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真愛手冊 海濤法師編著

真愛手冊 海濤法師編著

愛的真諦

[日期:2011-01-1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海濤法師編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愛的真諦

帶給我們能力,

使我們可以看到沒有愛的人

看不到的事。

1.校長要扮演釋迦牟尼佛,老師要扮演菩薩,可以是智慧的文殊師利菩薩,可以是慈悲的觀世音菩薩,關愛學生,學校就變成極樂世界。

2.德烈莎修女:「不管如何我總是愛他們!」(就是意志力支持著德烈莎修女在印度這般苦難的地方堅持付出、奉獻,散發愛的力量!)

3.修行的重點在此,要能包容別人的缺點,才能領導眾生,了解自己的缺點,才是真正的修道。

4.我是萬人之友,萬人的夥伴,一切眾生的同情者。我修慈心,常 以無傷害為樂之本。以慈心接待弱者、強者、一切眾生。

5.慈悲的眼睛,看不到憎恨,連有過失的人都要憐憫。

6.什麼是慈悲?就是只做善事。讓自己做盡一切善事就是(自度);感召眾生作盡一切善事就是(度人)。度:(佛教術語)渡也。生死譬海,自渡生死海又渡人,謂度。

7.實踐對別人產生共鳴的溫暖心情。

8.瞋恨之火燃燒著人類世界,唯有慈愛才能給予冷靜和安撫;慈愛為第一善德。

9.慈悲是一種感受、一種力量,除了幫助別人外更能包容別人,不要看不起別人,所以不要輕率批評別人。

10.戰勝了自我情感的人確實是慈祥可愛。他們對萬事萬物無貪無瞋,以平等之心對待一切,這就是我與眾不同之處。

11.個人是關鍵!如果個人能變得善良和平,這馬上就會帶給他的家庭(團體、社區)一種正面的氣氛。當父母是好心安詳的人,一般而言,他們的小孩也會發展出那種態度和行為。

12.真正的慈悲是建立在認識到他人和你自己一樣有快樂的權利,因此連你的敵人也是和你一樣是個追求快樂的人,而且和你一樣有權利快樂。在這個基礎上所發展出來的一種關懷的感覺就是我們所謂的「慈悲」,它遍及每個人,不管那個人對你的態度是敵對的或是友善的。

13.為了修持慈悲心,一個人必須丟開自私的愛,這個世界太多的愛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們只愛個人的自我。

14.自殺可以殺身,而自私卻會阻殺精神上的開展。

15.佛陀永遠是轉惡為善,轉恨為愛;他是慈悲的完滿化身。

16.佛陀說:「假使有人愚笨地對我作了錯事,我將回答他以無限的愛,他愈做惡,我愈做善,我永遠地放出淨善的芳香。」這種慈悲是佛陀對一切眾生的愛心。

17.物質的獲得本身,不能帶來永恆的快樂與和平。和平必須先奠基於人的內心,才能帶給他人和平乃至擴大到世界。

18.沒有愛,生命將無可能存在;沒有愛,生命將會是痛苦,生命將會是一種懲罰。我們必須學會愛的技術。我們也需要互相支持,以建立一個有愛的家庭、單位、社區。世界是好是壞,全視我們日常的生活方式,以及我們愛的方式。

19.非暴力的本質便是愛,是出於愛和無私的意願。非暴力行動生於對苦難的覺醒並由愛孕育,是對抗逆境的最好方法。

20.愛與奉獻的修行,是祈求淨化心靈,團結意志,並激起他人的覺醒與慈悲。

21.以愛來奮鬥,那就是我們對全體人類的真正貢獻。

22.我們是為愛和寬恕而生而死,而不是為了更多的仇恨和毀滅。

23.愛,帶給我們能力,使我們可以看到沒有愛的人看不到的事。

24.言語中只有原諒,只有希望,只有喜悅。

25.真正的領袖,不只是需要長槍巨砲,還需要道德力量,基本的要件是心懷非暴力和慈悲的精神。

26.「我愛我自己。我愛所有的眾生。」我們諦觀自己的受、想、行、識,不出幾個禮拜,愛的渴望就會變成一股深厚的意願。

27.懷著愛和信心,發出心靈最深的敬意。

28.愛,會滲入我們的思想,言語、行為,我們的身心都變得和諧、快樂、輕鬆,能安全渡過一切傷害,了脫忿怒、煩惱、恐懼、焦躁。

29.讓我們可以好好諦觀真正的自己、耕耘對自己的愛、決定怎麼對世界表達這份愛的最好辦法。

30.人生最大的困擾是—是非。

31.一個不愛自己的人就不會愛別人。

值得自己愛的是怎樣的一個自己!

32.一旦降服了內心,心靈中不再有瞋恨,就不會有外在的仇敵。

【書籍目錄】
第1頁:關於本書 第2頁:真愛一生
第3頁:愛的寶藏 第4頁:愛的箴言
第5頁:愛的真諦 第6頁:愛與智慧
第7頁:愛自己‧愛眾生 第8頁:愛,帶給我們能力
第9頁:以愛來奮鬥 第10頁:愛而不依戀的人生
第11頁:海濤法師的弘法悲願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