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 圓瑛大師著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 圓瑛大師著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卷上

[日期:2010-12-2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圓瑛大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卷上

閩泉州大開元寺 沙門圓瑛 講 

講解此經分為三科  甲初釋題目  二  敘譯人  三  解經文  今初

佛說阿彌陀經

此六字題目,為一經之總綱;下全卷經文,乃一題之別目。故解經者,必宜先釋題目;如提綱者則眾目自彰,揭領者則眾縷自直。本題具有能說所說、能詮所詮,兩種能所。按古德七種立題,當判屬第一種、單人立題。佛是此土娑婆教主,能說的入;阿彌陀是彼方極樂導師,所說的人。能說所說,二皆是人;以佛是已證究竟極果之人故。題中並無法喻。二、單法立體,如大涅槃經,涅槃是不生不滅之法,並無人喻。三、單喻立題,如大寶積經,題中惟喻,並無人法。四、人法立題,如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題中無喻。五、人喻立題,如如來說獅子吼經,題中無法。六、法喻立題,如妙法蓮華經,題中無人。上三單三複為六種。七、人法喻具足立題,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是喻;以萬行之因華,莊嚴一乘之果德。本題無法無喻,故屬單人立題。

佛是覺義,自覺、覺他、覺滿,方稱為佛。何謂自覺?自覺者,對不覺而說。一切眾生,具有本覺真如佛性,由無始無明所蔽,迷而不覺。一但聞經領解,或承知識開導,豁然覺悟:自己及與眾生,本來是佛,與佛無二無別。諸佛如已磨之鏡,眾生如未磨之鏡,雖是未磨,光明本具,從此磨之,垢盡明生,自可與佛之鏡,同其照用,此即是自覺;自覺異於凡夫。何謂覺他?自覺之後,憐憫一切眾生沉迷不覺,即以自覺之道,廣演流布,覺悟一切眾生,欲令各各反迷還悟,捨妄歸真,此即是覺他;覺他異於二乘。何謂覺滿?此有二種:一、自覺智慧圓滿;最初發菩提心,起始覺智,依智斷惑,先斷我執,次斷法執,終破無明;惑盡智圓,而得慧足。二、覺他功德圓滿;自從覺悟之後,惟依最上乘,發菩提心(利他道心),利生為事業,宏法是家務。經三祇劫,脩六度行;六度者:一、布施度慳貪,二、持戒度諸惡,三、忍辱度瞋恨,四、精進度懈怠,五、禪定度散亂,六、智慧度愚癡;功圓果滿,而得福足。福慧兩足,二利圓滿,此即是覺滿;覺滿異於菩薩。三覺圓,萬德具,乃稱為佛。

佛有三身:一、法身佛,梵語毗盧遮那,此云遍一切處。在有情分上,謂之佛性,即眾生本具自性天真佛。在無情分中,謂之法性,即一切諸法實相。古德云: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者此也。二、報身佛,梵語盧舍那,此云淨滿。煩惱惑淨,權實智滿,能現自他受用之身者此也。三、應身佛,梵語釋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能仁是姓,寂默是名。若約佛德,能仁屬利他德,寂默屬自利德。隨可度機緣,示現八相成道,如月印水,無處不現者此也。

說者:乃釋迦如來金口之所親宣也。經通五人共說,一佛,二弟子,三天,四仙,五化人。此經揀非餘人所說,乃佛無問自說。因淨土法門,至方便,至直捷,至圓頓,不可思議,無人能問。佛智鑒機,鑑定眾生,能信是法,故無問自說。又說者悅也,悅所懷故。因觀眾生機熟,於此圓頓法門,自能信願受持,是以暢悅本懷而說也。

阿彌陀:譯云無量壽;經云: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又譯無量光;經云: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故名阿彌陀。實則彌陀非但光壽無量,而智慧神通功德,一一皆無量也。彌陀因中,為大國王;聞世自在王佛說法,即捐王位,發心出家,名曰法藏比丘。對佛發四十八願,莊嚴極樂依正二報。第十二願云:設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第十三願云:設我得佛,壽命有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行滿果圓,隨願所成,故光明壽命,悉皆無量。此約事相而論,若約理性:彌陀法身理體,常住不變,即無量壽義。彌陀根本實智,遍照法界,即無量光義。極樂淨土,即眾生唯心之淨土;彌陀如來,亦眾生自性之彌陀。果明此理,則親見彌陀矣。

經者:梵語脩多羅,此云契經;謂上契諸佛所說之理,下契眾生可度之機。此一字是通題,通於經藏故,屬能詮。上五字是別題,別在本部故,屬所詮。此為第二重能所。能詮不出聲名句文;佛說此經以音聲而作佛事;阿難結集,以名句文而為教體;以此四法,皆能詮也。所詮不出信願持名;佛說此經,先詳陳依正莊嚴以起信,次特勸應求往生以發願,三正示執持名號以立行;以此三法,皆所詮也。合能所二詮,無非如來被下之教,為教經。教中所依實相之理,豎窮三際,無始無終,橫遍十方,無障無礙,即無量光壽義,為理經。依理所起持名妙行,一心不亂徑登不退,為行經。

又經具貫攝常法四義:貫則如線貫珠,貫穿所應知之義,令不散失。攝則如經持緯,攝持所應度之生,令皆得度。常則三世不易,經云過去諸佛,法皆如是。法則十界同遵,論云:一切菩薩,皆依此法到如來地。又經者,徑也,持名念佛法門,真修行成佛,徑中捷徑也。初釋顯目竟。

甲二  敘譯人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姚秦:紀時也。周時有嬴秦,周孝王封非子於秦,是為嬴秦。東晉時,有苻秦、姚秦。苻秦即苻堅僭據關中,國亦號秦,謂之苻秦。時太史奏曰:有異星現於西域分野,當有大德智人入輔中國。堅云:朕聞龜玆國有羅什者,得非其人耶?遂遣大將呂光率兵伐龜玆,謂曰:朕非貪地用兵,聞羅什深解法相,為後學宗。若克龜玆,宜馳驛送什以歸。後果得什載歸,中途,聞苻堅為姚萇所害,光即據涼不返。姚萇亦據關中僭號,是謂姚秦,又名後秦。萇亦聞師名,要請入關,而光不允。萇卒,子興復請,不允。發兵討之。光姪呂隆降秦,方得迎師入關。今云姚秦,揀非餘秦也。

三藏法師:顯德也。有二釋:一、通達經律論三藏之法,依法為師故。二講演經律論三藏之法,以為人師故。鳩摩羅什出名也。具云鳩摩羅耆婆什,上五字此云童壽,謂童年而有耆德也。什者,深善此方文字之謂也。若華梵合舉,稱為羅什。按師本傳:父名鳩摩羅琰,家世相國,棄榮出遊龜玆,王以妹妻之,生師,幼而神異,七歲隨母入寺,見鐵缽試取加頂,俄念缽重,我何能舉?遂力不勝。豁悟萬法唯心。博通三藏,人莫能及,故以三藏法師稱之。譯者,易也。易梵語為華言,音字俱翻,不同咒等。漢時掌四方之語,各有其官。北方之官曰譯,兼善西語,騰蘭初至,由其證譯,故至今皆稱譯。什師入關之後,秦主禮遇特隆,延入西明閣,敕肇叡等八百沙門,咨受什旨,於草堂寺參訂眾經。後道宣律師問天人陸玄暢曰:什師一代所譯經論,至今若新,受持轉勝何耶?答曰:其人以悟達為先,得佛遺寄之意,七佛以來,為譯經師。又什師所譯經論,三百九十餘卷,咸共流通。臨終對眾發誠實誓:若所傳無謬,當使焚身,舌不焦爛。後弘始十五年八月廿日卒於長安,闍維火化也薪盡形滅,舌根儼然。此經譯於什師,足證實語可信。○問:此經共有幾譯?答:更有唐三藏玄奘法師所譯,名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二經文義,大同小異。時所宗尚,皆弘秦本。二敘譯人竟。

