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陀教你不生氣:佛陀的最佳EQ處方

佛陀教你不生氣:佛陀的最佳EQ處方

內外兼顧的修養

[日期:2011-04-1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佚名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對品德的培養是個人安身立命的重要內容之一。你想要坦蕩正大地活於世間,就離不開他人的尊重和肯定。沒有高尚的品德,你的生命價值也就大打折扣。

  有一個人接到了自己一個朋友的電話,朋友說他今天發了脾氣,罵人了,因為有一件事使他再也忍不下去了。接電話的這個人就問自己的朋友,後不後悔。朋友說要學著不再後悔,還說,當人們不小心摔碎了一個茶杯時,總想著要把茶杯粘起來,這說明人們很後悔,而他則不希望自己還有這種後悔。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單純和寬厚的靈魂總在喪失,人們變得越來越複雜、越來越銳利,已經習慣了傷害他人,並且從不會感到後悔,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內外兼顧的修善,最講究克己恕人,一則以此體現仁德,二則希望能感人向善,力圖用自己的言行改變世間風貌,創造出一個和美融洽,好讓不爭的理想社會。克己,不僅僅是嚴責己過,努力改正,還要懂得謙虛內斂,自己的優點要有保留地展露。只有能克制自己的原始的不理智的表現欲,才能避免讓自己的行為流於膚淺,才能在對外物外人的仔細觀察中學會深沉和涵養,使自己變得有深度。恕人就是對別人的缺點不輕易指責,更不要在第三人面前輕易披露。揭人傷疤,暴人之短,是淺薄寡刻的做法,這樣的做法不僅使別人討厭自己,也使自己的內心變得渾濁而混亂。

  有一次,我的一個記者朋友去參加一個公司的新聞發布會,他和別的記者一樣,也受到了很好的款待,公司方面自然很希望這位記者對這次新聞發布會做一些報道。不過由於很多原因,報道遲遲沒有出來,後來,這家公司這個項目的負責人又再次見到了這個記者,其實,他很有理由責問我的這個記者朋友,但是他們沒有這樣做。當這個記者向他解釋和道歉的時候,他說:“沒關系,我想你也有你的難處,做好一件事情確實很不容易,雖然沒能報道出來,但我們還是很感謝你。因為時間都已經過去很久了,你還惦記著這事情,說明你是關心我們的,對此我們不甚感激,希望以後你能常來我們公司坐坐,謝謝你的支持了!”一席話把我的這位記者朋友說得心服口服,不禁感歎這位負責人真是優秀。

  修身養性要求人們克制自己的感情,把這種克制變成“一項決心,一項判斷,一項允諾”,其實也等於把自己對他人的對抗,變成具有影響力的“愛”。有人說:“如果我真正愛一個人,則我愛所有的人,我愛全世界,我愛生命。如果我能夠對一個人說‘我愛你’,則我必能夠說‘在你之中我愛一切人,通過你,我愛全世界,在你生命中我也愛我自己’。”

  有的人注重的是內在的修養,而並不在意自己的外表是怎樣的,但不修邊幅也是有底線的,如果太過分,不僅使人反感,自己也難以在生活中立足。過度的反價值和反傳統,自然會遭致別人對自己的反對,生存會變得艱難而沒有意義。而如果你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身上的“隨意”,於己於人都是有益的。

  有個年輕作家,作品是很不錯的,但人們都不太願意跟他打交道,原因就是他的個人習慣太差,不僅個人衛生一塌糊塗,禮節方面也很糟糕,經常不打招呼就跑到人家家裏去了,看見什么吃的就毫不客氣拿起來往嘴裏塞,平時說話又老是說別人的不是,好象全天下就只有他最了不起,偶爾有熱心腸的人說他幾句,他還跟人過不去,甚至要罵別人幾句,總之,他是一點也不注意自己的形象,不管是外在的,還是內心的修善。所以時間一長,誰都怕他,這一來他就更囂張了,還以為別人真的覺得他了不起。對於這樣的人,我們只能說,他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做修善,更別說內外兼顧的修養了。而就目前的時代而言,內外兼顧的修善才是最好的修善。

  心底真正的平安來自一種內在的約束,源於自己,更為他人。這正是我一直追尋的。

  很多時候,泛濫如海般的欲望和渴望讓我們體驗著興奮,感受著所謂的快樂,結果卻是苦澀的。為什么?只不過刹那繁華,換回的卻是萬劫的悔,所謂的幸福快樂也因此不再幸福不再快樂。於是,我們由愛生恨,因情而仇,或者亦愛亦恨,亦癡亦狂。這種你無法自覺也不願去想更無力與之抗爭的中間狀態常常使我們的心墜入黑暗的深淵。我們快樂過,但更加痛苦,我們痛苦著,卻又找到了真正的快樂。從所謂的快樂到痛苦,再由深切的痛苦到真正的快樂,吃盡苦頭的我們終於學會了未雨綢繆,學會了居安思危。雖然這個過程艱辛也漫長,更難以得到他人的認可。但是,作為一個完滿的人、真正的人,他的內心無時無刻不處於曆練之中,他自身也無時無刻不受著這種曆練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無法也不可能逃避,我們只能不斷地磨練智慧,更加自覺的經營內心。

