句經文,是說眾生的諸病,是起於四大和合而成的業報身,由於眾生尚在被諸病苦折磨之中,我維摩詰進入眾生群中,也示現了病相。
  
  「四大」是組成我們身體的元素,那便是地、水、火、風。如果四大不調,身體就會有病。地是身體內的骨骼、肌肉、神經、經絡、血管、毛髮、牙齒、皮膚、指甲等,地也含各種維生素;水是血液及脂、淚、唾、汗、尿等各種分泌腺;火是熱度體溫;風是呼吸空氣。其中任何一大失去平衡,身體便會生病;因為以四大為身,就不可能沒有病。任何一個人,希望四大完全調和的可能性不多,只有程度的或多或少罷了。所以人的身體生出來時就帶著病,人的心靈則在未生之前就有病,把多生累劫的業障病帶到這一生來。
  
  維摩詰菩薩本已得大解脫,為了慈悲度眾生,所以出生於印度的毘耶離城,也示現有病,而發起了這場問疾說法的大法會,來淨化人心、淨化人生。
  
  維摩詰因以身疾,廣為說法:「諸仁者!是身無常、無強、無力、無堅、速朽之法,不可信也。為苦為惱、眾病所集。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方便品第二〉
  
  這段經文是維摩詰菩薩以善方便,居毘耶離城,為度眾生而示有身體,因有身體而現出有病,也可直接說,因有眾生所以有病。維摩詰菩薩以他自身有病的樣子來告訴大家,身體是無常的,經常在變化的;身體是非常的脆弱,隨時隨地都可能死亡;身體是無力的,人的體能非常有限;身體是不實在的,出生之後,便不斷地邁向老、病、死亡。所以明智之士,要知道身體是很不可靠的、是不足依怙的,宜提高警惕心,珍惜它、善待它、善用它。
  
  年輕人身健力壯時,可能不顧一切地糟蹋身體,轉眼之間一過中年,百病纏身,即使還能過日子,也是在很快地老朽退化。我記得自己還很年少,怎麼一下子已經是六十四歲了,真是想不到呀!諸位年輕人,你們別高興得太早,很快就會跟上我這把年紀的。無常帶給我們無限的苦惱,但只要是有智慧的人,就不會把這個身體的問題當作是不得了的事。
  
  「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是身如電,念念不住;是身無主為如地,是身無我為如火,是身無壽為如風,是身無人為如水,是身不實,四大為家。」〈方便品第二〉
  
  我們的身體看似堅實,其實就像天上的浮雲經常在變化,剎那間即變幻無常;身體的細胞經過不斷地新陳代謝,很快地汰舊換新;身體要飲食要洗澡要排泄,直到老死為止,隨時都在變易;身體的組織念念不斷,分分秒秒有如閃電般快速地變動著;身體本身沒有主人,身體上每樣東西都是取之於地球,歸還於地球。吃的喝的穿的用的,無一不是拜大地、大自然所賜。地、水、火、風,都來自大自然,復還大自然,因此經文要說,身體無主、無我、無壽、無人,乃因如地、如火、如風、如水。身體以四大為家,身體不實,四大假合,回歸四大。這便是你我和他大家擁有的身體。
  
  「是身不淨,穢惡充滿;是身為虛偽,雖假以澡浴、衣食,必歸磨滅;是身為災,百一病惱。」〈方便品第二〉
  
  這段經文是說,我人生命所寄的身體,是穢惡不淨的、是虛幻不實的,儘管給它清洗、給它衣食,終究也會消失,在身體尚未消失之前,它卻是百病叢集的淵藪。
  
  一般人沒辦法一下子就肯定自己的身體是不乾淨的,所以應修習觀想。例如每天早上起床之後要刷牙、洗臉,晚上上床之前要漱口、洗澡、洗腳、換衣服,這已表示身體是不乾淨的。漱口之後不大可能把漱口的水吞下去,吃進的東西也會成為大便、小便等穢物排泄出來,目前雖然有人主張以喝自己的小便治百病,但也並非把小便當成是乾淨的,就更遑論是大便了,這些在在表示身體是不潔淨的。人類有身體就會遇到災難,如沒有身體,雖有烈火、洪水、颶風、地震等自然現象,也沒有被傷害的對象了。
  