甲三  解經文分三  乙初  序分  二  正宗分  三  流通分  此三,始於道安法師,證於親光菩薩論,世稱彌天高判。故後代解經,悉皆依之。  序分分二  丙初  通序通於諸部故  二  別序別在本經故  通序又分二  丁初  標法會時處  二  列聖凡聽眾  今初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經首通序,亦名證信序;以有六種成就,證明此法可信,故曰證信。六種成就者:信、聞、時、主、處、眾也。如是,為信成就;凡事相信,則言如是。我聞,為聞成就;面命耳提,機教相扣。一時,為時成就;際遇良時,師資道合。佛,為主成就;人天教主,以法利生。祇園,為處成就;不有精藍,安成法會。下大比丘等,為眾成就;聖凡畢集,如星拱北。如是六事,闕一不可,具足六事,方成法益;故以成就名。

又如是指法之詞,乃阿難結集者之語氣;云如是持名念佛,圓頓妙法,乃我阿難親從佛聞。彼一時,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祇園所說,有若干人在會。阿難唱此六成就,內含四義:一、遵佛旨,佛將臨涅槃,阿難問佛:結集之時,一切經首,當安何語?佛云:如是我聞等,後則謹遵佛旨。二、斷眾疑,阿難結集經藏,高陞法座,忽感相好同佛,眾起三疑:一疑釋迦再來,二疑阿難成佛,三疑他方佛至;迨唱如是我聞,三疑頓斷。三、息諍論,阿難位居羅漢,既曰如是我聞,則法有所宗,顯非臆說,故止息諍論。四、揀邪教,外道經典,首用阿憂二字,阿者言無,憂者言有,以一切法不出有無,故用此冠頂。佛經用如是我聞,則揀異邪教也。

下更分解:如是二字,古解甚多,玆不繁引。但據本部經義,如者不異之義,是者無非之義;以顯念佛法門,心不異佛,佛不異心;心佛雖有二名,心佛無非一體,故曰如是。又萬法俱寂,一心不亂,為如;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為是。

我者:阿難自稱,非同凡夫妄執實我。一切凡夫,因執四大妄身,以為實我。我執既起,貪瞋癡慢無不從之而生。貪財為我受用,貪色為我娛樂,貪名圖我榮耀,貪食養我形體,貪睡為我安息。由此諸貪,則靡惡不造。若人妨礙我所貪,或剝奪我所貪,則瞋癡慢,熾然並作。是我執,乃諸惡根本。身心因此不得安樂;世界因此不得和平。阿難已得無我,故不同彼妄執之我,亦非同外道妄計神我。外道有二十五諦,最後曰神我。彼妄計有一神我,周遍十方。阿難已證羅漢,能破外道,故不同彼妄計之我。乃同菩薩假我,及如來法身真我,不妨隨順稱我。

聞者:從耳根親聞如來聲教。入耳達心,憶持不忘。阿難本是多聞第一,憶持如來秘密法門,受領無失。今以聞慧,聞持淨土無障礙法門也。一時,乃說聽始終,心境俱一之時。佛字,梵語具足應云佛陀。譯為覺者,即大覺悟之人。此方好略,單稱為佛,乃十號之一。從本覺理,起始覺智,覺至心源,為究竟覺。五住煩惱斷盡,二種生死不受,方得稱佛。此指釋迦牟尼佛。在,即住也。

舍衛國譯云豐德,是波斯匿王所都。古解謂國豐四德:解脫、多聞、財寶、五欲是也。愚意財寶五欲,不可言德。當以具足財寶五欲曰豐,人多解脫多聞曰德。祇樹者,祇即祇陀,乃匿王太子名,譯云戰勝。樹,即園中所種花果林木。給孤獨,是須達多長者之善名,長者生平樂善,周給孤獨,令得飽煖,故得是名。園,即金磚布地,所買祇陀太子之園。因樹根金磚鋪不到,故樹屬太子,園屬長者,因共成請佛功德,故並存嘉名也。一標法會時處竟。

丁二  列聖凡聽眾分三  戊初  聲聞眾  二  菩薩眾  三  天人眾初分三  己初  明類標數  二  表位歎德  三  列上首名  今初

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自此至諸天大眾俱,即六成就中眾成就。與者,共也。大比丘,揀非小機初心之侶,具大、多、勝三義,異餘比丘故。能為天王大人所共敬仰,曰大,非小德也。如梵王師陳如,帝釋師迦葉也。博通內外典籍,多聞廣識,曰多,非寡解也。超出九十六種外道,法高德重,曰勝,非劣器也。比丘梵語,此含三義:一、乞士,外乞食以養色身,內乞法以資慧命。二、怖魔,受具足戒時,登壇白四羯磨,地行夜叉稱善;於是空行夜叉,天行夜叉,以及天人,各皆稱善。輾轉傳唱,聲達六天。魔王聞已,心生怖畏;怖懼佛界增多,魔眾減少。三、破惡,正慧觀察,修持出世淨法,破除一切煩惱之惡。含此三義,故存梵語。即五不翻中,多含不翻也。

僧,梵語具云僧伽,譯云和合眾。四人以上,多至無量,同一羯磨,不相違諍;猶如水乳相和,函蓋相合,故名和合眾。有理和事和:理和惟一,同證無為解脫道故。事和有六: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見和同解,戒和同脩,利和同均。出家人稱六和僧,自當顧名思義也。○千二百五十人者,於鹿苑初度陳如等五人。於木瓜林度優樓頻螺迦葉師資五百人。於象頭山度伽耶迦葉,於希連河度那提迦葉二人,師資合五百人。度舍利弗目犍連二人師資合二百人。度耶舍長者子朋友等五十人。合計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今但言一千二百五十人者,略零數也。○問:佛出世間,所度之眾,其數無量,何以獨舉此數?答:以此等最先歸佛,直至佛滅,常隨不離,故獨舉也。一明類標數竟。

己二  表位歎德

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

上句表位,下句歎德,皆是者,純一無雜也;即法華經所云:此眾無枝葉,惟有諸貞實。阿羅漢亦含三義,比丘為因,羅漢為果,與比丘三義因果相對。一、應供,梵行已立,為世福田,堪受人天供養;即乞士果。二、殺賊,四住已空,見思惑斷,殺盡煩惱之賊;即破惡果。三、無生,所作已辦,不受輪迴,超出三界生死;即怖魔果。始則受戒願出生死,令魔生怖,今證無生。故云怖魔果。阿羅漢,有實行、權示、定性、回心之別。今云大者,非專求己利得少為足之實行阿羅漢。乃大權示現,內秘菩薩行,外現聲聞身,深本難思者是也。又非厭有趣空,耽寂滅樂之定性阿羅漢,乃回小向大,發大乘心,求菩提道,助佛轉輪者是也。眾所知識者:眾、即天人大眾。知識二字,有兩解:一、約大眾說:聞名仰德曰知,見面聆教曰識。諸阿羅漢,道高望重,為天人大眾所共知共識者,洵是人天師範。二、約羅漢說:深解諦理曰知,博通法相曰識。諸阿羅漢,斷惑證真,為天人大眾中多知多識者,堪作人天眼目。二表位歎德竟。

己三  列上首名

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侯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那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

長老,德臘俱尊之號。或但具一,亦可通稱。如年高臘久,位居上座,是謂耆年長老。若智深德重,證羅漢果,是謂法性長老。此二字,貫下十六尊宿,非獨指舍利也。此中有有德有臘者,有無臘有德者,並無無德有臘者。

舍利弗:舍利是其母名,譯云鶖鷺。弗、即子也。鶖鷺眼目伶俐,其母如之。連母為名,故曰鶖子。諸弟子中,智慧第一。初在母胎,已能寄辯母口。八歲登座,論勝十六大國論師。七日之內,遍達佛法,故稱智慧第一。亦姑顯一德,非身子之外,餘皆無智;亦非身子不具餘德。以表法門無量,各舉一長而已。