  如果你有興趣認真研究一下感受,仔細觀察它的特點以及它如何在人的思維意識中發生作用,也許你會找到更大的樂趣。感受無處不在,它充斥著我們的內心,暢遊在意識的海洋裏。可以這么說,人內心的各種感覺,以及由此引發的各種心理問題都與感受息息相關。無論你的內心是快樂還是悲傷,無論你暴跳如雷亦或平靜安詳,你都無法控制自己的內心。我們覺得快樂時,內心隨之而動,我們痛苦時,若不能及時找到排解的途徑,憂愁與煩惱必然由此而生,即使是痛並快樂著的中間狀態,我們也不可能高枕無憂。這也正是你不願理會更無法排除這種中間感覺的原因。逃避現實,欺騙自己,這必然使我們的內心局限在一個囚籠之中,也就無法曆練內心,磨練智慧以達完滿和真知。

  不同的感受會誘發出一些單純的心理表征,比如有的人為一己私利,毫無顧忌,為所欲為;有的人因一時義氣用事,做出了悔恨終生的憾事等等。從表面上看,它們似乎只是在消極的心念活動作用下導致的行為差錯,事實上,這些看似單純的心理狀態仍然會繼續引起一些消極的或錯誤的認識,它們膠合混雜,周而複始,在人的意識活動中輾轉回旋,一旦碰到有利的時機,這些心念就會發揮作用,耗盡我們的心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快樂,有時悲傷;很多時候我們信心百倍,更多的時候我們卻猶豫不決、躊躇不前,或者對一切都毫無興趣,寧願隨波逐流。這些內心的感受都源於錯誤的分別心。正是因為人腦對外界事物的反映是歪曲的,不切實際的,我們才看不清事物的真相。任何事物都能導致感覺的產生,而任何一種感覺的出現,它都包括兩個互相沖突的矛盾雙方,即主體和客體。客體可以是一切客觀事物,主體因為各個客觀事物而產生各種感受。主客體有時似乎各自為政、互不相幹。比如你覺得自己不喜歡某個人,這只是你的感覺罷了,你不喜歡的那個人並非真正存在。也就是說,作為主體的你,因為對客體即那個你不喜歡的人產生了錯誤的分別心,因此導致了“恨”這種感覺的出現。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認為,我們之所以痛苦、悲傷,之所以不快樂,都是其他人造成的,但當我們決意要抓住真凶,報仇雪恨的時候卻又找不到任何的蛛絲馬跡。原來,從始至終我們都在欺騙自己。也許你會說,我不是那樣的人,也不會做出那樣的事。如果你真是用這種思維來觀察事物,處理問題也用如此簡單的方法的話,你將永遠找不到生活的真諦。因此,如果你想真正的進步,使自己的內心得到最有效的曆練,你就必須認真分析自己觀察客觀事物的心態,擯棄錯誤的處理問題的方法。

  更多的時候,我們習慣於把思維局限在某一狹隘的層面,僅僅依靠虛浮的幻象來解釋各種現象。其實,不需要羅列任何事實,也不用追根糾底查出真相,只要我們捫心自問:“我是誰?我是什么?”,我們就會發現,這種錯誤傾向原來無處不在。在這種錯誤傾向的指導下,一個除自己之外的另一個“我”的形象出現了,這個“我”與自己相對存在。在認真檢查這個“我”的形象之後,我們再問自己:“我真是這樣一個人嗎?在任何情況下,面對任何人、任何事,我都是這樣說,也都是這樣做的嗎?”請你誠實也勇敢地像這樣自我檢查一下,你一定會得出讓自己驚訝的結論:那個與自己相對而言的“我”的形象,並非真有其人。推而廣之,宇宙大化中的一切其他現象,也是虛幻不實,轉瞬即逝的,它們只不過是人的大腦對外部世界的錯誤的、歪曲的反映。這些幻象左右我們的感官,駕馭我們的思想,控制著我們認識世界的觀念和改造世界的方法。正是因為這些幻象的存在,人總是處於一種不滿足的狀態之中,於是,得失聚散、生死輪回皆輾轉反複於芸芸眾生之間、宇宙大化之地,殊不知,一切皆虛無。

  如前所言,如果我們能夠時刻坦誠地自我檢查,勇敢地面對現實生活,我們就會發現,一切問題不是來自外界——我們生活於其中的社會亦或養育我們的父母,恰恰相反,問題源於我們自己。因此,認識自己,審視自我是十分必要的。

  我有一天晚上出門,看見一位平時到我這裏聽講經的人,在我門口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我就問他:“這位修行人,你在這裏是不是有什么煩惱?你什么時候出家的?修行有多久了?”

  這位修行人說:“我出家已經有二十多年了,雖然有二十多年,但是由於心中的煩惱沒有辦法調適,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所以感覺很慚愧。可否請問師父,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夠使我的心平靜下來?”

