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菩薩戒本經講記 會性法師主講

菩薩戒本經講記 會性法師主講

四十一輕戒─不隨喜功德戒第三十九

[日期:2011-01-2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會性法師主講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四十一輕戒──不隨喜功德戒第三十九

若菩薩,知他眾生有實功德,以嫌恨心,不向人說,亦不讚歎,有讚歎者,不唱善哉,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懶惰懈怠放逸,犯非染污起。

「若菩薩」亦包含在家、出家菩薩。此戒題目為不隨喜功德戒,即應當做到隨喜功德,亦即依照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之第五——隨喜功德而做則有大功德。若不如此,則違犯此戒。

何謂隨喜功德?無論眾生做世、出世間善法,只要有功德、能益眾,都能隨他之善而生起歡喜心來,由衷讚歎其功德,即名隨喜功德。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中的隨喜功德,範圍很大,包含十法界,上至諸佛、菩薩、辟支佛、阿羅漢等出世間四聖,所有功德,都要讚歎、隨喜;下至六凡法界眾生,甚至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眾生,皆有佛性,希望他能開發佛性生起善根,來斷惡修善。而現在戒文中的隨喜功德,主要是對人道眾生說,諸佛菩薩那是不用說,就人道而言,我們若看到他人有功德,應當生歡喜心隨喜讚歎,否則即是犯戒。至於其餘諸道暫不討論。故「知他眾生有實功德,「他」是他人,主要是指人道眾生,因其他各道眾生,除畜生道可用人道眼睛看到外,其餘皆非凡夫肉眼可見,故「知」指凡夫心量能知之範圍,而「他」約人道說。「實」是實在,「功」是功能,「德」是德用,若要細分,有漏善法稱為「福德」,無漏善法才稱「功德」,而平常說「隨喜功德」,則不分有漏、無漏善法,只要是件好事,對眾生有利益的事情,都是功德,菩薩若實實在在知道他有功德,就應當讚歎,當然,不知則不犯。

「以嫌恨心,不向人說」,「嫌恨」——嫌棄、恨他,不喜歡有功德的人,因有嫌恨心,見他雖有實在功德,亦不肯向人說,「亦不讚歎」,亦不肯讚歎其功德。本來見有讚歎他人功德者,應當生歡喜心,唱善哉。「有讚歎者,不唱善哉」,「善」就是好,「哉」是稱好的語尾聲,今見有人讚歎有功德者,也不說你讚歎得很好,是對的。如此「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則犯此戒。「嫌恨心」,主要是嫉妒心,只要是凡夫,多少總有嫉妒心,所謂嫉賢妒能,看到別人好,心裡不高興,嫉妒他,當然就不肯讚歎他了。隨喜功德最大的用意,就是對治我們的嫉妒心,去掉凡夫嫉賢妒能的心,看到人有好處、做善事,使小如微塵,也要讚歎,在普賢行願品中講得很清楚,因此我們要學習去除嫉妒心,增長隨喜功德之心,見人之善隨時歡喜讚歎,才能消除嫉妒心。此戒主要用意,即消除眾生之嫉妒心。今依戒文之義,舉例以明。比如某地橋壞了,有人發心修橋,便利交通,使大家免於涉水,此人修橋功德很大,我們應當讚歎他,菩薩卻因嫌恨他、嫉妒他,而不肯向人說他的好處,也不肯讚歎他;他人在旁讚歎時,菩薩卻默默無言,不肯幫助他說好話,其原因就是心裡不高興、嫉妒。若再加說不好的話,罪過則更大,故自己不讚歎是違犯,見人讚歎,自己不隨喜讚歎,也是違犯。

若以「嫌恨心」不向人說,也不讚歎,或是他人讚歎也不唱善哉,則犯染污起,罪過較重,為輕戒之重。若非嫌恨心,而是「懶惰懈怠放逸」,即菩薩心裡沒有嫌恨、嫉妒,只因懶惰懈怠,懶得去做隨喜功德之事,或平常放蕩縱逸,不肯用心,對於他人所修功德,也不甚了了,或雖知道而無表示,則「犯非染污起」,罪過較輕,只要自己責備自己,罪過即能消滅,為輕戒之輕。