摩訶目犍連:摩訶譯云大,目犍連譯釆菽氏,姓也。先人入山脩道,采菽而食,因是命族。本名拘律陀,係樹名,禱此樹而生故。其族出家者多,故以大別之。諸弟子中,神通第一。如化身大小,降伏毒龍,一城釋種舉之梵天等。

摩訶迦葉:譯云大龜氏,其先世學道,感靈龜負圖而應,因以為姓。本名畢缽羅,亦樹也。又云大飲光,由宿世為冶金師,與一貧女,將黃金莊嚴塔像。自爾以來,九十一劫,身常紫金光聚。金光晃耀,吞乎餘光,故名飲光。加以大者,揀餘迦葉。此尊者財富無量,看破出家,常行苦行,頭陀第一。梵語頭陀,此云抖擻,以十二行頭陀,抖擻塵勞煩惱。迦葉年老,不捨頭陀;佛憫其衰,勸令休息;迦葉頭陀如故。佛讚有頭陀行,我法久存。此尊者未曾入滅,佛囑傳衣彌勒;現在雞足山入滅盡定,待彌勒佛出世。

摩訶迦旃延:譯云文飾,南天竺婆羅門族,論議第一。凡人論議,若無文采而脩飾之,終非善於論議。此尊者才藻詞華,縱橫善巧,外道聞之,無不悅服。外道問:惡人死後受苦,應當回還;死而不還,知無他世。答言:如世罪人,被繫牢獄,寧得歸否?又問:善人生天,何亦不歸?答言:墮廁得出,肯再入否?如是善論,故稱論議第一。

摩訶拘絺羅:譯云大膝。舍利弗母舅,平日論輒勝姊,自姊懷身子後,機辯迅發,論不及姊。知所懷必是智人,寄辯母口。遂發憤遊學,往南天竺讀十八經,四圍陀典,不暇剪爪,世呼長爪梵志。繇精勤故,得四無礙辯,觸問能答,故稱答問第一。

離婆多:譯云星宿,父母禱星宿而生故。又譯假和合。釋論云:夜宿空亭,見二鬼爭屍,告其分判。設依理枉理,皆不免害,故據實答。大鬼怒拔其手足食之,小鬼取屍手足補之。因此煩惱,遂疑此身非我;若我本身,眼見拔去食訖。若他身者,云何復隨我行?逢人即問:汝見我否?眾僧云:此人易度。語云:此身本是他遺體,非己有也。遂悟此身假和合,即得道果,無倒亂第一。

周利槃陀伽:周利是兄名,譯大路邊,槃陀伽是弟名,譯繼道,相繼周利於道路而生故。西域風俗,女人欲產,當同娘家。其母生二子,皆在路邊。繼道性愚鈍,出家誦一偈,經一百日,得前遺後,得後遺前。兄遣還俗,哭泣不已,佛憐而錄之,使誦掃帚,日久忽悟,得阿羅漢,義持第一。

難陀:譯云喜,即佛胞弟孫陀羅難陀,連妻為名,曰艷喜。四月九日生,身黃金色,其三十相,短佛四指。若入眾中,有不識者,謂言佛來。此尊者儀容第一。摩竭提國有裸形外道,世稱智者,與身子論議結舌,深信佛法,有欲出家。見難陀色貌殊偉,歎曰:短小比丘,智慧難概,況堂堂者乎?遂從出家。

阿難陀:譯云慶喜,是佛從弟,佛成道日生;王聞奏歡喜,故字慶喜。至二十歲,佛度出家,為佛侍者,多聞第一。迦葉譯云: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悉能記憶受持,後結集經藏也。

羅侯羅:譯云覆障,因塞鼠穴六日,報感在胎六年,故云覆障,是佛之子。佛為太子時,十七歲納妃,十九歲出家,並未行欲事,何以有子?因太子請願出家,王到宮中苦留,語曰:汝若有子,當許出家。時太子以手指耶輸陀羅腹曰:已有子,耶輸一驚,即覺成孕。後太子出家,在胎六年乃生;惡聲盈路,諸釋皆瞋,欲治欲殺。耶輸雖能自信,欲雪不白之冤,請焚火坑,發大誓言:我若為非,母子俱滅,若真遺體,天當為證。抱子投坑,火化為蓮,捧耶輸體,母子無損;國人始信,從此息謗。羅侯羅出家,密行第一。

憍梵波提:譯云牛司。司者,牛雖不食,恆事虛哨,由過去世,輕弄聖僧誦經如牛吃草,從此五百世為牛,今餘報未盡,猶事虛哨。佛恐世人睹形不知觀德,譏笑遭愆,飭居天上,諸天敬奉,受天供養第一。

賓頭盧頗羅墮:上三字譯不動,名也;下三字譯利根,姓也。先名後姓,以別同族。昔樹提長者,以旃檀缽置剎頂上,號於眾曰:能以神力取者,即與之。尊者現通取缽,佛呵責不許入滅,留身應末世供,福田第一。

迦留陀夷:譯云黑光。身形粗黑有光,夜行人見驚駭,佛禁夜行因之而始。此尊者,為佛使者,教化第一。

摩訶劫賓那:譯云房宿,父母禱房宿而生;知星宿第一。

薄拘羅,譯云善容。由昔持不殺戒,九十一劫壽不中夭,顏貌端正。又昔會施一病僧訶梨勒果,感五不死報;初生現異,母以為怪,置之熬盤不死;復置釜中不死;復置水中;巨魚吞之;魚為人獲,刀破子現;竟無所傷。火不能炮,湯不能煮,水不能淹,魚不能噬,刀不能割,名五不死。享壽一百六十歲,壽命第一。

阿冕樓馱:一名阿那律陀,譯云無貧,亦云如意;由昔饑世,以稗飯施辟支佛,九十一劫不受窮貧之報,得如意樂,故以名焉。亦是佛之從弟。佛說法時,常好睡眠,佛呵云:咄咄何為睡,螺螄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聞呵發憤,經七晝夜,眼不交睫,精進失目;佛教修習樂見照明金剛三昧,遂得半頭天眼。觀大千世界,如觀掌中菴摩羅果,是為天眼第一。

如是等諸大弟子者:如是、指上十六尊宿,等者、等餘未列之眾。學在師後曰弟,解從師生曰子。弟子以大稱者,即大比丘大阿羅漢,堪稱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皆是助佛轉輪,當紹佛位也。一聲聞眾竟。

戊二  菩薩眾

并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

首句明類。并者及也,承前起後,言佛說此經,而在會聽眾,不僅聲聞弟子,更有許多菩薩,亦所同聞也。菩薩,梵語具足應云:菩提薩埵,此方好略,稱菩薩。譯云覺有情,當作三義解釋:一、約自利釋,雖證佛覺,識情未盡故,即使等覺菩薩,八識中一分生相無明未破,猶屬有情。二、約利他釋,發心覺悟一切有情故。有情,即六道眾生之通稱。菩薩視大地眾生,猶如一己,不分人我,罔閒親疏。觀眾生之苦,即己之苦,平等普覺,悉令離苦。三、約兩利釋,上求覺道,下度有情故。即所發四宏誓願,斷無盡之煩惱,求無上之佛道,學無量之法門,度無邊之眾生。煩惱未盡,法身不顯,佛道不得圓成,法門未學,自救不了,眾生焉能普度?故必四宏並發,六度齊修,方成兩利。

梵語摩訶,此云大。摩訶薩,即大菩薩也。揀非權教菩薩,一一皆實教菩薩,破無明見法身,親證真如實理。發大心、運大悲、修大行、求大果,故稱大菩薩。又稱大道心眾生,大具四義。清涼疏謂:一者願大,求大菩提故。二者行大,二利成就故。三者時大,經三無數劫故。四者德大,具足一乘諸功德故。菩薩於十法界中,屬第二法界,超過諸天二乘之上。世間神祇與之比較,則相去遠矣。今世人不知,稱土地、城隍、亦稱菩薩者,非也。若世人能解大理,能發大願,能修大行;志在利他,不求利己;難行能行,難捨能捨,難忍能忍;亦可謂修習菩薩之道矣。

