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人間佛陀 于凌波居士著

人間佛陀 于凌波居士著

第五講 佛陀證悟的真理——緣起

[日期:2010-12-09]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于凌波居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五講 佛陀證悟的真理——緣起

一、  諸法因緣生

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理, 有受印度傳統思想影響的——與外道共通的部分, 有不與外道共通, 而為其本身所特有者。因為一種宗教,或一種思想、學說,不能自外於歷史傳統或時代背景之外。偉大如釋迦牟尼,雖然特立獨證悟真理,開創印度思想界的新時代,但他仍不能與他所處的時背景脫節。所以佛教的教理,有受時代背景所影響者,有從俗容攝而加以改者,亦有不與外道相通,而為佛陀所自創的。

原始佛教的獨特思想, 即是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悟的真理 :「緣起」。於此, 先講一個舍利弗皈依佛陀的故事,這個故事載在<佛說初分經>中。

舍利弗是摩揭陀國王舍城人, 家住迦羅臂拿迦村, 婆羅門種姓, 出生於一個學術氣氛濃厚的家庭。他的父親提舍, 是當代有名的論師; 他的母親舍利也是知名的學者。他自幼受傳統教育, 誦四吠陀及五明之學, 成年之後, 辭別父母, 出外訪師學道。後來投入六師外道之一、刪闍耶吠羅底子門下。刪闍耶是一位懷疑論者, 對於思想界爭論的重大問題,如空間有無極限, 時間有無始終, 如來死後存不存在等形而上的問題, 既不承認也不否認,對一切持懷疑態度。這種理論當然不能使舍利弗感到滿足, 他時有另投明師的打算,他和同學目犍連相約; 如遇明師,要彼此相告。

一日, 佛陀弟子烏斯西那比丘, 著衣持缽, 入王舍城乞食。那烏斯西那威儀整肅, 諸      根調寂。這時舍利弗也在途中, 他見烏斯西那威儀殊勝, 歎未曾有。心中頗為欣慕, 乃上前問訊曰 :「何以法像衣服與眾不同, 甯有師宗,可得聞乎? ]

烏斯西那答道:「 我師是大沙門瞿曇, 於大眾中,宣說無上廣大法門。]

舍利弗曰 :「汝今可能於彼法門,若多若少,為我宣說? ]

烏斯西那答 :「我年幼稚,受學日淺,尚不能領會我師妙法深義。]

舍利弗再請曰 : 「慈悲方便,略說一二。]

烏斯西那曰 :「我師所說,緣生法者, 謂一切法從因緣生,從因緣滅,復以是義,說伽陀 (偈) 曰: 諸法因緣生,法亦因緣滅,是生滅因緣,佛大沙門說。

經上說 :「舍利弗聞是法已,遠離塵垢,得法眼淨。」 ——法眼淨,是能觀察真理的清淨法眼。舍利弗歡喜不已,辭別烏斯西那,回去找到目犍連,說明經過,二人同時皈依於佛陀座下。何以舍利弗聽了烏斯西那四句偈子,就捨去自己多年所學,投入佛陀門下呢? 實是因為「若法因緣生,法亦因緣滅」二句, 是宇宙人生的真理。舍利弗修道多年,心中不能解釋的疑團, 都由此得到答案。得到了什麼答案,我們且看下文。

二、  緣生與緣起

佛陀青年時期,因感於生、老、病、死的煩惱而出家修道。所以他證悟的真理——緣起,也是純就人生的生死流轉的觀點立言。在 <過去現在因果經> 中, 記載著佛陀在尼連禪河畔的菩提樹下,證悟緣起的經過。經中稱:

爾時菩薩,至第三夜,觀眾生性,以何因緣,而有老死,即知老死,以生為本; 若離於生,則無老死。又復此生,不從天生,不從自生,非無緣生,從因緣生………

「從因緣生」 一語,就是「緣起」立論的由來。不過最初的緣起,只限於有情生死流轉的「內緣起」,後來才擴及於萬法生住異滅的「外緣起」。

內緣起,即是生命流轉的緣起——十二緣生觀,此留待以後再講,現在先就 「緣生」與 「緣起」 這兩個名詞加以探討。

緣生就是緣起,這是略稱,具足又稱「因緣生」或「因緣起」 。<良賁疏>曰 :「言緣生者,緣為眾緣,生者起也,諸有為法,皆從緣生」。大致說來,緣生就是緣起。至於具足所稱的因緣生,因是 「造」 義,也是 「親生」 義。 <大毗婆沙論> 曰: 「造是因義」,<大乘義章> 曰:  「親生義,目之為因」 ,這是說,以因而能致果,因是能生,果是所生。於此,也把緣生和緣起加以區別。 <瑜伽師地論> 五十六曰:  「因名緣起,果名緣生」。印順導師於 <佛學概論> 一書中,對這兩個名詞作了更明白的解釋:

緣起是動詞,緣生是被動詞的過去格,即被生而已生的。所以緣起解說為 「為緣能起」; 緣生可解說為「緣所已生」,這二者有因果的關係。但不單是事象的因果,佛說緣起時,加了「法性,法住,法界安住」的形容詞。所以緣起是必然理則; 緣生是因果中的具體事象。

現實所知的一切法,是緣生法; 這緣生法中所有必然的因果理則,才是緣起法。緣起與緣生,即理與事,緣生說明了果從因生; 對緣生而說緣起,說明了緣生事相所以因果相生,秩序不亂的必然理則,緣生即依於緣起而成。

明白了緣生與緣起的差別,我們再來探討緣起的意義。

緣起 Pratityasamutpady,梵文的意思是 「由彼此關涉而生起」、或是[ 現象界的生命與世間彼此關涉所由之道 ]。也就是說: 現象界中,沒有孤立存在的事物,都是彼此關涉、對待而生起、存在的。所以原始經典( 如雜阿含二九三、及二九七經等 )上屢說: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這種關涉、對待之間的依存關係有兩種,一種是同時的依存關係,一種是異時的依存關係。異時的依存關係,即所謂「此生故彼生」,此為因而彼為果。同時的依存關係,即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為主而彼為從。而此因果主從,也不是絕對的,換一個觀點來看,因果主從又可以倒置過來。所以經中說:

佛說: 譬如有兩根束蘆,互相依倚才能植立。朋友們,緣名色而有識,緣識而有名色。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正復如此。朋友們,兩根束蘆,拿去這根,那根便豎不起來; 拿去那根,這根也豎不起來。名色滅則識減,識減則名色滅,正復如此。

束蘆,是印度出產的一種植物,中國以乎沒有。識、名色,留待後文再解釋。我們主要探討這種關涉、對待、依存的關係。所以,緣起的緣,就是事物生起存在的各種條件。再者,宇宙萬象,沒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也沒有永恒不變的事物。這些關涉和變化,必須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生起、存在、變異、壞滅。因此,所謂「諸法因緣生,法亦因緣滅],因就是主要的條件,緣則是次要的條件。這就是楔經所云:

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

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

離開因緣,就沒有所謂宇宙與人生。

三、  內緣起與外緣起

緣起,是佛陀以有情生死流轉的立場所證悟的真理,所以雜阿含(二九八經)稱: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今當說緣起法,法說、義說。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云何緣起法法說? 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為緣無名行,乃至純大苦聚………

這種有情生死流轉的緣起,具足的說,就是 「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入,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的十二有支流轉。後來,由有情生死流轉的緣起,擴及於萬法生滅變異的緣起,而把前者稱[內緣起]; 後者稱為「外緣起」。如後來的大乘經典 <入楞伽經> 稱:

佛言: 大慧,一切法因緣生有二種,謂內及外。外者謂以泥團、水、杖、輪、繩、人工等緣合成瓶,如泥缽,縷壘、草席、種芽、酪蘇、悉亦如是,各外緣前後轉生; 內者謂無明、愛、業等生蘊、界、處法,是謂內緣起,此但愚夫之所分別。