  我就跟他說,我們之所以要修煉,就是因為以前我們妄想太重,想東想西,患得患失,沒有抓住修行的方向,所以心裏很煩、很空虛。修煉就是要在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上來修煉,時時刻刻要把我們的六根控制住,情緒自然而然就平靜下來了。”

  審視自我是一個頗為繁雜的過程,我們需要制定計劃,遵循每個步驟以期循序漸進,首先,積極的引導和正確的教化是必不可少的,而在認識自己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忽視外部力量對於個體內在素質的提高所起的作用。

  自我審查是一種積極的且十分有益的內心曆練。我們必須認識到,因物而生的種種感覺不僅僅表現在生理上,它也反映在我們的心理和情緒上。為了走出陰影,脫離悲傷,看清腳下的路,為了獲得慧識,我們需要低下頭,看著自己和自己的內心,在那個繁雜的過程中尋找。

  我們曾經反複強調,分別會引發一切問題,因此對其不必理會。但是,現實生活告訴我們,任何事物、任何現象都存在著矛盾的雙方,都具有兩面性,“分別”也不例外。錯誤的分別因煩惱而生,毫無益處,正確的分別則是排解疑惑、明晰事理的法寶,它能引領我們的心走到慧識的殿堂,看清萬物真相。即使是對於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事,這種正確的分別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比如一日三餐,如果你不分青紅皂白,把本不能一起煮的東西全放進鍋裏,也不考慮合理的營養搭配和正確的飲食習慣,把不能一塊兒吃的東西也混圇吞棗、一掃而光,那么你的身體一定是不健康的。

  是否只要靜於思考,不為物動,我們的心就不會產生分別呢?其實,你只要明白一點,任何時候都不能失去正確的信念,偏離正確的方向。不論是在對理論的鑽研學習中,還是在對理論進行檢驗的實踐過程中,靜於曆練與堅定正念是缺一不可的。

  我們常常把心力耗費在漫無邊際的私欲俗務之中。有人駕車行使於擁擠的街道,在驕陽烈日的考驗下等待下一個出口;有人徜徉於琳琅滿目的商品之間,猶豫與不決在手指間起起落落,她們的心也跟著浮移不定。試問,烈烈日光下靜靜等待著的心真就那么平靜嗎?那些躊躇滿志的手恐怕也牽著沉沉的累吧。再問,如若讓你借一夜青燈,攬半卷詩書,和著那淋淋瀝瀝的風雨聲,習得一生睿智,享受一世福樂,你願意嗎?冥冥之中有人應。是的,這就是智慧,這才是幸福。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智慧中尋找到的恒久的快樂,是大無限的,它們只存在於我們自己的潛意識當中,因此我們能深切地體會到。同樣,我們也只有勤於內心的曆練,才能守住這份睿智,永享恒久福樂。

【書籍目錄】
第1頁:源自內心的新氣象 第2頁:快樂和不快樂
第3頁:身心一體 第4頁:不和憤怒兜圈子
第5頁:修行花園裏的好園丁 第6頁:反躬自省靜人心
第7頁:寧靜的內心 第8頁:心靈的秘密
第9頁:減少痛苦 第10頁:照鏡子法
第11頁:傾聽他人 第12頁:把憤怒當作一個孩子
第13頁:痛苦源自內心 第14頁:修養離不了善意的監督
第15頁:我們的錯誤 第16頁:謙虛和包容
第17頁:嚴格自律使人重獲新生 第18頁:古法的深意
第19頁:把心放回心窩裏 第20頁:心靜好磨刀
第21頁:一顆感激之心 第22頁:惜福
第23頁:守財讓我們變得疲憊 第24頁:苦非苦
第25頁:尊重他人 第26頁:持有不動心
第27頁:身處逆境須用開拓法 第28頁:淡然面對世間悲苦
第29頁:醒悟 第30頁:你在想什么呢
第31頁:提醒自己勇猛精進 第32頁:心殘所以事殘
第33頁:對待痛苦的態度 第34頁:愁苦源於心
第35頁:疼痛的自省 第36頁:吃虧是在給自己積福
第37頁:照管內心的油燈 第38頁:遲來的慚愧
第39頁:結束自己對自己的束縛 第40頁:虛名阻礙了我們
第41頁:內外兼顧的修養 第42頁:認知自己的不完滿
第43頁:每一條生命都很可貴 第44頁:堅持做好人
第45頁:心中的大世界 第46頁: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第47頁:溫暖的愛 第48頁:悲憫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第49頁:人到無求品自高 第50頁:德高望自重
第51頁:取法天地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4)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4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6-9-5 9:08:01
感謝,心情得到平靜
第 3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6-9-4 22:00:09
好喜歡喔!如果有書更好
第 2 楼
懺悔弟子 发表于 2013-6-18 0:30:24
南無阿彌陀佛! 感謝分享這麼棒的生活佛法書籍!! 弟子願信受奉行!!
第 1 楼
幸福 发表于 2013-4-26 20:54:11
歡喜受~