這條戒,對於修學普賢菩薩十大願之隨喜助德少有很大幫助。使受過菩薩戒者都能提高警覺,不但知道要隨喜功德,且知如果沒有做隨喜功德則犯了菩薩戒,故見人有長處、有好處、修善法——無論世、出世間一切善法,都能隨喜讚歎,如此才不至於犯戒,因此對於隨喜功德之修持,就會更加用心,而增長無量功德。

戒條是針對人道眾生而言,他人有功德,我們應當隨喜,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範圍更大,上至諸佛菩薩,所有助德都得讚歎。因此,所有的懺文,如大悲懺、淨土懺等,不但修懺法,實際上是修普賢菩薩十大願。凡求懺悔、拜懺,必定要「禮敬諸佛」,也必定有「稱讚如來」——讚歎諸佛功德。凡拜懺,必定要隨分隨力供養,最起碼做到香、花、燈、果等供養,故「廣修供養」亦在內。而「懺悔業障」乃拜懺最主要之本意,懺悔後必有隨喜、勸請、回向,如此則包含後面的願文。如叢林中作晚課大懺悔文、禮八十八佛後之偈頌,即節錄自普賢十大願之偈頌。我們修學佛法,必定要修隨喜功德,才能對治嫉妒心,這是非常重要的。上文主要意思,是我們應當隨喜諸佛菩薩聖賢乃至一切眾生之功德,故往生論說「五念門」,裡面即包含隨喜功德,亦即晝夜六時,於「修持、用功、拜懺」時,要做隨喜功德,乃隨喜諸佛菩薩之功德;「平常」發現有人做善事、修功德,有好處,即應隨時隨喜。故戒文是對平常見人有功德,生隨喜心而說。而普賢十大願之隨喜功德,乃指我們平常修行時,或是拜懺用功時,應當隨喜諸佛菩薩等之功德,應當要如此學習。

以上將犯相分別清楚,接下講開緣。

不犯者:

開緣共十條。

知彼少欲,護彼意故;

第一種開緣。如果菩薩知道「彼」修功德者,是一位少欲知足的人,不要人家讚歎,如果受到讚歎,會覺得很慚愧、很難過,為護持其少欲知足的道心,而不加讚歎,是不違犯。此乃外表不讚歎,並非內心不生隨喜,此須分清楚,不可錯解。故內心生隨喜心,而外表不讚歎,如此則不違犯。此是「護彼意故」,外不讚歎,內生隨喜,更要生欽佩歡喜心,此人更是了不起。

若病,若無力,

第二、第三種開緣。菩薩若生病,沒有力氣讚歎人家,是不違犯;或生病剛好,元氣尚未恢復,無力說話讚歎,亦不違犯。當然,內心仍要生歡喜心。

若以方便令彼調伏,

若稱讚修功德者,會生反效果,對他會產生不良副作用,而不稱讚他,卻對他有好處,使他能斷惡修善,則不讚歎亦不違犯,此乃成就其功德。不過內心要生隨喜,下皆例此。

若護僧制,

此對出家人講。若僧團中有制度,在特殊情況下,不能讚歎彼修功德者,為護持僧團制度,不用言語讚歎,是不違犯,但內心仍須生歡喜心。

若令彼人起煩惱,起溢喜,起慢,起非義,除此諸患故;

第六開緣包含四事,須分別說明。「彼人」指修功德者,若讚歎他,會使他生起貪、瞋、痴等根本煩惱,若因讚歎而增長貪心、瞋心,則不能讚歎,故遇此情形,則不必讚歎。

「若令彼人起溢喜」,「溢」是水超量而滿出,形容歡喜過量,超過一定限度。如果讚歎修功德者使他過度歡喜,甚至好幾天都睡不著,結果變成懶惰懈怠,對他只有壞處而無好處,如此不讚歎亦不違犯。