文殊師利法王子:文殊師利亦云曼殊室利,譯為妙首,又云妙吉祥,又云妙德。準華嚴宗,此三名,表信、行、智、三法門。妙首者信也,信為萬行萬德之首故。妙吉祥者行也,真諦云:於冤親中平等利益,不為損惱故。妙德者智也,由其智德內充,能為七佛之師故。法王子者,佛為法王,於法自在。菩薩入法正位,紹隆佛種,當繼佛位;猶如太子,今在東宮,當紹王位。又不僅文殊獨當此稱,即彌勒等,亦可稱法王子。此中以文殊居首者,表淨土不思議法門,若非第一勇猛根本大智,不能證解。前身子屬權智,此文殊屬實智;以此權實二智,為淨土法門自化化他之本也。

阿逸多菩薩:即彌勒菩薩,彌勒姓也,譯慈氏,阿逸多名也,譯無能勝。昔為婆羅門,號一切智,於八千歲修習慈行。又弗沙佛時,與釋迦如來,同發菩提心,常習慈定。悲華經云:發願於刀兵劫中,擁護眾生。是則慈隆即世,悲臻後劫,至極之慈,一切權小皆無能勝,故以名焉。

乾陀訶提菩薩:譯云不休息菩薩。謂常修萬行,廣度眾生,盡未來際,不休不息。如金剛經所云: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乃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又如楞嚴阿難願偈云: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是也。

常精進菩薩:即經歷多劫,修行六度,精進度生,常不退轉。如寶積經云:此菩薩,為一眾生,經無量劫,隨逐不捨,猶不受化,曾無一念棄捨之心。若為多眾生,經多劫,隨逐教化,猶未為難;今為一眾生,若一眾生,經多劫而肯受化,亦未為難;今猶不受化,若不受化,不遽捨,猶未為難;今無一念棄捨之心,是真精進,是真善行菩薩之道。

與如是等諸大菩薩:如是者結上,等者例餘。前所舉四位菩薩,表淨土信、願、行、三資糧也。文殊表信,以文殊為根本大智,今淨土不思議法門,惟智能信故。彌勒表願,以彌勒昔遇大慈如來,願同此號,即得慈心三昧。念佛眾生,各各願生西方,同佛無量光壽故。不休息、常精進,表行,以二菩薩常修利生之行,長時無間。今執持名號,實在念念相續,精進無疲,一心不亂故。等者,等餘萬行,莊嚴淨土也。二菩薩眾竟。

戊三  天人眾

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及者併及,以淨土法門,聖凡同秉,承前言,不獨諸聖在會,併及凡眾,亦皆均沾法益。釋提桓因:譯云能為主;即忉利天主。忉利天此云三十三天,係欲界第二層天,在須彌山頂。天主居中一天,東西南北各八天,合成三十三天;如中國二十二行省,是約橫論。若約豎論,三界共二十八天;俗云天有三十三層者,訛也。忉利天主宿因:迦葉佛時,是一女身;發心修塔,欲令高廣莊嚴,為世福田,三十二人助之。塔成,作福者眾,以此福德,同生此天。等者下洎四王天,上洎夜摩、兜率、化樂、他化、四禪、四空等無量諸天。曰大眾者,該盡修羅八部,人及非人,一切眾生。俱字,通結菩薩以下諸天人等,俱會一處。初通序竟。

丙二  別序,亦名發起序。持名念佛,圓頓不思議法門,無人能問。由如來權智,鑒眾生機宜,應聞淨土妙門,而得四益。故無問自說,直唱淨土依、正名字,以為發起也。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爾時:即六種成就之時。時至機熟,宜開法會。而持名念佛,淨土妙門,四益普施,三根普攝,不可思議,甚深難信之法;非第一智慧者,不能直下承當,故特告舍利弗:從是娑婆世界,西方經過十萬億佛土,彼處有世界,名曰極樂。此自唱依報,為下正宗廣陳依報妙果之發起序也。依報屬世界,即佛願行所成,眾生淨業所感,公共依止之報土,故名依報;亦名佛土。土字,當讀度字音。合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土。世界有小千、中千、大千之別。先從一小世界說起,小世界大海之中,有一須彌山譯云妙高山;須彌山外,七重香水海,七重金山;七山之外,即鹹水海。現世界,在須彌四面,鹹水海中,浮有四大部洲。一洲中,有無量小洲,無量國土。海外圍以鐵圍山,同一日月所照,名四天下,亦名小世界。上有六欲天,覆以初禪天。合集一千個小世界,覆以二禪天,為小千世界。合集一千個小千世界,覆以三禪天,為中千世界。合集一千個中千世界,覆以四禪天,為大千世界。因三次言千,故曰三千大千世界。共有萬億須彌山,萬億四天下,為一佛化土。

有世界名曰極樂者:世以遷流為義,約時分說;有過去、現在、未來。界以方位為言,約處所說;有四方四維上下。時、處,合稱為世界。彼世界名極樂,梵語須摩提,此云極樂,亦云安樂,亦云安樂,亦云清泰;名雖小異,義則大同。 其土:指西方極樂世界。有佛者:有一界,必有一界之教主。號阿彌陀:解在前即教主萬德洪名。此自唱正報,以為下正宗廣陳正報妙果之發起序也。正報屬根身,即佛願行所成,眾生淨業所感,各別正受之報體;故名正報。

今現在說法者:彼佛度生之軌,亦不外說法也。大本云,彼佛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但以酬其志願,現在西方。大雲經,佛告大雲密藏菩薩言:「西方世界,有國名安樂,佛號無量壽,現在說法,告一菩薩言:『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今說大雲經,汝可往聽。』今彼菩薩將來至此。」則正當釋迦說法時,彌陀亦在彼說法,故曰現在說法。以上依正二皆現有,非同化城權現,的標實境也。勝緣難遇,可不深信、願求往生親覲乎?但欲冀往生,當持名號,以符彼佛本願,接引往生。此中寓有勸信、勸願、勸行之意;故判為發起序。發起正宗三資糧即信願行故。

蕅益大師云:二有現在,勸信序也;世界名極樂,勸願序也:佛號阿彌陀勸持名妙行序也。復次彌陀序佛;說法序法;現在海會序僧。佛法僧同一實相序體;從此起、信、願行序宗;信願行成,往生見佛、聞法序用;唯一佛界為所緣境,不雜餘事,序教相也。釋迦如來徹底悲心,不待啟請,自唱依正,良繇此經,急救眾生,橫截生死,唯恐不及,故不待請。即十二部中,無問自說部。初序分竟。

乙二  正宗分,為一經所宗之正義也。本經以信、願、行、三資糧為宗。交分為三。

丙初  詳陳依正莊嚴以起信  二  特勸應求往生以發願  三  正示執持名號以立行  初分二  丁初  徵釋極樂  二  別示莊嚴  今初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

此即徵起發問之詞。呼當機舍利弗之名,徵云:彼佛國土,因何之故,名為極樂,汝其知之乎?