  至於「百一病惱」的意思,是說四大之中的任何一大有所增損不調,便可能有一百零一種疾病生起。四大不調則共有四百零四病生也。地大生黃病,水大生痰病,火大生熱病,風大生風病,各有一百零一種病。
  
  「諸仁者,此可患厭,當樂佛身。所以者何?佛身者即法身也,從無量功德智慧生。從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生。」〈方便品第二〉
  
  這段經文是說,我們的血肉之身是可厭的,最好是換成佛身;佛身就是法身,法身是無量的功德智慧身,那就是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的五分功德法身,才是真正最好的身體。
  
  佛的身體共有三種:化身、報身、法身。
  
  佛的化身,是指例如兩千六百多年前出生在印度的釋迦牟尼佛,是為了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而應化投胎成為人,在人間成佛,此身雖比人間的凡夫長得更莊嚴些,傳說中有三十二種大人相,但是人的生、老、病、死等問題他照樣都有,凡夫也僅能看得到佛的應化身。
  
  佛的報身,是天色身,像大梵天王那樣美好的身體,不會有臭穢、疾病、飢餓等種種問題,不會有人間的寒、熱、水、火、風、震等災難降臨。
  
  佛的法身,不是一種有形的東西,而是由功德智慧所成,是指持戒的功德、修定的功德、修智慧的功德、解脫的功德、解脫知見的功德等所成,名為法身。
  
  佛的法身,雖不是凡夫的肉眼所能看見,卻是任何人都有可能以自己的身心行為來體現,凡是能夠持戒、修定、修智慧、明解脫而心向解脫、助人解脫的人,便是實際表現了法身功德。也可以說,凡是能淨化人生、淨化身心的人,便是法身功德的顯現。
  
  維摩詰言:「說身無常,不說厭離於身;說身有苦,不說樂於涅槃;說身無我,而說教導眾生;說身空寂,不說畢竟寂滅。……以己之疾,愍於彼疾,當識宿世無數劫苦,當念饒益一切眾生。」〈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這段經文,描述偉大菩薩的人生觀。維摩詰菩薩告訴我們說,肉體的色身是無常的,但也不可厭離這個身體,因為法身的功德,尚需要借人間的色身來修行。一切眾生中,唯得人身,始能夠修行,所以佛說「人身難得」。
  
  雖然色身的存在,會為我們帶來種種的苦難,但也不可因此而去趕快住於涅槃;苦的原因,不在於是否有色身,乃在於是否有煩惱。故在釋迦牟尼佛成道以後,魔王恐懼會有眾生聞法悟道,故勸佛陀:「你已成佛,世間多苦,你已出離,你就趕快涅槃吧!」魔王如此說是害怕魔子魔民也跟著學佛,不僅自私,也是太不慈悲了。因此大梵天王就來代替眾生向佛請法:「釋尊您已成佛,不能趕快涅槃,很多眾生需要您說法。」因此菩薩雖知此色身不若法身,但也不說樂於涅槃,仍是一生又一生的廣度眾生。
  
  雖說此一色身是四大假合,並不是我,但卻知道,色身不是我,眾生還存在,仍得借用此色身的生命,來教導眾生離苦得樂的佛法,教導眾生如何來淨化人生、淨化身心。
  
  雖說四大假合的身體,是空非實,但也不說畢竟寂滅才是真實的佛身。前面已講空的意思,必須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的空,才是真正的空,不是空掉色身以後就不需色身了,執色身為我是煩惱,借色身修行,便見佛身現前。
  
  以自己有病之身,體驗害病的滋味,設身處地,來憐憫眾生的疾病,便是菩薩的慈悲。菩薩因瞭解自己,從過去無量數劫來,也曾受過種種苦難,故能體會眾生所受的苦難,而用佛法利益一切眾生,使眾生皆能提昇各自的品德,淨化身心,離苦得樂。
  