「若令彼人起慢」,若因讚歎,而使修功德者生起貢高我慢,不讚歎則不如此,如此,不讚歎亦不違犯。「若令彼人起非義」,「非義」即做出無意義之事,甚至不合法之事。若彼受讚歎,而起放蕩縱逸,甚而得意忘形,造了不善之業,如此,則外表不讚歎亦不違犯。

「除此諸患故」,「諸患」指起煩惱、起溢喜、起慢起非義,此四種都是過患。若因讚歎而使對方生起一種過患,已甚不好,何況四種!為使有功德者:除去此等過患,故而不讚歎亦不違犯,當然內心要起隨喜。

此種因人讚歎而起煩惱、溢喜等過患之情形,本人亦有親身經驗,可講出供大家參考。為何受稱讚而生過患?此在年輕人、小孩子更有可能。我在十幾歲剛到獅頭山當小沙彌時,因從小即很懂事,故到寺廟住沒幾天,很多工作都會做,例如早板、敲打鐘鼓,平時幫忙香燈師,種種事情都做得很好,當時寺裡常住四眾有七八十人,大家都很喜歡我,時時都在讚歎我,說我的好話,我心裡高興得不得了,有一次高興得整夜睡不著覺,有一次竟然生起貢高我慢來,眼睛就長到頭頂上,而自己也沒感覺,問題就漸漸生出來。貢高我慢、脾氣大、煩惱跟著來,貪瞋癡什麼都來了。幸好有這麼一天,大概是農曆正月底吧!山上下雨,那時山上都是自己種旱田(靠天田),一碰到下雨,就趕快把花生種子搬出來。大家都在齋堂剝殼,準備下種,我當然也不例外,閒聊時,所有工作者,都說我好話,聽得我真是飄飄欲仙啊!正好那時有位老此丘尼,她不但不讚歎我,且說道:你們都讚歎他,小孩子你們不能一直說他好。否則就像一隻鳥,翅膀還沒硬時,依靠著你,將來長大翅膀硬了就飛走了,那還認識你啊?何必這麼讚歎他!經她一盆冷水澆下來,我才清醒過來,否則老早就飛走了。當時我好像也很善於體會那老比丘尼所說的話,不但不認為她在嫉妒,反而覺得她真會說教,可說一針見血。當時若非她這一席話,我真的一直在貪瞋癡中,貢高我慢都來了,煩惱也越來越重,一天到晚都高興得不得了,看到人都覺得我比人家高好多。經她這麼一說,我覺得過去的貪瞋癡都要不得,都錯了,慢慢的改過來。因她說很多人在那裡當小沙彌,長大都飛走,我就下定決心要做給她看,我不飛走,一定要在山上有所貢獻才離開,若沒有貢獻我就不走。後來就算碰到再多逆境,都會想到那位老比丘尼的開示,也就不敢回頭,這樣在山上住了二十年,對我的幫助太大了,所以讚歎得看情形,如果像我這種情形,可不能讚歎。我本來不喜歡把自己的例子搬出來講,怕人誤會是在替自己宣傳。說實在的,在山上我是從掃地、掃廁所做起,一直做到當住持,住持做圓滿退居時,還不滿三十歲。三十一歲開始閉關,著實下了一番功夫。我總覺得住在山上,無論如何,不會被人家認為,長大了就飛走了,我是沒有飛走。中間當然還有很多話,我不願在此說太多。我只是說明,如果讚歎這種年輕人,很容易使他生起煩惱,增長貢高我慢,對他沒有好處,若有此過患,外表不讚歎他是不違犯的,只要內心生歡喜心即可。

若實功德,似非功德;若實善說,似非善說;