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此先約正報眾生釋極樂。眾生者,和合眾緣而生。極樂眾生,則以多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無有一切苦事,但受種種樂報,故名極樂。苦者,逼惱身心之義。眾苦,謂三苦、八苦無量諸苦。三苦者:一、苦苦,人洎修羅地獄鬼畜,現受有漏之身,不得自在,已名為苦;更加種種逼惱,仍屬苦中之苦。二、壞苦,六欲天受衣食如意,宮殿隨身之樂;初禪天,得離生喜樂定;二禪天,得定生喜樂定;三禪天,得離喜妙樂定;但屬有漏之禪,總有變壞終盡之時,猶如仰箭射空,勢力盡箭還墮;乃屬壞苦。三、行苦,四禪天以上,苦樂雙亡,捨定現前。雖然無苦無樂,難免行陰念念遷變流轉;乃屬行苦。又云:欲界具三苦,色界除苦苦,無色界惟行苦。

八苦者,約人間說:一、生苦,居於胎獄之中。二、老苦,現其衰朽之像。三、病苦,諸根痛患。四、死苦,四大分散。五、愛別離苦,欲合偏離。六、冤憎會苦,欲避偏逢。七、求不得苦,欲得偏失。八、五陰熾盛苦,五陰煩惱之火,晝夜熾然,焚燒功德之林,而壞菩提之種。是為八苦。無量諸苦,說之不盡。而極樂眾生,眾苦皆無,但受一切諸樂,故名極樂。

問:樂者苦之對也,極樂既無眾苦,何以顯樂?答:正以娑婆極苦,對彼西方極樂;二土較量,令知勝劣,而生忻厭。如三苦者,則彼國眾生,但受身心安泰之樂,而無苦苦。但受依正莊嚴之樂,而無壞苦。但受三昧寂定之樂,而無行苦。如八苦者,則彼國眾生,但受蓮華化生之樂,而無胎獄生苦。但受相好具足之樂,而無衰朽老苦。但受自在晏安之樂,而無痛患病苦。但受壽命無量之樂,而無分段死苦。但受海會相聚之樂,而無愛別離苦。但受上善俱會之樂,而無冤憎會苦。但受所欲如意之樂,而無求不得苦。但受觀照蘊空之樂,而無煩惱熾盛之苦。二土對較,苦樂懸殊,淨穢自分,取捨宜定。

慈雲懺主,開此土彼土修行難易十種,今以苦樂對之:一者、此土有不常值佛苦,彼土但受華開見佛常得親近之樂。二者、此土有不聞說法苦,彼土但受水鳥樹林皆宣妙法之樂。三者、此土有惡友牽纏苦,彼土但受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之樂。四者、此土有群魔惱亂苦,彼土但受諸佛護念,遠離魔事之樂。五者、此土有輪迴不息苦,彼土但受橫截生死,永脫輪迴之樂。六者、此土有難免三塗苦,彼土但受惡道永離,名且不聞之樂。七者、此土有塵緣障道苦,彼土但受用自然不俟經營之樂。八者、此土有壽命短促苦,彼土但受壽與佛同更無限量之樂。九者、此土有修行退失苦,彼土但受入正定聚永無退轉之樂。十者、此土有佛道難成苦,彼土但受一生行滿所作成辦之樂。

問:厭穢忻淨,捨苦求樂,全同凡夫心行,何得稱圓頓法門?菩薩不取涅槃之樂,不捨度生之苦;苦樂見泯,取捨情亡,方合大乘之道。而念佛往生者,何獨不然?答:未得無生法忍,必定不能度生,喻如破船拯溺,難免自他俱陷。念佛求生淨土,見佛聞法,得無生忍已,普入塵剎,救度眾生,方成自他兩利。據此則捨苦者,正欲拔眾生之苦,即菩薩之大悲心。求樂者,正欲與眾生以樂,即菩薩之大慈心。豈小乘獨善其身者所可及耶?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此次約依報世界釋極樂。欄楯、羅網、行樹,皆西方莊嚴之樂境。橫曰欄,直曰楯,即欄干也。此方園林勝地,多亦有之,但為防護,或壯觀瞻。彼土則不然,人皆尚道,全無侵損之行為,亦無玩好之思想。皆為彌陀願行功德之所成就。羅網行樹,亦復如是。行者,次第行列而不雜亂。七重者,一重行樹,一重欄楯,重重相間,而至於七。上覆以七重羅網。此方欄楯行樹,雖然亦有,其質不出木石銅鐵;彼則一一皆是金、銀、琉璃、玻璃、四寶所成。七重寶,亦但略言而已。七重,表七科道品三十七分;四寶,表常、樂、我、淨、四四德。實則重重無盡,寶寶交錯,周匝圍繞,佛菩薩等無量住處也。大本云:七寶諸樹,遍滿世界,所謂金根金莖,枝葉花果,亦皆以金,則名一寶。金根銀莖,枝葉花果,亦分金銀,則名二寶。如是三寶四寶,其寶間錯,輾轉增多,乃至七寶。又法藏第四十願云: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意欲見十方無量嚴淨佛土,應時如願,於寶樹中,皆悉照見,猶如明鏡?睹見面像。

觀經云:七寶行樹,一一高八千由旬,一一花葉,作異寶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紅色光等。又云:妙真珠網,彌覆樹上,一一樹有七重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如梵王宮;諸天童子,自然在中。三經核對,詳略稍異。此但言四寶,彼言七寶。此但言行樹,彼言樹中照見十方無量嚴淨佛土。此但言羅網,彼言網間現妙華宮殿。此中文略,以約該博也。末句結名,以是種種依報莊嚴之故,名為極樂。初徵釋極樂竟。

丁二  別示莊嚴分二  戊初  依報  二  正報初中二  己初  明所受用境  二  明能所受境  初又二  庚初  各出其相  二  結由佛力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

此釋迦如來重呼舍利弗之名,告以極樂國中所受用境。即池水之類,亦皆殊勝莊嚴。池稱七寶者,揀非土石所成。大本云:內外左右,有諸浴池,或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猶如大海。一寶二寶乃至七寶所共合成。今不言由旬數量者,略也。

八功德水者:一、澄淨,異此方汙濁。二、清冷,異此方寒熱。三、甘美,異此方鹹淡。四、輕軟,異此方沉重。五、潤澤,異此方枯澀。六、安和,異此方急暴。七、除飢渴,異此方飽脹。八、長養諸根,異此方增病。充滿其中,即德水常時充足盈滿其寶池之渠,異此方有時枯竭,有時泛濫也。底純金沙,亦只略言;觀經云:真金為渠,其下皆雜色金剛,而為底沙。大本云:純一寶池,底沙亦以一寶。黃金池者,白銀底沙;水晶池者,琉璃底沙;二寶為池,底沙亦二。乃至七寶,亦復如是。

此中池水,但言八德。未言寶成,以及隨意說法、進業等,姑順凡情,略顯八德,實則寶水功德無量,觀經云:一一池水,七寶所成;其寶柔軟,從如意珠王生。分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寶妙色。其摩尼水,流注花間。尋樹上下,其聲微妙。

大本云:諸上善人,入七寶池,澡雪身體。意欲令水沒足,水即沒足;乃至欲令灌身,悉如其意。欲令還復,水輒還復。調和冷煖,無不順適。開神悅體,蕩除心垢。清明澄潔,淨若無形。是水本無心,能隨人意,豈思議所能及哉!

又云:微瀾洄流,轉相灌注,不遲不疾,安詳徐逝,波揚無量,自然妙聲,或念佛聲,或聞法聲,或聞僧聲,寂靜聲,空無我聲,大慈悲聲,波羅蜜聲,乃至眾妙法聲;稱其所欲,無不聞者。發清淨心,成熟諸根,永不退於無上菩提。是水本無情,而能說法,又豈思議所能及哉!

又云:既皆浴已,或坐於蓮華之上;有在地講經者,誦經者,自說經者,授經者,聽經者,念經者,思道者,坐禪一心者,經行者。有在虛空中講經者,乃至坐禪經行者。各隨其質,而有所得。未得四果者,因得四果。未得不退轉地菩薩,得不退轉。是水本觸塵,能令進業,又豈思議所能及哉!