經文中的內緣起,是指生命流轉的緣起; 外緣起,是指物質變化的緣起。關於內緣起, 留待後面再說,茲先探討外緣起。所謂外緣起,是指世間一切物質現象的生起 (當然也包括著變異和壞滅) 。前面說過,宇宙萬有,沒有永恒不變的事物,也沒有孤立存在事物。一切都是仗因托緣,互相關涉對待而生起存在。好像我們以泥土與水加以調和,再加以木杖、輪子等工具,就可以做出泥罐、泥缽等陶器來; 我們用紗縷織成布,用草編成席子,也都要加上工具,人工等相關的的條件。更具體的說:我們有了或瓜或豆的種子,但種子只是因緣的條件之一,必須把種子埋在土壤中,再加上陽光、雨露、人工等助緣,種子才能萌芽生長。當然,如果我們再除去雜草,施以肥料,種子萌出的芽會生長的更茁壯。所以種子生出豆苗瓜蔓,決不是種子單一的條件,要依賴其他許多相關的條件。這許多相關因素而生起存在的事物,就叫做 「因緣生」; 而許多因素條件生起事物的必然理則,就是「因緣起]——簡稱緣起。

許多因素條件生起的事物,有時間上與空間上兩種相對待的關係。自時間先後來說,就有了因果關係; 自空間相待來說,就成了依存關係。譬如一棵大樹,自時間上說,先前的種子為因,而有現在大樹的果; 自空間上說,大樹要依賴土地而生長,土地要依賴周圍的土地來支援,周圍的土地要依賴更周圍的土地來支援。反過來說,土地固然支援了大樹,大樹的根也保護了土地,這就成了關涉對待的依存關係。所以,廣義的緣起,任何事物的生起、存在、變異、壞滅,其依存與因果的關係,可說是橫遍十方,縱貫三世。

四、    緣起與實相

緣起,有其縱向的和橫向的兩種關涉對待關係。自縱向關係來觀察事物,就有了前因後果的關係; 自橫向關係——就時間的某一點上來觀察事物,就有了彼此對待的關係。[ 此生故彼生」是縱向的因果關係; 「此有故彼有」是橫向的對待關係。後世發展的佛教,莫不重視緣起,以緣起為佛教的基本教理。但較多重視縱向的因果關係緣起,而忽略橫向相待關係緣起。後來這種橫向關涉對待的緣起被稱為 「實相」Dharmata。實相,即一切事物真實的、常住不變的本性。這是平等的、最高的真理。

事實上,緣起的本義,就是探究實相。龍樹菩薩出世,鑒於小乘有部之說諸法實有,而揭示出 「空」的概念。即「三是偈」所稱: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空就是諸法實相。因為宇宙之間,沒有永恒不變的事物,即凡是由因素條件集合而生起的存在,都具有成、住、異、滅四相,緣集則成,緣散則滅,此即是無常; 而凡是因素條件集合生起的存在,都沒有獨立的自性 (定性) ,不能決定自己的存在,此即是無我。換一個方式來說,由眾多關涉條件生起的事物,其本身並沒有一個固定的主體,所以 「無我」; 在關涉條件發生變化的時侯,此一法就會變異或壞滅,所以「無常」。而此無常無我的本性是空——即是性空或空性。而緣起法中即含蘊著空性,所以說 「緣起性空」。

實相——此一切事物真實的、常住不變的本性,也就是真如。即是說,自緣起法來說,一切法都是待緣而生起,故無自性 (也即是無固定不變之性) ,無自性即是性空,這是諸法的本質,是本來如此的、不增不減的法性,這就是真如。

<中論疏> 曰 :「緣起者,體性可起,待緣而起。」所謂 「體性可起」 ,是指真如法性中、法爾具足染淨二法之因,在因緣具備的條件下即可生起; 所謂 「待緣而起」 ,是指因緣具足,方能生起諸法,有因無緣、有緣無因,均不能生起。若詳細一點說,一法之生起,力強者為因,是必不可缺的條件; 力弱者為緣,是或有的條件,但一法的生起,必視緣具緣不具。因此,諸法生起稱緣起而不稱因起。