  四、享用法樂淨化人生
  
  爾時維摩詰語諸女云:「……汝等已發道意(發起無上菩提心)」,復言:「有法樂可以自娛,不應復樂五欲樂也。」〈菩薩品第四〉
  
  根據經文,因有天魔波旬率領一萬二千魔女來擾亂持世菩薩,被維摩詰從旁說破,波旬即自行離去而捨眾魔女於現場,聽維摩詰說法,維摩詰菩薩稱她們為諸天女,告訴她們:「妳們在聞法之後,已發無上菩提道心,已有法樂可以自娛,不應再沈湎於五欲之樂了。」修學佛法,便能法喜充滿,五欲之樂是刺激的享受,法喜之樂是慈悲、禪定與智慧的清淨與解脫。
  
  天女即問:「何謂法樂?」答言:「樂常信佛,樂欲聽法,樂供養眾,樂離五欲,樂觀五陰如怨賊,樂觀四大如毒蛇。……樂隨護道意,樂饒益眾生,樂敬養師,樂廣行施,樂堅持戒,樂忍辱柔和,樂勤集善根,樂禪定不亂,樂離垢明慧。……樂斷諸煩惱,樂淨佛國土。……樂近同學,樂於非同學中心無恚礙。」〈菩薩品第四〉
  
  這段經文,有五層意思:
  
  教誡那些天女,在信佛、聞法、供僧而為三寶弟子之後,應當遠離五欲之樂的貪戀;知道佛法之後,曉得五欲之樂是非常危脆,五欲雖可愛,但在五欲享受之後,接下的便是苦的果報。所以不宜享受五欲之樂,應當享受修學佛法的法樂。
  
  是為了維護、增長道心,必須要利益眾生、敬養師長。
  
  要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六度法門。在前面已曾講過,六度包含萬行,即是修行一切菩薩道的法門,那便是發菩提心、成就佛道的法門。
  
  要樂於修行斷除一切煩惱的法門,要樂於修行莊嚴佛國淨土的一切功德願行。
  
  樂於親近同修菩薩道的善友知識,同時對於不是修行菩薩道的一般人,也不要把他們當成是一種障礙,應該要以平常心跟他們相處;換言之,菩薩道的修行者,須以平等心看待佛教徒和非佛教徒。
  
  五、消融煩惱淨化人生
  
  (文殊師利菩薩)又問:「諸佛解脫當於何求?」答卅:「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諸佛當然是已得解脫,但在尚未解脫之前的因中,修行菩薩道時,為求大解脫的佛法,必須發願度眾生,故說要得解脫,須向一切眾生的心行中求。解脫與煩惱的束縛是相對的,心中有煩惱,便等於是有疾病。佛法教我們解除煩惱,不僅修智慧,還要修慈悲,以智慧除煩惱,用慈悲度眾生;智慧一定要跟慈悲同時並行,才是菩薩成佛的雙輪兩翼。所以諸佛得解脫是從救度眾生中去做的。
  
  「一切眾生心行」,就是眾生的煩惱現象。這句話有二層意思:1.是菩薩為了度煩惱的眾生,自己也表現得跟眾生一樣的有煩惱,才得以接近煩惱的眾生,再去度化眾生。2.是菩薩自身沒有煩惱,是為協助眾生消滅煩惱,而生存、生活於眾生之中。這便是諸佛得解脫的原因。
  
  文殊師利言:「居士,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維摩詰言:「有疾菩薩應作是念: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無有實法,誰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為身,四大無主,身亦無我。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於我不應生著。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眾生想,當起法想。……又此法者,各不相知,起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此法想者,亦是顛倒;顛倒者,即是大患,我應離之。云何為離?離我我所。」〈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這段經文,看來非常難懂,其實如已懂得《金剛經》講的「降伏其心」,即與此經的「調伏其心」相同。調伏煩惱心、對治煩惱心,就是降伏眾生的心病。
  
  維摩詰菩薩說,菩薩所害的病與眾生所害的病是相同的,都是從過去世的妄想顛倒而生種種煩惱疾病,這種病並無實法,可惜眾生無知,於虛妄的五蘊法,起顛倒想,以無常為常,以苦為樂,把無我當成我,以不淨當成淨,因此產生種種的煩惱,造成有我的諸病。
  