此是第七、第八種兩種開緣。古德有兩種說法,較難了解,故須加以說明。由文字上解釋,「如果他實在有功德,但又似非功德,如果他實在是善說法,實際上又似非善說法。」實在不好懂。因此,蕅益大師箋要是採取第一種說法,而更早的菩薩地持經義記是另一種說法,而我所發現的對這兩種的解釋,就有這二種說法。先看蕅益大師之「菩薩戒本經箋要」。箋要云,根據其他譯文,應將此二句迴轉過來,若寫做「若似功德,實非功德;若似善說,實非善說;」則文字、義理,都比較通順。而今為何會寫成「若實功德,似非功德;若實善說,似非善說;」乃因譯者迴文不盡之故。如何迴文不盡?因為印度話,與中國語法往往相反,例如我們說吃飯,日本人說「飯吃」,印度話亦有此情形,如波羅蜜到彼岸,直譯應是「彼岸到」。因此當時的翻譯法師——曇無讖法師,可能對中文還沒澈底了解。故翻譯時,常會將印度之倒裝句法用在中國話裡,才會有此情況發生,因為曇無讖法師到中國,只學了三年漢語,就開始翻譯佛經,不像鳩摩羅什法師學了十八年才開始翻譯,因此,難免有文字障,而蕅益大師對於這種迴文之情形,也不敢更改,只好添字加以注解,使人明白道理即可。古人即如此尊重佛法。他所指其他譯本,即指瑜伽菩薩戒本,乃譯為「若知彼德,雖似功德,而非實德;若知彼說,雖似妙說,而實非妙;」依此文字看來,是迴文不盡。如果知道修功德的人,看起來好像是有功德,但實際上並不是真功德,看起來好像是很能講,道理講得很圓滿,實際上有毛病,並不是真善說,真如法,如此,不讚歎不隨喜,是不違犯,此約迴文不盡而言。若根據此說,「若似功德,實非功德;若似善說,實非善說;」則不能讚歎。可舉例說明,比如放生,現在有好多例子,不放生則已,越放生則抓得越多,像報紙刊載,因為有人要買烏龜放生,漁民就老遠跑到南沙群島去將烏龜抓回來,人家問他為何要抓烏龜,做什麼用?他說人家那一天要做功德放生啊!所以我抓回,來給他們放生。試問這是功德嗎?此即「似功德」,放生是功德沒錯,但你不放來他不抓,因為你放他才抓,也許放生變成放死,這就是似功德而實非功德,不值得讚歎。放生的問題很多,今沒時間細講,試問像這樣的放生,有功德嗎?值得讚歎嗎?若再讚歎,他們更大肆濫抓了。有的放了好多天,還沒人買,放生的人還要在牠們的背上刻字等,這些看似功德,實非半功德,不值得讚歎,不但外表不能用言語來讚歎,連內心也不能生歡喜心。