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

四邊即池之四岸。陛級名階,踐之上升;坦途曰道,履之遊行;若階若道,皆四寶所成。四岸之上,更有樓閣。重屋曰樓,岑樓曰閣。此即佛僧諸上善人所居之處。以者用也,非同此方樓閣,乃用土木磚石為之;彼則皆用七寶莊嚴而較飾之。大本云:阿彌陀佛,講堂精舍,宮殿樓閣,皆以七寶,勝於此界第六天上天帝所居百千萬倍。菩薩所居,亦復如是。諸天及人,宮宇樓閣,稱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以一寶二寶,至無量寶。今言七寶,又不云高下大小,皆省文也。金有四義:其體堅固,其性柔軟,其色光明,其價貴重。銀為白金,四義皆所不及,當距數十倍。琉璃,譯云青色寶,又云不遠,(山名)山出此寶,以近波羅奈城,故名不遠。玻璃,譯云水玉,即水晶。硨磲,譯云大貝,貝為海中介蟲,大者為寶;有云非梵語,以其形似車之渠,渠者網也。赤珠,乃赤蟲所出之珠,與蚌胎、蛇腦、魚腹,所出之珠稍異。瑪瑙,有山水二種之別,其色不一;紅者,暗中觸之,則能生光。如上七寶,但取名同此方,實則一一超勝百千萬倍。

問:堯處茆茨,禹卑宮室,回居陋巷,古聖賢祗貴其德,不重寶嚴。即令讀古者,無不景仰其風。西方佛聖,何為不然,獨尚外觀耶?答:此彌陀大開方便,俯就機宜;順眾生厭穢忻淨,捨苦求樂之心理;以大願行,莊嚴極樂淨土,令知取捨。正所謂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疏鈔云:喻如正厄飢寒之國,忽聞飽煖之鄉;方沉幽暗之崖,乍睹光明之境;豈不身心踴躍,捨故即新。但得往生,終成解脫。方便接引,當如是耳。

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七寶池中,蓮華無量。其形之大,猶如轉輪聖王千輻金輪,大一由旬,且據最小者言之。若據觀經大本所云:尚不止此。觀經云:一一池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團圓正等,十二由旬。大本云:池中蓮華,或一由旬,乃至百由旬,千由旬。不可局定常人所御車輪,而為限量。隨十方眾生,念佛之力,有勤惰不等;故所感蓮華,有大小不一。舉喻車輪者,非但狀蓮之形,而且表蓮之德。輪有運載義,而華輪能遍至十方,接引念佛眾生,出離苦海,往生樂國。即此華輪,可為彌陀大願船,普載眾生,同赴蓮池會也。

華分四色,色各有光。青色曰優缽羅,黃色曰拘勿頭,赤色曰缽頭摩,白色曰芬陀利。十方眾生,發心念佛,寶池中即時生一蓮蕊;隨其念力,而為增長;命終往生,即托質此蓮,是謂蓮胎。乃以蓮華為父母,清淨受生,華開見佛。是蓮華者,乃卸凡殼之玄宮,安慧命之神宅。故西方極樂,亦稱蓮邦。淨土法門,是為蓮宗;念佛之會,名曰蓮社;同行之侶,稱為蓮友。

微妙香潔:特舉蓮之四德。微者,幽微;根產金沙,華浮德水,形量不定,各隨念力,是謂幽微。又微者,精微;七寶所成,光色相稱,煒燁煥爛,明耀日月,是謂精微。○妙者,此方念佛,華即標名,勤惰纔分,榮枯頓異,是為感應冥符妙。又上中下品,各隨功行,無量往生,不相錯謬,是為勝劣分明妙,○香者,此方之蓮,濯清漣而不妖,清風徐來,馨香遠聞。況彼土之蓮,光色既異,而香氣自不待言。○潔者,此方之蓮,出污泥而不染,翠蓋輕搖,瑩然清潔。況彼土之蓮,產自寶池,其潔淨何可為喻,初各出其相竟。

庚二  結由佛力

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成就二字,當分能所。以彌陀願行,為能成就;以上文池水、階道、樓閣、蓮華,為所成就。如是二字,即指池水等所受用境。一一莊嚴殊勝,皆是阿彌陀佛,因中所發大願,及道前所修大行,無量功德之所成就也,因中為法藏比丘,對世自在王佛,發四十八願,第三十二願云:設我得佛,自地以上,至於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嚴飾奇妙,超諸天人,是謂大願。

大行者,大本云: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佛所,攝取二百一十億佛剎清淨之行,如彼修持。又云: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已,住真實慧,勇猛精進,阿僧祇劫,修菩薩行,護身口意,修行六度,了空無相無作,以行教化,致無量眾生,發菩提心,是謂大行。即此願行功德,為能成就莊嚴所受用境。大本云:如是積功累德,無量千萬億劫,功德圓備,方得成就斯願,而入佛位。

功德者:乃無漏稱性功德。性本自具一切莊嚴,非由佛力,不能成就。佛在因中,發願起行;願行圓滿,莊嚴淨土,為眾生作增上緣。帶起眾生自心種種莊嚴,為所緣緣。眾生緣此莊嚴淨土,起忻厭心,而修淨業。由此淨業,仗自他力,而生淨土;一一皆不離自性。彌陀亦以大願大行,成就自性無漏功德莊嚴。離性之外,能所皆不可得。初明所受用境竟。

己二  明能所受境分二  庚初  通約五根五塵明受用  二  別約耳根聲塵明受用初中二  辛初  各出其相  二  結由佛力

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

此明諸根對境,無非樂受。彼土眾生,雖受諸樂,卻不妨道,反能助道,觀下自知。根為能受,塵為所受,故科名能所受境。先舉耳聲、眼色:彼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上則天樂鳴於空,下則黃金嚴其地。天樂有二:一、天人之樂,大本云:第一四天王天及諸天人,百千香華,百千音樂,以供養佛及諸菩薩聲聞之眾。於是第二忉利天王,乃至一切諸天,香華音樂,轉相倍勝。二、天然之樂,大本又云:亦有自然萬種伎樂,無非法音,清暢嘹亮,微妙明雅,一切音聲,所不能及。常作亦二義:一、諸天之多,常修供養,故致天樂,音無間歇。二、天然樂音,不鼓自鳴,不同世樂,或作或輟。今人念佛,臨終之時,天樂來迎,亦精修淨業所感而然。

黃金為地者:與大本觀經稍異。大本云:彼剎自然七寶,體性溫柔,相間為地。或一寶,光色晃耀,超越十方。恢廓曠蕩,不可窮盡。在皆平正,無有須彌及諸山海,坑坎井谷,幽暗之所。觀經云:琉璃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界以七寶,分齊分明。據兩經參考,彼土具足眾寶。黃金琉璃,皆各約一隅而言,不必定執。

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

上天樂,是耳根對聲塵;金地,是眼根對色塵。此處雨華,是眼鼻兩根,對色香二塵。六時者:晝三時,夜三時;晝夜各分初分、中分、後分,合為六時。又按此方時分,子丑至戌亥十二時,晝夜各六時也,極樂世界,不假日月光明,不過隨順此方而云晝夜。日月有無,大本諸譯,亦皆不定。後漢支婁迦讖與吳支謙二譯,俱云日月處空,因彼土無須彌山故。龍舒居士王日休,參會諸譯,而云處空而不運轉。元魏菩提流志及宋法賢二譯,直言無有。極樂國中,當不定以日月而分晝夜也。

雨字去聲,落也。曼陀羅,此云適意;妙好天花,適悅人意。故天人雨華,以表供養、讚歎之意。供養,則如大本所云:一切諸天,皆賚天上百千華香,來供彼佛及諸菩薩聲聞之眾。讚歎,則如空生晏坐,帝釋散華。空生問云:散華是誰?帝釋答曰:我乃天帝。空生又問:散華何為?帝釋又答:以尊者善說般若。空生云:我乃無說。帝釋曰:尊者無說,我亦無聞。這正是善說般若,與善聽般若。淨土眾生,念空真念,正與般若相應,故感天人雨華供讚也。