  若知四大無主,四大所成的肉體生命亦無有我,執著有我,便有病,不生我想及眾生想,病本即除。這就是佛法,而此佛法既無我想及眾生想,起作用時,不言我起作用,作用寂滅時,也不言我寂滅了。如果執著佛法而起法想,也是顛倒,也生大患,唯有離我及離我所,疾病即除。
  
  不要把不淨的四大之身當成是清淨的實法;不要把四大假合的身體當成真實的「我」;不要把身體的享受當成永久的快樂;不要誤認身體永遠不死;也不要誤以為有一個永續的靈魂,否則就在此四種顛倒妄想之中而有種種煩惱,那能不病!
  
  六、解脫生死淨化人生
  
  維摩詰答文殊師利之問而言卅:「菩薩於生死畏中,當依如來功德之力。……當住度脫一切眾生。……欲度眾生,除其煩惱。……當行正念。……不善不生,善法不滅。」又問:「善不善孰為本?」答卅:「身為本。」又問:「身孰為本?」答卅:「欲貪為本。」又問:「欲貪孰為本?」答卅:「虛妄分別為本。」又問:「虛妄分別孰為本?……無住孰為本?」答卅:「無住則無本。」〈觀眾生品第七〉
  
  人生到了這段經文所說的境界,是很不容易的,這是在為人生應如何淨化做總結。人生是活動在生與死之間,離開了生與死就談不上有人生。對於生死的看法,凡夫貪生怕死;二乘厭離生死,逃避生死;菩薩則是在生死中而不畏生死,自由於生死。因此「菩薩於生死畏中,當依如來功德之力」。如來功德就是前面說過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的法身功德,依靠這些力量就不會害怕生死,為度眾生而在生死之中來來去去,自由出入。
  
  經文「當住度脫一切眾生」之意,就是住在生死之中,度脫一切眾生,這是偉大的菩薩行者。如果是貪戀生死、厭離生死,都不是大乘的菩薩精神,當然也不是求成佛道的心行。
  
  經文「欲度眾生,除其煩惱」的意思,是要除去自己的煩惱,也要協助眾生除去煩惱,那麼就要修學菩薩行來除煩惱了。
  
  要除煩惱就要守持正念,若修觀想的方法、參禪的方法、持誦的方法等,若正念相繼,或淨念相繼,便能得三昧了,便能進入《維摩經》的不二法門了。
  
  如是一心念佛、念法、念僧,或是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或是專修任何一種菩薩法門,就是行的正念。
  
  正念的工夫綿密,則要做到「不善不生,善法不滅」。善法即是正念,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十善法。不善與善,也可配合四正勤來修行:未生之惡令不起,已生之惡當斷除;未生之善令生起,已生之善令增長。這些都是以心為主導,以身體為根本。初是為善去惡,終則超越善不善法。
  
  因為身體原是依貪欲而生,因貪欲而有身體的果報。貪欲是以虛妄分別的執著心為本;虛妄分別的執著心是以顛倒妄想為本;顛倒妄想本來就是不存在的,若知如此,虛妄分別也沒有著力點了,那就是「無住」。
  
  總而言之,人生是虛妄有而真實無,若能體驗到這個真理,假有妄有的人生,正好就是佛的法身。若無虛妄的人生,不需要說佛的三身,也不用諸佛菩薩來度化眾生了。
  
  我們要從人的層次提昇到佛的層次,須經過淨化人生的階段,須用人的身體來修學佛法,廣度眾生,修福修慧,多結人緣,這是淨化人生的原則。有了淨化的人生,才有淨化的社會和淨化的世界。祝願人類幸福、眾生幸福。(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七日講於臺北市國父紀念館)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前圖
第3頁:第一講 《維摩經》與社會關懷 第4頁:第二講《維摩經》與福慧雙修
第5頁:第三講《維摩經》與淨化人生 第6頁:第四講《維摩經》與心靈環保
第7頁:第五講《維摩經》與慈悲喜捨 第8頁:第六講《維摩經》與人間淨土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