「若似善說,實非善說」,此亦可舉例,有人提倡觀音法門,用巴掌印心的方法,聽起來是在宏揚觀音法門,卻又否定其他法門,連念佛法門也不對等,彼自云能替人挑罪業,若依他、跟他學,給他印心後,罪業通通由他挑,如此豈非都沒罪,都成佛了?像這樣聽起來似佛法,似善說,實非佛法,不但外表不能用言語讚歎,連內心也不能生歡喜心。以上乃依「迴文不盡」之說,舉例以說明。以前我都依蕅益大師箋注來講,最近為了講菩薩戒本,找資料,又發現隋朝淨影寺慧遠大師注解的菩薩地持經義記——(可惜本注已不完全,剩沒幾卷,幸好其中解釋菩薩戒的這一段,倒還保存),對「若實功德,似非功德,若實善說,似非善說;」依義記之看法,認為並非迴文不盡。義記云:「言是實德,似非實德,如說菩薩行(于)非(道)通(達佛)道,實是勝德,相似非德,若稱歎者,令多眾生習起不善,是以不歎。」他認為「若實功德,似非功德」,原文就是如此,是合理的,義為「若實在是功德,但看起來好像不是功德」,何以故?例如維摩詰經曾云:「菩薩行于非道,是謂通達佛道」,義記文字較簡,寫作「如說菩薩行非通道」,故用夾注,夾在經文裡面。「菩薩行于非道,是謂通達佛道」,「非道」即是不合法之事。依世間來看是不合法的,於佛法上來看實在有功德,是對的,實在是勝德,但是外表看起來,好像不是功德,且是罪過,如此則不能讚歎,若加讚歎,會使很多眾生跟他學習,而造作不善之罪惡,故不能讚歎。以上先依文字說明,現再舉例說明。例如眾所週知之濟公和尚,為宋朝之道濟禪師,他平素裝成瘋瘋顛顛的。也喝酒,也吃肉,卻有本事把佛像裝金,在水井裡出木料,像他喝酒吃肉,完全是非道,不合法的,尤其是出家人更不該有的,其實他是利用這種方法來掩護其行菩薩道,若不如此,則無法表現其菩薩道。可是後人也學他喝酒、吃肉,說濟公還不是喝酒吃肉也能成道,我又有何不可呢?這就是使令眾生習起不善。故道濟禪師的喝酒吃肉,是不能讚歎的。不但不能讚歎,且不能學習,像此種菩薩行于非道,又是通達佛道,來弘揚佛法,那是不得已用毒藥來治病的特殊情形,不是正常途徑,故不能讚歎,而他實際上是有功德的,此即「若實功德,似非功德」,不能讚歎。以上依原文解釋,不但道理通達,而且更加深刻,因為菩薩戒法,是包含從初發心到等覺菩薩,逆行菩薩,他都能做到這些,對於逆行之事,因恐眾生跟著學壞了,好的沒學,壞的學到了,故不能讚歎。

其次說到「若實善說,似非善說」——所說實在是合理的,但是看起來並不合理。義記云:「言實善說,似非善者:如經權說貪欲是道,恚癡亦然,如是一切實是善說,相似非善,若稱歎者,增人惑情,故得不歎。」此舉佛經說明,「如經」例如藏經中有一部諸法無行經,經中文殊師利菩薩,諸大菩薩,都是站在佛的立場來講很高深之境界,說到「貪欲是道,恚癡亦然」,原文是「貪欲是涅槃,恚癡亦如是,如此三事中,有無量佛道。」下接偈頌,中有「菩提與貪欲,是一而非二」,如上所說,在佛法是很高深的道理,但是外表上,對凡夫,怎可說貪瞋癡是道!若如此豈不大家都充滿貪瞋癡,不要修行了?像這類深理,在經裡是善說,對大菩薩都是善說,但是外表看起來,好像不是善說,如果對一般凡夫加以讚歎,則增加大家的迷惑,妨礙大家之修行,故經云「如此之法,不可對新學菩薩說」,此種道理不能對凡夫說,亦非吾等境界,故吾等新學菩薩不可看此種高深道理,亦不可加以讚歎,否則會使一些凡夫學錯了,學壞了,如此不讚歎,亦不違犯。以上依原文解釋,實際道理如此,並非迴文不盡。然依瑜伽菩薩戒本看來,好像迴文不盡,也許是兩者看法不一,一境界高,一境界較普通吧。所謂貪瞋癡都是道,這種高深境界,我們聽起來當然還不適合,就像禪宗,宗門下所謂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努力進修則成「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大悟之後,又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這種境界。故「貪瞋癡是道」,乃是大悟之後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與凡夫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完全是兩回事,不能相此,吾人須分清此兩種境界。依佛之立場看,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眾生都是佛,故華嚴經云「如來成正覺時,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成佛後,見一切眾生都是佛,那還有貪瞋癡?如比境界非吾等凡夫能學。故此道理,不能對一般普通凡夫讚歎,否則大家都要增長貪瞋癡豈不糟糕?故此類不契機之經文,現在還不能講出。等待大徹大悟得高超境界後,不妨隨時翻閱。