其土眾生下,明持華供佛,神足自在。眾生者:菩薩以下,乃至初生彼國者之通稱也。清旦者:東方始旦,而有清明之氣。淨土眾生,常於此時,盛華供佛。盛字平聲。衣祴即盛華具,或如此方之香袋也。華以眾妙言,則不止曼陀羅一種,當如法華所云: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譯適意華大適意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譯柔軟華大柔軟華,或盛諸寶樹華。大本云:四方自然風起,出五百音聲,吹諸樹華,華生異香,隨風四散;是彼方亦雨樹華,亦堪供佛。以華供佛,乃表真因趨向佛果也。他方者,對本國言。先供本師,後供他佛;自邇而遐,廣及十萬億佛土,一一諸佛,無不遍供。本來十方剎土,自他不隔於毫端也。

食時者:早齋之時。即以者,不逾多時也。以清旦至早齋,為時至少。能於少時,而供多佛,明其神足不可思議。如一食頃,遍至十方,不假逾時,迴還本國。此種神力,固由眾生淨業所感,亦由彌陀願力所致。因中第二十三願云: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承佛神力,供養諸佛,一食之頃,不能遍至無數無量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飯食經行者:受齋之後,一心行道。大本云:諸往生者,其飯食時,金缽、銀缽、種種寶缽,隨意現前。百味飲食,充滿其中,酸鹹甘淡,各如所願,不餘不缺。不以美故,過量而食。食已自消,而無遺滓。或見色聞聲,意以為食,自然飽適,無所味著,身心輕利。食畢化去,時至復現。

經行:即優游自在,循環往復,絡繹不絕。或一心念佛,成輾轉參究,非徒散慮逍遙也。飯食,是舌根對味塵。經行,是身根對觸塵。當知飯食經行,頭頭無非是道。又不獨西方為然,蓮池大師云:拈匙放著,口口不離,舉足動身,步步踏著;何得埋頭喫飯,空過一生。翫水觀山,徒勞萬里。味哉言乎!初各出其相竟。

辛二  結由佛力

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此如來重呼當機之名,告以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天樂天華,眾生神足往還,飯食經行,一一無非彌陀願行功德之所莊嚴。願者,大本願云:我作佛時,剎中菩薩,以香華等種種供具,欲往他方世界供養諸佛,一食之頃,即可遍至。又願云:我剎中人,欲食之時,寶缽之中,百味飲食,化現在前,食已自去。今者成佛,一一所願,皆悉成就。行者,大本云:法藏比丘,既發願已,天雨妙華,而散其上。因中既感天華之莊嚴,何況果上?又云:或為比丘,或為天王,或為輪王,或為大臣,恆往佛所,承事供養。故感果上國中人民,一食之頃,遍供多佛,神足之莊嚴。又云:手中常出衣服、飲食、幢幡、寶蓋、一切音樂,供養於佛。故得成就佛果位中天樂鳴空,國中眾生自然衣食等之莊嚴。初通約五根五塵明受用竟

庚二  別約耳根聲塵明受用分二  辛初  有情法利  二  無情法利初中分三  壬初  眾鳥說法  二  聞音獲益  三  別釋疑難  今初

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

種種者不一之謂也。奇妙,言品類異常。形殊眾鳥曰奇,音能說法曰妙。雜色,則毛羽光彩,形形色色,多而且美也。下略出六種,前四種,此土亦有,人所常見。而鶴有玄黃蒼白四色,以純白為正,世亦不多。孔雀形色多同。鸚鵡亦有紅黃白綠灰紫黑色之類,以紅嘴綠羽為貴。此鳥解事人語,古詩云:鸚鵡前頭不敢言。又記曰: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應禽獄。則於人道尚且未通,安能同彼土之宣演妙法也。舍利解見在前。

迦陵頻伽,譯云妙音。大論云:如迦陵頻伽鳥,在殼中未出,聲超餘鳥。又正法念處經云:此鳥出妙音聲,若天若人緊那羅等,無能及者;唯除如來音聲。共命之鳥,一身兩頭,報同識別。梵語耆婆耆婆迦,此譯為生。勝天王經云生生。或譯命。法華經云命命。雜寶藏經云共命。雖然心識各別,同一報命也。後二種西竺亦有。是諸眾鳥,在此土西竺,已稱珍異。然名雖相同,實則相遠。彼土諸鳥,乃彌陀願力化生,形體色音,轉更奇妙。所出之音,柔和而不暴,幽雅而不俗。由不暴故,能令聽者躁心自釋。由不俗故,能令聽者欲心自祛。疏鈔云:由之瑟尚缺於和,鄭之聲大背於雅。鳥兼二美,是黃鐘大呂所不及也。

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

其字指上眾鳥,非僅音聲和雅可愛,且能演揚宣暢一切佛法道品。五根等,即修行入道之品故。他經共有七科三十七分,此經惟列二十五分。尋常判屬小乘,實則可通大乘。智度論云:「三十七品,無所不攝,即無量道品,亦在其中。」涅槃經云:「若人能觀八正道,即見佛性,名得醒醐。」此皆大乘說。念佛法門,橫截生死,永斷輪迴,正屬大乘。五根等,可通一切修門;今一一皆約念佛法門解。

五根者: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根有能生義,如樹有根,能生花果,而得成熟,故以根名。信根者,信有西方極樂世界,無有眾苦,其國人民但受諸樂。信有彌陀現在說法,接引念佛眾生、往生彼國。此皆實事實境,非同化城之喻設也。信有願求往生執持名號,臨終決定得生;古德先賢,不一而足。信釋迦必無妄語,彌陀豈有虛願?六方諸佛定無謬讚。而此念佛法門,的可依承也。此皆約事言信也。

信西方依正莊嚴,本不出當人念佛心外;無邊剎土,自他不隔於毫端;何況祗十萬億佛土乎?淨土本唯心之淨土,彌陀乃自性之彌陀;此二語須善會之!差之毫釐,失之千里。非撥無淨土彌陀也,乃謂現在極樂依正,皆不離心性之外;以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而極樂豈在空外耶?此則約理言信也。能起事理二信,是名信根。

進根者,既深信念佛,依信發願,依願立行,精勤不懈,是名進根。念根者,既求往生,精進念佛,念念無間,心口相應,是名念根。定根者,既專念彌陀,繫緣一境,萬慮頓銷,一心不亂,是名定根。慧根者,既定心成就,慧照現前,不住有念,不落無記,是名慧根。以此五法次第調治,譬如陰陽和適,能令諸根增長。

五力者:即前五根增長,具大力用:一、不為他伏,因於念佛法門,生深勝解,他法所難制伏。二、而能伏他,因其念力成就,具大威勢,而能摧伏一切。信力者,深信念佛成佛,因果相契;如大勢至法王子所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信根增長,能破疑惑,不為動搖;能拒邪說,不為迷亂;自斷煩惱,不為侵害:是名信力。進力者,進根增長,能破懈怠,不存身見。晝夜六時,執持名號:是名進力。念力者,念根增長,能破邪念,單提正念,專念彌陀,念念相續:是名念力。定力者,定根增長,能除一切亂想分別;惟是一佛,印在心頭:是名定力。慧力者,慧根增長,能破邪解;決定了知: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名慧力。

七菩提分:亦名七覺支,梵語菩提,此譯為覺。分,即是支。瑜伽云:諸已證入正位者,如實覺慧,用此為支。由前根力既固,後須覺慧,合宜而用。一、擇覺支:觀諸法時,善能覺了,揀別真偽,不謬取諸虛偽法故。今於八萬四千法門中,揀擇念佛一法,至簡易,至直捷,是為圓頓不思議法門也。二、進覺支:修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苦行故。今依忻厭門,而修念佛行;自可捨穢趨淨,離苦得樂也。三、喜覺支:心得法喜,善能覺了,不隨順倒之法而生喜故。今聞持名念佛,往生淨土,心生法喜,依教修持也。四、除覺支:除諸見煩惱時,善能覺了,斷絕虛偽,不損真正善根故。今持名念佛,以一念而除眾念,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也。五、捨覺支:捨所見念著境時,善能覺了,所捨虛偽,永不追憶故。今繫心一佛,眾緣俱捨,於此娑婆極生厭離也。六、定覺支:發諸禪定,善能覺了,諸禪虛假,不生見愛故。今念佛功深,一心寂然而不動亂,心亦不著也。七、念覺支:修出世道時,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若心沉沒,當念用擇、進、喜三支,察而起之。若心浮動,當念用除、捨、定三支,攝而伏之。今修此念佛法門,時起覺照,不著二邊。若住有念,是謂有邊,即念用除、捨、定而調之。若住無念,是謂無邊,即念用擇、進、喜,而治之。恆令定慧平等,中中流入。古德云:「有佛處不得住,無佛處急走過。」果能跳出有無這兩關,則終日不念而念,念而不念矣。