實相、真如、即是法性——緣起法之實性。於此,我們對此 「法」字加以探討。               

在佛經中,法之一字,有種種界說。自寬泛處說,法指宇宙萬有,所謂 「宇宙萬法],[蘊、處一、界 ]諸法,「五位七十五法」。如果說到佛陀的言教——教法,則僅指佛陀說的法,即指經典而言。如果說到緣起法,則法即代表真理。中阿含 <象喻跡經>:[若見緣起便見法,若見法便見緣起」。 <稻芊經> 曰: 「見緣起則見法,見法則見佛]。由此可見,緣起、即是實相,即是真如,即是法性,即是永恒的真理——佛陀的法身。

五、  見緣起則見法

緣起,是佛陀在菩提樹下,觀察有情生死流轉,[非無緣生,從因緣生],以此所證悟的永恒真理。這是人生與世間必然的理則,不是佛陀之所創造或制定,所以阿含經中說: 「非佛自作,亦非餘人作」。雜阿含二九六經 上說:[ 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

而當時印度的思想界,卻有種種不同的論調。佛陀曾將當時婆羅門教及沙門集團、種種的錯誤主張,歸結為下面數種

[一],神意論: 這是婆羅門教的主張。人的命運和吉凶禍福,以至於世間萬有,全是最高神所創造。人為神所創造,人的意志也為神的意志所左右,人根本沒有自由意志, 所以人只要恭謹如儀的祭祀便可達到解脫。其他種種為解脫煩惱所作的努力與修行、全是徒然的。人既然沒有自由意志, 人對自已的善惡行為便沒有責任可言。

[二],宿作因論: 此說認為: 我人今生的吉凶禍福,全是前世所作所為的結果; 今世的窮達壽夭,於出生之時即已決定。今世的善惡行為,可以影響來生的命運, 但不能改變今生的命運,其實這就是宿命論。

[三],結因論: 這可以說是另一種宿命論。此說認為: 世界和人生,是由地、水、火、風、苦、樂、靈魂等元素結合而成,由其結合狀態的良窳,以決定其一生的命運。所以人的命運,在出生即決定,人的一切努力,終歸徒然。

[四],無因論: 無因論即是偶然論,此說認為: 人生的命運,並不是神力所主宰,也不是善惡業報所支配,一切皆出之於偶然。不然,社會上何以有為惡者享樂, 為善者卻受苦的事情呢? 由此可見吉凶禍福並無一定原則,全出於偶然罷了。

以上種種邪說,就是當時流行的思想。否定因果,否定善惡, 否定個人努力和意志。果然如此,人生還有什麼目標和希望? 而緣起法,認為宇宙人生間的一切,橫向的有互相對待的關涉條件,豎向的有理事相應的前因後果。肯定個人的努力,肯定善惡與業報, 這樣,才予人間以光明,予人生以希望。

我們在此說緣生,說緣起,實在全是戲論。佛陀說 :「緣起甚深]。緣起法,是「甚深最甚深,微細最微細,難通達極難通達」之法。我們對緣起法的瞭解, 只不過滄海中一滴飛沫而已。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講 佛教誕生的背景 第2頁:第二講 百家爭鳴——思想混亂的時代
第3頁:第三講 長夜中的真理之光——佛陀證道 第4頁:第四講 僧伽——僧團的成立與發展
第5頁:第五講 佛陀證悟的真理——緣起 第6頁:第六講 生命流轉的連鎖環——十二緣生觀
第7頁:第七講 緣起的組成架構——三法印 第8頁:第八講 緣起說的具體表達——四聖諦
第9頁:第九講 證得涅槃的大道——八正道 第10頁:第十講 四十五年遊行教化
第11頁:十一講 佛陀的遺教——以己為洲、以法為洲 第12頁:第十二講 佛經結集與佛教流傳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