若為摧伏外道邪見,

其他的宗教亦勸人為善,當然也有功德,不能說無功德。但是我們要摧伏外道,使眾生都能修學佛法才究竟,故對於外道之善法,不能讚歎。因為一讚歎,容易啟人信外道之念。所以為了住持佛法,使眾生修學佛法,便得摧伏外道,消除外道邪見,故而不能讚歎世間外道的一點小善,如此不讚歎亦不違犯。

若待說竟。

此約說法講,某人正在說法,還沒講完,我們不曉得他說的是不是正法,是不是善說、妙說,一定要等他完全講完,知道是合乎正法。沒有偏差,才能讚歎。若他還沒講完,不讚歎是不違犯。

以上十種開緣講完,隨喜功德很重要,我們修學念佛法門的人,時峙刻刻都在修隨喜功德,怎麼說呢?因看到人就念一聲阿彌陀佛,就是讚歎他無量壽、無量光,希望他無量壽無量光,這不就是隨喜功德?故須好好的多念佛,看到人就念阿彌陀佛,就是隨喜功德,就使他得到無量功德,這樣做就是時時刻刻不忘隨喜功德。不隨喜功德戒第三十九講竟。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菩薩戒本經文
第3頁:菩薩戒本經講記 第4頁:菩薩戒本類別
第5頁:四重戒─自讚毀他戒第一 第6頁:四重戒─慳惜財法戒第二
第7頁:四重戒─瞋不受悔戒第三 第8頁:四重戒─謗亂正法戒第四
第9頁:四十一輕戒─不供養三寶戒第一 第10頁:四十一輕戒─貪財物戒第二
第11頁:四十一輕戒─不敬同法戒第三 第12頁:四十一輕戒─不應供戒第四
第13頁:四十一輕戒─不受施戒第五 第14頁:四十一輕戒─不施法戒第六
第15頁:四十一輕戒─不教悔罪戒第七 第16頁:四十一輕戒─不同聲聞戒第八
第17頁:四十一輕戒─住邪命戒第九 第18頁:四十一輕戒─掉戲戒第十
第19頁:四十一輕戒─倒說菩薩法戒第十一 第20頁:四十一輕戒─不護譏嫌戒第十二
第21頁:四十一輕戒─不折伏眾生戒第十三 第22頁:四十一輕戒─瞋打報復戒第十四
第23頁:四十一輕戒─不如法懺謝戒第十五 第24頁:四十一輕戒─不受懺謝戒第十六
第25頁:四十一輕戒─嫌恨他戒第十七 第26頁:四十一輕戒─貪心畜眷屬戒第十八
第27頁:四十一輕戒─貪睡眠戒第十九 第28頁:四十一輕戒─世論經時戒第二十
第29頁:四十一輕戒─不受師教戒第二十一 第30頁:四十一輕戒─隨五蓋心戒第二十二
第31頁:四十一輕戒─取世禪戒第二十三 第32頁:四十一輕戒─毀聲聞法戒第二十四
第33頁:四十一輕戒─背大向小戒第二十五 第34頁:四十一輕戒─不習學佛戒第二十六
第35頁:四十一輕戒─不信深法戒第二十七 第36頁:四十一輕戒─歎己毀他戒第二十八
第37頁:四十一輕戒─憍慢不聽法戒第二十九 第38頁:四十一輕戒─輕毀法師戒第三十
第39頁:四十一輕戒─不同事戒第三十一 第40頁:四十一輕戒─不看病戒第三十二
第41頁:四十一輕戒─不諫惡人戒第三十三 第42頁:四十一輕戒─不報恩戒第第三十四
第43頁:四十一輕戒─不慰憂惱戒第三十五 第44頁:四十一輕戒─不施財戒第三十六
第45頁:四十一輕戒─不如法攝眾戒第三十七 第46頁:四十一輕戒─不隨他戒第三十八
第47頁:四十一輕戒─不隨喜功德戒第三十九 第48頁:四十一輕戒─不行威折戒第四十
第49頁:四十一輕戒─神力不折攝戒第四十一 第50頁:總結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