八聖道分:亦名八正道分。聖,即無漏聖德;由前擇法覺分,故入正道。不依偏邪名正,能至涅槃為道。共有八分:一、正見:以無漏慧,見理分明,而不錯謬。見此持名一法,乃為徑中捷徑,可以橫超三界,永脫輪迴。二、正思惟:以無漏慧,除諸邪思,住清淨正意業中;繫緣淨土,求願往生。三、正語:以無漏慧,攝諸口業,住清淨正語業中;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四、正業:以無漏慧,除身邪業,住清淨正身業中;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五、正命:以無漏慧,除五邪命,住清淨正命中;不求利養,放下念佛。五邪命者:一、為利養故,現奇特相。二、為利養故,自說功德。三、占相吉凶,為人說法。四、高聲現威,令人敬畏。五、說得供養,以動人心。以此五者活命,為邪命。六、正精進:以無漏慧,除諸懈怠,勤行精進;晝夜時六,一心念佛。七、正念:以無漏慧,除諸雜念;專念洪名,以為正修;兼念萬善,以為助行,心不動失。如永明壽禪師,每日彌陀十萬;兼修萬善,莊嚴淨土。八、正定:以無漏慧,除諸散亂;一心念佛,決定不移。念得行不知行,坐不知坐,忘身忘境,三昧現前。

如是等法者:如是、指法之訶,指上列根力覺道,四科二十五品。等者,等餘四攝、六度、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等法。

問:此經不列念處正勤神足者,何也?答:念處中,一身念處,是觀身不淨。彼土眾生,清淨蓮華所生,相好莊嚴,不必作不淨觀。二受念處,是觀受是苦。極樂國中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不必更觀苦受。

又正勤中,未生惡勿生,已生惡令斷;其國眾生,皆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不至起惡,不必更斷於惡。

又神足中,第一欲神足,謂於所求境,希向慕樂。今彼土眾生,由厭穢祈淨,厭苦求樂,已得往生極樂淨土、則所求願滿,不必更起樂欲。為此故,不列前三科,但演四科二十五品。初眾鳥說法竟。

壬二  聞音獲益

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是音:即前眾鳥所說一切法音。能令聞者悉念三寶,足知說法有方,善能開示悟入於人也。佛法僧而稱三寶者,以其可尊可貴也;佛福慧兩足,為兩足尊;法離欲清淨,為離欲尊;僧眾中福田,為眾中尊。三寶有住持一體之別;住持者,世間三寶也。金銀土木,雕鑄塑繪,為佛寶;黃卷赤牘,三藏聖教,為法寶;嚴淨毗尼戒律,紹宏佛化,為僧寶。一體者,自性三寶也,靈覺體性,圓明照了,為佛寶;性具恆沙,稱性功德,為法寶;理智不二,和合無違,為僧寶。住持是相,相即性中之相。一體是性,性即相中之性。性相一如,不分而分,二而不二也。○念三寶亦有自他之分:念他者,念彌陀願力廣大,變化諸鳥,即念佛也。念恆令法音宣流,聞者生解,即念法也。念菩薩所修行門,無量差別,即念僧也。念自者,念真如本覺佛性,人人具足,即念佛也。念一真法界之心,能生萬法,即念法也。念心法雖有二名,和合不二,即念僧也。若但念他而不念自,猶是未悟真理;念念還歸自心,是名真念三寶也。二聞音獲益竟。

壬三  別釋疑難

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

汝勿謂者:誡其不可作是說也。恐人疑云:法藏第一大願,即云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今有眾鳥,豈不相違耶?故誡其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此鳥非但不同世間之鳥,以愚癡為因,不能說法;尚且不同諸天之鳥,雖能說法,未離業報也。

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

此徵釋;首句徵,以下釋。所以不可說此鳥實是罪報所生者,何也?因彼佛願力廣大,成就莊嚴,國中無有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此三道,依五逆十惡,為地獄因;慳貪嫉妒,為餓鬼因;愚癡暗昧,為畜生因。由惡因所感惡果,故名惡道。法藏願云:我剎中人,皆不聞不善之名,何況有實,不得是願,終不作佛。故今成佛,其國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何況反顯意,顯其必無也。非唯目所未睹,亦復耳所不聞也。

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此出其所以。彼國既無惡道,何以現有諸鳥?當知此鳥,皆是彌陀願力,欲令法音宣布流傳,以不思議之力,所化作耳。十六觀經云:如意珠王,湧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為百寶色鳥,和鳴哀雅,常讚念佛念法念僧。如意珠王,亦即彼佛不思議力之所化也。

問:法藏願後偈云:地獄、餓鬼、畜生,皆生我剎中,何云尚無惡道之名?答:彼偈次云:一切來生者,修習清淨行,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則知未生之前,早植淨緣;既生彼國,皆成上善;相好同佛,豈復存惡道之形體耶?初有情法利竟。

辛二  無情法利分二  壬初  各出其相  二  結由佛力  今初

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行樹羅網,本依報無情之物,風吹出音,能令聞者皆念三寶,是為法利;同前鳥音說法無異。風而曰微者,風之美也。輕清醇和,令人可愛;非同此土之暴風猛作,颶風為災,令人可厭可懼也。行樹羅網,既皆諸寶所成,則微風吹動,戛玉敲金,鏗然出聲,如百千樂同時並作,宮商什奏,律呂克諧;又何止巍巍洋洋,志在高山流水也。其音亦宣根力覺道種鍾道品,人天之樂,所不能及。故令聞者,咸念三寶。經中不言說法者,文略也。但含在微妙音中。柔和幽雅曰微,音能說法曰妙。如大本所云:微風徐動,吹諸寶樹,或作音樂,或作法音;即其證也。聞念三寶,而曰自然,正由音中讚揚三寶功德。或讚佛具一切智,能開眾生道眼;讚法如阿伽陀,能治眾生心病;讚僧脩如實行,能作眾生標榜。故令一聞,自然興念。華嚴臺網,皆出頌言;雷音寶林,咸宣妙偈;即其類也。

此土情無情聲,亦皆說法。迷者茫然不知,達者豁然悟入;如聞鶯聲擊竹聲而悟道者是也。頭頭顯露,物物全彰。鳥語鶯鳴,總是深談般若;松聲竹韻,無非咸演真詮;此土尚然,況清淨莊嚴之佛土乎。初各出其相竟。

壬二  結由佛力

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此結上化禽風樹,法音莊嚴,亦皆彼佛願行功德之所成就。願所成者,法藏第四十六願云: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其志願,所欲聞法,自然得聞。若不爾者,不取正覺。故化禽風樹,皆演法音,行所成者,大本所云:願後修行,常以和言愛語,饒益眾生,是以得成微風吹動樹網,皆出妙音。又云:於佛法僧,信重恭敬;是以得成眾生聞者咸念三寶。願行、為能莊嚴之因,情無情之法音,為所莊嚴之果。初依報竟。

【書籍目錄】
第1頁:圓瑛法彙序一 第2頁:圓瑛法彙序二
第3頁:圓瑛法彙序三 第4頁:圓瑛法彙序四
第5頁: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卷上 第6頁: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卷下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